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法制教育资料
中学生法制教育教案(通用5篇)

中学生法制教育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生法制教育教案(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学生法制教育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盗窃的含义和特点。
2、掌握预防措施和应对措施,提高预防和应对能力。
重难点1、掌握预防措施和应对措施。
2、提高预防和应对能力。
教学过程1、了解盗窃的含义和特点。
2、交流汇报,归纳板书:含义:非法占有、秘密窃取国家、集体或他人财物的行为。
特点:一般不使用暴力,具有隐蔽性过渡语:提防和惩治盗窃分子,除需要依靠社会力量和法制力量外,更主要的是提高青少年的自我防盗意识,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预防盗窃呢?3、小组交流讨论:预防盗窃的方法有哪些?4、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其它成员可以补充。
归纳板书过渡语:我们虽然已经了解了防盗窃的方法,但还是难免发生盗窃案件,如果发生了盗窃怎么办?你知道有哪些应对措施吗?6、交流讨论:应主要有哪些措施?7、指名学生汇报,其它学生可以补充。
8、思考回答:你还知道有哪些应对抢劫的措施?说听四、布置作业。
1、什么是盗窃、抢劫、绑架?2、当你面对抢劫犯时,你会采取哪些措施?3、当你在上学路上,有陌生人开车向你问路时,你会怎样做?4、假如你被骗后,你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呢?5、如果在放学路上被人截住,要你交出钱和手表,你会怎么办6、当你发现一群专门抢劫同学的犯罪团伙时,你会怎样与他们作斗争?7、你遇到过和陌生人打交道的情况吗?当时你是怎样处理的?教学反思: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防盗窃,了解了三防的含义和特点,以及预防措施和应对措施。
希望同学们为了自己的安全,加强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中学生法制教育教案2教学内容:正面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教学目标:1、使学生乐于参与投掷项目的学习,并在活动中增强信心。
2、初步掌握双手正面投掷实心球技术,并通过投掷练习,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力量及爆发力等身体素质。
初中生法制教育的教案模板(通用5篇)

初中生法制教育的教案初中生法制教育的教案模板(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生法制教育的教案模板(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生法制教育的教案1一、教学目的: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更了解法律,并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在遇到某些情况下(如: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教学重点: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五、教学过程: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
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一)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
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意识是很可贵的,有些未成年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
如认为父母“赶不上潮流”。
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甚至动不动就与父母顶撞,耍态度,发脾气;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很反感,认为是和自己过意不去。
如果连教师,家长的正确教育也不接受,那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
(二)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未成年人应该懂得,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
法制教育手抄报内容资料范文

法制教育手抄报内容资料范文法制教育手抄报内容资料【一】法制口号1、学法护法者智,违法乱法者愚2、手拉手践行法治,心连心共建和谐3、为人守法,为事依法,为公护法,为国弘法。
4、学法懂法,心明眼亮;不学不懂,迷失方向。
5、学法懂法源自一点一滴,守法用法始于一言一行。
6、学法辨是非,知法明荣辱,用法处纷争。
7、学法以正,普法以诚,明法以精,尚法以恒。
8、依法治校,法育未来!9、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10、学法以明道,用法以立身。
法制教育手抄报内容资料【二】法律时时刻刻伴随在我们的身边,法律保护着我们,同时我们也被法律约束着。
在此,问一句什么是法,法的作用又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人!法律不单单只是人人都要墨守陈规的一个个规矩,更不是一条条限制人身自由的条例,它的存在同样是为了让我们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思想或是列举出处事中我们不应有的错误应对方法。
林肯就这样说过“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
”不要因为一件违背自己道德的事在法网包围之外就肆意为之;不要因为一件违背自己道德的事被见者视而不见就认为此事被所有人的道德所接纳。
法,是所有良好道德与行为的囊括,是帮世人解决矛盾的桥梁,而不是能被人轻易跨过它的界限的装饰品或是“打扰”到我们正常生活的干扰者。
这是一名守法者应有的觉悟。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在校中我们何尝没有校规、班规!而在这些条例中,我想大家应有的反应应当是觉得没有一件是会让人觉得做起来很困难的,因为这其中的规则都是我们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做到的或所能养成的习惯,或是说是应有的品德、行为而已。
然而有意违法、违规者,在我的眼中,就是已经抛自身于不顾,放弃一个做人该有的道德理念。
法律,它是一个我们行为的标准,就像是一个生活之中的楷模,尽管或许我们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但我们始终都要学习这位“楷模”所带给我们的道德修养。
因为“法者,乃天下之程式也。
万事之仪表也”执法无论是宽还是严,最重要的是要自身的清正严明。
中学生普法知识资料

