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可扩展性能原理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率U(n):表示并行计算中资源被利用的程度;
质量Q(n):把加速比、效率和冗余度所产生的效果综合成一 个表达式来评价计算机系统上并行计算的相对性能。
3.1.4 标准性能测量 计算科学四大部分之一: •系统结构(体系结构) •系统软件 •算法及程序设计 •性能评测 性能评测的二个部分 •评估-原始数据进行逻辑推算:MIPS,TP,PDR…. •测试-度量计算机系统性能(基准测试程序):SPEC….
Clock speed(MHz) Date introduced 450 500 500E 533EB 550 550E 600 600E 600EB 650 667 700 733 750 800 850 866 1000 Feb. Feb. Oct. Oct. May Oct. Aug. Oct. Oct. Oct. Oct. Oct. Oct. Dec. Dec. Mar. Mar. Mar. 26, 26, 25, 25, 17, 25, 2, 25, 25, 25, 25, 25, 25, 20, 20, 20, 20, 8, 1999 1999 1999 1999 1999 1999 1999 1999 1999 1999 1999 1999 1999 1999 1999 2000 2000 2000 2.2 2.2 1.7 1.7 2.2 1.7 2.2 1.7 1.7 1.7 1.7 1.7 1.7 1.7 1.7 1.7 1.7 1.7
Sp=To/Te=1/(1-fe+(fe/re))
说明: 该公式分母中的1-fe表示不可增强性能部分:显然当fe为0,即没有增强性能的 部件时,Sp为1。当re→∞,分母中fe/re项趋向于0,此时Sp=1/(1-fe)。因此,可 获得性能改善的极限值受fe值的约束。 根据本定律,在采用措施提高计算机系统的速度时,应当首先提高使用率最 高的部件的速度。这已成为计算机系统设计的一条基本准则。 在确定计算机软硬件界面时,也应该按照这个准则,将使用频率高的功能用 硬件实现,其余功能用软件实现。
TP-理论峰值,一般生产制造商提供 •主频 •每机器周期的结果数 •处理机个数 三个参数之积
以自强2000为例: Intel 处理机单片有 •四条浮点操作流水线 •二条整数操作流水线 •一条混合流水线 可以组合:以四条计算:PIII500MHz 则 TP=500X4=20亿次/秒浮点操作
Intel Pentium III Specification
(2)冗余度和利用率 并行计算的冗余度R(n): n台处理机完成总的单元操作数O(n)与单处理机完成总的 单元操作数O(1)之比: R(n)= O(n)/O(1) 表明:软件并行性与硬件并行性之间的匹配程度。
并行计算的系统利用率U(n): U(n)=R(n)n =O(n)/(nT(n)) 表明:并行程序在执行过程中资源保持在“忙”状态下 的百分比。
Am(A)=1.25, Am(B)=1, Am(C)=2.125
几何均值性能(geometric mean)表达式
与算术均值性能类似: •几何均值执行速率 •加权分布几何均值执行速率
几何均值执行速率不是全部实际性能之和,它与总时 间没有倒数关系。
几何均值性能表达式用于设计的机器与参考机器规格 化后性能的比较。
调和均值性能(harmonic mean)表达式
程序i的每条指令平均执行时间:Ti=1/Ri
每条指令的算术均值执行时间:Ta=1/m∑(1/Ri)
对m个基准程序的调和均值执行速率:Rh=1/Ta
分布加权调和均值执行速率:Rh*=1/ ∑(fi/Ri) 表明:最接近实际性来自百度文库的一种表达式。 因为,该表达式对应“总时间除总操作数(集中 在一个单位时间内)”
例:分治算法(Sun & Ni,1993),图3-1
并行性分布图:m=8,观察期(t1~t2)
平均并行性 A=(1x5+2x3+3x4+4x6+5x2+6x2+8x3)/(5+3+4+6+2+2+3) =93/25 =3.72
