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与特点

合集下载

浅谈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实施面临的机遇与风险

浅谈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实施面临的机遇与风险

浅谈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实施面临的机遇与风险[摘要]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又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经阶段。

本文首先对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进行了简要叙述,说明了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化经营有着很大的差距;其次又对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实施进行了分析,我国企业不仅在国际化经营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存在很多机遇,但同时也面临诸多的问题和风险。

最后,针对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实施面临的机遇与风险,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国际化经营;机遇;风险;对策一、我国企业国际化现状我国目前已经有很多企业从事跨国经营活动,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但是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状况也是参差不齐的,企业国际化的进程也不尽一致,根据中国企业所处的行业特征、自身实力,以及国际化的程度,可以把中国企业分为三种主要的类型:(一)还未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企业国际化经营在发达国家已经有了很长一段历史,但由于中国大部分企业没有足够的自主经营权,再加上我国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资金不足,信用等级较低,甚至许多企业还没有取得进出口权,更不用说自主的经营进出口业务,所以,中国绝大多数企目前还没有进入国际市场,还属停留在国内发展阶段。

(二)逐渐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在使得外资企业进入的同时,也导致了国内部分企业在了解国际市场信息的前提下开始逐渐探索国际市场,有的已经开始出口产品,并一步步走入了国际市场,参与到了国际竞争中去。

(三)开始进行国际市场扩张的中国企业国际市场的扩张阶段是目前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最高阶段,我国有部分企业在参与一段时间的国际市场竞争之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吸收国际先进管理方法和技术的基础上,也开始着手扩大国际市场,但是这种扩张是低层次的,并未达到全球合理化经营的程度,同时竞争优势仍停留在加工生产等技术含量不高的地方。

总之,我国国际化经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我国企业总体上处于资本层面的国际化阶段,大部分企业的国际化仍停留在初级阶段,与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资源整合驱动
中国企业通过国际化进程, 整合全球优质资源,提升 自身实力和竞争力。
02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现状和 特点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现状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额 逐年增长,投资范围覆盖 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投资领域多样化
中国企业在能源、矿产、 制造业、服务业等多个领 域都有对外投资,且投资 领域不断拓宽。
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
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通 过自主研发和合作创新,提高了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多元化的国际市场
中国企业已经进入了包括欧美、亚太、非洲等在内的全球 市场,多元化的市场布局有助于分散风险和提高盈利能力 。
国际化经营模式
中国企业采取了多种国际化经营模式,包括直接出口、建 立海外销售网络、海外投资建厂等,以适应不同国际市场 的需求。
防范风险
中国企业应注重品牌建设和国际化推广, 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品牌优势占 领国际市场。
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需要加强风险防 范意识,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应 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
04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发展趋 势和前景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1 2
投资领域多元化
中国企业逐渐从传统的资源开发和加工领域向高 科技、互联网、金融等领域拓展,投资领域呈现 多元化趋势。
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建议
加强品牌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
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需要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提高 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
深化本土化经营
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需要更加注重本土化经营,了解当地市场需求 和文化,提高产品适应性和竞争力。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浅谈当前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路径选择

浅谈当前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路径选择

浅谈当前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路径选择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成为越来越多企业所关注的热点话题。

国际化是企业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和实现长期发展的重要路径,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如何选择合适的国际化经营战略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当前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出发,探讨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的战略路径选择。

一、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近年来,中国企业国际化步伐加快,不仅在海外市场开拓出现新的成果,而且在技术、品牌等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方面,中国企业通过国际化经营,不断拓展海外市场,推进“走出去”战略,大力推进企业海外布局;中国企业通过并购、战略合作等方式,不断深化国际化进程,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是国际市场营销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中国企业面临着各种制度、文化、政治等方面的风险和挑战。

其次是国际市场竞争的激烈化,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需要与外国企业展开竞争和合作,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针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如何选择合适的战略路径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可以选择市场导向、资源导向和能力导向三种战略路径。

1. 市场导向战略路径市场导向是指以市场为导向,在国际化过程中不断调整产品结构、营销策略、渠道建设等,以适应国际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中国企业通过市场导向战略,可以更好地了解国际市场的需求和变化,提前布局和调整产品结构,推动产品全球化。

市场导向战略路径的关键是要根据国际市场需求,通过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手段,不断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

中国企业还需要加强与国际渠道商、品牌商等的合作,拓展国际市场渠道,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资源导向是指以资源为导向,在国际化过程中,通过并购、合作、投资等方式,获取和整合国际资源,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企业通过资源导向战略,在国际化过程中可以迅速获取国际市场资源,提高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存在问题与对策

