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声喧哗中的_为人生_前期文学研究会作家文学观念的差异

合集下载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语文试卷含解析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现在,全媒体正在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从全球范围看,媒体智能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我们要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推动关键核心枝术自主创新不断实现突破,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无论什么形式的媒体,无论网上还是网下,无论大屏还是小屏,都没有法外之地、舆论飞地。

主管部门要履行好监管责任,依法加强新兴媒体管理.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更加清朗。

(摘编自讲话《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求是》第6期)材料二:材料三:伴随着信息社会不断发展,新兴媒体影响越来越大。

新闻客户端和各类社交媒体成为很多人的第一信息源,全媒体不断发展,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重组着内容生产与信息传播的链条,一个“万物皆媒”的全媒体时代渐行渐近。

人民日报全新改版、全彩印刷,推出融媒体工作室机制,组建了“一本政经”“麻辣财经”等45个专业化、垂直化的品牌工作室,做大做强报网十多种载体,覆盖用户7. 86亿人次;新华社自主研发推出“快笔小新”机器人写稿系统,并发布全球媒体首个人工智能平台——“媒体大脑”和全球首个合成新闻主播——“A1合成新闻主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先进技术为引领,深入研究运用人工智能、5G网络、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全力推进4K超高清电视技术体系建设,牢牢掌握核心技术研发应用主动权,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日报社践行“深度融合、移动先行”理念,把一份发行70万份的英文报纸转型升级为一个覆盖2亿多海内外用户的全媒体宣传平台……新故相推,日生不滞。

《众声喧哗》读书笔记

《众声喧哗》读书笔记

《众声喧哗》读书笔记李苑华网新2015051061当全世界为网络时代的到来而举杯欢腾时,其背后引发的一系列危机仍未获得足够的注意力。

网络直播、自行车共享、分答收费……互联网的共享精神,从不缺席这一时代。

属于私人的内容被纳入公共领域,而公共的空间又逐渐为个人所占据。

公共空间日渐私人化、私人空间日渐公共化。

公与私的界线日益模糊,与每个人切身相关。

互联网时代下,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眼光看待公域与私域之间产生的变化,互联网又对公共领域的建设有着怎样的影响呢?胡泳教授在《众声喧哗》分享了他的收获和看法。

本书概述《众声喧哗》围绕着网络政治学中的重大问题——网络空间中的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来讨论。

首先,前人对公域与私域的讨论为接下来的讨论奠定了基础。

从阿伦特、黑格尔、哈贝马斯等前贤的声音中,公与私应如何划分的意见无法统一,胡泳教授总结为,公共生活是差异化、公共事务、责任性、尊重和协商的领域,私人生活是亲密关系、自发性、相似性及忠诚的领域。

然而在基于数字技术而生的共有媒体作用之下,公域和私域的界线日益模糊。

胡泳教授继续讨论了共有媒体的特性,对大众的影响等。

在共有媒体的个人表达中,胡泳教授首先肯定了网络能实现更完善的自我,接着讨论了个人愿意暴露的原因以及涉及的隐私问题。

在讨论共有媒体对公私边界的重构中,作者着力分析了公共空间私人化和私人空间公共化这两个平衡的过程,表达了实现公共领域的理想的困境以及实现的可能。

结合中国语境,作者多以中美两方对比,认为互联网是公民通过共有媒体影响政治的重要形式。

本书涉及范围广阔,值得论述的点亦不在少数。

几经思考,在此选择个人暴露以及由此带来的隐私问题、网络舆论能否代表普通民众的意见以及中国公共领域的建设进行讨论,期望能对胡泳教授的思想进行一些总结和拓展。

本书框架(一)暴露和隐私1、个人暴露的深层原因网络为何能成为人们分享甚至暴露自己的平台?因为它能实现随时随地连接的便捷性、实现发声的成本降低…….这些答案仅能回答网络成为对话平台的可能性,但不能直指驱动人们分享的动机。

如何在世界文明激荡浪潮中提升中国主流文化价值?——评范玉刚《全球文化影响下中国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建构与

如何在世界文明激荡浪潮中提升中国主流文化价值?——评范玉刚《全球文化影响下中国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建构与

如何在世界文明激荡浪潮中提升中国主流文化价值??提升中国主流文化价值——评范玉刚《全球文化影响下中国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建构与传播》林雅华姜浩禛习近平文化思想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章,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信与历史自信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在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基础上,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近年来,学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主流文化价值观的研究已有一定的理论成果,但对于中国主流文化价值观何以在全球文化影响下进行有效的建构与传播,还缺乏有针对性的研究。

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发生历史性交汇,如何在世界文明激荡的浪潮中,进一步提升中国主流文化价值观,提升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需要深入探讨研究。

范玉刚的《全球文化影响下中国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建构与传播》(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以下简称范著)在吸收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中国主流文化价值观建构与传播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以强烈的现实关怀与广阔的学术视野有力回应了这一时代命题。

作者简介:林雅华,文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部教授;姜浩禛,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文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059著述评论一、众声喧哗中的挑战:全球文化语境下的中国主流文化价值观当今时代,文化已成为新一轮全球化的主要动力。

然而,就全球文化市场与话语分布的基本态势而言,要真正实现多元文化交往中的“话语平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资本主义现代性所引领的全球化,带来了多元文化的交流互动、文化研究领域的拓展,也引发了文化霸权主义的殖民扩张。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大量涌入的西方文化产品对我国本土文化和价值观念形成冲击,使中国社会文化结构发生剧烈变动。