有效并行性: DOP与计算机系统结构,算法结构,程序优化,资源利用率 ,运行条件等有关。 乐观: (Manoj Kumar 1988)理想的环境,计算密集代码 每个时钟周期可并行执行500~3500个算术运算 即DOP=500~3500,如n=3500,则可达到最大DOP. (Nicolau & Fisher 1984)标准Fortran在VLSI运行 可 使并行性提高90倍 悲观:(David Wall 1991) 指令集并行性极限=5(极少>7) 例:超标量计算机2.0~5.8条指令/周期 去除约束条件,DOP=17
四种加速比曲线比较(Hwang & Briggs,1984) 例3.2 图3-2 •理想情况(虚线):设Ti=1/i (i=1,2,…,n) 即i台PE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一个单位时间作业(也即i台PE 全部被利用,无空闲),执行速率将从 Ri=1 增加 i 倍,即 Ri=i
•三种概率分布对应三种处理机应用模式。 设加权调和均值加速比S=∑i (1≤i≤m) (1)对n种模式均匀分布对应(1/n,1/n,.,1/n) (2)有利于使用多PE(1/s,2/s,…,n/s) (3)有利于使用较少PE(n/s,(n-1)/s,…,2/s,1/s)
3.1.2 调和均值(harmonic mean)性能 一个 n 台 PE 的并行计算机系统,以不同性能级别、不同 模式执行 m个程序。要用“加权分布”方法,确定多模 式计算机的“平均性能”,即“性能表达式”。 调和均值性能是通过大量程序以不同模式运行所显示的 平均性能。 James Smith (1988) 算术平均性能表达式 几何均值性能表达式 调和均值性能表达式,调和均值加速比,Amdahi定律
平均并行性:求并行性分布图的平均值(例3.1,图3。1) 设:并行计算资源:n台同构处理机 最大并行度m(一个时间范围内,最多使用处理机的数目) 单台处理机处理能力Δ (用MIPS等执行速率估算) 不考虑存储器访问、通信时延、系统开销等因素。 观察期(总执行时间t2-t1): i台PE忙碌,即DOP=I,,希望n 》m 则 完成工作量 w =△∫DOP(t)dt 即曲线面积 平均并行性 A=1/(t2-t1) ∫DOP(t)dt 离散求和形式:A=∑ (Mi*ti)/(Mti) 和) (i与ti的乘积[i=1到m]的总
Amdahl(阿姆达尔)定律 定性说明: 在计算机系统结构设计中,需要平衡各功能部件之间的速度, 为此IBM360系列机主要设计者Amdahl提出了一个反映部件速 度与系统整体性能关系的定律。 该定律指出:系统中对某一部件采用某种更快执行方式所能获 得的系统性能改进程度,取决于这种执行方式被使用的频度, 或所占总执行时间的比例。 也就是说:该定律实际上定义了采用增强(加速)某部分功能 处理后可获得的性能改进或执行时间的加速比。
3.1 性能指标和测量
分析:并行性分布图(不考虑通信时延、资源限制)
定义:渐近加速比因子
介绍概念:并行计算系统的效率、利用率、冗余度、质量
探讨:这些性能指标之间折中的可能性(从性能价格比)
常用性能指标:MIPS,Mflops,TRS
3.1.1 程序的并行性分布图 并行度:并行计算机执行一个程序。可在执行过程的不同时 间范围内,使用不同数目的处理机。每个时间范围内,使用 处理机的数目称为并行度(DOP) 并行性分布图:并行度是一个离散时间函数,它的时间函数 曲线则称并行性分布图。(分布图变化与算法结构、程序优 化、资源利用率、其他所需资源有关。在实际使用上,资源 是有限制的,因此一般达不到DOP值) “受资源限制”的含义: DOP 需要的 PE 数目超过实际系统所能提供的数目, 意味一些并行分支必须成块顺序执行。 受限于存储器和其他非处理机资源。
(3)并行性的质量Q(n):
并行计算的质量Q(n)与加速比S(n)和效率E(n)成正比,而 与冗余度R(n)成反比。 Q(n)=(S(n)n)/R(n)
图3-4 理想的工作负载和性能曲线
总结: 加速比S(n):表示并行计算的速度增益程度;
效率E(n):衡量n台处理机所完成总工作量的有用部分;
冗余度R(n):衡量工作负载增加的程度;
小结: 应用程序可经过编译器优化、算法重新设计来提高有 效并行性; 但通过抽取并行性而形成“基本程序块”(具有单入 口,单出口一个指令序列或指令块),会使原来程序 中的潜在指令级并行性局限在2~5倍; 当同时用多台处理机开发超过基本程序块界限的并行 性时,有些科学计算程序的DOP可高达数千。
