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设施布局规划研究3
交通枢纽总体规划与布局
交通枢纽规划与城市规划的配合
在枢纽内各种设备的布置上充分注意保护城市 环境。 危险品货物装卸站点应设于市区之外; 粉末易扬货物不能设在盛行风向的上侧或最 小风频的下侧位置; 交通建筑物特别是陆上线路和大型站场应选 择适宜地形修建,不应妨碍城市排水和郊区 农业灌溉。 采取积极措施防止和减轻交通噪声对居民聚 居地段的干扰。
不直接为城市服务、但又是前项设施所必须的辅助设施, 如客站、货站的进站线路,铁路和水运的客运技术作业 场所(客车船舶停放、清洗、整备的场坞)等应尽量不 设在市区内,也不能远离市区,尽量减少对市区的干扰。
与城市生产和生活无关的设施应尽可能布置在城市外围 适当的地方。如铁路编组站、货物中转站与码头、集装 箱转运基地等应尽量远离市区,并应便于运营。
交通枢纽场站布局优化 枢纽系统设计 社会经济评价 建设项目实施序列计划和资金筹措等。
交通港站与枢纽
交通枢纽总体布局规划的主要内容
3)层次: (1)分析规划区域中各种交通方式的相互衔接关系,
确定交通枢纽的主要功能、性质和不同方式交通 枢纽的相互关系。 (2)在交通枢纽运转的系统效益最优的前提下,对 各种方式交通枢纽的场站总体布局(数量、位置 和规模)进行优化。并对交通枢纽中不同子系统 的构成、运营管理进行初步规划和设计。 (3)在确定交通枢纽场站布局方案后,对交通枢纽 建设的实施步骤进行规划,以保证交通枢纽的建 设适当超前于交通需求的发展,又避免因交通枢 纽建设过于缓慢或超前带来的经济损失。
交通枢纽规划与城市规划的配合
交通运输必须拥有通畅的疏运、集散条件。 要有紧密衔接和通畅的城市道路系统并在车 站、码头前配有与集散量相应的广场; 要求铁路、港口、公路、机场能力上的协调, 以利相互疏集。 车站、港口、机场是城市的大门,其选址及 其配套的各项公共建筑的布置应统一规划布 局,组成完整的建筑群,形成和谐、壮观的 市容。
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站改扩建规划研究——以铁路长春站改扩建为例
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站改扩建规划研究——以铁路长春站改扩建为例韩超【摘要】随着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和轨道交通引入,既有铁路综合客运站枢纽功能将发生重大变化,综合枢纽能否发挥出最高效率,其改扩建规划建设的研究尤为重要.从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站各种交通衔接、流线组织、换乘设计、客运枢纽的改建、新建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大型铁路客运交通枢纽站改扩建规划技术路线和方法,通过铁路长春客运枢纽站改扩建的归纳总结,对国内类似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站改扩建规划建设有借鉴意义.%With high-speed railway passenger-dedicated line and rail transit coming into being,the terminal function of the existing comprehensive railway passenger station will be changed significantly.Therefore,whether the comprehensive terminal gives its maximum efficiency or not largely depends on how its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planning have been researched.By analyzing relevant issues,such as the connection among various traffic modes,streamline organization,interchange design,reconstruction and new construction and so on,the author suggests the technical strategy and method for the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planning of large comprehensive railway passenger terminal station.Also,the author makes a summarization on the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project of Changchun Railway Passenger Terminal Station,which can serve as reference for the planning research of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project of similar large comprehensive railway passenger terminal station in our country.【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年(卷),期】2013(000)006【总页数】5页(P118-122)【关键词】铁路客运枢纽站;长春站;改扩建;交通换乘;交通组织【作者】韩超【作者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安71004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48.1长春铁路枢纽为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连接京哈、长图、长白3个方向,旅客发送量日均5万人次,承载能力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由于新建哈大客运专线、新建长吉城际铁路线的引入,长春市拟建轨道交通1、3、4号线也在此接入,需完善长春站综合客运交通换乘中心的功能,对长春铁路客运交通枢纽站进行改扩建,成为服务东北三省城市群的综合交通枢纽站。
大型空港综合客运枢纽陆侧交通规划布局研究综述
