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适应理论与实践

合集下载

跨文化交际理论-跨文化交际主要理论

跨文化交际理论-跨文化交际主要理论

跨文化交际主要理论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交流、沟通和互动的过程。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文化交际在现代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挑战,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跨文化交际理论。

本文将介绍其中几个主要的理论,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跨文化交际理论。

一、文化相对论文化相对论是跨文化交际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强调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观念,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

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该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避免将自己的文化观念强加给他人。

文化相对论提醒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和欣赏不同文化的独特之处。

二、文化适应理论文化适应理论认为,跨文化交际中的个体或群体会经历一个适应新文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学习新文化、调整自己的行为和观念以适应新环境,以及与当地人建立联系和互动。

文化适应理论强调了适应的重要性,并提供了适应策略,如观察、模仿和学习当地文化,以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三、沟通风格理论沟通风格理论探讨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沟通方式的差异。

不同文化的人们在沟通中可能使用不同的语言、非语言符号和沟通方式。

例如,一些文化倾向于直接和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另一些文化则更注重委婉和含蓄的表达。

了解不同文化的沟通风格,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思,避免误解和冲突。

四、文化智力理论文化智力理论认为,跨文化交际中的成功取决于个体的文化智力水平。

文化智力是指个体对文化差异的意识和理解,以及在不同文化环境中有效沟通和适应的能力。

文化智力包括认知智力、情感智力和行为智力三个方面。

通过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文化智力,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挑战。

五、文化冲突理论文化冲突理论探讨了跨文化交际中可能出现的冲突和摩擦。

不同文化的人们在价值观、信仰、行为习惯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误解、偏见和冲突。

文化冲突理论提出了冲突解决策略,如建立共同目标、寻求共识、尊重差异和建立信任等,以促进跨文化交际的和谐与成功。

如何进行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适应

如何进行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适应

如何进行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适应跨文化交流是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普遍的人际交往形式。

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如何进行文化适应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究如何进行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适应。

一、文化适应的理论基础1.文化差异认知在跨文化交流中,需要首先认识到不同文化存在差异。

例如,某些弯曲的亚洲文化视觉制品代表长寿和幸福,而在美国,它们代表塞滿煎餅餐的小狗。

因此,当交流跨越不同地域和文化时,理解这些差异非常必要。

2.文化情境认知文化适应也需要在确定的情境中运用。

例如,文化可能会影响人们如何开始和结束交流,如何与长辈称呼和互动,如何在面对威胁或者询问时进行处理等。

3.文化调适性认知在职场环境中,文化调适性就更为重要。

个体需要视情况灵活运用不同文化特点,同时还必须有效地传达个人理念。

因此,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流最重要的是理解对方文化,并做到在交流中避免误解。

二、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适应1.注重户外礼仪无论在任何地方交流,我们都要注意礼仪,尤其是在国外。

例如,手势也是我们的文化礼仪的一部分。

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国际礼仪,尊重和了解不同文化,可以减少我们之间的文化差异化,同时也能保持交流的社交礼仪。

2.尊重不同宗教文化有时,不同宗教背景的人们在某些话题上可能存在观念上的不同,而这可能在交流中引发冲突。

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信仰,尝试了解他们的文化和信仰,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避免产生误解或冲突,顺利地完成有关交流。

3.了解文化背景和历史文化在国际交流中,我们还需深入了解对方所处的文化环境、习惯和观念。

尤其是在跨洲的交互中,不同人们的习惯和思维方式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

因此,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文化对我们更加重要,做到深入了解,可以有效地消除文化冲突和政治分歧,那么交流会更顺畅。

4.打破自身主观,树立文化开放的意识文化适应首先要打破自身的局限性观念,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文化。

