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及其发展的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及其发展的意义摘要:本文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分析了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意义。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地位;意义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的,至今已发展了30 多年。
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显现,尤其是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培养大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优化人才结构,促进人才的合理分布,配合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缓解就业压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如何搞好高等职业教育,深刻领悟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意义,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者至关重要。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1.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在学历上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相同地位。
《高等教育法》中明确指出:“本法所称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
”在该法中非常明确地把高等职业学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确定了下来。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将大学教育(5 级)分为学术性为主的教育(5A)和技术性为主的教育(5B),同属于高等教育,具有同等地位。
标准分类的颁布,使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权威性的确认。
2.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也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高等职业院校数、在校生数和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其规模已占普通高等教育的一半左右。
3.高等职业教育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指出:“到2020 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管理学视角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定位

需 的技 能人 才 , 别 是 高 技 能人 才 严 重 缺 等教 育 , 特 即高 等职 业 教育 作 为 一 种 层 次 的 的 基 础 技 能 和 岗位 职 业 技 能 及 更 好 的 适
乏 ; 一 方 面大 量 的技 能 劳 动 力就 业 十 分 高等 教 育 而存 在 , 层 次相 当于 普 通 高等 应 社会 与 工 作 岗位 的能 力 。 也就 是说 , 另 高 其 困难 , 才 的 结 构性 矛 盾 十 分 突 出 。这 些 教 育 的专 科层 次 : 是 作 为一 种 类 型 的 高 职毕业生是依靠 更扎实的专业基础 知识 人 还
一
线实现型人才系列中的高层次人才, 这
组成部分 。 但是, 目前我国高级技工、 技师 职业教育的“ 职业性” 与就业性特征 。
和 高 级 技 师 三 类 高技 能 人 才 的 比例 只 占 家 平均 2 % ̄3 %的 比例 。 方面 企 业 急 0 0 一
既不同于普通高校培养 的研 究型人才和
由此 引发 的有关高等职 业教育定位 设计型人才 , 也不同于职业高 中、 中专培
较 种 层 次 的高 等 教育 , 是 一 种 类 型 的 高 才 。这 类 人 才 需要 有 较 广 的 知识 面 、 强 还
企 业技 工总 数 的 35 . %, 远 远 低 于 发 达 国 问题 的争论 主 要 集 中在 : 等 职 业 教育 是 养 的 中级 实 现 型人 才 , 是 技 术 应用 型人 高 而
求 , 是 推 动 我 国 制 造 业 、 务 业 乃 至 整 分 。 高 等教 育 理论 研 究与 实 践推 进 的 过 生 知 识 技 能结 构 的 出发 点 , 高 毕 业 生 面 也 服 在 提 个 国 民 经 济 现 代 化 建 设 和 解 决 我 国高 技 程中, 其性质与层 次的定位 问题成为实现 向就 业 市 场 的核 心 竞 争 力 , 照“ 单 培 按 订 能人才严重缺 乏的客观需要 。 我国的高等 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定位 的两项基础性 问 养 ” 要 求 推 动 运 行 机 制 的 改 革 , 立 稳 的 建 职 业 教 育 近几 年 在 规 模 上迅 猛 发 展 , 目前 题。 E前 , 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简单地 定 、 序 、 活 的 毕业 生 就 业 渠 道 和 网络 , l 我 有 灵 国家 的 高 等 教 育体 系 包 括 “ 两个 系 列 , 三 分 为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专 科 与 普 通 高等 学 校 实 现 毕 业 生与 就 业 市场 职 业 岗位 的“ 缝 无 个 层 次 ”即 普 通教 育 和 继 续 教育 系 列 , , 每 二 级 学 院 的专 科 、 科 , 种 简 单 的 定 位 对 接 ” 本 这 。 个 系 列 里 都有 高等 职 业 教 育 、 科 生 教育 与 分 层 不 利 于 高等 职 业 教 育 的职 业化 发 本 ( ) 二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 。 高 和 研 究 生 教 育 三个 层 次 , 高等 职 业 教 育 既 展 。近 年 来 , 等 职 业 教 育 的“ 升 本 考 等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 、 高 专 经营 、 服务第 是 高等 教 育 的 组成 部 分 , 是 职 业 教 育 的 试 ” 也 以其应试特征正在淡化甚至侵蚀高等
高等职业教育定位及思考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及思考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培养生产一线需要的管理者,组织者及技术应用型人才。
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建立以职业教育为主,层次衔接、类别沟通的终身教育体系,应突出特色拓展思路,争取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定位思考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指依据现实条件来确定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定位、师资定位和教学方法定位等。
定位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格局。
高等职业教育只有明确自身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差别,才能发挥自身优势,彰显其办学特色。
(一)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技术型教育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定位于高等教育中的技术型教育,即不论具体专业如何,实际上都是要培养工作于基层的”转化”型高级人才,使其具备工程设计、技术规范、管理法则转化为实际的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的能力。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和层次定位1.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定位性质的准确定位应把握以下基本特征:第一,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能把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本科、专科教育等同。
第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当突出职业性、行业性的特点,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内涵。
第三,高等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的。
