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01《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课程标准(已审核)
《综合布线》课程标准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标准编者:网络教研室审核人:课程负责人:二级学院院长:编制单位:编制日期:年月日年月日《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表1 课程基本信息表二、课程定位《网络综合布线》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主要针对网络技术领域的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围绕网络综合布线工程中的基本概念、规范,布线工程中传输介质、器材和工具的使用,布线子系统的施工工艺,布线系统的测试、验收等内容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本课程为理实一体课程,在第二学期开设,其前导课程有计算机应用基础。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对计算机网络“会设计、会施工、会监理、会验收”的目的。
三、课程目标(一)能力目标:1.能合理对工程所用材料和设备进行选型,并能作出预算方案。
2.能根据技术规范完成从楼宇子系统到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和安装。
3.能编制施工方案,对施工项目从人员、技术、安全、进度和质量等方面进行管理和监理。
4.能根据设计方案和验收标准对工程进行测试和验收。
(二)知识目标:1.了解智能建筑的定义与功能,熟悉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概念。
2.熟悉综合布线工程中常用的标准GB50311-2007和GB50312-2007等。
3.掌握综合布线工程中常用器材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4.掌握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垂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建筑群和进线间子系统的施工设计和安装技术。
5.了解综合布线工程中现场管理、技术管理、施工现场人员管理、材料管理、安全管理、质量控制管理、成本控制管理和施工进度控制的内容。
6.掌握综合布线工程测试中双绞线链路测试、光纤链路测试和系统验收的相关知识。
(三)职业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诚信守法、认真负责的职业操守。
2.促进学生在团队协作、沟通交流方面的素质养成。
3.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四)职业(执业)资格(技能)证书要求推荐学生取得综合布线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
《综合布线》课程大纲80课时

《综合布线》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综合布线二、课程性质、学分、课时本课程是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其功能让学生能够区分不同系统,了解各种布线实例以及学会使用各种布线工具、布线方法、测试方法等。
学完本课程后要求学生综合考核达到及格标准。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
本课程80学时。
三、课程设计思路网络综合布线是中职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的专业课程,是网络工程技术人员、网络组建及管理人员必备的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网络组建过程中布线方法和网线的测试,培养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分析及解决网络布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四、课程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给学生建立必要的网络综合布线工程概念体系,同时要特别注重学生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训练。
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本课程的任务是:(1)掌握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
(2)掌握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常用标准。
(3)能够完成各类布线项目。
六、课程考核办法本课程为学期考查课,采用百分制形式计分。
该课程考核内容与所占比重如下表:七、课程建议(1)教学建议: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小组合作完成与学生个体独立完成相结合,一人一机配置设备。
建议计算中心在排课时,上机实验课最好排四节连堂。
以25名学生为标准,配备一名上机指导老师。
(2)教材建议:《网络综合布线实战》,大象出版社,2014年3月第1版。
八、实训教学资源要求实训所需软硬件:Windows XP、OFFICE Visio 2010、水晶头、配线架、压线钳等常用布线材料和设备。
九、其它说明。
《网络布线与工程》课程标准

《网络布线与工程》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网络布线与工程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需要开设较多的先行理论课程。
本课程的先行课程为:《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电工电子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预备知识》等。
(二)课程基本理念《网络布线与工程》课程是计算机网络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以综合布线系统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为依据,从综合布线工程技术的基本概念出发,阐述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技术、施工技术、施工工程管理技术、网络测试技术、工程验收和管理维护等内容,围绕工程实践中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突出学生网络布线工程设计和工程施工等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当具有电工电子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原理和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预备知识。
(三)课程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该门课程以形成网络方案设计、网络工程的施工及验收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网络工程的工程进度要求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验收的全部过程,让学习者在网络工程整体方案设计活动的基础上掌握必备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学习项目选取的基本依据是该门课程涉及综合布线的基础知识,综合布线的设计方案,网络工程的招投标、施工及网络整体方案的设计等内容,但在具体工程设计过程中,还根据网络工程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产生了具体的学习项目。
其编排依据的是工程基础上特有的工作任务逻辑关系,而不是知识关系。
依据工作网络工程的实际要求的需要,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要求每个学生参加全国高新技术考试或国内外知名IT企业的网络管理员认证考试。
本课程共82学时,4学分。
其中理论教学40课时,实训教学42课时。
学习程序用语主要使用“了解”、“理解”、“能或会”等用语来表达。
综合布线 课程标准

综合布线课程标准综合布线是指在建筑物内部,通过一定的布线系统,将各种信息传输设备进行有序、高效地连接,以满足建筑物内各种信息传输需求的技术。
综合布线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建筑物的必备技术之一,它不仅在办公楼、商业中心等商业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也在家庭、学校等民用建筑中得到推广。