20_世纪以来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实践与范式

20_世纪以来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实践与范式

2023年第12期(总第341期)㊀㊀㊀㊀㊀㊀学㊀习㊀与㊀探㊀索Study&Exploration㊀㊀㊀㊀㊀㊀㊀㊀No.12ꎬ2023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SN.341当代文艺理论与思潮新探索㊀㊀编者按:2023年ꎬ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ꎬ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㊁建设文化强国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ꎬ强调要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㊁促进文明交流互鉴ꎬ这为新时代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供了根本遵循ꎮ本组笔谈试图探讨新时代下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范式㊁理念更新与实践探索ꎬ以期立足于新的文化使命ꎬ不断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ꎬ以理论创新㊁叙事创新㊁实践创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ꎬ凝聚多元主体合力ꎬ拓展高水平文化交流与文明交融ꎬ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ꎮ关键词:跨文化传播ꎻ文明交流互鉴ꎻ数字化时代ꎻ研究范式中图分类号:G0ꎻI0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2-462X(2023)12-0137-2120世纪以来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实践与范式于㊀小㊀植(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ꎬ北京100083)基金项目: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重大项目 国际中文教育本土化理论与实践研究 (22YH05A)ꎻ北京语言大学一流学科团队 中国形象与中国文学同构关系研究 (2023YGF01)作者简介:于小植ꎬ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教授ꎮ㊀㊀跨文化传播现象因何出现?首先ꎬ人生活在具有差异性的文化系统之中ꎻ其次ꎬ不同文化系统中的人具有彼此交往的需求ꎬ他者文化能为自身文明注入新鲜血液ꎬ而且自身文化需要寻求他者的认同ꎬ于是ꎬ跨文化传播就产生了ꎮ正如萨姆瓦所言: 生产的流动性㊁不断增多的文化交流㊁全球化市场以及具有多元文化的组织和劳动力的出现 这些都要求我们掌握适应多元文化社会和全球村生活的技能ꎮ [1]1随着经济和文化交流需求的增加ꎬ跨文化传播也呈现越来越迅猛的趋势ꎮ20世纪以降ꎬ不同文化系统的跨文化传播行为不断加速拓展ꎬ在客观上促进了文化的融合和发展ꎮ而围绕跨文化传播现象展开的研究也愈发深入ꎮ跨文化传播研究以 文化他者 为研究对象ꎬ以文化和传播为双焦点ꎬ综合运用文化研究和传播学领域的思想成果ꎬ研究文化在人㊁组织㊁机构㊁国家等层面的传播过程和规律ꎬ同时研究传播媒介在文化传播中的基础性和调节作用ꎬ进行新的文化主体的生产和新的知识生产ꎬ探讨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㊁合作㊁共存㊁共荣的可能与机制[2]ꎮ也就是说ꎬ跨文化传播研究是一个阐释不同文化相互交流㊁彼此影响的知识系统ꎬ其内容主要包括:人与人㊁族群与族群㊁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化交往和文化互动ꎬ以及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迁移㊁扩散㊁变动的过程及产生的影响ꎮ㊀㊀一㊁西方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肇始跨文化传播研究肇始于1950年代的美国ꎮ731美国经历了二战结束初期向占领区驻军的文化震荡ꎬ四五十年代的国际学生潮ꎬ六七十年代的国际移民潮以及贯穿其间的美国内部不同文化少数族裔争取权利的运动 [3]ꎬ使美国人意识到不同国家㊁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ꎬ并试图从文化㊁国民性等角度深入了解其他国家和民族ꎮ1946年ꎬ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思 本尼迪克特的著作«菊与刀»出版ꎬ这本著作借用 菊 与 刀 两种意象描绘了日本人矛盾的民族性格ꎬ影响了美国对战后日本的政策ꎮ1951年ꎬ耶鲁大学政治系饶大卫(DavidRowe)教授在美国政府的资助下组织数位学者共同编写了«中国手册»(China:AnAreaManual)ꎬ目的是为美国制定对华政策提供参考ꎮ1961年ꎬ哥伦比亚大学的夏志清教授在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下出版了«中国现代小说史»ꎬ为美国提供了有关中国文化的参考资料ꎮ这些都是美国早期跨文化研究的成果ꎬ其共性在于意识形态色彩强烈㊁文化霸权主义色彩浓厚ꎮ同时ꎬ作为跨文化研究的早期尝试ꎬ这些成果的局限性也很明显ꎮ例如ꎬ本尼迪克特撰写«菊与刀»时正值二战时期ꎬ作者此前没有去过日本ꎬ战争中更无法去日本进行本土化的田野调查ꎬ她的全部研究资源是有限的古代日本资料再结合她对于生活在美国的日本人群体的观察ꎬ因此ꎬ«菊与刀»中的日本人是以 均质化 的形态出现的ꎬ书中的日本文化同样是建立在作者自身的东方想象的基础之上的ꎬ与民主化改造后的真实的日本及日本文化不可同日而语ꎮ而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对中国左翼文学的刻意贬低同样是由立场而造成的 阐述的偏狭 ꎮ虽然这三部著作具有一定的学理价值ꎬ但是因为他们受到政治和时代话语的裹挟ꎬ都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传播理论意识ꎮ20世纪五六十年代ꎬ随着西方社会进入跨国资本主义时代ꎬ有关跨文化传播的研究日趋学理化㊁系统化ꎮ1955年ꎬ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 霍尔(EdwardHall)首次提出 跨文化传播 概念ꎬ学界因此普遍将霍尔视为系统研究跨文化传播活动的第一人ꎬ将其1959年出版的«无声的语言»视为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奠基之作ꎮ在«无声的语言»[4]中ꎬ霍尔首次使用 跨文化交流 (intercul ̄turalcommunication)这一概念ꎬ并将 语言分析 移植到 文化分析 中ꎬ将日常生活与文化行为视为一个宏观文本挖掘文化中的深层结构ꎮ在他看来ꎬ文化与语言模型一样ꎬ同样具有基础的文化元素㊁集合以及固定模式ꎬ并且多以非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ꎬ从而在交际行为中形成心照不宣的文化共识ꎬ霍尔启发读者重新审视人际交往行为ꎬ提出 文化即是交流 的命题ꎬ并指出文化交流可以使人挣脱文化枷锁㊁逃离文化牢笼ꎮ在«隐藏的维度»(1966)中ꎬ霍尔提出 空间 是人类传播系统的组织框架ꎬ不同文化语境中的个体对 空间 的感知方式和使用方式不同ꎬ在人际交往中ꎬ人对 空间 的感知方式和使用方式与文化紧密相关ꎮ这一时期ꎬ与跨文化传播研究相关的重要学术事件还有:1954年ꎬ美国人类学家卡莱沃 奥伯格(KalveroOberg)在其博士论文«克林基特印第安人的社会经济»中首次提出了 文化休克 的概念ꎻ1960年ꎬ奥伯格在«文化休克:适应新的文化环境»(CultureShock:AdjustmenttoNewCulturalEnvironments)一文中将 文化休克 定义为人突然离开自己熟悉的社会交往符号而出现的焦虑状态ꎮ1955年ꎬ利兹格德(Lysgaard)提出了 U曲线 跨文化适应周期理论ꎬ他用 U曲线 将人的跨文化适应过程分为三个阶段ꎬ分别是初始期(initialstage)㊁寂寞期(lonelinessstage)㊁复原期(recoverystage)ꎮ1960年ꎬ奥伯格进一步完善了利兹格德提出的 U曲线 跨文化适应周期理论ꎬ将人的跨文化适应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蜜月期(honeymoonstage)㊁危机期(crisisstage)㊁恢复期(recoverystage)㊁适应期(adjustmentstage)ꎮ1963年ꎬ葛勒豪(Gullahorn)在 U曲线 跨文化适应周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 W曲线 文化适应周期理论ꎮ1962年ꎬ奥利弗的著作«文化与传播»(CultureandCommunication)出版ꎮ1966年ꎬ阿尔弗雷德 史密斯的著作«传播与文化»(Communi ̄cationandCulture)出版ꎮ1967年ꎬ帕里发表了重要论文«人际传播心理学»(Thepsychologyofhu ̄mancommunication)ꎮ1960年代末ꎬ美国匹兹堡大学率先开设了 跨文化传播 课程ꎮ831总的来看ꎬ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研究主要采用文化人类学范式ꎬ研究者逐步将宏观㊁历时性的研究视野转向了微观㊁共时性的研究视野ꎬ开始对基本讯息系统 与 文化要素 进行抽丝剥茧般的分析ꎮ研究者们开始意识到ꎬ人经验中的文化要素决定人的文化身份ꎬ而文化身份就是文化交际中需要跨越的障碍ꎬ跨文化传播就是对母文化和异文化都有立体理解的人摒弃自身的 霸权潜意识 ꎬ以 超越文化 的姿态而进行的文化传播ꎬ其目的是把人从其固有的文化身份中解脱出来ꎮ可以说ꎬ 在这一时期ꎬ跨文化传播逐渐从人类学中分离出来ꎬ开始成为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ꎬ主旨是对造成文化差异的文化㊁语言㊁非语言要素进行探讨ꎬ尤其是聚焦于理解人际层面的跨文化传播ꎬ以及增进有效传播的相关技巧 [5]20ꎮ㊀㊀二、西方跨文化研究的深化与转向20世纪70年代ꎬ跨文化传播研究进入深化发展阶段ꎬ并以一门独立学科的姿态出现在学术界ꎮ一方面ꎬ大量跨文化传播研究成果集中问世ꎬ另一方面ꎬ全美传播学会设立跨文化传播研究子学会并创办专业研究刊物ꎬ文化人类学和心理学学科范式下的有关跨文化研究的文化差异研究㊁文化适应研究次第展开ꎮ首先ꎬ1970年被确定为 跨文化与跨国言语研究交际年 ꎮ其次ꎬ1972年跨文化传播领域的代表性成果面世ꎬ由美国传播学者拉里 萨默瓦和理查德 波特合编的论文集«跨文化研究读本»(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AReader)对跨文化传播的相关概念ꎬ包括研究对象㊁研究领域等进行了界定ꎬ详细梳理了跨文化传播研究发展的历史脉络ꎬ确立的跨文化研究的基本范式ꎮ再次ꎬ1972年7月ꎬ第一届跨文化传播国际会议在日本东京国际基督教大学召开ꎬ与会学者将跨文化传播的 传播 (communication)限定为人际传播ꎬ不包括大众媒体传播ꎬ也不包括电话等技术性传播设备的传播ꎮ至今ꎬ跨文化传播国际会议已先后在韩国㊁美国㊁中国等国家和地区成功举办了6届ꎬ有效推动了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深入发展ꎬ为跨文化传播研究范式的多元化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ꎮ与此同时ꎬ1976年ꎬ霍尔在«超越文化»一书中提出了 高 低语境 文化理论ꎬ及行为链㊁无意识文化与行为关系等命题ꎬ这些命题成为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基础概念ꎬ其中 高 低语境 文化理论最为著名ꎬ是后续解释文化差异㊁促进文化互通的理论核心ꎮ1977年跨文化教育㊁培训和研究学会主办的«跨文化关系国际期刊»创刊也有效推动了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深入发展ꎮ此外ꎬ20世纪70年代还有一些学者的研究也深具启发意义ꎮ例如ꎬ关注异文化间彼此互动的过程以及人在跨文化接触后发生的心理变化的加拿大心理学家约翰 白瑞(JohnBerry)在借鉴卡莱沃 奥伯格(KalveroOberg)的文化适应周期理论的基础上ꎬ提出了 文化适应理论 ꎻ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传播学系教授金荣渊(YoungYuKim)在其著作«跨文化能力:交际与跨文化适应的综合理论»中探讨了跨文化适应的六个关键层面ꎬ并提出了 交际与跨文化适应的综合理论 ꎻ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朱迪 伯贡教授(JudeeBurgoon)提出了 期望违背理论 (ExpectancyVi ̄olationsTheory)ꎬ用以描述在人际交往中ꎬ信息接受者对传播者有预设的行为期待ꎬ信息接受者根据自己的期待对传播者发出的信息进行评估ꎮ20世纪80年代ꎬ学界将文化差异㊁文化适应等研究与传播者的身份㊁传播者的能力㊁传播的价值㊁传播的意义等因素相结合ꎬ推动了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ꎮ为了打破西方中心的研究范式ꎬ1980年ꎬ美籍非洲裔学者阿桑蒂在«非洲中心性:社会变革理论»一文中提出建构跨文化研究的 非洲中心 范式的主张ꎬ标志着跨文化传播研究发生了研究范式的转向ꎮ1984年ꎬ斯波茨伯格(Spitzberg)和库帕奇(Cupach)在«人际沟通能力»(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Competence)一文中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涉及认知层面的 知识 动机 技巧 三个要素ꎮ1985年和1987年ꎬ威廉 古迪康斯特发表了两篇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综述文章«美国跨文化传播理论综述(一)»和«美国跨文化传播理论综述(二)»ꎮ1989年ꎬ莫利菲 阿森特与威廉 古迪康斯特主编的«国际与跨文931化传播手册»对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调适理论㊁文化变异理论㊁有效传播理论㊁认同管理理论㊁传播网络理论等进行了详细阐述ꎮ另外ꎬ意义协同处理理论(克罗南和皮尔斯)㊁文化维度理论(霍夫斯泰德)㊁跨文化通融理论(盖洛斯)㊁面子协商理论(丁允珠)㊁文化认同理论模型(科里尔和托马斯)也在1980年代被相继提出ꎮ1991年ꎬ以苏联解体为标志的 冷战 结束后ꎬ 和平与发展 全球化 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旋律ꎬ文化交流与互鉴成为全球化过程中的重要面向ꎬ跨文化传播研究随之在这一时期发生了转向ꎬ即从服务于西方社会的对外扩张与文化控制转向为探寻文明与文明间㊁文化与文化间的和解与共存之道ꎻ学界的研究重心从 如何有效传播 转移至 文化多样性 现代性反思 文化接受的可能性 文化认同危机 等议题ꎮ利奥塔㊁萨义德以及福柯等人的学说启发了从事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者对引发文化矛盾与冲突的根源进行重新检视ꎬ同时ꎬ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外交㊁国际贸易㊁跨国管理等多个实践领域之中ꎮ继美籍非洲裔学者阿桑蒂之后ꎬ美籍日裔学者三池贤孝也从文化自觉意识的维度提出建构跨文化研究 亚洲中心 范式的主张ꎮ所谓 亚洲中心 是指 坚持将亚洲价值与亚洲理想置于求索的中心位置ꎬ从亚洲人民作为主体的视角出发来看待亚洲现象 [6]ꎮ2003年ꎬ古迪康斯特发表了论文«文化间交际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ꎬ2005年ꎬ古迪康斯特的专著«跨文化传播理论»(Theorizingabout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出版ꎬ这三个研究成果相对系统和完整地梳理了现有的跨文化传播理论ꎮ2008年起ꎬ«跨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年刊»由年刊变为季刊ꎬ内容更加包容和多元ꎬ跨文化研究范式的转型问题和传播能力的建构问题成为刊物重点关注的问题ꎬ古迪康斯特的焦虑与不确定性管理理论㊁陈国明和斯塔罗斯塔的跨文化传播能力问题的相关成果都被此刊物刊载ꎬ该领域的研究逐步由 西方中心主义 转向多个中心ꎮ总的来看ꎬ跨文化传播研究在西方社会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八个阶段:第一阶段ꎬ爱德华 霍尔首次提出 跨文化传播 概念ꎬ并提出 高 低语境 文化理论等命题ꎮ第二阶段ꎬ在古迪斯特等人提出的文化适应理论的基础上ꎬ普适性理论成为研究重点ꎬ移民或其他新来者的行为动机被忽略ꎬ着眼于人们对于共同适应的经验分享ꎬ集中研究如何适应ꎮ第三阶段ꎬ玛格丽特 安德森等学者提出多元文化和文化播散的观念ꎬ关注的中心是种族主义㊁性别主义㊁偏见自我观念㊁权利等如何在人的内在传播中发生影响ꎮ第四阶段ꎬ发展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研究相结合ꎬ集中研究政府和各类组织在经济㊁政治㊁道德或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的诸多差异ꎬ提出了 创新 扩散 模式ꎬ探究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新观念和新方法如何得到有效推广ꎮ第五阶段ꎬ分析全球化趋势与本土化的矛盾ꎬ研究全球媒介环境对国家政治稳定㊁社会改革的影响ꎬ以及媒介网络㊁意识形态㊁语言符号的本土化问题ꎮ第六阶段ꎬ在政治传播层面ꎬ探讨国家主权与人权孰先孰后的问题ꎻ在文化层面ꎬ就多元化还是单极化的问题展开论争ꎬ探讨文化多元还是文化霸权的问题ꎻ在语言层面ꎬ探讨民族语言是否应保持独立性和纯洁性㊁是否具有国际化的可能问题ꎮ第七阶段ꎬ部分左翼学者秉持对西方全球扩张和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警觉对文化帝国主义展开批判ꎬ对后殖民时代的文化发展方向进行预判ꎮ第八阶段ꎬ重点关注现代性㊁反思性和文化认同危机问题[7]ꎮ㊀㊀三、中国跨文化传播学术的引进与本土化历程作为传播学的学科分支ꎬ跨文化传播研究在中国开展的时间要滞后于西方ꎬ但中华文明在发展进程中的跨文化实践则早已展开ꎬ不论是玄奘取经㊁郑和下西洋ꎬ还是川流不息的遣隋使㊁遣唐使ꎬ抑或是陆上丝绸之路㊁海上丝绸之路ꎬ与中华文明相关的享誉世界的跨文化传播历史事件不胜枚举ꎮ因此可以说ꎬ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既是一种基于中国历史㊁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现实的知识建构和理论建构ꎬ也是中国学界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智慧表达ꎮ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经历了1978 1995年的以引进介绍为主的初创阶段㊁1996 1999年的普及阶段ꎬ在普及阶段同时开始041了将跨文化传播学术本土化的理论探讨和实践ꎮ(一)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初创与普及阶段起始于19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为学界创造了良好的学科生态环境ꎬ西方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诸多成果从外语教学界进入了中国学者的学术视野ꎬ 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 当时被译为 跨文化交际 ꎬ虽在字面意义上与 跨文化传播 相比更侧重于 语言应用 背景ꎬ但实质上二者均为communication一词的多义所指ꎮ中国较早从事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是许国璋㊁何道宽等学者ꎬ1980年和1983年ꎬ许国璋㊁何道宽分别在«现代外语»和«外国语文»发表了题为 