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概论王珊版数据库技术发展概述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_王珊_萨师煊_chp3-1
课程表:Course(Cno,Cname,Cpno,Ccredit)
学生选课表:SC(Sno,Cno,Grade)
Student表
学 号 Sno
姓 名 Sname
性 别 Ssex
年 龄 Sage
所在系 Sdept
200215121 200215122 200215123 200515125
李勇 刘晨 王敏 张立
查询教师的姓名、职称、应发工资
查询教师的姓名、职称、应发工资 π姓名,职称,应发工资(教师⋈工资)
查询学分大于3的所有课程名称、及其对应的授课 老师姓名和老师所在的系名
查询学分大于3的所有课程名称、及其对应的授课 老师姓名和老师所在的系名 π课程名称,姓名,系名称(σ学分>3(系部⋈教师⋈ 授课⋈ 课程))
3.4.3 嵌套查询
3.4.4 集合查询
3.4.5 Select语句的一般形式
3.4.1 单表查询
查询仅涉及一个表:
一、 选择表中的若干列 二、 选择表中的若干元组 三、 ORDER BY子句 四、 聚集函数 五、 GROUP BY子句
一、 选择表中的若干列
查询指定列
男 女 女 男
20 19 18 19
CS CS MA IS
Course表
课程号 Cno
1 2 3 4 5 6 7
课程名 Cname
数据库 数学 信息系统 操作系统 数据结构 数据处理 PASCAL语言
先行课 Cpno
5 1 6 7 6
学分 Ccredit
4 2 4 3 4 2 4
SC表
学号 Sno
语言简洁,易学易用
SQL语言的动词非常少,主要包括: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_王珊 萨师煊_chp10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静态转储
在系统中无运行事务时进行的转储操作 转储开始时数据库处于一致性状态 转储期间不允许对数据库的任何存取、修改活动 得到的一定是一个数据一致性的副本 优点:实现简单 缺点:降低了数据库的可用性
转储必须等待正运行的用户事务结束 新的事务必须等转储结束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3. 隔离性
对并发执行而言 一个事务的执行不能被其他事务干扰 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其他并发事务是隔离 的 并发执行的各个事务之间不能互相干扰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T1 ① 读A=16 ② ③ A←A-1 写回A=15 ④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一致性与原子性 银行转帐:从帐号A中取出一万元,存入帐号B。 定义一个事务,该事务包括两个操作
A A=A-1 B=B+1 B
这两个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
• 全做或者全不做,数据库都处于一致性状态。 • 如果只做一个操作,数据库就处于不一致性状态。
数据转储(backup) 登录日志文件(logging)
2. 如何利用这些冗余数据实施数据库恢复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10.4.1 数据转储
一、什么是数据转储 二、转储方法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一、什么是数据转储
故障的种类
事务内部的故障 系统故障 介质故障 计算机病毒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_王珊萨师煊chp7-2
数据抽象
抽象是对实际的人、物、事和概念中抽取所 关心的共同特性,忽略非本质的细节,并把 这些特性用各种概念精确地加以描述。
概念结构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数据抽象(续)
三种常用抽象
1. 分类(Classification)
视图的集成(续)
逐步集成
用累加的方式一次集成两个分E-R图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视图的集成(续)
集成局部E-R图的步骤
1. 合并 2. 修改与重构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视图的集成(续)
An视图集成 to Database Introduction System
逐一设计分E-R图(续)
分E-R图的框架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逐一设计分E-R图(续)
参照第二层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遵循两个准则,进
行如下调整:
(1) 订单与订单细节是1∶n的联系 (2) 原订单和产品的联系实际上是订单细节和产品的联 系。 (3) 图7.21中“发票主清单”是一个数据存储,不必 作为实体加入分E-R图
概念结构(续)
描述概念模型的工具
E-R模型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7.3 概念结构设计
7.3.1 概念结构
7.3.2 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7.3.3 数据抽象与局部视图设计 7.3.4 视图的集成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数据库系统概述(第四版)王珊萨师煊第8章数据库编程
8.1 嵌入式SQL
8.1.1 嵌入式SQL的处理过程 8.1.2 嵌入式SQL与主语言的通信 3. 不使用游标的SQL语句 4. 使用游标的SQL语句 5. 动态SQL 6. 小结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嵌入式SQL*/
SET Sage = :NEWAGE
WHERE CURRENT OF SX ;
}
/*对当前游标指向的学生年龄进行更新*/
}
EXEC SQL CLOSE SX;
/*关闭游标SX不再和查询结果对应*/
EXEC SQL COMMIT WORK;
/*提交更新*/
EXEC SQL DISCONNECT TEST;
/*定义SQL通信区*/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程序实例(续)
int main(void)
/*C语言主程序开始*/
{
int count = 0;
char yn;
/*变量yn代表yes或no*/
printf("Please choose the department name(CS/MA/IS): ");
