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原子、分子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原子、分子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c22c6180b4e767f5acfce7b.png)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 子1、原子的构成(1)原子结构的认识(2)在原子中由于原子核带正电,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数值上等于核外电子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因此: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注意:①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②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中子。
例如:氢原子核中无中子2、相对原子质量: ⑴⑵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核内微粒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课题2 元 素一、元素1、 含义: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意: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这类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因此: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不同。
2、 元素与原子的比较:元 素 原 子 区 别 含义 宏观概念,只分种类不计个数 微观概念,既分种类又分个数 适用范围 从宏观描述物质的组成。
常用来表示物质由哪几种元素组成。
如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从微观描述物质(或分子)的构成。
常用来表示物质由哪些原子构成或分子由哪些原子构成,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
联系 元素是同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元素的基本单元3、元素的分类: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三种4、元素的分布:①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 、Si 、Al 、Fe②生物细胞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 、C 、H 、N③空气中前二位的元素:N 、O注意: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二、元素符号1、 书写原则: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带正电) 原子 原子核 电子(带负电) 质子(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某原子的质量 碳原子质量的1/12 相对原子质量=2、表示的意义;表示某种元素、表示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如:O: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
3、原子个数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前面加系数。
因此当元素符号前面有了系数后,这个符号就只能表示原子的个数。
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知识全解
![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知识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55a67aa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d0.png)
《分子和原子》知识全解课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体积小、质量轻、不断运动、有间隔的基本特征;知道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知道分子和原子的相同点、不同点及联系;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3)学会运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
2.过程与方法(1)能从常见的现象入手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理;(2)通过讨论分析能主动和他人进行交流,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对微观粒子的探究欲,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2)感受物质无限可分的哲学思想,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
知识结构⎧⎧⎪⎪⎨⎪⎪⎪⎨⎩⎪⎧⎪⎨⎪⎩⎩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的特点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和原子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定义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重难点突破本课题的教学重点是:(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并认识微粒的特征,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
形成物质的微粒性的观点也是本课题的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从几方面着手对难点进行突破。
1.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探究的机会,并采取更为开放的探究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过程。
2.多提供一些日常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变化现象,力求把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结合起来。
本课题的教学难点是:(1)形成物质的微粒性的观点;(2)理解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
突破难点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模型、动画演示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形象化,得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发生了变化,而原子没有发生变化,从而得出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等概念。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法建议通过学生自己阅读,配以演示实验、图片、FLASH动画,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发挥想象力,使学生思维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相互对比的角度深入到微观领域,同时结合学生回忆物质在空气和纯氧气中燃烧的不同,从微观角度讨论和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教育学生用科学的态度来分析认识问题,为以后学习打下牢固的认知基础和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
九年级化学第3章知识点整合:分子、原子和离子
![九年级化学第3章知识点整合:分子、原子和离子](https://img.taocdn.com/s3/m/f7a042d0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cb.png)
知识整合:分子、原子和离子一、微粒的性质性质:①微粒很小,肉眼看不见;②微粒在不断的运动,且温度越高,微粒运动越快;③微粒之间有间隙,气体微粒间间隙较大易被压缩,液体、固体微粒间间隙较小不易被压缩; 注意:改变间隙,微粒本身大小不变。
