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与空调技术课件第5章中央空调风系统及其设计.ppt
合集下载
建筑设备安装与识图_第5章 通风空调工程
5.1 通风系统
图5-22 风管的支架及其安装方法 a)矩形风管吊架 b)圆形风管的单杆吊架 c)圆形风管的双杆吊架
5.1 通风系统
图5-23 风管托、吊混合型支架安装示意图
5.2 空调工程
5.2.1 空调系统的分类 按空气处理设备的设置情况分类: (1)集中式空调:将空气处理设备及其冷热源集中在专用机房内, 经处理后的空气用风道分别送往各个空调房间,见图5-24,这样 的空调系统称为集中式空调系统。
5.1 通风系统
5.1.1 通风系统分类 通风系统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机械通风又可分为全面通 风、局部通风和混合通风三种。 1.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是依靠室内外空气温差所造成的热压, 或利用室外风力作 用在建筑物上所形成的压差, 使室内外的空气进行交换, 从而改善 室内的空气环境。 2.机械通风 依靠风机动力使空气流动的方法称为机械通风。
第5章 通风空调工程
相关知识链接: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2005)。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4)《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 2—2002)。 (5)图集《给水设备安装》(S1 2004版)。 (6)图集《室内给水排水管道及附件安装》(S4 2004版)。
5.1 通风系统
图5-2 某工程空调水系统图
5.1 通风系统
图5-3 某工程空调水系统平面图
5.1 通风系统
图5-4 某工程空调风系统平面图
5.1 通风系统
(1)局部通风:局部通风是利用局部气流,使局部工作地点不受有 害物的污染,造成良好的空气环境。 1)局部排风:局部排风是在集中产生有害物的局部地点设置捕集 装置,将有害物排走,以控制有害物向室内扩散,见图5-5。 2)局部送风:局部送风是向局部工作地点送风,形成局部地带的 空气环境。
中央空调系统知识 ppt课件
活塞式冷水机组就是把实现制冷循环所需的活塞式制冷 压缩机、辅助设备急附件紧凑地组装在一起的专供空调用 冷目的使用的整体式制冷装置。活塞式冷水机组单机制冷
从 60 至 900KW,适用于中、小工程。
▪ 5)、螺杆式冷水机组: 螺杆式冷水机组是提供冷冻水的大中型制冷设备。常用于国防科研、
能源开发、交通运输、宾馆、饭店、轻工、纺织等部门的空气调节,以 及水利电力工程用的冷冻水。螺杆式冷水机组是由螺杆制冷压缩机组、 冷凝器、蒸发器以及自控元件和仪表等组成的一个完整制冷系统。它具 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占地面积小、操作维护方便、运转平稳 等优点,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其单机制冷量从 150 至 2200KW,
中央空调系统知识
工程部七月份培训 2011.7
目录
▪ 第一部分 中央空调基础知识 ▪ 一、有关空调的基础知识 ▪ 二、中央空调工作原理 ▪ 第二部分 中央空调方案设计基础知识介绍 ▪ 一、末端设备选型 ▪ 二、空调水系统设计 ▪ 三、空调风系统设计 ▪ 第三部分 中央空调工程造价 ▪ 第四部分 中央空调施工简介
湿交换后全部排放到室外,没有回风管。这种系统卫生条 件好,能耗大,经济性差,用于有有害气体产生的车间。 实验室等。
★闭式系统---空调系统处理的空气全部再循环,不补充新风的 系统。系统能耗小,卫生条件差,需要对空气中氧气再生 和备有二氧化碳吸式装置。如用于地下建筑及潜艇的空调 等。
★混合式系统---空调器处理的空气由回风和新风混合而成。它 兼有直流式和闭式的优点,应用比较普遍,如宾馆、剧场 等场所的空调系统。 按送风速度分: 高速系统---主风道风
★水冷式冷凝器 冷凝器中制冷剂的热量被冷却水带走。冷却
水可以一次流过,也可以循环使用。当循环使用时,需设 置冷却塔或冷却水池。水冷式冷凝器分为壳管式、套管式、 板式、螺旋板式等几种类型。 ★空气冷却式冷凝器 冷凝器中制冷剂放出的热量被空气带走, 制冷剂在管内冷凝。这种冷凝器中有自然对流空气冷却式 冷凝器和强制对流空气冷却式冷凝器。通常,空气冷却式
从 60 至 900KW,适用于中、小工程。
▪ 5)、螺杆式冷水机组: 螺杆式冷水机组是提供冷冻水的大中型制冷设备。常用于国防科研、
