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流域自然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湄公河流域自然条件

1 概述

澜沧江流出中国境后称湄公河,湄公河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流域面积62万km2,占湄公河一澜沧江总流面积的77.8%,几乎包括整个老挝、柬埔寨和泰国的大部分地区、越南的三角洲地区和部分中部高厉河道。平均比降约0.16‰。见下图(湄公河流域水系示意图)。

湄公河干流河谷较宽,多弯道,经老挝境内的孔(Khone)瀑布进入低地,到柬埔寨金边与洞里萨(TonleSap)河交汇后,进入越南三角洲。三角

洲面积4.95万km2,土地肥沃。河流过金

边后分成两条汉河,一条叫湄公河,一条叫

巴塞(Bassac)河。在河口附近,湄公河又分成

3条汊河人海。

干流桔井以下可全年通航,桔井以上大

水时可通小汽船,3000~4000t级船可上溯

至金边。通过适当整治,湄公河可成为全线

通航河流。

湄公河的主要支流都比较短小,长度均

只有数百公里。其中最大支流是泰国境内的

蒙河,该河发源于呵叻府,河流先向东北流,

然后转向东流,最后在空坚附近注入湄公河,

河流全长550km,流域面积15.4万km2,多

年平均流量720m3/s,其最大支流是锡河。

湄公河另一条较大支流是洞里萨河,该

河发源于柬泰边境,河流向东南流,最后在

金边注入湄公河。该河全长400km,流域面

积8.4万km2,年平均流量960m3/s,其

上游有洞里萨湖。湄公河涨水时,水注入洞

里萨湖,湖面积由2590km2增加到7700km2,

而在冬季,湄公河水消退后,水从洞里萨河流人湄公河。洞里萨湖和洞里萨河可以通航。

2 流域自然特性

2.1 地形地貌湄公河地形可分为5个区:北部高原、安南山脉(长山山脉)、南部高地、呵叻高原和湄公河平原。北部高原包括老挝北部,泰国的黎府和清莱省山区,到处是崇山峻岭,高程达1500~2800m,只有少量的高地平原和河谷冲积台地。安南山脉从西北向东南延伸800余km,北部和中部的山坡较陡,南部为丘陵地区。南坡和西坡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雨量较大,而中部河谷较干旱。南部高地包括柬埔寨的豆寇山脉,东面为绵延山地,西南为丘陵地。呵叻高原包括泰国东北部和老挝的一部分,为长宽各约500km的蝶状山间盆地,支流蒙河和锡河流经这里。湄公河平原为大片低地,包括三角洲地区。

2.2 气候、水文湄公河流域位于亚洲热带季风区的中心,5~9月底受来自海上的西南季风影响,潮湿多雨,5~10月为雨季;11月~次年3月中旬受来自大陆的东北季风影响,干燥少雨,11月~次年4月为旱季。

强度很大、历时较短、影响范围较小的雷雨在整个雨季都很频繁;历时较长,范围很大的降雨在9月份最频繁,能引起严重的洪水泛滥,但其影响大多只局限于三角洲地区和流域西部,偶而穿越大陆使更大范围遭受长时间大雨袭击。由于降雨的季节分布不均匀,流域各地每年都要经历一次强度和历时不同的干旱。

湄公河流域正常年降雨量从泰国东北部的1000mm以下递增到老挝南部、柬埔寨和越南的山区边缘的4000mm以上,在柬埔寨平均为2000mm,平均年降雨量的年内分布很不均匀,年降雨量的88%

左右集中于5~10月份。

湄公河流域气温变化较小,最高平均气温越南为30℃,泰国为33.5℃;最低平均气温老挝为15℃,柬埔寨为22.7 ℃;相对湿度为50%~98%。

湄公河流域的径流来自降雨,由于每年不变的季风影响,上一水文年至下一水文年的主要水位过程线几乎不变,丰水与枯水间的差距不大。假若规定丰水年流量为多年平均流量的110%以上,枯水年流量为多年平均流量的90%以下,那么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和出现机率在万象站约为25%、50%、25%,在桔井站约为20%、60%、20%。