渐近加速比
当n时,S1/. 即在上述概率假设条件下,不管采用多少 台处理机,可达到的最好加速比的上限是1/
本定律指出:只要存在串行因子,系统性能就不可能高。
图3-3中, =0.9,说明几乎都是串行,即使处理机用1024个, 其加速比仍然很低。
3.1.3 效率、利用率、质量 这些是评价并行计算的参数,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将这些 性能因子折中。 (1)系统效率E(n): 设O(n)--n台处理机系统完成总的单元操作数 T(n)--用单位时间步表示的执行时间 则 单处理机系统 T(1)=O(1) 加速比因子 S(n)=T(1)/T(n) n台处理机系统的系统效率 E(n)=S(n)/n =T(1)/(nT(n)) 因此1S(n)n,所以1/nE(n)1 实际所达到的加速比性能程度与其最大值之比。 效率最低:单处理机按顺序执行全部程序代码; 效率最高:n台处理机在整个执行过程中全部被利用。
Δ —单处理机计算能力 W—运行工作量,当DOP=I时,Wi=iΔ ti 单处理机上(顺序运行),Wi的运行时间ti(1)=Wi/Δ k台处理机上,Wi的运行时间ti(k)=Wi/kΔ 无 穷 多 台 处 理 机 上 , Wi 的 运 行 时 间 ti(∞)=Wi/iΔ (1≤i≤m) 响应时间:T(1)= ∑ti(1) (1≤i≤m) =∑Wi/Δ T(∞) = ∑ti(∞) (1≤i≤m) = ∑Wi/iΔ 渐近加速比S∞=T(1)/ T(∞) 理想加速比S∞=A,即平均并行性。考虑开销,S∞≤A (渐近加速比、固定负载加速比)
第三章
可扩展性能原理
性能度量:并行计算的效率、冗余度、利用率、质量 (涉及结构与算法之间相互关系) 标准的性能度量方法基准测试程序 加速比模型: (1)Amdahl(阿姆达尔)定理(1967) (2)Gustafson可扩展加速比(1988) (3)Sun & Ni受限存储器加速比模型(1993) 研制大规模并行系统,首先要解决可扩展性问题
算术平均性能(arithmatic mean)表达式 设{Ri}为程序i=1,2,…,m 的执行速率 算术均值执行速率Ra=∑Ri/m (1≤i≤m)
加权算术均值执行速率Ra*=∑(fi*Ri) (1≤i≤m) 其中分布加权(fi,i=1,2,…,m)
上式表明:算术均值执行速率 与执行时间倒数之和成正比, 而不是与执行时间之和成正比。 所以,Ra 不能代表基准程序实际执行时的真正耗时
几何平均的特点: 在对各种机器性能比较进行性能规格化过程中,不论取 哪一台作参考机,均能保持比较结果的一致性。
例: 设有计算机 A, B, C, 运行程序 1 和 2。 以 A 机为参考机, 结果如下: 程序 A 机 B 机 C 机 1 2 1 1 2 0.5 0.5 2
Am(A)=1, Am(B)=1.25, Am(C)=1.25 以 B 机为参考机,则结果如下: 程序 A 机 B 机 C 机 1 2 0.5 2 1 1 0.25 4
定量分析:
若以To表示采用增强功能措施之前完成某一任务所需的时间, 而以Te表示采用某种增强功能措施后完成同一任务所需的时间,
以fe表示可采取增强功能措施的部分的使用频度(0≦fe≦1),
而以re表示采用增强功能措施比不采用增强功能措施可加快执行的倍数。 则性能(或时间)加速比Sp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调和均值加速比 定义:若程序(一个程序或多个程序组合的工作负载)使 用i台PE,则称程序以模式i运行,相应的运行速率Ri则表 示i台PE的“群体速度” 设给定程序以加权分布{f, i=1,2,…,n} 的n种执行模式运行 ,则加权调和均值加速比可表示为 S=T1/T*=1/(∑(fi/Ri), 其中T*= 1/Rh* 是对n种执行模式的加权算术均值执行时间
Amdahl(阿姆达尔)定律 形式表示: 设执行速率Ri=i,加权分布概率=(,0,0,…,0,1-)
即1=, n= 1-,而i≠1与i≠n时, i=0
物理意义:系统不是用于概率为的一台处理机纯顺序模式, 就是用于概率为1-的n台处理机完全并行模式。
其加速比表达式:Sn=n/(1+(n-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