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复印机基本原理初探

合集下载

包装印刷静电复印机黑白彩色原理

包装印刷静电复印机黑白彩色原理
包装印刷静电复印机黑白彩色原理
01
包装印刷静电复印机简介及发展历程
包装印刷静电复印机的基本概念
静电复印机是一种利用静电原理进行复制的设备
• 通过光敏鼓表面的电荷分布实现图文的复制 • 具有高速度、高质量和低成本等优点
包装印刷静电复印机专门用于包装印刷行业的复制需求
• 可以复制各种纸张和包装材料 • 满足包装印刷行业对效率和品质的要求
01
• 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 影响环境友好性
包装印刷静电 复印机的维护 成本相对较高
02
• 需要定期进行保养、维修 • 更换耗材
静电复印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静电复印技术将继续发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提高速度、提高品质、降低成本 • 多色、多功能、智能化
静电复印技术将与其他技术相结合
• 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相结合 • 实现远程打印、网络共享等功能
包装印刷静电复印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 从黑白静电复印机到彩色静电复印机 • 从低速机到高速机 • 从单一功能到多功能
静电复印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静电复印技术的发展趋势
• 提高速度、提高品质、降低成本 • 多色、多功能、智能化
静电复印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 美国发明家切斯特·卡尔森发明了静电复印技术 • 1938年,卡尔森成功研制出第一台静电复印机
静电复印技术的发展历程
• 20世纪40年代,美国施乐公司购买了静电复印技术的专利 • 20世纪50年代,施乐公司成功研制出第一台商用静电复印机 • 20世纪60年代,静电复印技术逐渐应用于包装印刷行业
包装印刷静电复印机的应用领域
包装印刷静电复印机广泛应用于包装印刷行业
• 包装设计、包装印刷、包装制品等各个环节 • 可以复制各种纸张、纸板、塑料等材料

静电复印机原理

静电复印机原理

静电复印机原理1.充电充电就是使感光鼓在暗处,并处在某一极性的电场中,使其表面均匀地带上一定极性和数量的静电荷,,目的是使原来不具备感光性的感光鼓具有较好的感光性。

充电过程只是为感光鼓接受图像信息准备的。

2.曝光曝光是利用感光鼓在暗处时电阻大,成绝缘体;在明处时电阻小,成导体的特性,对已充是的感光鼓用光像进行曝光,使用权光表面电荷因放电而消失;无光照的区域电荷依保持,从而在感光鼓上形成表面电位随图像明暗变而起伏的静电潜像的过程。

3.显影显影就是用带电的色粉使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转变成可见的色粉图像的过程。

显影色粉所带电荷的极性,与感光鼓表面静电潜像的电荷极性相反。

4.转印转印就是用复印介质贴紧感光鼓,在复印介质的背面予与色粉图像相反极性的电荷,从而将感光鼓已形成的色粉图像转移到复印介质上的过程。

目前静电复印机中通常采用电晕装置对感光鼓上的色粉图像进行转印。

5.分离在前述的转印过程中,复印纸由于静电的吸附作用,将紧紧地贴在感光鼓上,分离就是将紧贴在感光鼓表面的复印纸从感光鼓上分离下来的过程,静电复印机中一般采用分离电晕、分离爪或分离带等方不来进行纸张与感光鼓的分离。

6.定影定影就是把复印纸上的不稳定、可抹掉的色粉图像固着的过程,通过转印、分离过程转移到复印红上的色粉图像,并未与复印纸融合为一体,这时的色粉图像极被擦掉,因此须经定影装置对其进行固化,以形成最终的复印品。

7.清洁清洁就是清除经转印后还残留在感光鼓表面色粉的过程。

感光鼓表面的色粉图像由于受表面的电位、转印电压的高低、复印介质的干湿度及与感光鼓的接触时间、转印方式等的影响,其转印效率不可能达到100%,在大部分色粉经转印从感光鼓表面转移到复印介质上后,感光鼓表面仍残留有一部分色粉,如果不及时清除,将影响到后续复印品的质量。

8、消电消电就是消除感光鼓表面残余电荷的过程。

由于充电时在感光鼓表面沉积的静电荷,并不因所吸附的色粉微粒转移而消失,在转印后仍留在感光鼓表面。

静电复印机的工作原理200字

静电复印机的工作原理200字

静电复印机的工作原理200字
静电复印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静电作用和粉末吸附的原理来实现复印功能。