能源开发、交通运输、宾馆、饭店、轻工、纺织等部门的空气调节,以 及水利电力工程用的冷冻水。螺杆式冷水机组是由螺杆制冷压缩机组、 冷凝器、蒸发器以及自控元件和仪表等组成的一个完整制冷系统。它具 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占地面积小、操作维护方便、运转平稳 等优点,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其单机制冷量从 150 至 2200KW,
中央空调系统知识
工程部七月份培训 2011.7
目录
▪ 第一部分 中央空调基础知识 ▪ 一、有关空调的基础知识 ▪ 二、中央空调工作原理 ▪ 第二部分 中央空调方案设计基础知识介绍 ▪ 一、末端设备选型 ▪ 二、空调水系统设计 ▪ 三、空调风系统设计 ▪ 第三部分 中央空调工程造价 ▪ 第四部分 中央空调施工简介
湿交换后全部排放到室外,没有回风管。这种系统卫生条 件好,能耗大,经济性差,用于有有害气体产生的车间。 实验室等。
★闭式系统---空调系统处理的空气全部再循环,不补充新风的 系统。系统能耗小,卫生条件差,需要对空气中氧气再生 和备有二氧化碳吸式装置。如用于地下建筑及潜艇的空调 等。
★混合式系统---空调器处理的空气由回风和新风混合而成。它 兼有直流式和闭式的优点,应用比较普遍,如宾馆、剧场 等场所的空调系统。 按送风速度分: 高速系统---主风道风
★水冷式冷凝器 冷凝器中制冷剂的热量被冷却水带走。冷却
水可以一次流过,也可以循环使用。当循环使用时,需设 置冷却塔或冷却水池。水冷式冷凝器分为壳管式、套管式、 板式、螺旋板式等几种类型。 ★空气冷却式冷凝器 冷凝器中制冷剂放出的热量被空气带走, 制冷剂在管内冷凝。这种冷凝器中有自然对流空气冷却式 冷凝器和强制对流空气冷却式冷凝器。通常,空气冷却式
通风与空调系统PPT课件
(1)风压作用下
(2)热压作用下
热压:由于室内外空气的温度不同而形成的密度压 差造成的室内外空气交换。当室内空气的温度高于 室外时,室外空气的容重较大,便从房屋下部的门、 窗孔口进入室内;室内空气由于容重较小,则从上 部的窗口排出。
过程:室内热源加热空气,密度降低,热空气自然 上浮,房间上部空气压力比房间外部的大气压力大, 导致室内空气向外流动。 在房间下部,室外空气不断流入,补充因上部空气 流出所引起的下部负压空间。
(3)气体流速。气体流速影响人体的对流换热和 蒸发散热,也影响室内空气的更新。气体流速过大 会引起吹风感,使人产生不适感觉;而气体流速过 小,会使人产生闷气、呼吸不畅的感觉。
(4)新风量。新风量是指从室外进入室内的新鲜 空气量。新风量是衡量室内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标 准,直接影响到空气的流通和室内空气污染的程度。 把握好室内新风量,能够保证室内空气质量,保障 良好健康的室内环境。
4.进风窗和避风天窗
(1)进风窗 自然通风进风窗的标高应根据其使用的季节来确 定:夏季通常使用房间下部的进风窗,其下缘距 室内地坪的高度一般为0.3m~1.2m,这样可使室 外新鲜空气直接进入工作区;冬季通常使用车间 上部的进风窗,其下缘距地面不宜小于4.0m,以 防止冷风直接吹向工作区。对于单跨厂房进风窗 应设在外墙上。
(3)风压+热压作用下
自然通风的优、缺点:
优点: ——不需要动力设备 ——不消耗电能 ——使用管理比
较简单 缺点: ——通风量受自然条件和建
筑条件的约束 ——通风效果不稳定 ——对排风不能有效处理
建筑物四周的风压分布图
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室外气流与建筑相遇时, 将发生绕流,经过一段距 离后才恢复平行流动,受 建筑物的阻挡,建筑物四 周室外气流的压力发生变 化,迎风面气流受阻,动 压降低,静压增高,与远 处气流相比形成正压,而 侧面和背风面由于产生局 部涡流,静压降低,形成 负压。
中央空调系统原理PPT课件
41
水阀
作用:调节、关断水流。
蝶阀
球阀 42
闸阀
43
用单位换算
功与能量的关系
能 量 = 功×时间 1焦耳(j)=1 瓦(w)×1 秒(s) (1)能量单位: 国制: j、kj;英制:cal、kcal 1 j = 0.2388 cal (2)功率单位: 国制:w、kw;英制: kcal/h(大卡) 1 kcal/h = 1.163 w 1 kw = 860 kcal/h 习惯上的常用单位:马力(匹)HP 、冷吨 RT 1 HP = 735 w 1 RT = 3.516 kw =3024 kcal/h
28
新风机组
29
立 式 风 柜
30
吊顶式风柜
31
MAU机组图
中效过滤段
风机段 热水加热段 表冷段
进风段
出风段
均流段
加湿段 挡水段 初效过滤段
32
末端系统(续)
3、组合式空调机组 (AHU) 组合式空调机组是由各种空气处理功能段 组装而成的一种空气处理设备。
33
组合式空调器实例
34
组合式空调机组
19
冷却水循环
由冷却泵、冷却水管道、冷却水塔及冷凝器等组成。冷冻 水循环系统进行室内热交换的同时,必将带走室内大量的 热能。该热能通过主机内的冷媒传递给冷却水,使冷却水 温度升高。冷却泵将升温后的冷却水压入冷却水塔(出 水),使之与大气进行热交换,降低温度后再送回主机冷 凝器(回水)。 冷水流过需要降温的生产设备(常称换热设备,如换热器、 冷凝器、反应器),使其降温,而冷水温度上升。冷却水 系统分为直流冷却水系统和循环冷却水系统。如果冷水降 温生产设备后即排放,此时冷水只用一次,称直流冷却水 系统;使升温冷水流过冷却设备使水温回降,用泵送回生 产设备再次使用,称循环冷却水系统。