中学生普法知识资料一、中学生应了解什么是违法与犯罪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分为刑事违法行为(违反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
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第二,犯罪是违反刑法的行为;第三,犯罪是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一般违法与犯罪危害程度不同,处罚方法不同,但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两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没有不可超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任其发展就可能导致犯罪。
二、青少年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刑事责任: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人重伤或者死、强奸、抢、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行政责任: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免予处罚,但是可以予以训诫,并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民事责任:十八周岁以上的青少年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青少年,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初中法制教育教案20篇初中生法制教育教案

初中法制教育教案20篇初中生法制教育教案加强法制教育宣传,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学生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惯,有利于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法律和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的方式,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同时,也要让学生知道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例如在遇到被打劫、勒索等情况时,可以依法维权。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是家长、教师和社会并不能时刻呵护着未成年人,因此未成年人需要自己长本事,有效防范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
在加强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中学生应该认真研究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这是很可贵的,但有些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甚至与父母顶撞、耍态度、发脾气。
正确对待父母和教师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
未成年人应该知道,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
依法维权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能维护法律的尊严。
中学生预防侵害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包括依靠法律、依靠组织、依靠群众和依靠智慧。
通过观看幽默的法制短片、自由辩论和知识竞赛等形式,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守法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识,为严格守法打下基础。
作为班级法制活动的带头人,我们要评选“法制之星”,带动全班同学乃至全年级、全校同学一起做知法、信法、守法的好学生,好公民。
今天的班会,我们要讨论一个严肃的话题——法制。
首先,我们观看了一段幽默的法制短片,讨论了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适用情况。
短片中为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找到了一些看似合理的借口,引起了同学们的意见分歧。
我们展开了一次小型的辩论会,对于法律是否应该灵活变通,同学们各持己见,进行了自由辩论。
在辩论中,有同学认为法律是中央领导、专家学者经过层层修订而制定出来的,非常合理;也有同学认为法律是人定的,总会在某些程度上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应随时代的变更而改变。
中学生法制教育资料全

中学生法制教育资料全中学生法制教育资料我们知道,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同学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接收到各种新鲜的事物,其中有健康的,也有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你们是否能分辨得清楚?你们是否想过你们日常的一言一行都必须受到法律约束,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是不可以侵犯的,谁违犯了法律就必定受到法律的惩罚。
一、什么行为是犯罪的行为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完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犯罪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犯罪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律的行为,即犯罪拥有刑事违法性(三)犯罪是一种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未成年人犯罪,是未成年人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对未成年人犯罪,我国《刑法》第 17 条做了年龄及犯罪行为种类上的限制。
《刑法》第 17 条第 1 款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意思就是凡年满十六周岁的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任何一种的犯罪行为,都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样规定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在我国,已满十六周岁的人,因体力、智力已相当发展,并有一定社会知识,已具有分辩是非善恶的能力,因此,应当要求他们对自己的一切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17 条第2 款规定:“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一般已具有事实上的识别能力,但由于年龄尚小,智力发育尚不够完善,缺乏社会知识,还不具有完全识别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我国刑法规定“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只有犯以上规定的八种犯罪,才负刑事责任” 。
中学 法制课

中学法制课一、法制基础知识法制基础知识是中学法制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法律的概念、法律体系、法律关系、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基础知识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以便更好地理解后续的法律知识。
二、宪法与公民权利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在中学法制课中,学生需要了解宪法的历史、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宪法,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增强法律意识。
三、刑法与刑事责任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在中学法制课中,学生需要了解刑法的概念、基本原则、犯罪的构成要件、刑罚的种类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刑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什么是犯罪行为,以及犯罪行为的严重后果。
四、民法与民事责任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
在中学法制课中,学生需要了解民法的概念、基本原则、民事权利和义务、民事责任的种类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民法,学生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法律意识。
五、行政法与行政处罚行政法是规定国家行政管理的法律。
在中学法制课中,学生需要了解行政法的概念、基本原则、行政行为的种类、行政处罚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行政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行政管理行为的重要性,增强对政府行为的监督意识。
六、知识产权法与保护知识产权法是保护创新成果的法律。
在中学法制课中,学生需要了解知识产权法的概念、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知识产权法,学生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增强法律意识。
七、合同法的原则与实践合同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合同关系的法律。
在中学法制课中,学生需要了解合同法的概念、基本原则、合同的成立、履行和终止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合同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合同的重要性,增强对合同行为的规范意识。
八、劳动法与劳动权益劳动法是调整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关系的法律。
在中学法制课中,学生需要了解劳动法的概念、基本原则、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内容。
中学生法制教育内容

