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认识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人教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第一课时。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通过观察、分析、合作与交流等学习活动,认识面值不大于1元的人民币,以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先认识面值是1元、1角和1分的人民币,再认识5角、2角、5分和2分的人民币。
接着,使学生体会到“10角就是1元”,抽象出“1元=10角”。
加深对人民币面值和元、角、分之间的进率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思路:1元以内的人民币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这些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但这些认识又是较零星、散乱的,所以,这节课的设计,一方面应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展教学,另一方面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交流、合作、活动中探索新知,使原有的生活经验系统化、教学化。
教学目标:1.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进率:1元=10角,1 角=10分。
2.会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在兑换钱的活动中加强体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初步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广泛作用,培养勤俭节约、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及它们之间的进率:1元=10 角,1 角=10 分。
教学难点:能够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学生抽福袋,由红包引入课件:小朋友到商场购物的情境。
问:小朋友去买东西要用什么来买?生:钱2、揭示课题:那你们知道在中国的钱还有一个很响亮的名字是什么吗?(人民币)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使用人民币的经历引入,让学生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熟悉的场景能唤起学生的共鸣,调动积极的认知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1、通过展示现行流通的第五套人民币,介绍人民币: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5.1《认识人民币》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5.1《认识人民币》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5.1认识人民币》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面值,以及能够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交易。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知识,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人民币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只知道人民币可以用来购物,对于人民币的具体面值和如何使用可能还不够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人民币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各种面值。
2.培养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交易。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人民币,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各种面值。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交易。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主动探究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人民币的真实物品,如纸币和硬币。
2.准备一些人民币的图片,用于教学演示。
3.准备一些小物品,用于模拟交易。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人民币的真实物品,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见过这些钱吗?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然后教师总结,引入今天的课题:认识人民币。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人民币的图片,一边展示一边讲解人民币的各种面值,如: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等。
同时,教师可以将这些面值的人民币actual objects 发给学生,让学生触摸和观察,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手中的人民币,并尝试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易,如:用1元钱买一颗糖果等。
教师在旁边指导,帮助学生正确使用人民币。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6篇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6 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局部,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为大家采集的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欢送大家借鉴与参考,希翼对大家有所匡助。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 元=10 角, 1 角=10 分,初步学会简单的换算。
2、对学生发展保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便性和有序性。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 元=10 角, 1 角=10 分,初步学会简单的换算。
2、对学生发展保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1、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课件及人民币有关挂图。
2.1 角的硬币 10 个,用胶布粘连在一起; 1 分的硬币 l 个,用胶布粘在一起。
3.学生每人一份配套的学具。
学生到商店买东西,买东西需要钱,导入钱的认识(人民币的认识)。
1.提醒课题课件演示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情境.引出买东西,要用钱,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板书:认识人民币)2.教学例 1教师:出示 1 元、 5 元、 10 元、 100 元、 1 角、 5 角等教学挂图,请小朋友分小组讨论两个问题。
(1)从哪里可以看出它是多少钱?(2)它是什么样子的?3、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板书: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类。
3.教学例 2(1)出示 10 个 l 角的钱,一角一角地数,数出 10 角用胶布粘连,把它贴在黑板上。
又出示 1 元问:“谁知道 l0 角和 l 元哪个多? 哪个少?还是一样多?”推出 1 元=10 角。
(板书)(4)引导学生想一想: 1 元等于多少分? (1 元=100 分)(1)出示一张一角纸币的一个一分硬币。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整单元PPT课件(共4课时)

五 认识人民币 第3课时 简单的计算(1)
课时目标
1.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会进行 一些简单的计算;知道物品价格,通过简 单的加减解决问题。
2.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 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并知道爱
一、复习 导入
5( )5元 2( )角
2( )6元 0( )角
(1 )元1( )5 角 6 ( )分
还可以先选定哪 本呢?
共11 元
共13 元
共12 元
二、互动 新授
共11 元
共14 元
共13 元
5元+8元= 13元 我6们元遇+到7这元些=问 题1要3元有顺序地考
虑问题,这样不 容易发生重复或 者漏掉的错误。
三、巩固 练习
1.
7+9=16 (元)
三、巩固 练习
2.
四、课堂 小结
计算元、角、分的加减法时,相同 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即元和元相加 减,角和角相加减,分和分相加减;单 位不同时,要统一单位后再进行计算。
练习
1.