二、分子与原子 分子 原子 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性质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1.原子的构成(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12 2 82 原子核核内质子数 第一电子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 (带正电) (不带电) (带负电) 原子 原子核 电子 质子 中子(5)三决定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核电荷数)决定原子的质量:原子核决定元素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练习:辨析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还有原子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一定是纯净物(×)金刚石和石墨混合是混合物2.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1)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e3+: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2)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注意:与原子示意图的区别:质子数=电子数,则为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数≠电子数,则为离子结构示意图质子数>电子数:则为阳离子,如Al3+质子数<电子数:则为阴离子,如O2--注意:同种元素的原子与离子比较:①质子数相等②电子数及最外层电子数不同,③电子层数可能相同(3)离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常见离子:H+(氢离子) K+(钾离子) Na+(钠离子) Ag+(银离子) NH4+(铵根离子)Mg2+(镁离子) Ca2+(钙离子) Cu2+(铜离子) Zn2+(锌离子) Ba2+(钡离子) Fe2+(亚铁离子) Fe3+(铁离子) Al3+(铝离子)F-(氟离子) Cl-(氯离子) NO3-(硝酸根离子)OH-(氢氧根离子)O2-(氧离子) S2-(硫离子) CO32-(碳酸根离子) SO42-(硫酸根离子)3.相对原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知识点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2c9126a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3d.png)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知识点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知识点笔记本节包括原子的概念、原子中的电量关系、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分子的概念、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分子和原子的比较六个知识点。
本知识属于纯理论性知识,比较抽象,加大了我们学习的难度,因此我们要学会用微观粒子的眼光看问题,我们可通过宏观现象感受微观粒子的真实存在,通过微观粒子的相关性质学会解释常见的宏观现象。
1.原子的概念和特征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特征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非常小,原子是不断运动着的,原子间有间隔原子尽管很小,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分,但它又是由多种粒子(质子、中子、电子等)构成的。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规律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最外层不超过8个。
每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n2个(n代表电子层数),即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第三层不超过18个;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只有1个电子层时,最多可容纳2个电子)4.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因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都是宏观现象,是该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现的属性,并不是单个分子所能保持的。
(2)“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5.分子的性质:(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如阳光下湿衣物干得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一般说来,气体的分子之间间隔距离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
气体比液体和固体容易压缩,不同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的原体积之和,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2024年初中化学分子、原子和离子必考知识点总结
![2024年初中化学分子、原子和离子必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0e4d791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fc.png)
2024年初中化学分子、原子和离子必考知识点总结2024年初中化学考试中,分子、原子和离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下面是一份关于这些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分子1. 分子的概念:由两个或更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并保持一定空间结构的粒子。
2. 分子的种类:分子可以分为单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两种类型。
单原子分子由同种元素的原子组成,如O2、N2等;多原子分子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如H2O、CO2等。
3. 分子的化学键:分子中的原子通过共享电子或转移电子形成化学键。
化学键可以是共价键、离子键或金属键。
4. 分子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种类和原子数目的式子。
分子式中一般会用下标表示原子的个数,如H2O表示一个水分子。
5. 分子结构:分子的结构由分子中原子的排列方式决定。
分子可以是线性的、非线性的、平面的或立体的。
二、原子1. 原子的概念:是物质的基本粒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原子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单位。
2. 原子结构:原子由带正电荷的质子、不带电的中子和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而电子位于原子核外的能级轨道上。
3. 元素符号:元素符号是表示元素的化学符号,由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组成,用于表示元素的种类。
例如,H表示氢,O表示氧等。
4. 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也是该元素原子核中质子的数目,同时也是元素符号上面的小数。
三、离子1. 离子的概念:通过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带有电荷的粒子。
正离子由原子失去电子而形成,带正电荷;负离子由原子获得电子而形成,带负电荷。
2. 价电子:位于原子外层能级的电子称为价电子。
原子通过失去或获得价电子形成离子。
3. 离子的命名:正离子一般采用元素名称加“离子”的形式命名,如氢离子(H+)、钠离子(Na+)等;负离子一般采用元素名称加“化合物根离子”的形式命名,如氧化物离子(O2-)、氯化物离子(Cl-)等。
4. 离子化反应:指发生在化学反应中的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九年级分子和原子知识点
![九年级分子和原子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ebc2a74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f2.png)
九年级分子和原子知识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分子和原子理论成为了化学领域中的重要基础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九年级学生需要了解的分子和原子知识点,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化学世界。
一、分子和原子的基本概念分子和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原子是最小的化学单元,它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而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
这种结合可以是共价键、离子键或金属键。
二、元素和化合物的区别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例如氧气(O2)和金属铜(Cu)。
