《4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5多边形与圆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如点、线、面等,以及三角形、四边形的基本性质。然而,他们在面对多边形与圆的初步认识时,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
1.对多边形的性质理解不够深入,难以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对圆的性质及其与其他图形的关系认识不足,导致在实际问题中难以运用;
1.以生活中的实例作为导入: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多边形和圆形物体,如篮球、饼干、拼图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些图形的特点和美感。
2.提出问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如“这些物体为什么是这种形状?”“多边形和圆形有什么特别之处?”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3.创设情境:借助多媒体展示多边形和圆形的动态变化,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到几何图形的魅力,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布置如下:
1.布置具有挑战性的习题,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2.设计实践性作业,如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多边形和圆形物体,并描述其特点和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应用意识;
3.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了解多边形与圆在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应用,拓宽知识视野。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2.探究式教学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任务驱动教学法: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二)媒体资源
在本节课中,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教具:多边形模型、圆规、直尺等,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多边形和圆的性质;
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如点、线、面等,并掌握了三角形、四边形的基本性质。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多边形的性质,并初步认识圆这一特殊封闭图形。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5多边形和圆的认识说课稿
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学生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困难和实际应用能力不足。为应对这些问题,我会通过直观的教具和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以及设计更多的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反馈来评估教学效果。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对学生的理解程度进行定期检查,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对作业进行细致批改,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个别辅导;根据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
1.教学重点:
(1)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定理的推导和运用。
(2)圆的性质、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教学难点:
(1)多边形内角和、外角和定理的证明。
(2)圆的切线定理和相交弦定理的证明。
(3)弧度制及弧长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二、学情分析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所面向的学生为七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具有以下特点:年龄特征上,他们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认知水平上,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但抽象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之中;学习兴趣上,学生对新颖、有趣的教学内容更感兴趣,喜欢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新知识;学习习惯上,学生可能已经养成了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但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方面还有待提高。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将包括以下内容:1.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2.编写一个关于多边形或圆的小故事,让学生在创作中运用所学知识;3.设计一个探究性实验,如测量不同多边形的内角和,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数学规律。作业的目的是巩固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和实践活动:1.填空题和选择题,检验学生对基础概念的理解;2.解答证明题,让学生运用所学定理来解决问题;3.小组合作活动,如设计一个多边形的拼图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多边形的知识;4.实际测量活动,让学生测量生活中圆形物体的周长和面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教案说课稿
45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教学分析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第五节内容。
包括了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两部分内容,学生在小学已经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所以本节课难度不大。
多边形部分实际上是对以前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比较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下,圆的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以后学习圆的一个铺垫。
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扇形,圆等简单平面图形,了解其含义及相关的性质。
本节涉及的概念相对较多,大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多边形及其相关概念,另一部分是圆和扇形及其相关概念。
每一部分的设计都是从实际背景出发,进行数学思考,然后从数学角度分析对象,获得概念,最后利用概念和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还在发展之中,概念的抽象能力较差。
正是如此,知识的获得过程要依赖于感性经验。
这就要求设计教学环节时,应遵循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形象到抽象,把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的已有的感性经验上。
小学中对圆,多边形学生有了初步认识,学起来困难不是很大,对几个定义学生第一次听说,理解起来难度也不大,结合具体图形实际物体学生理解起来会变得很容易。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正多边形、圆、扇形。
能根据扇形和圆的关系求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2、数学思考:经历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3、问题解决:在丰富的活动中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进而表达能力。
4情感态度:在自主学习中体验成功和快乐,体验数学的价值。
在探索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扇形。
难点: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探索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的意。