3
9
5 5
2 8
26 14 69
三、巩固 练习
2.
3元+9元= 12元
2元2角-1元=1 元2角
三、巩固 练习
3.
1
6
2
9 2
四、课堂 小结
掌握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1元=10角, 1角=10分。 进行简单加减时,要在货币单位统一 的情况下进行。
五 认识人民币 第4课时 简单的计算(2)
二、互动 新授
怎么想 呢?
先想1元可以换 成几个1角,再 想……
12
1元就是10角 , 10角+2角= 12角。
二、互动 新授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5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5篇数学是人们熟悉自然、熟悉社会的重要工具。
数学是一门古老而崭新的科学,是整个科学技术的基础。
下面是我细心为大家整理的学校一班级数学《熟悉人民币》教案优秀5篇,假如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关心,请共享给最好的伴侣。
学校一班级数学《熟悉人民币》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熟悉常见人民币面值及特征。
2、知道人民币的用途及一些意义。
3、了解简洁的钱币兑换关系,并学习简洁的粘补技巧。
重点难点熟悉人民币面值,人民币的兑换关系。
活动预备1、各种面值人民币。
2、一些日常用品及价格单。
活动过程一、了解人民币1、出示人民币,老师:这个是什么?有什么用呢?2、老师:对,是钱,钱是一种拿来交易的东西,比如用来买玩具啊,买生日蛋糕啊,或者请别人干活要给钱给别人啊。
我们中国制造出来的钱叫人民币。
二、熟悉不同面值的人民币1、在黑板上展现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给幼儿观看,请幼儿认真观看有何不同。
2、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发觉。
3、老师订正、确定幼儿的说法。
4、简洁告知幼儿人民币的基本货币单位是圆角分。
三、人民币的兑换1、出示2角的人民币,请幼儿说说可以兑换成几张1角的人民币。
2、出示5角的人民币,请幼儿想想看可以换成几张1角的人民币?几张1角和2角的人民币?3、……延长活动1、粘补残缺的“人民币”。
2、角色嬉戏:购物。
学校一班级数学《熟悉人民币》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使同学在观看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熟悉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2、在购物活动中,初步熟悉商品的价钱,学会简洁的购物。
3、在取币,付币,换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育思维的敏捷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爱好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熟悉人民币和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难点是在取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育同学思维的敏捷性,以及解决问题的力量。
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教学预备:多媒体1元以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超市图)超市里的商品可真多呀!今日老师也带来了很多的东西,小伴侣想要吗?(想)想要可没那么简单,老师有个规章:你们必需用钱来买。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10篇)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10篇)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精选10篇)教学反思对老师来说有很重要的帮助,能够让老师知道自己教学出的不足之处,从而在以后的教学中获得进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1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一共分三课时教学。
第一课时认识人民币,掌握人民币的颜色、面值。
第二课时学习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的换算,明确:1元=10角,1角=10分。
第三课时让学生模拟购物,体验购物的乐趣,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如何付钱。
在这单元的教材分析时,我有这样想法:关于教学重点、以往教学时总把重心放在识别面额价值和弄清进率进行换算上。
而对于这些,学生都有生活经验,过分强调、单纯讲授显然脱离学生的实际,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
这样的教学无法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又从何谈起。
所以我大胆地进行了创新,下面把我将对这一单元第三课时的教学做一下反思:1、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人民币的认识对学生来说有初步的概念。
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认识人民币是远远不够的,认识人民币的目的是为了使用它,体现它的社会价值。
所以,这节课整个教学过程以购物为主线,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既调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又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亲近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
2、让学生自主探索,相互合作交流。
让学生怎样区分不同的人民币,怎样付款。
这些不是老师教给学生的,而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主尝试。
充分利用学生到商店里购物的生活实践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让学生产生主体作用,并通过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认识人民币面额值在100元以内的各种人民币。
通过到商店里购买物品付款活动,买14元9角的文具盒,9元的钢笔,23元的'转笔刀,让学生的思维被激发时,自主探索出了多种付人民币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找出不同的付款方式的共同点,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1认识人民币(50)-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1 认识人民币(50)人教版教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1 认识人民币(50)人教版一、教学内容1. 认识人民币的四大类:纸币和硬币;2. 掌握人民币的各个面值及其图案特点;3. 理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及进率关系;4. 学会人民币之间的换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种类和面值,知道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2. 培养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结算的能力;3. 