中国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存在问题与对策

中国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存在问题与对策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成为企业面对世界舞台的重要形式。

然而,大多数走出去的企业,未能实现企业自己期待的赢利,能称得上国际化成功的企业屈指可数。

本文阐述了我国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企业国际化战略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f425 文献标识码:a1中国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现状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以国际市场为导向,输出产品和服务,尤其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广泛利用国内外资源,实现生产要素在国际范围内的优化组合和重新配置,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从发展阶段看,迄今为止,中国绝大部分企业还处于比较初级或相对比较中级的阶段,即资源导向或者是成本导向。

从发展程度看,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水平提升还不够快。

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的统计,在连续申报海外收入的2008、2009、2010、2011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海外收入占总收入的平均比例分别为23.74%~15.25%、15.99%、12.85%。

这些数值不仅低于跨国公司30%的基本要求,而且在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水平甚至出现了下降。

2中国企业国际化主要存在问题(1)缺乏高水平的跨国经营人才,经营决策和管理水平不高。

我国海外企业人员队伍总体素质和水平与开展跨国经营的需要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2)信息技术正在大力推动工业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在管理信息化方面应用,以erp为代表的管理信息系统近年来在企业管理中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应用。

然而,在过程自动化与管理信息化之间存在数字鸿沟,导致无法将管理同生产紧密结合,erp 等管理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导致erp系统实施失败。

(3)受到跨国文化影响,海外并购屡屡受挫,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并购时同样会遭遇来自受并企业国家的文化及其他企业的阻力这方面的案例近年来也是一再发生,例如,前些年的中海油收购美国石油企业优尼科公司、华为收购英国通信企业马可尼公司、海尔同惠而浦公司争夺美泰克的并购战以及中国移动拟收购全球性移动运营商millicom的事件。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50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董晓雪作者简介:董晓雪(1994.12—),女,汉,河南安阳人,湖南工商大学国际商务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消费与跨境电商。

(湖南工商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湖南长沙410205)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指出中国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最后针对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中国企业更好的实现跨国经营。

关键词: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现状;问题;对策一、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现状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企业实现跨国经营的重要途径,为了能够全面的考察跨国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下将分析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

(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总量分析1.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总量日益扩大由图1可看出,从2011年开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净额便不断扩大,但2017和2018年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2018年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和2015年的1456.7亿美元基本持平,排名世界第二,仅落后于美国。

总体来看,2018年的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是2002年的51.7倍,年均增长速度在短时间内翻倍,从2012年的17.6%不断上涨为2016年的34.65%。

图12011—201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情况2.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占世界投资比重不断增大由图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占世界比重来看,11年仅4.8%,从16年开始超过10%,到2018年已经达到14.1%。

自2003年公布对外直接投资年度数据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排名上不断前进,2018年已经位居世界第二。

总体来看,中国对外投资的地位越来越高,对全球的影响力也不断提高。

(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结构分析1.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域多元化发展由图2可知,2009年到201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分布并不均匀,亚洲国家和地区明显偏多,占比将近7成;其它地区中当属拉非地区和欧美地区占比最高,分别为14.29%和13.11%。

总结来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趋于多元化,但主要地域分布仍高度集中,存量前20位的国家和地区占总额的91.7%,主要是一些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如非洲和亚洲。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原因和现状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原因和现状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原因和现状中国的企业在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与世界经济联系更为紧密,进行国际化是其必然趋势,企业国际化是企业发展、国家腾飞的基础。

从TCL收购到吉利并购沃尔沃,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跌宕起伏,在成功与失败并存的现实中,我们应该反思自身的原因。

1、中国企业国际化动机中国国内的市场需求日渐饱和,一方面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中国保障体系的缺失导致国内消费动力增长不明显,国内企业间竞争激烈,经济全球化使国外产品进入国内,增加了国内市场的饱和,企业在生存和发展的推动下,被迫进行国际化。

企业认为国际市场具有吸引力,认为国际市场潜在需求大,企业能获得高额利润。

在发达国家,市场规模大,利润高;在发展中国家,人口多,潜在需求大。

认为开拓国际市场具有很大吸引力,这也是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首要动机,也是我们中国企业国际化失败的最大隐患。