综合布线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建筑物设计和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掌握综合布线技术已经成为建筑物设计与施工人员的基本素质之一。
综合布线课程标准是指在综合布线技术教学中,规范学习内容、教学要求、考核标准等的一系列规定,是对综合布线技术教学的指导和规范。
制定综合布线课程标准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综合布线技术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满足社会对综合布线技术人才的需求。
综合布线课程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课程设置。
综合布线课程应包括综合布线技术的基本知识、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与原理、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与施工、综合布线系统的调试与维护等内容。
学生应通过学习,掌握综合布线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能够独立进行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和维护。
二、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是指学生在学习综合布线课程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学生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综合布线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能够独立进行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和维护。
同时,学生还应具备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三、教学方法。
综合布线课程的教学方法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讲授、实验、实习、案例分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四、考核标准。
综合布线课程的考核标准应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
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作业等,期末成绩主要包括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
考核标准应公平、公正,能够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综合布线》课程标准

《综合布线》课程标准学时数:72学时课程性质:专业课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与其它相关课程内容的联系网络综合布线是网络工程技术人员、网络组建及管理人员必备的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网络组建过程中布线方法和网线的测试,培养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分析及解决网络布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课程系统完整地介绍了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概念、综合布线子系统间的关系及其设计指标和设计等级;同时系统介绍水平、干线子系统的拓扑结构和布线方案,设备间、配线间设置原则;建筑群布线方案,管理线缆及配线架标记方法,设备间、配线间的供配电和电气保护措施,以及综合布线拓扑结构的应用系统可靠性设计;其次讨论了敷设线缆的方法和安装连接件工艺;常用线缆及相关连接件的种类、传输特性及性能指标。
最后介绍电缆测试仪、光缆测试仪的性能和操作方法及其测试综合布线的步骤。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本课程通过比较系统、概括性地讲授综合布线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础知识与应用技术,并配合必要的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网络互联设备与常用的传输介质2、掌握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结构与系统设计3、掌握网络工程施实用技术4、了解无线网络技术与应用5、掌握网络测试原理与应用常用工具软件管理网络。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以及教学重点、难点第一章综合布线概论(教学内容):1、工作区设计规范2、工作区连接件3、水平子系统设计规范4、水平子系统存线结构、距离、类型及方法5、水平子系统的设计步骤6、干线子系统设计规范7、干线子系统的线缆配置及路由8、设备间设计规范9、设备间及配线间设计方法10、管理区设计规范Ik管理区设计步骤12、建筑群干线子系统设计规范13、建筑群干线子系统布线方法(教学要求):1、掌握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2、掌握综合布线系统标准3、了解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等级4、掌握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趋势5、掌握综合布线工程设计结构、指标(重难点):重点:1、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2、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要点3、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难点:1、“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等级2、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趋势第二章综合布线工程设计原理(教学内容):1、工作区设计规范2、工作区连接件3、水平子系统设计规范4、水平子系统存线结构、距离、类型及方法5、水平子系统的设计步骤6、干线子系统设计规范7、干线子系统的线缆配置及路由8、设备间设计规范9、设备间及配线间设计方法10、管理区设计规范Ik管理区设计步骤12、建筑群干线子系统设计规范13、建筑群干线子系统布线方法(教学要求):1、了解各子系统的设计规范2、掌握工作区连接件的设计方法3、掌握水平子系统的设计步骤4、掌握干线子系统的设计步骤5、掌握设备间及配线间设计方法6、掌握管理区设计步骤7、掌握建筑群干线子系统布线方法(重难点):重点:11土作区连接件的设计方法2、水平子系统的设计步骤3、干线子系统的设计步骤难点:1、设备间及配线间设计方法2、管理区设计步骤3、建筑群干线子系统布线方法第三章线槽规格和品种以及线缆的敷设(教学内容):1、金属槽和塑料槽2、金属管和塑料管3、桥架4、槽、、管的线缆敷设(教学要求):1、了解金属槽管的品种2、了解塑料槽管的品种3、掌握槽管的线缆敷设(重难点):重点:1、,谪、管的敷设2、对槽、管品种的认识难点:1、桥架的工作原理2、槽、管的规格认识第四章网络工程施工实用技术(教学内容)1、网络工程布线施工技术要点2、信息模块的压接技术3、双绞线与RJ—45头的连接技术4、布线技术(教学要求)1、掌握网络工程布线施工技术要点2、掌握信息模块、双绞线、RJ-45水晶头的连接3、掌握常用的布线技术(重难点):重点:言息模块、双绞线、RJ-45水晶头的连接2、常用的布线技术难点:1、网络工程布线施工技术要点2、常用布线技术的工作原理第五章无线网络(教学内容)1、无线网络的概念与特点2、微波扩频通信技术3、无线网络连接方式4、无线分组交换网5、无线网络的现状与发展(教学要求)1、了解无线网络的概念与特点2、掌握无线网络的协议3、掌握无线网卡的组成与工作原理4、掌握微波扩频技术5、了解无线网络的连接与交换技术(重难点):重点:1、无线网络的协议2、微波扩频技术难点:1、无线网卡的组成与工作原理2、微波扩频技术的工作原理与应用第六章测试与测试有关的技术(教学内容)1、测试概述2、电缆的测试3、网络听证与故障诊断4、测试仪的种类与技术指标5、双绞线测试错误的解决方法6、工程的结尾工作(教学要求)1、掌握传输介质的有关标准2、掌握电缆的测试3、掌握测试仪的种类与技术指标4、了解双绞线测试错误的解决方法(重难点):重点:1、电缆的测试2、双绞线测试错误的解决方法难点:1、传输介质的测试标准2、测试仪的种类与技术标准第七章网络工程的验收与鉴定(教学内容)1、现场验收2、文档与系统测试验收3、鉴定会材料样例4、鉴定会后资料归档(教学要求)1、了解现场验收2、掌握文档与系统测试验收3、掌握鉴定会材料的应用(重难点):重点:11土档与系统测试验收2、鉴定会材料的应用难点:1、现场验收2、鉴定会材料的准备与归档第八章网络综合布线工程所关心的问题(教学内容)1、综合布线系统方面的问题2、设备选择方面的问题3、线缆与光缆方面的问题4、接入与测试、编码方面的问题5、以太网、拓扑结构、布线标准与TCP/IP方面的问题6、督导与责任方面的问题(教学要求)1、了解综合布线系统方面的问题2、掌握设备选择方面的问题3、掌握线缆与光缆方面的问题(重难点):重点:1、设备选择方面的问题2、线缆与光缆方面的问题难点:1、接入与测试、编码方面的问题2、以太网、拓扑结构、布线标准与TCP/IP方面的问题四、实验时数及内容、要求实验时数:每个实验2课时,共计20课时。