探索分割平面图形的一些规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图形,养成把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问题的习惯。
教学准备t课件,电子白板,几何画板。
教学过程本节课主要是由“情境引入篇—新知探究篇—巩固篇—提高篇—收获篇”组成的。
4.5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教案
课题: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 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2. 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正多边形、圆、扇形并能根据扇形和圆的关系求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 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2.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结合,体会数学的乐趣。
●重点:掌握多边形、圆、扇形的相关概念及相关性质●难点探索分割平面图形的一些规律●教学流程:一、情景导入同学们观察这些图片,看看他们有哪些熟悉的平面图形?三角形、六边形、梯形、长方形、圆等二、讲授新知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都是多边形。
它们都是由若干条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相连组成的封闭平面图形。
如图,在多边形ABCDE中,点A,B,C,D,E是多边形的顶点;线段AB,BC,CD,DE,EA是多边形的边,∠EAB,∠ABC,∠BCD,∠CDE,∠DEA是多边形的内角(可称多边形的角);AC,AD都是连接不相邻两个顶点的线段,这样的线段叫多边形的对角线。
做一做:试着画出图中其他的对角线。
三、思考探究1、n边形有多少个顶点、多少条边、多少个内角?2、过n边形的每一个顶点有几条对角线?三角形有3个顶点n边形顶点个数边数内角个数对角线3 3 3 04 4 4 25 5 5 56 6 6 9多边形一个顶点与它不相邻的顶点的连线叫对角线,一个顶点有两个相邻的顶点加上本身共三个点,所以从一个顶点出发可以画n-3条对角线,所以n个顶点可以画n(n-3)条对角线,但每两条就有一条重复,所以一个n边形可以画[n(n-3)]/2条对角线.四、随堂练习请你分别在下列多边形的同一顶点出发画对角线,想一想:依此规律可以把10边形分成______个三角形,可以把n边形分成______个三角形。
解:四边形可分割成4-2=2个三角形;五边形可分割成5-2=3个三角形;六边形可分割成6-2=4个三角形;七边形可分割成7-2=5个三角形∴10边形可分割成10-2=8个三角形n边形可分割成n-2个三角形五、做一做上面的图形中有我们熟悉的圆和扇形,你还记得用哪些方法可以画一个圆吗?你能用一根细绳和笔画出一个圆吗?如图平面上,一条线段绕着它固定的一个端点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形成的图形叫做圆。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5多边形与圆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案例
2.学生通过同伴评价、自我评价等方式,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激发学生持续改进的动力。
3.教师对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学习成果进行积极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4.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多边形和圆的相关知识点,为学生课后复习和巩固提供指导。
3.教师关注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确保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的能力。
2.学生通过同伴评价、自我评价等方式,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激发学生持续改进的动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积极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资源,展示多边形和圆的实际应用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多边形和圆的概念。
2.设计有趣的数学问题或生活实例,让学生初步感受多边形和圆的特点,引发学生思考,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
3.教师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直线、射线、角等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为后续教学内容的讲解奠定基础。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2.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批改和反馈,指出学生的错误和不足,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3.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及时调整学习方法,改进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果。
北师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是学生掌握简单的平面图形---线段和角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深化,为以后深化多边形和圆的学习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对于今后的学习具有重要的铺垫作用,也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多边形和圆的性质、扇形统计图奠定基础,在教材中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学生对多边形和圆已有一定得感性认识,本节课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多边形和圆的有关概念。
(2)会计算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3)能够探索与多边形的对角线有关的问题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图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2)通过探索多边形的对角线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3、情感目标: 学生经历观察、发现、探究等数学活动,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会到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多边形和圆的相关概念。
(2)会计算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2)教学难点:多边形的对角线有关的问题的解决二、教学方法:本课采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去探索。
同时,在教学中将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同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
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合作式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学情及学法分析:一)、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和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基本图形,对于本节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学习中能比较顺利的完成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
通过《丰富的图形世界》这一章的学习,学生具备了从实物图到平面图的抽象能力,由于初一学生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在学习中也能比较好地利用所学知识掌握多边形和圆的有关知识。