大型空港综合客运枢纽陆侧交通规划布局研究综述罗红双;张杰【摘要】大型空港综合客运枢纽陆侧交通系统是集多种运输方式于一体的大规模客运集疏运系统,是城市客运系统中的重要节点.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我国的空港枢纽空间布局尚不合理,换乘效率较为低下,枢纽规划和设计理论尚需完善.本文从大型空港客运枢纽陆侧交通换乘中心集疏运模式及规模、场站布局优化模型及换乘衔接评价体系等方面,对现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进一步分析现有研究的特征,以期为大型空港客运枢纽陆侧交通规划布局研究提供借鉴.【期刊名称】《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年(卷),期】2018(016)004【总页数】9页(P93-100,117)【关键词】大型空港;集疏运系统;规划布局;综述【作者】罗红双;张杰【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成都 610031;综合交通运输智能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成都 61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320 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航空运输需求激增,带动航空运输业迅猛发展,现代大型空港综合客运枢纽呈现多种交通方式一体化发展趋势,机场逐渐成为区域和城市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大型空港客运枢纽换乘中心集疏运系统是大型空港内外交通衔接部分,是乘客在大型空港客运枢纽陆侧,实现航空与其他集疏运交通模式换乘的场所。
目前,我国在综合空港客运枢纽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实际规划一体化集疏运系统时,往往局限于单一交通方式,缺乏交通方式间的协调匹配。
此外,在机场改扩建中,更重视“空侧”部分,对于“陆侧”集疏运系统的重视程度不够,常造成机场拥堵。
而国外 20世纪中期就开始针对综合客运枢纽开展研究,尤其是工程实践上,有较多成果值得借鉴。
本文将从大型空港综合客运枢纽的集疏运模型、规模计算、规划布局及综合换乘衔接评价体系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期对大型空港综合客运枢纽陆侧交通规划布局的研究提供借鉴。
1 大型空港客运枢纽陆侧交通换乘中心集疏运模型及规模大型空港客运枢纽陆侧交通换乘中心集疏运模型包括空港内部整体的客流预测模型和旅客对陆侧交通方式的选择模型,一般基于集疏运模式建立。
客运综合枢纽内各交通方式的协调规划
换乘
集散
功能
停车
引导
本地、区域和城际公交巴士 通勤 通勤、 本地、区域和城际公交巴士,通勤、城际和高速轨道以及其他交通方式 汇聚于综合枢纽,各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设施进行一体化布置(见图 见图1) 汇聚于综合枢纽,各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设施进行一体化布置 见图 , 不同交通方式建立各自相对独立的交通功能区域及流线体系。 不同交通方式建立各自相对独立的交通功能区域及流线体系。
2
充分重视各种交通工具的运输特性,交通设计要扬长避短,交通流之间应 充分重视各种交通工具的运输特性,交通设计要扬长避短, 尽量避免交叉干扰; 尽量避免交叉干扰
3
考虑残疾人、老人、小孩等出行弱者的出行方便,减少其换乘过程中的障碍。 考虑残疾人、老人、小孩等出行弱者的出行方便,减少其换乘过程中的障碍。 重视完善人性化的信息发布和信息诱导系统; 重视完善人性化的信息发布和信息诱导系统;
4
以车站内部、内外和换乘设施之间的人行交通组织和系统设计为纲领 以车站内部、 进行交通流组织设计。进站人流与出站人流分离,大人流带与大车流带分离; 进行交通流组织设计。进站人流与出站人流分离,大人流带与大车流带分离;
综合交通枢纽换乘的发展趋势
(1)立体化。客运综合交通枢纽换乘系统向立体化发展,通过地上、地面、地下三 立体化。客运综合交通枢纽换乘系统向立体化发展 通过地上 地面、 通过地上、 立体化 个层次,车站内外各种垂直交通设施相互扣结 彼此补充,形成一体化的城市公共空 车站内外各种垂直交通设施相互扣结,彼此补充 个层次 车站内外各种垂直交通设施相互扣结 彼此补充 形成一体化的城市公共空 间体系。 间体系。 (2)人性化。主要体现在:主要客运站靠近城市人居、经济中心 方便旅客出行 保 人性化。主要体现在 主要客运站靠近城市人居 经济中心,方便旅客出行 主要客运站靠近城市人居、 方便旅客出行;保 人性化 证各类通道的畅通,便捷通道 美化通道,舒适通道使旅客出行时的烦躁感与疲劳 便捷通道,美化通道 证各类通道的畅通 便捷通道 美化通道 舒适通道使旅客出行时的烦躁感与疲劳 感降低到最小;逐步提高站内的景观 绿化、透光、通风、空调、排污、 逐步提高站内的景观、 感降低到最小 逐步提高站内的景观、绿化、透光、通风、空调、排污、排废档 交通信息通俗化并具有亲和性;实现客运设施的智能化 次;交通信息通俗化并具有亲和性 实现客运设施的智能化。 交通信息通俗化并具有亲和性 实现客运设施的智能化。 (3)多方式一体化。车站融入城市交通网络,与市内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出租车、 多方式一体化。车站融入城市交通网络 与市内轨道交通 常规公交、出租车、 与市内轨道交通、 多方式一体化 自行车、停车场等形成多方式的立体化换乘衔接体系。将航空港、铁路、公路、 自行车、停车场等形成多方式的立体化换乘衔接体系。将航空港、铁路、公路、 地铁、轻轨等多种交通设施集中配置,立体布局 立体布局,形成运营组织既协调配合又相对 地铁、轻轨等多种交通设施集中配置 立体布局 形成运营组织既协调配合又相对 独立、旅客换乘便捷、顺畅通达的综合交通枢纽。 独立、旅客换乘便捷、顺畅通达的综合交通枢纽。 (4)智能化。在广场、换乘站台、站厅等处设置可变交通情报板、交通信息亭、 智能化。在广场、换乘站台、站厅等处设置可变交通情报板、交通信息亭、 智能化 交通信息终端、专用电视频道和电话24小时交通信息服务等 小时交通信息服务等;利用信号自动控制 交通信息终端、专用电视频道和电话 小时交通信息服务等 利用信号自动控制 系统、人工智能和图像处理技术等对枢纽内人流、车流、 系统、人工智能和图像处理技术等对枢纽内人流、车流、行包流进行实时监控 和智能化管理;用地图信息系统或地理信息系统采集和处理不同来源的交通信息 用地图信息系统或地理信息系统采集和处理不同来源的交通信息, 和智能化管理 用地图信息系统或地理信息系统采集和处理不同来源的交通信息 向提出服务请求的客户(即社会公众 提供所需的数据、图形或图像等信息。 即社会公众)提供所需的数据 向提出服务请求的客户 即社会公众 提供所需的数据、图形或图像等信息。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
h u b , a s we l l a s a n a l y z e s t h e f u n c t i o n a l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h u b. Th i s p a p e r i n t r o d u c e s wi t h
ZHAN G S h e n g , FE NG Ba o
( S h a n g h a i Mu n i c i p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De s i g n I n s t i t u t e( Gr o u p ) C o . , L t d , S h a n g h a i 2 0 0 0 9 2 , C h i n a )
a r r a n g e me n t a n d g e n e r a l e v a l u a t i o n i n d e x f o r t h e h u b c a p a c i y t i n o r d e r t o p r o v i d e r e f e r e n c e or f d o me s t i c h u b p l a n n i n g a n d d e s i g n .