水阀
作用:调节、关断水流。
蝶阀
球阀 42
闸阀
43
用单位换算
功与能量的关系
能 量 = 功×时间 1焦耳(j)=1 瓦(w)×1 秒(s) (1)能量单位: 国制: j、kj;英制:cal、kcal 1 j = 0.2388 cal (2)功率单位: 国制:w、kw;英制: kcal/h(大卡) 1 kcal/h = 1.163 w 1 kw = 860 kcal/h 习惯上的常用单位:马力(匹)HP 、冷吨 RT 1 HP = 735 w 1 RT = 3.516 kw =3024 kcal/h
28
新风机组
29
立 式 风 柜
30
吊顶式风柜
31
MAU机组图
中效过滤段
风机段 热水加热段 表冷段
进风段
出风段
均流段
加湿段 挡水段 初效过滤段
32
末端系统(续)
3、组合式空调机组 (AHU) 组合式空调机组是由各种空气处理功能段 组装而成的一种空气处理设备。
33
组合式空调器实例
34
组合式空调机组
19
冷却水循环
由冷却泵、冷却水管道、冷却水塔及冷凝器等组成。冷冻 水循环系统进行室内热交换的同时,必将带走室内大量的 热能。该热能通过主机内的冷媒传递给冷却水,使冷却水 温度升高。冷却泵将升温后的冷却水压入冷却水塔(出 水),使之与大气进行热交换,降低温度后再送回主机冷 凝器(回水)。 冷水流过需要降温的生产设备(常称换热设备,如换热器、 冷凝器、反应器),使其降温,而冷水温度上升。冷却水 系统分为直流冷却水系统和循环冷却水系统。如果冷水降 温生产设备后即排放,此时冷水只用一次,称直流冷却水 系统;使升温冷水流过冷却设备使水温回降,用泵送回生 产设备再次使用,称循环冷却水系统。
中央空调培训资料PPT课件
.
中央空调的类型分为三种:水系统、 风系统和多联型
• 水系统:布置灵活,独立调节性好,能满足复杂 房型分散使用、各个房间独立运行的需要,且管 道系统便于装饰协调。但水系统易漏易蚀,若滴 水就会带来很大的麻烦。
• 风系统: 风管安装,维护简单,可靠,保温、消 声的效果好。也有利于空调的分区控制。风系统 中配有新风,在保证经济运行的同时,使室内空 气品质健康、清新。
• 由冷却泵、冷却水管道、冷却水塔及冷凝 器等组成。冷冻水循环系统进行室内热交 换的同时,必将带走室内大量的热能。该 热能通过主机内的冷媒传递给冷却水,使 冷却水温度升高。冷却泵将升温后的冷却 水压入冷却水塔(出水),使之与大气进 行热交换,降低温度后再送回主机冷凝器 (回水)。
.
中央空调系统组成 主机
•
*检查联轴器;
•
*检查密封情况;
•
*检查滑阀的运行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
中央空调运行期间启动前的准备和 检查
• 检查压缩机润滑油系统的下列各项: • *根据需要更换润滑油、油过滤器和干
燥过滤器; • *检查加热器和恒温器; • *检查所有其它的润滑油系统部件,包
括油冷却器、油过滤器和电磁阀等
.
机组检修; • 记录和报告要求的备件。
.
中央空调运行期间启动前的准备和 检查
• 每年一次进行下列各项检查,为下一个供冷季节的运行作 好准备 。
• 检查压缩机-电机组件的下列各项,完成预防性保养的各记录电机绕阻的绝缘电阻;
•
*润滑开式电机;
•
*检查确认开式电机驱动装置的定位;
• 4) 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分别为7°C、12°C。 • 5)采用膨胀水箱补水定压,膨胀水箱放置5
中央空调的类型分为三种:水系统、 风系统和多联型
• 水系统:布置灵活,独立调节性好,能满足复杂 房型分散使用、各个房间独立运行的需要,且管 道系统便于装饰协调。但水系统易漏易蚀,若滴 水就会带来很大的麻烦。
• 风系统: 风管安装,维护简单,可靠,保温、消 声的效果好。也有利于空调的分区控制。风系统 中配有新风,在保证经济运行的同时,使室内空 气品质健康、清新。
• 由冷却泵、冷却水管道、冷却水塔及冷凝 器等组成。冷冻水循环系统进行室内热交 换的同时,必将带走室内大量的热能。该 热能通过主机内的冷媒传递给冷却水,使 冷却水温度升高。冷却泵将升温后的冷却 水压入冷却水塔(出水),使之与大气进 行热交换,降低温度后再送回主机冷凝器 (回水)。
.
中央空调系统组成 主机
•
*检查联轴器;
•
*检查密封情况;
•
*检查滑阀的运行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
中央空调运行期间启动前的准备和 检查
• 检查压缩机润滑油系统的下列各项: • *根据需要更换润滑油、油过滤器和干
燥过滤器; • *检查加热器和恒温器; • *检查所有其它的润滑油系统部件,包
括油冷却器、油过滤器和电磁阀等
.
机组检修; • 记录和报告要求的备件。
.