首先,光敏鼓上的电荷器会给鼓表面施加一个正电荷,使其整个表面都带有正电荷。

然后,通过光源照射要复印的文件,使得光敏鼓上的电荷被光敏材料吸收,在光敏材料上形成了一个负电荷的影像。

接着,通过喷墨或激光打印的方式,将光敏鼓上的负电荷影像转移到纸张上,粉末吸附在纸张上形成图像。

最后,通过加热或压力等方式,将粉末固定在纸张上,完成复印过程。

整个过程中,静电作用起到了关键作用,使得粉末能够精准地吸附在光敏鼓和纸张上,实现高质量的复印效果。

-静电复印机

-静电复印机

静电复印机(1)20世纪初,文件图纸的复印主要用蓝图法和重氮法。

重氮法较蓝图法方便、迅速,得到广泛的应用。

后来又出现了染料转印、银盐扩散转印和热敏复印等多种复印方式。

(2)1938年,美国的卡尔森将一块涂有硫磺的锌板用棉布在暗室中摩擦,使之带电,然后在上面覆盖以带有图像的透明原稿,曝光之后撒上石松粉末即显示出原稿图像。

这是静电复印的原始方式。

(3)1950年,以硒作为光导体,用手工操作的第一台普通纸静电复印机问世;静电复印已成为应用最广的复印方法。

(4)60年代开始了彩色复印的研究,所用方法基本上为三基色分解,另加黑色后成为四色复印。

(5)到了九十年代又出现了激光彩色复印机二.静电复印机的发展概况(一)国外静电复印机的发展概况(1)1938年美国物理学家C.F卡尔逊(Carslon)和他的助手奥托·科涅经过三年努力,首次用静电装置重现了与原稿相同的图像,获得了世界第一张静电复印品,并于1942年获得美国专利。

(2)1950年美国的施乐公司制造出世界第一台平板式自动静电复印机。

(3)1968年日本佳能公司开发出新的感光材料——硫化镉感光体。

并提出采用新静电浅像形成方法(简称NP法)的静电复印机。

(二)国内静电复印机的发展概况(1)1964年我国第一台手工操作的静电复印机在上海复印机厂诞生。

(2)1966年初成立了国家科委复印所。

(3)1967年由天津复印技术研究所,上海复印机厂等单位联合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大型工程图纸复印机。

(4)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我国加快了研制和生产复印机的步伐。

许多厂家生产出静电复印机。

如海鸥-5型、长江-I、II型等型号的静电复印机.(5)20世纪80年代,我国复印机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三.静电复印机的分类(1)按工作原理可分为模拟式复印机和数字式复印机两种.(2)按复印幅面可分为普及型和工程复印机两种.(3)按使用纸张复印机可分为特殊纸复印机及普通纸复印机两种.(4)按成像方法可分为:按潜像形成方法分:卡尔逊法(放电成像法)、电容或逆光成像法(NP法或KIP法)、持久内极化成像法(PIP法)、静电转移(TESI法)复印机。

复印机原理

复印机原理

静电原理一、静电复印的基本原理1938年美国物理学家、专利律师却斯特·卡尔逊发明了第一台静电复印机,此后经过多次改良和发展,静电复印机已成为一种高效文稿的复制工具,在日常办公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静电复印也称“电摄影(electrophotographic)”。