浅谈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
浅谈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摘要:我国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规模不断被突破,但为枢纽服务的周边交通基础设施的集散能力是有限的。
如何做好综合交通枢纽交通组织方案,成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至关重要的内容。
以火车东站周边地区交通规划为例,对综合交通枢纽交通组织规划作深入探索,以期不断提高同类规划水平,避免综合交通枢纽周边道路系统一贯以来拥堵和混乱局面的发生。
关键词: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引言近几年,我国在城市规划领域广泛开展综合铁路公路交通枢纽规划的工作,在我国,虽然一些地区已经开展了类似的项目,有一定的实践基础,但是这类综合交通枢纽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
本文从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和作用出发,通过对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的意义和功能的介绍,从而了解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
1.综合交通枢纽在城市和区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1.1区域层面的同城效应主要得益于城市间的快速交通以及枢纽的便捷换乘带来出行时间的节约,从而改变人们对城际间的空间与时间的概念,不同的城市可以被看作只是一个城市的不同区域而已,工作与生活可以在不同城市分别进行,不同城市的功能在区域层面形成分化。
1.2城市层面的产业推动效应主要得益于枢纽绩效的提高。
利用枢纽对城市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具有的强烈吸引作用特别是对高科技高附加值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产生的集聚作用,通过中心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着力培育有利于发挥交通枢纽优势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同时避开与周边城市在同一产业层次上的过度竞争。
随着枢纽所在地区的规模不断扩大,其与中心城市的联系得以加强导致城市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1.3枢纽及其周边地区的催生效应主要得益于交通功能与城市功能的相互交融。
特别是城铁、高铁、地铁等区域和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方式的引入使得枢纽的平面人流得以通过垂直转换,从而在极大提高疏散效率的同时,也对枢纽内外的公共空间产生巨大影响,于是城市机能得到发展,城市结构得以形成,城市效率得以提高,枢纽作为强大的城市公共空间因素成为城市的中心或副中心。
大型交通枢纽的规划典范——论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
3 2交通枢 纽客流铡
交通 需求预 测 是确定 虹桥 枢纽综 台空 通 抛划 的基奉 依据之 ‘但 由 虹桥 枢纽涉 及到 . 于
多种 童通方 式的衔接 与 换乘 , 因此 其交通衙 求 预测 的本身 就是 _ 个相当复 杂的问题 ( ) 阿2
能服 务等请 方面起 到核心 城市的车 射作 朋 按 醯
酱 海波
—
’a i o lnnng M de
. . . . . —
Dic s i nO s u so 1
摘 要
虹桥枢纽将成为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舶高遗变通中心, 长三角厨结蛾市彤戚舯关键性与战路性舶节点。 作为集空港、 高逮铁路、
盘 厮铗 踣、 悬 浮、 } 磁 蔫逮 公路等 多种 耍逋 方 芷于 一体 的罚 代 化大型 综 台的交 通 枢纽 , 分析其 建 设机适 、 略 及功 麓定 位的 基础 在 战 上. 累统 分析 其集 疏敬 系统 舶关 键问 题并 确定 集疏运 交 通模 式 . 针列枢 纽 外围 快速 集疏 运逋 道 、 体配 套变 通设 麓及 枢纽 交通 并 本 组 织方集 进 行研究 , 以后 类似大 型交 通枢 纽的 规划 设计 料立 新的典 范 。 为
2 2 年 枢纽 一 般高 峰 日的寨 敞量 为1 o i 00 1)人
西倒 , 建成集 搿建铁路 、 浮列车、 际轨道 空 破 城 通, 市轨道 交通 面公共 交通、 城 地 出租车及 航 空港干一 体的国 蹙喧
成是需 要培育 一些关健 性的 点的 。 虹桥枢纽 可能 是长 三角 M络城 市形 成的燕 键性 战 略
A s rc H n q oh bwlb c m erpdt n icne f a gz i rD g d tna d t o n ̄ t e n t t i b t t a a g i u i e o et a i r s e t o n t Rv ea l i i n ec u t h k ya dsr e c a l h a t r Y e e a ao h e a g
站场布局和设施规划
在混合布局中,注重人性化设计, 关爱特殊群体,提高站场的可达性 和便利性。
04
设施规划方法
系统设施规划方法
• 概述:系统设施规划方法是一种全面、结构化的方法,旨在优 化站场布局和设施规划。它考虑了各种因素,包括需求、交通 流量、设施之间的互动和依赖性等。
系统设施规划方法
步骤
1. 需求分析:对站场的需求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客流量、货物吞吐量、服务需求等 。
设定不同的方案参数,多次运行模拟,收集模拟数据。
4. 结果分析
分析模拟数据,找出问题和瓶颈,优化布局和设施规划。
优点
能够真实反映站场的运行情况;可以在早期阶段发现和解决潜在问 题;提供决策支持,减少实际投资的风险。
启发式方法
• 概述:启发式方法是一种基于经验和直觉的方法,通过迭 代和改进,寻求布局和设施规划的近似最优解。
考虑与其他交通站点或线 路的衔接,实现多式联运 ,提高整体交通效率。
城乡统筹
在布局规划时,兼顾城市 和乡村的需求,推动城乡 交通一体化发展。
混合性布局策略
功能与区域融合
在站场布局中综合考虑功能性和 区域性策略,实现二者的优势互
补。
灵活调整
根据站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 灵活调整布局策略,提高站场的适 应性和可持续性。
02
设施规划基础
