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理论的现代性概述
论韦伯的现代性理论及其意义

论韦伯的现代性理论及其意义马克斯·韦伯的现代性理论是社会科学领域中重要的思想体系,它对于我们理解现代社会的起源、发展和未来趋势具有深远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韦伯现代性理论的内涵、核心观点、贡献与限制,以及如何应用于实践。
我们来探讨韦伯现代性理论的内涵。
在现代性这个词的诠释上,韦伯强调了理性化、专业化、科层化以及个体化的特征。
理性化指的是人类行为与思维方式越来越依赖于理性和科学方法;专业化则意味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每个人都成为一个专门的角色;科层化指的是社会组织和政治体制的结构形式越来越趋向于科层制,即高度组织化和专业化的管理模式;个体化则反映了个人从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追求自由和独立的过程。
现代性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信仰。
接下来,我们进一步了解韦伯现代性理论的核心观点。
韦伯认为,现代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方基督宗教文化的影响,这种文化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意志。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性逐渐发展出自己的独特道路。
在发展历程上,韦伯提出了“祛魅”的概念,即对神秘力量和传统信仰的消除,从而把世界看作是一个可以通过理性和科学方法来理解和掌控的客观对象。
在未来趋势上,韦伯认为科层制将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组织的主要形式,而个体的自由和权利则可能成为科层制发展的牺牲品。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韦伯现代性理论的贡献和限制。
贡献方面,韦伯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现代社会的重要视角,他揭示了现代性的复杂性和多维度。
同时,韦伯的理性和科层化思想为现代社会的组织和管理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
然而,韦伯的理论也有限制。
他过度强调了理性和科层化对于现代性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
他对个体的不够,没有充分考虑到个体的需求和能动性。
韦伯的现代性理论带有浓郁的西方中心论色彩,忽视了其他文化和地区的现代性发展。
在总结了韦伯现代性理论的内涵、核心观点、贡献和限制后,我们可以尝试将其应用于实践。
论韦伯的现代性理论及其意义——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考察

论韦伯的现代性理论及其意义——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考察论韦伯的现代性理论及其意义——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考察引言:马克斯·韦伯是20世纪最重要的社会学家之一,他对现代性的研究对社会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探讨韦伯的现代性理论以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
一、现代性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物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制度的演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现代性的产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韦伯认为,现代性是一种新的社会秩序,与古代社会截然不同。
在现代性下,经济和政治的力量逐渐集中,社会关系更加理性化和形式化。
二、理性化与形式化现代性下的社会关系变得更加理性化和形式化,这是韦伯对现代性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在传统社会中,社会关系主要基于亲情、血缘和传统观念。
而在现代性下,形式化的法律和合同成为社会关系的主要规范,人们的手段和目的变得更加理性化。
此外,现代性还带来了官僚机构的兴起,形成了日益复杂的组织体系。
三、理性化和形式化带来的问题然而,韦伯也明确指出,理性化和形式化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现代性下的社会关系变得越来越理性,而失去了人情味和人情味的温暖。
官僚机构的兴起以及无休止的形式化使个人的能动性受到限制。
韦伯称这种现象为"铁笼",认为这是现代性的困境。
四、现代性的解脱之路在韦伯看来,要解决现代性的问题,关键是找到一种平衡。
他认为,现代社会需要一个合理的管理机制,以确保个人的自由和能动性。
同时,社会中也需要保留一定的传统和非理性的元素,来满足个体的情感需求。
只有这样,现代性才能真正成为一种人类自由和进步的形式。
五、韦伯的现代性理论的意义韦伯的现代性理论对当前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首先,他提醒我们要警惕理性化与形式化带来的问题,不要沉迷于形式,而忽视了人情味和人情味的温暖。
其次,他的理论也提醒我们,现代社会需要保持一定的平衡,既要保留个体的自由和能动性,又要保持一定的传统和非理性的元素。
现代性与文化_韦伯的理论遗产之重估

现代性与文化:韦伯的理论遗产之重估*夏 光提要:本文从文化与现代性之关系的角度探讨了韦伯对现代性的理论解释的局限性。
本文认为:韦伯之将现代性的一般文化特征归结为形式合理性的观点是一种简单化的观点,这种观点使他既看不到现代性与非西方文化传统共存的可能性,也看不到现代性在西方也有超越形式合理性的可能性。
韦伯之所以会有这种观点,是因为其社会行动类型学对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的区分过于僵化,这种区分使他无法解释传统文化(尤其是非西方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持续影响,也无法理解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在现代性背景下的共存。
关键词:文化 现代性 形式合理性 实质合理性一、引言:东亚现代性与韦伯的理论近年来,东亚的崛起在国际上受到了广泛关注。
从历史上看,东亚的崛起并非最近的事。
自明治维新起日本就走上了现代化道路,从19世纪末到二战结束前日本是帝国主义列强俱乐部中的惟一非西方成员,而二战后的日本所创造的“经济奇迹”更使美国学者傅高义(E.F. Vogel)写下了《日本第一》的书(当然还有其他许多关于现代日本的研究)。
如果说日本的成功有可能不过是规则中的例外的话,那么自20世纪60年代起东亚“四小龙”(韩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差不多不约而同的快速发展更使这种例外变成了规则。
于是,同一个美国学者又出版了《四小龙:工业化在东亚的扩散》一书,而大量以东亚为议题的著述在此前后也相继问世。
或许更耐人寻味的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使东亚的现代化进程开始迅速地向中国大陆* 本文是在笔者即将出版的《东亚与西方的现代性之比较:从文化的角度看》一书的部分章节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成文过程中,苏国勋先生曾就文中关于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的论述提出了中肯的意见,谨此致谢。
133社会学研究 2005.3延伸。
尽管中国在国内改革中时时有不确定和不安定的因素,其国际环境也并不总是友善或有利的,但中国在过去四分之一世纪一直是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而且其增长率一直是两位数或接近于两位数的。
对马克斯·韦伯的现代性理论的审视

