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它们都是鸟精品教案
16.它们都是鸟-青岛五四学制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16.它们都是鸟-青岛五四学制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2d85b6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a9.png)
16. 它们都是鸟-青岛五四学制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鸟类的特点和分类;2.掌握多种常见的鸟类的特征和习性;3.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鸟类的分类;2.鸟类的特征。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激发学生对鸟类的兴趣,让学生们进入本节课的话题。
可以给学生播放关于鸟类的短片,或者通过展示图片等方式来引导学生与话题建立联系。
2. 新课讲授(15分钟)(1)鸟类的特点让学生们想象一下鸟的特点,进而引出鸟类的特点。
教师通过学生自己发现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逐步得出鸟类的特点。
让学生将鸟类的特点标记在黑板上,以此为基础展开对多种鸟类的分类。
(2)鸟类的分类讲解鸟类的分类方法,比较通俗和常见的分类方式,引导学生们实际操作分类的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对不同的鸟类进行分类。
(3)多种常见的鸟类的特征和习性通过模拟生活中的场景,或者和学生分享一些关于自己近距离接触过的鸟类的故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多种常见的鸟类的特征和习性。
3. 练习(20分钟)(1)鸟类的分类游戏通过让学生在小组中模拟归纳分类的过程,加深学生对鸟类分类的理解和记忆。
(2)观察鸟类现场调查组织学生到校园或者家庭附近进行鸟类观察,让学生写下自己观察到的鸟类的特征以及习性,进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 总结(10分钟)教师通过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以及对学生的反馈,让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有深入地反思和总结。
四、后续作业1.组织学生到户外进行鸟类的观察和调查;2.让学生写一篇鸟类特征和分类的报告。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对鸟类的特征和分类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因此,在课前的准备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背景和兴趣爱好,让教学更加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讲授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运用知识。
在练习环节,教师要注重出题的方法和难度的控制,让学生既能巩固知识点,又能保持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它们都是鸟》教学设计
![《它们都是鸟》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cf87635aa00b52acec7ca2f.png)
《它们都是鸟》教案设计二、教学课题《它们都是鸟》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动物王国的第二课,选择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动物——鸟,作为探究对象,构建学生对鸟类的认识。
通过对鸟的特征的观察﹑探究,知道鸟类的共同特征,扩大学生对鸟类世界的认识范围,感受鸟的品种的多样性。
三、教材分析鸟是人类的朋友,为了能与之和谐相处,就必须科学地认识它。
同时通过对鸟的探究,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及查阅资料的能力,使学生意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渗透科学自然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通过对鸟的观察﹑分析,归纳出鸟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用归纳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四、教学目标1.能用各种感官对动物进行较细致地观察;能用归纳的方法总结鸟的共同特征;能整理鸟的简易模型。
2.意识到要珍爱生命,能对鸟进行长时间的观察研究。
3.认识常见的动物类型-----鸟,知道鸟的共同特征。
五、教学方法教学之前我通过百度搜索引擎[aaabaiduaaa]在网上搜索鸟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一些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了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然后根据本节课教学需要,利用百度网(aaabaiduaaa)搜索鸟的图片以及鸟的视频,课堂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
同时通过百度网在网上搜索一些鸟的标本、模型,以及整理方法,课堂给同学们演示,让学生对鸟类有更深刻的认识。
六、教学思路及设计理念1.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教学中,我利用百度搜索引擎[aaabaiduaaa]在网上搜索视频,让学生对鸟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通过引导学生归纳鸟的特征,让学生学会归纳的方法。
2.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在教学中,我利用百度搜索引擎[aaabaiduaaa]在网上搜索图片,让学生观察不同的鸟的图片,培养学生的自主观察和探究能力,并让学生在自主观察探究中,获取对鸟的更丰富更直接的认识。
3.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学”科学。
在活动中,我让学生动手整理鸟模型,不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取对鸟的特征更为深刻的认识。
小学科学《它们都是鸟》教学案例
![小学科学《它们都是鸟》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845600784254b35effd3424.png)
《它们都是鸟》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 能用各种感官对动物进行比较细致地观察;能用归纳、总结鸟的共同特征。
2. 意识到要爱鸟,护鸟,懂得热爱和珍惜生命,人与动物、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并从中获得美的体验。
3. 认识鸟与人类的关系,认识鸟的共同特征。
教学背景分析:生命世界是儿童怀有浓厚兴趣的神秘世界,花草树木,虫鱼鸟兽,伴随着他们的童年的生活。
