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 影视评论中影视文化与影视语言的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视评论中影视文化与影视语言的分析

摘要:经过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通过对影视语言和影视文化两个方面对影视作品评论进行讨论,从而得到影视评论中要注意处理影视作品和受众的关系,希望对实验工作者或影视评论研究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影视评论;语言内涵;影视文化;符号

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影视作品数量与日俱增。对于普通观众需要通过影视评论了解作品。影视评论的写作和分析需要注意的方面受到影评工作者的关心。本文通过影评语言和影评文化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1影视语言评论

通过现代影视语言的特点来看,现代影视语言表达学由图像表达系统和音响表达系统两大部门组成。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两个表达系统已经成为一个完美的表达系统,从而构成影视语言的立体表现。巴拉兹将其归纳为“可见的人类”,而克拉考尔直接指出:影视表达是对客观实际的一种“物质现实的复原”。影视语言评论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对视听语言艺术性传达的剖析上。诚然,一部影视作品之所以引起众人的关注,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了良好的商业宣传运作以及大导演大明星参与所引起的轰动效应等因素,然而更为重要的影视价值最终是视听语言、影像表达等表现出来,它们密不可分。现代影视艺术是一种附着声音一起出现的系列活动画面所构成的视听语言系统。研究影视语言学.就必须要了解电影符号学和有关结构学的原理。西方定义的符号学是为直接准确界定有关符号的科学。符号学的基本前提是:所有的传播形式可以从各自的特征加以研究。更重要的是,它们也可以从它们如何与其它意义单位互动的角度加以理解。主要是针对影视语言中画面、镜头以及叙事等相关的研究。但也确实存在着不尽合理之处,比如对声音符号的排除。

就影视语言符号而言、其实员基本的就是体现在画面、声音及声画合一的蒙太奇中,也就是说都能归纳到视觉方面的影像和听觉方面的声响这两大系列。画面是影视艺术语言的基本元素,同样也是影视叙述的基本手段和造型表达的基本元素。画面需要通过构图表达视觉上的空间位置,而影视中构图的关键因素是运动,也就是说广义的影视构图是画面的剪接或切换。画面构成的重要因素是光线,例如充分利用自然光体现生活的现实感,而运用人为光可以提高创作影像的戏剧效果,这两种光的运用都能起到促进情节发展,增加影视的空间效果,同时还能烘托环境氛围,创造表演意境。近年来多种色彩的运用大大为创作者在传达内心思想、表达情绪或塑造艺术形象提供了有力武器。丰富的色彩渲染了影视中的氛围,从而表现合理空间和合适情绪。而声音的出现则使得影视表达空间和情绪表现得到很大的拓展,同时也极大地刺激听众的听觉。声音主要包括音响、音乐和对白。不论是屏幕上人物形象的对话或是画外的旁白独白,还是由音乐音响效果系列的组合,这些声音的存在都极大程度上呼应了画面和镜头的意旨,甚至可以起到深化影像画面的功能。因此,影视艺术作为一门综合的视听语言,其丰富的影视语言内涵是值得人们永远去探索和研究的。一篇影视评论要想评得到位,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1)读出影视语言的内涵

比方说,要知道前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的电影艺术特点,就必须要看明白他尊崇的“蒙太奇思维”以及他本人的电影实践。爱森斯坦曾强调指出:通过镜头的对比冲突,产生新的

意义,以引导观众的理性思考。这些正是爱森斯坦“杂耍蒙太奇”和“理性蒙太奇”的核心要旨所在。

(2)情感与理性相结合

蒙太奇不仅仅用于叙事情感.同时也诉之于理性。这种理性蒙太奇代表作为黑泽明的《罗生门》,阳光透过树木的繁枝密叶洒下闪闪阳光的灌木丛,主人翁钻进灌木丛中时透过树枝光芒灿烂的阳里太阳一闪一闪地发着光等画面语言,充分展示了黑泽明电影的艺术魅力。他用这种纯粹而又明亮的自然环境,进一步展显出了人性的欺骗和罪恶等方面。美国评论家斯坦利·按罗门对这段镜头推崇备至。