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为:面向基层、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岗位,适应我国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既具有必要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并受到良好的职业技能培训,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协调发展,能运用现代高新技术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相关技术问题,又有一定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2.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定位。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学历,学制上至少应包括大学专科和本科两个层次。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高职本科等同于延长了的高职专科,也不能把高职本科等同于普通本科。
在培养目标上,专科高职教育培养一般企事业部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并担负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管理者、组织者,以及职业学校师资等任务。
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探析

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探析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单一的人才结构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呈现多样化及多层次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普通类型高校着重培养的是高水平的理论型人才,而高职院校则是着重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高职教育在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保证了大众化的顺利实现。
1 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及存在的必然性1.1 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高等职业教育是指以高等教育学校为基础,培养具有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获得国家承认学历的毕业证书的高等教育,是培养实用型、专业型人才的专业教育。
1.2 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必然性国家教委在《关于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原则意见》中指出:“高职教育是属于在高中阶段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一类专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高层次,其培养目标是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实用型人才,这类人才的主要作用是将已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变成现实的生产和服务,在第一线从事管理和运用工作”。
高职教育对于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减轻就业压力,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目前正处于高速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阶段,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育各类技能人才,是时代前进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中国目前人力资源市场供大于需、劳动力技能素质与市场要求不匹配的国情来看,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也是改变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扩大就业和促进再就业的重要举措。
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2.1 我国高职教育取得的成绩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高等教育强国的伟大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9年,全国独立设置高等职业院校1215所,招生313万人,占普通高校招生总数639万人的49%,在校生965万人。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与思考

高职教 育作 为社会 经济 发 展 的产物 。经 过近 二十年 的 历程 ,我 国高职教育 已经进 入 了改革 和发展 的重要时期 。前 不久 ,教育 部明确 地提出,高等职业 教育基本 学制逐步 由三年过渡 为两年 ,以两 年制为 主,这 一意见 的出台引起 了社会的广泛 关注 。学制 改革是否意 味着高 职培养 目标的改变 呢 ?此 问题 引发 了笔 者的思考 ,以下就通过 高职教 育 关键 因素 的分析 ,对 高职学制 改革 中培养 目标 的定位进 行探讨 。 关 键 因素 一 :教 育类 型 与层 次 高 职教 育 是高 等 教育 的 重要 组成 部 分 ,属 于 高等 教育 的 范畴 。 随着现代 社会的快速 发展 ,特别是 中国加入 W O之后 ,高等职业教育 T 必然要 与国际接 轨。采用 I C D标准 ,有利 于明确高职 教育 的定位 , SE 也便于 国际间 的交流 和 比较 ,因而我 国高职教育 的教育类型和层 次的 定位也就 非常 明确 了。前不 久,教育部 等七部委根 据当前我 国经 济的 发展情 况,特别是 劳动力市场 人才的需 求状况 ,提 出了高职教育 学制 改革 ,高等职业 教育基 本学制逐步 由三年 过渡 为两年, 以两年制为主 。 高职教育 学制改革后 ,我 国的高职 教育 与 I C D 准的衔接将会 出现 SE 标 以下 问题 : 1 课程学 习时 间:作为高等 教育 的第一阶 段 ,I c D B的课程 . sE5 学 习时间通常为 2 ~3年 ,周期较 短。学制改革不应强调课程学 习的持 续 时间,应根 据具体专业 课程 的要求加 以区分 ,特 别是如果实行 学分 制 ,高 职教 育 的 学 习时 间 可 能还 要 适 当 拉长 。 2 .学历层 次与课 程计 划 :学 制 改革后 ,专业 学 习的年 限基 本 固 定 , 高职 教 育也 就 仅 限 于专 科 层 次 ,相对 单 一 。高 等职 业 教 育培 养 的人才具有 技术型和应 用性 的特 点 ,它要 求培养对 象具有特 定职 业 或 岗位 群 所 需要 的综 合 能 力 ,具 有 将 设计 、规 划 、 决策 转 化 为现 实产 品的职业 能力 ,课 程计划 的 不完整将 使得 培养对 象 的能力下 降, 高职教育 的所 制订 的培养 目标也就 不能充分 实现 了。同时 ,学制 的缩 短使得高等职 业教育通 向更高层 次的教育 出现 困难 ,主要 问题还 是课 程计划的完成情况及课程计划 的衔接, 国家在此方面还 没有 明确意见 。 笔者认为 ,高等职业教育 的出 口应当多元化 ,不仅要 面向劳动力市场 , 同时也要 面 向高层 次的学 历教育 。 3 .入学条件 :I C D5 S E B的入 学条件 为达到 I C D B ( S E 3 中等 教育 B )或 I C D A( 类 S E 4 非高等的中等后教育 A )要求 。具体来讲 ,高职 类 教育 的生源分 为两类 ,一类是经 过具有职业 导 向课程 学习 的高 中毕业 生 ,一类 是经 过非高等 的中等后 教育 的毕业生 。而 我国的高职教 育的 生源不仅 包括 以上 两类 ,还包括 了达 到 I CE 3 S D A要求 的毕业生 ,比 I C D标 准范围更大 。高职教育 强调理论 与实践并 重,但随着入 口的 SE 扩大 ,高职教 育人才培养 的压力 也随之增 大 ,面对 不同层次不 同数量 的生源各 高职 院校在课程 计划 、教学组织 、师资 队伍 、资源利用等方 面面临诸多问题 ( 当然也有解 决之道 ,如分层教 学法 就非常典型 ) ,学 制改革后 以上 问题将更 为突 出,因此高职 教育学制 改革中配套机 制应 当尽快完 善, 以便各 层次 的教育更 好地衔 接 。 关键 因素 二 : 社会 功 能 与作 用 高职 教育 是 现代 社 会 高度 发 展 的产 物 ,随着 社 会 经济 的 发展 , 特别是全球经 济一体化趋 势 的加 快,劳 动力市场对 人才的需求 日趋多 元化 ,社会不 仅需要学术 型 、工程 型的人才 , 同样也 需要技术型 、技 能型的人才 ,前者的培养 由普通 高等教育完 成 ,后者 由高等职业 教育 和中等职业教 育来完成 ,这些培养 任务通过 制订不 同的培养 目 来进 标 行 定位 和 区分 。 众 所 周 知 ,技 术 型 人 才 具 有: 设计 、 规 划 、决 策 转 化 为现 实 产 品 的职业 能力 , 以掌 握 理论 技术 为主 ,智力 因素 占主 导地位 ,而 技 能型人才不具各 应用科学 原理来 是组织生产 和指导 工作的能力 ,他 是 通过 长 期生 产 实践 而 获得 实 践经 验 技术 , 以掌 握 经验 技 术 为主 ,
论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定位

论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定位高等职业教育是指向学生提供专业性较强的、与职业需求紧密相连的教育,着眼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适应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一种教育形式。
高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生涯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社会定位也逐渐得到了重视。