儿童对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产生神秘感,而科学课则要使他们对生命世界的兴趣进一步延伸,从对生命现象和食物表面的认识逐步发展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它们都是鸟》的教学重点,首先是认识常见的动物类型—鸟,能对鸟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归纳鸟的共同特征;其次是认识鸟与人类的关系,意识到要爱鸟,护鸟,能对鸟进行长时间的观察研究。
在教学中要尽可能的给学生创造研究的条件,创设研究的氛围,让学生真正走进了鸟的王国,自主地去发现,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后收获的乐趣,同时认识、归纳鸟的基本特征。
并在此过程中懂得热爱和珍惜生命,人与动物、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并从中获得美的体验。
教学过程描述:一、情境激趣,提出问题1.情境导入。
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许多美丽的朋友,想不想认识他们?播放课件:常见的一些鸟儿依次亮相。
师鼓励:“认识的话,就叫出他们的名字。
”这些动物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它们都是―鸟。
今天我们上的课题就是它们都是鸟。
(板书课题)【对于鸟,学生并不陌生,但在生活中,学生真正近距离接触各种各样的鸟,观察鸟的机会是很难得的。
因此教学一开始,借助课件,为学生展示了各种美丽的图片,让学生对各种各样的鸟产生感性的认识,激发他们的观察鸟,研究鸟学习兴趣,学生自然生发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2.提出问题。
鸟儿是人类的朋友,仅仅是认识它,叫出它的名字,是远远不够的。
对于鸟,你们还想了解些什么呢?师:同学们想了解的有很多。
强烈的好奇心是成为科学家的基础。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长时间地进行观察和研究。
这节课,我们就首先研究“鸟”有哪些特征,好吗?(板书:特征)二、结合自身经验,假设猜想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了解,你认为,和其他动物相比,鸟类有什么不同的特征呢?是根据学生发言板书:有羽毛、长翅膀、会飞、两条腿、尖爪、尖尖嘴、会下蛋、吃虫子……师:以上这些都是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生活经验提出来的,是不是所有的鸟都具备以上这些特征呢?那么,其中哪几个特征,才是所有的鸟都具备的呢?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些特征进行认证的验证!【有学生的已有的只是经验入手,初步总结,生成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懂得科学探究的意义就是要去伪存真,深入的认识事物。
小学科学《它们都是鸟》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它们都是鸟》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456727602d276a201292e59.png)
它们都是鸟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目标:认识常有的动物种类——鸟;知道鸟的共同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用各样感官对动物进行比较仔细地察看;能用概括的方法总结鸟的共同特色。
3、感情态度价值观目标:意识到要爱鸟,护鸟,懂得热爱和珍惜生命,人与动物、与自然要和睦相处,并从中获取美的体验。
教课重难点:1、能用各样感官对动物进行比较仔细地察看;2、能用概括的方法总结鸟的共同特色。
教课准备:1、学生准备:课前对鸟类进行察看,为课上研究做准备。
2、教师准备:为了讲堂上研究活动的顺利进行,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相应准备各样动物的图片或视频资料等。
教课过程:导入新课1、今日,老师带来了两个特别风趣的谜语,请同学们开动脑筋,看谁最初把它猜出来?【课件出示】谜语1:双脚跳跳,吵喧华闹,吃虫吃粮,功大过小。
(麻雀)谜语2:头黑肚白尾巴长,传说娶妻忘了娘,其实最受人喜爱,因为常来报祥瑞。
(喜鹊)2、师:同学们真聪慧,谜语都猜对了。
你们知道麻雀和喜鹊都是什么动物吗?(鸟)是呀,它们都是鸟。
【课件出示课题:20、它们都是鸟】3、在平时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鸟?活动一:察看鸟的特色1、师:老师今日带来了一些鸟的模型和鸟的图片,让我们一同来观察一下,它们都有什么特色?师出示温馨提示:①小组内要分工合作。
②每个小组先认真察看桌上的鸟的标本,再选择大屏幕上你喜爱的一种鸟察看并记录。
③察看要按必定次序,从上到下的察看。
④注意不要高声吵闹,影响其余小构成员。
动物名称特色共同特色(学生疏组察看研究,达成察看记录表)2、师:谁愿意沟通沟通一下你们的察看结果?【视频展台:展现沟通结果】3、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鸟的特色,哪些特色是只有鸟有,而其余动物没有的呢?对!鸟都有羽毛,这是鸟差别于其余动物的最重要的特色。
4、小鸟从哪里来的呢?师:都是这样吗?(课件出示各样鸟类的蛋,以及小鸡的孵化课件演示)师:全部的鸟都是从蛋里孵化出来的,我们称鸟为卵生动物。
2020年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它们都是鸟》教学设计精品版
![2020年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它们都是鸟》教学设计精品版](https://img.taocdn.com/s3/m/bb1d71b5195f312b3169a560.png)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它们都是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常见的动物类型——鸟;知道鸟的共同特征:身体表面有羽毛,用卵繁殖后代。
2、能力目标:能用各种感官对鸟进行细致地观察;能用归纳的方法总结鸟的共同特征,培养学生的归纳、判断、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认识到鸟是人类的朋友,自觉养成爱鸟、护鸟的良好习惯,建立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生自主探究鸟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努力构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理念,自觉做到爱鸟、护鸟。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查阅、访谈有关鸟的知识:鸟的名称、种类、特性等。
2、教师准备:课件:歌曲《丹顶鹤的故事》、视频:鸽子繁殖的过程和黄河口湿地——鸟的天堂;部分鸟的标本;部分或体的鸟。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情景教学法和情感渗透法。
设计理念: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老师绝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自主建构属于他们的知识结构;2、树立开放的教学理念:不能将40分钟定为课堂的全部,课前调查、课后实践都是对鸟的认识和研究;3、拓展学生的研究空间,查阅资料、访谈、询问等都是学习和研究;最终的结果是学生能够做到关心、爱护动物,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大致将课堂教学安排四个教学流程(导、学、议、练):情景导课→新知探究→巩固新知→拓展延伸一、情景导课1、师:今天的科学课堂上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动物朋友,让我们共同来认识他们,好吗?教师出示:(麻雀、燕子、鸽子、百灵等)师:它们都是什么?生:它们都是鸟2、揭示课题:——《它们都是鸟》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鸟的世界、研究有关鸟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1、学生自主提出研究的问题。