二)、学法指导组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激发学生自己去学习、研究数学,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合作交流,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4.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学习准备1.线段有个端点,可以用个大写字母来表示,与字母的,也可以用个小写字母来表示.2.角是由两条具有组成的,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是这个角的,两条是角的两条边.3.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4.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节《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并完成随堂练习和习题合作探究1.三角形的定义:由的三条线段所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用符号“”来表示.实践练习:观察图形:图中共有个三角形,它们分别是. 以AB为边的三角形有△ABC的三边分别是,△ADE的三个内角分别是.2.多边形的定义:由若干条线段首尾顺次相连组成的平面图形叫做多边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都是多边形.3.圆、圆弧、扇形、圆心角的概念:平面上,一条线段绕着它固定的一个端点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形成的图形叫做.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简称.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叫做.顶点在圆心的角叫.4.正多边形的定义:各边,各也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探索新知合作探究5.如图(1)图中一共有个三角形,它们分别是;(2)以AB为边的三角形共有个,它们分别是;(3)以∠A为内角的三角形有个,它们分别是;(4)△CFD的3条边分别是,3个角分别是;(5)∠BEF是的内角.6.如图(1)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为;(2)一个四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连接其他各顶点,可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个三角形,所以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一个五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连接其他各顶点,可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个三角形,所以五边形的内角和为;(4)一个n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连接其他各顶点,可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个三角形,所以一个n边形的内角和为.归纳: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连接不相邻的两个顶点,可以把n边形分割成.教师指导一、易错点:多边形的计算.二、规律方法:n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有n3条对角线,n边形一共有条对角线.当堂训练1.从多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不是顶点)出发,连接各个顶点得到2 003个三角形,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A)2 001 (B)2 005 (C)2 004 (D)2 0062.平面内有5个点,每两个点都用直线连接起来,则最多可得条直线,最少可得条直线.3.从一个八边形的某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把八边形分割成个三角形.4.如图,如果OA,OB,OC是圆的三条半径,那么图中有个扇形.5.已知圆上有5个点,这5个点把这个圆周共分成条不同的弧.。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4.5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优秀教案
4.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1.了解多边形的概念,知道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都是多边形.2.掌握多边形的顶点、边、内角、对角线、正多边形的概念.3.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弧、圆心角、扇形的概念.4.把圆分成几个扇形,能够理解每个扇形的面积和整个圆的面积的关系,并会求扇形的圆心角.一、情境导入周末,加菲猫兴奋地挥舞着剪刀,对照着美工书上猫的图案,制作了一副自己的“肖像”(如图).主人乔恩走过来说:“画的不错,有点像你呀”,“对了,问你个问题:这幅图案中包含的多边形有哪些?请你至少说出五种”.听到这样的问题,加菲猫不由得挠起了头.聪明的同学,你能帮他找出来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判定多边形图中共有多边形()A.1个B.2个C.3个D.4个解析:根据多边形的定义可知,图②不是由线段组成的;图①、④不是由线段首尾顺次相连而成的,只有图③、⑤符合多边形的定义.故选B项.方法总结:在分辨一个图形是否为多边形时,一定要抓住多边形定义中的关键词语,如“线段”“首尾顺次连接”“封闭”“平面图形”等.如此,对于某些似是而非的图形,只要根据定义进行对照和分析,即可判定.探究点二:确定多边形的对角线一个多边形从一个顶点最多能引出2015条对角线,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A.2015B.2016C.2017D.2018解析: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2015+3=2018.故选D.方法总结:过n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画出(n-3)条对角线.本题只要逆向求解即可.探究点三:求扇形圆心角将一个圆分割成三个扇形,它们的圆心角的度数之比为2:3:4,求这三个扇形圆心角的度数.解析:用扇形圆心角所对应的比去乘360°即可求出相应扇形圆心角的度数.解:三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分别为:360°×22+3+4=80°;360°×32+3+4=120°;360°×42+3+4=160°.方法总结:圆心角度数=每个扇形圆心角占整个圆的百分比×360°.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感受丰富的图形世界,体会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又服务于生活实践的道理.。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这一节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多边形和圆的基本概念,了解它们的性质和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和几何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从而掌握多边形和圆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平面几何知识,具有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但对于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学生可能还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图形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专业术语如“四边形”、“圆心”等概念尚不清晰,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解释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掌握多边形和圆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多边形和圆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2.难点:多边形和圆的性质的证明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
2.运用实例和图形,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多边形和圆的概念。
3.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运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多边形和圆的图片、实例等。
2.准备纸质的多边形和圆的图形,用于学生观察和操作。
3.准备相关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多边形和圆的实例,如足球、自行车轮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提问:“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有什么性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讲解多边形和圆的基本概念,如四边形、圆心等,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多边形和圆的图形,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它们的特点。
同时,给出多边形和圆的性质,如多边形对角线的性质,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等。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教案4.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一、教学目标: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图形。