8.1.2 嵌入式SQL语句与主语言之间的通信
❖ 将SQL嵌入到高级语言中混合编程,程序中会含有两种不 同计算模型的语句 SQL语句
➢ 描述性的面向集合的语句 ➢ 负责操纵数据库
高级语言语句
➢ 过程性的面向记录的语句 ➢ 负责控制程序流程
它们之间应该如何通信?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数据库系统概论笔记_王珊版
第一章1.数据库的四个基本概念: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
数据: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
描述事物的符号称为数据。
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数据具有永久存储、有组织和可共享三个基本特点。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计算机的基础软件。
数据库系统:是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和人组成的存储、管理、处理和维护数据的系统。
2.数据处理和数据管理。
数据处理:指对各种数据进行手机、存储、加工和传播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数据管理:指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
3. 数据独立性。
物理独立性: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存储是相互独立的。
逻辑独立性: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
4. 数据模型--- 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现实世界的模拟)。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概念模型:信息模型,按照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逻辑模型:按照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
物理模型:描述数据在计算机内部的表示方式和存取方法。
数据模型组成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5.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
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征。
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
联系:失误内部以及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实体内部的联系通常是指组成实体的个属性之间的联系,实体之间的联系通常是指不同实体集之间的联系。
实体之间的联系有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等各种类型。
6.数据完整性约束条件。
实体完整性:检查主码值是否唯一,检查主码的各个属性是否为空。
实体完整性在创建表时用primary key 主键来定义。
参照完整性:检查增删改时检查外码约束。
在创建表时用外码foreign key 短语定义。
用户定义完整性:创建表中定义属性的同时,可以根据应用要求定义属性上的约束条件,即属性值限制。
列值非空(not null )、列值唯一(unique )、检查列值是否满足一个条件表达式(check 短语)7.数据库系统的模式。
数据库系统概论王珊第5版PPT第2章
数据字典用于描述数据库中各种对象的属性,如数据表、数据列、数 据类型等。
02
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
数据模型是用来抽象表示现实世界中 数据和数据间关系的一种工具,它为 数据组织、存储、检索和使用提供了 统一的方法和框架。
组成
数据模型通常包括数据结构、数据操 作和数据约束三个部分。
概念模型
数据完整性有助于防止错误的数据输入和输出,从而确保应用程序和用户 能够信任数据库中的数据。
数据完整性约束条件
实体完整性 域完整性 参照完整性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确保数据库中的每条记录都是唯一的,通常通过主键约束来实 现。
限制数据列中的数据类型、格式和范围,通常通过数据类型、 约束和检查约束来实现。
维护表之间的关系,确保引用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通常通 过外键约束来实现。
数据组织方式
层次结构
数据按照树形结构进行组织,类似于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适合 于表示具有层次关系的数据。
网状结构
数据之间存在复杂的链接关系,类似于早期的数据库系统中的记录 指针,适用于表示复杂的数据关系。
关系结构
数据以表格的形式进行组织,每个表格包含若干行和列,适用于表 示具有明确关系的数据。
数据字典
数据存储方式
01
02
03
磁盘存储
利用磁盘阵列技术,将数 据分散存储在多个磁盘中, 以提高数据存储的可靠性 和访问性能。
内存存储
将数据存储在内存中,实 现快速的数据读写访问, 适用于需要高性能的应用 场景。
分布式存储
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节 点上,以提高数据存储的 可扩展性和容错性,适用 于大规模数据存储场景。
数据库系统概论王珊 第5版ppt第2章
数据库系统概论笔记(萨师煊王珊版)
数据库技术总结数据(Data):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数据的定义: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数据的种类:文字、图形、图象、声音等数据的特点: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数据库的特征:⏹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可为各种用户共享⏹冗余度较小⏹数据独立性较高⏹易扩展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DBMS的用途: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DBMS的主要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多用户对数据的并发使用发生故障后的系统恢复⏹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实用程序)数据库数据批量装载数据库转储介质故障恢复数据库的重组织性能监视等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