小企业盲目进行国际化,不仅技术和产品没有原创优势,同时,价值观的冲突、文化的不融合以及国际规律把脉不准确等,都是中国企业国际化失败的主要原因。

国家政策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出口创汇,通过各种税收政策,金融货币政策,提供各项服务等措施,支持企业出口进行国际化,目的在于增强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驱动企业国际化,但反观中国企业的做法着实让人心寒,高成本产品,低价出口国外,仅靠过家的出口退税维持生存,国际竞争力从何谈起?真正能让中国企业进行国际化的基础是技术的进步与商业模式的创新,中国从最初的“世界工厂”开始逐步向“中国创造”转变,虽然中国的“高、精、尖”技术在世界所占比例依然很低,但发展势头却不容小觑,中国企业在技术的创新和产业革命上面开始烙上中国特色,中国企业开始在某些领域构筑中国特色的行业壁垒。

中国的华为作为中国科技创新走向国家化的代表,成功证明了中国技术开始在世界中逐渐占有地位。

华为在国际化战略中,采用“农村包围城市”,先易后难的策略,96年,试水香江,与和记电讯合作,瞄准香港市场,以香港为跳板进入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华人聚集东南亚市场;之后进行俄罗斯之旅,进入大独联体市场,以合资企业为平台,采取本地化模式来开拓当地市场;随后征战亚非拉,借助中国对这些国家的援助,直接带去低价格的核心技术产品,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优化客户需求,提升合作标准;接下来华为开始对欧美市场的进军,与当地著名代理商合作,以此为平台进入本地市场,凭借专业的解决方案赢得客户。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问题、特点及发展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问题、特点及发展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问题、特点及发展 王育红 国际经济合作,1999年11月从改革开放初期至今,中国的跨国经营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已在全世界14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5000多家境外企业,中方投资总额逾60亿美元,涉及贸易、资源开发、生产加工、交通运输、工程承包、医疗卫生等行业。

据不完全统计,盈利或微利的境外投资企业占80%以上。

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的快速发展的趋势下,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更要快马加鞭向世界市场迈进。

依据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所走过的道路,本文试从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特色及其改进和发展,探讨实现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特色道路。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初期的特点与问题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始于我国的对外援助事业。

这就使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必然具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些特点与问题:第一,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基本上是从经营政府部门的对外援助项目开始的。

以建设项目在外,决策管理在内的模式运行。

中国企业的海外经营是代表国家做事,国家信用就是企业信用,在海外市场上,国家是企业的代言人。

企业本应有的经营利润效益观念被国家的政治信用观念所取代。

为了保证国家的信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内要遵守国家办事的程序;对外要应付市场的运作规律。

为了保证项目建设保质保量按期完工,有的企业不得不提前计划报批,或者不得不将援助的资金拿到国际市场上去进行采购。

企业海外经营的亏损,全部由国家包赔包办。

这些形成了我国企业早期跨国经营的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

这一特点显示出中国的经济体制对中国企业的海外经营的制约性。

企业本身没有树立完善的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承担风险的意识。

加之我国企业在海外经营的资金数额相对较小,比较分散,在国际市场上,企业的市场运作形象就不突出。

第二,中国企业早期的跨国经营难以摆脱两难境地。

一是窗口式企业与政府计划的关系;二是窗口式外贸企业与生产企业的关系。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营海外业务的部门大部分是由国家授予海外经营权的窗口式企业。

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使得我国正在逐步走进经济强国的行列,而对伴随着改革开放一起成长起来的大多中国企业来说,国内市场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扩大海外销售,进行国际化经营成为他们未来的发展目标。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世界进入了全球化的时代。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WTO成员国,中国企业正式登上了国际舞台。

面对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要求我国企业经营者必须实现经营思想和经营理念的彻底改变。

并且随着密切的国际交流,中国本土品牌开始注重国际化经营战略,以参与世界竞争,与世界跨国企业一道分争国际市场。

1、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与特点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起步较晚。

从总体上看,大多数企业尚处于国际经营的初级阶段。

经营方式包括了商品出口、劳务出口、直接投资等方式。

据统计,到1998年底,中方海外投资存量63.3亿美元,在全球的比重微不足道。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大量涉外企业集中在港澳、东南亚、独联体等相邻国家和地区。

原因是地理位置和人文的相近,相对而言风险较小,开拓市场比较容易。

其次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尚处于低级阶段,比较优势尚不突出,投资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邻近国家和地区往往更容易使比较优势得到发挥。

二是欧美发达国家所占比重近年明显增长,且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这也反映出发达国家成为发展中国家东道国地位重要性日益增强。

2、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的问题2.1国际化的投资、生产、经营能力薄弱,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较差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企业规模小、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与国外技术力量强、资金雄厚、市场占有率高的跨国公司形成鲜明对比。

以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来看,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金额仅占世界对外投资金额的0.15﹪。

这与中国经济大国的身份很不相称。

此外,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的比例为1:0.09,这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1:1.14 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1.11,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1:0.13 的水平。