静电复印利用光敏电导体受光照后其导电性能发生变化的特性来实现成像,而传统模拟相机则通过光作用下银盐的化学反应成像。

静电复印主要有放电成像法,另外由放电成像法衍生出了持久内极化法、电容成像法和持久电导法等。

它们的区别在于光导材料曝光时静电潜像形成的过程不同。

以下对放电成像法作详细说明。

放电成像法即卡尔逊法,所采用的光导材料主要是晒和有机光导材料。

这些材料的特性是在暗处呈绝缘体性状,经光照射后,表面电阻率急剧下降,而成为导体。

光导体一般是在铝基表面均匀地镀上一薄层的光导体制成,结构如图放电成像法从复印方法上来说还可分为直接法静电复印和间接法静电复印。

直接法静电复印是用涂有光导材料的感光纸经充电、曝光、显影、定影而直接获得复印品,无转印过程。

间接法静电复印过程通常包括七个步骤:a.对光导体充电,使光导体表面均匀布满电荷。

b .通过曝光使光导体形成静电潜像。

图像的不同部位有浓淡之分,因而光导体表面各点电荷量的衰减也各不相同,光导体表面形成的是电位起伏的静电潜像。

数码复印机 模拟复印机c .用墨粉使静电潜像显影成为可见图像。

d.将已显影的图像转印至纸或其他介质上。

e.用热熔和挤压法使图像固化在承印介质。

f.清洁光导体,使光导体恢复到复印前的状态,准备下一次复印。

g.消电是在下一次充电之前,将感光鼓剩余负电荷去除的过程。

二、静电复印基本术语1、充电(Charging)充电是在暗室中使光导体表面带上一层密度均匀的电荷的过程,它是在光导体上形成静电潜像的前提条件。

对光导体充电的方法很多。

目前,对光导体最有效:最可靠的充电方法是用电晕放电法。

最简单的电晕器是一根细金属丝,带有几千伏的高电压。

复印机原理

复印机原理

复印机原理引言复印机是一种常用的办公设备,通过复制纸质文件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地获取多份文件副本。

复印机的工作原理基于静电复制的技术。

本文将深入探讨复印机的原理及其工作流程。

静电复制静电复制是指利用静电的性质进行复制的技术。

复印机的原理基于静电复制技术,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光学系统、电荷感应、粉末吸附、转印和定影。

光学系统复印机的光学系统主要由光源、镜头和反射镜组成。

当原始文件放置在复印机的扫描板上时,其上方的光源会发出光线。

镜头和反射镜用于将光线集中到一个点上,并将其反射到感光鼓上。

电荷感应感光鼓是复印机的核心组件之一,其表面涂有一层特殊的材料。

当光线照射到感光鼓上时,感光鼓表面的材料会受到光的激发,并产生静电荷。

在电荷感应过程中,鼓表面的正电荷和负电荷会分别吸引彼此,形成图像的正负零部分。

粉末吸附粉末吸附是指将粉末墨粒粘附在感光鼓表面的过程。

复印机的粉末墨粒是由碳粉等颜料构成的,它们具有带有相反电荷的性质。

当粉末墨粒进入感光鼓表面时,由于感光鼓表面已经带有静电电荷,粉末墨粒会被吸附到感光鼓表面的正或负部分。

转印转印是指将粉末墨粒从感光鼓转移到纸张上的过程。

在转印过程中,纸张经过一个称为卷筒的组件,并与感光鼓接触。

由于电荷的吸引作用,粉末墨粒会从感光鼓表面转移到纸张上,形成一个与原始文件相同的图像。

定影定影是指将粉末墨粒固定在纸张上的过程。

在定影过程中,纸张经过一个加热组件,使得粉末墨粒熔化并附着在纸张上。

这样,复印机产生的图像就能够长时间保持在纸张上,不易褪色。

结论综上所述,复印机的原理是基于静电复制技术。

复印机通过光学系统获取原始文件的图像信息,并利用感光鼓、粉末墨粒和纸张实现图像的复制。

复印机的原理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地获得多份文件副本。

复印机的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有助于用户正确使用和维护复印机,提高工作效率。

复印机的工作原理

复印机的工作原理

复印机的工作原理复印机是一种常见的办公设备,它可以将纸质文件快速、高效地复制到另一张纸上。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静电复制和光学成像技术。