网络布线与工程课程标准

网络布线与工程课程标准《网络布线与工程》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网络布线与工程》是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也是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
网络布线与工程师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工程技术,它设计许多理论和技术问题,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领域,也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与建筑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网络布线与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通过实际操作才能掌握所学的知识,所以要特别强调讲授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实践条件。
二、课程内容(一)课程重点与难点本课程的重点:(1)了解综合布线系统的各个子系统;(2)掌握各种网络传输介质、线槽规格、品种和器材的相关特性;(3)掌握综合布线配线端接工程技术;(4)掌握工作区子系统工程技术;(5)掌握水平子系统工程技术;(6)掌握管理间子系统工程技术;(7)掌握垂直子系统工程技术;(8)能够掌握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概预算;(9)理解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管理要求;(二)课程内容前言第1章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1.1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的发展1.1.16类综合布线系统简介1.1.27类综合布线系统简介1.1.3光纤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简介1.2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概念1.3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各个子系统1.3.1工作区子系统1.3.2水平子系统1.3.3垂直子系统1.3.4管理间子系统1.3.5设备间子系统1.3.6进线间子系统1.3.7建筑群子系统1.4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各个子系统的实际应用习题第2章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常用标准2.1综合布线系统现行标准体系和组织机构2.2综合布线系统主要国际标准2.3综合布线系统主要中国标准2.3.1中国综合布线系统的应用和标准制定2.3.2综合布线其他相关标准2.4中国综合布线系统国家标准简介2.4.1名词术语2.4.2符号和缩略词2.4.3系统设计2.4.4系统指标习题第3章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常用器材和工具3.1网络传输介质3.1.1双绞线线缆3.1.2大对数双绞线3.1.3同轴电缆3.1.4光缆的品种与性能3.1.5吹光纤铺设技术3.2线槽规格、品种和器材3.2.1金属线槽和塑料线槽3.2.2金属管和塑料管3.2.3桥架3.2.4线缆的槽、管铺设方法3.2.5信息模块3.2.6面板、底盒3.2.7配线架3.2.8机柜3.3布线工具3.4网络综合布线器材展示柜习题第4章综合布线配线端接工程技术4.1网络配线端接的意义和重要性4.2配线端接技术原理4.3网络双绞线剥线基本方法4.4RJ-45水晶头端接原理和方法4.5网络模块端接原理和方法4.6五对连接块端接原理和方法4.7网络机柜内部配线端接4.8配线端接工程技术实训4.8.1实训项目一标准网络机柜和设备安装实训4.8.2实训项目二网络模块原理端接实训4.8.3实训项目三RJ-45网络配线架端接实训(RJ-45网络配线架+西元压接线实验仪) 4.8.4实训项目四110型通信跳线架端接实训(110型通信跳线架+RJ-45配线架+压接线实验仪) 4.8.5实训项目五RJ-45水晶头端接和跳线制作及测试实训4.8.6实训项目六基本永久链路实训(RJ-45网络配线架+跳线测试仪)4.8.7实训项目七复杂永久链路实训(110型通信跳线架+RJ-45配线架+跳线测试仪) 4.9工程经验第5章工作区子系统工程技术5.1工作区子系统的基本概念5.1.1什么是工作区5.1.2工作区的划分原则5.1.3工作区适配器的选用原则5.1.4工作区设计要点5.1.5信息插座连接技术要求5.2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讦原则5,2.1设计步骤5.2.2需求分析5.2.3技术交流5.2.4阅读建筑物图纸和工作区编号5.2.5初步设计5.2.6概算5.2.7初步设计方案确认5.2.8正式设计5.3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实例5.3.1设计实例1独立单人办公室信息点设计5.3.2设计实例2独立多人办公室信息点设计5.3.3设计实例3集中办公区信息点设计5.3.4设计实例4会议室信息点设计5.3.5设计实例5学生宿舍信息点设计5.3.6设计实例6超市信息点设计5.4工作区子系统的工程技术5.4.1标准要求5.4.2信息点安装位置5.4.3底盒安装5.4.4模块安装5.4.5面板安装5.5工作区子系统的工程技术实训项目5.5.1实训项目一工作区点数统计表制作实训5.5.2实训项目二网络插座的安装实训5.6工程经验第6章水平子系统工程技术6.1水平子系统的基本结构6.1.1水平子系统的布线基本要求6.1.2水平子系统设计应考虑的几个问题6.2水平子系统的设计原则6.2.1设计步骤6.2.2需求分析6.2.3技术交流6.2.4阅读建筑物图纸6.2.5水平子系统的规划和设计6.2.6图纸设计6.2.7材料概算和统计表6.3水平子系统的设计实例6.3.1设计实例1墙面暗埋管线施工图6.3.2设计实例2墙面明装线槽施工图6.3.3设计实例3地面线槽铺设施工图6.3.4设计实例4吊顶上架空线槽布线施工图6.3.5设计实例5楼道桥架布线示意图6.4水平子系统的工程技术6.4.1水平子系统的标准要求6.4.2水平子系统的布线距离的计算6.4.3水平子系统的布线曲率半径6.4.4水平子系统暗埋缆线的安装和施工6.4.5水平子系统明装线槽布线的施工6.4.6水平子系统桥架布线施工6.4.7布线拉力6.4.8电力电缆距离6.4.9施工安全6.5水平子系统的工程技术实训项目6.5.1实训项目一PVC线管的布线工程技术实训6.5.2实训项目二PVC线槽的布线工程技术实训6.5.3实训项目三桥架安装和布线工程技术实训6.5.4实训项目四布线曲率半径工程技术实训6.5.5实训项目五布线拉力实验6.6工程经验第7章管理间子系统工程技术7.1管理间子系统的基本概念7.1.1什么是管理间子系统7.1.2管理间子系统的划分原则7.2管理间子系统的设计原则7.2.1设计步骤7.2.2需求分析7.2.3技术交流7.2.4阅读建筑物图纸和管理间编号7.2.5设计原则7.2.6管理子系统连接器件7.2.7铜缆布线管理子系统设计7.2.8光缆布线管理子系统设计7.3管理间子系统的设计实例7.3.1设计实例1建筑物竖井内安装方式7.3.2设计实例2建筑物楼道明装方式7.3.3设计实例3建筑物楼道半嵌墙安装方式7.3.4设计实例4住宅楼改造增加综合布线系统7.4管理间子系统的工程技术7.4.1机柜安装要求7.4.2电源安装要求7.4.3通信跳线架的安装7.4.4网络配线架的安装7.4.5交换机安装7.4.6理线环的安装7.4.7编号和标记7.5管理间子系统的工程技术实训项目7.5.1实训项目一壁挂式机柜的安装7.5.2实训项目二铜缆配线设备的安装7.6工程经验第8章垂直子系统工程技术8.1垂直子系统的基本概念8.2垂直子系统的设计原则8.2.1设计步骤8.2.2需求分析8.2.3技术交流8.2.4阅读建筑物图纸8.2.5垂直子系统的规划和设计8.2.6图纸设计8.3垂直子系统的设计实例8.3.1设计实例1垂直子系统竖井位置8.3.2设计实例2布线系统示意图8.4垂直子系统的工程技术8.4.1标准要求8.4.2垂直子系统布线线缆选择8.4.3垂直子系统布线通道的选择8.4.4垂直子系统线缆容量的计算8.4.5垂直子系统缆线的绑扎8.4.6垂直子系统缆线敷设方式8.5垂直子系统的工程技术实训项目8.5.1实训项目一PVC线槽/线管布线实训8.5.2实训项目二钢缆扎