2、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扇形。
3、在丰富的活动中发展条理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精神、创新意识。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扇形。
难点: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图形,养成把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问题的习惯三、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多媒体显示平面图形拼图及课题渐变动画。
(Flash)引言:新的一天,新的开始。
让我们走进生活,进一步研究生活中的平面图形。
(二)、合作探究1、认识多边形(1)看一看多媒体展示图片1、图片2(蜂房)教师活动:①提出问题“告诉伙伴,你发现了们的特征吗?”②启发引导:这些图形是由什么线按怎样规律组成?学生活动:生自由组合或小组进行探究、交流说明:让学生自己概括出感知的知识内容,有利于学生进行开放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知识的生成过程,并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
2、认识扇形多媒体显示:打开扇子的动画、小狗、绳子运动及轨迹(Flash)教师活动:①提出问题“打开的扇子、狗绳扫过的区域是什么?”②扇形与多边形区别在哪儿?③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扇形的特征。
④教师总结:联接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
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叫扇形。
学生活动:学生合作交流说明:本环节难度较大,学生可多次补充。
很多同学可能想不出构成扇形的线段关系是该弧所在圆的半径,教师应适时引导。
3、探究规律(1)想一想幻灯片显示图片1教师活动:①提出问题“圆被分割成几个扇形?”②提出问题“告诉伙伴,你是怎样发现的?”③提出问题“谁能找出更好的规律?”学生活动:①根据自己的发现自由发言。
②小组研究后派代表发言教师活动:总结学生的发言,同学生一起得到规律,以圆中任意一半径为始边其他半径为另一边可组成有几个扇形,依次以其他半径为始边呢?学生活动:学生积极发言以圆中任意一半径为始边其他半径为另一边可组成有3个扇形。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教材背景1.1 教材信息•教材名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内容: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学生年级:七年级1.2 教学目标1.认识和区分多边形和圆形;2.了解多边形的命名和性质;3.掌握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二、教学内容2.1 多边形的认识教学要点:了解多边形的概念,学会命名多边形,并了解多边形的性质。
教学步骤:1.引入多边形的概念: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多边形的特点,让学生描述多边形的形状和边界特征。
2.定义多边形:向学生介绍多边形的概念,多边形是由线段组成的封闭图形,其中线段的端点相邻且不重合。
3.命名多边形:教给学生如何准确地命名多边形。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能够根据多边形的边数给出准确的名称。
4.讨论多边形的性质:引导学生思考多边形的性质,例如边数与角数的关系、对角线的数量等。
通过问题和讨论,让学生归纳总结多边形的性质。
2.2 圆的初步认识教学要点:了解圆的概念,认识圆的基本要素和性质。
教学步骤:1.引入圆的概念: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圆的形状和特点,让学生描述圆的边界特征。
2.定义圆:向学生介绍圆的概念,圆是由一段距离为常数的点组成的封闭图形。
3.认识圆的基本要素: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认识并学会用正确的术语来描述圆的要素,包括圆心、半径和直径。
4.探索圆的性质:引导学生思考圆的性质,例如圆心角、弧长和扇形面积等。
通过问题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圆的性质。
三、教学方法1.辅助观察法: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帮助学生观察并描述多边形和圆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思维导图法: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总结和归纳多边形和圆的性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3.问题导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加深对多边形和圆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多边形和圆的图片,向学生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并鼓励学生观察并描述图形的特点。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教案:4.5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课题:4.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课型:新授课年级:七年级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正多边形、圆、扇形.2.能根据扇形和圆的关系求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3.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4.在丰富的活动中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多边形、圆、扇形.难点:探索分割平面图形的一些规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图形,养成把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问题的习惯.课前准备:圆规、绳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请学生观看一组图片(扇子、蜂房、六角螺母的正面、建筑钢结构、一角硬币),你发现了图片中哪些是你熟悉的平面图形?(多媒体展示)ACDEB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和上组图片中,我们很容易找到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扇形、圆等.我们把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这样的图形称为多边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共同研究的内容.(教师板书课题)处理方式:教师让学生观察图片,完成学习任务,容易点燃学生发现的欲望,比较轻松引出课题,开始一节图形神秘变幻之旅.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事物抽象出平面图形从而引出课题,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感知到数学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经历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二、探究交流,获取新知活动内容1:(多媒体出示)探究多边形有关概念既然三角形……六边形等都是多边形,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特征吗? 这些图形是由什么样的线按怎样的方式组成的?(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图形)多边形:在平面内,是由若干条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封闭的平面图形叫做多边形.(我们平常所说的多边形都是指凸多边形,即多边形总在任何一条边所在直线的同一侧.)多边形的边:组成多边形的各条线段叫做多边形的边. 多边形的顶点:每相邻两条边的公共端点叫做多边形的顶点. 多边形的对角线:在多边形中,连接不相邻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如在多边形ABCDE中,点A、点B等是多边形的顶点;线段AB、线段BC等是多边形的边;∠EAB、∠B等是多边形的内角;如线段AC、线段AD是多边形的对角线.处理方式:出示几种简单的多边形,让学生寻找它们的共同特征,教师进一步他提问:多边形是什么样的图形?它是有什么组成的?学生解决问题后就能自然生成多边形的定义.对凸边形不应过分强调,也可用课件演示说明.设计意图: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学会这种归纳的思维方法。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5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教案 (2).doc
《4.5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内容,是一节平面图形识别课。