Culturally-loadedWordsandEnglishLanguageTeaching 和«介绍一门新兴学科 跨文化的交际»的论文ꎬ标志着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肇始ꎮ王显志㊁李海娟认为在起始阶段ꎬ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大致有三种研究理路:一是以语言为中心ꎬ通过中外语言对比揭示语言㊁文化㊁交际三者之间的关系ꎻ二是非语言交际研究ꎬ如体态语研究㊁环境语研究等ꎻ三是以 跨文化交际 为核心ꎬ结合其他学科进行的 交叉文化研究 ꎬ即从商务活动㊁管理策略㊁网络传播等视角进行的研究[8]ꎮ可以说ꎬ在肇始阶段ꎬ中国学者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基本是在 西体中用 的框架下以语言为中心展开的ꎬ在整体上倾向于外语教学和跨文化语用学的研究ꎬ侧重于学科的工具属性ꎬ并没有对 文化 本身展开专题式的探讨ꎮ在针对第二语言教学展开的研究中ꎬ以语言为载体的 文化教学 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ꎬ文化仅作为帮助学习者理解并学习语言的因素而存在ꎮ直到1980年代末ꎬ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深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活跃ꎬ中国的传播学研究也逐渐深入起来ꎮ1990年代ꎬ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进入了普及阶段ꎬ大量西方有关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著作被译介到中国ꎮ例如ꎬ爱德华 霍尔的代表作«无声的语言»中译本于1991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ꎻ同年ꎬ莱杰 布罗斯纳安(BrosnahanL.)的代表作«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对比»中译本由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出版ꎻ1992年ꎬ罗宾逊(RobinsonꎬG.N.)的代表作«跨文化理解»中译本由华夏出版社出版ꎮ这些译著与当时中国跨文化接受和跨文化传播的现实面向极为契合ꎬ促使中国学界跨文化传播研究的重心很快由 语用学 中外语言对比 转向至 文化传播学 ꎮ与此同时ꎬ国内学者将研究视域聚焦到现实社会中的国际交流以及技术革新等方面ꎮ例如ꎬ1992年贾玉新在«外语学刊»上发表了论文«美国跨文化交际研究»ꎻ同年ꎬ胡正荣在«现代传播»上发表了论文«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的扩展与控制 电视的跨文化传播初论»ꎮ1997年ꎬ教育部将传播学学科确立为一级学科ꎬ从事传播学研究的学者人数急剧增长ꎬ传播学的研究范式也逐渐从二元框架发展为多元并存的局面:一方面ꎬ对西方传播学谱系上的杜威㊁帕克㊁李普曼等早期传播研究者的贡献进行全面重估ꎻ另一方面ꎬ大众传播㊁文化研究㊁跨文化交际㊁媒介环境学㊁符号学本体论㊁后现代传播理论等学说和研究方法都被中国学者纳入研究视野ꎮ此外ꎬ随着信息化社会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ꎬ中国学者尝试扩大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范围ꎬ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和大众传媒的文化传播功能ꎬ注重内容分析和个案研究ꎮ例如ꎬ1998年钟大年出版的专著«电视跨国传播与民族文化»[9]ꎬ对大众传媒形态下传播的特点进行了全面分析ꎬ并重点论述了意识形态与文化传播之间的权力关系ꎮ(二)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本土化自觉近几十年来ꎬ中国学界一方面积极译介㊁吸收㊁内化西方跨文化传播的研究成果ꎬ另一方面逐渐树立了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跨文化传播研究理论的自觉意识ꎮ1993年ꎬ以 传播学本土化 为主题的全国传播学研讨会在厦门召开ꎬ会议集中探讨了 华夏传播研究 的视角与思路ꎬ即如何建构中国本土化的传播学理论体系的问题ꎮ这次研讨会提出的两种观点基本奠定了中国跨文化传播理论建设的方向ꎬ第一种观点是以孙旭培为代表提出的 内部转向论 ꎬ即如孙旭培在其主编的«华夏传播论»(1997)中提到的: 中国学者要做出自己的特殊贡献ꎬ就必须研究中国的传播实141践ꎮ [10]3所谓 内部转向论 ꎬ就是认为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应该更注重对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挖掘ꎬ从中国传统的典籍文献入手ꎬ进行系统性与科学性的资源整合ꎬ找到中华历史与传播理论的平衡点ꎮ这种 以西释中论 的观点ꎬ强调在延续㊁吸收西方跨文化传播理论资源的同时ꎬ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跨文化传播理论ꎬ进一步探索 以西释中 的适用性与实践性ꎮ这种有关跨文化传播本体属性的争论在新世纪以后有了更大的回声ꎬ如童兵提出应该在肯定西方政治文明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的基础上ꎬ引进他国的先进理论和成功经验ꎬ但同时更应看到自身不足ꎬ要在传承㊁弘扬自身传统文化的同时ꎬ在世界文化的竞合中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跨文化传播学[11]ꎻ姜飞则对童兵的观点予以回应ꎬ认为建构中国的跨文化传播学就要识破跨文化传播理论的文化殖民主义属性ꎬ采取人类学㊁文化研究和传播学相结合的方法ꎬ以促进跨文化的理解和交流为己任[12]ꎮ这两种研究范式分别是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再审视ꎬ其共同追求是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 本土化 ꎮ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 本土化 显然不是简单地用西方传播学的理论框架阐释中国的传播实践ꎬ也不是一味地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故纸堆中进行探寻ꎬ而是一种理论 话语 (Discourse)层面的内部重构ꎬ即考量西方跨文化传播理论在中国社会语境中的适用性与局限性ꎬ探索一种避免受到西方理论话语所支配的阐释方式ꎬ既要避免一味照搬照抄的 拿来主义 态度ꎬ也要努力摆脱中西二元论框架的束缚ꎮ只有不从 自我 与 他者 的前置逻辑出发ꎬ才不会将 本土化 的研究引入歧途ꎮ例如ꎬ郑学檬的«传在史中(中国社会传播史料初编)»(2001)㊁陈国明的«中华传播理论与原则»(2004)㊁J.Z.爱门森的« 和实生物 当前国际论坛中的华夏传播理念»(2010)㊁谢清果的«华夏传播学引论»(2017)㊁谢清果等的«光荣与梦想 传播学中国化研究四十年»(2018)㊁张金桐等的«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2018)㊁邵培仁的«华夏传播理论»(2020)等成果都反映了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 本土化 的学术轨迹ꎮ总的来看ꎬ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需要直面中西方在文化传统㊁意识形态以及思维逻辑方面的异质性ꎬ不盲目地对西方的思想观念以及西方跨文化的理论资源做价值判断ꎬ妥善处理本土现实㊁学术传统㊁西方理论资源以及跨学科影响的关系ꎬ聚焦学科本身ꎬ以对中国跨文化研究的实际影响为标准ꎬ去看待一个众声喧哗㊁多元共存的学科生态ꎮ正如孙英春所说: 跨文化传播学不可能离开外部社会ꎬ也不可能离开中国社会而单独发展ꎬ需要在不同立场的检讨与对话中确定自身的路向ꎮ [5]10一言以蔽之ꎬ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应以西方跨文化传播学研究的成果作为参考和借鉴ꎬ以 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宏观视野ꎬ积极建构中国自己的跨文化传播理论ꎬ探寻中国自己的研究方法ꎮ㊀㊀四、中国跨文化研究的深化发展新世纪以来ꎬ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㊁成功举办奥运会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ꎬ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ꎬ跨文化传播研究也随之进入了深化发展阶段ꎬ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质的飞跃ꎬ研究范围拓展到了国际传播㊁新媒体等领域ꎻ阐释学㊁仿真理论㊁后现代主体论等理论被应用到传播学领域ꎻ文化身份㊁ 他者 话语等西方探讨的前沿问题也进入了中国学者的研究视野ꎮ罗以澄㊁夏倩芳的«他国形象误读:在多维视野中观察国际传播»(2002)基于后殖民视角对国家形象在传播过程的 误读 进行探讨ꎻ麻争旗的«翻译二度编码论 对媒介跨文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之思考»(2003)深入到语言文化的编码系统中ꎬ探讨媒介跨文化传播的问题ꎬ显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学科建构意识ꎮ近十年来ꎬ伴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ꎬ人类社会在互联网带来的媒介革命中呈现出全新的景观:一方面ꎬ5G㊁虚拟现实技术进一步打破了文化传播的时空壁垒ꎬ模糊了虚拟与现实的边界ꎬ 而以算法推荐㊁机器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则力求满足个性需求ꎬ提供智能化传播的技术平241。