209美眉 2023.01下教研与美育观点交流对马克斯·韦伯的现代性理论的审视冯炜(湖南科技大学,湖南 湘潭 411100)马克斯·韦伯曾说:“我们这个时代,因为它所独有的理性化和理智化,最主要的是因为世界己被除魅,它的命运便是,那些最高贵的价值,己从公共生活中销声匿迹,它们或者遁入神秘生活的超验领域,或者走入了个人之间的直接的私人交往的友爱之中。
”在当下时代,社会的发展陷入自由与理性交织的矛盾,对人的终极意义的思考却深陷“铁笼”之中,工具理性不断蚕食价值理性的世袭领地。
如何摆脱这一窘迫而焦灼的局面成为时代的命题。
因此,审视马克斯·韦伯的现代性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文明中的进步与危机,摆脱无意义的官僚体制与理性的狡黠,更好地追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一、世界的祛魅“祛魅”一词该作何理解,德国诗人席勒在他的《希腊的群神》一诗中首次提出这一概念。
在他的诗中,神话中的诸神管控世间万物,世界因爱而美,万物彰显神迹。
但当基督上帝成为唯一神后,神迹消退,人类迷茫,美丽的世界变得无情。
而马克斯·韦伯所说的“世界的祛魅”,可以认为是对世界祛除了魅惑性、神秘性。
他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认为 “祛魅”是指一种把对人的终极关怀从世界中排除出去,并使世界理性化的过程。
世俗化的理解认为“祛魅”就是人们不信宗教,但实际上,真实历史要比这个复杂一些。
我们传统社会习惯性将“宗教”和“迷信”当成一个概念。
但在西方的历史发展中,宗教和迷信有这明显的界限。
对应到理性化的发展过程,祛魅其实分为两步,首先针对迷信,在针对宗教。
韦伯认为祛魅的第一个阶段叫“宗教的理性化”,我们必须要驱逐原始宗教当中的各种巫术,用哲学高呼的理性来论证宗教的合理性,论证它的救赎意义,让宗教理性走到理性思辨的道路上来。
在这个哲学的批判过程里,祛魅没有让宗教消失,而是让宗教获得了理性化的发展。
韦伯:价值、理性与现代性困境

韦伯:价值、理性与现代性困境
价值、理性与现代性困境
“理性”(工具理性)消解“价值”(价值理性):
个人理解:“价值”≈“非理性”(*如“不为占有的爱”)
现代性即理性化:(工具)理性不断增长,消解价值的过程
吊诡的是,这一过程是由价值理性——新教伦理——推动的
*法国人为了生活而工作,德国人为了工作而生活,造成对饮食的态度有天壤之别,前者是工具理性,后者是价值理性
新教伦理的推动:
赚钱的行为本身就是目的(荣耀上帝),具有价值(价值理性),而不是为了消费(工具理性)
与松巴特争论:
贪欲(工具理性)并不能导致资本主义,相反受到传统价值观的严厉谴责和重重阻碍,只有价值理性(新教伦理)才能为获利行为提供一种内在的精神支撑,最终冲破传统主义的束缚“新教伦理”即“资本主义”的价值内核(“精神”)前者(价值理性)推动后者(工具理性)最终带来整个生活态度的理性化:工具理性促进科学的发展,产生“祛魅”的后果——祈祷、忏悔等带有巫术色彩、旨在出于人的目的而影响神的手段通通无效,唯有无条件的“因信称义”、“因信救赎”(*某种强迫症)
但祛魅最终消解了宗教的根——不相信世界上存在理性(科学)不能解释的现象,“神”也不例外,资本主义逐渐丧失“精神”。
韦伯与哈贝马斯现代性思想的比较分析