而化合物则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例如水(H2O)和盐(NaCl)。
化合物中的原子通过特定的化学键结合在一起,并形成了新的性质。
三、离子和离子键的概念离子是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通常是通过电离过程形成的。
正离子叫做阳离子,由失去了一个或多个电子的原子或分子组成;负离子叫做阴离子,由得到了一个或多个电子的原子或分子组成。
离子通过离子键相互吸引在一起。
四、共价键和共价分子的形成共价键是由共享电子对建立的。
当两个非金属原子接近时,它们的电子云会重叠,从而形成共价键。
例如,氧分子(O2)是由两个氧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
共价分子的性质通常取决于其构成原子的性质。
五、离子键和离子晶体的形成离子键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形成的。
通常,金属元素会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而非金属元素则会获取电子形成负离子。
当正离子和负离子相互吸引时,它们会排列在一个有序的三维结构中,形成离子晶体。
常见的离子晶体包括盐(NaCl)和钙化合物。
六、分子式和化学式的表示方法分子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分子的简略方法。
例如,水的分子式是H2O,其中“H”代表氢原子,“O”代表氧原子。
化学式则是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化合物中的原子组成。
例如,二氧化碳的化学式是CO2,其中“C”代表碳原子,“O”代表氧原子。
七、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化学平衡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速率与产物转化为反应物的速率相等的状态。
初三化学分子原子知识点
![初三化学分子原子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d98315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2.png)
初三化学分子原子知识点初三化学分子原子知识点一知识点1:分子和原子一)认识分子1、分子的基本性质(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其质量、体积都非常小。
自然界中大多数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2)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就越快。
(3)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气态液态固态(4)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2、分子的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3、应用分子的观点认识:(1)纯净物、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由同一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
如冰、水共存物实际为纯净物,因为其中的构成粒子只有一种——水分子,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如红磷和白磷的混合体为混合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关键是把握“物质的种类”或“分子的种类”是否相同。
(2)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水蒸发是发生了物理变化,而水分解是发生了化学变化水蒸发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分子间的间隔。
水的化学性质也没有改变。
水分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分子变了,生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不具有水分子的化学性质。
注意: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组成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二)认识原子1、原子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2、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3、分子、原子的主要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4、分子、原子的相互关系:5、原子的基本性质:(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其质量、体积都非常小。
(2)原子同分子一样,也是时刻不停地做高速的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能量越大,运动速度就越快。
(3)原子之间也有一定的间隔初三化学分子原子知识点二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等);金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
对于原子的认识远在公元前5世纪提出了有关“原子”的观念。
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9bb68fb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35.png)
分子和原子〔一〕. 相识分子1、分子的根本性质〔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其质量、体积都特别小。
自然界中大多数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如: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水等。
〔2〕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那么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就越快。
〔3〕分子之间有肯定的间隔:气态>液态>固态〔4〕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一样;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2、分子的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应用分子的观点相识:〔1〕纯净物、混合物:纯净物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由同一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
如冰、水共存物实际为纯净物,因为其中的构成粒子只有一种——水分子,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如红磷和白磷的混合体为混合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关键是把握“物质的种类〞或“分子的种类〞是否一样。
〔2〕物理变更、化学变更水蒸发是发生了物理变更,而水分解是发生了化学变更。
水蒸发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更,变更的只是分子间的间隔。
水的化学性质也没有变更。
水分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分子变了,生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不具有水分子的化学性质。
留意:在化学变更中,分子的组成肯定变更,分子的数目可能变更。
〔二〕. 相识原子1、原子定义:化学变更中的最小微粒。
2、化学反响的本质:化学变更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3、分子、原子的主要区分:在化学反响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行分4、分子、原子的互相关系:①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②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干脆构成物质。
5、原子的根本性质:同分子相像。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其质量、体积都特别小。
〔2〕原子同分子一样,也是时刻不停地做高速的无规那么运动。
温度越高,能量越大,运动速度就越快。
〔3〕原子之间也有肯定的间隔。
〔三〕构成物质的粒子__分子、原子和离子。
〔1〕常见的由原子干脆构成的物质有:①金属,②稀有气体,③某些固态非金属如C,Si。
〔能干脆用元素符号表示的就是原子干脆构成的,反之,那么不是。
原子和分子必考知识点总结
![原子和分子必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d54c671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4d.png)
原子和分子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原子的基本结构1. 原子的组成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电子绕核运动。