一、静电复制原理复印机的静电复制原理是基于静电的相互排斥和吸引作用。

复印机内部有一个静电器件,称为光敏鼓(Photoreceptor Drum),它是复印机的核心部件。

1. 光敏鼓的充电:初始状态下,光敏鼓表面被一个电荷器件充电,使其整个表面带有均匀的正电荷。

2. 感光过程:当放置一份要复制的文件在复印机上时,复印机会发射一束强光照射到文件表面。

光线通过镜头系统,将文件上的图象投射到光敏鼓表面。

3. 光敏鼓的暴光:被光线照射到的区域,光敏鼓表面的正电荷会被光照区域的光线激活,使其失去电荷。

4. 形成静电图象:在光敏鼓表面,被光照区域的正电荷减少,未被光照区域的正电荷保持不变。

这样,光敏鼓表面就形成为了一个静电图象,该图象是文件原本的反映。

5. 开始复制:接下来,一个叫做开辟器(Developer)的装置会将黑色粉末状的墨粉覆盖到光敏鼓表面。

由于静电作用,墨粉只会附着在光敏鼓表面的未被光照区域。

6. 转印过程:当一张纸送入复印机时,光敏鼓会与纸密切接触。

同时,一个叫做转印器(Transfer Unit)的装置会施加电压,使墨粉从光敏鼓表面转移到纸上。

7. 固定过程:在转印完成后,纸会通过一个叫做热压装置(Fuser)的装置,经过高温和压力的作用,使墨粉与纸彻底融合,固定在纸上。

通过以上步骤,复印机就能够将原始文件复制到纸上,形成一份与原件相同的副本。

二、光学成像原理复印机的光学成像原理是基于光学透镜和光源的使用。

它主要包括扫描、成像和转印三个步骤。

1. 扫描:当文件放置在复印机上时,复印机内部的扫描器会沿着文件的宽度方向挪移,同时发射一束强光。

这束光经过透镜系统,将文件上的图象聚焦到光敏鼓表面。

2. 成像:光线经过透镜系统后,通过光学反射和折射的原理,在光敏鼓表面形成一个与文件图象相同的光学图象。

静电复印

静电复印

静电复印原理学习袁星 20080341静电复印是利用静电正、负电荷能互相吸引的原理制成的。

一、直接复印和间接复印直接复印:先让复印纸按图画文字深浅,分别带上相应的静电电荷,深处电荷密,浅处电荷稀,从而形成一张与图画文字相对应的静电图像。

然后一种显示黑色的墨粉末直接被静电图像吸引,通过定影,最后成为一张图画文字的复印品。

间接复印:静电图像不直接在复印纸上形成,而是先在一种由硒光导材料构成的“硒鼓”上形成,通过显影,让墨粉末吸附在静电图像上,再转印到复印纸上,成为文字图画的复印品。

复印纸即使是普通的纸张,也能复印出来,不需要像直接复印法时纸张需经带静电处理,因此显得十分方便。

二、复印的三个步骤1.照明和聚焦成像当一张要复印的图像放在复印机的稿台上时,在机内灯光照射下形成反射光,通过内反射镜和透镜组成的光学系统,聚焦成像。

2.静电显影像正好落在光导硒鼓上,光导硒鼓是一个圆鼓形结构的筒,表面覆有硒光导体薄膜。

光导体对光很敏感,没有光线时具有高电阻率,一遇光照,电阻率就急剧下降;在充电机的作用下,电阻率就急剧下降。

光导体表面,在充电极的作用下,带有均匀的静电荷。

当由图像的反射光形成的光像落在光导体表面上时,由于反射光有强有弱(因为原稿的图像有深有浅),使光导体的电阻率相应发生变化。

光导体表面的静电电荷也随光线强弱程度而消失或部分消失,在光导体膜层上形成一个相应的静电图像,也称静电潜像。

人们看不到它,好像潜藏在膜层内。

3.转印和定影这时,一种与静电潜像上的电荷极性相反的显影墨粉末,在电场力的吸引下,加到光导体表面上去。

潜像上吸附的墨粉量,随潜像上电荷的多少而增减。

于是,在“硒鼓”的表面显现出有深浅层次的墨粉图像。

当复印纸与墨粉图像接触时,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吸附着墨粉的图像,好比用图章盖印一样,将墨粉转移到复印纸上,在复印纸上也形成了墨粉图像。