增强学生对货币的认识,提高他们的经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人民币各单位之间的换算;2. 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人民币的各个面值及其特点,能够进行简单的购物结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民币实物、图片、PPT等;2. 学具:人民币卡片、练习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同学,看看他们身上携带了哪些人民币,并简要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2. 讲解人民币的种类和面值,展示人民币实物和图片,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四大类,掌握各个面值的图案特点;3. 讲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是元,角和分,让学生明白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4. 进行人民币之间的换算练习,让学生通过计算,掌握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5. 例题讲解:以购物场景为例,讲解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让学生学会实际运用;6.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购物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六、板书设计1. 人民币的四大类;2. 各个面值的图案特点;3. 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及进率关系;4. 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你认识的人民币面值及其图案特点;(2)用人民币卡片进行换算练习;(3)设计一个购物场景,运用人民币进行结算。
2. 答案:(1)人民币面值及其图案特点:1元、5元、10元、50元、100元等;(2)人民币卡片换算练习:如10角=1元,1元=10角,1角=10分,10分=1角等;(3)购物场景结算:如买一本书,价格为25元,给学生提供50元,让学生计算找零金额。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

初步了解银行卡、移动支付等非现金支付方式及 其使用流程。
购物流程
了解在商店或超市购物的基本流程,包括选购商 品、排队付款等。
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培养
消费者权益
了解消费者享有的基本权益,如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 。
维权途径
知道在购物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如向商家投诉、拨打消费者热线等。
真币水印层次分明,立体感强 ;假币水印模糊,缺乏立体感
。
观察安全线
真币安全线嵌入纸张内部,有 全息磁性开窗安全线等特征; 假币安全线多为印刷而成,缺 乏立体感。
观察彩色纤维
真币纸张中有机运用彩色纤维 ,假币则可能没有或彩色纤维 颜色单一。
观察印刷质量
真币采用雕刻凹版印刷,图案 清晰,色彩鲜艳;假币则印刷
人民币的功能
作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民币面值、图案与防伪特征
人民币面值
人民币的面值包括元、角、分等 ,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具有不同的
购买力。
人民币图案
人民币的图案设计精美,富有文化 内涵,体现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 自然风光。
防伪特征
人民币具有多种防伪特征,如水印 、安全线、彩色纤维、无色荧光纤 维等,以确保货币的真实性和安全 性。
诚信购物
培养诚信购物的意识,遵守购物秩序和规则,尊重他人的权益。
06
储蓄理财中的人民币应用
银行储蓄账户开设与管理
储蓄账户类型
了解不同类型的储蓄账户,如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等。
账户开设流程
熟悉银行开户流程,包括填写开户申请表、提交身份证明等。
账户管理技巧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说课稿一、说教材《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它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让一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因此学会这一部分是非常重要的。
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
为了突出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材在这方面做了精心的安排。
如主题图出示了3幅逼真的购物、乘车、存钱的画面,即只要进行商品交换,就要用到人民币。
同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教育学生将平时的零花钱积攒起来,积少成多后,将这些钱用来办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如买好书捐赠给贫困的同伴等等。
而且,教材还多处精心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
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在买卖商品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认识单位是角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4.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和节约用钱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教学难点:人民币的等价兑换。
二、说教法、学法鉴于一年级的学生爱玩、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创设购物,换钱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认识人民币的功能和作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为学生设计看钱、认钱换钱、摆钱等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人人参与、各个动手,主动探索,鼓励学生自己寻找答案,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8.2 认识人民币 课件(共15张PPT)

30元
49元
8元
(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买5本
需要多少钱?
10元
1. (选自教材P94 T9) 60 4
1
5
13
2. (选自教材P94 T10)
30元 (1) 比
49元
8元
贵( 22 )元。
10元
30元
49元
8元
10元
(2)4种物品各买一件,一共要付多少钱? 30+49+8+10=97(元) 答:一共要付97元。
30元
49元
8元
10元
(3)最少要花多少钱,才能买到2种物品? 8+10=18(元)
怎样兑换? 可以兑换2张50元的人民币; 可以兑换5张20元的人民币; 可以兑换10张10元的人民币; 可以兑换100张1元由。 6元大, 因为6元 = 60角,60角>59角,所以 6元大。
知识点4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难点) 怎样进行人民币的简单的计算?