中学生法制教育内容法制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的重要途径,对于中学生而言,法制教育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这个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因此,通过法制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首先,中学生法制教育应当注重法律意识的培养。
法律意识是指个体对法律的认识、了解和遵守程度。
在法制教育中,学生应当通过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违法、不犯罪,树立法律意识。
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法律观念,学生才能在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时,做出正确的选择,避免因为不懂法律而犯错。
其次,中学生法制教育还应注重法律素养的提高。
法律素养是指个体具备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技能,包括了解法律、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的能力。
在法制教育中,学生应当学习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学习如何遵守法律,以及在遇到法律问题时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通过法制教育,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法律风险防范能力。
另外,中学生法制教育还应当注重实践教育。
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法律知识。
因此,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法院、公安机关等法律机构,让学生亲身感受法律的力量,了解法律的实际运作。
同时,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法制教育主题活动,如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
最后,中学生法制教育还应当注重情感教育。
法制教育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
在法制教育中,学校应当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法律,尊重法律,维护法律权威,树立正确的法律情感。
只有通过情感教育,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法律的意义,自觉遵守法律,不仅是因为法律的约束,更是因为对法律的尊重和热爱。
总之,中学生法制教育内容应当全面而系统地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通过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法律,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和情感态度,从而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能够成为遵纪守法、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公民。
中学生法制教育资料

中学生法制教育资料一、引言法制教育是培养中学生法律意识、法制意识和法治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提高中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法律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中学生法制教育的相关资料,包括法律知识、法律实施案例和法律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二、法律知识1.中国法律体系:介绍中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内容。
2.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详细介绍中学生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如人身权利、财产权利、言论自由、义务教育等。
3.未成年人保护法:介绍中国对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制度,包括未成年人的权利保护、监护责任等方面的内容。
4.交通安全法:重点介绍中学生行车安全、交通规则和交通事故处理等方面的法律知识。
5.网络安全法:详细介绍中学生在网络世界中的权益保护,包括个人信息保护、网络言论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三、法律实施案例1.校园欺凌案例:通过介绍校园欺凌案例,让中学生了解校园欺凌的法律后果和不良影响,并加强预防意识。
2.学生维权案例:介绍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例,以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权益保护意识。
3.违法犯罪案例:介绍一些常见的违法犯罪案例,如盗窃、故意伤害等,使中学生能够认识到犯罪的危害性和不法行为的后果。
四、法律权益保护1.就业权益保护:介绍中学生的就业权益和劳动合同的签订,让中学生了解自己的权益以及权益保护的方式。
2.消费者权益保护:详细介绍中学生作为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维权途径等方面的内容。
3.知识产权保护:介绍中学生在学习和创作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包括著作权保护、专利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五、相关教育资源1.书籍推荐:推荐一些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法律著作,如《中学生法律读本》、《法律与生活》等,以提高中学生的法律素养。
2.网站链接:提供一些可靠的法律网站链接,使中学生可以随时获取法律知识和法律实施案例等相关信息。
3.法制教育课程设计:提供一些法制教育课程设计的参考案例,帮助中学生更好地进行法制教育学习和实践。
中学生法制教育宣传材料