文学导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讲义

文学导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讲义

第一讲:序论一、阅读视野:百年中国文学发展▪起点:1917年标志性事件:《文学改良刍议》(胡适)发表▪定位:(1)古典与现代之间的断裂(2)西方与东方的对接(3)现代化、本土化历程中的多元探索1、“第一个十年”▪时段:1917—1927年A、文学现象——(1)新文学的发生:1917;(2)与旧文学阵营的论战(与鸳鸯蝴蝶派;与学衡派;与甲寅派);(3)新文学的分化B、代表作家——鲁迅、胡适、郁达夫、冰心、徐志摩、叶绍钧、王鲁彦等2、“第二个十年”▪时段:1927——1937年A、文学现象——(1)时代重心的转移(地理重心;文化重心);(2)众声喧哗的文学思潮:京派、海派(左翼、新感觉派)(3)各文体的成熟与鼎盛B、代表作家——老舍、沈从文、茅盾、巴金;戴望舒、卞之琳;曹禺;丁玲、萧红3、“第三个十年”▪时段:1937——1949年A、文学现象——(1)文学的区域化:沦陷区、国统区与解放区(2)成熟与分化B、代表作家——张爱玲、钱钟书、赵树理;艾青、穆旦等4、“十七年文学”▪时段:1949——1966年A、文学现象——(1)赞歌与颂歌(2)革命经验写作与想象力的匮乏(“一本书作家”)B、代表作品——“三红一创”+青、保、林5、“文革文学”▪时段:1966——1976年A、文学现象——(1)主流文学:“三突出”与“三陪衬”(2)地下文学:朦胧诗的兴起B、代表作家作品——“八个样板戏”、浩然与《金光大道》;北岛、食指与地下写作附:八个样板戏▪《沙家浜》现代京剧▪《红灯记》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现代京剧▪《海港》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现代京剧▪《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剧▪《白毛女》芭蕾舞剧▪《沙家浜》交响乐附:地下文学:▪丰子恺《缘缘堂续笔》▪北岛《回答》▪食指《相信未来》6、新时期与新世纪文学▪时段:1977年——A、文学现象——思潮流派的频繁更叠(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新写实小说、新历史小说、朦胧诗、第三代诗、女性写作、晚生代写作等)B、代表作家——贾平凹、王蒙、王安忆、张炜、张承志、苏童、叶兆言、余华、史铁生、莫言、毕飞宇、迟子建、阎连科、李锐、陈染、林白;北岛、舒婷;高行健、孟京辉等二、特点:“如何现代,怎样文学”(一)如何现代▪语符的现代性▪文体与美学品质的现代性▪人性呈现的现代深度例:▪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温庭筠《望江南》)▪“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过客”(郑愁予《错误》)例三:人性开掘的现代深度例1:鲁迅《孤独者》例2:张爱玲《倾城之恋》例3:钱钟书《围城》(二)怎样文学:现代汉语的美感(东方文学的诗性与灵性》▪例:戴望舒《白蝴蝶》、《我思想》给什么智慧给我,小小的白蝴蝶,翻开了空白之页,合上了空白之页?翻开的书页:寂寞;合上的书页:寂寞。

中国现当代小说流派

中国现当代小说流派
中国现当代小说流派 中国当代作家及作品 简介
段晗晗 -20160413066
中国现当代小说流派
1.“小说界革命”
◦ 梁启超于1902年倡导“小说界革命”。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谈起。这是近代文学史上 最重要的文论之一,是“小说界革命”的宣言书。 ◦ “吾中国人状元宰相之思想何自来乎?小说也。吾中国人佳人才子之思想何自来乎?小说也。吾中 国人江湖盗贼之思想何自来乎?小说也。中国人妖巫狐兔之思想何自来乎?小说也。于是,小说远 不是传统所谓的“小道”、不登大雅之堂之“末技’,“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因它最“易感 人”而最易“易人。 ◦ 文论家、文学史家都高度评价梁启超对小说价值的提升,它对促进近代以来小说创作的繁荣起了 巨大的作用。这都无可否认。然而必须同时看到,梁启超并不只是一位文论家。梁提出:“欲新 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欲新道德、宗教、政治、学艺、人心人格,必新小说”。 此后《小说原理》(夏曾佑)、《论文学上小说之位置》(狄平子)、《余之小说观》(徐念慈) 等文先后发表,它们的共同倾向是强调小说的政治意义及其在社会教育上的作用。在梁启超“欲 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的理论倡导下,小说成为新派知识分子暴露旧世态,宣传 新思想的有力工具。“政治小说”、“社会小说”、“科学小说”等名目应运而生。
9.“新感觉派”小说
◦ 出现于20年代末30年代初,是我国小说的第一个现代主义流派,是受西方现代艺术启示并在日本 新感觉派小说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他们不再满足于单纯描写外部现实,而重视直觉,强调主观感 受,将主观感受与感受客体合而为一,创造所谓的“新现实”,善于描写心理活动。代表:训呐 鸥《无轨列车》(半月刊)、戴望舒、穆时英《上海狐步舞》、施蛰存《梅雨之夕》(以淡化的 情节,运用意识流和内心独白的方法,把男主人公在雨中送一位姑娘回家过程中的心理,描写得 细致入微。) 缺点:明显感染上了西方现代派文学所固有的悲观、颓废、绝望等色寻根小说的背景与内涵:1976年,美国作家发表了长篇小说《根》,轰动了美国,也轰动了 世界,因为他唤醒了人们的“寻根意识”。一般来讲,主要是指寻“民族之根”。包括民族的文化 渊源,传统思想和精神,民族的家园故土、生存环境等等。中国当代文学萌生寻根意识,是80年代 初。整个文化界弥漫着一种强烈的“寻根”情绪,试图通过对民族文化的挖掘,重新认识自己,认 识民族,重新建立新型的民族文化观。这种寻根意识强烈地冲击着文学创作,使其呈现出一种新的 审美特质。可以说,新时期出现的寻根文学主要侧重在文化寻根,即通过对自己所属的民族群落和 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渊源探索,去塑造、展现民族性格和精神,去建树、表现一种民族文化特质。所 以,“寻根”不是怀旧,不是突现地方主义和色彩,更不是彻底认同、回归传统文化而拒绝、排斥 外来文化。 ◦ 寻根文学的主要特征:除阿城外,绝大部分是描写地域性文化形态的作品,往往是穷乡僻壤,大山 峡谷、荒原老林、古堡江滩,存在着古老的初始文化和蛮荒历史陈迹的比较闭塞、落后、古朴的地 域文化的原始形态,但作者并非是以欣赏、认同的态度去描写这些原始封闭落后而是自觉地用强烈 的现代意识去把握生活,对文化传统进行梳理、分析、批判,没有现代意识的关照就没有寻根文学 的价值,否则只是一尊古董陈列。 ◦ 代表人物:李杭育(吴越文化)、韩少功(湖楚文化)、郑万隆(东北边陲文化)贾平凹的(秦汉 文化)、 陆文夫(吴越文化)、郑义(晋文化)、冯骥才(天津卫文化)邓友梅(北京宫廷文 化)、阿城(棋文化,吃文化) ◦ 寻根文学的南北呼应:《棋王》与《爸爸爸》。