⏹数据库系统的构成⏹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数据管理⏹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是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数据模型这个工具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
⏹数据模型应满足三方面要求⏹能比较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容易为人所理解⏹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数据模型分成两个不同的层次(1) 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
(2) 数据模型主要包括网状模型、层次模型、关系模型等,它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
⏹客观对象的抽象过程---两步抽象⏹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对象抽象为概念模型;⏹把概念模型转换为某一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
⏹数据结构⏹对象类型的集合数据结构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两类对象⏹与数据类型、内容、性质有关的对象⏹与数据之间联系有关的对象⏹数据操作⏹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型)的实例(值)允许执行的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数据操作的类型⏹检索⏹更新(包括插入、删除、修改)⏹数据模型对操作的定义⏹操作的确切含义⏹操作符号⏹操作规则(如优先级)⏹实现操作的语言⏹数据操作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
数据库系统概论王珊最新版数据库技术发展概述PPT课件
2021
7
由数据库技术与信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衍生出来的新技术有很多比如分布式数据库并行数据库基于人工智能的各类知识库多媒体数据库移动数据库web数据库等2021一数据库技术发展的历史回顾第一代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技术发展概述20211源自一、数据库技术发展的历史回顾
• 数据库技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至今有近60年的历史了。目前 已发展成了一门内容丰富的前沿学科,而且还带动了一个巨大的 软件产业。它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也是应用 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它已成为计算机信息系统与智能应用系统 的核心技术和重要领域。
2021
3
一、数据库技术发展的历史回顾
• 数据库系统发展的特点 • 数据模型的发展:由层次、网状、关系模型,演变到目前的面 向对象、XML、RDF等数据模型; • 数据库技术与相关技术相结合:分布式数据库、并行数据库、 基于人工智能的各类数据库(演绎数据库、知识数据库、主动 数据库等)、多媒体数据库、模糊数据库、移动数据库、Web 数据库等; • 面向应用领域的数据库新技术:数据仓库、工程数据库、统计 数据库、空间数据库、科学数据数据库等等。
• 各类技术的相互借鉴、融合和发展是未来数据管理领域的发展趋势, 当前比较热门的大数据管理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2021
6
三、大数据管理
• 大数据是指无法在可容忍的时间内用现有的IT技术和软硬件工具对其 进行感知、获取、管理、处理和服务的数据集合。通常被认为是PB (103TB)或EB(1EB=106TB)或更高数量级的数据,包括结构化的、 半结构化的和非结构化的数据。
• 大数据的特征 • 巨量、多样、快变、价值等
• 大数据的研究跨越信息科学、社会科学、网络科学、心理学、经济学 等诸多领域。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王珊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王珊》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1. 数据库系统概述根据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五版课后习题,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答案。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中进行数据管理和处理的系统。
它是一个组织建立、存储和维护大量数据的系统,为用户提供方便、高效地访问和管理数据的功能。
2. 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包括外模式、概念模式和内模式。
外模式是用户与数据库系统进行交互的最高级别,它定义了用户的数据视图。
概念模式是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组织方式,它是数据库的全局逻辑视图,定义了整个数据库的结构和组织方式。
内模式是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结构,它是数据库在计算机上实际存储的方式。
3.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库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数据共享性:多个用户可以同时访问数据库,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共同使用。
(2)数据独立性:用户不需要了解数据库的具体存储细节,可以通过外模式访问和操作数据。
(3)数据一致性:数据库系统能够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即不同用户对同一数据的操作是相互协调的。