再在定影器中经加热,墨粉中所含树脂融化,墨粉被牢固地粘结在纸上,图像和文字就在纸上复印出来了。

静电复印机的工作原理

静电复印机的工作原理

复印机的工作原理
静电复印机的基本构造原理,如图所示
把要复印的文件A放在水平透明窗B上。

文件被曝光灯C照明,其反射光经旋转反射镜D、凸透镜E及固定反射镜F,联合把文件造成实像于一个大圆筒G上。

这实像可以与文件一样大,也可以放大或缩小。

圆筒G由铝制成,其表面布满一层硒。

硒是一种半导体材料。

圆筒的表面于曝光之前,在复印机内的黑暗位置(1)预先充电,使整个表面均匀带了正电。

当圆筒转动到位置(2)时,就受到文件实像的照射而曝光。

硒有这样的特性,在黑暗时电阻很大,相当于绝缘体。

而当它受光照射时,其电阻就减小,变成良导体。

于是,凡曝光的面积上,所充的电就沿着铝质圆筒及接地线而流入地。

因此,圆筒上对应文件白色的地方就不带电,而文件上黑色的地方由于没有光照射到硒上,就仍然保留着正电。

当圆筒转到位置(3)时,圆筒带正电的面积上,就吸引从位置(3)的施粉器所放出带负电的墨粉。

圆筒继续转动到位置(4)时,就有一元件把送来的复印纸充上比圆筒更强的正电,而把圆筒上的墨粉夺取过来吸到纸上。

圆筒最后转到位置(5)时,就有一元件把圆筒上表面全部电荷放电,也就是清除旧影像以便复印另一文件。

复印纸从圆筒吸附墨粉之后,再送到红外线灯H照射,把墨粉加热熔合牢粘在纸上,最后从出口送出来。

静电复印机原理

静电复印机原理

静电复印机原理一、模拟机工作原理(以双组分为例):2、原理按下复印键,暴光灯点亮,同时主充给感光鼓表面充上一层均匀的电荷。

原稿通过曝光灯扫描由1,2,3块反光镜通过镜头调整聚焦再由4,5,6块反光镜投影到感光鼓上。

感光鼓受光照部分(明亮部分)的电荷被中和,未受光照部分(黑暗部分)的电荷保留下来,在感光鼓表面形成了与原稿相同的静电潜像。

这时鼓转动到达删边灯,由删边灯将感光鼓两边多余的电荷删除;鼓静电潜像继续转动到显影,显影内墨粉和载体搅拌摩檫使墨粉产生静电(墨粉和载体的电荷极性相反)。

当感光鼓静电潜像部分旋转到面对显影的位置时,墨粉即附着在感光鼓上形成可见图象。

鼓继续转动到达转印;同时复印纸由搓纸轮搓出经过导纸辊,再由对位辊对齐复印纸的前端并打开使复印纸和鼓表面可见图象同时到达转印。

转印向复印纸的背面施加电荷,将感光鼓上的墨粉吸附到复印纸上,这样在复印纸上即形成了与原稿相同的图象;复印纸向前运动到分离。

分离对复印纸的背面进行分离带电,清除转印时所带的电荷,再以纸的自重使复印纸从感光鼓表面脱离下来。

复印纸通过输纸皮带输送到定影部;复印纸通过定影上辊的加热和下辊的加压,使墨粉熔化并固定在纸纤维中。

复印纸通过出纸导轮输送出复印机,这样一张完整的复印件便产生了;清洁辊清洁定影上辊因定影时粘附的墨粉。

感光鼓继续转动到刮板,鼓表面残余的墨粉由刮板刮除,进入废粉回收系统。

鼓继续转动到消电灯,由消电灯消除鼓表面的残余电荷,为下次复印做准备。

二,数码机1,原理图2、数码复印机的工作原理首先通过CCD(电荷耦合器件)传感器对通过曝光、扫描产生的原稿的光学模拟图像信号进行光电转换,然后将经过数字技术处理的图像数码信号输入到激光调制器,调制后的激光束对被充电的感光鼓进行扫描,在感光鼓上产生静电潜像,图像处理装置(存储器)对诸如图像模式、放大、图像重迭等作数码处理后,再经过显影、转印、定影等步骤,完成整个复印过程。

数码复印机基本上相当于把扫描仪和激光打印机的功能融合在一起了。

静电复印机原理

静电复印机原理

以后的发展方向
复印机属模拟方式,只能如实进行文献的复印。 今后复印机将向数字式复印机方向发展,使图像的存储、传输 以及编辑排版(图像合成、信息追加或删减、局部放大或缩小、改 错)等成为可能。它可以通过接口与计算机、文字处理机和其他微 处理机相连,成为地区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功能化、彩色化、廉价和小型化、高速仍然是重要的
发展方向。
Thank You
程梓益制作
静电复印机原 理之
高斯定理的运用
静电复印机的起源
• 静电复印机是1938年由美国人切斯特.卡 尔森发明的,是一种使用便捷的文件复印 设备,也叫静电印刷 或 电子照相,通常分为 间接法静电复印和直接法静电复印两大类.
切斯特· 卡尔森(Chester
Carlson),美国 切 斯特· 卡尔森人,工程师,发明家,复印机的 发明者。
切斯特· 卡尔森
静电复印机复印
充电
过程
转印
曝光
显影
(问题:高斯定理是在静电复印中的哪一步使用的?)
因为,在大气压或高于大气压的条件下,在一条极细的 金属线与金属物体之间加上交流电压形成电场,电场强 度对于面元ds的通量为dφe=E*dS,当电极丝与感光薄 层之间的电场强度达到一定值时,其间的部分空气会被 电离,交替地产生带正、负电的离子。在电场力作用下, 电离子开始作定向加速运动,并与空气分子撞击,又产 生新的离子,如此反复,其间的空气完全电离,并产生 发光的电晕层。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电晕现象。 静电复印机在工作过程中利用电晕现象的原理先使空气 电离然后让感光薄层带电,达到充电的目的。再联系真 空中静电场的高斯定理
Φe=
静 电 复 印 机 中 的 高 斯 定 理
其中,q为电场强度通量与曲面所包围的所有电荷的代数 和。 充了电的硒鼓表面带有均匀分布的正电荷,于是转鼓周 围出现 最后得出 转鼓的电场 E=λ∕2∏ε