中央空调运行期间启动前的准备和 检查
• 每年一次进行下列各项检查,为下一个供冷季节的运行作 好准备 。
• 检查压缩机-电机组件的下列各项,完成预防性保养的各记录电机绕阻的绝缘电阻;
•
*润滑开式电机;
•
*检查确认开式电机驱动装置的定位;
• 4) 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分别为7°C、12°C。 • 5)采用膨胀水箱补水定压,膨胀水箱放置5
《中央空调工作原理》PPT课件
6、蒸 发 器 系 统
1、蒸发器的分类: 蒸发器按其被冷却的介质种类可分为冷却液体的蒸发器 <干式蒸发器>和冷却空气用的蒸发器<表冷式蒸 发器>这两大类.空调系统所使用的蒸发器一般为冷却空气的蒸发器.当制冷系统的氟里昂液态进入膨胀 阀节流后送入蒸发器,属于汽化过程,这时候需要吸收大量热量,使房间温度逐步降低、以达到制冷及去湿 效果. 2、A型蒸发器 "A"型结构蒸发器的优点是该结构具有较大的迎风面积和较低的迎面风速以防止逆风带水.蒸发器配备有 1/2"铜管铝翅片及不锈钢凝结水盘,以利热量更好的传递.蒸发器盘管分为多路进入并作交错安排,籍此 将每个制冷系统都能遍布于盘管迎风面上,当单一制冷系统运行时,显热制冷量可达总制冷量的 55%—60 %. 3、蒸发器的去湿功能
在正常制冷循环中,室内机风扇以正常速度运转,供给设计气流以及最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能量以满足制冷量的要求.
7 、压 缩 机 系 统
❖ 压缩式制冷循环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毛细管或膨胀 阀〕和蒸发器等四大部分组成,并由管道连接成密闭系统,制冷剂在这个密 闭系统中不断循环流动,发生状态变化,与外界进行换热.
❖ 由风扇.传入空气,使高压气体进一步放热凝结.成为 液体.高压液体再喷入蒸发器,在低压下蒸发再次吸 热.
❖ 同时有风不断经过,使这些空气变为冷空气,吹到房 内就是冷风.
1、中央空调新风系统
❖ 室外的新鲜空气受到风处理机的吸引进入风 柜,并经过过滤降温除湿后由风道送入每个房 间,这时的新风不能满足室内的热湿负荷,仅能 满足室内所需的新风量,随着室内风机盘管处 理室内空气热湿负荷的同时,多余出来的空气 通过回风机按阀门的开启比例一部分排出室 外,一部分返回到进风口处以便再次循环利用.
中央空调系统工程设计.ppt
(9)空调热源系统
l
计算出建筑最大小时热负荷(考虑同期使用参数,安全系数),考虑到负荷
Hale Waihona Puke 特点及调节性能,经过技术经济比较,选择热源设备(蒸汽锅炉、无压热水锅炉、
真空热水锅炉等)的类型、数量及规格型号。
l 附属设备的计算和选择。
方案设计程序-初步设计阶段
10)防、排烟系统设计方案及设备选型 l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要求,确定建筑防、排烟设计部位。 l 计算防、排烟风量及风道阻力,选择机械加压送风机和排烟风机。 l 选择送风口、排烟口及防火阀等部件。 l 防、排烟系统的控制方法。 设计计算和设备选择完毕后,需要向有关专业提出设计要求: • 土建专业:冷水机站、热水机站、冷却塔、大型空调设备安装位置和占用建筑面积、水管井
特别应注意避免把负荷特性(指热湿负荷大小及变化情况等)不同的 空调房间划分为同一系统.否则会导致能耗的增加和系统调节的因 难,甚至不能满足要求。
负荷特性一致的空调房间,规模过大时宜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分区 设置空调系统,这样将会减少设备选择和管道布置安装及调节控制 等方面的困难。
空调工程设计内容与设计步骤
冷、热负荷,内容包括:建筑传热量、人体散热量、照明散热量、设备散热量及新 风负荷。
(3)水系统设计
l
根据建筑总高度和设备的承压能力确定水系统是否需要进行竖向分区,对水系
统进行水压分布分析,确定膨胀水箱设置位置,冷水泵是压入式或是吸入式。
l
根据房间的功能、空调使用时间、使用性质及特点,确定水系统供水区域的划
(2)确定管井位置
根据建筑布置和使用功能,初步考虑系统划分,委托建筑设计专业在适合位置 设计管道井(包括有冷水、冷却水、凝结水、新风井等),并确定管井大小。
通风与空调工程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第16页/共160页
4.1.2 通风系统的分类
图4.4 集中式岗位吹风示意图
图4.5 局部送、排风
第17页/共160页
4.1.2 通风系统的分类
• 2)全面通风。 • 由于生产条件的限制,不能采用局部通风或采
用局部通风后室内空气环境仍然不符合卫生和 生产要求时,可以采用全面通风,即在车间或 房间内全面地进行空气交换。全面通风适用于: 有害物产生位置不固定的地方;面积较大或局 部通风装置影响操作;有害物扩散不受限制的 房间或一定的区段内。这就是允许有害物散入 车间,同时引入室外新鲜空气稀释房间内的有 害物浓度,使其车间内的有害物的浓度降低到 合乎卫生要求的允许浓度范围内,然后再从室 内排出去。 • 全面通风可以是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图4.2所 示是自然的全面通风。机械的全面通风又分为 下列几种:
• 1) 自然进入的室外空气一般不能预先进行处理, 因此对空气的温度、湿度、清洁度要求高的车 间来说就不能满足要求。
• 2) 从车间排出来的脏空气也不能进行除尘,会 污染周围的环境。
第10页/共160页
4.1.2 通风系统的分类
• 3) 受自然条件的影响,风力不大、温差较小时,通风量就少,因而效 果就较差。比如风力和风向一变,空气流动的情况就变了,而且一年四 季气温也总是不断变化的,依靠的热压力也很不稳定,冬季温差较大, 夏季温差较小,这些都使自然通风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第7页/共160页