2. 原子的结构模型(1)拉瑟福模型拉瑟福模型认为原子核带正电,电子绕核运动,呈太阳系模型。
(2)波尔模型波尔模型认为原子核带正电,电子绕核运动,并呈离散的能级模型。
3.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每个元素的位置代表了其基本性质和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周期、族分布。
二、原子和分子的化学性质1. 原子的化学符号元素周期表中,元素都有自己的化学符号,用于表示该元素在元素化合物中的存在。
2. 原子价原子的外层电子数为其原子价。
3. 原子的化学键原子之间通过化学键结合成分子,常见的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等。
4.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用于描述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热等信息。
5. 分子结构分子的结构由原子间的连接方式和空间排列决定。
三、原子和分子的物理性质1. 原子的相对质量原子的相对质量通常用原子量或摩尔质量表示。
2. 原子和分子的大小原子和分子的大小通常用原子半径或键长表示。
3. 原子和分子的稳定性原子和分子的稳定性受到原子核的结合能和电子云的作用力影响。
四、原子和分子的变化与转化1. 原子核反应原子核反应是原子核内部质子和中子的转化过程,生成新的原子核。
2.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原子和分子之间的转化过程,生成新的化合物。
3. 放射性衰变放射性衰变是一种原子核内部的衰变过程,放射性同位素碰撞后会产生核变化。
4. 双原子分子化合物的分解双原子分子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分解,生成原子或更简单的化合物。
五、原子和分子的应用1. 合成材料合成材料是利用原子和分子结构,通过特定的化学方法制备出来的材料。
2. 化学工业化学工业是利用原子和分子结构,通过化学方法制备有用的化学物质的产业。
3. 生物学生物学研究生物体中的生化过程,了解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分子和原子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分子和原子](https://img.taocdn.com/s3/m/73bae45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f.png)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分子和原子初中化学的分子和原子是化学这一门科目的基础,要学好化学,第一就要弄明白分子和原子的定义,以及了解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一、分子1.分子定义:物质分别是由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其中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物质由元素组成。
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组成;而水分子构成了水;2.分子的特点:(1)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如:在厨房炒菜,在其他地点能够闻到香味。
(2)分子之间有间隙;如:100ml酒精加100ml水得到的溶液小于200ml。
(3)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专门小;如:1ml水中大约有1.67×1021 个水分子。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5)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
注:说明分子在运动的离子专门多,比如能闻到的各种香味,确实是各种分子在空气中不停的运动造成。
分子间有间隔的例子有:气体能够压缩存于钢瓶中,气体热胀冷缩的额现象。
3.应用:(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说明物质的三态变化。
二、原子1.定义:分子能够分为原子。
由此我们便明白原子的性质和分子专门相似。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特点:(1)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专门小;这点和分子专门相似。
(2)原子总是不停的运动着;和分子一样。
(3)原子之间有间隔。
和分子一样。
(4)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5)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只是发生重新组合。
3、原子结构: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颗粒原子核所带的正电量=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量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我们能够把一个原子想成一个鸡蛋,原子核确实是蛋黄,核外电子是蛋白,质子、中子是组成蛋黄的东西。
注:①从上图我们能够看出来整个原子不带电。
②一个质子的质量与一个中子的质量相近,它们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③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上,因此能够说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要紧粒子是质子和中子。
4、原子的性质(1)原子种类不同,质子数也不同(电子数不同,中子数也不同)。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分子原子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分子原子](https://img.taocdn.com/s3/m/55ea54a8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2e.png)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分子与原子在初三化学的学习中,分子和原子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们是化学世界中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了解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对于理解化学现象和反应机制至关重要。
1. 原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
质子带有正电荷,中子没有电荷,电子带有负电荷。
原子的核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则围绕着核心旋转。
原子的种类由其原子核中质子的数目决定,称为原子序数。
例如,氧原子的原子序数为8,即氧原子的原子核中有8个质子。
2. 分子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共享电子或形成化学键而结合在一起的。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更小单位,具有特定的化学性质。
相同元素的原子可以组成非金属元素的分子,例如氧气(O2)、氮气(N2)等。
不同元素的原子也可以结合成化合物的分子,例如水分子(H2O)、二氧化碳分子(CO2)等。
3. 分子式和分子量分子式是用来表示分子组成的化学式。
它以化学元素的符号表示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例如,水的分子式是H2O,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分子量是一个分子中各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分子量可以通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其在分子中的个数来计算,以单位g/mol表示。
4. 功与守恒定律分子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转化符合功与守恒定律。
根据这个定律,化学反应中质量不能被创造或销毁,只能转化为其他物质。
因此,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原子和分子数目应该保持不变。
5. 分子的运动分子不断地进行无规则热运动。
在固体中,分子的热运动相对较小,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大,导致固体具有较高的密度和固定的形状。
在液体中,分子的热运动较为活跃,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因此液体具有流动性。
在气体中,分子的热运动最为剧烈,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非常弱,因此气体具有较低的密度和可压缩性。
6. 分子与化学键分子的稳定性和性质取决于分子内部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即化学键。
化学键可以是共价键、离子键或金属键。
共价键是通过共享电子实现的,分子中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形成化学键。