静电复印原理(第二版)

静电复印原理(第二版)

01
曝光装置
曝光装置负责将原稿的图像信息投射 到感光鼓上,使感光鼓表面的电荷发
生相应的变化。
03
转移装置
转移装置负责将感光鼓上的墨粉图像转移到 输出纸上。
05
02
充电装置
充电装置用于给感光鼓表面施加均匀的电荷, 为后续的图像曝光做准备。
04
显影装置
显影装置负责将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 转化为可见的墨粉图像。
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02
智能化
智能化是静电复印技术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趋势。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物
联网技术,静电复印机能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操作和管理,提高工
作效率和用户体验。
03
绿色化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静电复印技术也正朝着绿色化的方向发展。绿色
复印机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降低使用成
节约资源
通过静电复印技术,可以 减少对纸张的依赖,降低 纸张的浪费,从而节约资 源。
促进信息传播
静电复印技术使得信息的 复制和传播变得更加容易, 有助于知识的传播和共享。
静电复印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贡献
推动数字化进程
静电复印技术的发展推动 了文档数字化的进程,使 得信息的存储、传输和处 理更加便捷。
定制化与个性化
未来静电复印技术将更加注重用户需求,提供定制化和个性化的服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 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功能、外观、尺寸等,甚至可以实现个性化定制的打印内容,让复印更 加符合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05 结论
CHAPTER
静电复印技术的价值和意义
01
02
03
高效便捷
静电复印技术能够快速、 准确地复制文档,极大地 提高了办公和学习的效率。

静电复印原理

静电复印原理

静电复印原理
静电复印原理是一种利用静电作用实现印刷的技术。

静电复印的过程主要分为感光、电荷、显影和转印四个步骤。

首先,在感光环节中,复印机中的感光鼓通过照明装置将要复制的纸面照射出的光线投射到感光鼓表面,使感光鼓表面的有机复合材料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潜像。

接下来,在电荷环节中,感光鼓通过预处理器使其表面带有一定的静电,这样可以在感光鼓表面形成静电场。

在静电场的作用下,感光鼓上的潜像区域会被感应到的正电荷所吸引,而周围的空白区域则不带电。

然后,在显影环节中,复印机会通过显影器将显影液均匀地涂布在感光鼓表面,显影液中的颜料分子会黏附在感应到的正电荷上,使潜像区域变得可见。

这样就形成了可见的影像。

最后,在转印环节中,通过感光鼓表面的静电作用,复印机上的转印纸带有一定的静电,当转印纸接触到感光鼓表面时,感应到的正电荷会吸引转印纸上的颜料分子,从而将显影液中的颜料转移到转印纸上,形成最终的复印品。

通过这四个步骤的循环,静电复印机可以实现对原稿的复制。

这种原理具有操作简单、速度快以及成本相对较低的优点,因此在办公场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静电复印原理异种电荷

静电复印原理异种电荷

静电复印原理异种电荷
静电复印原理是利用电荷的异种性来对提供图像或文字信息进行复制的一种技术。

它通过在一面复印纸上形成异种电荷——由介质中电子、氧离子和质子组成的——来获得静电复印效果。

异种电荷的产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复印机的电压、电流的大小及其变化率,以及电极形状、孔径尺寸和电极之间的距离等。

异种电荷的形成,依赖于电极间相互作用产生库伦力。

当一个电极在其介质中形成电荷时,另一个电极会受到由之而引起的等张势作用,称为库伦力。

库伦力是一种电力,可以把一个电极上形成的电荷分布引向另一另电极上形成异种电荷。

异种电荷由单位数量的正电荷和负电荷组成,当电流变化时,正负电荷在电极上发展,在复印纸的表面也会产生异种电荷,表现为复印纸上的静电图案。

在静电复印中,根据复印要求,改变复印机内设备的工作参数(如电压、电流的大小及变化率等),即可调节复印纸上异种电荷的形成程度,从而实现对更广范围图像信息复制的需求。