中学生法制教育宣传材料尊敬的中学生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宣传法制教育知识,希望能够提高大家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学会依法行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什么是法制教育呢?法制教育是培养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意识,按照法律规定行事的教育活动。
它的目的是让大家明白什么是法律,为什么要遵守法律,以及违法行为带来的后果。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了解法制知识,我将结合一些案例给大家讲解一下:案例一:小明买了一辆电动车,嚷嚷着要在学校门口试车。
但学校规定不允许在校园内骑车。
小明认为他是合法所有者,为什么不能在校园内试车呢?他觉得这个规定太过分了。
对于这个案例,大家知道在我国的法律中,对于学校的规定,我们必须遵守。
学校是以教育为目的的地方,为了保证师生的安全和教学秩序,学校制定了一些规定。
当然,学校规定也是受法律保护的。
所以,小明不应该试图违反学校规定,我们要遵守学校规定。
案例二:小杰听说电子书比较好用,于是他去市场买了一部电子书,回来后发现电子书上面竟然有一些盗版图书。
小杰心想:“别人都在看这些盗版书,我也不会有事吧?”于是他继续看这些盗版书,没有购买正版图书。
对于这个案例,大家知道,盗版是侵犯了合法版权人的权益,也是违法的行为。
虽然小杰只是一个小小的读者,但他仍然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版权意识,支持正版图书,不从事盗版行为,为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对于这个案例,我们要明白,开设店铺需要符合法律的规定,否则是违法经营。
无论是线下店铺还是线上店铺,都需要合法经营,满足相关的法律要求,缴纳相应的税款。
只有合法经营才能真正保护自己的权益,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应该明白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法律是社会的规则,它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秩序和公平正义。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遵守法律,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
最后,我希望大家能够时刻保持对法律的尊重和敬畏之心,不要因为一时的私利而违法行事。
初中学生法制安全教育教案(通用5篇)

初中学生法制安全教育教案(通用5篇)初中学生法制安全教育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目的:针对初二学生法律意识薄弱的情况,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用法维护自己权益的好习惯;以身作则,不要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和校风,建设和谐召口中学。
三、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更了解法律,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在遇到某些情况下(如: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教学过程:产生背景:同学们,现在社会上什么人都有,虽然大多数人都是好人,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初中生因为种种原因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有的是小偷小摸,有的.则是抢劫打架,同学们,我们已经是初二的大学生了,相信大家都会判断是非对错,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同龄人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升没减,面对这个沉重的现实,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深思呢?主要做法:(一)向同学们介绍法律的基本知识:1,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请同学们举例说出哪些是我们不能做的事:旷课,夜不归宿,赌博,偷窃,敲诈勒索,进入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等等。
(二)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我们的独立自主的意识是很可贵的,但是有些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做法不理解,认为父母"赶不上潮流",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动不动就与父母顶撞,发脾气;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很反感,认为是和自己过意不去。
这样的学生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同学们是否也有这样的问题呢?请大家看下面的案例:一个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因为害怕第二天的家长会很晚才回到家.回家之后父亲知道他成绩很差就辱骂他,逼得他与父亲顶撞之后离家出走.请同学们思考:你是怎样看待故事中的父子俩的做法的(讨论:谁对谁错?)(三)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们应该懂得,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依法维权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维护法律的尊严.(四)、教育学生应该如何预防侵害1.依靠法律,预防违法犯罪对自己的侵害《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监护人有权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中小学生要明确,依靠法律是预防侵害的首要原则,是自我保护的必备武器.依靠法律,必须学法,知法.要学习宪法,刑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要弄清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什么是自己的义务,权利和合法权益,什么是受到侵害.还要弄清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内容和法律责任.依靠法律,必须用法.要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行使权利,并在违法犯罪行为对自己形成侵害时,能够依靠法律手段进行自我保护。
《中学生法制教育》课件

中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教育青少年了解法律、尊重法律、遵 守法律,培养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
简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法制教育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法治精神和法律能力的重要环节。
法制教育的目标与意义
法制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增强法治意识,提高 法律素养。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与法制的演 变
通过学习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和法制的演变过程,让学生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和不断完善的必要性。
法律知识普及
通过普及法律知识,使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原则、法律程序和常见法律问题。
具体法律法规
介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法律法规,如交通法规、劳动法规、环境保护 法规等。
法律适用与拒绝不良行行为。
法律文化教育
通过法律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文化素养,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
中学生法制宣传资料