(1)师:你喜欢什么鸟,为什么?生:麻雀;(捉害虫)生:燕子(春天的象征);生:鸽子(和平的象征)……(2)师:说出你还了解、知道的各种不同的鸟。
生:黄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生: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生:鸭(春江水暖鸭先知)(3)师:对于这些美丽可爱的鸟,你最想研究他们那方面的知识?生:鸟的种类;生:鸟类的生活环境;生:鸟的共同特征;生:怎样保护鸟……(4)师生小结:鸟是人类的朋友,为了能与之和谐相处,就必须科学认识它、了解它,今天我们就从认识鸟的特征开始研究。
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案《它们都是鸟
![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案《它们都是鸟](https://img.taocdn.com/s3/m/1ee6eb53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e3.png)
《它们都是鸟》教学对象: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目标:1. 了解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能够识别并描述不同种类的鸟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章:引言1.1 介绍鸟类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对鸟类的好奇心。
1.2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第二章:鸟类的特征2.1 介绍鸟类的主要特征,如羽毛、翅膀、喙等。
2.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或实物,了解鸟类特征的具体表现。
第三章:鸟类的分类3.1 介绍鸟类的主要分类,如鸣禽、游禽、猛禽等。
3.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或实物,了解不同种类鸟类的特点。
第四章:鸟类的生活习性4.1 介绍鸟类的生活习性,如迁徙、觅食、繁殖等。
4.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或实物,了解鸟类生活习性的具体表现。
第五章:鸟类与人类的关系5.1 介绍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食用、药用、观赏等。
5.2 引导学生思考鸟类与人类关系的利与弊,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了解鸟类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对鸟类生活习性的理解和看法。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或实践活动,增强对鸟类特征和生活的认识。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等。
2. 观察报告:评估学生对鸟类特征和生活习性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 思考题:评估学生对鸟类与人类关系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第六章:鸟类的羽毛与保暖6.1 介绍鸟类羽毛的种类和功能,如绒羽、正羽等。
6.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或实物,了解鸟类羽毛如何帮助保暖和飞行。
第七章:鸟类的飞行与适应7.1 介绍鸟类飞行的适应性特征,如翅膀形状、飞行肌肉等。
7.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或实物,了解不同种类鸟类的飞行方式和适应环境。
第八章:鸟类的食物与消化8.1 介绍鸟类的主要食物来源和消化系统特点。
20.它们都是鸟-青岛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20.它们都是鸟-青岛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b167cc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54.png)
20. 它们都是鸟-青岛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前言本文是针对青岛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材中的“它们都是鸟”一课所编制的教案。
该教材是指导三年级学生初步认识生物多样性和分类的内容,其中“它们都是鸟”一课通过观察图画、分类和比较,让学生初步认识鸟类的共性和差异,并能懂得对自然界中的生物进行分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鸟的基本特征,如:喙、翅膀、趾爪、羽毛等。
2.掌握鸟类的简单分类方法,如颜色、大小、形态等。
3.了解不同鸟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的关系。
能力目标1.能初步分类和比较不同鸟的特点。
2.能用简单语言描述鸟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的关系。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意识到鸟类也是珍贵的生物资源。
2.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多样性和美丽,培养学生的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鸟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2.让学生通过观察、分类、比较,初步认识鸟的共性和差异。
教学难点1.学生区分不同鸟的特点,识别鸟的种类。
2.学生理解鸟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5分钟)•向学生展示各类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形态特征。
观察分类环节(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鸟类的基本特征,如:喙、翅膀、趾爪、羽毛等。
•教师通过幻灯片或纸质图片,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鸟,并要求学生对这些鸟进行简单分类,如颜色、大小、形态等。
•学生观察和比较,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不同鸟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合作探究环节(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种自己熟悉的鸟类。
•学生在小组内对选取的鸟类进行详细观察,记录它的形态特征、食物来源、生存环境等。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分类比较,并将结果呈现给全班。
