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成长记录册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雁冰2000年发表的《质性课程评价的典范:档案袋 评定》,以及徐芬、赵德成2001年发表的《档案袋 评价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是当时两篇最具代表 性的文章。
2001年
长沙开福区作为第一批国家级课改实验 区进入了新课程实验,开始了区域推进
成长记录袋的实践探索。
教育部正式发布《关于积极推进
2002年
去单纯的心理现象变成一种实践行为,直接在实践过程中发挥
作用,这也成为成长记录袋的理论基础之一。
5
(三)实际背景:
国际: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国家的中小学教育都经 历了一场“评价改革运动”(第四次评价改革运动),教育 评价在发展上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如将质性评价整 合并取代量化评价,既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化反应方式 ,又倡导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强调评价问题的真实性 与情境性,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得出结 论的过程。成长记录袋的方法就是在这场运动中形成和发展 起来的新的质性评价方法。 国内:我国传统的课程评价只注重结果,以结果为导向,不 注重对学生学习、成长过程的评价。而新课程主张以人的发 展为本,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自然要倡导过 程评价:即通过对学生学习、生活等各方面作品的收集,记 录学生的成长足迹,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展现学生的成绩、 进步与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于是,学生成长 记录袋便被引入到我国进行实验。
4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 生自主建构自我认知的过程。学生不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 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成长记录袋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 自主建构,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和 谐。
元认知理论
“元认知” 是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于1976年在其《认知
发展》一书中提出的。“元认知”简单地说就是关于认知的认
知,其实质Fra Baidu bibliotek是人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成
长记录袋有利于培养学生和教师的反思能力,而当代认知心理
学用元认知这个术语代替反思这个概念,元认知理论不仅使反
思的内涵与步骤等更清晰,更易理解与把握,而且使反思由过
4. 素质评估型:是唯一一种通过评价学生所收集的作品来评定 其素质发展状况或在某一学科领域主要成就的档案袋,常用 于水平性或选拔性评价。
11
6
(四)历史节点图
20世纪80年代末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师评价项目组的J.巴顿和A.柯林斯第一次探索 和尝试了在教师教育中使用成长记录袋进行评价的可能性。
成长记录袋开始作为一种评价工具在全美中小学广泛
20世纪90年代 使用,其中美国的佛蒙特州和亚利桑那州主动将成长
记录袋取代笔试成为评价学生的方法。
2000年
2. 主题过程型:以某一主题为切入,记录学生在特定学习领域 的进步过程或发展轨迹,诊断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取得 的成绩或存在的问题的档案集。
3. 目标达成型:教师或学生按照教学计划与学习计划的目标, 列出成长记录袋的主题,对收集的内容不作具体与严格的规 定,由学生自己计划和编制其中的内容,是学生为实现某一 学习目标,过程中创造的各种类型的作品档案集。
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 知》中明确指出了成长记录袋作
为质性评价的有效方法是学生评
价的重要形式。
7
成长记录袋的具体作用
➢有利于 “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的落实; ➢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有利于学生自我评价的反思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全面系统地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 ➢为学生升学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9
特征:
1.目的性:学生成长记录袋中材料的收集和选择是有目 的的而不是随意的,是与一定的教学目标相适应的。 它不只是简单汇集学生作品,而是有意义、有目的地 收集学生迈向课程目标的与成长和发展相关的材料。 主要目的是要通过大量材料的收集和学生本人对材料 的反省,客观而形象地反映出学生某方面的进步、成 就及其问题,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自我评 价、自我反省的能力。
8
二、学生成长记录册的定义、特征及分类:
定义:根据教育教学目标与学生素质发展的情 况,有意识地将各种有关学生表现的作品及 相关证据收集起来,通过合理的分析与解释, 反映学生在学习与素质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 不足,反映学生在达到目标过程中付出的努 力与进步,并通过学生的反思与改进,激励 学生取得更高的成就,记录其发展轨迹的档 案袋或档案夹。
3
(二)理论基础
成长记录袋作为一种重要的质性评定方法有着其特殊的 理论背景,对这些理论的认识和把握是实施学生成长记录袋 的基础。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 加德纳于1983年在《智能的结构 》一书中提出的。主张评价一个 学生应该从多元的角度,发现学 生的智能所长,促进各种智能协 调发展。
学生在选择放入成长记录袋中 的作品时,可以是自己优势智能 的表现,比如学生以录音带、录 像带、绘画作品、制作的实物作 品、收集的标本等自己喜欢的形 式来建立成长记录袋,从中可以 看出学生个性化的差异。
1
一、为什么要建立成长记录袋? 二、什么是成长记录袋? 三、如何指导创建和创建成长记录袋?
2
一、学生成长记录册的发展简史:
(一)起源: “成长记录册(袋)” 是对英语单词“portfolio” 的意译。意思是“带着走的作品集”。最初主要 是指那些画家、摄影师把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收集 在一起,带去给自己的委托人看,准备争取展出 或出版。这种荟萃优秀作品进行展示的功能后来 引起了社会其它许多领域的关注,这其中包括了 教育领域。
2.主动性:学生是选定自己的成长记录袋内容的主要决 策者,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进行收集、整理与反思等。
3.互动性: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基本成份是学生作品,但 同时往往也包括对学生完成作品过程的描述或记录, 还包括学生本人、教师、同伴和家长对作品的评价。10
类型:依据使用的目的,一般分为
1. 成果展示型:是一种激励性的终结性评价,一般情况下用以 展示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成就与所长。由于每个学生收集的都 是自己满意或最佳的作品,因此能够反映学生的个性与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