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

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

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随着全球化日益深入和我国加入WTO,不仅我国市场将向外国全面开放,而且外国市场也将更大程度地对我国企业开放。

这无疑将大大加快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对于我国五大支柱产业之一的石油和化学来说,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那么中国石化企业又该如何走出国门,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将是关系中国石化企业能否长远的艰巨课题。

下面针对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进行探讨和。

一、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供的最新数据,2004年我国石化行业销售收入和利润均创最高水平,全年将实现工业总产值2.425万亿元,销售收入2.33万亿元,利润2700亿元。

中国是国际石化企业投资的重要地区之一,也是全球最重要的石化产品进口国之一。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石化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步发展并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

,我国石化企业基本上走的是一条“引进来”的道路,引进国外资金、技术以及发展出口贸易在企业国际化经营格局中居于主导地位,2005上半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940.67亿美元,同比增长30.1%,进出口贸易作为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要方式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而以境外直接投资为主要特征的“走出去”步伐较为缓慢,尚处于初级阶段,其中只有像中石油、中石化等国有大石化企业在海外有过直接投资,其他中小型石化公司根本不具备国际化经营的条件。

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成为WTO的成员国,我国石化企业也在加快自身的国际化进程。

具体表现为:1、我国石化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一直以来,西方石化公司都注重自身的国际化。

现在也到了中国石化企业加快国际化进程的时候。

最近的“沃尔玛现象”昭示中国石化的国际前景,早在10―15年前,在美国最大的商品零售商沃尔玛的货架上,只有不到20%的商品产自中国,而且大多是低廉的小商品;如今,中国商品已超过了80%,产品种类涵盖各类日用品,且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

试述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

试述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

试述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指的是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拓展业务、进行全球布局时制定的战略。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特点如下:
1.市场拓展:中国企业通过国际化经营战略,积极寻找全球市
场机会,扩大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

他们在海外市场开展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制定相应的市场拓展战略。

2.产品差异化: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注重产品差异化,提
供符合不同国家和地区需求的产品。

通过深入了解目标市场的文化、习俗、消费习惯等因素,进行产品定制和改良,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跨国合作:中国企业通过与国外企业合作,获取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资源。

他们与国际大型企业、跨国公司等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合资、收购等形式,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发展。

4.国际品牌建设: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注重品牌建设,努
力打造有竞争力的国际品牌。

他们提高产品质量、服务水平,注重品牌形象塑造和市场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5.人才培养: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注重培养具有国际竞争
力的人才队伍。

他们积极引进国外高级管理人才,提供员工培训和学习机会,提高员工的国际化素质和管理能力。

6.风险管理: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注重风险管理,针对国际市场的政治、经济、法律等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和应对措施。

他们积极了解并遵守各国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合规管理体系。

总之,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旨在通过市场拓展、产品差异化、跨国合作、国际品牌建设、人才培养和风险管理等手段,实现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优势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风险和挑战

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风险和挑战

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风险和挑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企业积极地向海外拓展业务,实现国际化发展。

然而,国际化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商机和机会,也有风险和挑战。

本文将从市场风险、文化差异、资金风险和政策风险四个方面,分析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一、市场风险中国企业海外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是市场风险。

尤其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中,国际品牌和本土企业已占据了市场份额。

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较弱,需要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此外,一些国家存在保护主义倾向,会对外来品牌实行限制。

因此,中国企业必须寻找有利的市场和先进的发展模式,同时了解具体市场的规则、法规和文化,为自己的产品和战略制定合适的营销战略。

二、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是影响中国企业海外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风俗习惯和语言特点。

这些文化因素可能影响产品的接受度、市场的开拓难度和企业的管理效率。

比如,一些西方国家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意志,而中国企业更注重家庭和团体。

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业文化和法律制度也存在差异。

因此,中国企业必须了解目标市场的文化背景和商业环境,制定合适的营销和管理策略,并进行适当的企业文化融合。

三、资金风险资金风险是中国企业海外发展的最大挑战之一。

跨国企业的成本极高,需要巨额资金来支持生产、研发、市场推广、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需求,而且在海外市场规模扩大之前,往往需要数年的投入和耐心等待。

此外,汇率波动和投资环境等因素也会影响资金风险。

因此,中国企业必须注重资金管理,制定明确的投资战略和风险控制措施,与多方面的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四、政策风险政策风险是中国企业海外发展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在海外经营过程中,政策法规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可能对企业经营产生影响。