韦伯与哈贝马斯现代性思想的比较分析现代性是一个复杂而又多维的概念,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
在现代性思想的探讨中,韦伯和哈贝马斯作为两位重要的思想家,对现代性有着独特的见解和分析。
本文将对韦伯与哈贝马斯的现代性思想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他们各自的观点和贡献。
韦伯与哈贝马斯都是对现代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学者,他们对现代社会的特征、发展趋势、问题和挑战等方面都有着独到的见解。
我们来看一下韦伯与哈贝马斯对现代性的基本理解。
韦伯认为,现代性的主要特征是理性化、官僚化和文化的异化。
他指出,现代社会的理性化是指社会中普遍的、系统性的理性化特征,包括宗教、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理性化。
而官僚化则是指现代国家和组织中官僚机构的不断扩大和官僚主义的普遍化。
文化的异化则是指现代社会中文化的异化现象,即文化失去了原有的生活性和创造性,变成了客观的、独立于人的力量。
韦伯强调,这些特征使得现代社会呈现出一种非理性化的趋势,而现代性的问题正是如何应对这种非理性化的趋势。
相比之下,哈贝马斯对现代性的理解更为复杂和深刻。
他认为,现代性不仅仅是一种社会形态或者一种历史时期,更是一种理性化和解释化的思维方式。
哈贝马斯将现代性看作是一个解释活动,即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生活世界进行理性化和解释化的过程。
在他看来,现代性的核心问题是理性与解释之间的关系,以及现代性如何实现自我解释和自我理解。
韦伯与哈贝马斯对现代性的基本理解虽然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现代性的复杂性和多维性。
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现代性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韦伯与哈贝马斯对现代性的分析中的一些共同点和差异点。
韦伯和哈贝马斯都认为现代性是一种理性化的趋势,但对于理性化的含义和影响却有不同的见解。
韦伯认为,现代社会的理性化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和行为中越来越强调理性和计划性,而这种理性化趋势却可能导致非理性化的结果。
他强调了现代社会的非理性化倾向,即理性化的趋势可能会导致非理性化的结果,比如官僚主义和文化异化。
韦伯与哈贝马斯现代性思想的比较分析

韦伯与哈贝马斯现代性思想的比较分析韦伯与哈贝马斯是现代性思想中的两位重要代表,他们对现代性的理解和评价略有不同。
本文将就两位思想家的现代性理论进行比较分析。
一、现代性定义韦伯认为,现代性是一个当代社会的历史现象,它涉及到科技、文化和社会结构上的变革,在这个时代里,人们的生活不再被自然法则所支配,而是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对自然世界进行改造。
同时,现代性也带来了社会机构的变革,如市场经济的出现,个人的自由、平等和权利的保障。
总的来说,现代性是人们对于世界的自信、理性和计划性的体现。
而哈贝马斯则认为,现代性是一个历史性的趋势,它有着三个主要的方面:第一个是科学和技术的进步,第二个是民主和人权的保障,第三个是集体意识的崛起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他认为,现代性同时也是自由和权利的实现,是人类走向民主化和理性化的必然历史进程。
二、现代性的危机韦伯认为,现代性的危机主要来自于社会集体主义和理性化的过度发展,这会导致文化多样性的消失、机械化的社会关系和铁笼式的官僚机构的出现。
他指出,现代性所追求的理性化和客观化,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限制和束缚。
而哈贝马斯则认为,现代性危机的产生是由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专制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
他强调,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和消费主义的道德失范,已经让现代性进入到了深度危机中,必须通过民主的政治改革和文化多样性的重视来解决。
三、对现代性的评价韦伯对于现代性的评价是带有妥协性的,他承认现代性带来了很多好处,如解放个人、提高生活水平等,但同时他也认为,现代性也带来了很多人类生活的负面影响,如科技的侵袭、官僚主义的扩张、文化的批判性降低等。
因此,他提出了“失去的天堂”的观点,认为人们在追求现代性的过程中,已经失去了一些比现代性更重要的东西。
而哈贝马斯则更加乐观,他认为,虽然现代性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但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生活的丰富性和文化多样性。
他提出了“沟通行动”,强调人们在交往和沟通中的自由和平等,认为这是维护现代性的关键所在。
韦伯与哈贝马斯现代性思想的比较分析

韦伯与哈贝马斯现代性思想的比较分析韦伯与哈贝马斯是两位重要的社会思想家,他们对现代社会的理解和分析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韦伯的著作《现代性的理性精神》和哈贝马斯的著作《现代性的后果》都是对现代性的思考和论述,两位思想家在对现代性的解释上有着一些相似之处,也有着一些不同之处。
本文将对韦伯与哈贝马斯的现代性思想进行比较分析,深入探讨他们对现代社会的认识和见解。
韦伯对现代性的理解主要表现在他对官僚制度、理性化和现代性的关系的研究中。
韦伯认为,官僚制度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典型特征,它是由于现代社会对于效率和规范的追求所导致的。
官僚制度的出现使得社会组织中的规则和制度变得更加复杂和抽象,这对于个体的自由和创造力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韦伯还对现代社会的理性化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指出,现代社会的理性化使得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更加理性化和计划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个体的情感和情感的发展。
韦伯对现代性的理解主要强调了官僚制度和理性化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
而与韦伯不同的是,哈贝马斯对现代性的理解主要围绕着社会的理性化和沟通的困境展开。
哈贝马斯认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导致了社会的理性化和专业化,这使得社会的理性化成为一种自我运转的机制,而不再是为了实现人类的理性目标。
与此社会沟通的困境也使得人们的交流和沟通变得更加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个体的正当性。
哈贝马斯对现代性的理解主要围绕着社会的理性化和沟通的困境展开,而这种理解与韦伯的关注点有所不同。
韦伯与哈贝马斯在对现代社会的改革和转型上也有着一些差异。
韦伯对现代社会的改革主要集中在理性化和官僚制度的改革上,他认为这是现代社会的关键性问题所在。
韦伯认为,通过对官僚制度和理性化进行改革,可以使得现代社会更加人性化和民主化,这对于保障人的自由和平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哈贝马斯对现代社会的改革则更加深入和全面,他认为现代社会的沟通困境和理性化问题是根本性问题,需要进行深刻的改革和转型。
韦伯与哈贝马斯现代性思想的比较分析