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分和分相加,满 十分进一角,满十角进一元;元、角、分的减法 计算,元和元相减,角和角相减,单位不同时, 要统一单位后再计算。
关于人民币你们知道哪些知识呢?
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三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1元=10角,1角=10分, 也可以表示为10角=1元,10分=1角。
想一想,填一填。
6元=( 60 )角 70分=( 7 )角 50角=( 5 )元 5元4角=( 54 )角 46分=( 4 )角( 6 )分
知识点3 较大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兑换(难点) 有一张100元的人民币,你能换成其他面值的吗?
1元=10角,1角=10分。
知识点2 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导语】数学是人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重要工具。
它是一门古老而崭新的科学,是全部科学技术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期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在社会各个方面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作用越来越重要。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知识点1、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人民币各单位之间的换算:1元=10角;10角=1元;1角=10分;10分=1角;10角=100分;1元=100分。
3、主要题型:填合适的单位。
(注意和生活实际联系)运算:元+元角+角满10角记得换成1元元-元角-角“角”不够减向“元”借1元当10角再运算4、解决问题:先画批,找准数据,再列式运算。
列式时用:“几元几角+几元几角”的情势来表示,不用小数情势列式。
5、换钱:1张10元可以换5张2元。
1张100元可以换5张20元。
1张100元可以换2张50元。
1张50元可以换10张5元。
6、2.00元=2元;0.50元=5角;59.90元=59元9角;9.25元=9元2角5分【篇二】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培养视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对学生进行爱惜人民币和节省用钱教育。
教学重难点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工具课件一套,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不同版本的)教学进程一、情境导入师: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课件演示:点击显现蓝猫图像)你们认识它们吗?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的日子,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来吧!二、探究新知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课件演示)(1)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学生回答)(2)师:你们爱好这些文具吗?可是用什么买呢?(学生回答)2、认识人民币(1)师:中国的钱币叫人民币,你们认识人民币吗?(2)初认人民币。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认识人民币∣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认识人民币∣人教新课标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认识人民币》。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人民币的单位、各种面额的人民币以及人民币的换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单位,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2. 培养学生熟练进行人民币的换算。
3. 培养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结算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单位,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以及熟练进行人民币的换算。
难点:人民币的换算方法以及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结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民币实物、幻灯片、黑板。
学具:人民币图片、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些人民币实物,让学生辨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教师讲解人民币的单位,让学生认识元、角、分。
(2)教师展示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让学生认识并了解其价值。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些例题,让学生观看并讲解其解题思路。
例题1:2元5角可以换算成多少元?例题2:3元减去2元等于多少元?4.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练习1:1元2角加上3角等于多少元?练习2:4元减去2元5角等于多少元?5. 人民币换算游戏: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人民币换算游戏,提高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换算的能力。
6. 购物结算实践:教师设计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结算。
六、板书设计板书认识人民币板书内容:人民币单位:元、角、分人民币面额: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5角、1角、5分、1分人民币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 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结算的实践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幻灯片、黑板等教具,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人民币的基本知识,通过例题讲解、随堂练习、游戏和实践,提高了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换算和购物结算的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efe5fdc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77.png)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旨在让一年级的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初步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基本面值及其图案,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使用人民币。
知识要点1.认识人民币2.了解人民币的基本面值3.掌握人民币图案的基本特征课程内容一、认识人民币人民币是中国的货币,它有不同的面值,包括纸币和硬币两种。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和购买。
二、了解人民币的基本面值人民币的主要面值有以下几种:1.一元2.五角3.十角4.五元5.十元每种面值的人民币都有其特定的图案和颜色,方便人们在使用时进行识别和区分。