在此之前学生在小学已经认识了许多平面图形,加之本书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的学习,为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奠定了基础,同时,本节课为今后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的推导以及圆等知识也起着铺垫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小学阶段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对多边形和圆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但是对多边形、圆的概念缺乏较为系统的、深刻的、抽象化的理解。
而七年级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使用数学语言、符号表达思维对象和思维结果的能力还未达到一定的水平,因此我选择的教学素材是学生熟知的生活经验和小学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而设计的学习活动则指向促进学生在相关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依照课程标准,教材分析,结合学生认识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正多边形、圆和扇形。
能根据扇形和圆的关关系求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丰富的活动中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精神、创新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扇形。
难点:探索分割平面图形的一些规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图形,养成把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问题的习惯.五、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上采用以引导发现法为主,并以讨论法、演示法相结合,设计“类比——实验——总结——自学”的教学方法,意在帮助学生通过类比的方法,从自己的实践中获取知识,并通过讨论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本节课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一方面能够直观、生动地反映图形,增加课堂的容量,同时有利于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增强教学条理性,形象性,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5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教案.doc
4.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一、教材分析本章研究基本平面图形,共6个课时,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为第五课时,前面几课时学习了线段,射线,直线;比较线段的长短;角;角的比较。
本节课主要学习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包括的基本内容有多边形和圆的概念;多边形的构成元素;多边形的边数与顶点数,内角数,之间的数量关系;n边形共有多少条对角线以及正多边形特殊性的探究;圆的学习。
本节课的学习主要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时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也作用于生活。
通过观察,归纳,猜想,讨论,小组合作,在丰富的活动中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以及简单的推理能力。
多边形的学习不仅是建立在小学对多边形感官上认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同时与八年级上册第六章平行四边形第4节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九年级上册的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第四章图形的相似都有着一定的联系;圆的学习不但建立在小学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而且还为九年级下册第三章圆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本节课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1. 七年级的学生具有半幼稚,半成熟,半成人,半儿童的特点,是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
数学思维也是从感官认识到简单的逻辑推理的一个过程,所以本节课先是从感官上去抽象出平面图形后,再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
七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思维简单。
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内容,使他们不仅带着好奇心去观察世界,而且以好奇心去探求知识,所以本节课各个环节都为学生设置了满足他们好奇心的问题,引起他们的思考。
同时我们要做到:一,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从旧到新的搞好教学,由浅入深,自然过渡,学生学起来容易接受和理解;二,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七年级学生好动。
听课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根据教学目的和教材特点设置了部分环节的小组合作交流,有目的的让学生在学习中释放他们好动,好奇的天性。
【北师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4.5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教课目标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感觉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2.在详尽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正多边形、圆、扇形.3.并能依据扇形和圆的关系求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4.在丰富的活动中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虑和表达能力.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在详尽的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扇形.【教课难点】研究切割平面图形的一些规律,感觉图形世界的丰富图形,养成把数学应用于生活实质问题的习惯 .课前准备课件.教课过程多边形部分(一)创建情境,引出课题.出示幻灯片,让学生看一看这些图片中有哪些我们熟习的平面图形. 学生的答案会出现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 教师对答案稍作评论,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设计企图】经过美丽的图片开头,立刻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着手动脑的欲念,激发学生思想,也充足的表现了数学源于生活,使学生感觉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二)自学新知课件出示导学纲要(一)自学课本P122,并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多边形?2、我们常有的图形哪些是多边形?3、什么叫多边形的对角线?4、找出右图中多边形的极点,多边形的边,多边形的内角以及多边形的对角线 .5、你还可以画出右图中的其余对角线吗?自学结束后,找同学回答导学纲要的问题,检查自学状况.答案: 1、由若干条不在同向来线上的线段首尾按序相连构成的封闭平面图形注:本书所说的多边形都是指凸多边形,即多边形总在任何一条边所在直线的同一侧.2、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3、在多边形中,连接不相邻两个极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4、极点:点 A 、点 B 、点 C、点 D 、点 E边:线段AB 、线段 BC、线段 CD 、线段 DE 、线段 EA内角:∠ ABC 、∠ BCD 、∠ CDE 、∠ DEF 、∠ EAB对角线:线段AC 、线段 AD5、线段 BE 、线段 BD 、线段 CE教师注意学生的回答中出现的错误,特别是线段和角的表示方式,对出现错误的及时纠正.对学生的自学状况进行评论.【设计企图】经过让学生自学的方式来学习本节课的知识,既可以开发学生动脑思虑的能力,又可以很好的完成知识记忆的目标,使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感觉知识产生的过程,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拓展延伸在学生记忆了看法的基础上出示做一做做一做包含两个小题:1、 n 边形有多少个极点、多少条边、多少个内角?2、过 n 边形的每一个极点有几条对角线?