韦伯与哈贝马斯现代性思想的比较分析
韦伯和哈贝马斯是现代性思想中两位重要的学者,他们对现代社会和现代性的理解有着自己独特的观点。
本文将比较分析韦伯和哈贝马斯在现代性思想方面的两个重要理论:韦伯的"理性化进程"和哈贝马斯的"理论传统"。
韦伯认为现代性的主要特征是理性化进程的发展。
他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行为受到了理性化思维的影响,理性成为了社会行动的指导原则。
韦伯指出,理性化进程带来了形式的官僚化和法治化,以及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的推进。
他认为,虽然理性化带来了现代社会积极的进步和发展,但也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形式化和秩序化,个体的束缚和无趣。
相比之下,哈贝马斯的"理论传统"强调了理性与传统的关系。
哈贝马斯认为,传统是社会共同生活的基础和背景,而理性则是人们在传统基础上进行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他认为,传统中蕴含了人们的经验和认同,而理性则是人们通过语言和对话来共同理解和分析这些经验和认同的能力。
哈贝马斯认为,传统和理性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构建一个理论传统,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韦伯和哈贝马斯在现代性思想方面的观点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韦伯关注理性化进程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而哈贝马斯则强调理性与传统之间的关系。
韦伯认为理性化进程带来了一系列的积极和消极后果,而哈贝马斯则批判了现代性对于传统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破坏。
不管是从哪个角度看待现代性,这两位思想家的观点都为我们深入理解和思考现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浅析理性化的现代性的意义与重构——浅谈韦伯现代性思想的启示

浅析理性化的现代性的意义与重构——浅谈韦伯现代性思想的启示论文关键词:马克斯·韦伯现代性理性化论文摘要:马克斯·韦伯通过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关系的研究,提出了对当时和后世影响巨大的“理性化”的现代性的命题。
韦伯的现代性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分析现代性和重构现代性理论来说,有着经典价值和启示意义。
马克斯·韦~(maxweber,18641920),德国伟大的社会理论家,社会学思想史上的一朵奇葩。
他以“理性化”判断现代性,表现出既是一个理性主义者,又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在其思想和理论体系中,二者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得到了统一。
他通过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所发生的特殊辩证关系的研究和对世界几大文明体系的分析,提出了现代性问题中的“理性化”概念。
这样一来,韦伯就把“现代性”问题转化成了理性的问题,现代性批判在他那里则变成了理性批判。
韦伯这样的看法,包含着康德主义的理性批判色彩,但他为分析“现代性”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正是这一点,决定了韦伯的现代性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分析现代性和重构现代性理论来说,有着经典价值和启示意义。
一、“理性化”的现代性的多重意义韦伯的“理性化”的现代性思想对当时的社会影响是宽广和深远的,而且,他的学说与思想并未因时代变迁而有所褪色.相反地,在此时此刻,韦伯于上世纪初提出的许多问题仍然有着莫大的“现实性”,他的以理性的态度思考社会发展的现代性思想吸引着我们不断地加以诠释,他的针对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的社会哲学观,认为经济不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相反经济活动的形式取决于首先是宗教伦理因素的观点,引起了诸多研究学者对韦伯的经久不衰的论争。
究竟韦伯对于现代性的研究对于现代人提供了什么样的启示意义呢?或许我们可以从理论层次、实践层次上来归纳:(一)理论层次上的意义韦伯的著作没有自己特定的风格,从他的语言形式、文字使用和作品篇幅上,可以看出他的文章全凭自己的兴趣和主题为转移。
韦伯理论的核心内容、现实意义及局限性-2019年文档资料

韦伯理论的核心内容、现实意义及局限性《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马克斯?韦伯的最具代表性的经典著作,该书着重论述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生成关系,进而找寻资本主义发轫于西方的精神动力。
韦伯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行全面剖析,总结出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即“韦伯理论”。
一、韦伯理论的核心内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主题思想是“作为神学信仰体系的加尔文教,对作为一种经济组织的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影响”(罗纳德?L?q约翰斯通,1991:201)。
因此,可以将韦伯思想归结为两个核心要点,即“资本主义精神”和作为资本主义发展道德依据的“新教伦理”。
1. 韦伯的资本主义精神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力图论证:西方民族在经过宗教改革以后的新教中,某些教派(如加尔文教)的宗教伦理――勤奋地恪守天职和对财富的合法占有,演变为一种经济价值观,这就是资本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有利于人们的经济行为,促使了资本主义企业和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
韦伯在讨论资本主义精神的过程时写道:“固然,企业的资本主义形式和经营企业的精神一般都处于某种相适应的关系,但他们并非处于一种必要的相互依赖的关系。
……然后,这已得到如下历史事实的证明,即一方面上述的心态在资本主义企业中找到了它最合适的表达;另外一方面,企业又从资本主义精神汲取到了它最合适的动力。
”(马克斯?韦伯,1987:211)按韦伯的看法,“资本主义精神”是一个历史个体,是一种在历史发展中连贯起来的复合体。
它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在被界定时不能采取概念定义的形式,更无法使用“属加种差”的公式来定义,所以只好从历史发展过程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个体部分来组成整体概念。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韦伯的资本主义精神:第一,资本主义精神是一种精神气质。
“资本主义精神”作为一种精神气质,它要求人们把增加自己的资本当作天职,而且增加资本本身就是目的,谁违犯其规范就是忘记自己的天职。
不同视角下的现代性——浅谈涂尔干和韦伯的现代性观点