线实训8.6工程经验第9章设备间子系统工程技术9.1设备间子系统的基本概念9.2设备间子系统的设计原则9.2.1设计步骤9.2.2需求分析9.2.3技术交流9.2.4阅读建筑物图纸9.2.5设计原则9.2.6设备间内的线缆敷设9.3设备间子系统的设计实例9.3.1设计实例1设备间布局设计图9.3.2设计实例2设备间预埋管路图9.4设备间子系统的工程技术9.4.1设备间子系统的标准要求9.4.2设备问机柜的安装要求9.4.3配电要求9.4.4设备间安装防雷器9.4.5设备问防静电措施9.5设备间子系统的工程技术实训项目9.6工程经验第10章进线问和建筑群子系统工程技术10.1进线间子系统的设计原则10.2建筑群子系统的设计原则10.2.1设计步骤10.2.2需求分析10.2.3技术交流10.2.4阅读建筑物图纸10.2.5建筑群子系统的规划和设计10.3建筑群子系统的设计实例1O.3.1设计实例1室外管道的铺设10.3.2设计实例2室外架空图10.4建筑群子系统的工程技术10.4.1建筑群子系统线缆布放的标准要求10.4.2建筑群子系统的布线距离的计算10.4.3建筑群子系统线缆布线方法10.5工程经验习题第11章光纤熔接工程技术11.1光纤概述11.1.1光纤11.1.2光纤与光缆的区别11.2光纤的传输特点11.3光纤的传输原理和工作过程11.3.1光纤传输原理11.3.2光纤传输过程11.4光纤熔接工程技术11.4.1光纤熔接技术原理11.4.2光纤接续的过程和步骤11.4.3光缆接续质量检查11.4.4影响光纤熔接损耗的主要因素11.4.5降低光纤熔接损耗的措施11.4.6光纤接续点损耗的测量11.5盘纤11.5.1盘纤规则11.5.2盘纤的方法11.6光纤熔接工程技术实训项目11.7工程经验习题第12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测试第13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概预算第14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招投标第15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管理。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课程标准

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二年级开设的一门专业方向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以综合布线系统的国家标准为依据,从综合布线工程技术的基本概念出发,阐述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技术、施工技术、施工工程管理技术、网络测试技术、工程验收和管理维护等内容。
围绕工程实践中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突出学生网络布线工程设计和工程实施等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当具有电子电工基础、计算机网络原理和网络工程绘图等预备知识。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完成以项目为依托设计的综合实践学习任务,使学生初步了解综合布线各种产品和综合布线的相关国家标准。
通过技能实训,学生逐步掌握网络布线系统结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和要求、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范和安装技术标准、布线完工后的全面测试和项目验收的工作流程和规范。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以项目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尝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习综合布线知识和操作技能,构建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尝试运用综合布线知识和网络布线的设计原理,分析和解决项目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并敢于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质疑、收集信息、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初步养成崇尚科学与热爱网络综合布线的专业技术,逐步养成认真学习、勇于实践、独立思考的习惯,养成精益求精和团结协作、求真务实与乐于奉献、文明安全施工的工匠精神。
三、内容标准四、实施建议(一)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1、模拟教学法:目的在于训练学生技能,我们对工程施工实际场景进行模拟,对部分教学内容采用“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方法,通过“引、演、讲、探”的过程,使学生了解理论的来龙去脉和实际用途,理解理论的内涵,用以指导学生的实训操作。
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课程标准(可编辑修改word版)

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课程标准编制教师:张捷编制时间:2014 年 3 月修订时间:2015 年 3 月一、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专业二、开课时间第 4 学期。
三、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在网络建设中运用国家和国际规范、规程和标准,进行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安装、测试验收的能力。
通过学习该课程,让学生掌握网络工程布线施工设计与施工等能力。
本课程主要以“西元”牌网络综合布线实训装置为教学实训设备,针对职业教育网络技术专业中理论结合实践的特点,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重点加强学生的理论基础和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教学任务本课程主要针对网络工程设计与施工、网络信息系统的维护与管理等工作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网络工程设计、施工与实施能力、对网络设备的选型和调试能力、分析和解决故障能力。
重点培养学生的网络综合布线工程设计、分析、施工及解决故障的能力以及自主的创新能力。
四、课程培养目标1、方法能力目标(1)(2)独立学习能力;(3)(4)职业生涯规划能力;(5)(6)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8)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信息搜索能力。
2、社会能力目标(1)(2)具有爱岗敬业、诚信、务实、豁达、勤奋、谦虚好学的品质;(3)(4)具有人际交流能力,能有效地进行人际沟通;(5)(6)具有较强的劳动组织能力、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7)(8)具有与人沟通合作的团队协作能力;具有很强的时间观念;(9)(10)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3、专业能力目标(1)(2)能设计中小型综合布线系统方案;(3)(4)能绘制各种综合布线图;能进行综合布线产品选型和材料预算;(5)(6)能按规范安装管槽路由、设备间、电信间、工作区等综合布线系统环境;(7)(8)能按规范敷设和端接双绞线和光缆;(9)(10)能编制施工方案;(11)(12)能以项目经理和监理工程师的身份管理和监理中小型综合布线工程;(13)(14)能根据设计方案和验收标准对工程进行测试和验收。
《综合布线》课程标准

《综合布线》课程标准《综合布线》课程标准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名称《综合布线》二、学时与适用对象课程总计64学时,其中理论课32学时,实验实训课32学时。
本标准适用于三年制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三、课程地位、性质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其目标是训练学生运用综合布线国家规范、标准,进行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施工、测试验收的能力。
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是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又是网络互联设备配置、服务器技术与应用、中小型网络设计与集成等课程的学习基础。