1.3 地质澜沧江流域地质上属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是古特提斯洋域分布的主体地带。这一地区在漫长的陆核形成、板块运动、板内活动和陆内汇聚的地质演变阶段中,经过大洋俯冲、扩张、关闭,板块漂移、碰撞、缝合,陆地挤压、隆起、沉陷等错综复杂的地质构造活动,由南邦中间板块、毛淡棉——金边移动板块、掸泰马板块焊接而成。各板块之间有结合带和平移带相连。

板块运动和地壳变化导致流域区内超常岩石圈和岩石圈断裂,形成流域区内的断裂构造。主要断裂带有:

(1)澜沧江——清迈断裂带,分布于云南省景洪一泰国清莱—泰国清迈西侧一带。以超岩石圈及岩石圈断裂为主。

(2)奠边府—程逸断裂带,北起越南边境,经奠边府、老挝琅勃拉邦,向西南止于泰国程逸以南,为板块结合带。

(3)宾河—洞里萨湖断裂带。西过泰国宾河,南过柬埔寨洞里萨湖。为区域性断裂带。

(4)长山—岘港断裂带。北西起于老挝川圹,经甘蒙、福会延人岘港以南大陆架。为区域性断裂带。

(5)东西向断裂构造带。在北纬24°至10°之间,大约每隔3°可找到一条东西向断续延伸的构造痕迹。如北纬24°附近,是控制抹谷群、公养河群及越北古陆北界的控制带;北纬21°是东西向安州盆地南界;北纬18°在河静及扁担山地区,东西向断裂控制华力西期花岗岩带边界及上丁盆地与呵叻盆地分界;北纬15°是呵叻盆地南界及玉岭杂岩(昆嵩陆核)分布带。

受板块构造体制的演化控制,流域区内发生了多次岩浆活动,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岩浆构造带,每种类型的岩浆构造带又有其特定的组合和地球化学特征。同一板块活动部位上,多期形成的岩浆带叠加,即为现今保存的构造岩浆带。流域区自西向东分布有如下5个主要的岩浆构造带。

1.黎府—乌泰他尼构造岩浆带

位于泰国,是印支陆核边缘华力西褶皱带再次活化形成的陆缘构造岩浆带。多为印支晚期等粒角闪石一黑云母花岗岩、闪长岩小岩体,并有安山岩、玄武岩脉伴生,一般为多期侵入的杂立岩体,其后有玄武—安山岩熔岩溢出。

2.奠边府—程逸蛇绿岩带

跨越、老、泰3国,为一支解变型后残留的蛇绿岩带。

3.绿春—桑怒构造岩浆带

跨中、越、老3国,现今位于哀牢山—黑水河板块结合带西南侧,是一个多期强烈活动的构造岩浆带,早期古岛弧始于元古代,在马江河谷见有该期洋脊玄武岩及裂谷型玄武岩。华力西至印支期岛弧,继承早期岛弧发展,晚二叠至早三叠世为初始洋内弧发展期,在马江断裂中有由橄榄岩、辉长岩、闪长岩、玄武岩及细碧岩组成的蛇绿岩带,同期在奠边府有266-252Ma的岛弧深成辉长一闪长一花岗岩侵位;印支期为岛弧碰撞型岩浆带强烈活动时期,从北西向南东,在绿春(云南)、莱州(普西隆)、奠边府等地有富钾铝过饱和系列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碱性二长花岗岩及浅色花岗岩分布,Rb—Sr等时线年龄在250~240Ma(奠边府二期)和230~211Ma(绿春地区)之间,同碰撞期尚有流纹岩、英安岩及基性熔岩(马江)等火山岩与花岗岩共生;燕山期有滞后型陆相酸性火山岩喷出及小型酸性岩墙呈线状展布;喜山期有板内张裂期石英正长岩、霓辉(辉石)正长岩等碱性班岩杂岩体分布,Rb—Sr等时线年龄为37-21Ma。

4.长山构造岩浆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