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

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

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第三章反文学史命题●开篇●只要是在文学史之内思考问题,只要文学史仍然是国家教育体制中的一门学科,文学史写作就不存在想象的自由,也不可能通过对文学史的重写抵达、接近历史或文学自身●文学史与考古学●“文学史”以描述文学发展的历程为目标,是门有起点、有开端、有源头的学科,是对连续性的描述,对线性发展的重建。

“文学史”将各种主题、概念和问题整合起来,将那些边缘的、准学科性的零散知识有效地组织起来,将它们纳入一个具有共同方向性的进程●知识考古学更趋向分解由历史学家们编织起来的所有网络;它使差异增多,搅乱沟通的线路,并且竭力使过程变得更加复杂。

“文学史”的概念并非不证自明的,它们都是人为建构的结果。

“知识考古学”的目标在于揭示这些束缚是怎样形成的;质询逻辑性、系统性是怎样运作的,它们掩盖和隐匿了什么,逻辑和主体是通过怎样的排斥而得以确立的.总体性是怎样撮合起来的●“反文学史”中的“反”没有...,何来....●反=反思+解构,拆除“起源”“连续性”等要素构成的虚构的同谋关系,揭示出“文学史”建构自我的方式,指出那些被自然化和内在化的“文学史”的主体观念和分期概念其实都是通过虚构出“他者”才得以完成自我确认的●一、没有晚清,何来五四●五四起源观的两次强调:革命→启蒙●第一次:50年代●新民主主义文学观,第一次强调“五四起源观”。

把五四作为新旧革命的分界线、新文学的开始,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第二次:80年代●现代文学史的写作进入到一个被表述为回归五四精神的“新时期”,革命史观重新被启蒙史观取代,中国现代史被重新定义为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强调五四对“个人”的发现。

五四不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而是中国“现代”的开端——五四起源的合法性再一次被强化了●虽然启蒙史观和左翼史观对现代史的性质有不同的认定,但他们都共同地将五四视为中国现代史的起点、作为“传统”与“现代”断裂的标志——因为二者都是在“传统”与“现代”二元分立的框架中建构自己的主体性的●制度化学科分类规约●若把五四视为传统和现代的分界线,则晚清=古代与传统,晚清不过是古代的尾巴,不过是为了真正的现代的出现做的准备●制度化学科分类规约下,近代文学被视为古代文学的一部分,导致大陆学者普遍只在学科内讨论玩请问下●王德威:晚清现代性●“中国作家将文学现代化的努力,未尝较西方为迟。

从历史的单一视角到历史的多义解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历史反思

从历史的单一视角到历史的多义解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历史反思

从历史的单一视角到历史的多义解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历史反思何锡章李俊国内容提要:木文对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历史进行反思,认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五十年的方法论失误在于:我们总是力图建构某种一元本体论的学科理念与叙述架构,从而以绝对理念裁决历史。

木文认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应该从“绝对理念”的逻辑建构与历史裁判法转向历史解释学,建立一种以现代丈化价值为基点、以“现代中国文学”为坐标、以中西文化(文学)为经纬、以文学审关为路径的开放式的文学历史闸释空间。

如果以年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的出版为起点,“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建立”①迄今已整整五十年。

在学科建立的五十年尤苴后二十年间,随着中国社会文化的急剧变革与国际学术视域的拓展,学术界的思维方式发生极大的变化。

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也面临并经历着同样的变化。

何谓“中国” ?“现代” ?“文学” ?体现的正是带有某种迷惘却又是执著的文学与历史的思考与追问。

较之封闭于世界文化之外的、单质文化形态的中国古代文学而言,中国现代文学的时空区间、生存土壤与历史语境,是一个多重文化混杂、多种语义互汇的“历史场”②;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民族的自主独立与文化发展的世纪性转型、政治革命与武装斗争等等的多重叠加,是这一'‘历史场”的真实呈现。

而且,这种多重叠加式的现代中国的历史使命,又是在与殖民者武力、文化入侵的对峙状态中,在"己者”与“他者”既排斥抗拒又吸收融入的复杂关系中,艰难而匆忙地从事着意义实践。

其结果,现代中国社会历史呈现的是霍米•巴巴所描述的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过程的"混杂”状态。

讨论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及苴研究的得失, 必须明确这种历史场景,并作为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前提。

世纪年代,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形成期。

由于特左历史条件的限制,而对"混杂”状态,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奠基者不是采取历史解释学方法,而是直接援用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观点,将中国现代文学左义为“新民主主义的文学”。

新时期文学(1976年

新时期文学(1976年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肯定“实践是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批评两个“凡是”,要求 “解放思想”;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提出党 的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文艺界拨乱反正和艺术自由的提倡

1977年至1979年,政治的拨乱反正也贯彻到文 艺领域。集中清算了“四人帮”的极左文艺观念。 文艺组织恢复工作。文学刊物相继复刊。一批被打 倒的作家“归来”,重新获得了创作的权利和自由。
茂和他的女儿们》、梁晓声《一个红卫兵的自白》
②对改革现实的近距离反映:
张洁《沉重的翅膀》、李国文《花园街五号》、张
贤亮《男人的风格》、路遥《平凡的世界》、贾平 凹《浮躁》
③知青题材
从维熙《北国草》、叶辛《蹉跎岁月》、张抗抗
《隐形伴侣》、梁晓声《雪城》、老鬼《血色黄 昏》、张承志《金牧场》
主体性的认识和人的主体性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2、文化寻根的讨论。文学论争从纯粹的文学作品
变化到纯粹理论的争鸣。文学在现代化的过程中, 显示出强烈的本土意识,出现了“文化寻根”热等, 出现了以地域文化为明显标识的作家。如韩少功、 李杭育、郑万隆等。 3、关于重写文学史的讨论。 1988年4月,《上海文论》开辟“重写文学史” 专栏,陈思和、王晓明主持。重写文学史,是80年 代
1、历史小说热
姚雪垠《李自成》(二、三)、徐兴业《金瓯缺》、
凌力《星星草》、《少年天子》、任光椿《戊戌喋 血记》、蒋和森《庚子风云》
2、革命战争题材
魏巍《东方》、《地球的红飘带》、黎汝清《皖南
事变》、孟伟哉《昨天的战争》
3、现实生活题材
①对“文革”年代的描写与反思:
莫应丰《将军吟》、蒋子龙《蛇神》、周克芹《许