中学生法制宣扬资料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法律就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矩'。
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的作用愈来愈重要,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愈来愈亲密。
在肯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
在对外交往中,法律也是调整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重要行为规范和准则。
作为21 世纪主人的青少年朋友,学习、把握必要的法律学问,是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新世纪宏伟蓝图、振兴中华的需要,也是维护人类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需要。
青少年是祖国的将来,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青少年法制教育。
党中央、国务院批转的全国第五个五年普法规划将少年儿童的法制教育列为重要内容。
泛博青少年应当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主动接受法制教育,努力学习法律学问。
第一,通过学习法律学问,迈好人生的第一步。
人生的路很漫长,打好基础是人生之旅的关键所在。
青少年时代正是长身体、学学问的重要时期,惟独学习了法律学问,才干知道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学会辨别是非,识别善恶,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第二,通过学习法律学问,争做新世纪合格公民。
21 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法制更加完备的社会,要求每一个公民具有较高的法律素养。
泛博青少年惟独学法懂法,才干树立民主法制观念,明确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才干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公民。
第三,通过学习法律学问,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21 世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重任和使命将落到青少年朋友的肩上。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份。
为了更好地肩负并完成历史赋予的重任,青少年儿童必需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必需具有坚决的信念和广泛的学问面,不仅要学习、把握科学学问,而且要学习和把握法律学问,增添法制意识。
惟有如此,才干使我国实现依法治国的法制目标,才干保障我们伟大祖国的长期稳定、经济腾飞,才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学生法制宣传内容

中学生法制宣传内容
中学生法制宣传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法律意识教育:向中学生普及法律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原则,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让他们明白法律的重要性和约束力。
2. 安全教育:教育中学生遵守交通法规、防范校园欺凌、预防火灾等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3. 知识产权保护:介绍知识产权的概念,向中学生普及版权、商标、专利等相关知识,引导他们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4. 网络安全教育:教育中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提醒他们注意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防止网络欺诈、网络暴力等问题。
5. 社会公德教育:教育中学生遵守社会秩序、尊重他人权益、关心弱势群体,培养他们健康、文明、有爱心的行
为习惯。
6. 刑事责任教育:向中学生普及刑法知识,让他们了解犯罪行为的后果,引导他们远离违法犯罪。
7. 环境保护教育:教育中学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提倡绿色生活方式,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以上是中学生法制宣传内容的一些建议,可以根据不同学校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内容和形式安排。
中学生法制教育黑板报资料内容