4.1.2 通风系统的分类
图4.1 房间通风换气示意图(1)
图4.2 房间通风换气示意图(2)
第8页/共160页
4.1.2 通风系统的分类
• 屋顶上的风帽、带挡板的天窗(见图4.1、4.2), 则是利用风从它们的上部开口吹过时造成的负 压来使室内空气在室内外压差下排出,这也是 一种利用风力的自然通风。
4.1.2 通风系统的分类
图4.4 集中式岗位吹风示意图
图4.5 局部送、排风
第17页/共160页
4.1.2 通风系统的分类
• 2)全面通风。 • 由于生产条件的限制,不能采用局部通风或采
用局部通风后室内空气环境仍然不符合卫生和 生产要求时,可以采用全面通风,即在车间或 房间内全面地进行空气交换。全面通风适用于: 有害物产生位置不固定的地方;面积较大或局 部通风装置影响操作;有害物扩散不受限制的 房间或一定的区段内。这就是允许有害物散入 车间,同时引入室外新鲜空气稀释房间内的有 害物浓度,使其车间内的有害物的浓度降低到 合乎卫生要求的允许浓度范围内,然后再从室 内排出去。 • 全面通风可以是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图4.2所 示是自然的全面通风。机械的全面通风又分为 下列几种:
• 1) 自然进入的室外空气一般不能预先进行处理, 因此对空气的温度、湿度、清洁度要求高的车 间来说就不能满足要求。
• 2) 从车间排出来的脏空气也不能进行除尘,会 污染周围的环境。
第10页/共160页
4.1.2 通风系统的分类
• 3) 受自然条件的影响,风力不大、温差较小时,通风量就少,因而效 果就较差。比如风力和风向一变,空气流动的情况就变了,而且一年四 季气温也总是不断变化的,依靠的热压力也很不稳定,冬季温差较大, 夏季温差较小,这些都使自然通风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第7页/共160页
4.1.2 通风系统的分类
图4.1 房间通风换气示意图(1)
图4.2 房间通风换气示意图(2)
第8页/共160页
4.1.2 通风系统的分类
• 屋顶上的风帽、带挡板的天窗(见图4.1、4.2), 则是利用风从它们的上部开口吹过时造成的负 压来使室内空气在室内外压差下排出,这也是 一种利用风力的自然通风。
暖通空调设计—空调系统设计ppt课件
二.开式与闭式空调水系统 空气调节水系统宜采用闭式循环。当必须采
用开式系统时,应设置蓄水箱;蓄水箱的蓄水量, 宜按系统循环水量的5%~10%确定。
27
开 式 水 系 统 图
28
开式、闭式系统的能耗比较
29
第二节.空气调节冷热水系统
三.两管制与四管制空调水管路系统 全年运行的空气调节系统,仅要求接季节进
6 在同一时间内须分别进行供热和供冷的空
气调节区。
8
第一节. 空调系统
三.全空气定风量空气调节系统的选择 全空气空气调节系统应采用单风管式
系统。
宜采用全空气定风量空气调节系统的 区域: 1 空间较大、人员较多; 2 温湿度允许波动范围小; 3 噪声或洁净度标准高。
9
第一节. 空调系统
四.多空调区共用全空气定风量空气调节系 统的选择
行供冷和供热转换时,应采用两管制水系统;当 建筑物内一些区域需全年供冷时,宜采用冷热源 同时使用的分区两管制水系统。当供冷和供热工 况交替频繁或同时使用时,可采用四管制水系统。
30
第二节.空气调节冷热水系统
四.一次泵与二次泵系统的选择 中小型工程宜采用一次泵系统; 系统较大、阻力较高,且各环路负荷特性或
取45℃。 估算时膨胀量Vp:冷水约0.1L/kW;热水
约0.3 L/kW。
46
开式高位膨胀水箱
• b.调节水量Vt为补水泵3min的流量,且保 持水箱调节水位不小于200mm。
系统冷负荷 <350 350~ 1801~ 350l~
(kw)
1800
3500
7000
膨胀管(DN) 20
25
40
50
>7000 70
量相对应。
用开式系统时,应设置蓄水箱;蓄水箱的蓄水量, 宜按系统循环水量的5%~10%确定。
27
开 式 水 系 统 图
28
开式、闭式系统的能耗比较
29
第二节.空气调节冷热水系统
三.两管制与四管制空调水管路系统 全年运行的空气调节系统,仅要求接季节进
6 在同一时间内须分别进行供热和供冷的空
气调节区。
8
第一节. 空调系统
三.全空气定风量空气调节系统的选择 全空气空气调节系统应采用单风管式
系统。
宜采用全空气定风量空气调节系统的 区域: 1 空间较大、人员较多; 2 温湿度允许波动范围小; 3 噪声或洁净度标准高。
9
第一节. 空调系统
四.多空调区共用全空气定风量空气调节系 统的选择
行供冷和供热转换时,应采用两管制水系统;当 建筑物内一些区域需全年供冷时,宜采用冷热源 同时使用的分区两管制水系统。当供冷和供热工 况交替频繁或同时使用时,可采用四管制水系统。
30
第二节.空气调节冷热水系统
四.一次泵与二次泵系统的选择 中小型工程宜采用一次泵系统; 系统较大、阻力较高,且各环路负荷特性或
取45℃。 估算时膨胀量Vp:冷水约0.1L/kW;热水
约0.3 L/kW。
46
开式高位膨胀水箱
• b.调节水量Vt为补水泵3min的流量,且保 持水箱调节水位不小于200mm。
系统冷负荷 <350 350~ 1801~ 350l~
(kw)
1800
3500
7000
膨胀管(DN) 20
25
40
50
>7000 70
量相对应。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ppt课件
(2)根据系统风道内空气流速的高低,可分为低速(v<8m/s) 和高速(v=20-30m/s)空调系统;
(3)根据系统的用途不同,可分为工艺性和舒适性空调系统;
(4)根据系统的精度不同,可分为一般性空调系统和恒温恒 湿系统;
(5)根据系统的运行时间不同,可分为全年性空调系统和季 节性空调系统.