(4)数据可靠性:数据库系统具有数据的备份和恢复功能,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数据完整性:数据库系统可以对数据进行约束和验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基础1. 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中数据的抽象和描述,用于描述和表示数据之间的关系。
关系数据库模型是一种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模型,使用表格形式来表示和组织数据。
2. 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是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库,使用表格形式来组织和存储数据。
表格的每一行称为一个记录,表格的每一列称为一个属性。
关系数据库通过建立关系,实现数据的关联和查询。
3.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包括插入(INSERT)、删除(DELETE)、更新(UPDATE)和查询(SELECT)。
插入操作用于将新的数据插入到数据库中,删除操作用于删除数据库中的数据,更新操作用于修改数据库中的数据,查询操作用于从数据库中检索数据。
8 数据库技术新进展-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王珊-清华大学出版社
8.2 数据模型及数据库系统的发展
8.2.1 第一代数据库系统 8.2.2 第二代数据库系统 8.2.3 新一代数据库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8.2.1 第一代数据库系统
第一代数据库系统指层次和网状数据库 系统,其代表是:
– 1969年IBM公司研制的层次模型的数据库管 理系统IMS(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下图从数据模型、新技术内容、应用领域三个方面,通过 一个三维空间的视图,阐述了新一代数据库系统及其相互 关系。
第8章 数据库技术新进展
8.1 数据库技术发展概述 8.2 数据模型及数据库系统的发展 8.3 数据库技术与其它相关技术相结合 8.4 面向应用领域的数据库新技术
8.2 数据模型及数据库系统的发展
–数据库任务组DBTG(Data Base Task Group)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提出的 DBTG报告,数据库网状模型的典型代表 。
第一代数据库系统(续)
两种数据库系统具有下列共同特点: 1. 支持三级模式的体系结构 2. 用存取路径来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 3. 独立的数据定义语言 4. 导航的数据操纵语言
第二代数据库系统(续)
20世纪70年代是关系数据库理论研究和原型开 发的时代。其中以IBM San Jose研究室开发的 System R和Berkeley大学研制的INGRES为典 型代表。 发展过程:
–奠定了关系模型的理论基础,关系模型的规范说明。 –研究了关系数据语言 –攻克了系统实现中查询优化、并发控制、故障恢复
一个数据库可称为OODBS,必须满足以 下条件
– 支持一核心的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 支持传统数据库系统所有的数据库特征
第三代数据库技术的特点(续)
数据库系统概论王珊第四版
(2) 数据结构 一个数据结构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也可以由若干个 数据结构组成,或由若干个数据项和数据结构混合组成。 数据结构描述={数据结构名,含义说明,
组成:{数据项或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 : 以“学生”为例 数据结构:学生 含义说明:是学籍管理子系统的主体数据结构,定义了一
数据库设计定义
广义:是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的设计 狭义: 设计数据库本身
一般定义: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 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 储和管理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的应用需求,包括信息管理 要求和数据操作要求。
数据库系统概论王珊第四版
7.1 数据库设计概述
7.1.1 数据库设计的特点
个学生的有关信息 组成:学号,姓名,性别,年龄,所在系,年级
数据库系统概论王珊第四版
(3) 数据流 数据流是数据结构在系统内传输的路径。 数据流描述={数据流名,说明,数据流来源,
数据流去向,组成:{数据结构}, 平均流量,高峰期流量}
数据流: “体检结果”可如下描述: 数据流:体检结果 说明:学生参加体格检查的最终结果 数据流来源:体检 数据流去向:批准 组成:…… 平均流量:…… 高峰期流量:……
二、需求分析的方法
结构化分析方法(SA) :是从最上层的系统组织机构入手,采 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式分析系统,并用数据流图和数据 字典描述系统。
SA方法把任何一个系统抽象为如下形式。
数据存储
信息要求
数据流
数据流
数据来源
处理
数据输出
处理要求
数据库系统概论王珊第四版
三、数据流图(DFD, Data Flow Diagram)
数据库系统概论(王珊_萨师煊)第一章
数据库的地位●数据库技术产生于六十年代末,是数据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
●数据库技术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它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应用向各行各业的渗透。
●数据库的建设规模、数据库信息量的大小和使用频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是学习动态网站课程的必不可少的知识;●在毕业设计、专升本考试、以后的工作中都能用到;一、数据(Data)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数据的定义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数据的种类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学生的档案记录、货物的运输情况等●数据的特点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数据的含义称为数据的语义,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例如93是一个数据语义1:学生某门课的成绩语义2:某人的体重语义3:某个年级的学生人数语义4:请同学给出。