设施规划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设施规划是指对特定区域或场地进行合理布局和设计,以满足特定功能和需求 的过程。
重要性
设施规划对于提高场地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用户体验等方面具有重 要意义。一个优秀的设施规划方案能够确保站场安全、高效、便捷地运行,并 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设施规划的流程
城市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
城市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拥堵成为一个愈发突出的问题。
作为现代城市的中枢节点,交通枢纽的规划与设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城市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的相关要点,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交通枢纽的定义与作用城市交通枢纽是指集结各种交通方式的节点,包括公交站点、地铁站、铁路站、机场、港口等。
交通枢纽的作用在于连接不同区域的交通流,提供换乘服务,优化交通流动。
同时,合理的交通枢纽规划还能够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改善人们的出行体验。
二、交通枢纽规划的重点1. 位置选择:交通枢纽应该位于城市交通流量密集的区域,同时考虑到周边道路网络的连通性和人口密度等因素。
2. 设施布局:合理的交通枢纽规划应该充分考虑不同交通方式的需求,提供便利的换乘设施、舒适的候车室和出行信息服务等。
3. 可持续发展:交通枢纽规划也应该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包括节能减排、提倡公共交通等。
三、交通枢纽设计的要点1. 多样化的交通方式接驳:交通枢纽应该提供多个交通方式的接驳,包括地铁、公交、出租车、自行车、步行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出行需求。
2. 人性化的设计:交通枢纽应该注重人们的出行体验,提供便捷的通行流程、舒适的候车环境和无障碍设施,以及良好的临时停车场和自行车停放点等。
3. 安全和安保:交通枢纽应该配备适当的安全设施,包括监控系统、紧急求助按钮等,确保乘客的出行安全。
四、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的挑战及应对策略1. 土地资源有限:城市交通枢纽的规划与设计需要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可以考虑在枢纽周边开展综合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 城市交通需求不断增长: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交通枢纽的规划与设计需要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以适应未来的交通需求。
3. 技术创新与应用: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无人驾驶技术等,可以提高交通枢纽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城市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对于城市交通运行的高效性和便捷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运输枢纽布局规划问题
运输枢纽布局规划问题研究摘要:运输枢纽的发展趋势是综合运输枢纽。
综合运输枢纽是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本文将从综合运输枢纽基本理念、规划目标、规划思路、实现途径四个方面研究综合运输枢纽的规划布局问题。
关键词:运输枢纽综合运输枢纽布局规划中图分类号:u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5-0240-011 综合运输枢纽理念综合运输枢纽理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要突出“城市”,即综合枢纽依托于城市,又服务于城市[1]。
枢纽发展要适应城市拓展、经济布局、人口和资源分布、应急处置和社会稳定等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
二是要体现“综合”。
综合枢纽建设可以分为综合运输一体化场站和综合性枢纽建立两方面。
其中综合运输一体化场站指新建场站要强化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重点项目是机场和火车站与轨道、公路一体化设施建设,要求形成一体化、集约型、多层次的枢纽场站设施、枢纽网络,提升交通服务品质。
综合性枢纽则需要服务于城市客货运输和中转需要,而且通过交通运输网络,服务于广大辐射地区。
2 综合运输枢纽规划目标2.1 发展枢纽的首要目标是提高能力枢纽作为运输网络的关键节点,能够满足运输网络的通过、中转、集散需求,尤其是中转与集散功能。
因此枢纽建设的目标是要实现枢纽能力与中转集散需求平衡,必须使枢纽能力与通道等运输能力匹配,才能够发挥网络整体能力。
2.2 提高中转效率,降低中转换乘的成本和时间合并中转换乘场站是有效方法,即建设综合性一体化场站枢纽。
例如铁路和公路、铁路和城市交通场站等等。
这在以往枢纽发展中虽大力提倡,但推进缓慢,因此依然是规划目标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
2.3 提高枢纽整体效率,也是发展枢纽的最终目标提高整体效率,需要在场站、通道与集疏运规划中体现集中与分散的平衡。
提高运输效率,要求以缩短运输时间和降低运输成本为目标,既要降低中转衔接时间和费用,又要降低集疏运的运输时间和费用。
提高整体效率需要形成场站与通道、集疏运、场站与场站之间的合理配置,共同形成高效率的综合枢纽。
第二章 交通枢纽的布局规划
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的调查分析、发展预测、 交通枢纽场站布局优化、枢纽系统设计、社会 经济评价、建设项目实施序列计划和资金筹措 等工作。
总体布局规划的三个层次
规划前提条件:交通枢纽运转的综合效益为最优
• (1)确定交通枢纽的主要功能、性质。 • (2)对各种方式交通枢纽的场站总体布 局(数量、位置和规模)进行优化。 • (3)对交通枢纽建设的实施步骤进行规 划。
接受否?