本文旨在探讨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定位,包括其在经济发展、社会和文化发展以及教育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高等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职业人才,他们是广大经济部门、行业和企业的骨干力量。
通过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和职业意识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具备专业技能和实战经验的产业精英,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推动。
高等职业教育在社会和文化发展中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由于许多高等职业教育项目旨在满足社会和文化需求,因此学生们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也得到了提高。
社会和文化因素的重视,将推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意识和文化修养得到进一步提高,为他们成为具备国际视野的全面人才提供了保障。
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领域中也达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恰恰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实践水平,在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道路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受到纳税人的关注和支持,越来越多的非学术界和学术界人士也对该领域的研究越来越感兴趣。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了全球劳动力市场上的主流教育之一。
高等职业教育不仅培养了数量众多的职业人才,也为持续技能培训、提高就业竞争力作出了贡献。
这种时代背景的变化促使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定位不断变化,高等职业教育也要不断推进改革,增强专业水平,创新课程内容,同时也要紧密配合社会和经济的需求,积极进取,为社会和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以及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逐渐得到了认可。
在未来,高等职业教育行业将继续发扬光大,创新服务,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浅谈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

浅谈高等职业教 育的定位
刘 素祯 (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 院, 四川 ’ 德 阳 680 ) 10 0
摘 要:为切 实 高等职业教 育的人 才培养与行业企业的 实际岗位要 求相吻合 ,满足社会 对高技 能人 才的 需 使 求, 就必须准确把握 高等职业院校 的定位 。本文通过 分析 高等教 育的现状 、 定义、 特点 、 高职教 育与普通 高等教 育 的主要 区别 , 究探 索高等职业教 育的准确定位 , 研 以保证高等职业教 育的人才培养与社会 需求相吻合 。
王德品、 黄常利 、 李伯清 、 杨镜璞等煤炭企业家及优秀 人才 。他们 为 国家煤炭事业 和经济建设做 出了卓 越的 贡献。 这些只是以前的办学成果 , 随着国家对煤炭生产 安全的要求 日益提高 ,煤矿 生产的六个安全 系统 的完 善 , 管理和技术人才 的需求量 也越来越大 , 对 这就要求 我们要培养 出现场需要的更多的合格毕业 生。 二、 发展前景 很 多人认 为 , 一个高职 院校的发展前景是 上本科 , 而且向学科型发展 。学科型 和职业教育是高 等教育 中 两个不同体系的教育 , 而且职 业教育 的需求量 更大 , 他 在 国民经济 的发展中同样起到很重要 的作用 。18 年 90 我到澳 大利亚坎培 门职业 教育学院学 习 他们的职教 理念和职教方法 , 认识 到职业 教育是非常重 要的 , 我们 所要做的是怎样把它 搞得更好 ,让他起 到更 重要的作 用 我院过去依靠煤 炭企业 行业背景得 到了长足 的发 展, 我们 每个 矿 山专 业都成 立 了相 应的专 业( 家 ) 专 指
佳 的一个途径 。 .
目前 的大体趋 势为 : 是清华 、 一 北大等 中国一 流研究 型 大学 的建设 , 与世界强国看齐 。二是应用 型本科 院 力争 校的发 展 ,立 足于把科学原理 、理论转化 为相应 的设 计 、 。三是高职 院校在探索培养技 术应用 和高技能 规范 型人才 。本人认 为高等教育 的定位处于探索 实践 阶段 , 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定位更需要研究 。 二、 国际上对高等职业教 育的定义 19年联合 国教 科文组织颁布 了 《 97 国际教育标准
浅谈高等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浅谈高等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高等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最重要和最基础的,直接关系到专业口径、课程构建、教育组织方式以至教育方法等问题。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高等职业教育类学院在开设相关专业时的就应该确定的。
如果定位不准确将导致教学运行、教学管理和就业中的一系列具体问题。
如:学生觉得课程太难、实践环节太少、学的知识没有用,找工作太难。
而教师觉得学生底子太差、理解能力差等等、教学困难。
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里呢?作为一线教师我认为造成这一系列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根源就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问题。
如何才能科学的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呢?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分析这个问题,高等职业教育的学院如何培出合格的学生呢,什么样的学生才能是合格的学生呢?所谓合格的学生应该是会学习,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相关职业的适应能力。
即便是一所最优秀高职院校,具有非常完善的教学大纲,有着富有丰富经验的教师也不可能把学生在今后工作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讲出来。
所以我认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从如下几方面考虑一、把握市场导向社会对某一类人才的需求会因时、因地而变化,与一定的市场、职业、技术等条件有紧密的联系。
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欢迎,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预测,未雨绸缪,适时、超前地开办有发展潜力的专业。
高科技的日益发展,使传统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断地发生裂变,这种裂变又不断促使产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也引起了产业岗位的不断调整,旧的岗位不断消亡,新的岗位又不断产生,即使是同一个岗位,也会因时代的变化而会注入不同的劳动内容和要求。
越来越频繁的岗位变更和职业流动,需要劳动者对不同岗位有更强的适应性,进而需要教育不仅要有结构性的对接,更要有功能的整合。
因此,如果高职教育在新的社会需求特点面前无动于衷,那么,高职教育就难以在变化起伏大,发展不均衡的人才市场运行中找到自己的应有位置。
高职教育办学理念问答(整理)

高职教育办学理念问答1、高等职业教育应如何科学定位?(1)人才定位:把社会需要和职业岗位需要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淡化学科教育,强化职业技能培训;(2)方式定位:人才培养方式科学化,特别鼓励订单培养;(3)层次定位:找准自己在整个高等教育和本地高等教育中的层次和类型;(4)特色定位:结合经济发展的现状,以鲜明的办学特色、过硬的人才培养质量确保学校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2、今后一段时期,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是要以制造业为重点加速培养高技能型紧缺人才,这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是要大力培养发展现代服务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这是今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项重点工作。
三是要高度重视为农业现代化培养高素质人才,这是高等职业教育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
3、高职教育要发展、要改革,关键是什么?关键是要科学准确定位,明确发展方向,理清工作思路。
一是要明确办学方向和树立科学质量观;二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区间和发展空间。