三、掌握人民币图案的基本特征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有着不同的图案和细节,但它们都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人民币的正面通常是印着国家主席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字样的图案。
2.人民币的反面通常印着不同的图案,例如一元人民币上印着天安门的图案。
3.人民币的面值数字和字母用不同的颜色标示,方便人们在使用时更加方便准确。
教学方法本节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解法:对于人民币的基本面值和图案进行讲解,将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相关知识,识别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互动法:通过互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民币,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实践法:为学生提供实际的人民币样本,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比较,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人民币的不同面值和特点。
总结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可以初步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基本面值和图案,为日后使用人民币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通过互动游戏和实践操作,不仅增强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为日后的学习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
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分解和组合。
2、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难点:折出图形,拼出图形。
教学过程:一、折一折1、把一张正方形纸折成一样的两部分,怎么折?剪一剪,比一比。
先想后实践,再对比。
2、把长方形、三角形、圆的纸分别折成一样的两部分,怎么折?剪一剪,比一比。
二、拼一拼1、利用上面剪出的图形拼一拼。
2、展示你的作品。
3、你还能拼成别的图形吗?试一试。
三、练一练1、动手剪一剪,拼出有趣的图形。
2、口算训练比赛。
3、折飞机。
自己动手研究,实践制作。
4、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一个正方形吗?5、将一张正方形的纸剪成四个一样大小的三角形,用这些三角形可以拼出哪些图形?小组合作,交流评议。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动手、观察、合作、交流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学生在观察与操作中掌握长、正方体的特征,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学生在观察、比较、发现长方体、正方体间的联系与区别。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其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团结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难点: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与每个面得长、宽的联系。
教学具准备:教师:课件、长方体模型、实物、土豆、小棒、橡皮泥( )学生: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大家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机器人)它是由什么形状的物体组成的?(长方体)以前咱初步了解了长方体,这节课,咱们一起学习认识长方体。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认识人民币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认识人民币人教版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认识人民币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5单元“认识人民币”。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了解人民币的种类,掌握各种人民币的面值,学会人民币的换算,以及能够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认识各种人民币的种类和面值;2. 学会人民币之间的换算;3. 能够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4.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数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1. 认识各种人民币的种类和面值;2. 掌握人民币之间的换算;3. 能够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教学难点:人民币之间的换算,以及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民币实物、卡片、黑板、粉笔等。
学具:人民币卡片、练习本、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些人民币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和面值,引导学生关注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点讲解:(1)教师出示各种人民币卡片,让学生认识并说出它们的名字和面值。
(2)教师讲解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如:10元可以换成100个1元,1元可以换成10个1角等。
(3)教师出示一些购物场景,让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3. 随堂练习:(1)教师出示一些人民币卡片,让学生进行配对练习,如:10元对应100个1元,5角对应5个1角等。
(2)教师给出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计算,如:一件商品25元,学生有30元,问学生应该如何支付?4.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道购物计算的例题,如:一件商品30元,学生有50元,问学生应该如何支付?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计算,并讲解解题思路。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如下:人民币的种类和面值: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1角、5角、1元人民币的换算:1元 = 10角10元 = 100角100元 = 1000角购物计算:例题:一件商品30元,学生有50元,应该如何支付?解答:学生可以用50元减去30元,剩下20元,然后用20元去支付商品。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5.1《认识人民币》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5.1《认识人民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人民币的基本面额和图案。
2.能够正确识别1元、5元、10元和20元的纸币。
3.能够简单描述人民币的用途和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1.认识人民币的基本面额和图案。
2.识别1元、5元、10元和20元的纸币。
三、教学难点
1.区分不同面额的纸币。