中学生法制教育黑板报资料内容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他们的安康成长事关民族的未来。
法律为保护未成年人的成长保驾护航,下面是网为大家的中学生法制教育黑板报资料内容,欢迎参考~1.立法的概念立法是指由特定主体,依据一定职权好程序,运用一定技术,制定、认可和变动法这种特定社会标准的活动。
2.中国立法指导思想当代中国立法总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立法观。
当代中国立法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我国现阶段立法的指导思想,必须是以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根本路线为指导,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效劳,而不能以别的思想为指导,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开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
3.中国立法的根本原那么立法的根本原那么:(1)立法必须以宪法为依据;(2)立法必须从实际出发;(3)与科学预见相结合;(4)吸收、借鉴历史和国外的经历;(5)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标准,立足全局,统筹兼顾;(6)原那么性和灵活性相结合;(7)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与及时立、改、废相结合。
4.我国立法的根本程序立法的根本程序包括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草案表决稿的表决和法律的公布等四个阶段。
(1)法律案的提出。
法律案的提出是指依法有专门权限的国家机关和个人向立法机关提出创制、修改、补充或废止某项法律的法律案中学生法制教育黑板报的资料中学生法制教育黑板报的资料。
(2)法律案的审议。
法律案的审议是指立法机关对已列入会议议程的法律案进展审查和讨论。
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一般经过三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后交付表决。
(3)法律草案表决稿的表决。
这是指立法机关对法律案经过审议后提出的表决稿,正式表示同意或不同意的活动。
这是整个立法活动中最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根据我国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一般法律要由全国人大全体代表或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超过半数通过。
(4)法律的公布。
这是立法机关将获得通过的法律依法定形式公之于众(社会)的一个法定程序5.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法律体系,也称为部门法体系,是指一国的现行法律标准,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那么,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法制教育资料
我们知道,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同学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接收到各种新鲜的事物,其中有健康的,也有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你们是否能分辨得清楚?你们是否想过你们日常的一言一行都必须受到法律约束,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是不可侵犯的,谁违犯了法律就必定受到法律的惩罚。
一、什么行为是犯罪的行为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完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犯罪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犯罪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律的行为,即犯罪具有刑事违法性(三)犯罪是一种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未成年人犯罪,是未成年人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对未成年人犯罪,我国《刑法》第17条做了年龄及犯罪行为种类上的限制。
《刑法》第17条第1款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意思就是凡年满十六周岁的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任何一种的犯罪行为,都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样规定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在我国,已满十六周岁的人,因体力、智力已相当发展,并有一定社会知识,已具有分辩是非善恶的能力,因此,应当要求他们对自己的一切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一般已具有事实上的识别能力,但由于年龄尚小,智力发育尚不够完善,缺乏社会知识,还不具有完全识别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只有犯以上规定的八种犯罪,才负刑事责任”。
由此可见,法律对未成年人加以保护的同时,也给予了一定的惩罚。
如果实施犯罪行为时年龄虽未达到能追究刑事责任的界限,国家法律还是有惩罚的措施的,比如作治安处罚、送劳动教养、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等等。
二、如何加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
所谓犯罪的自我防范是指个人为减少被害的可能,进行自我保护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0条的规定,未成人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意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未成年人通过加强文化修养和法律知识,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另一方面是指未成年人在受到犯罪侵害后应通过法律途径,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具体来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未成年人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
实践证明未成年人一旦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性后要矫正过来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因此,未成年人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处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共规范,遵重社会公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加强自我修养,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
(二)、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
自尊、自律、自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未成年人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
如果未成年人自甘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
(三)、增强辩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未成年人只有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才能分清是非,未成年人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有助于未成年人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时候,及时逃脱或者进行正当防卫,不至于受犯罪行为的随意侵害。
(四)、加强未成年人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未成年孩子对犯罪的自我防范,除以上讲的,还必需懂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第一、中学生要以躲避免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提倡中学生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博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报警。
第二、如果中学生发现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
如及时向学样、家庭或者其他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主管部门的报告。
远离违法、犯罪,健康成长,自觉刻苦地学习文化、科学、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年学校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为扎实推进依法治校进程,全面实施“四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促进我校法制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根据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法制教育要着重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教育,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守法用法意识,进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使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要突出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关和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法律知识教育。
将法制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做到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同时,组织开展生动活泼、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法制实践活动。
充分发挥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在法制教育中的主
渠道作用,同时,要在相关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法制教育内容;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宣传及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有条件的要开设法制教育专门课程。
提高法制课教师的授课水平。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法制课教师进行培训。
同时,要重视教师队伍的普法教育,使广大教师在学法、守法、用法等各个方面都能为人师表。
聘请洞子口派出所所长马勇担任法治副校长、警管王万昆为法制辅导员制度。
协助学校开展法制教育和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完善和规范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推荐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法制影视作品、辅导读物等。
充分发挥第一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加强教研,不断提高法制课和法制教育专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开展主课堂法制渗透教育活动,法制内容向其他学科教学过程的渗透。
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开展学法用法实践活动。
通过举办法律知识竞赛、开展有奖征文、模拟法庭、暑期法制夏令营、思想品德课、班会课等活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生动、直观、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
深入开展“学生带法回家”活动,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互相联动的法制教育格局。
依托社区,结合基层安全创建、“法律进社区”、“送法下乡”、“依法治村”活动,把对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作为农村依法治理、城市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利用社区法律学校、社区党校、村文明学校广泛开展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法制教育,努力营造社区、农村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良好环境。
认真开展依法治校。
通过制定各种制度、落实责任,保证学校有一个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把学校管理工作纳入法治化管理轨道;加强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落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各项措施,整治学校周边环境,深入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切实保证师生
有一个和谐、安全、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推进青少年学生网络文明行动。
要结合“青少年安全放心网吧”创建活动的开展,依托学校电教室、校园网广泛开展在校学生网络知识培训普及活动,利用网络开展法制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最大限度地消除网络不良内容对青少年学生的负面影响。
学校法制教育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确保普及法律常识的任务在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完成,切实抓好青少年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协助有关部门组织法制课师资和综治副校长的培训等工作,加强协调、指导。
学生的法制教育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的重要内容,指导协调综治副校长的工作,推动学校及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团组织要充分发挥青少年工作的优势,加强校外法制教育阵地建设,切实搞好有关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宣传教育活动。
建立监督制约和激励机制,增强学校、教师和学生学法用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法制教育要纳入学校教育工作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估体系,开展专项评估。
把学生学法和遵纪守法的情况纳入学生升学、招生、招工、参军等考核内容。
要对“四落实”搞得好的地方、学校、综治副校长、法制辅导员、青少年法律学校、青少年法制教育个人进行表彰。
要培育典型,分类指导,通过举办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教学成果评展等活动,推动学生法制教育深入开展。
积极开展调查研究。
有关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把握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求开展工作的新机制与新途径,不断提高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