总结讲解环节(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在合作探究环节中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课堂成果。
•教师向学生介绍鸟类的适应性、分布和保护等知识,让学生意识到鸟类的珍贵和保护的必要性。
•学生进行简单评价,并自我反思。
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案《它们都是鸟
![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案《它们都是鸟](https://img.taocdn.com/s3/m/bc08f15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de.png)
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案《它们都是鸟》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鸟类的基本特征,包括羽毛、喙、翅膀等。
2. 培养学生对鸟类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鸟类的特征2. 鸟类的分类3. 鸟类的适应性三、教学重点:1. 鸟类的特征及其适应性2. 培养学生对鸟类的保护意识四、教学难点:1. 鸟类适应性的理解2. 鸟类分类的依据五、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各类鸟的图片2. 视频素材:鸟类的生活习性视频3. 教具:鸟类模型、鸟类标本4. 学习单六、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鸟类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鸟类的美。
2. 探究:让学生观察鸟类模型和标本,分析鸟类的特征。
3.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鸟类特征对其生活的适应性。
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鸟类分类的实践活动。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鸟类特征及其适应性。
七、作业布置:1. 观察身边的鸟类,记录其特征和生活习性。
2. 绘制一幅自己喜欢的鸟类画作。
八、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参与度、合作意识、思考能力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观察记录、画作质量等。
九、教学反思:1. 学生对鸟类特征及其适应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观察、讨论、合作等。
3. 教学方法的改进与调整。
十、拓展活动:1. 组织一次户外观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鸟类的生活。
2. 邀请鸟类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鸟类的认识。
十一、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了解鸟类的基本特征。
2. 第二课时:学习鸟类的分类。
3. 第三课时:探究鸟类的适应性。
4. 第四课时:实践活动,鸟类分类。
5. 第五课时:总结与拓展。
十二、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关于鸟类的科普文章、视频等。
2. 图书资源:鸟类图鉴、科普读物等。
十三、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观察能力,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鸟类。
2. 加强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让学生明白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16. 它们都是鸟-青岛五四学制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16. 它们都是鸟-青岛五四学制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d4cc37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b2.png)
题目:16. 它们都是鸟-青岛五四学制2001版三年级科
学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各种鸟类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认识自然界的鸟类资源;
3.了解保护鸟类的意义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各种鸟类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教学难点:鸟类的分类。
三、教学内容和安排
时间内容教学方式
5 min 课堂导入师生互动
10 min 观察小鸟图片班级集体观察,让学生分辨各种鸟类的特点和
区别
10
min
鸟类分类讲解讲解各种鸟类的分类和生活习性
20 min 鸟类二次观察分组观察鸟类实物,让学生研究生活习性并记
录
10 min 讲解鸟类资源和保护意
义
师生交互互动,介绍鸟类资源和保护意义
5 min 课堂小结总结今天的课程内容
四、教学方法
采用个人观察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图片及实物,探究鸟类的特点和习性并进行集体讨论,帮助学生掌握鸟类的分类和生活习性。
五、教学手段
1.鸟类图片及实物;
2.幻灯片;
3.视频。
六、教学评价
1.学生的探究的能力、分类能力;
2.学生对鸟类保护的意识和措施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3.学生的表现及课堂小结评价。
七、教学后续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户外进行野外考察,加深对鸟类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的理解,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
同时,还可以开展鸟类画比赛等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鸟类的认识,提高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小学科学《它们都是鸟》教案
![小学科学《它们都是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d9e577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02.png)
小学科学《它们都是鸟》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鸟类的主要特征,知道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鸟类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鸟类的特征2. 鸟类的生活习性3. 鸟类与人类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难点:理解鸟类特征的生物学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讨论、实验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鸟类特征。