分子与原子化学知识点总结
![分子与原子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356b7c9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db.png)
分子与原子化学知识点总结1. 原子结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
电子质量很小,质子和中子质量相近,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
原子的核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围绕核心运动,形成电子云。
原子的结构中,质子和中子结合在一起构成原子核,而电子则绕着原子核运动。
2. 原子量、摩尔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是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元素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摩尔质量是指一个元素的摩尔质量是指元素的摩尔物质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是指元素在摩当量中的相对质量。
3. 原子量的计算原子的原子量是指元素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可以通过周期表上的数值来查找。
4. 分子结构与键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共价键是由原子间的电子对共享而成。
在分子中,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在一起。
共价键的形成依赖于原子的价电子对数和原子之间的原子量。
5. 化学键的类型化学键的主要类型包括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和氢键。
其中,离子键是指正负电荷之间的吸引力。
共价键是由电子对共享而成。
金属键是在金属中的电子共享。
氢键是由氢原子和非金属原子之间的弱相互作用。
6. 分子的极性与非极性极性分子是指分子中正负电荷分布不均匀的分子。
非极性分子是指分子中正负电荷分布均匀的分子。
极性分子的形成依赖于分子的几何构型和原子的电负性差异。
7.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包括范德华力、氢键、离子键、共价键等。
这些相互作用可以影响分子的性质和化学反应。
8. 分子的几何构型分子的几何构型可以影响分子的性质和化学反应方式。
分子的几何构型包括线性、三角形、四面体、六面体等。
9. 分子的性质分子的性质包括溶解性、熔点、沸点、密度、电性等。
这些性质可以影响分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行为。
10. 分子的化学反应分子可以参与各种化学反应,包括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置换反应、加成反应等。
这些化学反应可以影响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
![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https://img.taocdn.com/s3/m/6b0665010b4e767f5acfce66.png)
化学变化: 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生成新 的分子。
回想:化学变化的定义是什么?
B、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物质
分子 微观
宏观
2、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 由不同种物质 分子构成 组成。 组成。 分子构成 纯净物:由同种物质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 性质不同。
根据下列的图形给物质分类(混合物、纯净物):
纯净物
纯净物
混合物
纯净物
四、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分子
相同点 本质区别 相互关系
原子
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质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1、分子可以分裂为原子,原子可以相互 结合形成分子; 2、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A、分子的构成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例: O 水分子 1个水分子由1个氧原子和2个
H
H (H2O)
氢原子构成
O O
氧分子 ( O 2) (H2)
1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 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
H H 氢分子
B、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只是 分子间的间隔和排列发生变化。
二.分子的特点: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快 3.分子间有间隔 一般来说,气体>液体>固体
三 分子、原子的定义
1、分子的定义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分子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 子。 3、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4、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 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生成分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汇总
二、考点清单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2、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认识原子的构成。
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
三、全面突破
知识点1:分子和原子
一)认识分子
;
1、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其质量、体积都非常小。
自然界中大多数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2)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就越快。
(3)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气态&液态&固态
(4)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2、分子的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3、应用分子的观点认识:
(1)纯净物、混合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由同一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
如冰、水共存物实际为纯净物,因为其中的构成粒子只有一种——水分子,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如红磷和白磷的混合体为混合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关键是把握“物质的种类”或“分子的种类”是否相同。
(2)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水蒸发是发生了物理变化,而水分解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水蒸发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分子间的间隔。
水的化学性质也没有改变。
水分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分子变了,生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不具有水分子的化学性质。
注意: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组成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二)认识原子
#
1、原子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3、分子、原子的主要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分子、原子的相互关系:
5、原子的基本性质: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其质量、体积都非常小。
(2)原子同分子一样,也是时刻不停地做高速的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能量越大,运动速度就越快。
(3)原子之间也有一定的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