同 于 工 业 化 世 界 它 涉 及 以 下 几 方 面 的 内容 : 1 、 它 涉 及 对 世 界 的 一 系 列
态度 2、它涉及复杂的经济 制度特别 是T业 生产和市场 绛济 3 、它 涉及 政治制度 。 _ 3 由此,我们 可以看 出现代性 不是 只涉及人类社 会 的某 一方 面而是方方 面面 ,它对现代社会 的发展有着非常长远 的影 响,同时它 的 发展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 ,因此社会学与其息息相 关 ,通过对 社会学 的不 断发展 ,现代性也会 为人类 的发展做 出重大的贡献。 二 、涂 尔干 和 韦伯 的现 代 性 观 点 ( 一 )涂 尔 干 的 现 代性 观 点 涂 尔干的现代性 的观点是建立在社会分_ T和现代社会转 型之上 ,通 过社会 失范来发 现解决 方法。他 希望从法 国的社会分工 中探 索出一条现 代性 的认识 道路。其中最重要 的思想就 是社会正在 南机械 团结走 向有机 团结转变。由于社会集 体意识 的缺乏 开始} H 现享 十 会 失范,各种 自杀事件 频发 ,各 种暴力事件频 频,为了弥补礼会 出现 的这一 列社 会问题 ,国家 巾开始出现法人团体 ,开始使 用各种 规章制度 、法律法规 来规范丰 十 会上 } n现的失范行为 ,_ { 十 会 慢慢得走向有机 团结 。 在封建的社会里也有相关的法律 ,但是在这个 时代 “ 不是 因犯罪 才 会触犯法律 ,而是因为触犯了集体意识 才是犯 罪” 。随着 丁业革命 的到 来 .社会上开始出现劳动分1 二 和机械团结 ,一系列社会问题出现封建 统 治者为了保持原来的现状 ,开始颁 布各种法律如 :《 民法》 《 商 法》 等 等 ,“ 不在于惩罚本身 ,而在与恢 复被 破坏了的社会关 系 ” 由此开始 出 现社会整合 ,这是社会 团结的基本要素 。劳动分l T 有助于有机 团结 的增 长 ,但是有些形式的分工削弱 了团结 。于是 出现了 以下反常 的分T :失 范 的分工 、强制 的分工和没有活力的分工 。只有通过社会职业 道德的建 立才能重建社会 团结 。由此机械 团结有助于推动有机团结的出现。 ( - - - 3 韦伯的现代性 观点 马克斯 ・ 韦伯是现代一位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 的思想 家。韦伯的现 代 性观点可以从 他最 著名的书 《 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 里发现 ,韦 伯 证明 , 新 教价 值 观念 的 某些 影 响 和资 本 主 义精 神 发展 有 一 定 的关 系。 l 4 在这本书里 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一 个问题 “ 为什么理性 的资本 主 义没有在 西方之外 的地 方产 生? ” 这是一种 模式 ,是 在一种特 定 的观念 作者简介 :胡加燕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0 1 3级社会工作。
韦伯与哈贝马斯现代性思想的比较分析

韦伯与哈贝马斯现代性思想的比较分析
韦伯与哈贝马斯是两位重要的现代性思想家,他们对现代社会的理论分析和批判性思
考深刻影响了后世的学者和思想家。
本文将从他们的思想主张、对现代性的理解以及对社
会变迁的看法等方面展开比较分析,旨在深入探讨两位思想家对现代性的不同理解和评
价。
韦伯是一位德国社会学家和思想家,他的思想对于理解现代社会和资本主义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在他的著作《从农村社会到城市社会》中,韦伯对现代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提出了现代性的特征和影响等问题。
韦伯认为,现代性是一个由理性化、官僚化和都市化
等因素构成的社会形态,其主要特征是个人的理性化和社会结构的官僚化。
韦伯强调了现
代性的异化和理性化对于传统社会的冲击,认为现代性的发展导致了人的生活世界的异化
和个人生活的失去方向。
韦伯对现代性的批判主要体现在他对官僚机构和理性化的负面评
价上,他认为官僚机构的出现导致了社会的僵化和异化,理性化的发展导致了人的生活变
得机械化和无情。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韦伯和哈贝马斯对于现代性的理解和评价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韦伯更加关注现代性对传统社会的影响和对个人生活的负面影响,他认为现代性导致了社
会的异化和个人的失去方向。
相对而言,哈贝马斯更加关注现代性对社会的影响和对个人
生活的正面影响,他认为现代性导致了社会的不断变化和个人的自由扩展。
这种不同的理
解和评价反映了两位思想家对于现代性的态度和立场的不同,也体现了他们对于社会变迁
和发展的不同关注点和重点。
韦伯的现代性思想分析