通过学习,学生应达到综合布线工程师任职资格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要求。
四、课程基本理念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以培养高技能、应用性综合布线工程专业人才的目标和要求为依据。
2、课程教学目标和组织在“项目引导,分层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和方法指导下,以项目化教学贯穿课程始终,突出实践教学过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管理,增强实践教学效果。
介绍国内外有关领域的新进展,反映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最新水平。
3、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全程渗通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
加强职业素质培养,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形成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水平。
五、课程设计思路综合布线应用于智能建筑和网络信息化建设领域,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就业方向之一,网络系统集成、网络运维管理等其它就业岗位也需要综合布线知识和技能,因此综合布线课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应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综合布线系统需求分析能力、综合布线系统方案设计能力、综合布线系统安装施工能力、综合布线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和综合布线系统测试验收能力。
1、综合布线课程立足于职业能力培养,采用项目为逻辑主线组织教学内容和实施课程教学,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将完成工作任务必需的相关理论知识构建于项目之中,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掌握必备的的理论知识,训练职业能力。
综合布线课程标准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标准编者:网络教研室审核人:课程负责人:二级学院院长:编制单位:编制日期:年月日年月日 1《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表1 课程基本信息表课程编码jw12 课程名称网络综合布线授课学期 2考核性质笔试+64学分4课程类别B总学时操作计算机网络技术适用专业二、课程定位《网络综合布线》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主要针对网络技术领域的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围绕网络综合布线工程中的基本概念、规范,布线工程中传输介质、器材和工具的使用,布线子系统的施工工艺,布线系统的测试、验收等内容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本课程为理实一体课程,在第二学期开设,其前导课程有计算机应用基础。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对计算机网络“会设计、会施工、会监理、会验收”的目的。
三、课程目标(一)能力目标:1.能合理对工程所用材料和设备进行选型,并能作出预算方案。
2.能根据技术规范完成从楼宇子系统到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和安装。
3.能编制施工方案,对施工项目从人员、技术、安全、进度和质量等方面进行管理和监理。
4.能根据设计方案和验收标准对工程进行测试和验收。
(二)知识目标:1.了解智能建筑的定义与功能,熟悉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概念。
22.熟悉综合布线工程中常用的标准GB50311-2007和GB50312-2007等。
3.掌握综合布线工程中常用器材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4.掌握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垂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建筑群和进线间子系统的施工设计和安装技术。
5.了解综合布线工程中现场管理、技术管理、施工现场人员管理、材料管理、安全管理、质量控制管理、成本控制管理和施工进度控制的内容。
6.掌握综合布线工程测试中双绞线链路测试、光纤链路测试和系统验收的相关知识。
(三)职业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诚信守法、认真负责的职业操守。
2.促进学生在团队协作、沟通交流方面的素质养成。
(完整版)《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标准

(完整版)《⽹络综合布线》课程标准《⽹络⼯程与综合布线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学分:4总学时:64适⽤专业:计算机应⽤技术专业⼀、前⾔1、课程性质⽹络⼯程与综合布线技术是⾼职⾼专计算机应⽤技术专业的主⼲课程,旨在提⾼学⽣综合布线施⼯技术,加深对综合布线规范的理解,掌握综合布线⼯程的设计⽅法,熟悉综合布线⼯程中设计、施⼯、⼯程管理、测试验收各环节的技术要素,并通过实践,使学⽣能综合运⽤⽹络知识,对⽹络传输设备的使⽤和配置,布线系统的构成及设计等涉及综合布线系统的知识有⼀个全⾯的了解,并对计算机⽹络的建设、⽹络安全、资源共享等计算机⽹络⽅⾯的知识有⼀个具体的认识。
2、设计思路本课程将以⼯作任务为逻辑主线(综合布线系统结构、系统设计、设备安装、项⽬管理岗位、⼯程监理岗位)来组织课程,将完成⼯作任务必需的相关理论知识构建于项⽬之中,学⽣在完成具体项⽬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作任务,训练职业能⼒,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
在教学中,根据校内外实训实习资源情况贯彻模拟⽹络⼯程项⽬(校内实训室)或承担真实⽹络⼯程(⼯程现场)的教学策略,并根据⼯程情况设计教学过程。
本课程融合了综合布线技术员职业资格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要求,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的职业能⼒。
⼆、课程⽬标通过完成以项⽬为载体的⼯作任务,使学⽣掌握⽹络系统结构和综合布线系统结构,熟悉综合布线产品,熟悉综合布线的相关标准,熟悉设计⽅式和规范,掌握安装规范和技术,熟悉综合布线从设计到施⼯安装到测试验收的⼯作流程,具备项⽬管理能⼒,能承担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现场安装施⼯、现场项⽬管理、测试验收等⼯作任务。
专业技术能⼒培养⽬标:1、能设计中⼩型综合布线系统⽅案;2、能绘制各种综合布线图;3、能对材料和设备正确选型,并能做出预算⽅案;4、能根据技术规范完成从楼宇⼦系统到⼯作区⼦系统的安装任务;5、能编制施⼯⽅案,对施⼯项⽬从⼈员、技术、安全、进度和质量等⽅⾯进⾏管理和监理;6、能根据设计⽅案和验收标准对⼯程进⾏测试和验收。
《综合布线与网络工程》课程标准

《综合布线与网络工程》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综合布线与网络工程》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能在正确理解计算机组网原理、组网技术的基础上,熟练掌握综合布线技术的实际运用,能熟练运用综合布线技术开展计算机网络和电话语音等系统的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招投标、设计、施工、测试和验收工作,并掌握综合布线工程相关管理知识。
最终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熟练技能的一线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的目的。
本课程要求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网络基础知识和项目管理知识,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局域网组建与维护》、《网络管理》为前导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随着网络通信技术和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综合布线技术得到了广泛而且深入的应用。