●学生档案中的学生记录(李明,男,197205,江苏南京市,计算机系,1990)语义:学生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所在院系、入学时间解释:李明是个大学生,1972年5月出生,江苏南京市人,1990年考入计算机系请给出另一个解释和语义二、数据库的定义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的基本特征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可为各种用户共享冗余度较小数据独立性较高易扩展三、数据库管理系统●什么是DBMS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是基础软件,是一个大型复杂的软件系统●DBMS的用途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DBMS的主要功能数据定义功能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定义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分类组织、存储和管理各种数据确定组织数据的文件结构和存取方式实现数据之间的联系提供多种存取方法提高存取效率数据操纵功能提供数据操纵语言(DML)实现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 DBMS的主要功能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数据库初始数据装载转换数据库转储介质故障恢复数据库的重组织性能监视分析等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实用程序)数据库在建立、运行和维护时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多用户对数据的并发使用发生故障后的系统恢复其它功能DBMS与网络中其它软件系统的通信两个DBMS系统的数据转换异构数据库之间的互访和互操作四、数据库系统●什么是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王珊萨师煊chPPT演示文稿
13.3.1 数据模型的发展
❖ 1. 对传统的关系模型 (1NF) 进行扩充,引入了少数构造器, 称为复杂数据模型
一种是偏重于结构的扩充 一种是侧重于语义的扩充
❖ 2. 增加全新的数据构造器和数据处理原语,以表达复杂的 结构和丰富的语义
❖ 3. 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 ❖ 4. XML数据模型
13.3 数据库系统发展的特点
❖ 空间数据查询语言是为了正确表达以上查询请求
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 功能
提供对空间数据和空间关系的定义和描述 提供空间数据查询语言,实现对空间数据的高效查询和操
作 提供对空间数据的存储和组织 提供对空间数据的直观显示等
第十三章 数据库技术新发展
13.1 数据库技术发展概述 13.2 数据库发展的3个阶段 13.3 数据库系统发展的特点 13.4 数据库技术发展趋势 13.5 小结
❖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 之一,也是应用最广的技术之一
第一代的网状、层次数据库系统 第二代的关系数据库系统 第三代数据库系统--数据库大家族
数据库技术发展概述(续)
❖ 下图通过一个三维空间的视图从数据模型、新技术内容、应用领域3个方面, 描述了数据库系统的发展、特点和相互关系
❖ 目标
提供对紧急情况及时反应的能力
❖ 方法
嵌入ECA,即事件-条件-动作规则
主动数据库(续)
❖ 为支持ECA规则,主动数据库的研究集中于解决 以下问题:
1. 主动数据库的数据模型和知识模型 2. 执行模型 3. 条件检测 4. 事务调度 5. 体系结构 6. 系统效率
13.3 数据库系统发展的特点
并行计算技术利用多处理机并行处理产生的规模效益来提高系统 的整体性能,为数据库系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硬件平台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王珊、萨师煊第一章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数据库系统概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Data):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成为数据。
数据的表现形式不能完全表达其内容,需要经过解释,数据和关于数据的解释(语义)是不可分的。
数据库(DB):严格地讲,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数据库数据具有三个特点:永久存储、有组织、可共享。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主要功能:1.数据定义功能2.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3.数据操纵功能4.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5.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6.其他功能(DBMS与网络中其他软件系统的通信功能;与另一个DBMS或文件系统的数据转换功能;异构数据库之间的互访和互操作功能等)数据库系统(DBS):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DBA)构成。
数据库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是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
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3个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科学计算;无直接存取存储设备;没有操作系统;数据处理方式是批处理。
特点:数据不保存、应用程序管理数据、数据不共享、数据不具有独立性。
文件系统阶段:科学计算、数据管理;磁盘、磁鼓存取存储;有文件系统;数据处理方式是联机实时处理和批处理。