关于_文学理论边界_之争的多维解读

关于_文学理论边界_之争的多维解读

关于“文学理论边界”之争的多维解读李春青 目前学界关于“文学理论边界”问题的讨论是一个不仅热闹而且有重要意义的学术事件。

讨论的双方当然都有很复杂、很有学理深度的系统论述,但如果概而言之,则可以归结为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形成的文学理论的主流研究模式与近年来渐成气候的文化研究之间的交锋。

为了方便起见,在下面的讨论中我们将二者简称为文学理论模式与文化研究模式。

对于这两种研究模式简单地判定孰是孰非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在这里我们将依据几种可能的阐释视角对这次讨论尝试进行多维解读,看看是否能够有利于推动讨论的深入发展。

1、从言说立场上看。

毫无疑问,文学理论研究模式的基本言说立场是上个世纪80年代人文知识分子的人道主义精神与精英意识。

这种言说立场在价值取向上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道德理想主义。

从思想解放到新人文主义,从倡导新理性精神到拒斥文化商品化趋势,都是这种言说立场的体现。

在文学理论的学理层面,这种言说立场则表现为一种审美中心主义或审美乌托邦精神,从“文学的审美本质”到“审美意识形态”,从对纯文学的维护到对“精神家园”的呼唤,无不旨在张扬一种以“审美”为中心的纯粹精神生活方式。

在这种言说立场看来,以审美为指归的纯文学乃是人类精神之梦,是自由的驻足之所,是异化社会中人性价值的最后领地。

因此维护文学的审美品格就绝不仅仅是个学术问题,而且更是人文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问题,是他们的存在意义之所在。

这种言说立场的代表人物都是20年来文学理论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们都具有强烈的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和使命意识。

他们之所以要坚守文学理论研究模式,反对用文化研究来取代之,根本上并不仅仅是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问题,而是继续坚持追求了几十年的人文理想的问题。

对他们来说,放弃文学理论的研究模式即等于放弃自己毕生追求的价值理想,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

不管他们的努力是否有效,仅就这种精神而言就是弥足珍贵的,这里实实在在地包含着某种令人肃然起敬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众声喧哗》读后感

《众声喧哗》读后感

众声喧哗——是催生民主文化还是带来了网络暴力读完胡泳先生著作的《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和公共讨论》这本书之后,深深觉得互联网真的是一把双刃剑,全看我们使用者如何去使用互联网。

作者胡泳是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是国内最早从事互联网和新媒体研究的人士之一,发表论文数篇,有多种著作及译作,其中《数字化生存》是中国迈入网络时代之际影响最大的启蒙读物。

胡泳先生在《众声喧哗》这本书中主要讲了一个问题,一个关于在网络媒体中公共领域和私有领域的边界模糊的问题。

全书分为六个大的章节,全书的逻辑顺序合理,有条不紊,层层递进,先是引用了大量的文献分析对公与私做出了解释,因为我的阅历有限,对这一部分的理解实在有限。

作者在本书重点强调在共有媒体中公共领域和私有领域的界限以及作者在最后一章提到了在中国国情下,我们的网络空间中的公共领域。

全书通看下来,我对最后一章的兴趣比较大,并且做出这样一个思考,在互联网发展到了今天,众声喧哗的时代,到底催生的是民主文化,还是网络暴力呢?我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思考,是因为以前上课时,舆论学老师讲到的舆论该不该被引导,可能这两个问题看起来没有什么联系,但是我觉得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网民意见表达的合理性和掌权者对言论的引导方向。

这本书指出,公共领域和私有领域不能被看作是结构性的东西,而是要将它视为一种流和一种过程,在网络时代,尤其在中国的国情下,互联网的普及率还不是很高,互联网似乎成为我们这些普通百姓发出声音最快捷的方式。

因此中国的互联网环境就显得格外混杂。

而且不同于国外的网络环境,国外发布消息的都是传统媒体,消息就比较正规,但是在我国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看法的机会,于是人人都去讲话,没有人倾听,这样长期发展,不利于营造我国良好的互联网环境。

而且这些新媒体比如微博是只要有钱就可以买热点甚至是爆点,就能决定是让自己的消息在网上是被宣传还是被屏蔽。

长期如此,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微博上的头条几乎都是影视明星,微博将娱乐化的功能放大,减少了普通民众的政治话语。

“众声喧哗”背后的逻辑与秩序——论威廉·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

“众声喧哗”背后的逻辑与秩序——论威廉·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

“众声喧哗”背后的逻辑与秩序——论威廉·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作者:战玉冰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9年第1期摘要:本文一方面分析威廉·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中的章节时空错置与表达的众声喧哗,另一方面又试图说明,这种表面上的“混乱”背后其实有着严格的历史逻辑秩序和宗教文化依托。

关键词:《喧哗与骚动》“复调”众生喧哗威廉·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讲述了美国南部一个没落地主家族康普生家族逐步走向衰败的过程与历史,而小说的整体情节其实是围绕凯蒂失身而渐渐描摹出康普生一家三代人之间存在的诸多矛盾与冲突而展开的。

有趣的是,福克纳所讲述的故事主线是以凯蒂失身为核心,但在整部小说中,女主角凯蒂却几乎都没有正面出场过。

小说分别从昆丁、杰生、班吉三个兄弟的视角出发,展开了三次第一人称的叙述。

在一般的叙事学理论中,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被称为是“有限视角”,顾名思义,有限视角所能看到和展示出的内容是有限的、破碎的、不完整的。