市场对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工程实施管理、工程监理及通信线路维护的技术人员需求量较大。
因此,课程在设计上本着懂理论,重应用的总体思路,突出体现职业教育的技能型、应用性特色,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力求达到理论够用,技能过硬的目的。
本课程的总学时为72。
根据网络综合布线工程的有关要求,本课程安排了13个任务模块,通过完成学习情境中的工作任务,从实际案例分解项目,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构建教学单元的课程设计原则,将本课程的知识、技能教学内容和要求融入各教学单元中。
围绕当前综合布线工程中的基本概念、规范,布线工程中传输介质和器材、工具的使用,布线子系统的施工工艺、施工图纸的绘制,布线系统的测试、验收等内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三、课程目标本课程根据从事综合布线和网络工程相应的岗位职业需求。
要求学生在掌握网络技术相关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培养成为具备相应职业素质、能够熟练完成网络布线工程的高技能专业人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在网络工程布线系统施工中具有顶岗操作的技能。
(一)知识目标了解综合布线技术的发展过程、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了解国外、国内常用综合布线产品,掌握常用国际国内布线标准;●掌握网络综合布线基础知识,包括综合布线系统概念、特点和组成;●掌握布线缆线和连接、保护器件的种类和性能;●掌握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技能、测试方法、验收依据和方法;●掌握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知识,包括设计原理、方法、步骤;●掌握综合布线工程招投标的方式、方法及过程。
网络布线与工程课程标准

《网络布线与工程》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网络布线与工程》是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也是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
网络布线与工程师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工程技术,它设计许多理论和技术问题,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领域,也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与建筑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网络布线与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通过实际操作才能掌握所学的知识,所以要特别强调讲授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实践条件。
二、课程内容(一)课程重点与难点本课程的重点:(1)了解综合布线系统的各个子系统;(2)掌握各种网络传输介质、线槽规格、品种和器材的相关特性;(3)掌握综合布线配线端接工程技术;(4)掌握工作区子系统工程技术;(5)掌握水平子系统工程技术;(6)掌握管理间子系统工程技术;(7)掌握垂直子系统工程技术;(8)能够掌握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概预算;(9)理解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管理要求;(二)课程内容前言第1章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1.1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的发展1.1.16类综合布线系统简介1.1.27类综合布线系统简介1.1.3光纤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简介1.2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概念1.3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各个子系统1.3.1工作区子系统1.3.2水平子系统1.3.3垂直子系统1.3.4管理间子系统1.3.5设备间子系统1.3.6进线间子系统1.3.7建筑群子系统1.4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各个子系统的实际应用习题第2章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常用标准2.1综合布线系统现行标准体系和组织机构2.2综合布线系统主要国际标准2.3综合布线系统主要中国标准2.3.1中国综合布线系统的应用和标准制定2.3.2综合布线其他相关标准2.4中国综合布线系统国家标准简介2.4.1名词术语2.4.2符号和缩略词2.4.3系统设计2.4.4系统指标习题第3章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常用器材和工具3.1网络传输介质3.1.1双绞线线缆3.1.2大对数双绞线3.1.3同轴电缆3.1.4光缆的品种与性能3.1.5吹光纤铺设技术3.2线槽规格、品种和器材3.2.1金属线槽和塑料线槽3.2.2金属管和塑料管3.2.3桥架3.2.4线缆的槽、管铺设方法3.2.5信息模块3.2.6面板、底盒3.2.7配线架3.2.8机柜3.3布线工具3.4网络综合布线器材展示柜习题第4章综合布线配线端接工程技术4.1网络配线端接的意义和重要性4.2配线端接技术原理4.3网络双绞线剥线基本方法4.4RJ-45水晶头端接原理和方法4.5网络模块端接原理和方法4.6五对连接块端接原理和方法4.7网络机柜内部配线端接4.8配线端接工程技术实训4.8.1实训项目一标准网络机柜和设备安装实训4.8.2实训项目二网络模块原理端接实训4.8.3实训项目三RJ-45网络配线架端接实训(RJ-45网络配线架+西元压接线实验仪) 4.8.4实训项目四110型通信跳线架端接实训(110型通信跳线架+RJ-45配线架+压接线实验仪) 4.8.5实训项目五RJ-45水晶头端接和跳线制作及测试实训4.8.6实训项目六基本永久链路实训(RJ-45网络配线架+跳线测试仪)4.8.7实训项目七复杂永久链路实训(110型通信跳线架+RJ-45配线架+跳线测试仪)4.9工程经验第5章工作区子系统工程技术5.1工作区子系统的基本概念5.1.1什么是工作区5.1.2工作区的划分原则5.1.3工作区适配器的选用原则5.1.4工作区设计要点5.1.5信息插座连接技术要求5.2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讦原则5,2.1设计步骤5.2.2需求分析5.2.3技术交流5.2.4阅读建筑物图纸和工作区编号5.2.5初步设计5.2.6概算5.2.7初步设计方案确认5.2.8正式设计5.3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实例5.3.1设计实例1独立单人办公室信息点设计5.3.2设计实例2独立多人办公室信息点设计5.3.3设计实例3集中办公区信息点设计5.3.4设计实例4会议室信息点设计5.3.5设计实例5学生宿舍信息点设计5.3.6设计实例6超市信息点设计5.4工作区子系统的工程技术5.4.1标准要求5.4.2信息点安装位置5.4.3底盒安装5.4.4模块安装5.4.5面板安装5.5工作区子系统的工程技术实训项目5.5.1实训项目一工作区点数统计表制作实训5.5.2实训项目二网络插座的安装实训5.6工程经验第6章水平子系统工程技术6.1水平子系统的基本结构6.1.1水平子系统的布线基本要求6.1.2水平子系统设计应考虑的几个问题6.2水平子系统的设计原则6.2.1设计步骤6.2.2需求分析6.2.3技术交流6.2.4阅读建筑物图纸6.2.5水平子系统的规划和设计6.2.6图纸设计6.2.7材料概算和统计表6.3水平子系统的设计实例6.3.1设计实例1墙面暗埋管线施工图6.3.2设计实例2墙面明装线槽施工图6.3.3设计实例3地面线槽铺设施工图6.3.4设计实例4吊顶上架空线槽布线施工图6.3.5设计实例5楼道桥架布线示意图6.4水平子系统的工程技术6.4.1水平子系统的标准要求6.4.2水平子系统的布线距离的计算6.4.3水平子系统的布线曲率半径6.4.4水平子系统暗埋缆线的安装和施工6.4.5水平子系统明装线槽布线的施工6.4.6水平子系统桥架布线施工6.4.7布线拉力6.4.8电力电缆距离6.4.9施工安全6.5水平子系统的工程技术实训项目6.5.1实训项目一PVC线管的布线工程技术实训6.5.2实训项目二PVC线槽的布线工程技术实训6.5.3实训项目三桥架安装和布线工程技术实训6.5.4实训项目四布线曲率半径工程技术实训6.5.5实训项目五布线拉力实验6.6工程经验第7章管理间子系统工程技术7.1管理间子系统的基本概念7.1.1什么是管理间子系统7.1.2管理间子系统的划分原则7.2管理间子系统的