详细设计
否
评价二 费用效益比是否最优 接受否? 枢纽设计方案
原则1:充分考虑规划区域(城市)在 全国综合交通运输网中的地位
• 从规划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需求出 发,满足全国经济发展、产业布局的需要。 • 充分体现规划区域的经济特点,适合向规模 化、集约化和高附加值化发展的要求。
原则2:引导需求合理化 • 根据规划区域的发展战略和土地利 用规划,积极引导城乡一体化、多 中心分散组团式城镇体系的形成和 发展,形成合理的交通结构,使整 个交通系统向综合交通运运输体系 发展。
交通枢纽规划应纳入城市规划,服从城市规 划的总体安排,以便更好地为城市建设、工 业生产、人民生活和旅行服务
城市规划应对交通枢纽的各项设备进行合理 配置 • 务求各种运输方式的设备之间有方便和经 济的联系,保证满足运营要求,以便提高 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 尽可能地减少对城市环境与市政建设的影 响和道路系统的交叉干扰
(3)辐射范围
• 铁路公路的辐射范围=水运的腹地,指的是 港站枢纽的服务区域。 • 辐射范围是港站枢纽生命力的源泉。 (4)旅游业发展状况 (5)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 (6)城市相关规划 • 交通枢纽既属于交通基础设施,又是城市 重要基础设施,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
虹桥机场综合交通枢纽交通组织规划
(2)枢纽外部——“绕行西部, 形成内外两圈地铁换乘枢纽”
根据枢纽内外两层换乘交 通圈总体布局要求,交通功能 规划提出了部分轨道线路应绕 行到虹桥枢纽西部规划开发区 并设置轨道站点,吸引西部规 划开发区及周边地区的城市日 常换乘客流。
在各方研究成果上,枢纽 交通功能规划提出了应按中心 城北部、中部、南部都有直达 虹桥枢纽的大容量、快速轨道 交通服务。
停放车设施交通流组织规划
虹桥枢纽的停车需求包括出租车、 小客车、公交车、长途巴士等车辆上下 客车道边停车、蓄车场停车、停车库停 车等各类需求。本着公共交通优先、分 类细化的原则,交通功能规划提出了:
(1)公交、社会巴士要停车最优 先、最便捷;
(2)出租车上、下客相对优先便 捷,保障蓄车场和车道边空间需要;
此外,根据研究未来在虹桥枢纽西侧很可能会出现一个新城区,交 通功能规划提出了穿越南北交通走廊直接加强枢纽两侧城市轨道交通、 快速路网的联系也已受到各方重视。
(3)一线——虹桥枢纽城市快线
尽管虹桥枢纽预计建设比较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和快速路集疏运 网络。但是鉴于常规轨道交通速度慢、高峰拥挤等缺陷以及快速路远期 总体趋于交通拥挤,在虹桥枢纽与中心城区之间仍需要构建一条高速城 市快线,从根本上保障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客流快速集疏运。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设施构成
1. 虹桥机场新航站楼综合体
虹桥机场已有设施基本维持现状,即每年旅客1000万人次、货 邮50万t的规模,通过改造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西部扩建一条 近距平行跑道、一座新航站楼和新的货运区。达到一年旅客吞 吐量2000—3000万人次、货物100万t的能力。
2. 高铁、城际交通枢纽
在虹桥枢纽大交通与各种城市集疏运系统的换乘客流中,轨道比重最高, 达30%—40%。其中,高铁、城际铁路的城市轨道换乘需求远远高于其他大 交通,占虹桥枢纽轨道交通换乘客流量的70%左右。
关于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分析
关于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分析【摘要】本文探讨了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分析。
首先介绍了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然后详细讨论了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义和特点,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原则以及规划布局要素。
随后对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发展趋势。
结论部分强调了规划布局对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总结指出了文章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成果,为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未来的城市交通规划需要更加注重综合交通枢纽的构建和完善,以确保城市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转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布局、定义、特点、原则、要素、分析、发展趋势、重要性、建议、展望、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城市的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大城市的综合交通枢纽成为解决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的重要手段。
综合交通枢纽作为连接地铁、公交、出租车等不同交通工具的重要枢纽,对于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减少能源消耗、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城市发展的不断壮大,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也变得愈发重要。
合理科学的规划布局可以有效解决交通拥堵、提高运输效率,同时也能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深入研究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分析其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对于城市交通运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是城市交通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城市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规划合理的综合交通枢纽可以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堵、交通效率低下等问题,提高城市的交通运行效率,为城市居民提供便利的出行条件。
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位,增强城市竞争力,吸引更多人才和资源流入城市,推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规划良好的综合交通枢纽也能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建设生态友好型城市。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设施布局规划设计
2
21 0 0城 市 道桥 与 防洪 第 五 届全 国( 国际 ) 术 高峰 论 坛 专 辑 技
2 1 9月第 9期 0 0年
要 求 做 到 交 通 设施 一 体 化 , 以缩 短 换 乘 距 离 , 少 减 换 乘 时 间 , 时有 利 于 组织 管理 一 体 化 ; 同 布局 集 约 化 包 括 土 地使 用 集 约 和 市 政 配套 设 施 集 约 ,以节
i I
]
斑8
_
酶 寻 莲 }
一
也 可 为其 他 枢 纽设 施 建 设 提 供 参 考 ,同时 也 为完