在本科教育中,静电复印原理异种电荷已经成为静电仪器学习的重要内容,并被广泛用于打印工业和生物学领域。

复印机的原理

复印机的原理

复印机的原理
复印机的原理是利用静电复制的技术。

首先,原始文件或图像被放置在扫描仪上,通过辐射光束或激光扫描将其数字化。

然后,扫描仪通过感光鼓将数字图像转换为电荷。

感光鼓的表面上涂有一种带有磁性和电导性的特殊材料。

在感光鼓上,光束照射的地方会使材料变得带电,而未照射的地方则不带电。

然后,感光鼓会经过一个粉末墨盒,墨盒里的墨粉会被带有相反电荷的感光鼓所吸引,从而将墨粉吸附在鼓的带电区域上。

接下来,感光鼓会滚动到一个称为印刷辊的部件上。

印刷辊由橡胶制成,会将墨粉从感光鼓上转移到纸上。

同时,通过加热或压力等方式固定墨粉在纸上。

最后,纸张会被传送到一个加热器中,加热器会将墨粉烘干,从而完成复制过程。

整个过程中,感光鼓会通过类似打印机的机构回到初始位置,准备进行下一次复制。

这种静电复制的原理实现了快速且高质量的复制。

同时,复印机也需要各个部件的精确配合和控制,以保证复印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静电复印原理异种电荷

静电复印原理异种电荷

静电复印原理异种电荷
静电复印原理异种电荷是指一种复印技术,它利用了在复印介质与粒子之间形成的不同种类电荷差使得复印效果更优。

复印介质可以是干粉、碳粉或其他材料,而粒子可以是铬粉、锡粉或其他粉末。

这种复印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首先将要复印的图片放在复印介质上,复印介质会吸附静电,然后使用高压电场将微粒(例如铬粉、锡粉)在复印介质上分布粒度均匀。

在静电场的作用下,细小的铬/锡粉会释放出微观的静电荷。

被静电所影响的粒子会在复印介质上形成聚集体,从而改变不同部分的复印介质电荷量,最终实现复印图像的功能。

因为静电复印原理异种电荷的这种特殊的原理,复印的图像会更加清晰,复印介质会更加光洁,复印效果也会更优质,并且在复印介质中存在气泡时,复印图像也不会因为气泡而影响到图像的清晰度。

此外,静电复印原理异种电荷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好处,就是可以防止复印介质受到外界磁场的干扰,因此复印出来的图像不会受到外界干扰影响。