比如,某些国家可能会出台保护主义政策,限制外资进入;或者政治不稳定可能导致经济恶化和市场调整等。

因此,企业必须了解目标市场的政治和安全环境,积极与当地政府建立联系,制定应急处理方案,降低政策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分析及研究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分析及研究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分析及研究摘要: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统一的市场,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国家的经济都不再是封闭的,世界各国的合作也已达到顶峰,各国企业若想在世界立足,就必须实行国际化的经营战略。

企业的国际化就是各国企业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与分工,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世界竞争日益激烈,中国企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跨国经营海外投资品牌战略一、前言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统一的市场,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国家的经济都不再是封闭的,世界各国的合作也已达到顶峰,各国企业若想在世界立足,就必须实行国际化的经营战略。

企业的国际化就是各国企业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与分工,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二、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状况概述我国由于“闭关锁国”等原因,对外开放较晚,使得我国企业跨国经营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我国企业跨国投资的行业领域也日趋多样化。

目前,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活动涉及的行业包括贸易、资源开发、餐饮旅游等服务业以及家电纺织等境外加工贸易。

其中家电制造业和纺织服装业在国外占据较大市场。

贸易企业在我国对外投资中占59%,境外加工贸易和资源开发增长迅速。

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产业结构也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海外制造加工业的比重逐步扩大,非贸易性项目明显增多。

在对外承包工程领域逐步扩大:包括商业建筑、民用建筑、石油化工、交通、电力、通讯、冶金及有色金属、铁路、航空航天、煤炭、林业、制造业等。

从地区分布来看,目前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活动已拓展到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贸易型企业分布范围最广,主要集中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及港澳地区,近年来大量涉外企业集中在东南亚、俄罗斯等邻近国家和地区,地域范围日益广泛,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

三、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虽然我国企业跨国经营也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我国企业跨国经营产生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渡期,植根于不发达的大国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中,在国际化的进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管理挑战及应对研究报告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管理挑战及应对研究报告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管理挑战及应对研究报告一、概述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国际化经营机遇与挑战。

本报告将深入分析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所面临的管理挑战,并探讨有效的应对策略。

二、国际化经营的背景和意义国际化经营是中国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通过国际化经营,中国企业可以突破国内市场的局限,拓展更广阔的国际市场,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技术,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同时,国际化经营也有助于推动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促进国内经济的转型升级。

三、管理挑战概述1. 文化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可能引发沟通障碍和团队冲突,影响企业的运营效率。

2. 法律法规:各国法律法规的差异可能给企业的合规经营带来挑战,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法律风险。

3. 人力资源:国际化经营需要大量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熟悉当地市场和法律法规的高素质人才。

4. 品牌建设:如何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是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5. 供应链管理:国际市场上的供应链比国内更为复杂,管理难度更大,如何保证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效率是一大挑战。

四、应对策略与措施1. 跨文化培训:加强员工的跨文化培训,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增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2. 法律咨询:寻求专业的法律咨询服务,确保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遵守各国法律法规,降低法律风险。

3. 人才引进与培养:积极引进具备国际视野和经验的高端人才,同时加强内部人才培养,打造具备国际化经营能力的管理团队。

4. 品牌战略:制定明确的品牌战略,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提升品牌的国际竞争力。

5. 供应链优化:对供应链进行全面优化,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效率,确保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五、案例分析此处将选取若干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所面临的典型管理挑战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解读来进一步阐述管理挑战的具体表现、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的有效性。

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现实分析

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现实分析
2 】 成本管理分析【 .科技 资讯.2 0 J 】 08 是用于估 计项 目支 出的基本原则 , 根据这一原 则确 定与公司的 [ 黎开建等.建筑施工 项 目
工方案和计划 , 组织施 工和合理 安排 , 根据具 体施工安 排和定
般账 目和会 计职 能 的联 系及 与其他 财务 账 目的协 调一 致 。 () 目成本计划是运用成本账 目来 比较项 目的成本计划和现 2项
额量 , 制 出劳动 力、 料 、 编 材 设备 、 具等使用 计划和 资金使用 场 发生的实际计划的 。() 机 3 成本数据采集是将 采集到 的成 本数 4项 计划 , 使人 、 、 的投 入在定额 范 围内按计划满 足施工 需要 , 据集 成到成本报表系统之中 。() 目成本 报表就是确 定在项 财 物 避免工程成本 出现人 为失控 。 5 .加强人工费管理, 做好 人工成本 的有效控制 。施工操作 目的成本 管理 中项 目成本报表的类型 。
来 , 争工程提 前竣工验 收 , 力 并按合 同约定及 时进行 竣工结算 基本条件 。 和财务结算, 到工完、 做 场清 、 料净 , 以确保工程款按 时回笼 , 防
止成本流 失。
参 考 文 献 7 .建立工程项 目成本 控制 系统 。() 1成本账 目图表 的作用 [ 尚庆峰.浅析建筑施工企业项 目 1 】 成本管理【 .建筑 与工程 .2 0 J 】 08
蚴 ( “ 3 条 ”。‘ 3 条” 也称 新 6 ) ‘ 6 中提 出鼓励 和引导民营企 业积极参与 国际竞争, 中包括鼓励民营企业国际化 经营, 新 其 积极参与国
际竞争。在新 阶段 的经济形 势和政 策背景 下, 究我国民营企 业国际化 经营的 问题是很有 现实意 义的。 研
【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国际化经营战略