韦伯的现代性思想分析[摘要] “理性化”是韦伯分析现代性的基本框架。
把握他思想中诸如“价值合理性”与“工具合理性”、“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等二元张力的特性,韦伯从理性化获得对现代性的了解,在“现代性的悖论”中揭露现代性危机,有助于理解现代性和更好解决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 韦伯;现代性;理性化一、现代性的起源、发展及界定(一)现代性的起源及发展。
现代性是在后封建的欧洲建立的,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在20世纪日益具有世界历史性的影响力。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和犯罪率不断攀升等社会问题也层出不穷。
针对这些问题,社会上出现了关于现代性的讨论热潮,而社会学作为研究现代社会及其变迁的一门学科,是对现代社会特征的一种反思性分析,其关注的核心就是“现代性”的发展历程和最终的走向。
我们也可以说社会学是为了探索由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及其所带来的后果诞生的。
(二)关于现代性的界定。
有关现代性的定义,和社会学一样,可谓五花八门,但是吉登斯对于现代性的界定倒是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
吉登斯认为“现代性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它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它涉及对世界的一系列态度。
2.它涉及复杂的经济制度,特别是工业生产和市场经济。
3.它涉及政治制度。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现代性不只是涉及人类生活的某一方面而是方方面面,它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同时它的发展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因此社会学与其息息相关,通过对社会学的不断了解,不断推进,现代性也会为人类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二、从“理性化”理解现代性不一样的时代成就不一样的思想,理性化是韦伯所处时代的基本特征,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在自由竞争时期建立起来的市场交换法则由于垄断的形成而显得软弱无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商业精神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物质生产方面创造出越来越多的人间奇迹,但与此相伴的却是人们精神世界的意义和价值的逐步衰落和丧失。
马克斯·韦伯的现代性思想

论韦伯的现代性思想毕天云[关键词] 韦伯;现代性;理性化;马克思;哈贝马斯[摘要] 现代性是社会学的中心主题,韦伯是一位现代性理论家。
本文分析了韦伯关于现代性的基本特征、现代性的展开过程和现代性的命运等思想,并与马克思、哈贝马斯的现代性思想进行了简要的比较,最后讨论了韦伯现代性思想的意义。
众所周知,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最早产生在欧洲(确切地说是西欧)并非出于偶然,它既是欧洲社会思想发展的结果,更是欧洲社会现代化的产物。
社会现代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现代性不断孕育、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以现代社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社会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与现代性问题结下了不解之缘,以至于我们可以说,现代性问题是贯穿社会学发展的一根“红线”,现代性问题是社会学的中心主题。
当今国际知名的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早在1971年出版的《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马克思·涂尔干·韦伯》一书中就指出:“马克思、涂尔干与韦伯的社会学观点,皆根植于他们对现代社会形式之基本结构与发展趋向的不同观念上。
”[1]英国的另一位社会学家尼格尔·多德在1999年出版的《社会理论与现代性》一书中,以“现代性”为主题线索,介绍和评析了“古典社会理论”、“现代社会理论”和“后现代社会理论”中有代表性的十五位社会学家的现代性思想。
[2]韦伯,作为古典社会学的三个大家之一,他的研究视野当然不可能(事实上也没有)“游离”于社会学的“中心主题”之外。
特纳(Bryan S. Turner)认为:韦伯是“一位现代性理论家”,“理解韦伯对其事业的看法的最佳方式,是将其看作对现代性性质的孜孜探求。
”[3]目前,现代性和后现代性问题在学术界炒得沸沸扬扬,要理解和把握现代性的真谛,最好的途径之一就是“返回古典”,看看讨论现代性问题的“祖师爷”们“说过些什么”,后人从中能“得到些什么”,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韦伯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思想家,在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中,现代性思想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第五讲 韦伯的现代性理论

第五讲:韦伯的现代性理论韦伯主要从“理性化”这一独特视角来分析原生现代化问题。
在韦伯看来,正是西欧文化传统中独特的一系列内生因素导致了西欧率先走上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
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寻并从发生学上说明西方理性主义的独特性,并在这个基础上找寻并说明近代西方形态的独特性。
在试图做出这种说明时必须首先考虑经济状况,因为我们承认经济因素具有根本的重要性。
但是与此同时,与此相反的关联作用也不可不加考虑。
因为,虽然经济理性主义的发展部分地依赖理性的技术和理性的法律,但与此同时,采取某些类型的实际的理性行为却要取决于人的能力和气质。
如果这些理性行为的类型受到精神障碍的妨害,那么,理性的经济行为的发展势必会遭到严重的、内在的阻滞。
各种神秘的和宗教的力量,以及以它们为基础的关于责任的伦理观念,在以往一直都对行为发生着至关重要的和决定性的影响。
”1他认为这个问题不能只从欧洲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的演变中寻求答案,尽管这些演变也是近代资本主义文明兴起的重要因素。
但除此之外,宗教改革所产生的新教伦理是一个极重要的思想与精神因素。
韦伯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实质是理性化和合理化,主要体现为两个层次:其一是“世界图像”合理化——“文化合理化”;其二是科层制的“社会合理化”——社会关系与制度的合理化。
这两个层次的理性化反应在“社会行动”、“价值领域”和“社会结构”等方面:从社会行动方面看,现代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是工具理性支配下的目的合理性行动,而非传统行动、情感行动与价值合理行动;从价值领域方面看,在传统社会,价值领域尚未分化而高度整合,到了现代社会,价值领域被分化为认知—技术领域、道德—实践领域和审美—表现领域,这三大领域均处于持续的理性化与自律化过程;从社会结构方面看,社会合理化导致资本主义科层制的出现,在经济与政治方面了构成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基础。
然而,导致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理性化却最终带来了工业文明中隐含着的难以克服的矛盾和负面影响。
马克思、韦伯现代性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比较研究