小说从三兄弟的第一视角出发来力图三次复述和还原凯蒂从成长到失身的前后始末,必然也都仅能还原出事实的一个侧面,这其中甚至还不同程度地混杂了三兄弟各自的主观偏见,尤其是三兄弟中,一个是即将自杀前行将崩溃之人(昆丁),另一个是从小到大都语无伦次的白痴(班吉),还有一个是对自己姐姐充满了怨怼与憎恨的人(杰生)。

不同人物的第一视角所还原出的事实真相就更显得片面而扭曲,而整部小说就是将这些片面而扭曲的第一人称叙事重新拼贴组合,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全貌。

巴赫金(Bakhtim)从小说语言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出发,在《陀斯托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提出了“复调理论”(polyphony),其借鉴了卡尔福斯勒关于语言是个人创作活动的观点,将语言看成一种社会活动。

巴赫金认为语言的基本单位就是对话和谈话,并将文学的叙述的语言分解成为不同类型的说话。

而在巴赫金看来,陀思妥耶夫斯基创立了一种新的小说模式——复调小说,复调指拥有着各自独立的且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其特点是小说中“多种声音”与“全面的对话”,这些声音不受作者权威性的控制,而是获得了一种自由与独立。

众声喧哗读后感

众声喧哗读后感

众声喧哗读后感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网络可真是个神奇又复杂的地方。

以前我就知道网络上啥人都有,啥话都能说,但没像作者这样系统地去思考过这背后的事儿。

作者说在网络时代,个人表达就像火山爆发一样,一下子全都涌出来了。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话要说,而且都能找到地方去说,不管是在微博上发发牢骚,还是在各种论坛里长篇大论地讨论个啥事儿。

这就像是一场超级大的狂欢派对,所有人都被邀请了,大家都带着自己的观点和情绪来参加。

就拿那些热门话题来说吧。

比如说某个明星的绯闻一爆出来,好家伙,那网络上简直像炸了锅一样。

粉丝们在这儿维护自己的偶像,说什么都是别人在抹黑;黑粉们就在那边冷嘲热讽,把这个明星以前的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都翻出来。

还有那些吃瓜群众呢,一边吃着瓜,一边还在下面评论几句,什么“贵圈真乱”之类的。

这时候你就会发现,网络上的众声喧哗可真是热闹非凡,但也乱得像一团麻。

不过呢,这也不完全是坏事。

因为在这一堆嘈杂的声音里,有时候还真能听到一些很有价值的东西。

比如说一些社会问题,像环境污染、教育公平啥的。

以前可能只有少数专家或者媒体在关注,现在只要有人在网络上提一嘴,马上就会有很多人参与讨论。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不定还真能想出一些好点子来解决问题呢。

就像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关于垃圾分类的讨论,好多人分享自己在国外看到的好经验,还有人提出一些适合我们自己城市的建议,感觉特别棒。

但是啊,这众声喧哗里也有不少麻烦事儿。

比如说谣言的传播就像野火一样,根本拦不住。

一个假消息,可能几秒钟就传遍了整个网络。

我记得有一次看到一个新闻说某个地方要发生地震了,结果好多人都信了,搞得人心惶惶的。

后来才发现是有人在恶搞,这多气人啊。

而且在网络上大家都躲在屏幕后面,有时候说话就特别不客气,互相攻击、谩骂的情况也不少见。

就像两个在网上吵起来的人,要是放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面对面都不会这么凶巴巴的。

读完这本书后,我就觉得我们在这个众声喧哗的网络时代里,得学会当一个聪明的听众和说话者。

刘亮程小说对边疆生态中人与自然关系的书写

刘亮程小说对边疆生态中人与自然关系的书写

2021年第4期(总第89期)新疆财经大学学报Journal of Xin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No.4.2021General No.89刘亮程小说对边疆生态中人与自然关系的书写陈秋录(新疆师范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17)摘要:鲁枢元曾提出,自然生态往往体现为人与物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刘亮程小说中的自然生态书写正是从这两种关系出发。

他以“万物有灵”的思想呈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并对人在征服自然界的过程中体现出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进行了反思,对经济至上政策和科技至上倾向表示了质疑,进而探究了生态危机产生的历史文化根源,即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源自传统“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中的发展至上、索取无度等,从而起到了生态预警的作用。

关键词:刘亮程;《虚土》;《凿空》;《捎话》;自然生态;边疆生态;生态危机中图分类号:I207.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840(2021)04-0060-10 DOI:10.16713/ki.65-1269/c.2021.04.00720世纪末,西部乡土作家刘亮程发表了他的成名作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

作者在书中用浪漫诗意的语言搭建了一个“天人合一”的村庄。

评论者大多肯定了其散文浪漫诗意的一面,却忽略了作家在散文中对新疆地区现实生活的深入思考与忧虑。

这些思考与忧虑在其2006年—2018年的小说创作中更为清晰地呈现了出来。

出版于2006年的《虚土》是刘亮程由散文家向小说家转型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描述了一种“形而下的活泼泼的虚土村的生态”①,其落脚点是大地和大地上生命个体的现实遭遇。

2010年出版的《凿空》是刘亮程“第一次面对现实生活写的一部书”,“其意绪是承接《虚土》的,是一种对消逝的忧虑”②,包括对生存家园的消逝、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消逝、人与动物相互依存关系的消逝、村庄古老事物的消逝、简单生活方式的消逝等的忧虑。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第一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第一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注意: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班级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本试卷共22题。

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在当今时代,文学发展面临诸多不利或有利条件.就不利条件来说,在世界范围内,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已大大降低。

不管我们在感情上是否愿意接受,文学的日趋边缘化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极为复杂。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密化和资讯的日益发达,原先属于文学的天然权利正在逐步丧失。