4、在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的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高职教育必须与本科院校“错位经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把满足劳动力就业市场的需求作为发展的动力,把提高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作为改革的方向。
5、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什么?积极配合国家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从社会需要和高等职业教育地位出发,确定其教育定位和培养目标,通过把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培养拥有“双证书”的学生,使之成为有别于学科型、工程型,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内在素质,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6、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了哪些意见?一、坚持科学定位,明确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方向;二、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专业;三、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加强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四、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五、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六、大力推进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引导学生自主创业;七、积极进行高等职业教育两年制学制改革,加快高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八、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制度;九、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树立高等职业教育主动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形象。
论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特色定位

论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特色定位高等职业院校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办学的特色定位对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教育理念、专业设置、实践教学、就业导向等方面论述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特色定位。
一、教育理念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定位首先体现在教育理念上。
与普通本科院校注重传授理论知识不同,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工作技能。
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是以实践为基础、以应用为导向。
在教育过程中,高职院校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习、实训等方式,使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和应用所学知识。
二、专业设置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定位还体现在专业设置上。
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更注重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设置。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开设与就业市场紧密相关的专业,如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
通过职业化的专业设置,高职院校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于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三、实践教学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特色定位还表现在实践教学上。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实际工作中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高职院校注重将学生置于实际工作环境中,通过与企业合作、实习实训等方式,使学生深入了解行业运作机制,提前适应职业发展的要求,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
四、就业导向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特色定位还体现在就业导向上。
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社会和行业提供适应性强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因此,高职院校注重将学生就业作为办学目标的核心,通过与企业合作、就业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提前规划职业发展道路,提高就业竞争力。
高职院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使其具备自主创业的能力。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特色定位体现在教育理念、专业设置、实践教学和就业导向等方面。
高职院校以实践为基础、以应用为导向,注重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设置,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着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对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的几点思考

生 变 化 .其 所 需 要 具 备 的 岗位 职 业 能 力 也 在不 断更 新 .甚 至 职 业 本 身 也 在 不 断 发 生变 化 。 统 职 业 不 断被 淘 汰 . 职业 传 新 不 断 出现 。因 此 . 等 职 业 教 育 不仅 要 关 高 注 学生 今 天 能 找 到 工 作 .更 要 关 注 学 生
一
别 于 普 通 高 等 学 校 的高 等 研 究 型人 才 培 养 目标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培 养 的 是 具 有 高 技 能 的 应 用 型 专 门人 才 .是 直接 服 务 于 职业 岗位 的高 级 人 才 当 前 .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和 经 济 转 型 在
过 程 中 . 方 面 对 拥 有 一 定 智 能 和 技 能 一
对 某 个 专 业 各 个 就 业 岗 位 的 职 业 能 力
分 析 . 后 基 于 岗位 职 业 能 力 和 以 就 业 然
为 企业 或社 会 有 用 人 才 的 目前 . 业 对 企 高 职 毕 业 生 的 要 求 . 除具 有 一 定 的 技 能 外 , 看 重 的是 毕 业 生 的 读 写 能 力 、 往 更 交 能 力 、 队精 神 和 道 德 品 性等 。 也 客 观 团 这 地 反 映 了社 会 和 企 业 对 高 技 能 人 才 的全 面 素 质 要 求 因 此 . 等 职业 院校 培 养 的 高
明 天 能 获得 更 好 的 职 业 发 展 还 要 注 意
的 高 素 质 人 才 的 需 求 不 断 增 加 . 一 方 另 面 则 是 学 科 本 位 的普 通 高 等 教 育 扩 招 后 培 养 了 大 量 无 法 直 接 服 务 于 生 产 实 践 的毕 业 生 . 给 了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和 高 等 这 职 业 院 校 生 存 和 发 展 的 空 间 。所 以 . 高 等 职 业 院 校 在 人 才 培 养 上 要 以 就 业 为 导向. 以市 场 需 求 作 为 人 才 培 养 的 出 发 点 和 落 脚 点 . 学 生 形 成 岗 位 职 业 能 力 以 为教 育 教 学 的 核 心 要 实 现 这 一 目标 , 高 等 职 业 院 校 首 先 要 对 人 才 市 场 需 求
论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特色定位

论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特色定位【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一种特殊类型。
高等职业院校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