我国零售企业的国际化战略

我国零售企业的国际化战略

我国零售企业的国际化战略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零售企业也积极探索国际市场,寻求更大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探讨我国零售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并分析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国际化的背景和意义随着国内市场的饱和和竞争的加剧,我国零售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市场机遇和增长点。

国际化战略为零售企业提供了拓展市场、降低成本和风险、提升品牌影响力等重要机会。

通过进入国际市场,零售企业可以利用国际资源,提高供应链效率,增强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

二、我国零售企业的国际化战略现状目前,我国零售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去全球化:许多中国零售企业选择通过直接投资或并购国外品牌,在国际市场开设自己的门店。

例如,中国企业如苏宁、五粮液等通过收购国外零售企业,进军海外市场,提升品牌和企业形象。

2. 跨国合作:一些中国零售企业选择与国外企业合作,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拓展国际市场。

例如,阿里巴巴与国外知名企业合作,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拓展国际市场。

3. 经营模式创新:不少中国零售企业通过开设线上销售渠道,发展跨境电商,以电子商务模式进军国际市场。

这种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海外消费者的需求,提高销售额。

三、我国零售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挑战和对策在推进国际化战略的过程中,我国零售企业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市场环境的差异。

不同国家的消费习惯、文化背景、法规标准等都存在差异,需要零售企业进行市场调研并针对性地开展运营。

其次是品牌价值的建设。

国际化战略需要零售企业拥有高度认可的品牌,需要耐心积累和塑造品牌形象。

此外,国际化运营所需的资金和人才也是挑战之一。

针对这些挑战,我国零售企业应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提升国际市场调研能力,了解目标市场的特点和需求。

其次,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此外,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升国际化经营的管理水平与专业素质。

四、我国零售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市场的变化,我国零售企业国际化战略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 多元化市场拓展:在全球市场竞争中,中国零售企业将更加注重多元化市场的开拓。

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现状与趋势

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现状与趋势

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现状与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步伐也逐渐加快。

中国的一些企业已经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成功。

但同时,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现状和趋势。

一、现状1.1 原因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推动源于多个因素,其中包括以下几点:(1)利润空间收窄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收窄。

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开始关注国际市场,希望通过开拓国际市场来拓展利润空间。

(2)寻求稳定发展多样化经营已经成为了中国企业的共识。

对于某些行业而言,国内市场已经饱和,这时企业就会寻求国际市场上的机会,以保持稳定发展。

(3)政策支持中国政府对于企业国际化的发展给予了巨大支持。

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如“一带一路”倡议、国际投资自由化等,促进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活动,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1.2 成果中国企业通过国际化的方式,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果:(1)缩小与国际头部企业差距中国的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如海尔、华为、中国移动、海信等。

企业不仅在电信、电子、家电、航空等领域占据市场份额,还逐渐步入其他领域,如建筑、金融、物流等。

(2)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企业国际化是多个行业的去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

经济学家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是中国就业改善的一个重要途径。

(3)促进文化交流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精神和品牌形象随着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不断深入到国际市场和全球消费者心中,中华文化的传播也得到进一步的推动。

二、趋势2.1 行业结构调整中国企业的国际化道路不可避免地会经历与国际头部企业的角逐。

为了在国际市场上生存,企业必须不断完善自身的战略布局,进行行业结构调整。

2.2 强化品牌建设品牌意识在国际市场上尤为重要。

中国企业必须将品牌建设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打造好企业品牌形象,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2.3 走向多元化企业国际化不单纯是向其他国家复制自身的模式,而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多元化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正愈来愈深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成功加入世贸组织的我国,也将其迅猛发展的开放型经济与全球经济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中国经济在积极"引进来"的同时,中国的一批优秀企业也正在积极的"走出去"。

本文将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与特点进行全面的思考,主要包括: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总体现状与特点, 中国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企业现阶段国际化经营的成功模式。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相信在对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进行全面的分析后,会更利于企业的跨国经营。