从文学的教育功能来看,社会教化的责任主要由小学、中学以及高等院校来承担。

从文学描述、反映社会生活的功能来看,现代媒体早已取代文学,成为无远弗届、无孔不入的信息终端。

而从文学的娱乐功能来看,文学也已经有了一个更为强大的对手,那就是当今社会形形色色的娱乐和文化工业体系。

举例来说,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读小说还是日常生活中首屈一指的文化娱乐和消遣方式,而在今天,我们的业余时间大多为看电视、旅游、玩电子游戏、上互联网等娱乐方式所占据.虽然文学不像过去那么重要,但我们无需为此感到担忧和悲观.因为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文学从来都是一项既非重要亦非不重要的事业。

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

我们之所以会对文学在往昔的辉煌念念不忘,完全是因为文学黄金时代的出现.这里所说的“黄金时代”,指的是从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差不多两百年的文学发展时期。

在这个时间段中,由于现代小说的兴起,文学的声望和影响力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然而,这个黄金时代在文学整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只不过是一个特例。

也许会有人问,这个黄金时代怎么会突然出现,又很快消失了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

“众声喧哗”以后,当代小说与叙事伦理

“众声喧哗”以后,当代小说与叙事伦理

“众声喧哗”以后,当代小说与叙事伦理——哈佛大学王德威教授的学术报告会之记录王德威教授首先援用了西方著名学者巴赫金的一个观念,并将这一观念描述为“众声喧哗”,初步探讨了“众声喧哗”的涵义。

他认为,“众声喧哗”是对单一及单音的否定,是一种允许不同声音在不同情境下出现存在的可能性。

结合Hannah Arendt(汉娜•阿伦特)的“公共生活”和“说故事”的相关理论,从多样性、延展性、互动性与神秘性四个方面对故事的特征进行了详尽的阐释。

在这一公共生活中,理想的生活状态应该类似于古希腊雅典城邦,是一种“小国寡民”似的乌托邦社会生活形态。

这一理想社会中的公民必须是能够畅所欲言的,依赖于“说故事”的社会沟通形式,我们才能达到“故事说完了,社会共识性的沟通就形成了”的效应。

但值得考量的是,追求公共群体生活的预期指标能否达成,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说故事的能量”,而这一能量又是建构在对人与社会伦理关系信念的成熟性上的。

既然“说故事”的过程体现出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可能性,那么说故事的人与倾听者之间的沟通与共鸣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以祥林嫂几次倾诉苦难的“说故事”、倾听者的渐变性态度为例,我们似乎对“说故事的能量”产生了怀疑。

抑或是苦难的故事总是需要包装才能引起听众的同情和共鸣?在对所谓“大说”进行解释和界定后,他着重探讨了怎样将“众声喧哗”这一叙事伦理用在对当代小说的考察上。

他对新世纪以来的代表性小说如余华的《兄弟》、苏童的《河岸》、王安忆的《启蒙时代》、贾平凹的《古炉》等文本进行了精彩的解读,并重点对作家阎连科的《受活》等作品进行了与众不同的阐释与解析,充分肯定了阎连科作品的价值。

在对文学普遍感到失望的今天,王德威教授对小说的理解其实有力地说明了小说之所以存在并将继续存在的意义。

喧哗与骚动中的沉默与呐喊

喧哗与骚动中的沉默与呐喊

喧哗与骚动中的沉默与呐喊在生活的舞台上,喧哗与骚动常常是最引人注目的表演。

然而,在这看似热闹的表象之下,隐藏着的是沉默与呐喊。

喧哗,那是人群的喧嚣,是市场的嘈杂,是社交场合的高谈阔论。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声音不绝于耳。

广告的宣传、社交媒体的喧嚣、街头巷尾的议论,无一不让我们置身于一片嘈杂之中。

人们急于表达自己,急于让自己的声音被听到,于是喧哗成了一种常态。

骚动,是内心的不安,是情绪的波动,是对现状的不满和抗争。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时常感到焦虑、浮躁,为了功名利禄而奔波,为了迎合他人而改变自己。

这种骚动让我们的心灵难以平静,让我们在追求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

然而,与喧哗和骚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沉默。

沉默并非是无话可说,而是一种选择,一种深思熟虑后的沉淀。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沉默的人往往被忽视,被认为是无趣或者无能。

但真正的沉默,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它是在喧嚣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是在众人皆醉时独醒的智慧。

沉默的人,他们在观察,在思考。

他们不随波逐流,不盲目跟风。

他们懂得在适当的时候保持安静,倾听内心的声音。

比如那些专注于科研的学者,他们在实验室里默默耕耘,不追求外界的赞誉和关注,只为了追求真理和知识。

他们的沉默,是对浮躁世界的一种抵抗,是对真正价值的坚守。

同时,沉默也可以是一种自我保护。

在面对无法改变的困境或者无法沟通的对象时,沉默是避免冲突和伤害的方式。

有时候,言语的力量是有限的,过多的解释和争辩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选择沉默,不是懦弱,而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

而呐喊,则是沉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的爆发。

当不公和压迫超出了忍耐的极限,当正义和真理被蒙蔽,人们会发出呐喊。

这种呐喊,是对现状的不满,是对改变的渴望,是对未来的期许。

历史上,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正义和公平而呐喊。

从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到鲁迅先生以笔为武器的呐喊,他们的声音唤醒了沉睡的民众,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文学语言的不可替代性

文学语言的不可替代性

文学语言的不可替代性
文学语言是文艺事业不可替代的重要构成要素,文学语言的发展需要文学理论发挥引领作用。

然而,就中国当代文学语言现场而言,当代文学理论功能严重退化,集中表现为对当代文学语言缺乏观念引领力,未能发挥价值塑造,方法应用的功能。

有些文学理论一味指责当下文学语言的个体经验化,多元叙事化,非绝对标准化的趋势,挞伐文学语言陷入主观主义,相对主义的困境,指责文学语言缺乏原则和立场,充满随意性,碎片性,主观性,含混性,不可靠性,却不能对文学语言给予合理的,有益的理性阐释与指引,反而在文学语言的众声喧哗中,主动撤离了平等的对话现场。