特色的办学定位成为各高职院校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竞争,以生存和发展为立足点做出的基本战略选择,本文就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性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主要内容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形成要素。
【关键词】高等职业特色定位特色(characteristic),即个性(Personality),是一个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
高等职业院校定位是指高等职业院校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竞争,以生存和发展为立足点做出的基本战略选择。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到2011年全国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数达到329万人,而同年招生人数达325万人,在校生总数即将突破1000万人,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在规模庞大、竞争激烈的局面中谋得立足之地,特色办学的定位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共同的价值判断和自觉选择,这也是科学发展观在高等职业院校发展规划中的具体落实和现实体现。
一、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性办学特色,从结果看最终体现在办学优势上;从过程看,是通过长期的探索,并坚持完善、优化某一独有的办学取向,从而具备的独特品质。
2011年,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关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教育部先后发布《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
①(一)办学特色是高等职业教育生存的基础。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职院校在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发展的同时,也给自身带来了发展的压力。
受传统择业观、就业观和人才观和生源的减少等因素影响,有些高等职业院校招生难,甚至面临着生存的困境,走到濒临死亡的边缘。
浅谈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与内涵

文O 赵 晓娟 ( 湖南城建职 业 Nhomakorabea术 学院 湘潭)
摘 要 :阐述 了什 么是 高 等职 业教 育 与 育 和 非 学 历 教 育 ,按 全 国 人 大 常 委 会 于 高等职 业教 育 在 我 国 的 发展 , 分析 了 目前 1 9 年 5月 1 96 5日通过的 《 职业 教育法》第 3 4和 1 条的规定 ,其 学 历教 育称 为 5 我 国高 等职 业教 育 定位 不 准确 的 问题 ,提 1 、 l 出 了高 等 职 业 教 育 的 定 位 及 其 教 育 的 内 高等 职 业 学 校 教 育 ,其 非学 历教 育 称 为 高 涵 。 分析 了 目前 高 等职 业 教 育 专 业和 课 程 级 职 业 培 训 ,现 在 争 议 较 多和 难 度 较 大 的 设 置 中 的 诸 多 问 题 , 提 出 了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是 学 历 教 育部 分 。 【 2】 观 点 二 :按 照 联合 国教 科 文 组织 的名 院校 如 何按 社 会 需 求开 设 专 业 及 设 计课 程 体 系。 词解 释 ,培 养 技 能 型 人 才的 教 育 一 般 称职 关键 词 :高等职 业教 育 ; 育 定位 ;教 业 教 育 ,培 养 技 术 型 人 才的 教 育 称 为 技 术 教 教育 ,综 合 称 为 “ 技术 与 职业 教 育 。我 国 育 内 涵 现 在 通称 为 “ 业 教育 ” 职 ,但 其 内涵 仍然 包 中 图分 类号 :G71 0 文 献标 识 码 :A 括 技 术 教 育 和 职 业 教 育 两类 。 因此 ,所 谓 “ 等职 业 教育 ” 应理 解 为 “ 高 高等 技 术与 职 引言 : 随 着 改 革 开 放 和 市 场 经 济 的 高 速 发 业 教 育 ” 【 。 3】 展 ,完 全 打破 了我 国计 划 经 济时 代的 “ 铁 观 点 三 :联 合 国教 科 文 组 织 的 “ 际 国 B 饭碗 ” 思 想 ,职 工 工 作 岗 位 的流 动 性 越 来 教 育标 准分 类 ”中 的 5 与我 国高 等职 业 越 大 ,一 个 人前 后 所 从 事 的 工作 岗位 性 质 教 育大 致 类 似 ,它 的课 程设 置介 于 普 通学 甚 至 可以完 全 不同 。2l 世纪 人才 最 大的 科 型和 直 接 就 业 型 之 间 的 中 间型 ,其 培 养 特 点是 “ 适应性 ” ,能适应 才能 “ 创业 ” 。这 目标 也 就 相 应 地 介 于学 科 研 究 型 和直 接 操 种 适 应 性 是 对 科 学 技 术 高 速 发 展 的 适 应 。 作 型 之 间的 中 间技 术 型 ,这 就 决 定 了 高等 国务委 员陈至立 在 2 0 0 4年全 国职业 教育工 职 业 教 育 的 培 养 目标 是 属 于 这 种 培养 中 间 作会 议 上 强 调 ,要 努 力把 职 业 教 育工 作 提 技 术 型人 才 的 “ 术教 育 ,而 非 属培 养直 技 职业 教 育 ” 【 。 4】 高 到一 个 新 水平 ,在 指 导 思 想 上 要 坚持 以 接 操 作 型 人才 的 “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在 我 国 教 育 领 域 的 定 服 务为 宗 旨 ,以就 业 为 导 向 ,面 向 市场 和 位 ,是 确 定 高 等 职 业教 育价 值 的 一个 重 要 社 会办 学 ,职 业 教 育就 是 就 业 教 育 。 因素 。根据 Ⅸ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高 等 教 育 二 .我 国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发 展 现 状 ,高 等 职 业 教 育是 高 等 教 育 的 组 成 部 职 业教 育在 我 国 存 在 己有 上 百 年 的 历 法 》 史 ,但 高 等职 业 教 育 还 是 十 一 届 三 中全 会 分 ,是 并 行 于 普 通 高 等 教 育 的 一 种 教 育 , 后 改 革 开 放 的 产 物 ,其 产 生 和 发 展 的 过 而 不 是 高 等 教 育 的 两个 阶 段 ,也 不 是 高等 程 ,就 是 不 断解 放 思 想 、 实 行 改革 创新 的 教 育 的 附 属 品 。 但 作 为职 业 技 术 教 育 , 它 过 程 ,是 在 改革 大 潮 的 推 动 下 ,适 应 地 方 又 有 别 于 普 通 高 等 教 育 ,它 侧 重 于技 术技 经济 和 社 会 发展 以 及 人 民 群 众 的迫 切 要 求 能 培 训 和 就 业 指导 。 在过 去 十 来 年 的 高职 而 产 生 的 。 随着 对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办学 特 色 教 育 实 践 中 ,人 们 对职 业 技 术 教 育 的定 位 及其 规 律 的研 究 不 断 深 入 ,大 致 可 以把 高 有 了初 步 的 共 识 :为经 济 建 设 服 务 ,以 市 等 职业 教 育的 发 展分 为 四个 阶段 :[1】 场 需 求 为导 向 , 培 养 实 用 型 人 才 。 以 深 圳职 业技 术 学 院 为 例 。 在 高 等职 l 、高等职业教育的孕育与发展 (98 — 1 0 业 教 育 领 域 ,该 校 开 办较 早 ,在 办 学 中将 18 年) 94 培养 拥 护 党 的 基本 2 、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 9 5年 一 9 3 人 才 培 养 目标 定 位 于 “ 18 19 路 线 ,适 应 生 产 、 建设 、管 理 服 务 第 一线 年 ) 3 、高等职业 教育地位 的确立 ( 9 1 4年 需 要 的 ,德 、智 、 体 、 美等 方 面 全面 发 展 9 的 高 等 技 术 应 用 型 专 门 人 才 ;学 生 应 在具 l9 年) 98 4、高 等职业 教 育的大 发展 ( 8年 有 必 要 的 基 础 理 论 知识 和 专 门 知 识 的基 础 1 9 9 上 ,重 点 掌 握 从 事 本专 业 领 域 实 际 工作 的 至今 ) 进入 2l世 纪以来 ,伴 随着 高等教 育的 基 本 技 能 ,具 有 良好 的职 业 道 德 和 敬业 精 跨 越 式 发 展 ,我 国高 等 职 业 教 育 事业 得 到 神 。 简而 言 之 , 口 取 知识 (基础 理 论和 ” 获 ,练就 能 力( 术 、技 能 ) 技 ,培养 迅 速发展 。1 9 9 8年至 2 0 年 ,全国高等职 专 业理 论 ) 0 3 职 业 教育 招生数 从 43万人增 长到 2 人 , 职 业 素 质( 业 道德 和 爱 岗敬 业精 神 )。该 0万 0 在校学生 从 11 7万 人增长 到 480万 人 ,高 校 职 业 技 术 教 育 定 位准 确 , 目前 已形 成 了 等职业 院校 已达 908所 ( 中 ,独 立 设置 自己鲜 明的 办 学 特 色 。 像深 圳 职 业 技 术学 其 的专科学校 l 7 ,职业技术学 院 7 l ) 9 所 l 所 , 院 这 样 因为 定 位 准 确而 办学 取 得 成功 的学 占普通 高校 总数 的 5 % 。短短 的 5年时 校 还 有 湖 南 的 民 政 职业 技 术 学 院 、湖 南 冶 8 间 ,高 等职 业教 育招 生 数 和 学生 数 分 别增 金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等 。 可 见 ,通 过 十 来年 的 发 展 ,我 国 的高 长 3 7倍 和 3. . 1倍 ,分 别占全 国普通 高校 招生数和在校生 数的 5 3 和 4 3 2. % 2. %。事 等 职 业 教 育 已经 取 得 了一 定 的 实 效 , 无论 实说 明 ,高 等职 业 教 育 作 为 高等 教 育的 一 从 规 模 上 ,还 是 从 教 育 的效 益 上 来说 ,都 种新 的 类 型 ,已成 为 我 国 高 等 教 育 的 “ 半 获 得 了长 足 的 进 步 , 对 社 会 的作 用 和 影 响 也 在 逐 渐 增 强 。 但 由 于 高等 职 业 教 育 还处 壁 江 山 ” 。 于 摸 索 发 展 阶 段 ,高 职 教 育理 论 匮 乏 ,致 三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的 内涵 及 定 位 关 于高 等 职 业 教 育 的定 义 问题 众 说 纷 使 一 些 学 校 缺 乏 理 论 支撑 , 办学 目标 不 明 纭 ,有 人认 为 它是 一 个 颇 具 中 国特 色的 概 确 ,定 位 不 准 ,受 到 了 一些 挫 折 。比 如 一 念 ,在 其 他 国家 很 少 有 此 名 称 。 但 国 内一 些从 事 职 业 教 育 的 电 大学 校 , 由于 定 位 不 准 ,导 致 近 几 年 来 办 学 目标 不 明 确 ,所 培 般 的做 法是 从 侧 面 进 行 多 角度 的 界 定 : 观 点一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应包 括 学 历教 养 的学 生 就 业 能 力 下 降 , 就业 率 低 ,严 重