跨文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跨文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跨文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跨文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而跨文化教育作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意识的人才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关注。

跨文化教育是指面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通过相互了解、尊重及学习,实现个人的跨文化能力培养,促进全球化背景下的交际和合作。

本文将探讨跨文化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旨在为跨文化教育的有效推广提供参考。

一、跨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1.文化相对主义与文化普遍主义跨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有两个主要的流派:文化相对主义和文化普遍主义。

文化相对主义认为各个文化都有其独特性,没有绝对高低优劣之分,应该尊重差异。

而文化普遍主义则认为在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存在一些普遍适用的道德原则。

在跨文化教育中,既要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又要寻找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性。

2.跨文化适应能力和文化中介能力跨文化适应能力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个体能够适应并应对文化差异的能力。

而文化中介能力是指个体能够在不同文化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和理解的能力。

跨文化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和文化中介能力,帮助他们成为具有全球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

二、跨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1.开展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跨文化教育的核心在于促进学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与合作。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国际游学项目、交换学生和教师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文化。

同时,推广多元文化教育,鼓励学校开设跨文化课程,将不同文化的知识融入到教学中。

2.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跨文化沟通是跨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校可以通过语言课程的设置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沟通技巧。

在实践中,可以通过模拟跨文化交流的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锻炼和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

3.构建多元文化教学环境跨文化教育需要在学校内营造一个多元文化的教学环境。

这涉及到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教学策略。

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跨文化能力,了解学生的文化背景,避免以主流文化为标准衡量学生。

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

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

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一、概述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文化适应作为跨文化心理学中的一个核心议题,它探讨了个体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适应、如何保持心理平衡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人际关系。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通过对其概念、理论框架、影响因素以及研究方法的阐述,揭示文化适应的内在机制及其对人类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重要影响。

文章还将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文化适应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实践应用,为跨文化交流和理解提供有益的参考。

1. 跨文化心理学概述跨文化心理学是一门致力于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心理行为共性与差异的学科。

它融合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跨文化比较和跨文化研究,揭示人类心理行为的普遍规律和文化特异性。

该学科的出现与发展,不仅拓宽了心理学的研究视野,也深化了我们对人类心理行为复杂性的理解。

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广泛,包括但不限于文化适应、文化认同、文化价值观、文化影响下的认知过程、情感表达、社会行为等方面。

文化适应作为跨文化心理学的重要研究主题,主要探讨个体或群体在跨文化环境中如何调整自身的心理和行为,以适应新的文化环境,保持心理平衡和健康发展。

文化适应研究不仅关注个体层面的心理适应过程,也关注文化接触、文化交流和文化冲突等社会层面的现象。

通过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心理行为的共性和差异,促进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推动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深入发展。

同时,文化适应研究对于解决全球化时代面临的跨文化问题,如跨文化沟通、跨文化管理、跨文化教育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2. 文化适应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在跨文化心理学中,文化适应是一个核心概念,它指的是个体在面对不同文化环境时所经历的心理和行为变化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到个体如何理解、接纳和融入新文化,同时也包括个体如何保持自身文化的连续性。

跨文化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

跨文化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

跨文化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一章引言跨文化管理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跨越国家、民族和文化差异,有效组织和管理多元化的工作团队。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企业面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跨文化管理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

本章将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并对后续章节进行简要介绍。

第二章跨文化管理理论概述跨文化管理涉及许多具体的理论和概念,如霍弗斯泰德文化维度模型、霍尔姆斯-拉姆尔齐跨文化适应模型以及斯蒂格利茨文化相对论等。

本章将介绍并分析这些理论,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1 霍弗斯泰德文化维度模型2.2 霍尔姆斯-拉姆尔齐跨文化适应模型2.3 斯蒂格利茨文化相对论第三章跨文化管理实践研究跨文化管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

本章将以实际案例为基础,探讨跨文化管理的实践应用,并分析成功的案例所采用的管理策略和方法。

同时,本章还将提出一些挑战和困难,并探索如何在实践中提高跨文化管理的有效性。

3.1 国际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3.2 跨国团队的构建和管理3.3 跨文化沟通的挑战与应对3.4 跨文化冲突管理第四章跨文化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跨文化管理涉及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文化差异、制度差异、语言障碍等。

本章将分析这些因素对跨文化管理的影响,并提出有效应对策略。

此外,本章还将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变迁对跨文化管理的影响。

4.1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管理4.2 制度差异与跨文化管理4.3 语言障碍与跨文化管理4.4 全球化与社会变迁对跨文化管理的影响第五章跨文化管理在中国的实践研究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中国在跨文化管理实践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本章将以中国企业为例,探讨跨文化管理在中国的现状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5.1 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与跨文化管理5.2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过程中的文化差异问题5.3 中国企业的全球人才管理第六章总结与展望本章将对前文进行总结,并提出可能的研究方向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跨文化传播理论研究及其应用

跨文化传播理论研究及其应用

跨文化传播理论研究及其应用跨文化传播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信息传递的活动,涉及语言、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因素。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普及,跨文化传播正在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现象。

本文旨在探讨跨文化传播理论的研究现状和应用,以期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第一章跨文化传播的理论基础1.1 文化冲突理论文化冲突理论认为,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在跨文化传播中可能会出现冲突。

这些冲突涉及到语言、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

当人们从一个文化转到另一个文化时,需要面对这些差异,而且必须尝试去适应新文化。

1.2 文化认同理论文化认同理论关注的是人们对自我和他人的认同。

在跨文化传播中,人们可能会受到文化冲突的影响,感到自己的文化认同受到威胁。

这时,个体需要找到一种平衡点,在不同文化间找到共通之处,并建立新的文化认同。

1.3 文化整合理论文化整合理论认为,在跨文化传播中,不同文化之间不是简单地冲突和排斥,而是可以相互融合、利用。

在这种情况下,文化整合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新文化的创造。

第二章跨文化传播的影响因素2.1 语言障碍语言障碍是跨文化传播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语法、词汇和语义。

因此,在跨文化传播中,需要克服由于语言差异造成的障碍。

2.2 价值观念差异不同文化间存在的价值观念差异,也是跨文化传播中的常见问题。

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念,因此在跨文化传播中,需要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

2.3 沟通方式差异在跨文化传播中,也存在着沟通方式的差异。

例如,有些文化习惯于表达直接、坦率,而有些则更加注重言外之意和微妙的暗示。

因此,在跨文化传播时,需要注意不同的沟通方式,并尝试去适应。

第三章跨文化传播的应用3.1 国际商务在全球化进程下,国际商务的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在这个过程中,正确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可以大大提高商务成功的可能性。

3.2 跨国媒体传播跨国媒体传播也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应用领域。

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

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

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文化心理学逐渐成为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其中,文化适应研究作为跨文化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探讨个体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心理适应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本文将对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进行概述,分析文化适应的概念、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并探讨文化适应在全球化背景下的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文化适应的内在机制,我们有望为跨文化交流、国际教育和跨文化心理咨询等实践领域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本文还将对文化适应研究中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推动跨文化心理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二、文化适应的理论框架文化适应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过程,涉及到认知、情感、行为和社会层面。

为了深入理解和探讨这一过程,跨文化心理学领域发展出了多个理论框架。

文化适应的“压力-应对-成长”模型(Stress-Coping-Growth Model)强调了文化适应过程中个体所经历的心理压力、应对策略以及可能的心理成长。

该模型认为,面对文化差异,个体可能会经历文化冲突和认知失调,但通过有效的应对策略,如文化学习、社会支持和心理调适,个体可以实现文化适应,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个人成长。

文化适应的“双向文化适应”模型(Bidirectional Cultural Adaptation Model)提出了文化适应不仅仅是单向的,而是个体与两种或多种文化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

这一模型强调了个体在保持自身文化身份的同时,积极融入新文化环境的可能性,实现了跨文化融合与相互理解。

文化适应的“文化智力”模型(Cultural Intelligence Model)认为,文化适应的关键在于个体的文化智力,即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的能力。