3.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鸟类的生活习性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鸟类,激发学生对鸟类的好奇心。
2. 探究鸟类的主要特征:a. 观察鸟类的外形特征,如体表被羽毛、前肢变成翼等。
b. 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如飞行、筑巢、育雏等。
c. 探讨鸟类特征的生物学意义,如羽毛的保暖作用、翼的飞行功能等。
3. 分析鸟类与人类的关系:a. 了解鸟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捕食昆虫、传播种子等。
b. 探讨鸟类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鸣叫、观赏等。
c.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鸟类及其栖息地。
b.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鸟类,提高环保意识。
5. 教学反思:b. 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鸟类知识掌握情况,包括鸟类的主要特征、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的关系。
2. 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
3. 评价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对保护鸟类及其栖息地的认识和实际行动。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鸟类的图片、视频和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鸟类特征。
2. 实物模型:提供鸟类标本或模型,让学生触摸和观察,增强学习体验。
3. 鸟类观察工具:如望远镜、鸟鸣器等,引导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和实践。
八、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布置舒适、安静的学习氛围,准备相应的桌椅和教学设备。
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案《它们都是鸟
![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案《它们都是鸟](https://img.taocdn.com/s3/m/89d48e16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78.png)
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案《它们都是鸟》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和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保护鸟类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鸟类的特征:体表被羽毛,前肢变成翼,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体内受精,卵生等。
2. 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鸟类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以及鸟类在农业、森林保护、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难点:鸟类特征的内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利用图片、视频等multimedia 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鸟类特征。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鸟类,提出问题:“你们知道鸟类有哪些特征吗?”2. 新课导入:介绍鸟类的主要特征,如体表被羽毛、前肢变成翼等。
3. 实例分析:展示鸟类的生活习性,如鸟类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农业等方面的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鸟类特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鸟类如何适应环境、帮助农作物授粉等。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鸟类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6. 拓展作业:布置观察身边的鸟类,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鸟类的生活习性。
2. 邀请鸟类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鸟类知识的了解。
3. 开展鸟类保护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评估学生在观察鸟类作业中的表现,考察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运用和拓展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问题分析、解决方案提出等。
小学科学《他们都是鸟》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他们都是鸟》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63afe5231b765ce05081453.png)
小学科学《他们都是鸟》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理解生命的本质。
形成一些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和基本观点。
”按照这个思路以学生对常见动物已有的认识为基础,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收获的乐趣。
设计了用眼睛去观察动物的特征、认识周围常见的小动物、了解各种不同动物的特征以及特殊的哺乳动物和鸟,掌握鸟类的基本特征。
前后照应为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复杂关系,拓展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对生物进化的理解,对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等问题的探究奠定基础。
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动物的几种类型——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
2、归纳动物的共同特征。
3、了解更多的动物种类,感受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
4、认识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5、观察动物或动物标本,指认动物的一些主要器官。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四课,《蚂蚁》《他们都是鸟》《猫和兔》《多样的动物》。
生命世界是儿童怀有浓厚兴趣的神秘世界,花草树木,虫鸟鱼兽,伴随着他们的童年生活。