完整版课件
(4)空间较大的公共建筑和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大于或等于 正负1.0 度的高大厂房,可采用喷口或旋流风口送风.
3.送风口的出风速度,应根据送风方式、送风口类型、安 装高度、室内允许风速和噪声标准等因素确定,消声要 求较高时,宜采用2-5m/s,喷口送风可采用
4- 10m/s.
完整版课件
44
4.回风口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回风口不应设在送风射流区和人员经常停留的地 方; 采用侧送时,一般设在送风侧的同侧. (2)在有条件时,可采用走廊回风,但走廊的断面风速不 宜过大. (3)以冬季送热风为主的空调系统,其回风口应设在房间 的下部. (4)回风口的吸风速度按下表选用,当房间内对噪声要求 较高时,吸风速度应适当降低,回风口的构造做法应 能防止噪声的再生.
一 风道分类
1.按风道形状:圆形风道、矩形风道 2.按风道材料:金属风道、非金属风道、土建风道 3.按风道内的空气流速:低速风道(v<=8m/s)
高速风道(v=20-30m/s)
完整版课件
48
二 风速的确定
若风管内风速大,则风道截面小,节省风道材料,系统 阻力也大,需要风机的压力高,消耗的功率也就多,而且可 能导致噪声增大; 如果采用较小的风速,则出现上述相反 的情况; 因此必须根据风管系统的建设费用、运行费用和 气流噪声等因素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合理的经济流速.
(3)根据系统的用途不同,可分为工艺性和舒适性空调系统;
(4)根据系统的精度不同,可分为一般性空调系统和恒温恒 湿系统;
(5)根据系统的运行时间不同,可分为全年性空调系统和季 节性空调系统.
完整版课件
(4)空间较大的公共建筑和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大于或等于 正负1.0 度的高大厂房,可采用喷口或旋流风口送风.
3.送风口的出风速度,应根据送风方式、送风口类型、安 装高度、室内允许风速和噪声标准等因素确定,消声要 求较高时,宜采用2-5m/s,喷口送风可采用
4- 10m/s.
完整版课件
44
4.回风口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回风口不应设在送风射流区和人员经常停留的地 方; 采用侧送时,一般设在送风侧的同侧. (2)在有条件时,可采用走廊回风,但走廊的断面风速不 宜过大. (3)以冬季送热风为主的空调系统,其回风口应设在房间 的下部. (4)回风口的吸风速度按下表选用,当房间内对噪声要求 较高时,吸风速度应适当降低,回风口的构造做法应 能防止噪声的再生.
一 风道分类
1.按风道形状:圆形风道、矩形风道 2.按风道材料:金属风道、非金属风道、土建风道 3.按风道内的空气流速:低速风道(v<=8m/s)
高速风道(v=20-30m/s)
完整版课件
48
二 风速的确定
若风管内风速大,则风道截面小,节省风道材料,系统 阻力也大,需要风机的压力高,消耗的功率也就多,而且可 能导致噪声增大; 如果采用较小的风速,则出现上述相反 的情况; 因此必须根据风管系统的建设费用、运行费用和 气流噪声等因素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合理的经济流速.