关键字:国际化经营现状特点风险核心竞争力管理体制成功模式一.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总体现状与特点据统计,截至2002年6月,我国已有海外投资企业6758家,分布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是我国在海外投资兴办非贸易性企业最集中的地区。

我国企业海外投资涉及的行业从初期集中在贸易方面发展到资源开发、工农业生产及加工、工程承包、装配企业、交通运输、金融保险、医疗卫生、旅游及餐饮业等领域。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主体分为四大类。

(1)外贸专业公司和大型贸易集团。

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直属的外贸专业公司和大型贸易集团。

如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

中国轻工业品进出口总公司等。

这些贸易大公司的优势是长期从事进出口贸易,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海外市场网络,掌握熟练的营销技巧,有灵通的信息系统,稳定的业务渠道,融资便利,是中国企业海外经营的先锋和主力。

(2)生产性企业或企业集团。

如首钢集团、海尔集团公司、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赛格集团、春兰集团公司、康佳股份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格兰公集团公司等著名企业。

这些大型生产性企业从事跨国一经营的优势是。

有外贸经营权;有相对成熟的生产技术和一定的研究与开发能力,在国内有庞大的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

由于它们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管理等方面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因而海外经营起步虽晚,但正以较快的发展速度向海外扩张。

(3)大型金融保险、多功能服务公司。

包括中国银行等五大专业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土木工程公司、中国水利电力公司等。

这些公司资金雄厚,提供专业化服务,有良好的信誉,经营规模较大。

(4)中小型企业。

主要是乡镇企业、国有或集体所有制中小企业。

这些企业数量多,投资规模小,经营品种单一。

然而商务部对外经济合作司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2003年10月底,经商务部批准和备案设立的境外非金融类中资企业7360家,中方协议投资额110亿美元。

而作为对比,截至该年我国累计吸引外资为3950亿美元,是我国对外投资的30多倍。

除了对外投资规模较小外,由于我国企业对外投资起步较晚,目前的国际化经营总体上仍旧带有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初级阶段的明显特征。

具体表现在:1. 投资结构的尚待完善集中表现在地区结构、产业结构、规模结构三个方面。

从境外投资企业的分布上看,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地理选择以周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主。

尽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对外交流的扩大,我国的境外投资企业已遍及世界各地。

但从总体方面看,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地区分布仍相对集中在亚太经济区。

其中,亚洲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投资环境吸引了我国大部分的投资。

据估计,有近80%的投资项目位于亚洲。

在产业结构上,我国的跨国投资过分偏重于对加工、制造等初级产品产业的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严重偏少。

在规模结构上,以中、小型为主。

据统计,目前90%的海外中资企业投资规模不到100万美元,平均单项投资额仅为57万美元,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600万美元的水平,同时也低于发展我国家450万美元的水平,甚至低于东欧140万美元的水平。

2. 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其核心资源满足市场需求、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根据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理论的分析,对外投资是企业充分利用其垄断优势(通常是技术、管理、品牌或市场)以实现利益最大化的一种经营行为。

综观获得成功的外国和我国跨国公司无一不是在上述某个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

而我国多数企业严重缺乏上述四种跨国经营所要求的优势,我国大多数企业通常拥有的优势是价格和廉价的劳动力,这些优势在国际化经营中又受反倾销等制约,常常难以发挥作用。

3. 分散化经营,企业之间缺乏横向的联系与合作。

分散化经营,使得企业无法在资本、技术、市场、信息以及生产等资源上实现共享与互补,甚至会引发越来越严重的内部过度竞争。

这一方面反映了这些企业投资母体之间相互缺乏联系和合作,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下,跨国企业都以兼并或建立策略联盟作为发展手段以实现规模效应,而我国企业显然尚未跟上这种跨国经营的潮流。

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企业体制制约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模式。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主体主要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集团公司以及国有股占控股地位的股份制企业。

据统计,在海外6000多家企业中,国有企业约占80%。

从行政级次划分看,占主导地位的是中央部委和省级政府所属企业;从专业分类来看,占主导地位的是中央和地方专业外贸公司和大型生产型国有跨国公司。

由于至今都存在的条块分割管理体制,使得海外的国有企业的分支公司,即使在业务上有相似和交叉之处,也难以进行有效的合作和信息交流,他们之间存在的更多的是竞争和相互封锁信息。

国有企业自身机制与国际跨国公司通行体制存在较大差距,也在本源上限制了海外企业的经营活力和经营理念,使海外中资企业难以像跨国公司的子公司那样以各种手段进行兼并和联盟经营。