这种独断论的做法导致语言界与理论界之间鲜有深入的交流,时常出现分离,脱钩的症状。

而文学语言对文学理论很少运用,认为文学理论疏离文学现场,食古不化甚至傲慢自大,对文学理论采取了一种不予理睬的态度。

,当代文学的网络语言,草根语言等层出不穷,它们日益脱离了单一的学院话语和专业色彩,跨越了专业内外的分野。

当代两种文化冲突的意义论文

当代两种文化冲突的意义论文

当代两种文化冲突的意义论文关于《当代两种文化冲突的意义论文》,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科学已经获得的辉煌胜利是以往任何一种知识体系都从未获得过的。

这些胜利也催生了唯科学主义的观点。

但是随着科学获得越来越大的权威,对这种权威的怀疑也逐渐产生了。

科学与人文这“两种文化”的冲突,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关键词:科学;人文;唯科学主义;两种文化Science & Humanities: The Meaning of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Abstract: The glorious victories that science has already achieved has never been done by any other knowledge system before. These victories has also produced the viewpoints of Scientism. However, with the more and more authority science obtains, suspicions on this kind of authority begins to appear as well.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 which are science and humanity, has great impact and significance.Key words: Science; humanities; Scientism; Two Cultures近几百年来,整个人类物质文明的大厦,都是建立在现代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

我们身边的机械、电力、飞机、火车、电视、手机、电脑……,无不形成对现代科学最有力、最直观的证明。

众声喧哗以后:当代小说与叙事伦理——在人民大学的演讲

众声喧哗以后:当代小说与叙事伦理——在人民大学的演讲

狂欢节的观念 : 对身体的改变 、 对身体整个机能的一种
权之下在靠近黑海的一个小城做毫不起眼的教师的生活中 逐渐酝酿而发展 出来的, 到 1 9 4 0年代的初期 , 这个观 念已
经形 成了 。巴赫 金 的一 生 是 非 常 坎 坷 的 , 他生于 1 8 9 5年 ,
生生不息的最接近民间草根的那种物质性的观看 。小说作 为“ 众声喧哗” 的一种媒介、 作为阐扬 巴赫金式的嘉年华的 观念, 往往有社会批评 、 甚至政治讽刺的力量 。我今天的话 题是要询问在“ 众声喧哗” 已经被我们视为当然之后, 我们 怎么进一步思考巴赫金的小说理念及他的小说理念和现代 中文文学世界的关联 , 这是今天的一个问题 。 在今天的问题之下的一个副题强调的是 当代小说的叙
逝世于 1 9 7 5 年, 在世的时候他的文学论点及各式各样的特
立独 行的 生活 方式和 研究 方式 并没有 得到 太 多的 国际 上 的
关照 , 在 1 9 6 0年代的末期 , 他的文论首次 以英文翻译的方 式在更广大 的西方世界里得到 了回响 。在这样 的情 境之
众声 喧 哗 以后 : 当 代 小 说 与 叙 事 伦 理
— —
话的过程中如何实践的方式。对于巴赫金, 这个实践方式
的一个 最重 要 的场 域就 是叙事 或 者说是 我们 今 天探 讨 的小
说, 小说在这里不再是一个等闲的文学上的习作而已, 而是 参与社会对话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管道或媒介。这个 “ 众声
喧哗 ” 的观 念是 巴赫 金 从其 1 9 3 0 、 1 9 4 0年 代 于斯 大 林 的政
名家魂域
众声 喧哗以后 : 当 代 小 说 与 叙 事 伦 理
在 人 民 大 学 的 演 讲

众声喧哗中的意义失落

众声喧哗中的意义失落

众声喧哗中的意义失落
在朦胧诗后二十年的历史时段里,以1986年现代诗歌大展为契机,诗歌开始走入喧嚣的时代。

从第三代诗歌、海子诗歌到90年代的个人化写作,再到民间写作以及网络诗歌等等,第三代诗后每一阶段的先锋诗潮都因急于超越前代诗歌而启程,以对前段诗潮的叛逆与解构而呈现自身。

这段时期内,先锋诗歌对传统的叛逆破坏大于继承与建设,分离疏远多于进一步超越。

它对传统的反叛证明诗人们目前所置身的文化的确存在着众多维度、声音,以及不同的价值体系,这保证了文化的活力。

另一方面,个人化写作对抗秩序化写作保持了作者个人以及作品上的差异性和独立性,第三代诗对朦胧诗的反叛传统也相应拓宽了题材和写作方式。

先锋诗歌对诗坛所做的一次次的冲击的努力,形成了自己独立和独特的艺术精神,支撑与建构起二十年来当代诗歌的创作活力。

然而,先锋也是相对的,任何人和流派都无法永远先锋,朦胧诗后先锋诗歌二十年来虽然一心图变,产生了源源不断的大量的实验文本,但也注定了猎奇的诗
人们必定忽视艺术的相对而言的恒定性,更难以拿出具有长久生命力的诗歌佳作。

它们所带来的破坏也终究令人难以忽视,符号和主义的大量纷争消弭了诗歌原有的抒情和现实关怀,使诗歌的意义逐渐走向失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40520作者简介:黄开发(1963— ),男,安徽六安人,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

①本文所说的“前期”指的是1921年到1925年间。

1925年以后,文学研究会的组织变得散漫,成员在文学观念和政治倾向上的分歧增大,并走向分化。

2004年第6期总第18期江苏行政学院学报Journal of J iangsu ad m inistrati on institute No .6,2004General No .18文学研究众声喧哗中的“为人生”———前期文学研究会①作家文学观念的差异黄开发(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 100875)摘要:前期文学研究会的文学观念通常被简单地概括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其实该会作家无论是在文学本体论、文学功用观,还是在创作上都表现出了诸多鲜明的差异。

在“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的两个最重要的鼓吹者茅盾和郑振铎那里,也是如此。

关键词: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现实主义;差异性中图分类号:I 10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860(2004)06012204 文学研究会直接继承了《新青年》“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并构造成一种现实主义的理论,从而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为现实主义成为中国现代主流文学观念奠定了基础。

然而,在很多文学史和文学研究的叙述中,一提起文学研究会的文学观念,就简单地说是“为人生”的,是现实主义的。

其“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倾向被夸大了,忽视了这个松散的文学社团在“为人生”这个共同倾向下的文学观的复杂性与差异性。