空调通风系统介绍ppt课件
风冷热泵机组制冷时,冷凝器采用 风冷,省去了水冷冷水机组所需要的冷却水系统; 制热时采用热泵运行方式,对环境无污染。
风冷热泵集中中央空调系统
风冷热泵集中中央空调系统
风冷热泵集中中央空调系统
风冷热泵集中中央空调系统
风冷热泵集中中央空调系统工作示意图
介绍三 变冷媒流量多联式空调机组
工作原理:
• 工作原理:
风冷热泵机组的输送介质通常为水溶 液。它通过室外主机产生空调冷/热水,由管路 系统输送至室内的各末端装置;在末端装置处冷 /热水与室内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产生出冷/热 风,从而消除房间冷/热负荷。它是一种集中产 生冷/热量,但分散处理各房间负荷的空调系统 型式。该系统的室内末端装置通常为风机盘管。
空调通风系统的分类
• 按负担冷热负荷的介质划分
• 空气-水系统 这种系统是空调房间的冷热负荷既靠空气,又
靠水来承担。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就是这种系统 。 • 制冷剂式系统
这种系统空调房间的冷热负荷直接由制冷系 统的制冷剂来承担,局部式空调系统就属此类。
空调通风系统的分类
• 按冷却介质种类划分
• 直接蒸发式系统 制冷剂直接在冷却盘管内蒸发,吸取盘管外空气热量。
静电型净化与等离子体技术对比表15858类类型型理理作用形式作用形式净化对象净化对象净化效果净化效果能能耗耗二次污染二次污染物理吸附法物理吸附法范德华力范德华力多孔吸附多孔吸附颗粒污染物颗粒污染物好好大大tiotio22光催化光催化羟基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细菌病毒细菌病毒vocsvocs一般一般小小臭氧臭氧沿面放电沿面放电氧化反应氧化反应细菌病毒细菌病毒vocsvocs一般一般大大负离子负离子尖端放电尖端放电负离子聚合负离子聚合颗粒污染物颗粒污染物等离子体法等离子体法电晕放电电晕放电高能电子高能电子羟基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细菌病毒细菌病毒vocsvocs颗粒污染物颗粒污染物好好小小等离子体空气净化技术与其他技术综合比较表25959纳米光子空气净化纳米光子空气净化纳米光子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光波特定的频谱纳米光子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光波特定的频谱对空气中的氧分子进行电离碰撞结合通过对空气中的氧分子进行电离碰撞结合通过光电化学产生出过氧化氢羟自由基及负离子
风冷热泵集中中央空调系统
风冷热泵集中中央空调系统
风冷热泵集中中央空调系统
风冷热泵集中中央空调系统
风冷热泵集中中央空调系统工作示意图
介绍三 变冷媒流量多联式空调机组
工作原理:
• 工作原理:
风冷热泵机组的输送介质通常为水溶 液。它通过室外主机产生空调冷/热水,由管路 系统输送至室内的各末端装置;在末端装置处冷 /热水与室内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产生出冷/热 风,从而消除房间冷/热负荷。它是一种集中产 生冷/热量,但分散处理各房间负荷的空调系统 型式。该系统的室内末端装置通常为风机盘管。
空调通风系统的分类
• 按负担冷热负荷的介质划分
• 空气-水系统 这种系统是空调房间的冷热负荷既靠空气,又
靠水来承担。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就是这种系统 。 • 制冷剂式系统
这种系统空调房间的冷热负荷直接由制冷系 统的制冷剂来承担,局部式空调系统就属此类。
空调通风系统的分类
• 按冷却介质种类划分
• 直接蒸发式系统 制冷剂直接在冷却盘管内蒸发,吸取盘管外空气热量。
静电型净化与等离子体技术对比表15858类类型型理理作用形式作用形式净化对象净化对象净化效果净化效果能能耗耗二次污染二次污染物理吸附法物理吸附法范德华力范德华力多孔吸附多孔吸附颗粒污染物颗粒污染物好好大大tiotio22光催化光催化羟基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细菌病毒细菌病毒vocsvocs一般一般小小臭氧臭氧沿面放电沿面放电氧化反应氧化反应细菌病毒细菌病毒vocsvocs一般一般大大负离子负离子尖端放电尖端放电负离子聚合负离子聚合颗粒污染物颗粒污染物等离子体法等离子体法电晕放电电晕放电高能电子高能电子羟基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细菌病毒细菌病毒vocsvocs颗粒污染物颗粒污染物好好小小等离子体空气净化技术与其他技术综合比较表25959纳米光子空气净化纳米光子空气净化纳米光子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光波特定的频谱纳米光子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光波特定的频谱对空气中的氧分子进行电离碰撞结合通过对空气中的氧分子进行电离碰撞结合通过光电化学产生出过氧化氢羟自由基及负离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1 风管与风机
5.1.1.1 风管的种类与材质
非金属风管
•按材料分 金属风管
复合材料风管
矩形风管
•按风管端面几何形状分 圆形风管
椭圆形风管
•按可弯曲或伸展的程度分
柔性风管(软管) 刚性风管
•按管内空气的流速分 低速风管
高速风管
(1)金属风管
• 特点: 表面光滑、摩擦阻力小、不吸湿、耐腐蚀、强度高、 质量小、气密性好、不积尘、易清洁