特点:数据可以长期保存、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但仍然存在数据共享性差,冗余度大、数据独立性差的缺点。
数据库系统阶段:进行大规模数据管理;有了大容量磁盘、磁盘阵列;有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处理方式有联机实时处理、分布处理、批处理。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库系统与人工管理和文件系统相比的特点有:1.数据结构化数据库系统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这是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
2、数据库系统概论(王珊-萨师煊)第二章关系数据库
2.3 关系的完整性
2.3.1 关系的三类完整性约束 2.3.2 实体完整性 2.3.3 参照完整性 2.3.4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2.3.1 关系的三类完整性约束
• 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
关系模型必须满足的完整性约束条件称为关系的两个不
(6)码
–
候选码(Candidate key) 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 组为候选码 简单的情况:候选码只包含一个属性
–
全码(All-key)
最极端的情况:关系模式的所有属性组是这个关系模式的候选码, 称为全码(All-key)
–
主码
若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一个为主码(Primary key)
关系:SAP(SUPERVISOR,SPECIALITY,POSTGRADUATE)
假设:导师与专业:n:1, 导师与研究生:1:n 主码:POSTGRADUATE(假设研究生不会重名)
SUPERVISOR 张清玫 张清玫 SPECIALITY 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专业 POSTGRADUATE 李勇 刘晨
(3)单元关系与二元关系
当n=1时,称该关系为单元关系或一元关系
当n=2时,称该关系为二元关系
(4)关系的表示
关系也是一个二维表,表的每行对应一个元组,表的每列对应一个域
(5)属性
– – –
关系中不同列可以对应相同的域 为了加以区分,必须对每列起一个名字,称为属性(Attribute) n目关系必有n个属性
数据库系统概论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第二章 关系数据库
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教材精讲(绪论)【圣才出品】
第1章绪论本章介绍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据管理的发展过程、数据库系统的组成部分等。
从中可以学习到为什么要使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技术的重要性。
本章是后面各章节的准备和基础。
1.1 数据库系统概述1.1.1 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一、数据(Data)数据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
可以对数据做如下定义: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
描述事物的符号可以是数字,也可以是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语言等,数据有多种表现形式,它们都可以经过数字化后存入计算机。
二、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数据具有永久存储、有组织和可共享三个基本特点。
三、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1.数据定义功能DBMS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ata Definition Language,DDL),用户通过它可以方便地对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进行定义。
2.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DBMS要分类组织、存储和管理各种数据,包括数据字典、用户数据、数据的存取路径等。
3.数据操纵功能DBMS提供数据操纵语言(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DML),用户可以使用DML操纵数据,实现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如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等。
4.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数据库在建立、运用和维护时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统一控制,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多用户对数据的并发使用及发生故障后的系统恢复。
5.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数据库初始数据的输入、转换功能,数据库的转储、恢复功能,数据库的重组织功能和性能监视、分析功能等。
四、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数据库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数据库系统可以用图1-1表示。
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5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 课后
第2章关系数据库
第3章关系数据库标 准语言SQL
第4章数据库安全性
第三部分章节题库
第5章数据库完整性
第6章关系数据理论
第7章数据库设计 第8章数据库编程
第三部分章节题库
02
第10章数 据库恢复技 术
01
第9章关系 查询处理和 查询优化
03
第11章并 发控制
04
第12章数 据库管理系 统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痛苦呀~.~,题目找不到教程,一个地方不会写,全找方法,天天自闭#.#。