马克思、韦伯现代性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比较研究马克思、韦伯是现代社会理论的两大重要思想家,他们对现代性的理解和解释对后来的社会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马克思、韦伯现代性思想的基本内涵入手,展开比较研究,并通过5个例子证明两位思想家在现代性理论方面的差异与共通之处。
一、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作为世界著名的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理论家,马克思对现代性的研究和思考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深度。
马克思认为,现代性是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一种特定阶段,是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工人阶级斗争的产物。
在马克思看来,现代性的基本特征可以总结成以下几个方面:1. 资本主义经济模式马克思认为,现代性的出现与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兴起密切相关。
在这种经济模式下,市场成为最重要的运转机制,资本家通过始终追求利润最大化来不断扩充自己的资本积累,从而引发了商品生产、劳动分工和机械化生产的高度发展。
但是,这种经济模式也带来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方面的矛盾和冲突,因此也促进了工人阶级的崛起。
2. 技术和生产力的进步现代性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和生产力的进步,这也是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兴起的必要条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机械化生产的普及,劳动力得到了充分解放,人们的时间和空间离散化、分散化,从而形成了现代性的一部分特殊结构。
但是,技术和生产力的进步也导致人类面临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这也是现代性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一。
3. 劳动分工和社会等级化在现代性的语境下,劳动分工和社会等级化成为了不可避免的趋势。
从职业分工到社会分工,从机械化生产到人的疏离,现代性的劳动分工与社会等级化无处不在。
这种趋势对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是深远的,使得个体将自己的能力、价值和身份归属于某一个特定的范畴中。
二、韦伯的现代性思想与马克思不同的是,韦伯并不将现代性简单地归结为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和技术进步的结果,他认为现代性既是一种价值取向,又是一种文化趋势。
韦伯现代行政体系