儿童对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产生神秘感,而科学课则要使他们对生命世界的兴趣进一步延伸,从对生命现象和事物表面的认识逐步发展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通过学习学生对探究方法和探究过程可以获得更多体验,可以更好地为今后的科学探究做准备。
《《他们都是鸟》一课,借助对常见鸟的观察,归纳鸟类的共同特征;是由同类动物中的不同动物个体开始,由个别特征到一般特征构建的,结构清晰。
用情景、问题、观察、研究等环节连接在一起,落实了探究目标的基本要素。
另外,教材还采用前易后难的呈现方式,内含了启发学生运用迁移的理念进行迁移学习方式的构建。
重点难点:能用各种感官对动物进行比较细致地观察;能用归纳的方法总结鸟的共同特征。
准备:1、课件:视频图片。
2、鸟类标本。
三学情分析身边的科学每时每刻影响着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但他们往往不能有意识的去关注和研究。
本单元以动物为探究对象,设计丰富多彩的、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学生通过亲历活动,初步感悟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我们也能做科学。
《它们都是鸟》教学设计
![《它们都是鸟》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23f82a66137ee06eff91894.png)
《它们都是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常见的动物类型——鸟;知道鸟的共同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用各种感官对动物进行比较细致地观察;能用归纳的方法总结鸟的共同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意识到要爱鸟,护鸟, 懂得热爱和珍惜生命,人与动物、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并从中获得美的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1、能用各种感官对动物进行比较细致地观察;2、能用归纳的方法总结鸟的共同特征。
三、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课前对鸟类进行观察,为课上探究做准备。
2、教师准备:为了课堂上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相应准备各种动物的图片或视频资料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非常有趣的谜语,请同学们开动脑筋,看谁最先把它猜出来?【课件出示】谜语1:双脚跳跳,吵吵闹闹,吃虫吃粮,功大过小。
(麻雀)谜语2:头黑肚白尾巴长,传说娶妻忘了娘,其实最受人喜爱,因为常来报吉祥。
(喜鹊)师:同学们真聪明,谜语都猜对了。
你们知道麻雀和喜鹊都是什么动物吗?(鸟)是呀,它们都是鸟。
【课件出示课题:20、它们都是鸟】在日常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鸟?生1:我见过燕子,喜鹊,麻雀。
生2:我见过孔雀,鹦鹉。
(二)活动一:观察鸟的特征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鸟的图片,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它们都有什么特征?老师还有个建议:在观察讨论的时候,要按一定的顺序,一种鸟一种鸟的观察。
还要及时将研究结果填写在记录表上。
观察记录表(学生分组观察研究,完成观察记录表)师:谁愿意交流交流一下你们的观察结果?【视频展台:展示交流结果】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鸟的特点,哪些特点是只有鸟有,而其它动物没有的呢?师:对!鸟都有羽毛,这是鸟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最重要的特征。
小鸟从哪里来的呢?师:都是这样吗?(课件出示各种鸟类的蛋,以及小鸡的孵化课件演示)师:所有的鸟都是从蛋里孵化出来的,我们称鸟为卵生动物。
那到底什么是鸟?师:像鸡、鸽子、喜鹊这样,身体表面有羽毛的卵生动物一般都是鸟。
青岛版小学科学它们都是鸟精品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它们都是鸟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3d0d62e53a580217fcfe01.png)
青岛版小学科学《它们都是鸟》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能用简单的工具对动物进行较细致的观看;能制作鸟的简易模型。
2.意识到要珍爱生命;能对鸟进行长时刻的观看研究。
3.熟悉常见的动物类型-----鸟;归纳鸟的一起特点。
案例背景分析:活动预备分图文两部份。
图的设计充满了人鸟合一的诗情画意,目的是培育学生人鸟相伴、人鸟俱悦的情感,从而生发鸟是人类朋友的感触,为研究鸟、爱鸟、护鸟成立情感基础。
本课包括三个活动,活动一是“观看鸟的特点”,讲义提示将咱们饲养的小鸡、小鸭、鸽子等带到课堂上来研究鸟的有关问题。
同时,教材还呈现了三幅图:观看羽翼饱满小鸟的示用意、鸟孵化进程的示用意、各类鸟的示用意,并出示了一个观看各类鸟特点的记录表。
想让学生通过本活动的观看和讨论取得鸟的一起特点。
活动二是“爱惜咱们的朋友----鸟”。
教材展现了两幅情境图:一幅图片呈现一名学生释放笼中的鸟,背景是一棵大树,树上有一个鸟窝,树下悬挂“爱惜鸟窝”的牌子;另一幅图片呈现一名学生正在与鸽子自由游玩的场景。
同时,还通过资料卡丰硕学生对我国鸟类资源的熟悉,了解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我国在拯救和爱惜鸟类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和采取的方法,培育学生爱鸟、护鸟的意识。
自由活动中教材以“开一个小小展现会”为主题,展现了一幅学生自由活动的场景图。
学生各抒己见制定了画画、制作蛋壳鸟等展现方案。
教学进程描述:课前谈话:同窗们,平常在家里你喜爱看什么电视节目?(学生自由汇报)有无喜爱看《动物世界》节目的?你喜爱哪些小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凭自己的体会做简单介绍)小结:看来,同窗们的确超级擅长观看。
咱们从小就应当养成爱观看、爱研究的好适应,这关于咱们发觉问题并解决问题很重要。
一、切近生活引出主题,并作探讨1.引出课题。
教师也超级喜爱小动物,课前我给同窗们搜集了一些你们想不想看看?(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许多能够在空中飞翔的鸟类图片)适才看的这些小动物,它们都是些什么?(教师伴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它们都是鸟”)你们喜爱么?(学生简答)教师也超级喜爱,咱们这节课就来一起探讨关于鸟的一些问题。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20《它们都是鸟》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20《它们都是鸟》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2ed485b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a8.png)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20《它们都是鸟》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20.它们都是鸟》教学目标1. 能用各种感官对动物进行比较细致地观察;能用归纳的方法总结鸟的共同特征。