2.理解人民币的用途和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
1.PPT课件。
2.人民币实物(1元、5元、10元、20元各一张)。
3.识别纸币的游戏卡片。
4.小组活动材料。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展示人民币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讨论人民币的图案和面额,引出人民币的重要性及用途。
2. 新知讲解
通过PPT介绍1元、5元、10元和20元的纸币,让学生理解人民币的基本面额和特点。
3. 游戏活动
教师出示识别纸币的游戏卡片,让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巩固对不同面额纸币的识别能力。
4. 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人民币在生活中的用途和重要性,每组派代表发表意见。
5. 拓展延伸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1元、5元、10元、20元之外的人民币面额,激发学生对货币的更深层次理解。
六、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人民币的基本面额和图案,理解了人民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关注并学习有关货币的知识。
七、作业布置
1.完成识别纸币的练习。
2.谈谈你认为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以上是本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尽快掌握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加深对货币的认识。
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5篇)

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5篇)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认识面值10元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他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
3、初步了解人民币的用途和使用人民币。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教学重点、难点1、本节课重点在于认识和使用人民币和单位名称。
2、难点在于每个环节的衔接。
活动准备1.1元、2元、5元、10元的纸币及1元的硬币若干。
2、装有纸币的信封若干份。
活动过程一、认识人民币1、出示纸币和硬币,教师介绍我国的钱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
(概括:我们今天以认识纸币为主)2、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是一个样的吗?”(引导幼儿观察)师:“它们是多少钱呢?你们怎么知道是1元、5元、10元呢?”(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师:“仔细这些钱上面都印有什么?你们知道这些钱的共同名称吗?”{人民币}3、介绍认识人民币单位“元”。
4、将装有纸币的信封发给每一位小朋友。
师:“小朋友打开信封看看里边信封看看里边有什么东西呀?(钱)那你们说说你们手中拿的是多少钱哪?”(引导小朋友正确运用单位“元”。
)5、让幼儿了解钱的用途。
(钱可以用来买衣服,买菜,买水果,交学费读书,等等,还可以用来捐助有困难的人。
)6、教幼儿合理的使用钱。
课堂延伸:老师激发幼儿的爱心,鼓励幼儿向右困难的人捐助,带上手中的钱给需要帮助的人送去。
教学反思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思路也很清晰,环节衔接得也挺好的,可能是因为用实物来演示,因此整堂课下来气氛都很好。
但是,在介绍单位的时候,小朋友还是没能很好的运用,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慢慢的去引导他们正确运用单位的。
《认识人民币》教案篇二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第二册《人民币的认识》。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面值,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2.学会简单的取币、换币,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能力、应用能力;3.受到爱护人民币及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范文(通用5篇)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范文(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1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6~49页。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模拟人民币、卡片。
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小明长大了)师:今天是小明7岁生日,妈妈要带小明乘车去买生日蛋糕和礼物,小明说:“我长大了,能让我自己试试吗?”于是妈妈把钱交给小明,由小明买车票,买蛋糕和礼物,你们看小明多高兴啊!(教师边讲电脑出示买东西的画面)。
“同学们,你们都用过人民币吗?谁能说说你在什么时候用的?”学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人民币?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介绍自己见过的人民币。
生:①纸币、硬币。
②几元的、几角的、几分的。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人民币。
”(板书:人民币)[力图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导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从而缩短了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亲近感,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引发学习兴趣,从而能主动的去学习新知。
]探究新知1.认识人民币。
a.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师:“同学们都见过什么面值的人民币?”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不同面值人民币。
生1直接说出几元,几角,几分,教师板书。
生2说几分,几毛,几块。
教师引导:平时说的几分,几毛,几块在数学上还可以说成什么?如果学生回答不准确教师边说边板书。
师:“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常用单位。
”b.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师:(出示1元人民币)“谁认识这张人民币?”师:“你可以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这张人民币吗?”学生从字样、颜色、人物等不同方面,谈自己对人民币认识。
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第一课时,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对人民币的基本认识,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面值,以及掌握人民币的换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认识人民币的各个面值。
2. 培养学生熟练进行人民币的换算,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各个面值,掌握人民币的换算方法。
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以及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民币实物、幻灯片、黑板。