韦伯现代行政体系
韦伯的现代行政体系理论是指,在现代社会中,政府行政机构是通过法律规范来实现权力行使的。
其核心思想是,政府权力应该是一个有规范的行政体系,而不是单纯地由人掌握。
根据韦伯,现代行政体系需要包括以下特点:正式行政职权、行政机关的层次结构、规范化的程序、行政机构的专业化、行政机构的中立性等等。
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现代行政机构的核心。
正式行政职权指的是政府行政机构在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行使一定的职权。
行政机关的层次结构则是指政府机关被分为不同层次的机构,例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规范化的程序是指政府行政机构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来执行职权。
行政机构的专业化则是指政府机构需要具备专业的能力和知识来行使职权。
最后,行政机构的中立性保证政府能够客观、公正地行使职权,而不受个人的影响。
这些特点能够确保政府权力的合法性和公正性,促进现代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韦伯理论的现代性概述
作者:岳胜
来源:《青年时代》2017年第34期
摘要:马克斯.韦伯认为,欧洲的近代发展,它的这条独特道路与文明是建立在理性主义基础之上的,是解神秘化(祛魅、理性化或合理化)的过程。
被韦伯称之为理性化的过程,即欧洲现代文明也涉及到一个转向:中世纪转向近代资本主义。
其社会发展的意义论证,就不是在神圣的宗教话语之中去寻找其意义基础,而是解神秘化、理性化的过程中导致了三大价值领域的独立。
关键词:韦伯理论;理性化;现代性;概述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第一章中谈到了原来那种田园诗的、道德的、温情脉脉的面纱(在资本主义兴起以后)脱去了、消散了。
马克思也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利益关系、金钱关系、计算关系都很清楚。
如同韦伯所理解的,理性化就是计算,没有宗教的色彩。
按照韦伯所言,早在康德哲学那里,就为现代性的世俗化奠定了框架,并划分为三个方面:现代自然科学: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化,坚持理性的原则。
面对自然灾害,人们不再愚昧地借助于上帝的力量加以解决,而是相信了经验自然科学。
自律的艺术:自律的艺术解决的是人与内在之间的关系。
在现代性之前,艺术非为艺术本身(非自律),通常充当宗教礼仪功能。
艺术自律以后,强调了艺术就是艺术本身。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为自律的艺术进行了先验论证,并提出了关于美的概念,即美就是普遍令人愉快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后来,现代性艺术发展到唯美主义——为艺术而艺术。
但在后来的欧洲艺术理论那里,则对此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这种观点认为,超现实主义的唯美主义失去了社会功能和社会批判功能。
为此,先锋主义就重新强调打破原有的为艺术而艺术的传统体制,要求艺术要直接干预生活。
比格尔在《先锋主义理论》中,讨论了欧洲唯美主义与先锋主义的冲突与争论。
在今天看来,这在反传统、反宗教、反神秘主义的意义上讲,自律的艺术此观念是很可贵的、有价值的。
放眼现实社会,是不能坚持做到为艺术而艺术的。
用一系列原理建立起来的道德与法律,处理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的秩序应建立在法律和现代的道德基础之上。
在去神秘化以前,是以血缘的、权威的和各种各样的等级制度作为社会规范。
韦伯也讨论了从古代至现代社会制度建构原则的三类型。
表现为:第一种是传统的专制类型,专制通常联系到等级;第二种是偶像崇拜,人们服从的非权力本身,而是领袖的魅力,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秩序建基于非理性原则之上;韦伯认为,(理性化以后)建立在宪法基础上的宪政国家更合理。
康德的三大批判就使得三个不同的价值领域区分开来(理性化表现为三个方面)结果即:“从而使我们能根据理论问题、审美问题或道德实践问题的各自内在逻辑来完成学习过程。
”理论问题、审美问题和道德实践问题。
在资本主义产生以后,三个方面遵循各自不同的内在逻辑原则,不可混淆。
比如,自然科学中,科技的发展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不能自然带来道德水准的提高。
在哈贝马斯看来,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代表人物的批判矛头就直指工具理性这种规范基础。
在批判工具理性的同时,马尔库塞与阿多诺晚年却走向
了审美主义,也有人走向了道德主义。
在哈贝马斯看来,仅仅把现代性的理性主义归结于真、善、美的任意一方面,而忽视其它方面或企图用一个方面的解决来带动全部,都是错误的和危险的。
我们应该避免科学主义、审美主义或道德主义。
韦伯问题的提出,其前提是现代的时代意识。
要意识到一种新的文明出现了,一种转型发生了。
有了这种意识以后,在思想上和理论上要求进行自我确证。
韦伯这个问题,首先可以被看成为事实的或现象的描述。
欧洲历史的现代转型首先发生了什么?在事实上呈现了什么?韦伯认为,在整体上是解神秘化,即三个文化价值领域的分化与独立。
这种独立表现在几个方面。
“社会制度建设方面——官僚国家机器与资本主义企业两大相互纠结的系统走向分化。
韦伯则把此过程解释为合目的的管理行为与经济行为的制度化。
事实上,这种社会合理化与文化合理化也干扰者人们的生活。
这样,在前现代的传统生活方式消失不见了,即生活世界的现代化并非仅由目的理性结构决定的。
”
描述欧洲社会历史的现代转型,怎样从理论上对它提出一种模式或在理论上对它进行概述呢?在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那里,价值领域分化以后,企业与国家机器等结构要素独立出来。
当代或现代社会是怎样运行和构成的?结构功能主义就给出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说明。
除此之外,还有“现代化”理论。
“现代性理论比韦伯的‘现代’概念更加抽象”。
“现代化”理论对韦伯的合理化理论当中的一些要素和前提抽象掉了或抛弃了。
其主要前提是韦伯的理性化理论,有个最重要的基础:它与西方理性主义具有内在相关性。
而现代化理论则割裂了它与西方理性主义的内相关。
哈贝马斯认为,通过现代化理论的抽象,现代化理论实际上变成怎样的呢?
“首先,它把现代性从现代欧洲的起源中分裂出来,并把现代性描述成一种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发展模式(是中性的,非专指欧洲的任何社会文明的发展),它还割断了现代性与西方理性主义的历史语境之间的内在联系。
”[1]
韦伯的合理化理论,着重强调了欧洲的理性化过程,即欧洲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发生的价值分化过程。
总之,现代化理论,它的这种抽象与中性化,使韦伯的理论一般化了。
我们不能再把现代化过程看作是理性化过程和理性结构的历史客观化了。
对现代化理论的中性化和抽象理解,会产生怎样的理论后果呢?
“现代性概念与从西方理性视野中赢得的现代性的自我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一旦消失,我们便可以从后现代研究者的陌生立场出发,对似乎是独立发展的现代化过程加以相对化”。
[2] 陌生立场与传统的欧洲现代性历史语境(理性主义语境)不相关了。
如,康德所描述的启蒙概念为理性与自由。
理性与自由割裂开来就是陌生立场(非欧洲立场),即理性的他者或理性的对立面。
后现代性的思想家们批判的矛头就是理性主义(欧洲传统现代性思想中产生的现代性理念)。
后现代之所以可能是因为,在理论上把欧洲现代性与理性主义语境割裂开
来,它就会产生诉诸理性的他者。
理性的他者可以是任何东西(anything)。
于是,后现代的一系列思想家就要寻找不是理性的东西。
为此,后现代思想家进行了理性的批判。
在他们看来,理性的表现及理性的原则有很多可以被批判之处。
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在其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中,对于欧洲源自古希腊传统的理性主义精神进行了根基上的批判与摧毁。
得出一个结论为,启蒙和神话是内在相关的。
在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那里,这种绝对的根基上的理性批判被称之为“工具理性批判”。
哈贝马斯对他们的观点是持批评态度的。
总之,理性批判在非后现代思想家(如法兰克福学派)那里,也有很重要的表现。
在理性批判以后,他们将(以算计为重要特征、以科技为最集中最典型体现)工具理性否定与抛弃以后,作为现代主义者还能寻求怎样的理性呢?在此问题上,各种理性批判的思路不尽相同。
近代以来,开启理性批判的最重要思想家是尼采。
尼采从《悲剧的诞生》开始,通过区分阿波罗精神与狄奥尼索斯精神、区分日神与酒神,他提出了值得追求的酒神精神。
有人认为,他最后的权力意志这个概念就是酒神精神的形而上学化。
尼采对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加以彻底批判以后,最后他留下了趣味判断。
即传统的审美理念(领域),只不过是尼采把这个留下来的审美理性(领域)又给形而上学化了。
传统的理性存在被尼采抛弃以后,新的这种存在应该是什么呢?尼采架构了一个酒神、建构了一个权力意志、建构了一种新的形而上学。
总之,“现代化理论,它的这种抽象与中性化,使韦伯的理论一般化了”[3]。
參考文献:
[1]-[3]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译,译林出版社,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