2.意识到要爱鸟,护鸟, 对鸟进行长时间观察。
3.认识常见的鸟,知道鸟的共同特征。
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提出问题1.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美丽的朋友,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请看屏幕:同学们看得非常认真,看完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是的,它们的颜色、样子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鸟对,它们都是鸟(板书课题)2.提出问题。
关于鸟,你都了解哪些知识?生答(根据学生回答,对学生进行爱鸟教育)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知道这么多关于鸟儿的知识!那你们还想了解鸟儿更多的知识吗?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认真观察,来了解鸟儿更多的知识。
那你们认为,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对鸟进行观察?(生:外形、生活习性、繁殖后代等方面)是的,我们可以从许多方面对鸟进行观察。
今天这节约课我们就先来观察鸟的外形特点。
不过,观察时要有一定的顺序,可以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
二、初步观察,感知鸟的相同点1、(课件出示图片:鸽子和乌鸦)你们认识它吗?仔细观察,看它们有哪些特点?(根据学生回答板贴特点)2、小结:同学们请看黑板,刚才大家通过认真观察,发现,鸽子和乌鸦身体表面都有羽毛、有翅膀、会飞、有尖嘴和尖爪这些相同的特点。
是不是所有的鸟都有这些特点呢?只观察这几种鸟,远远不够,不足以说明问题。
我们要多观察几种鸟,老师在桌面上的信封里为大家准备了一些鸟的图片和资料,请大家认真观察和阅读,看还会有什么发现?三、再次观察,深入研究鸟的相同点。
1、不着急打开。
先说一说在观察时应该注意什么?老师这里也有几点建议(请看屏幕)1、2、3、4、清楚如何观察了吗?好,那现在就请小组长取出材料,开始观察和阅读,并填写好记录表。
2、小组合作,开展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小学科学《它们都是鸟》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能用简单的工具对动物进行较细致的观察;能制作鸟的简易模型。
2.意识到要珍爱生命;能对鸟进行长时间的观察研究。
3.认识常见的动物类型-----鸟;归纳鸟的共同特征。
案例背景分析:活动准备分图文两部分。
图的设计充满了人鸟合一的诗情画意,目的是培养学生人鸟相伴、人鸟俱悦的情感,从而生发鸟是人类朋友的感触,为研究鸟、爱鸟、护鸟建立情感基础。
本课包括三个活动,活动一是“观察鸟的特征”,课本提示将我们饲养的小鸡、小鸭、鸽子等带到课堂上来研究鸟的有关问题。
同时,教材还呈现了三幅图:观察羽翼丰满小鸟的示意图、鸟孵化过程的示意图、各种鸟的示意图,并出示了一个观察各种鸟特征的记录表。
想让学生通过本活动的观察和讨论得到鸟的共同特征。
活动二是“保护我们的朋友----鸟”。
教材展示了两幅情境图:一幅图片呈现一位学生释放笼中的鸟,背景是一棵大树,树上有一个鸟窝,树下悬挂“保护鸟窝”的牌子;另一幅图片呈现一位学生正在与鸽子自由嬉戏的场景。
同时,还通过资料卡丰富学生对我国鸟类资源的认识,了解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我国在拯救和保护鸟类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和采取的措施,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意识。
自由活动中教材以“开一个小小展示会”为主题,展现了一幅学生自由活动的场景图。
学生各抒己见制定了画画、制作蛋壳鸟等展示方案。
教学过程描述:课前谈话:同学们,平时在家里你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学生自由汇报)有没有喜欢看《动物世界》节目的?你喜欢哪些小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凭自己的经验做简单介绍)小结:看来,同学们的确非常善于观察。
我们从小就应当养成爱观察、爱研究的好习惯,这对于我们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很重要。
一、贴近生活引出主题,并作探究1.引出课题。
老师也非常喜欢小动物,课前我给同学们搜集了一些你们想不想看看?(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许多可以在空中飞翔的鸟类图片)刚才看的这些小动物,它们都是些什么?(教师伴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它们都是鸟”)你们喜欢么?(学生简答)老师也非常喜欢,我们这节课就来共同探究关于鸟的一些问题。
2、学生合作观察中得出结论。
你认识哪些鸟?(学生简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利用大屏幕出示鸽子、喜鹊、燕子的图片)【根据教材的呈现,我在设计课件时此处原本呈现的是鸡、鸭、喜鹊、鸽子。
但是,我在课前的调查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认为鸡、鸭并不是鸟。
课前调查时,我问学生认识哪些鸟,他们列举了许多,但是其中并没有鸡和鸭。
我接着问他们“鸡、鸭是不是鸟”,大多数学生都回答不是。
我又问“为什么不是”,他们的回答是“鸡和鸭不会飞”。
基于学生的这种认知,我及时的调整了课件,改为了现在的呈现鸽子、喜鹊、燕子的图片。
】它们有什么特征?鸟有什么特征?(多名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作简要回答)看来,同学们各有各的想法,下面,给你们提供一张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来合作探究它们的特征,并做好记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积极配合,分工明确。
教师分给各小组一观察记录表,并及时的提示学生观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让学生做好记录。
)观察记录表【此处,课本中呈现的是鸡、鸽子、喜鹊的观察记录表。
基于课前我的调查,大多数学生认为鸡、鸭不会飞不是鸟,我调整为鸽子、喜鹊、燕子的观察记录。
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分组探究。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及时提示学生观察中应注意的问题。
学生结合表格,边观察边记录。
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展示自己搜集的各种鸟的图片,学生选择观察对象进行观察、记录。
】3、学生进行交流。
你观察了哪些鸟?它们各有什么特征?下面我们请各小组展示你们的研究结果。
(各小组代表到讲台将观察记录表利用投影仪展示,并作简要汇报)刚才听了各小组的汇报,你还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小结:同学们都能达成共识,这些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身体表面有羽毛,卵生(教师板书鸟的特点)。
看来,只要同学们留心观察、研究,就会发现许多问题,揭开许多秘密。
【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归纳,按照归纳出蚂蚁特征的方法归纳出鸟的特征。
通过交流,认识到像鸽子、喜鹊、燕子这样,身体表面有羽毛的卵生动物都是鸟。