因此,影视评论所涉及的影视语言的研究,其实是立足于影视作品的本体,对其艺术技巧表现下蕴涵的丰富内容的把握。

2影视文化评论

影视中文化评论是评论者通过多层次考虑,利用文化学的概念评价具体影视作品或现象,从而将影视作品放在一个更加开阔的视野中去思考和考察。如果说前面的影视语言评论有点类似于西方文艺理论中英美新批评学派注重对文本的“精读法”研究,重视的是对作品内部结构分析,那么影视文化评论则是立足于当代“大文化”理论研究中来看待影视艺术的发展的。事实上,文化研究在从作品的文本出发,从而把握人物形象的对话所处的经济和社会环境的语境,这一点与我国传统的评论有相通之处。

至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影视文化评论和文化研究有两点想通的地方。

(1)不再舍本求末

影视本体的“高深理论”不再是研究的重点。由于经济文化不断发展,影视的本体已经趋于成熟,所有理论的重心都随着文艺界对受众研究的重视而发生转变。在此共同背景下,影视理论也开始吸收人文科学研究方向中转向大众文化以及后现代文化分析的思路而日益转变。

(2)受众所处的位置

文化评论中观众所处的位置是关键问题之一。也就是今天影视传播中的观众应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与之相关的是读者反映与接受理论。

在文本—作品—受众三者关系中,受众不仅仅是被动的部分,或者仅仅做出一种反应。相反,受众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

文化学研究包含了姚斯的读者反映和接受理论的某些思想,也就是说影视文化评论的对象完全可以从观众的角度人手,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都日趋重视起来的收视率问题,比如大众的文化口味研究必须成为影视工作者首先要考虑到的问题等,对这种现象的深入挖掘其实更有助于影视从业人员对自身和对市场的重新定位。观念上的突破也使今天的影视人日趋意识到观众才是无处不在的主角人物。

电视行业相对于电影行业率先一步领路了竞争的激烈,虽然也有着中央台和地方台资源以及资金上的不平等状态存在,但是残酷的社会竞争,使得电视行业的大批从业人员从观众立场出发,长期跟踪调查节目收视率的高低,经常开研讨会针对观众口味、市场可操作性的运作模式等问题展开论证。而电影的制作、宣传以及推广的环节是直到最近这几年才刚刚被人重视的。处于当代社会环境中的影视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行业内部的具体研究,而是应该在一个更大的世界文化传播的范围内来研究影视艺术的内部和外部问题。像程然的《电影游戏:<阿甘正传> —个后现代主义典型文本引发的思考》则运用了典型的后现代文艺理论阐释了《阿甘正传》在貌似历史真实的“正传”之后对历史情节作的篡改和拼接等表现方式,大大丰富了我们理解和欣赏美国好莱坞式历史电影的某些特质。在讨论电视艺术的评论中,运用文化学的观念,将电视看作是一项文化产业去考察它在当代传播中的娱乐性、技术性以及大众接受的种种现象的文章就更加屡见不鲜了。综上所述.影视文化评论正契合当代传播的特点,因此才会越来越成为作者点评和剖析影视艺术的一把利刃。

3 结论

通过影评语言和影评文化两个方面的讨论,影评需要考虑受众的主观能动性,为大众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影视评论。

参考文献:

[1]梁佳.现代语境下的影视动画视听语言[J].新闻窗.2014(02)

[2]刘同华.论镜头画面设计在影视语言中的重要性[J].戏剧丛刊.2013(03)

[3]许红晴.基于影视语言的流行句式分析[J].电影文学.2010(14)

[4]金燕.关于影视语言语义结构的断想[J].新闻爱好者.2011(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