指引学生从一般的多边形开始思虑,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而后经过找规律的方式得出 n 边形的相关知识 .【设计企图】这样的设计旨在商讨多边形的各项数目关系,使学生经过观察、归纳、猜想获.得对多边形的进一步认识,开发了学生的思想能力以及归纳推理能力(四)合作研究小组交流合作,共同完成议一议.经过合作,小组共同得出答案个边相等,各角也相等依据学生的答案引出正多边形的定义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共同得出图 4-23 中各多边形的名称: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设计企图】运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既培育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又达到了互帮互助以弱带强的目的,使学习比较费劲的同学也能参加到学习中来,表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五)练习牢固对多边形部分内容进行牢固.出示随堂练习题1、现实生活中有好多正多边形的实例,试举出两例2、若一个多边形从一个极点出发最多可以引10 条对角线,则它是()A 、十三边形B 、十二边形C、十一边形 D 、十边形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各边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B、等边三角形是正多边形D、各角相等的多边形不必定是正多边形教师校订答案,不一样难度的问题让不一样层次的学生回答,争取让全部学生都有展现自己的机遇 .【设计企图】本环节的练习题分成了不一样的层次,这样会尽量的照料到全部的学生,使学习费劲的同学也能参加到问题的回答中来,表现自己的价值.同时又让优等生在知识方面获取了进一步的增强与牢固.圆的初步认识部分(一)复习引入课件出示图片,回顾以前学过的圆和扇形,你们还记得用哪些方法可以画一个圆吗?你能用一根细绳和笔划出一个圆吗?经过 flash 动画演示圆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回忆旧知识.【设计企图】经过生活实例让学生直观感觉圆和扇形的特色,态定义,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感觉数学本源于生活(二)自学新知出示导学纲要(二),自读课本123 页,并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样的图形叫做圆?.经过画圆的过程抽象出圆的动2、找出右图中的半径、圆弧、扇形和圆心角.3、会读写圆弧 .学生独立完成自学教师检查自学状况.答案:1、平面上,一条线段绕着它固定的一个端点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形成的图形叫做圆么?2、半径 AO 、 BO弧AB扇形AOB圆心角∠ AOB.什3、写作:读作:圆弧AB也许弧AB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练习圆弧的写法,并读出来.【设计企图】经过让学生自学的方式来学习本节课的知识,既可以开发学生动脑思虑的能力,又可以很好的完成知识记忆的目标,使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感觉知识产生的过程,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三)拓展延伸在学生记忆了看法的基础上出示例1例 1:将一个圆切割成三个扇形,它们的圆心角的度数比为1: 2:3,求这三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解:由于一个周角为360o,因此分成的三个扇形的圆心角分别是:36001=60 012336002=120 012336003=180 0123【设计企图】经过例题让学生认识这部分内容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式,加深知识的深度,提高学生能力 .(四)合作研究小组交流合作,共同完成议一议 .1、如图 4-25,将一个圆分成三个大小同样的扇形,你能算出它们的圆心角的度数吗?你知道每个扇形的面积和整个圆的面积的关系吗?与伙伴进行交流2、画一个半径是 2cm 的圆,并在此中画一个圆心为60o的扇形,你会计算这个扇形的面积吗?与伙伴交流 .教师对答案进行汇总,讲解本题解题思路:1、由于一个圆被分成了大小同样的扇形,因此每个扇形的圆心角同样,又由于圆周角是360o,因此每个扇形的圆心角是 360o÷ 3=120o,每个扇形的面积为整个圆的面积的三分之一.2、先求出这个圆的面积S=π R2=4π, 60÷360=1/6 扇形面积 =4π × 1/6=2 π /3【设计企图】运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既培育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又达到了互帮互助以弱带强的目的,使学习比较费劲的同学也能参加到学习中来,表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五)练习牢固1、如图,把一个圆分成三个扇形,你能求出这三个扇形的圆心角吗?2、半径为 1 的圆中,扇形AOB的圆心角为120°,央求出这个扇形的面积.一名学生板演教师校订答案,注意学生的解题步骤.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将学生【设计企图】本环节的练习题旨在牢固学生圆部分所学知识,所学知识充足开发,培育学生的思想能力.小结:今日这节课什么收获?多边形:①多边形的对角线②过 n 边形的每个极点有(n-2)条对角线③正多边形的特色圆的初步认识:①圆弧的读法和写法②扇形和圆心角作业:课本习题 4.5 知识技术1、数学理解。
4.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教案
在本次《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过程中,我意识到几个关键点,对今后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首先,我发现学生在接触多边形和圆的概念时,他们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存在一定差异。有的学生能迅速理解多边形的性质和圆的特征,而有的学生则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实际操作。因此,我认识到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提供适当的辅导。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测量圆形物体的半径和直径,计算其周长。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多边形和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圆的认识:理解圆的基本概念,掌握圆的半径、直径以及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举例:圆是由一条曲线组成的,所有半径相等。圆的半径、直径的关系,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2.教学难点
(1)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理解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的计算方法,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难点解释: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的计算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要熟悉相关性质和定理。
3.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多边形和圆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几何直观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在探讨多边形和圆的性质时,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从特殊到一般,发现规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5.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将结合教材内容,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多边形和圆,为后续深入学习几何图形打下基础。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篇一: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即墨市华山中学万健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的一节内容。
这是新教材改版之后出现的一节内容,包括了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两部分内容,由于学生在小学已认识了许多平面图形,所以本节课难度不大。
多边形部分主要是对之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归纳总结,而圆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是为九年级的后续学习做铺垫。
教学目标: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正多边形、圆、扇形并能根据扇形和圆的关系求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3.在丰富的活动中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重难点:重点: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扇形。