】4、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辨别。
老师出示几种动物,请同学们判断一下是否是鸟?并说一说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教师利用课件出示几种动物,其中最后呈现的是鸡的图片,让学生给与判断,并说一说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在判断鸡是不是鸟时,学生产生了分歧,学生充分的讨论,教师及时引导利用鸟的特点来判断,终于得出了正确的答案。
】鸡是鸟类,不但鸡是鸟类, 包括我们家里的鸭鹅都是鸟类,不过在人类的长期驯养的过程中已经丧失了飞行的能力。
还有少数鸟不善于飞,甚至不会飞。
如企鹅、鸵鸟,只要是符合鸟的共同特征的动物,无论它们会不会飞,无论它们生活在什么环境,都是鸟。
二、进行“保护鸟”的主题讨论活动1.提出问题。
有人说鸟是人类的朋友,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多名学生自由发言)同学们说的都很好。
老师还为同学们准备了一组资料。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一组关于“各种鸟一天可以吃多少只害虫”的资料)2.自由讨论。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朋友——鸟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谁说一说你的想法?(多名学生汇报,伴随学生的回答教师利用大屏幕出示教材中资料卡的内容,教师并作简要介绍)【学生结合已有的经验展开讨论,并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学生提出合理的想法,如:保护鸟巢,留住我们的朋友,不打鸟。
学生在交流中,培养爱鸟、护鸟的意识,深深体会到爱鸟、护鸟人人有责。
】小结:同学们,我国在拯救和保护鸟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了保护我们的共同朋友—--鸟,让我们也加入到爱鸟、护鸟的队伍中去吧!三、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活动,将课上延伸至课下1.开个小小展示会。
为了更好的保护鸟,请同学们选则一种方式制作一件关于鸟的作品进行展示。
可以选择绘画、各种制作都可以。
(教师出示几件绘画和制作的作品,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准备展示作品)下面请同学们展示一下你的作品。
(学生积极的展示,并作简要的介绍)【教师先给学生出示一些鸟类的图片或其他展示作品。
给学生充足的活动空间,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准备,如:制作、绘画等。
】(展示如不能在课上进行,也可以放在课下)2.拓展活动。
同学们,鸟是我们的朋友,让我们一起来保护他们吧!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一次爱鸟、护鸟的活动。
【恰当引导学生课下进行拓展活动,将课上探究活动持续到课下,所学知识积极的应用于生活,达到使学生的兴趣及各项能力持续发展。
】体会与反思:本课在教学活动设计上主要体现了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学生观察、交流中得到新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探究新知,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深挖教材,参照教师参考书并查找了大量的资料。
在课前的调查中,我发现学生能举出许多鸟的例子,但并不认为鸡鸭是鸟,因为它们不会飞。
基于学生的这种认知,我对教案作了及时的调整。
将开始呈现鸟的图片课件中的鸡鸭去掉;观察记录表中“鸡的观察”去掉,加入了燕子的观察记录;并添入了“辨别哪些是鸟”的环节。
此教案的修改,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基于学生的认知,在原有知识经验水平上探究新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贴近生活,探究新知学生对鸟并不陌生,生活中处处可见。
教师通过学生喜爱的电视节目《动物世界》引出课堂所要解决的问题,可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学生已知和未知的各种鸟的课件展示,更是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鸟,学生对于它们的特征在自己的印象中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识。
但是,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系统的整理归纳。
根据源于生活的经验,通过学生之间的充分交流很自然就会得到定性的认识。
的确,知识源于生活,贴近生活。
这样,可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积极地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归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本节课的学习中,首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去说一说自己所认识的各种鸟,然后结合自己的经验说一说它们各自的特征,接着让学生讨论它们的特征,并进一步把鸟的共同特征进行归纳总结,这样的课堂活动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易于学生解决问题。
四、精心的课前准备必不可少针对本课的教学内容,课前老师调查了大量资料,并精心制作了课件。
课件中,教师搜集了各种学生已知、未知的鸟的视频和图片资料,同时还准备了一幅绘画和一件小制作,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课前也搜集了各种鸟的图片。
课前,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及时对教案加以修改。
基于课前教师和学生的精心准备,使得本节课变得更加形象和直观了,为本节课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基础。
五、科学课注重记录习惯的养成在进行观察探究活动中,学生观察积极、讨论踊跃极为感兴趣,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于现象的观察上,从而会有大量而准确的收获。
以往,大部分学生善于思考、观察,但缺少必要的记录。
这样,就造成了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看上去效果很好,实则收益甚少。
因而学生在进行探究学习中应养成记录的习惯,把自己的发现、收获记录下来,形成一个信息库,便于我们问题解决和结论的得出。
六、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本课,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各种鸟得出了鸟的基本特征,学生在讨论中明白了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为了更好的保护鸟,让学生选则一种方式制作一件关于鸟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一次爱鸟、护鸟的活动。
本课拓展活动的设计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这样,学生的探究就会持续发展下去,学生的科学素养将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生活品位也会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