小贴附长度越长 • 有限空间射流 • 有限空间射流回流区最大平均风速
(4)平行射流
• 多个送风口自同一平面沿平行轴线向同一方向送风 • 当两股平行射流距离比较近时,射流相互汇合 • 一般情况下,平行射流的轴线速度比单独自由射流同一距离处的
轴线速度大,距离愈大,差别愈显著
(5)旋转射流
• 气流通过具有旋流作用的喷嘴向外射出,气流本身一面旋转,一 面又向静止介质中扩散前进
铝箔化纤织物风管:以高弹性螺旋形强韧钢丝为骨架, 壁料, 粘贴、缠绕、咬合
5.1.1.2 风管选择
(1)风管断面形状的选择 ① 圆形风管 通风量最大,阻力最小,不易固定 ② 矩形风管 建筑空间利用率高
(2)风管材料的选择
5.1.1.3 风机
• 风机作用 • 风机种类
按工作原理分
离心式风机 轴流式风机 贯流式风机
• 旋转射流的扩散角要大得多,射程短得多,并且在射流内部形成 了一个回流区
• 对于要求快速混合的通风场合,适用于送风口
5.2.1.2 回风口空气流动规律
• 回风气流则从四面八方流向回风口,流线向回风口集中形成点汇,等 速面以此点汇为中心近似于球面
• 点汇速度场的气流速度迅速下降,使吸风所影响的区域范围变得很小 因而在空调房间中,气流流型及温度与浓度分布主要取决于送风射流
• 材料: 钢制、铝制; 镀锌钢板风管 、复合钢板风管
金属风管
(2)非金属风管
• 建筑风道: 结构简单,节省钢材,经久耐用,能与土建施工同时 进行制作或安装,与风管的连接方式也比较灵活 目前使用较多的是作为高层建筑空调系统的新风竖井
• 无机玻璃钢风管: 质轻、强度高、耐热性及耐蚀性优良、电绝缘 性好,加工成形方便,常用于排腐蚀性气体的通风系统中
按材料分
钢制风机 铝制风机 玻璃钢风机 塑料风机
(1)分类及组成
① 离心式通风机
常用于通风
• 结构组成 • 工作原理
小风量, 大风压
空调工程
• 适用场合: 可用于低压或高压送风系统,特别适用于要求
低噪声和高风压的系统
② 轴流式风机
• 结构组成 • 工作原理:叶片升力的作用 • 特点: 大风量,小风压 • 适用场合: 通风换气
5.2.2 气流组织的形式
(1)上送下回式
塑料通风管
(3)复合材料风管
• 功能: “风管层+绝热防潮层+保护层” • 成型: 切割、粘接 、加固 • 特点: 质轻、消声性保温性好,摩擦阻力大 • 复合玻纤风管、复合铝箔聚氨酯板风管
玻纤风管
柔性风管
• 特点:质轻柔软,运输方便,灵活性好,减震消声 • 种类: 金属风管:普通型、保温型、消声保温型
(5)旋流送风口
原理: 依靠起旋器或旋流叶片形成旋转射流,诱导大量空气与之混合 组成: 顶送型、地板式 送风形式: 地面上送风式、顶棚下送风式 特点: 顶送型适宜在大风量、大温差送风、高大空间中使用;地板式
特别适合于只需控制室内下部空气环境的高大空间或室内下部 空调负荷大的场合。
5.1.2.2 回风口
③ 贯流式风机
• 结构 • 原理:气流径向横穿叶片两次后排出 • 应用:目前主要用于空气幕、壁挂式风机盘管机组和分体式
房间空调器的室内机
(2)主要性能参数
• 风量 • 风压 • 功率 • 效率 • 转速
5.1.2 风口的形式
5.1.2.1 送风口
(1)侧送风口
• 单层百叶风口
• 双层百叶风口
第5章 中央空调风系统及其设计
5.1 中央空调风系统的组成 5.2 气流组织形式及设计计算 5.3 风管系统的设计计算 5.4 空调系统的消声、隔振与防火、防排烟设计
5.1 中央空调风系统的组成
空调风系统由送回风机、送回风风管、送回风口、排风机、 新风机以及风量调节阀、防火阀、消声器、风机减震器等组成。
• 三层百叶风口 • 带调节板活动百叶送风口
• 格栅百叶送风口
侧壁格栅风口 可开侧壁格栅风口
• 条缝型格栅百叶风口
(2)散流器
•用于:下送风口
•分类
按形状分
方(矩)形
圆形
按送风气流的流型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平送贴附型 下送扩散型
•按功能分
普通型 送回(吸)两用型
•按管内空气的流速分
低速风管 高速风管
(3)孔板送风口
• 孔板上孔较小能起到稳压作用,具有送风均匀,速度衰减较快、 噪声小的特点
• 最适用于要求工作区气流均匀,区域温差较小的房间,如高精度 恒温室与平行流洁净室。
(4)喷射式送风
用于: 较大公共建筑或高大厂房的远距离侧送风 原理: 大风量、高速气流诱引室内空气强烈混合 形式: 圆形、球形, 喷嘴可固定可转动
特点: 形式很少,构造简单 形式: 单层百叶回风口、格栅回风口、网式回风口及
活动篦板式回风口
5.2 气流组织形式及设计计算
• 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也称为空气分布,其好坏 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房间的空调效果 • 影响气流组织的因素很多,如送风口位置及形 式、回风口位置、房间几何形状及室内的各种障 碍物和扰动等,其中送风口的空气射流和参数是 影响气流组织的重要因素。
• Ar值越大,射流弯曲越大 Ar = 0时,等温射流 ︱Ar︱< 0.001时,仍可按等温射流计算 ︱Ar︱> 0.001时,射流弯曲的轴心轨迹变化较大
(3)受限射流
• 有限空间,气流扩散不仅受顶棚的限制,而且受四周壁面的限制 • 贴附射流 比自由射流更长,其长度与阿基米德数Ar 有关, Ar越
5.2.1 送回风口的气流流动规律
5.2.1.1 送风口空气流动规律
• 射流:空气经孔口或管嘴向周围气体的外射流动。
射流多属于紊流非等温受限射流。
(1)等温自由射流
将等于室内空气温度的空气自喷嘴喷射到比射流体积大得多的 房间中,射流可不受限制地扩大
存在能量交换
(2)非等温自由射流
• 射流出口温度与周围空气温度不相同 • 冷射流、热射流 • 阿基米德数Ar 表征浮力和惯性力的无因次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