难点:探索分割平面图形的一些规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图形,养成把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问题的习惯.为了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我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作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所学知识,同时配合使用自学、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感受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
教学方法这节课我主要采用自学探究的方法来进行,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答问题,然后再通过自学检查的过程对自己的自学情况进行评定,达到迅速掌握新知识的目的。
这时再进行加强训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细致。
这时再通过合作探究拓宽学生的知识,最后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一个由无到有,由浅入深的过程,学生更容易接受。
教学过程由于本节课分为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两部分内容,所以本节课也要经历两次知识的产生和解决的过程。
为此,确立如下教学过程:多边形部分(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出示幻灯片,让学生看一看这些图片中有哪些我们熟悉的平面图形。
学生的答案会出现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
教师对答案稍作点评,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漂亮的图片开头,马上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手动脑的欲望,激发学生思维,也充分的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5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4.5多边形和圆初步认识一.学生状况分析本节课是一节平面图形识别课,由于学生在小学已认识了许多平面图形,本节课难度不大.二.教学任务分析这节课重点应是让学生体验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图形过程.在教学中,应借助计算机提供大量丰富多彩生活素材,增加趣味性和实用性,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联系.本部分内容较少.较简单.因此,笔者决定充分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功能,提供良好研究环境,提供更为丰富学习材料,让学生满怀兴趣地投入到对现实图形探索活动中去.为此,确立如下教学目标: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过程,感受图形世界丰富多彩.2. 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正多边形.圆.扇形.3.能根据扇形和圆关系求扇形圆心角度数.4.在丰富活动中发展学生有条理思考和表达能力.重点: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过程,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扇形.难点:探索分割平面图形一些规律,感受图形世界丰富图形,养成把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问题习惯.三.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由四个教学环节组成,它们是:①创设情境,激发兴趣.②实验猜想,合作探究.③设计创意,提高能力.④回顾思考,巩固拓展.其具体内容与分析如下: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内容:请学生观看两个片段,思考这些有趣图形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在学生得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圆等基础上,提问学生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从而得出多边形概念;接着就图中圆,逐步得出弧和扇形等概念.目的:用学生熟悉事物开头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及动手动脑欲望,激发学生思维,这也说明数学学习内容都是现实.有趣,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过程,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此外,将“扇形认识”内容前置,与其它图形识别合为一体,再进行计数问题研究,这样层次可能更分明,符合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先感性后理性认知规律.注意事项与效果:在学生说出图中隐含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圆等图形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从图片中抽取出这些图形动画过程,提高学生兴趣;在学生得出相应图形后,可以提请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或图片中蕴含这些图形,让学生主动从生活中寻找新概念现实背景,提高学生应用意识.第二环节实验猜想,合作探究.内容:1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扇形?2从一个多边形内部任意一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个多边形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你能看出什么规律吗?从一个多边形同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也可以把这个多边形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你又能找出什么规律呢?若这个点为边上除顶点外任意一点呢?你又能找到什么规律呢?3下列图看起来象什么?分别由几个三角形或四边形组成?图片自作(据屏幕提示)目的:学生参与动手活动,观察讨论,发表不同意见.在活动中感悟知识生成,发展与变化.让学生领悟做任何事情都要勤于思考.善于发现规律.这里主要让学生感受图形分解与组合,以及如何通过分解.组合进行分类.计数等.注意事项与效果:图形分解,应该说相对而言比较简单,但这部分内容在后续学习中具有很多运用,如三角形内角和.多边形内角和公式推导等,因此,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过程,学会这种归纳思维方法.而图形个数计数,相对而言,比较复杂,这里难点关键是如何归类,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图形形状和大小进行分类,当然,这里重点应是分类,而并不是最终计数结果.第三环节设计创意,提高能力.幻灯片显示――我能行:以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平行线段为构件,尽可能多地构思出独特且有意义图形,并写出一两句贴切词.如:小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教师活动:①限制条件必须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平行线段②巡视.观察学生做情况.③利用展台展示学生丰富作品.④点评学生作品,和学生一道把解说词设计更贴切.更诙谐.学生活动:①学生自己自由设计创作图案②欣赏同伴作品.(图片自作)第四环节回顾思考,巩固拓展.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四.教学反思本课设计力图实践新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实践.善于发现科学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精神和创新意识.实践证明比较成功.例如:1.多边形分割成三角形时学生发现三个规律①多边形边数越多,分割成三角形越多;②多边形边数多一条,分割成三角形就多一个;③分割成三角形个数=多边形边数-2. 2.分析拼小猫三角形个数时,学生思考有条理,见解独特. 3.设计创意环节,学生想象丰富,设计作品多达30余幅,解说词更是各有千秋,本节课不太好上,教材中提供材料较少,且内容编排顺序不好操作.如果照本宣科,必然会过程凌乱,枯燥无味.因此,教师进行了合理调整,将“扇形认识”内容前置,与其它图形识别合为一体,再进行计数问题研究,这样层次变得分明,符合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先感性后理性认知规律,同时教师以教材内容为原本,进行补充.延伸.拓展,大大充实了课堂.并借助计算机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大量生活图片,平添了许多趣味.而一个个富挑战性问题,旨在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课未“图形设计”,更是引起了学生极大兴趣和创造激情.同时,充分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美化生活.但需要说明是,本班学生基础较好,同时考虑到本节内容较为简单,本设计拓展很多内容,特别是进行很多图形计数活动,以致于课堂教学中一般以上时间在进行计数活动,如果班级学生基础一般,建议删去部分计数例习题.正如上面分析中所说,就是开展计数活动,也不要将计数结果准确性作为教学重点,而应关注计数过程中为什么要分类计数,如何分类,也就是说要将发展学生分类思想与既能作为重点,绝不要就题论题,以解决该问题作为重点,实际上这里计数中分类,也离不开本节主题:感受平面图形和平面图形分解与组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