设计原则7.2.1设计步骤7.2.2需求分析7.2.3技术交流7.2.4阅读建筑物图纸和管理间编号7.2.5设计原则7.2.6管理子系统连接器件7.2.7铜缆布线管理子系统设计7.2.8光缆布线管理子系统设计7.3管理间子系统的设计实例7.3.1设计实例1建筑物竖井内安装方式7.3.2设计实例2建筑物楼道明装方式7.3.3设计实例3建筑物楼道半嵌墙安装方式7.3.4设计实例4住宅楼改造增加综合布线系统7.4管理间子系统的工程技术7.4.1机柜安装要求7.4.2电源安装要求7.4.3通信跳线架的安装7.4.4网络配线架的安装7.4.5交换机安装7.4.6理线环的安装7.4.7编号和标记7.5管理间子系统的工程技术实训项目7.5.1实训项目一壁挂式机柜的安装7.5.2实训项目二铜缆配线设备的安装7.6工程经验第8章垂直子系统工程技术8.1垂直子系统的基本概念8.2垂直子系统的设计原则8.2.1设计步骤8.2.2需求分析8.2.3技术交流8.2.4阅读建筑物图纸8.2.5垂直子系统的规划和设计8.2.6图纸设计8.3垂直子系统的设计实例8.3.1设计实例1垂直子系统竖井位置8.3.2设计实例2布线系统示意图8.4垂直子系统的工程技术8.4.1标准要求8.4.2垂直子系统布线线缆选择8.4.3垂直子系统布线通道的选择8.4.4垂直子系统线缆容量的计算8.4.5垂直子系统缆线的绑扎8.4.6垂直子系统缆线敷设方式8.5垂直子系统的工程技术实训项目8.5.1实训项目一PVC线槽/线管布线实训8.5.2实训项目二钢缆扎线实训8.6工程经验第9章设备间子系统工程技术9.1设备间子系统的基本概念9.2设备间子系统的设计原则9.2.1设计步骤9.2.2需求分析9.2.3技术交流9.2.4阅读建筑物图纸9.2.5设计原则9.2.6设备间内的线缆敷设9.3设备间子系统的设计实例9.3.1设计实例1设备间布局设计图9.3.2设计实例2设备间预埋管路图9.4设备间子系统的工程技术9.4.1设备间子系统的标准要求9.4.2设备问机柜的安装要求9.4.3配电要求9.4.4设备间安装防雷器9.4.5设备问防静电措施9.5设备间子系统的工程技术实训项目9.6工程经验第10章进线问和建筑群子系统工程技术10.1进线间子系统的设计原则10.2建筑群子系统的设计原则10.2.1设计步骤10.2.2需求分析10.2.3技术交流10.2.4阅读建筑物图纸10.2.5建筑群子系统的规划和设计10.3建筑群子系统的设计实例1O.3.1设计实例1室外管道的铺设10.3.2设计实例2室外架空图10.4建筑群子系统的工程技术10.4.1建筑群子系统线缆布放的标准要求10.4.2建筑群子系统的布线距离的计算10.4.3建筑群子系统线缆布线方法10.5工程经验习题第11章光纤熔接工程技术11.1光纤概述11.1.1光纤11.1.2光纤与光缆的区别11.2光纤的传输特点11.3光纤的传输原理和工作过程11.3.1光纤传输原理11.3.2光纤传输过程11.4光纤熔接工程技术11.4.1光纤熔接技术原理11.4.2光纤接续的过程和步骤11.4.3光缆接续质量检查11.4.4影响光纤熔接损耗的主要因素11.4.5降低光纤熔接损耗的措施11.4.6光纤接续点损耗的测量11.5盘纤11.5.1盘纤规则11.5.2盘纤的方法11.6光纤熔接工程技术实训项目11.7工程经验习题第12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测试第13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概预算第14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招投标第15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管理参考文献三、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一)实验教学的要求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网络布线与工程的具体实施方法。
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课程标准

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课程标准课程名称: 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课程编号:课程类别: 职业能力课适用专业: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时: 90学分: 5.0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核心技能课程, 其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在网络建设中运用国家和国际规范、规程、标准, 进行设计、安装、测试验收的能力。
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计算机网络基础、信息工程制图、电工实训, 是以下课程:中小型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互联设备、服务器技术与应用、网络运维管理、网络安全管理等课程的学习基础。
通过学习, 学生应达到综合布线技术员职业资格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要求。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是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网络建设实施、网络建设管理二大工作任务领域而设置的, 包含了这二大任务领域中除网络互联设备、服务器外的所有工作任务, 是本专业课程体系中唯一的工程技术型课程。
本课程将以工作任务为逻辑主线(综合布线系统结构、系统设计、设备安装、项目管理岗位、工程监理岗位)来组织课程, 将完成工作任务必需的相关理论知识构建于项目之中, 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 训练职业能力, 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
在教学中, 根据校内外实训实习资源情况贯彻模拟网络工程项目(校内实训室)或承担真实网络工程(工程现场)的教学策略, 并根据工程情况设计教学过程。
工程项目完全按网络工程公司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来运作, 项目经理、技术员、安全员、材料员、资料员、监理员等职位在学生中竟聘产生, 在工程中实现项目管理、材料管理和监理等管理方法, 学生从设计、施工、管理、测试和验收等网络综合布线工程各环节得到了真刀真枪的锻炼, 在项目工程实践教学中除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外, 还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 突出了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本课程融合了综合布线技术员职业资格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要求,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网络工程和综合布线经典教案课件

1.1.3 网络工程的分类
• 目前,网络工程的分类还没有统一的标 准,按照约定俗成的方法,可以将网络 工程按行业来分类,通常有通信行业、 教育行业、政府机关、军事机构和企业 网络工程等;按规模大小,可以分成大 型网络工程、中型网络工程和小型网络 工程;按工程阶段或所承担的工作性质 的不同,可以分为网络系统集成工程和 网络应用集成工程等。
2. 系统集成的质量保证体系 系统集成者的要求首先是技术上要求更全面。系统集成者必须精通通信和计
算机专业知识,具有系统集成的专业知识,懂得如何将一个大系统合理 地划分,并能为每个分系统制定出合理的接口指标。其次,系统集成者 必须懂得质量管理的专业知识,用科学手段控制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 系统集成者还应具有管理经验,懂得如何合理调配和安排人力、物力和 财力;具有与 1. 服务器的概念 • 服务器英文名称为Server,指的是网络环境下
为客户机(Client)提供某种服务的专用计算 机,服务器安装有网络操作系统(如Windows 2000 Server、Linux、UNIX等)和各种服务器 应用系统软件(如Web服务、电子邮件服务) 的计算机。这里的客户机指安装有DOS、 Windows 9x/XP等普通用户使用的操作系统的 计算机。
1.2.3 网络系统集成的特点
• 1. 充分关注接口规范 • 2. 协调与优化系统 • 3. 重视工程规范和质量管理 • 4. 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
1.2.4 网络系统集成的原则
建设网络信息系统必须要满足设计目标中的要求,遵循一定的系统总体原则,并 以个总体原则为指导,设计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和资源优化的系统方案。网络信 息系统的建设原则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 1.实用性原则 2.先进性原则 3.可扩充、可维护性原则 4.可靠性原则 5.经济性原则 6.一把手负责原则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标准