善 这 方 面 的 规 范标 准 进 行 了基 础 性 的工 作 。 12 大 型综 合 交通 枢 纽 的 定 义 。
日1 目 ■ ■ ■ 篓
% 卿
『
…
’
随 着 我 国上 世 纪 9 0年 代 以 来 的 高 速 公 路 大 发展 , 空 运 输 大 发展 , 航 以及 目前 正 在蓬 勃 开 展 的
高速铁路大建设 , 极大地改善 了人们 的出行 条件 。 其 中作 为 提 高 出 行 质量 重 要 环 节 的交 通 换 乘 越 来 越受 到重 视 ,综 合交 通 枢 纽 的地 位 和 作 用 越 来 越 突 出 。 分 整 合 都 市 内外 部 交 通 衔 接 资 源 、 力 提 充 努 升 综 合 交 通 枢纽 的功 能与 效 率 , 已经 成 为 各 国大 都 市 一 体 化 交通 系统 建 设 的关 键 环 节 。上 海 在 上
中图分 类号 :421 文 献标 识码 : U 9. A 文 章 编 号 :0 9 7 1 ( 0 0)9 0 0 - 7 10 - 76 2 1 0 - 0 10
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解析——以济南遥墙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为例
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解析——以济南遥墙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为例济南遥墙国际机场是中国重要的入境门户和干线机场之一,为山东民航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以机场综合交通枢纽为核心形成的临空经济区和航空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机场为中心的综合交通枢纽是我国交通枢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济南遥墙国际机场综合交通体系将铁路、公路、航运等交通系统汇集、衔接,构建各方式协调高效、衔接顺畅、换乘便捷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区域性国际领先的综合交通枢纽。
济南遥墙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按照《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总体要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围绕以建设国际领先的“现代化联运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为目标,统筹高速铁路、城际铁路、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城市道路、货运物流、小清河航运等交通系统衔接引入机场综合交通体系,各交通方式科学安排、交通换乘系统组织,提出机场枢纽的综合交通体系结构和布局,旨在推进济南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打造国家交通枢纽城市。
以济南遥墙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为例,探讨以机场为中心的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的设计思路。
一、集疏运交通体系规划集疏运交通体系规划按照整体性、人本位、先进性、一体化、均衡性、可持续、互动性原则,各要素统筹考虑。
规划按照功能完备、能力保障、衔接顺畅的策略加强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和建设,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衔接”。
基于以上原则针对国铁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高速公路系统、快速路系统、城市道路系统、机场巴士、机场货运组织等进行综合规划。
(一)、国铁系统规划济南铁路枢纽是全国路网性枢纽之一,衔接京沪高速铁路、胶济高速铁路、京沪线、胶济线及邯济线。
枢纽北接京、津、内蒙和东北地区,南接华东地区,西接河北、山西地区,东接山东半岛,与青岛港、烟台港等港口间有便捷通路。
在济南铁路枢纽深入研宄过程中,开展机场-济南东-济南-济南西-济南北-机场环线运营可行性研宄等工作,打造济南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
2020年绍兴专技继续教育公需科目《JSJ EPC工程项目管理道路交通规划和常见问题》考试答案
D 环形放射式道路网布局
10、停车 “两乱、一难”指停放秩序乱、停车收费乱,一难”指()。(3.0分)
标记该题
A 管理难
B 收费难
C 行为规范难
D 停车信息缺乏找车位难
一、多选题(每题4分,合计40分)
1、常见的城市道路网布局有多种典型类型()。(4.0分)
标记该题
A 方格网式道路网布局
C 完善路边停车收费政策
D 满足停车需求
10、中观交通组织包括()。(4.0分)
标记该题
A 时间上削峰填谷
B 空间上控密补稀
C 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分交通压力
D 平衡交通供需
标记该题
A 对
B 错
10、2013 年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达300万辆,其中 7 成以上为私家车()。(3.0分)
标记该题
A 对
B 错
一、单选题(每题3分,合计30分)
1、公路包含高速公路还包括几个等级公路()(3.0分)
标记该题
A 1
B 2
C 3
D 4
2、道路交通是指()。(3.0分)
标记该题
A 对外道路交通和城市内部道路交通
2020年绍兴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JSJ EPC工程项目管理(专业课)道路交通规划和常见问题以及新技术应用》考试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3分,合计30分)
1、城市中有大量的交通集散点、枢纽点,这些地方时刻吸引大量人流和形成较为复杂的车流()。(3.0分)
标记该题
A 对
B 错
2、城市道路交通需要大量附属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3.0分)
C 次干路
D 支路
8、占道停车管理系统由哪些部分构成()。(4.0分)
交通枢纽的规划研究
通 系统有着 密切 的联 系.
通枢纽 、三角形交通枢纽 、十字形交通枢纽和站式 ( 点式 )交通枢纽 ;按规模 大小的不 同,交通枢纽
可 分 为 路 网性 交 通 枢纽 、区域 性交 通 枢 纽 和地 方性
轨道交通车站等. 城市客运系统是城市交通系统 的核 心 ,城市客运交通不仅要保障完成 日益增加的客运 任务 ,还 要满足乘 客对 于交通舒 适度 和速度 的要
求. 城市交通枢纽的功能设置及其交通流组织是实现 这些要求最重要的保证. 交通枢纽是路网上各大通道或线路 的交叉点 ,
是运输过程及实现运输过程的综合体 ,是交通运输 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路 网内物流、人流 、车流 的 集散 中心 ,是实现路 网的宏观调控 的关键 ,是多种
・
25 ・ 6
天 津城 市建设 学 院学报 20 年 盟 堕 鲞 箜 07
地区, 由于没有综合性交通枢纽, 行人往往要走100 0
1 客运 交通枢纽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是指城市对外客运设施 ( 铁 路客站、公路客站 、水运客站和航空港等 )和城市 公 共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枢纽 站[. 3 客运 交 通枢纽 必 须 与城 市客 运交 】
交通枢纽 的规划研究
李 自 ,殷 林 诚
( 天津城市建设学 院 土木工程系 ,天津 3 0 8 ) 034
摘要 :结合我 国各 大城 市大规模 建设 交通枢 纽以加 快城市化进程的现状 ,研 究 了城市交通枢 纽的基本 概念、功能和发展现状 ,分析 了城 市交通枢 纽规 划的影响 因素 、基本原 则 .总结 了
交通枢 纽.