这一模型强调了文化认知、文化动机、文化技能和文化行为四个维度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重要性,为提升个体的文化适应能力提供了理论支持。

这些理论框架为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指导,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化适应的内在机制、影响因素和结果,以及如何有效促进文化适应的过程。

跨文化适应理论构建

跨文化适应理论构建

跨文化适应理论构建想象一下,大家是一个来自法国的留学生,第一次来到中国的大学学习。

大家发现,每天的饭菜都是粥和馒头,生活习惯和价值观也与大家的家乡大相径庭。

在这个陌生的国度里,大家需要时间来适应和融入这个新的文化环境。

这种现象,也适用于全球范围内的留学生和移民。

他们需要面对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制度、语言习惯和生活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跨文化适应理论就变得尤为重要。

跨文化适应理论构建主要的是个体或群体在面对不同文化环境时,如何适应、学习和变迁。

这个理论构建包括四个主要部分:文化震惊、文化调适、文化适应和文化同化。

首先,文化震惊是指个体或群体在接触到不同于自身文化的文化现象时,所产生的震惊、困惑和不解。

这通常是由于对新的文化环境缺乏足够的了解和准备。

接下来是文化调适,指的是个体或群体开始逐渐理解新的文化环境,并尝试与自己的文化背景相。

他们开始学习新的语言、习俗和社会规范,以更好地融入这个新的文化环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逐渐适应新的文化环境,这就是文化适应。

在这个阶段,个体或群体开始欣赏和接受新的文化元素,同时仍能保持自己的文化认同。

最后,文化同化是指个体或群体在适应新的文化环境后,开始融入并接受新的文化元素。

他们可能开始改变自己的行为和信仰,以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文化环境。

同时,他们也可能会将自己的文化元素传播给其他人,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让我们回到那个法国留学生的例子。

刚开始,他可能会因为语言不通、习俗不同而感到困惑和不安。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的文化和习俗,并尝试将其与自己的文化背景相。

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他开始欣赏中国的文化和美食,甚至有了中国的好友。

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也让他更有信心和勇气去面对未来的挑战。

这个过程,正是跨文化适应理论在实践中的体现。

在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需要面对跨文化适应的问题。

因此,理解和掌握跨文化适应理论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学前儿童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教案

学前儿童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教案

学前儿童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跨文化适应的概念和重要性;2. 培养学前儿童对不同文化的接纳和尊重意识;3. 培养学前儿童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能力;4. 提升学前儿童的自我认同和身份建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跨文化适应的概念和意义;2. 不同文化背景下学前儿童的行为差异;3. 儿童间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技巧;4. 提升学前儿童的自我认同和身份建构能力的活动。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跨文化适应的概念和意义(理论讲解)1. 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国际友好合作的视频,让学生们在观看中了解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和愿景。

2. 知识讲解(15分钟)向学生简要介绍跨文化适应的概念和意义,鼓励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接纳。

3. 小组讨论(10分钟)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展开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行讨论,分享他们自己对该文化的认识,包括文化特点、节日习俗等。

4. 总结(5分钟)对小组讨论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文化的多样性,并强调尊重和包容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儿童间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技巧(实践活动)1. 游戏引导(5分钟)通过进行小游戏,如拼图游戏、角色扮演等,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技巧。

2. 跨文化交流训练(15分钟)将学生分成跨文化组,让每个组的学生体验不同的文化,并通过交流和分享彼此的文化差异,增进对其他文化的了解。

3. 文化差异分析(15分钟)引导学生对刚才的体验进行反思和分析,让他们意识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差异,并讨论如何理解和尊重这些差异。

4. 小组合作活动(15分钟)设计小组合作活动,通过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第三课时:提升学前儿童的自我认同和身份建构能力的活动(综合实践)1. 自我认同讨论(10分钟)引导学生讨论自我认同的概念,分享个人的认同感和身份建构经验。

2. 身份建构活动(20分钟)组织学生参与身份建构活动,如角色扮演、绘画等,让他们表达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文化背景。

跨文化交际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方法

跨文化交际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方法

跨文化交际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方法一、引言跨文化交际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日益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加速发展,不同国家、地区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日益频繁。

在这样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跨文化交际的理论与实践展开探讨,深入分析其重要性和影响,并提出相关的实践方法。

二、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发展2.1 文化观念和认知理论文化观念和认知理论是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基石之一。

它强调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事物的不同认知和理解方式。

文化观念和认知理论认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会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来理解和解释事物,产生差异性。

这为跨文化交际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要求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充分理解对方的文化观念和认知方式,避免产生误解和冲突。

2.2 语用学理论语用学理论是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理论之一。

它研究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使用规则和意义传达。

语用学理论认为,语言的使用需要考虑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使用语言的方式和含义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需要充分了解对方的语境和文化背景,避免因语言差异而产生误解和障碍。

2.3 社会认同和身份理论社会认同和身份理论是跨文化交际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基础。

它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社会认同和身份认同,强调个体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认同和身份构建的重要性。

社会认同和身份理论认为,个体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会影响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行为和态度。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的实践中,人们需要重视对方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尊重和理解他们的文化差异和个体差异。

三、跨文化交际实践方法的探讨3.1 跨文化教育和培训跨文化教育和培训是一种重要的跨文化交际实践方法。

它通过为个体提供关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规则、文化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培训,帮助个体增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适应能力。

跨文化教育和培训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如学习不同文化的语言、参与跨文化交际活动等。

跨文化教育的意义与实践

跨文化教育的意义与实践
跨文化教育不仅关注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更强调文化之间 的交流、理解和融合。
重要性
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教育能 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多元化 社会,提高国际竞争力。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 ,有助于减少文化冲突和误解 ,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跨文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 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个 人全面发展。
观。
多元文化内容
课程应涵盖世界各地的文化,包括 历史、艺术、音乐、文学等方面, 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不同文化的内涵 。
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不同文化的特点,引导学 生分析文化差异,培养他们的跨文 化意识和理解能力。
教师培训
01
02
03
增强跨文化意识
教师首先需要具备跨文化 意识,理解文化差异对教 育的影响,才能更好地传 授给学生。
05
未来跨文化教育的发展趋势
技术在跨文化教育中的应用
数字化教育资源
利用数字技术提供丰富的 跨文化教育资源,如在线 课程、虚拟现实体验等。
互动与协作工具
利用实时通讯和协作工具 ,促进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提高学习效果。
个性化学习
通过数据分析和学习分析 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个性 化的学习路径和反馈。
全球视野下的跨文化教育
跨文化教育的目的
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敏感性 ,使他们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
化背景的人。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沟通能 力,使他们能够有效地与来自不
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和合作。
提高学生的多元文化适应能力和 创新思维能力,以应对全球化带
来的挑战和机遇。
02
跨文化教育的实践方法
课程设计
跨文化课程
在课程设计中,应将跨文化教育 融入各个学科,让学生在学习过 程中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实践教学_跨文化能力(3篇)

实践教学_跨文化能力(3篇)

第1篇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跨文化能力是指个体在跨文化交流中能够理解、尊重、适应和有效沟通不同文化背景的能力。

实践教学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对于提升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实践教学的角度探讨如何提升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一、实践教学在跨文化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1. 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不同文化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走出课堂,亲身体验不同文化的魅力。

例如,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夏令营、志愿者活动等,让他们与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同龄人交流,从而加深对其他文化的了解。

2. 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在跨文化交流中,语言是沟通的桥梁。

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实际运用语言的机会,如模拟谈判、角色扮演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跨文化沟通能力。

3. 实践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实践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文化差异的存在,学会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关注和了解其他文化的价值观、习俗等,从而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

4. 实践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品质、团队协作能力等。

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二、实践教学提升跨文化能力的策略1. 创设真实的跨文化环境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跨文化环境。