总之,静电复印原理异种电荷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复印技术,它的优点包括清晰的图像复印效果,以及可以防止复印介质受到外界磁场的干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静电复印机的分类
1.按功能分类: (1) 按主机型体分,根据复印机外形和摆放 方式不同可分为台式复印机和落地式复印机。 (2) 按稿台方式分,可分为稿台固定式静电 复印机、稿台移动式静电复印机。 (3) 按复印速度分,可分为超高速静电复印 机(100张/分以上)、高速静电复印机(60~100 张/分)、中速静电复印机(20~60张/分)、低速 静电复印机(20张/分以下)。 (4) 按缩放功能分,可分为等倍率静电复印 (1∶1)、固定倍率静电复印机(复印倍率分为几 个固定级差)、无级变倍静电复印机。 (5) 按综合功能分,可分为单一功能,即只 有复印功能的复印机,或多功能复印机(打印、传 2018/12/4 4 真、网络),也称为多功能一体机 。
使其变为可见图象,双组份磁刷显影系统通过与载 体摩檫使色粉带正电。色粉被转鼓表面的负电荷吸 引而附着到鼓表面。在暗淡的原稿入射区(低亮度) 电势高(大量的负电荷),则吸引较多的粉,在明 两的原稿放射区(高亮度)电位低(较少的负电 荷),则吸引较少的粉,最后在鼓上形成可见图象。
2018/12/4 8
卡尔逊静电复印法大致可分为充电、曝光、显 影、转印、分离、定影、清洁、消电8个基本步骤。 夏普复印机采用的是卡尔逊法,成像过程如下:充 电 曝光 显影 转印/分离 定影 消电/清洁 卡尔逊法静电复印流程图
2018/12/4
9
1.充电:在暗态下,高压发生器接通主 充电结构,使之电晕放电产生电荷沉积在光 导体表面,当光鼓旋转一周后,鼓表面均匀 的带上一层负电荷。
2018/12/4 6
三.静电复印机的复印方式
1.直接式复印方式(EF方式)——EF方 式是通过对氧化锌纸进行曝光,将图象直接 显影,固定在光敏氧化锌纸上,成为复印件 的一种方式。 2.电录像静电复印方式(EG方式)—— EG方式是静电潜像转移成像的一种复印方式, 是先在光导体膜上形成静电潜像,然后通过 气体放电将静电潜像转移到非光敏绝缘膜上 (静电记录纸),再经过显影、定影而成复 印件。 3.间接式普通纸静电复印方式(PPC方 式)——PPC方式是先成像并显影在光导体 2018/12/4 7 上,然后转印到普通纸上的一种方法。
2018/12/4
2Leabharlann 一.静电复印机的发展史1.1938年10月22日,美国物理学家卡尔逊利用 涂硫的板作为感受光板,用石松子粉作为显影的图象 装印到纸上,产生了世界上第一张静电复印品。 2.1950年,美国哈洛伊德公司(现在的施乐)制 成了第一台手工操作的商业静电复印设备。 3.1960年,美国施乐公司又推出了著名的 XEROX 914型办公自动化复印机。 4.1968年,日本佳能公司开发了新的感光材料— —硫化锌感光体,其静电潜像形成方法称为“新方法 (NEW PROCESS)”简称为NP法(此方法为佳能 公司专利)。 5.1984年,日本佳能(CANON)首次推出了数 字式复印机。 2018/12/4 3
静电复印机基本原理初探
组 长:张玉翠 12008243594 组 员:孙 钰 12008243616 班 级:08级物理师范(2)班 指导老师: 杨晓梅 时 间:2009年11月10 日
2018/12/4
1
目 录
一.静电复印机的分类 二.静电复印机的复印方式 三.静电复印机的工作原理 四.静电复印机的缺点 五.静电复印机的维护保养与注意事项 六.静电复印机的发展史 七.静电复印机的发展前景 八.心得体会
2018/12/4
10
2. 曝光:曝光灯发出的光线射到原稿表 面暗区时,光线被吸收,相应的鼓上电荷得 到保留,而射到原稿表面白区时光线被反射, 相应的鼓上电荷被消去,这样不同的曝光量 在光导体表面产生高低起伏的电位,形成肉 眼看不见得静电潜像。
2018/12/4
11
3.显影:色粉附着到转鼓表面的静电潜像上,
四.静电复印机的工作原理
现代静电复印机普遍采用间接式静电复印法和NP静电复印法。 以下主要介绍这两种静电复印机的基本原理与工作过程。静 电复印机是利用静电正、负电荷能互相吸引的原理制成的。 一、卡尔逊静电复印法 卡尔逊静电复印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光电过程,它所产生的 潜像是一个由静电荷组成的静电像,其充电、显影和转印过程都 是基于静电吸引原理来实惠 的。由于其静电潜像是在光照下光 导层电阻降低而引起充电膜层上电荷放电形成的,所以卡尔逊静 电复印法对感光鼓有如下要求:具有非常高的暗电阻率。这种感 光鼓在无光照的情况下,表面一旦有电荷存在,能较长时间地保 存这些电荷;而在光照的情况上,感光鼓的电阻率应很快下降, 即成为电的良导体,使得感鼓表面电荷很快释放而消失。卡尔逊 静电复印法所使用的感光鼓主要由硒及硒合金、氧化锌、有机光 电导材料等构成,一般是在导电基体上(如铝板或其它金属板) 直接涂敷或蒸镀一薄层光电导材料。其结构是上面是光导层,下 面是导电基体。
2018/12/4 5
6.按成像方法分类: (1)按潜像形成方法分类,可分为放电成(卡 尔逊法)、电容或逆光成像法(NP法或KIP法)、 持久内极化成像法(PIP法)、静电像转移(TESI 法)等。一般从机器外在不能分辨采用了那种形成 潜像的方法。 (2)按显影剂组份分类,可分为双组分显影剂 型和单组分显影剂型。二者都是用于图像潜像显影 的时分微细的均匀的粉末,也成为墨粉。 (3)按光导材料分,可分为硒鼓复印机或系合 金鼓复印机、氧化锌版复印机、氧化锌涂层纸复印 机、硫化镉鼓复印机、有机光导鼓复印机、硅鼓复 印机等。
2.根据读取原稿信息的方式和光导鼓记 录信息方式的不同,复印机可分为:模拟式 复印机和数字式复印机。模拟式复印机与数 字式复印机的主要区别在于扫描方式。 3.根据输出复印品的幅面大小,复印机 可分为:普及型复印机、便携式复印机和工 程图纸复印机。 4.根据输出复印品的纸张不同,复印机 可分为:普通纸复印机和特殊纸复印机。 5.根据对原稿色彩还原性能,复印机可 分为:黑白静电复印机、单彩色静电复印机和 全彩色静电复印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