交通枢纽总体规划与布局
地铁轻轨车站站台布置形式
侧式站台:给客流换乘带来不便,但双方向客流 流线分开考虑,不易造成客流的混乱,站台在建 筑空间上可以适当分散处理,轨道布置集中有利 于区间采用大的隧道或双圆隧道双线穿行,具有 一定的经济性。实际工作中,高架车站采用侧式 站台型式较多。
岛式站台:便于双方向客流在同站台乘降和换乘, 站台利用率较高
换装站
设在不同轨距铁路的接轨地点,为 货物换装和旅客换乘服务的车站。
国境换装站 国内换装站
换装站的作业
国境换装站的作业 旅客列车作业 货物列车作业
国内换装站的作业 技术作业:不同轨距列车到发、调车和取送。 货运作业:货物的换装以及当地货物的装卸。 旅客列车作业:一般只办理旅客换乘的作业。
径路,与街道要保持良好接续。
地铁及轻轨车站
地铁和轻轨车站的分布应满足以下原则:
① 应尽可能靠近大型客流集散点,为旅客提供方 便的乘车条件。
② 与城市道路网及公共交通网应密切结合,为乘 客创造良好的换乘条件。
③ 应与城市建设密切结合。 ④ 尽量避开地质不良地段,尽可能减少对周围环
境的干扰。 ⑤ 兼顾各车站间尽量的均匀性。
若高速线从地下引入,可在既有站地下新建 高速车场,既有站与高速车场的固定用途与在既 有站上方设高架高速车场相同。
货运站(freight station)
定义 专门办理货物装卸作业的车站,以及专门办
理货物联运或换装的车站,均称为货运站。 分类
按工作性质:装车站,卸车站和装卸站 按办理货物的种类:综合性货运站和专业性
设备、集装箱及托盘维修保养设备、货车消毒 洗刷、篷布维修设备、加冰设备等。
货运站布置图
按其与枢纽内铁路线路衔接的不同: 通过式、尽端式
运输枢纽布局规划问题研究
运输枢纽布局规划问题研究摘要:运输枢纽的发展趋势是综合运输枢纽。
综合运输枢纽是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本文将从综合运输枢纽基本理念、规划目标、规划思路、实现途径四个方面研究综合运输枢纽的规划布局问题。
关键词:运输枢纽综合运输枢纽布局规划1 综合运输枢纽理念综合运输枢纽理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要突出“城市”,即综合枢纽依托于城市,又服务于城市[1]。
枢纽发展要适应城市拓展、经济布局、人口和资源分布、应急处置和社会稳定等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
二是要体现“综合”。
综合枢纽建设可以分为综合运输一体化场站和综合性枢纽建立两方面。
其中综合运输一体化场站指新建场站要强化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重点项目是机场和火车站与轨道、公路一体化设施建设,要求形成一体化、集约型、多层次的枢纽场站设施、枢纽网络,提升交通服务品质。
综合性枢纽则需要服务于城市客货运输和中转需要,而且通过交通运输网络,服务于广大辐射地区。
2 综合运输枢纽规划目标2.1 发展枢纽的首要目标是提高能力枢纽作为运输网络的关键节点,能够满足运输网络的通过、中转、集散需求,尤其是中转与集散功能。
因此枢纽建设的目标是要实现枢纽能力与中转集散需求平衡,必须使枢纽能力与通道等运输能力匹配,才能够发挥网络整体能力。
2.2 提高中转效率,降低中转换乘的成本和时间合并中转换乘场站是有效方法,即建设综合性一体化场站枢纽。
例如铁路和公路、铁路和城市交通场站等等。
这在以往枢纽发展中虽大力提倡,但推进缓慢,因此依然是规划目标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
2.3 提高枢纽整体效率,也是发展枢纽的最终目标提高整体效率,需要在场站、通道与集疏运规划中体现集中与分散的平衡。
提高运输效率,要求以缩短运输时间和降低运输成本为目标,既要降低中转衔接时间和费用,又要降低集疏运的运输时间和费用。
提高整体效率需要形成场站与通道、集疏运、场站与场站之间的合理配置,共同形成高效率的综合枢纽。
在现实情况中,既有的场站设施有相当多的都需要保留,通过逐步改造优化枢纽是枢纽发展的主要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设施规划布局——周边交通设施布局
内部快速集散道路系统 功能定位:
满足枢纽建筑本体车辆快速集散的要求,主要服务对象为枢纽的客运车辆。
特点:
枢纽建筑本体专用;
多点(立交)、多路径(2条及以上通道)衔接;
规划关键点:
分离枢纽核心开发区内的交通与枢纽建筑本体的集散交通
虹桥枢纽旅客换乘矩阵预测结果 人次/日
16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设施规划布局
枢纽设施本体布局 周边交通设施布局 机动车系统规划布局及交通组织
17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设施规划布局——枢纽设施本体布局 3.1 枢纽设施本体布局
(1)本体布局目标 高效集约
尽可能将不同交通方式直接引入枢纽,使旅客通过自动扶梯 、自动步行道和电梯等工具实现枢纽内部换乘。
单向环通,减少冲突
单向循环交通组织可以将大量交通冲突点转变为分流和合流点,提高了道路系统的通行效 率和安全性。同时可以为枢纽内走错路的车辆提供重新选择的机会,更加人性化。
适度连通,具容错性
快速集散道路系统的设计还需考虑适度的连通,具容错性。保证在行驶错过时能在较短的 距离内绕回,体现以人为本和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12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交通量预测——交通量预测的主要成果 2.2 交通量预测的主要成果
综合交通枢纽交通量预测的主要成果是旅客换乘矩阵。
旅客换乘矩阵由枢纽对外交通客运量预测、枢纽旅客集 疏运方式预测、枢纽周边开发交通量预测结果整合得到。
2.3 对外交通预测
枢纽对外交通预测是论证对外交通设施规模、服务功能的 依据,也是进行集疏运交通预测的前提。
29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设施规划布局——周边交通设施布局
亚特兰大机场 多点多路径衔接,提高枢纽集散效率 亚特兰大机场内部集散道路通过3个衔接段及3个立交节点与外围路网相连,I-285公 路连接机场南侧、I-75公路连接机场东侧,I-85公路连接机场西侧。
30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设施规划布局——周边交通设施布局
14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交通量预测——周边开发交通量预测 2.5 周边开发交通量预测
周边开发交通量预测——是指周边地区 吸引而来的交通量。
周边开发产生交通量预测方法: 以服务枢纽旅客为主的开发交通影响 忽略不计 以服务全社会为主的开发,用“出行 链”技术预测城市日常换乘需求
同心圆金子塔式开发
19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设施规划布局——枢纽设施本体布局
a)整体布局集中紧凑 旁邻设施紧密贴临,无缝 衔接; 上下设施互相叠合,垂直 换乘。
20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设施规划布局——枢纽设施本体布局
b) 水平布局近大远小 换乘量大的交通设施靠近主体设施 换乘量小的交通设施置于稍远的位置
21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设施规划布局——枢纽设施本体布局
c) 垂直布局经济合理
立体布局质量大的交通设施 布置在地面层
城市轨道交通布置在地下
北 京 南 站 车 站 与 轨 交 叠 合 希 思 罗 机 场 车 道 与 车 库 叠 合
22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设施规划布局——枢纽设施本体布局
d) 换乘衔接公交优先 枢纽的各设施衔接突出公交优先 公共交通适合作为主体设施到发旅客的集散交通方式
10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交通量预测
交通量预测的意义 交通量预测的主要成果
对外交通预测
集疏运方式预测 周边开发交通量预测 旅客换乘矩阵整合