4. 企业的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人才匮乏。

这在国有企业中体现更为明显。

从管理体制上看,一些境外国有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机制,所有者代表监管不到位,存在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的现象。

在实施跨国经营决策时,缺乏风险意识和风险制约机制,在投资项目、环境分析、地点选择、合作伙伴选择、经营策略的制定与执行等各方面,都缺乏足够的科学论证,因而往往造成重大决策失误。

导致国有资产受到严重侵蚀。

最近的"中航油"事件就是最好的例证。

从管理人才的培养来看,我国企业缺乏一整套适应国际市场竞争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许多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还没有建立起现代的人力资本观念,对人才资源管理的认识仍旧停留在人事制度管理的层次上,导致外派人员专业能力和积极性都不高,远远不能适应当今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的国际市场竞争。

二.中国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一)我国企业的规模和实力与国外大型跨国公司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是我国经济实现快速持续增长的一个年代,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显著提高,多数国企已扭亏或增盈,对国家整个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去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8个百分点中,由工业拉动的就占5.1个百分点。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有些企业的明显好转是通过重组债务,而不是通过解决管理和竞争力方面的基本问题实现的。

同时,部分恢复性的增长也是靠大量的政府开支和出口增加实现的,而不是靠效率的增长或者消费需求的增加达到的。

因此客观地讲,我国企业的规模和实力与国外大型跨国公司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

(二)我国一些企业对外投资的目的不明确,盲目上项目的现象依然存在。

一些企业境外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转移国内已淘汰的废旧设备、享受国家优惠政策,个别企业甚至是为了转移国有资产。

有些企业投资的前期市场调研不细,目的性不强,对市场变化的风险估计不足,造成盲目投资。

还有些企业不顾自身条件,对外承诺许多项目,而不能实现,造成不良影响。

境外投资项目重复建设的现象依然存在。

(三)进行国际化经营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行政干预较多。

我国目前关于企业国际化经营经营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对涉外投资管理体制、涉外税收等规定不完全明确,行政审批多,干预多,企业无章可循,对海外投资项目和建立海外企业的审批手续繁多,效率低,期限长。

大大制约了企业的积极性。

(四)金融服务滞后,企业缺乏宽松的融资环境。

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对资金需求量会随着业务的拓展而扩大,一般而言,任何产业资本在达到一定规模后,对金融资本的关系会超越借贷关系走向银企联合。

但是存在一个前提,即:银行制度也应是市场化的。

然而我国银行制度市场化还不够,使得中国企业缺乏好的融资环境和融资政策,难以在国际市场上与其他国际性大公司的竞争。

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必然趋势就是经济全球化,我国的企业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地卷入国际市场的竞争。

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必定冲击国内经济各个领域,将给我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

现在是我国企业全面进入国际市场的关键时期,因此,企业如何进行国际化经营已成为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而如何解决上面所提出得更是企业在全球市场化时代取得成功的关键。

三.中国企业现阶段国际化经营的成功模式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在一些领域已经具备了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的能力。

以海尔、青岛啤酒、双星、格兰仕、春兰、小天鹅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企业,已经先行一步,在国际化经营市场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及时地学习、研究这些企业的成功经验、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探索其中的规律性,以便使更多的企业少走弯路,用尽量少的代价和较快的速度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对开展国际化经营活动比较早、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的企业进行分析比较,根据其多年的实际探索与经验,一些企业内人士将国际化经营的成功模式划分为三种类型:创牌战略模式、贴牌战略模式、创牌与贴牌战略并举的模式。

1.创牌战略模式以海尔、青啤为代表的一批大型企业,以创国际知名品牌、建立国际化企业、早日进入世界500强为目标,在与外国跨国公司的较量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在这一方面,海尔集团最具代表性。

十几年来,海尔始终把“创中国的世界名牌”当作企业的发展方向,为我国企业创立世界名牌探索了成功的经验。

海尔名牌战略的实施,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从质变到飞跃的四个阶段。

这四个阶段也是海尔从创中国名牌到创世界名牌的过程。

海尔实施的名牌战略有以下的做法和特点:第一、坚持质量和技术的高起点。

海尔从1985年起,不断地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并坚持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使自己领先于其他企业。

第二、强化产品质量管理。

多年来,海尔一直致力于生产具有国际品质的产品,努力使产品质量早日与国际接轨。

海尔把品质看成是产品的生命线,是国际市场的入场券和通行证。

海尔通过严格的质量管理,使员工素质有了质的提高,在员工中树立了“不合格的产品就是废品”和“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的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