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问题思考

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问题思考翁春林(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资源与冶金工程系,云南.昆明650033)摘要:针对高等职业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存和发展在于找准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结合点,充分体现与普通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不同的特点,办学要突出时代特色,定位要准确。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定位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试办高等职业教育,近20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
据有关资料报道:按有关部门规划,到2005年,我国高等院校在校生规模为1600万人,其中50%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
现在全国已有700余所高校提出了1100项与高等职业教育相关的改革和建设计划。
近几年来,几乎所有高校均成立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而其他类型的一些学校通过重组、升级等方式成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如广西壮族自治区今年上半年新就批准了7所新组建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这充分说明我国政府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反映了高校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极大兴趣和热情。
高等职业教育将迎来一个跨跃式发展的春天。
然而,高等职业教育并没有完全得到社会的认同。
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次等高等教育,接受高职教育是低人一等的事情等错误观念。
部分职业技术学院招生遇到了困难,一些省市的录取工作已经排在民办二级学院之后,生源质量下降十分明显,而且填报志愿的考生人数也较少,一般都要经过大量录取调剂志愿考生和降分录取才能完成招生计划,而最后报到人数却难以让人满意。
对于学校而言,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难以跟上办学实践的需要。
由于高职教育规模发展过快,使部分院校对什么是高职教育、为什么要发展高职教育、如何办好高职教育等基本问题认识模糊,导致实践中出现了办学目标不明、办学特色不清。
大专学历证书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于高等职业教育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思维定势,有的学校把高等职业教育办成了专科教育的翻版或本科教育的压缩。
同时,由于企事业用人单位在用人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偏见,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实际情况难尽人意,即使取得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就业的地位也没有多大改变。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形式,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的办学理念是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职业人才,提供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实用技能和专业知识。
本文将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目标、内容和方法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高等职业教育是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
与传统的学术性教育不同,高等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其能够迅速适应职业环境并具备良好的职业发展潜力。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高素质、高技能和高职业道德的职业人才。
具体来说,它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职业能力培养:教育要追求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使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职业素养培养: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3.创新能力培养: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其具备在实践中创新、发展和改革的能力。
三、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容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容包括学科基础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三个方面。
其中,学科基础知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专业发展的基础,职业技能是学生在特定职业领域中具备的操作技能,而职业素养则包括学生对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的理解和遵守。
1. 学科基础知识:高等职业教育要注重学生对专业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其掌握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
2. 职业技能:高等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提供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实践教学环境,使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职业素养:高等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职业形象。
四、高等职业教育的方法高等职业教育的方法应当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灵活运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实训相结合、培养与就业相结合”的原则。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等职业教育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理论知识,并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与课程体系设计

高等职业 教育 定 位 既不 同 于普 通本 科 教 育 的学 2 1 面 向行业 需求设置专 业方 向 . 术研究型 和工程设计型 , 又不 同于 中等职业 教 育 的操 对于培养 工程 技 术应 用 型人 才 的高 等职 业 教 育
作技能型 , 而是 面 向社 会 的生产 、 务 和 管理 工 作第 应 面向实 际应用设 置专业 , 服 尤其 按 照行业 主管 部 门或
高等职 业教 育的定位 与课 程体 系设 计
郑先锋 , 孙爱芳 , 李宏德