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下面我将从:教材内容解析——教学目标设置——学生学情分析——教学策略分析——教学过程——创新拓展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内容解析
本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内容,是一节平面图形识别课。
在此之前学生在小学已认识了许多平面图形,加之本书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的学习,这为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奠定了基础,并且本节课为今后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的推导以及圆等知识也起着铺垫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设置
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认知规律我将三维目标进行整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正多边形、圆、扇形。
3、能根据扇形和圆的关系求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及扇形的面积。
4、在丰富的活动中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重点: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正多边形、圆和扇形。
难点:探索分割平面图形的一些规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养成把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问题的习惯。
三、学生学情分析
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
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小学阶段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对多边形、圆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但是对多边形、圆的概念缺乏较为系统的、深刻的、抽象化的理解。
而七年级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使用数学语言、符号表达思维对象和思维结果的能力还未达到一定的水平,事实上,这些也是我们希望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得到发展的方面。
因此我们选择的教学素材是学生熟知的生活经验和小学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而设计的学习活动则指向促进学生在相关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发展。
四、教学策略分析
针对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采用诱导式教学方法,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团结协作、大胆猜想并动手操作,以观察、实验、整理、分析、归纳、猜想为主,形象的背景下进行教学设计。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数学又来源于生活,首先以各种实际生活中的精美平面图形为背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通过三角形,长方形这些熟悉的图形,向学生介绍了多边形的定义及特征。
而由多边形可分割为三角形这
一内容,了解三角形的特殊地位,为以后的三角形学习埋下伏笔。
通过学生对图形构成的分析,再次激起学生的探究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引导学生探索平面图形的一个感性认识过程。
五、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
从培养学生主体参与的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角度出发,进行了如下设计:
①创设情境
②动手操作
③应用新知
④创新拓展
⑤回顾思考
其具体内容与分析如下:
一、创设情境
师生活动:请学生观看图片(窗格、北京奥运场馆鸟巢、蜂巢、车轮、硬币、光碟、扇子等),思考这些有趣的图形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在学生得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圆等的基础上,提问: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从而得出多边形的概念;接着就图中的圆,逐步得出弧、扇形和圆心角的概念。
设计目的: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开头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及动手动脑的欲望,激发学生思维,这也说明数学学习的内容都是现实的、有趣的,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
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此外,将“扇形的认识”内容前置,与其它图形的识别合为一体,再进行计数问题的研究,这样层次可能更分明,符合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先感性后理性的认知规律。
活动预期:在学生说出图中隐含的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圆等图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从图片中抽取出这些图形的动画过程,提高学生的兴趣;在学生得出相应图形后,可以提问请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或图片中蕴含这些图形,让学生主动从生活中寻找新的概念的现实背景,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动手操作
师生活动:1、从一个多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个多边形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呢?
2、观察下图中的多边形,它们的边、角有什么特点?与同伴进行交流。
设计目的: 学生参与动手活动,观察讨论,发表不同意见。
在活动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
让学生领悟做任何事情都要勤于思考、善于发现规律。
活动2让学生在通过测量、比较的前提下,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
活动预期:图形的分解,应该说相对而言比较简单,但这部分内容在后续学习中具有很多运用,如三角形的内角和、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的推导等,因此,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学会这种归纳的思维方法。
三、应用新知
师生活动:1、将一个圆分割成三个扇形,它们的圆心角的度数比为1:2:3,求这三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2、画一个半径是2㎝的圆,并在其中画一个圆心角为60°的扇形,你会计算这个扇形的面积吗?与同伴进行交流。
设计目的: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增加学以致用的乐趣和信心。
活动预期:学生在小学接触过此类问题,解答难度不大。
四、创新拓展
师生活动:幻灯片显示――我能行:以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平行线段为构件,尽可能多地构思出独特且有意义的图形,并写出一两句贴切、诙谐的解说词。
如:小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教师活动:①限制条件必须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平行线段;
②巡视、观察学生做的情况;
③利用展台展示学生的作品;
④点评学生作品,和学生一道把解说词设计的更贴切、更诙谐。
学生活动:①学生自己自由设计创作图案;②欣赏同伴作品。
设计目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回顾思考
师生活动: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布置作业:P125 习题4.5 1,2
设计目的:由学生总结、归纳、反思,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且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