目录分析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
第1篇基础篇
第2篇设计与应用开 发篇
第3篇系统篇 第4篇新技术篇
第1篇基础篇
第1章绪论 第2章关系数据库 第3章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第4章数据库安全性 第5章数据库完整性
第2篇设计与应用开发篇
第6章关系数据理论 第7章数据库设计 第8章数据库编程
第3篇系统篇
第9章关系查询处理和查询优化 第10章数据库恢复技术 第11章并发控制 第12章数据库管理系统
第4篇新技术篇
第13章数据库技术发展概述 第14章大数据管理 第15章内存数据库系统 第16章数据仓库与联机分析处理技术
第三部分章节题库
内容摘要
不同一般意义的传统题库,本题库是详解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5 版)的专业课复习题库,包括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和模拟试题四大部分。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四部 分:第一部分为名校考研真题。精选部分名校考研真题及相关教辅典型习题,每道试题均提供详尽答案解析。学 员可以熟悉考试真题的特点,并测试自己的水平。第二部分为课后习题。本部分内容选用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 (第5版)的全部课后习题,并提供详细答案和解析,由于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知识点涵盖广,因此考生可在 第一轮复习中通过此部分内容的练习,打好专业课基础。第三部分为章节题库。遵循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 (第5版)的章目编排,精选详析了部分名校近年的考研真题,同时针对该教材的重难点相应整理了典型题,并对 题库中的试题进行详细解析。第四部分为模拟试题。根据历年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及热门考点进行押题,其试题数 量、试题难度、试题风格与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完全一样。通过模拟试题的练习,学员既可以用来检测学习该考试 科目的效果,又可以用来评估对自己的应试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NewSQL技术:NoSQL的扩展。 • 各类技术的相互借鉴、融合和发展是未来数据管理领域的发展趋
势,当前比较热门的大数据管理就是一个很典是指无法在可容忍的时间内用现有的IT技术和软硬件工具对 其进行感知、获取、管理、处理和服务的数据集合。通常被认为是 PB(103TB)或EB(1EB=106TB)或更高数量级的数据,包括结构化 的、半结构化的和非结构化的数据。
数据库技术发展概述
一、数据库技术发展的历史回顾
• 数据库技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至今有近60年的历史了。目前 已发展成了一门内容丰富的前沿学科,而且还带动了一个巨大的 软件产业。它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也是应用 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它已成为计算机信息系统与智能应用系统 的核心技术和重要领域。
二、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 大数据给数据管理、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提出了全面挑战 •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 NoSQL技术:是指非关系型的、分布式的、不保证满足ACID (事务的四大特征: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耐久性)特征 的一类数据管理系统;
• NoSQL技术的主要代表:Google于2004年发布的MapReduce技 术,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高度容错的分布式文件系 统、并行编程模型和并行执行引擎;
二、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 数据管理技术面临的新挑战 • 数据类型多样化且异构: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 据; • 数据处理和应用需求巨大:已从数据仓库中结构化的海量数据 的多维分析发展到了对海量非结构化数据的复杂分析和深度挖 掘; • 对计算机硬件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核、大内存、集群、 云计算等等。
• 由数据库技术与信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衍生出来的新技术有很多, 比如,分布式数据库、并行数据库、基于人工智能的各类知识库、 多媒体数据库、移动数据库、Web数据库等
一、数据库技术发展的历史回顾
• 数据库发展的三个阶段 • 第一代数据库系统:IBM的层次数据库管理系统IMS、基于网 状的数据库系统DBTG; • 第二代数据库系统: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库系统; • 第三代数据库系统:新一代数据库系统,具有基于面向对象或 者基于对象关系的数据模型,分布式、C/S结构或混合式结构, 并行运行等特征。
• 大数据的特征 • 巨量、多样、快变、价值等
• 大数据的研究跨越信息科学、社会科学、网络科学、心理学、经济 学等诸多领域。
• 大数据的应用:比如互联网文本大数据管理和挖掘(如中国人民大 学研制的时事探针系统)、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用户建模、NoSQL数 据管理系统等
• 涉及的相关技术:数据库、检索、分析挖掘、信息处理和通信等。
一、数据库技术发展的历史回顾
• 数据库系统发展的特点 • 数据模型的发展:由层次、网状、关系模型,演变到目前的面 向对象、XML、RDF等数据模型; • 数据库技术与相关技术相结合:分布式数据库、并行数据库、 基于人工智能的各类数据库(演绎数据库、知识数据库、主动 数据库等)、多媒体数据库、模糊数据库、移动数据库、Web 数据库等; • 面向应用领域的数据库新技术:数据仓库、工程数据库、统计 数据库、空间数据库、科学数据数据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