( 河南机 电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 新 乡4 30 ) 5 02 摘要 :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 的定位 , 探讨 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生存能力为 目标 , 自顶 向下、 回环论证、 模块 化的 课程体系设计方法, 并结合学校 的实际情况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线 的高级技 术应 用型人 才 , 人才 特点在 专业 和职 行业协 会需求 设 置专 业 是 紧贴 社 会需 求 的最 直 接方 其 业性方面 主要 体现 在 ; 应掌 握 职业 岗位 ( 业 群 )工 式 。 比如河南 机 电高 等专 科 学校 的 电线 电缆 制 造技 职
一
作过程 的技 术理论和劳动 过程 的知识 , 有职业 岗位 术专 业就是 在 教育部 颁 布 的指 导 性专 业 目录 以外设 具 要求 的通用 技能和创造性 技能 , 较强 的综合 运 用技 术 置 的特色专业 , 它是按照 我 国电工 技术 学会 电线 电缆 能力和组织协 调能力 , 高等 职业 教育 的本质 特征 主要 的需要设 置 的一个 教育部 指导性 专业 目录外专 业 , 主 体现在人才 培养 目标和培 养模式 上 , 体 体现 在教学 要按 照电线 电缆制 造行业 的需求 设 置 的专业 , 具 对象非 体系 的设计 方案 中。
高等职业教育知识

高等职业教育知识1、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答:主要是“三个坚持” :(1)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行业、面向全国。
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2)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产学紧密结合,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3)坚持以职业教育为主体,树立质量第一观念,树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形成灵活开放、结构合理的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办学格局。
2、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是什么?答:办学宗旨主要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就业率。
3、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是什么?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4、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正确定位是什么?答: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与本科教育“错位经营”,高等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把满足劳动就业市场的需求作为发展的动力,把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作为改革方向。
1/25页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定位主要包括“四个层次”内容:一、人才定位,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二、人才怎么培养,方向多样,鼓励订单式培养;三、每所学校找准自己在整个高等教育和本地高等教育中的定位;四、科学确定学校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瞄准位置,持之以恒,办出特色,扭转目前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过度强调“学科性”倾向,扭转一些学校盲目攀高升格倾向。
5、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是什么?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战线的共识,并且正在指导着整个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实践。
6、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是什么?答:“必须面向市场办学,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能力为本位,实行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注重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造就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7、高职高专院校的根本任务是什么?答:高职高专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在学校管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姜大源)姜大源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层次和作用定位,高等职业院校才能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类型/层次/作用/定位近10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快速增长,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力量。
到2005年底,高职高专院校的数量已经达到1147所,占全国高校数量的61.4%;高职在校生796万,占全国高等学校在校生总量的45.7%;2005年高职高专学校招生人数为290.7万,占当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人数的53.2%。
数据主要来源:2000-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我国的政治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累计超过800万人,培养了大批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中国制造”提供了广泛的人力资源,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6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6%左右,2002年达到15%.2006年已上升到22%。
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起到了基础性与决定性的作用,为提高全民素质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既满足了社会需求,又满足了个性需求,为促进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减少城镇失业人口,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解决民生问题,建立和谐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长期以来,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还存在许多不正确的看法,特别是由于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认识不清晰,以至高等职业教育内部,对此问题的认识都存在误区,结果导致办学模式、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方式发生偏差,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层次中的类型定位。
是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基础类型,是“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所形成的种类”,所谓教育类型指的是基于相同教育特征的教育种类。
在我国,高中教育阶段有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以及中等专业学校或技工学校等教育机构,这意味着基于机构的普通中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活动,是两种类型的中等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
同样,高中后的高等教育阶段,有学术性大学、工程性大学,以及应用性大学、职业性大学,如职业技术学院等。
如果把学术性大学和工程性大学统称为普通高等教育的话,那么职业技术学院这样的职业性大学则被称为高等职业教育。
从人才培养目标的本质考虑,倘若把应用性大学也纳入高等职业教育范畴的话,那么在高等教育阶段,也存在着基于机构的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这两种教育活动。
教育类型不同的第一标志,在于培养目标的不同。
高等职业教育是就业导向的教育,因此,对高等职业教育来说,就业导向这一培养目标是显性存在的。
同样,对普通高等教育,就业导向这一培养目标,却是非显性存在的。
由此,培养目标指向“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等职业教育,应遵循基于职业属性的教育规律:融职业性的社会需求与教育性的个性需求于一体。
由这一目标决定的教育规律,既体现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宏观层面,又体现在专业建设的职业分析、课程开发的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实施的行动学习、实习实训的职业情境、学习评价的需求定向和师资培养的“双师”素质等微观层面。