11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交通量预测——交通量预测的意义 2.1 交通量预测的意义
交通量预测是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的主要依据, 无论是主体设施还是集疏运体系,其建设规模、等级、布局 以及交通组织和管理方案的确定,都有赖于准确到位的交通 量分析和预测,交通量预测甚至是枢纽项目可行性论证的关 键性资料。
直接到发,立体整合
使快速集散道路立体化(高架、地面、地下以及建筑内部等多种形式),利用车道边直接 对接枢纽建筑本体,为枢纽旅客到发分离、车道边零距离换乘创造了有利条件。
分级布设,减少交织
将进场流线与离场流线尽可能的分离,避免交织。并分级布设其分合流点。逐步分离汇合 ,提高整个集散系统的可靠性。
法 兰 克 福 公 交 马 德 里 机 场 公 交 23
公交车落客
公交车载客
公交车落客
公交车载客
地铁四号线
北京南站
地铁十四号线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设施规划布局——枢纽设施本体布局
e) 设施之间界限清晰 交通枢纽由不同的业主建造,管理清晰的界限便于枢纽内各 部门操作
24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设施规划布局——枢纽设施本体布局
8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引言——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义
1.3 综合交通枢纽的设施构成
综合交通枢纽的设施构成分建筑本体和周边交通设施两大块。 建筑本体: 指枢纽内部各功能组团,包括主体设施、换乘设施、停蓄车设施、商业开发等; 周边交通设施: 指连接枢纽与周边区域的交通设施,有城市道路或专用道路、轨道线路、外围场 站等。 建 筑 本 体 周 边 交 通 设 施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设施布局规划研究
徐 健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2010.09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引言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交通量预测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设施规划布局 虹桥枢纽设施布局规划设计案例 结束语
2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引言
研究背景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义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设施构成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设施特点
对外交通预测由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一般由专 业部门预测需求,从综合交通的角度进行协调平衡。
13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交通量预测——集疏运方式预测 2.4 集疏运方式预测
旅客集疏运方式预测是指对外交通旅客到发枢纽,采用 地铁、公交、出租车或小客车的比例。 3种集疏运模式:
公共交通主体模式 小客车主体模式 多方式均衡模式
上下客站、蓄车场及停车场
26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设施规划布局——周边交通设施布局
(1)道路网 外围集疏运路网 交通目标:承接枢纽核心区的道路交通集 散,为枢纽提供一个稳定可靠的的集 疏运路网体系。 服务对象:大型、特大型城市 服务特点:集疏运路径长,服务范围大 路网构成:采用两条或多条高速或快速路 总体形成分层多路、顺流引导、逐步汇集 的外围集疏运路网系统。
北京南站 2007年新改建的北京南站(京沪高 铁始发站之一,京沪高铁的另一端为 虹桥枢纽内的铁路虹桥站),铁路站 房位于南二环和南三环之间,站房专 用的快速集散道路系统通过立交、平 交口以及相关快速路和主干道(交通 性)与南三环和南二环快速路相连接 。
31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设施规划布局——周边交通设施布局
换乘便捷 换乘时间最小化、换乘质量最优化。 系统最优
实现各种交通工具间的总人•时最小,而不是某一种交通方 式的人•时最少。
18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设施规划布局——枢纽设施本体布局
(2)本体布局方法
a)整体布局集中紧凑 b)水平布局近大远小 c)垂直布局经济合理 d)换乘衔接公交优先 e)设施之间界限清晰 f)商业开发与交通设施结合布置
城市交通出行OD对ij的出行链示意图 15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交通量预测——旅客换乘矩阵预测整合
2.6 旅客换乘矩阵整合
整合要点: 优先完成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外—内、内—外”换乘需求预测 对于周边开发产生的“内—内”换乘量,重点预测公共交通等设施需求 按照航空>铁路>公路顺序,预测对外交通“外—外”之间换乘需求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3
引言——研究背景 1.1 研究背景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高速公路、航空运输、高速铁路大发展 ,枢纽的建设需求越来越大及建设步伐愈来愈快。
人性化的交通换乘越来越受到重视,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和 作用越来越突出。 国内枢纽建设规范标准较欠缺。我院及有关单位在各枢纽规 划设计的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课题研究, 为规划标准的制定做基础性的研究准备。
6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引言——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义
香港机场
2008年度全球最佳机场,客运量达到4785万 人。世界排名第十二位。
7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引言——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义
北京火车南站 位于北京南二环、南三环、开 阳路、马家堡路之间,将承担京沪 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市郊铁 路等铁路到发任务,最高聚集人数 10500人,拥有24条到发线、13座站 台,建筑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
南京南站 分块循环,均衡集散 南京南站高铁枢纽,与外围4条高速 形成4个衔接节点,分南北两块,进行分 块循环,均衡集散。
南京南站高铁枢纽专用集散道路
南京南站站北、站南快速集散高架道路
32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设施规划布局——周边交通设施布局
单向环通,减少冲突
南京南站地面微循环
上 海 浦 东 机 场 单 向 交 通 组 织
机 场 内 单 向 交 通 组 织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schipol
33
设施规划布局——周边交通设施布局
适度连通,具容错性
上海南站专用集散道路的环形交通组织
香港机场内部专用道路系统布局
34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