完美WORD格式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标准信息工程系计算机应用教育教学部二00八年七月十八日目录第一部分课程概念 (2)一、课程名称:网络综合布线 (2)二、课程编码: (2)三、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 (2)四、课程类型:B类(理论课+实践课) (2)五、课程学时:64学时(理论32学时+实践32学时) (2)六、课程学分:4学分 (2)七、课程性质:必修课 (2)八、课程概述: (2)第二部分课程设计 (3)一、设计思路: (3)二、学习情境门类设置 (4)三、职业能力与职业标准要求 (4)四、学习情境具体设计 (6)第三部分课程资源选择开发 (15)一、教材选用 (15)二、教材编写 (15)三、学习单元设计 (16)四、其他资源开发与利用 (16)第四部分附录 (16)一、术语解释 (16)二、参考文献 (16)三、参考网站 (16)第一部分课程概念一、课程名称:网络综合布线二、课程编码:三、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四、课程类型:B类(理论课+实践课)五、课程学时:64学时(理论32学时+实践32学时)六、课程学分:4学分七、课程性质:必修课八、课程概述: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开设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该课程主要培养网络工程施工中传输介质布线及网络连接件的端接和网络布线系统的测试能力,以及网络布线系统的设计能力。
学习领域“网络综合布线”课程设计第二部分课程设计一、设计思路:本课程遵照教高[2006]14号、教高[2006]16号、教高厅函[2007]47号等文件精神,依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本课程的目标和教学内容,具体应遵循以下原则:1.在课程设计上,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角色转换为倡导者。
2.在课程内容选取上,应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
3.在课程内容排列上,应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整合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102101
参考学时: 52
学分: 2
课程类型: 专业课程
2013年 1月编
一、适用专业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二、开课时间
第 4 学期。
三、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在网络建设中运用国家和国际规范、规程和标准,进行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安装、测试验收的能力。
通过学习该课程,让学生掌握网络工程布线施工设计与施工等能力。
本课程主要以“西元”牌网络综合布线实训装置为教学实训设备,针对职业教育网络技术专业中理论结合实践的特点,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重点加强学生的理论基础和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教学任务
本课程主要针对网络工程设计与施工、网络信息系统的维护与管理等工作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网络工程设计、施工与实施能力、对网络设备的选型和调试能力、分析和解决故障能力。
重点培养学生的网络综合布线工程设计、分析、施工及解决故障的能力以及自主的创新能力。
四、课程培养目标
1、方法能力目标
(1)独立学习能力;
(2)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3)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信息搜索能力。
2、社会能力目标
(1)具有爱岗敬业、诚信、务实、豁达、勤奋、谦虚好学的品质;
(2)具有人际交流能力,能有效地进行人际沟通;
(3)具有较强的劳动组织能力、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
(4)具有与人沟通合作的团队协作能力;具有很强的时间观念;
(5)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3、专业能力目标
(1)能设计中小型综合布线系统方案;
(2)能绘制各种综合布线图;能进行综合布线产品选型和材料预算;
(3)能按规范安装管槽路由、设备间、电信间、工作区等综合布线系统环境;
(4)能按规范敷设和端接双绞线和光缆;
(5)能编制施工方案;
(6)能以项目经理和监理工程师的身份管理和监理中小型综合布线工程;
(7)能根据设计方案和验收标准对工程进行测试和验收。
五、课程衔接
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网络基础》、《网络互联技术》培养学生理解和掌握网络的基础理论,常用网络设备的选型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后继课程《网络管理和安全》,在本课程的知识架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的网络管理能力、网络维护能力和网络规划和建设的能力。
六、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学时数分配见表6.1所示。
表6.1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七、教学内容和进程
1、项目一:网络综合布线工程技术基础
表7.1“网络综合布线工程技术基础”
2、项目二、常用器材与工具
表7.2 “常用器材与工具”
3、项目三:综合布线端接工程技术
表7.3“综合布线端接工程技术”
4、项目四:工作区子系统工程技术
表7.4“工作区子系统工程技术”
5、项目五:水平子系统工程技术
表7.5“水平子系统工程技术”
6、项目六:管理间子系统工程技术
表7.6“管理间子系统工程技术”
7、项目七:垂直子系统的工程技术
表7.7“垂直子系统的工程技术”
8、项目八:设备间子系统工程技术
表7.8“设备间子系统工程技术”
9、项目九:进线间与建筑群子系统工程技术
表7.9“进线间与建筑群子系统工程技术”
十、项目十:光纤熔接技术
表7.10“光纤熔接技术”
11、项目十一:综合布线工程的验收与测试
表7.11“综合布线工程的验收与测试”
12、项目十二:综合布线工程的招投标
表7.12“综合布线工程的招投标”
13、项目十三: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项目设计
表7.13“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项目设计”
八、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采用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法。
课程考核方式参见表8.1
表8.1课程考核方式
九、课程资源的选用
1、教材选用
王道乾、叶沿飞《网络综合布线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9月
2、参考资料
[1]王公儒,《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实训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7月
[2] 刘晓辉,《网络综合布线应用指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4月
[3] 王公儒,《综合布线工程实用技术》,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年2月
[4]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省级示范性学院建设网站网络综合布线网络课程。
3、教学场地、设施要求
本课程要求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室完成,以实现“教、学、做”三位合一,主讲教师可在学院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或教室用多媒体教学后,学生在综合布线实训室和安装有VISIO(CAD)的网络机房进行设计实践,根据教学进度实际进展情况,在教室中灵活控制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结合的讲解。
十、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