学具:人民币图片、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人民币的名称,如壹元、伍角、贰角等。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人民币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呢?”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利用幻灯片或黑板,详细讲解人民币的各个面值,以及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如壹元等于十角,伍元等于五十角等。
同时,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大声朗读,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如“我有叁元贰角,我要买一个贰元伍角的文具,我还需要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并解答。
教师在解答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人民币的换算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本,让学生完成练习题。
练习题包括人民币的换算以及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如购物时如何计算找回的钱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人民币的各个面值,以及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如:人民币面值:壹元、贰元、叁元、肆元、伍元、陆元、柒元、捌元、玖元、拾元伍角、贰角、壹角人民币单位换算:壹元 = 十角伍元 = 五十角贰元 = 二十角叁元 = 三十角肆元 = 四十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填空题:人民币的各个面值有____元、____元、____元、____元、____元、____元、____元、____元、____元、____元。
人教版《认识人民币》说课稿(通用5篇)

人教版《认识人民币》说课稿(通用5篇)人教版《认识人民币》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认识人民币》说课稿(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1一、教材与学情分析《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主要是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让学生们初步了解各种不同面值人民币,通过对人民币的认识,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础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以后人民币的计算奠定基础。
新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人民币,具有一定的购物经验,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
对于人民币的面值,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将采用教师引导、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索交流的学习方法,让他们自己去整理、思考、讨论、展示,在这种自主探究和认识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各种面值人民币。
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知道进率:1元=10角、1角=10分。
2、充分感受、体验人民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知识内涵(包括人文、历史等),尤其是人民币里所蕴含的数学价值,在数学鉴赏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
3、培养学生观察、分类、抽象、概括、类比、迁移的能力与思维品质。
4、引导学生学会在熟悉的材料中发现问题、培养问题意识。
三、设计理念(1)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我来介绍人民币”,“我会分类整理”等环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给学生较大空间,开展探索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独立思考,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作业
• 1、练习
填一填 ( 6 )元( 9 )角
填一填 ( 2 )元( 5 )角
___6____元___7____角
____1_1___元
__6_7_元
=
1元=10 角 2元=( )角 20角=( )元
8元=( )角 70角=( )元
=
1角=10分
5角 =( )分 8角=( )分
认识人民币
观察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1角
8角
5角
1元2角
2角 6元5角 1元 9元8角
想买文具需要用到 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的分类:
纸币
(一)
硬币
人民币的分类:
元: (二) 角:
分:
认识元
仔 细
观
5元
察
2元
1元 1元硬币 下一步
正面:毛泽东头像
5元
背面:泰山图
返回
正面:维吾尔族、彝族人物头像 2元
1元=10角
1角=10分
填一填 能换(5 )张
填一填 能换( 2 )张
填一填
能换( 2 )张 和( 1 )张
5 2 10 2 1
做一做
1.练习题
我们一起来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1、人民币的种类:(纸币 )和( 硬币 )。 2、人民币的单位:( 元 )、( 角 )、
( 分 )。 3、1元=10角 1角=10分 4、人民币间的换算。
1元2角+1元2角 =12角+12角 =24角 =2元4角
如果给你5元, 可以买一个喜 两欢个的气气球球要,2元你, 我想付买了什5元么,,能能 找找回回多几少元元??
你需要什么就买什么 , 并算一算需要多少钱?
你能用一元钱买什么?
问问家里需要什么? 替妈妈算算要用多少钱?
做一做: 要买的东西 付出的钱
应找
5元-3元=2元
20元-10元=10元
2元-5角=1元5角
1元钱可以买那些
10
学习用品?
2角
2角
4角
5角
6角
(1)买一本练习本和一块橡皮, 一共用( 9角 )钱。 (2)买上面3种物品,一共用1( 元5角)钱。
(3)张刚买上面3种物品,付给售货 员2元钱,应找回( 5角 )钱。
1、练习
家庭作业
背面:南海,南天一柱
返回
1元
正面:毛主席头像
背面:杭州西湖 - 三潭印月
返回
1元
正面:面额 背面:菊花
返回
认识角
仔细观察
5角 5角硬币
2角
1角 1角硬币
下一步
5角
正面:苗族、壮族人物头像
背面:国徽、民族图案
返回
2角
正面:布衣族、朝鲜族人物头像
背面:国徽、民族图案
返回
1角
正面:高山族、满族人物头像
背面:国徽、民族图案
返回
5角硬币
正面:梅花、面额
背面:国徽、年号等
返回
1角硬币
正面:面额
背面:兰花等
返回
认识分
5分 2分 1分
下一步
5分硬币
正面:麦穗、年号、面额
背面:国徽、国名等
返回
2分硬币
正面:麦穗、年号、面额
背面:国徽、国名等
返回
1分硬币
正面:麦穗、年号、面额
背面:国徽、国名等
返回
_6__元_7__角 = _6_7_角
你能帮 气球吗?
选择
每个0.50元 每个0.8元 每个1.20元
5角
8角
1元2角
5角+8角 =13角 =1元3角
5角+1元2角 =5角+12角 =17角
=1元7角
8角+1元2角 =8角+12角 =20角 =2元
5角+5角 =10角 =1元
8角+8角 =16角 =1元6角
算一算
3元=(30)角 7元=(70)角 40角=(4)元 90角=(9)元
4角 =(40)分
2角=(20)分
比一比
4元 > 4角 60角 = 6元 3元 < 49角
你会怎样付8角钱的邮费?
_1__元_2__角 = _1_2_角
_3__元_8__角 = _3_8_角
_2_6_角 = _2__元_6__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