例如,组织学生参加国际交流活动、邀请外籍教师授课等,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体验不同文化。

2. 开展多样化的跨文化实践活动跨文化实践活动应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活动:(1)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物,体验他们的生活,增进对其他文化的了解。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差异对沟通的影响。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跨文化沟通的技巧,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高校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高校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高校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1. 引言1.1 概述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和不断深化,跨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

作为高校学生,要想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具备良好的跨文化适应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跨文化适应能力是指个体在跨越不同的文化背景时所表现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它包括了个人对异国他乡环境与文化差异的认知、理解以及与不同文化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1.2 研究背景当前,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高校学生选择出国留学或者参加国际交流项目进行学习和实习。

然而,在跨越国界去接触和融入不同文化背景时,许多高校学生面临着种种困难与挑战。

有些学生可能会感到孤立、焦虑甚至产生厌倦情绪,而这些问题往往源于他们未能充分适应新的文化环境。

因此,了解高校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为帮助学生们更好地适应跨文化环境提供依据和指导,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也对国际教育交流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校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这些因素进行验证。

通过该研究,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当前高校学生在跨文化环境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此外,本研究还可以提供相关部门和机构以科学、合理的依据来改善高校教育体系和国际交流项目的设计与管理。

同时,对于教师和辅导员等专业人员来说,在了解高校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他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辅导与帮助。

综上所述,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实践价值以及社会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高校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我们可以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支持,培养他们具备全球视野、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应对日益增长的跨文化交流需求。

2. 跨文化适应能力概述2.1 定义跨文化适应能力是指个体在面对不同文化背景或国籍的环境时,能够有效地适应并融入新的文化,并且同时保持自身的核心价值观和身份认同。

跨文化适应

跨文化适应
积极参加社交活动,结交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朋 友,拓展社交圈子。
与当地人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联系
主动与当地人建立联系,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 思维方式,增进相互理解。
寻求帮助和支持
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不要犹豫寻求帮助和支持 ,建立良好的互助关系。
保持积极心态和乐观情绪
保持开放心态
以积极、开放的心态面对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挑战和困难。
3
社区资源
社区提供的文化适应培训、心理咨询等资源有助 于个体更好地应对跨文化适应的挑战。
04
跨文化适应的挑战与困难
心理适应问题
文化冲击
初到新文化环境,个体可能会经历文化冲击,表现为焦虑、失落 、无助等负面情绪。
认知失调
新旧文化观念、价值观的差异可能导致个体产生认知失调,影响 心理健康。
身份认同困惑
乐观面对生活
保持乐观的情绪,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变化和挑战,寻找解决问题的 办法。
寻求心理支持
在需要时寻求心理咨询或心理辅导等专业支持,帮助自己更好地适应 跨文化环境。
06
跨文化适应的实践案例
企业跨国经营中的跨文化适应
尊重当地文化
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应尊重并理解目标市场的文化、价值 观和消费习惯,以便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
语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语 言障碍可能导致个体在新文化环 境中感到孤独和无助。
工作适应问题
01
工作方式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工作方式、工 作习惯可能存在差异,如时间观 念、任务优先级、团队协作等。
02
工作期望与要求不 同
不同文化对工作的期望和要求可 能不同,如工作态度、工作效率 、工作成果等。
03
学习当地语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当地语言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融入当地文 化。

跨文化管理报告:全球跨国公司的文化适应与领导力

跨文化管理报告:全球跨国公司的文化适应与领导力

跨文化管理报告:全球跨国公司的文化适应与领导力一、引言- 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管理意义- 研究目的及方法二、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适应- 跨国公司面临的文化适应挑战- 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及影响- 跨国公司的文化适应策略三、领导力理论与实践- 全球领导力的定义与要素- 文化对领导力的影响- 国际化人才培养与选拔四、文化适应对全球跨国公司的影响- 文化适应的优势和挑战- 文化适应对员工满意度和绩效的影响- 文化适应对全球跨国公司的竞争力的影响五、成功案例分析:全球跨国公司的文化适应与领导力- 豪华酒店集团万豪的文化适应策略- 高科技行业跨国公司谷歌的领导力实践- 快速消费品公司宝洁的文化适应成功之道六、跨文化管理的挑战与解决策略- 员工文化差异的管理- 文化冲突的处理与协调- 跨文化团队合作的技巧七、结语- 跨文化管理的挑战与机遇- 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引言: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国际舞台,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管理问题。

跨文化管理作为一门重要的管理学科,研究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帮助企业有效地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以及如何在多文化环境下实现有效的领导力。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适应:当前,跨国公司面临着各种文化适应的挑战。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对于企业的经营策略、组织结构和人员管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并适应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对于跨国公司的成功经营至关重要。

因此,跨国公司需要制定相应的文化适应策略,以确保在不同文化环境中能够取得成功。

领导力理论与实践:领导力在跨文化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全球领导力需要更加关注跨国公司面临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领导风格和管理方式。

文化对领导力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与选拔成为企业的重要任务,以确保具备跨文化管理的领导团队。

文化适应对全球跨国公司的影响:文化适应能带来一系列的优势,例如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团队合作效果等。

跨文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跨文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跨文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管理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

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发展,跨国公司的兴起以及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商业合作增多,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挑战也日益突显。

因此,研究和应用跨文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变得尤为重要。

一、理论框架1. 文化维度理论文化维度理论是跨文化管理研究的基石之一,其核心思想是试图解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文化差异的来源和特征。

霍夫斯泰德、图龙等学者提出了一些被广泛接受的文化维度,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等。

理解这些文化维度对于领导力、团队合作和沟通等方面的跨文化管理至关重要。

2. 文化智商理论文化智商理论强调个体在跨文化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表现。

这一理论主张,跨文化管理者需要具备对不同文化的认知、理解和适应能力。

通过培养和提高文化智商,管理者能够更好地协调和解决跨文化团队中的冲突,减少文化误解和误判。

二、实践经验1. 跨文化沟通在跨文化管理中,跨文化沟通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管理者需要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方式和技巧,注重语言、非语言和跨文化语境的理解和应用。

例如,在与外国合作伙伴交流时,要注意避免使用具有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的隐喻、幽默等,以免产生误解和冲突。

2. 文化多元性管理跨文化管理中,管理者需要善于处理和协调多样化的文化背景。

在建立团队时,要注重多元性,吸纳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才。

通过合理分工和资源整合,利用团队中不同文化的优势,实现协同效应,提高工作效率。

3. 文化敏感性培养跨文化管理者需要培养文化敏感性,即对他人文化背景的尊重和理解。

这需要通过学习和体验不同文化,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俗、习惯以及社交礼仪等。

在了解并尊重他人文化的基础上,管理者可以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和决策,最大限度地减少文化冲突和误解。

4. 跨文化培训和教育企业应该为管理者提供跨文化培训和教育机会,帮助他们提高跨文化管理能力。

通过培训,管理者可以学习到更多关于跨文化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同时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个人的跨文化能力。