教育类型不同的第二标志,在于课程内涵的不同。
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集中体现在致力于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施计划——课程结构的特征之中。
形式为内容服务。
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动态的课程结构,不同于普通教育基于学科知识系统化的静态的课程结构,它同样具有普适性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推出的“国际教育分类”,将高等教育阶段面向“理论基础、研究准备、进入需要高技术要求专门化”的普通高等教育,称之为5A教育,与之相应的是基于知识储备的课程;而将面向“实际的、技术的、职业的”,即“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高等职业教育,称之为5B教育,与之相应的是基于知识应用的课程,这两类教育是以课程为依据分类的。
模糊不同教育类型的培养目标,混淆不同教育类型的课程内涵,将会导致处于发展中的高等职业职业教育的衰落。
在我国“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文化影响下,在现代化教育资源还不十分丰富的情况下,如果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与普通高等教育没有区别,例如,若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与学术性大学没有区别,那就意味着学术性大学可以替代职业技术学院。
换句话说,如果普通高等教育可以取而代之,则高等职业教育就没有存在的理由。
因此,只有清醒地把握自己的类型定位,使高等职业教育在系统特征上成为无法替代的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够生存。
二、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类型中的层次定位。
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空间层次表现为具有相属关系之事物的次序,诸如重叠、高低、递进和表里等结构形态,是相属事物组成的系统内部结构不同等级的范畴。
教育层次则指的是基于递进教育结构的教育范畴。
在我国,已经构建了一个涵盖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系统。
初等职业教育是属于义务教育的初中阶段的职业教育,这是因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经济发展的梯度性决定了在老少边穷地区,为使部分适龄初中毕业生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还需开办一定数量的初等职业学校。
高中阶段的中等职业教育,是中国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体,目前在校生已占高中阶段的42%。
而高等教育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则是培养高技能人才或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摇篮,近年来发展迅速,学校数已占高等学校总数的三分之二左右。
世界上这一独一无二的由纵向递进的三个层次组成的职业教育系统,清晰地表明,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存在着因循自身进化规律的运行时空。
这就是所谓职业教育类型中的教育层次的概念。
教育层次不同的第一标志,在于教育功能的差别。
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其鲜明的职业属性,诠释了职业教育的教育功能的层次与劳动分工的层次之间所存在的天然而紧密的联系。
职业活动的专业化,使得工作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呈现层次性的特点,这种层次性集中表现为工作过程的复杂程度。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功能比中等职业教育“高”,高就高在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岗位的综合、全面程度及其所显现的责任、价值功能,高于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实质上反映了工作过程复杂程度的高低。
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教育活动的功能层次上的差别本质上是真实职业活动功能层次的本源性映射。
教育层次不同的第二标志,在于教育内容的差别。
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的课程内涵,以其鲜明的职业属性,显现了职业教育的教育内容的层次与工作范畴的层次之间所存在的必然而具体的联系。
职业活动的作用域和集成度,使得工作岗位对从业人员的活动范畴呈现层次性的要求。
这种层次性集中表现为工作过程的深度广度。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内容比中等职业教育“高”,高就高在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要有能力驾驭策略层面的工作过程,而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一般只需有能力把握经验层面的工作过程。
经验层面的职业活动往往是“点”和“线”的,策略层面的职业活动则常常是“面”和“体”的,实质上反映了工作过程深广程度的大小。
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教育活动的内容层次上的差别,本质上是真实职业活动内容层次的整合性迁移。
模糊不同教育层次的教育功能,混淆不同教育层次的教育内容,将会制约处于改革中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
层次是系统的基本属性,每一层次都有自身的质和量的规定,它是对系统结构的“解剖”。
一般来说,高一级层次对于次一级层次具有依赖性并具有包含或包容关系,犹如工作过程实施的策略建立在经验之上,一方面表明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功能与中等职业教育存在一定的衔接沟通关系,这是系统内部结构有序性决定的层次进化;另一方面显示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内容与中等职业教育存在深刻的量质演变关联,前者所要求的理论知识要多于后者,这是系统内部结构的差异性决定的层次进化。
但是必须指出两点,一是本末倒置问题。
区分高等和中等的前提,不是理论知识的多少,而是职业分析的结果。
理论知识的多少,是工作过程分析的“末”,而不是“本”。
否则,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将重归普通教育的模式。
二是系统发展问题。
层次的产生即“新质”的产生,由原质到新质,系统总是以层次结构变化的形式向前推进的。
不同的教育层次具有不同的教育功能和教育内容,这正是职业教育系统完整性的具体体现。
因此,只有清醒地把握自己的层次定位,使高等职业教育在系统结构上形成无法取代的教育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够发展。
三、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定位,是高等职业教育理性的支撑(一)教育与培训的区别培训的教育学指称,是培养、训练,它是由社会机构提供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专门训练活动;或者说,培训是“通过正式的、有组织的或有指导的方式而不是一般监督、工作革新或经验,获得与工作要求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引自陈天希)。
英文training一词更多地指出,培训是一种实践性的学习。
而教育的教育学解释,专指由教育机构提供的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素质培养活动,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或者说,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月标的社会活动”(叶澜)。
英文education(源于拉丁语educare,“引出”之意)一词更多的强调,教育是一种引导性的学习。
教育和培训的核心都是一种学习,但是并不意味着,教育与培训之间可以画等号。
恰恰相反,教育包容了培训,在内涵上与培训存在着许多质性的不同。
由于既存在着显性的,即机构形式的,例如由教育机构或社会机构提供的正规或非正规的教育和培训;又存在着隐性的,即非机构形式的,例如采取自学或家庭方式的教育和培训,这里集中讨论的是显性机构形式的教育和培训之间的区别与差异。
作为培训举办者的社会机构,可以是多元的社会组织,例如企业、学校、社团、机关甚至个人,在实施培训时并不要求其具备强制性的法律上认可的资质;而作为教育举办者的教育机构,却必须是特许的专门组织,例如学校、政府、部分企事业单位或社团等,在实施教育时一定要求其具备强制性的法律上认可的资格。
因此,社会机构开展的培训,更多地注重其所代表的组织的利益;而教育机构开展的教育,则更多地关注其所体现的公众的利益。
培训是社会机构面向特定的受众,针对社会发展所特有的专门性问题,通过实践性的训练方式所采取的旨在缩小目标与现状间潜在差距的措施,重点是提高受众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强调工作能力的提升与物化。
教育是教育机构面向广泛的受众,针对个性成长所特有的普适性问题,通过引导性的传授方式所采取的旨在夯实现实与未来问发展基础的措施,重点是培养受众满足个性需求的能力,强调人类文明的传递与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