跨文化交流的模式特点及理论学习教案

跨文化交流的模式特点及理论学习教案
反馈与确认
在沟通后,及时给予反馈和确认,确保双方 对沟通内容的理解一致。
解决冲突与协调
01
02
03
04
识别冲突来源
在冲突不可避免呢,首先需要 识别冲突的来源,包括文化差 异、利益冲突、沟通障碍等。
保持冷静与理性
在冲突解决过程中,保持冷静 和理性,避免情绪化的反应。
寻求共同解决办法
通过平等和公正的方式,寻求 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文化适应与文化学习
文化适应
在跨文化交流中,人们需要适应新的 文化环境,包括生活方式、行为规范 、价值观等。
文化学习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文化环境,人们 需要学习新的文化知识和技能。这包 括语言学习、礼仪学习、人际交往技 巧等。
04 跨文化交流理论学习教案
跨文化交际理论
跨文化交际定义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之间的交流过程。
包括建立共同价值观、促进文化融合、提供多元文化培训等策略, 以实现有效的多元文化团队管理。
05 跨文化交流实践技巧
建立信任与尊重
信任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
01
建立信任需要双方真诚、透明和尊重,通过共同的目标和价值
观来加强信任。
尊重是跨文化交流的关键
02
尊重对方的文化、信仰、习俗和观点,避免对他人进行贬低或
多元文化团队交流通 常需要借助跨文化沟 通和团队合作的相关 理论和方法,以实现 团队目标的共同达成 。
03 跨文化交流特点
语言与非语言交际
语言交际
在跨文化交流中,语言是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差异可 能导致误解和沟通障碍。
非语言交际
除了语言,非语言交际也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身体语言、面部 表情、眼神接触等,这些因素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似乎只有金发碧眼大鼻子的才是美国人。在
一些小摊买东西时,摊主们常常漫天要价, 似乎外国人都有钱,“挨宰”是应该的。在 一些娱乐场所,有些中国的男士对美国的女 生会有不礼貌的言词和举动,似乎美国女生 在生活上都是随随便便的。 凡此种种,不少连中国人都认为是不文明的 陋习,属于改变和纠正之列,而改变和纠正 又需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的普及才 能逐步实现。但是,美国学生对此在初到中 国后的短期内是缺乏这种认识能力的。
第一节 跨文化适应研究的基本理论
学习者与目的语文化的社会距离与心理距离,是影响 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因素。
适应模式是跨文化交际研究领域备受关注的一
个问题。由于研究视角不同,结论也各有不同。 目前学界比较公认的主要有三种: 学习过程模式、 认知知觉模式、 复原模式。
一、学习过程模式
学习过程模式认为跨文化适应的过程是不断
二、认知知觉模式(压力-应对模式)
这一模式理论是由本内特(Benett,1984)的跨文
化敏感模式和金· 扬的压力适应成长理论构成。 本内特把培养对异文化的敏感性作为获得跨文 化适应力的途径,提出跨文化敏感模式。其包 含六个分析步骤:1、否定;2、防卫;3、最 小化;4、接受;5、适应;6、融合
美国学生在中国留学期间会有很多事让
他们心驰神往、津津乐道、兴高采烈、 难以忘怀。比如,热情好客的普通百姓、 丰富多彩的风味美食、精美绝伦的工艺 美术、叹为观止的武术杂技、神奇秀美 的山川河流、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蓬 勃发展的都市建设、悠闲质朴的平民生 活、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勤劳好学的 社会风气、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等等。
4、我背井离国来到北京读书偶尔难免感到孤
独,失去学习的动力和目标。这时我的朋友 安慰我,鼓励我。有一件事让我热泪盈眶。 有一次,中国朋友邀请我到她家做客。我与 她的家人共进晚餐。中国家庭的传统习俗和 亲情让我陶醉。她的妈妈像对待女儿一样关 心我。她的细致而贴心的关怀,给了我在北 京从来没有感觉到的一种温馨。我认为一旦 成了他们的朋友,我能深深地体会到朋友之 间的那种真切、关怀和纯朴。北京人很有人 情味,很善良。
学习的过程。著名理论是古迪昆斯特 (Gudykunst)的避免不确定性和焦虑理论。 按照古迪昆斯特和海默的理论,有8个变量决 定旅居者在新的文化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和 焦虑”的程度。它们分别是:东道国的社会 支持、共享的社会网络、东道国成员对自己 的态度、双方偏好的交际方式、定势偏见、 文化认同、文化相似之处、第二语言能力。
上下车时,上车人不等下车人先下,拥挤推搡;
过马路时,车不让人,人须让车;办理手续时, 常见有人不按顺序排队.外出时,常见有人违 反交通规则;到商业闹市区常遇残疾人和儿童 行乞,到旅游风景区常遭小贩拦截或尾随兜售 其商品;一些城市空气污染严重,极易引起他 们呼吸系统的疾病;一些餐饮小摊食品不洁, 极易引发肠胃系统的疾病。最让美国学生大惑 不解、烦闷不快的事是在他们外出时,总会有 人凝视,两眼盯着他们。
1、我刚来北京的时候带来我的美国思想和生
活方式。这时候,我一点也不适应北京的环 境。归纳出几个不适应的地方:第一个经常 觉得不习惯的地方是吃,我只认识几道菜, 所以点菜的时候不知道点哪道菜,不知道哪 道菜好吃,那个不好吃。而且北京菜比美国 南方菜油腻。另外一个地方是北京的交通。 在大街上,有太多汽车,自行车,我每次走 都需要等车先过去然后才能过马路。我觉得 太乱也太危险了。除了这两个原因以外,还 有人口问题,我终于明白了中国为什么要提 出独生子女的政策,除了我的房间,到每个 地方都是人山人,我觉得现在已经晚了,人 已经太多了。
2、记得来中国才几日,我的韩国朋友们从学
校附近的华泰商场火急火燎地赶回来,一进 门就对我说:“今天我们终于亲眼看到了中 国的贫穷状况!”原来他们看到的“贫穷状 况”是一个孩子露着屁股的“破”裤子。当 时还是天寒地冻的冬天,所以我的朋友以为 孩子家里非常贫困,家长没有钱给孩子买新 裤子。 几天以后,我跟朋友们又去那个商场,那时 我看见穿着“屁股裤子”(我们给那种裤子 起的名字)的孩子。我们以为还是上次见到 的那个,于是感叹道:“他的父母对自己的 孩子真是冷酷无情!怎么还没给儿子买新
但是,也总会有一些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和一
些社会现象让一些美国学生困惑纳闷,甚至 郁郁寡欢。比如,家畜家禽的内脏或其他部 位被不少中国人看作是美味,但却让他们疾 首蹙额;中国饭馆和学生餐厅里不少菜肴或 油腻或辛辣而不合他们的口味;他们更习惯 于喝冷饮而不习惯于喝汤;居住的宾馆或宿 舍里的自来水不能直接饮用;旅馆或宿舍的 床垫过硬使他们其中一些人辗转反侧、入睡 艰难;不少公共厕所龌龊不洁、气味难耐, 而且必须自备卫生纸;在公共场所,常见大 人随地吐痰,小孩随地小便;

三、复原模式
复原模式的著名理论是利兹格德
(Lysgaard,1955)提出的U曲线理论和在此基 础上发展的W曲线理论。这两种理论认为, 文化适应是一种动态的过程,以兴奋开始, 逐渐出现危机,最后在新的文化环境中逐渐 适应。 格拉洪(Gullahorn 1963,1966)进一步发展 了U曲线假说,提出W曲线假说,用来描述留 学生回国后的再适应的过程。(见下文)
金· 扬(1995)的跨文化适应阶段整合理 论采用纵向研究纬度从动态的角度对个体在 异文化中的行为表现进行了分析。 金· 扬认为:影响该过程的诸因素使得以 前的模式有些不准确。适应是一个积累过程, 一个人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以自己的交流来适 应。这个逐渐积累式的动态过程被描述为紧 张——适应——进展的过程。这种过程用图 形来表示就像螺旋式的弹簧。它有点像进两 步退一步的模式。进展是在长时间里进行的, 是在跨文化交流中所遇到的恐慌的推动下向 前运动的。
3、我之照顾孩子等, 男女分担家务。韩国倒不是这样,社会对女 人提出很多要求,贤妻良母、事业强人等, 不过结婚后更不用说了。女人更受不了社会 的制约和不公平的待遇,她们的社会经济活 动减少了。许多妇女为家庭牺牲了自己的社 会能力,把自己的一切寄托在孩子的身上。 可是看到中国妇女以后我受到了新鲜的冲击。 中国妇女很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