这也会进一步影响对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发生和发展历史进程的认识。

正如鲁迅所说:“文学团体不是豆荚,包含在里面的,始终都是豆。

”[1](P255)一文学研究会是一个注重文学社会功利性的文学社团。

作为其骨干和主要批评家的郑振铎、茅盾,于20世纪30年代曾分别指出过文学研究会的主要倾向。

郑振铎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的导言中,以确定无疑的口气告诉我们:文研会的刊物《小说月报》和附刊在上海《时事新报》的《文学旬刊》,“都是鼓吹着为人生的艺术,标示着写实主义的文学的;他们反抗着无病呻吟的旧文学;反抗以文学为游戏的‘海派’文人们。

他们是比《新青年》派更进一步揭起了写实主义的文学革命的旗帜的”。

“他们提倡血与泪的文学,主张文人们必须和时代的呼号相应答,必须敏感着苦难的社会而为之写作”。

因此他又说:“‘文学是时代的反映’,这是他们的共同的见解。

”[2]茅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的导言中却说,文学研究会只是“著作同业公会”的性质,从来不曾有过对于某种文学理论的集体的行动,没有提出集体的主张,会员个人发表过许多不同的文学意见;只是《文221学研究会宣言》里有一句话:“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

”[3]“这一句话,不妨说是文学研究会集团名下有关系的人们的共通的基本态度。

这一态度,在当时是被理解作‘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

’”他们的说法并不一致,且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距离,但他们都肯定了文学研究会成员有着共同的“为人生”的文学观念。

对于文研会的作家来说,“为人生”只是一个笼统的倾向,关于什么是“为人生”,怎样才能“为人生”等等问题,他们都缺乏明确的概念。

而且,他们的文学观也并不都是现实主义的;就是同为现实主义,也往往有着不同的理论来源。

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有限的外国文学理论的知识来表达他们的认识,态度常常犹豫不定。

文研会始终没有真正的代言人式的理论代表,茅盾和郑振铎的主张不过是在众多声音中凸显出来了而已。

文研会“为人生”的现实主义的醒目标识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塑造的结果。

一方面,是带有更鲜明的社会倾向性的批评家茅盾、郑振铎后来的陈述的塑造,他们说话的时候,现实主义已经成为文坛的主流;另一方面,又是长期以来主流文学观念下的文学研究和文学史的塑造。

文研会的一些重要作家持有浪漫主义倾向的表现论的文学本体论。

冰心说:“能表现自己的文学,是‘真’的文学。

”所以,她号召文学家创造“真”的文学:“发挥个性,表现自己。

”[4]王统照说:“我们相信文学为人类情感之流不可阻遏的表现,而为人类潜在的欲望的要求。

”“主义是束缚天才的利器,也是一种桎梏,我们只能就所见到的说出我们愿说的话,决不带任何色彩,虽然我们并不是天才。

”[5]庐隐说:“创作家的作品,完全是艺术的表现,但是艺术有两种:就是人生的艺术(A rts for lifeπs sake)和艺术的艺术(A rts f or artπs sake)。

这两者的争论,纷纷莫衷一是:我个人的意见,对于两者亦正无偏向。

创作者当时的感情的冲动,异常神秘,此时即就其本色描写出来,因感情的节调,而成一种和谐的美,这种作品,虽说是为艺术的艺术,但其价值是万不容否定的了。

”另一方面,“创作家对于……社会的悲剧,应用热烈的同情,沉痛的语调描写出来,使身受痛苦的人,一方面得到同情绝大的慰藉,一方面引起其自觉心,努力奋斗从黑暗中得到光明———增加生趣,方不负创作家的责任。

”[6]她的话反映出把“为人生”与“为艺术”结合起来的企图。

冰心、王统照、庐隐的文艺本体论包含着他们对文学功用的认识,我们再来看看文研会主要成员更其明确的文学功用观。

胡愈之认为,“文学家创造出诗的世界,想象的世界,把想象的世界,想象的人物,想象的事情安插进去。

这种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补足(Comp le ment)。

我们对于物质世界有所不满时,可以在想象的世界中,寻得慰安之物”[7]。

他强调的是文学对人生的慰藉作用。

李之常则坚持工具论的文学观:“今日底文学底功用是什么呢?是为人生的,为民众的,使人哭和怒的,支配社会的,革命的,绝不是供少数人赏玩的,娱乐的。

”[8]同是文研会成员的早期共产党人沈泽民则从阶级斗争的角度提出对文学的要求,说“一个革命的文学者,实是民众情绪生活的组织者”。

他还批评郑振铎不曾把他提倡的“血泪”的真实意义———文学的阶级性———指示出来[9]。

而叶圣陶曾试图调和“为人生”与“为艺术”的分歧:“艺术究竟是为人生的抑为艺术的,治艺术者各有所持,几成两大派。

以我浅见,必具二者方得为艺术……真的文艺必兼包人生的与艺术的。

”[10]文研会成员文学本质论与功用观的不同印证了茅盾所言文研会没有集体的主张,会员个人发表过许多不同的文学意见的话。

不仅理论话语表现出浪漫主义的倾向,文研会作家的创作也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冰心、王统照(还有早期的叶绍钧)对爱与美的憧憬,庐隐所表现的情感的苦闷、焦灼,许地山的宗教意识对作品的渗透和异域色彩,都表现出鲜明的浪漫抒情的倾向。

在艺术手法上,象征主义的手法和抒情性描写随处可见。

他们表现人生的理想,但这些理想不是通过客观的描写,而是通过理性化的形象和结构,通过叙述者的明确宣示。

不过,文研会的“为人生”的现实主义的主导倾向也并不如茅盾所说的那么低调。

周作人起草的《文学研究会宣言》宣称:“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

我们相信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治文学的人也当以这事为他终身的事业,正同劳工一样。

”这话说得很朴实,但十分重要,标志着中国文人观念和身份的重大变革,里面也包321含了“为人生”的意思。

无疑,这种主导倾向在茅盾和郑振铎的文章里表现得最突出。

二茅盾表现出了高度的“为人生”的自觉。

他明确地提倡“为人生的文学”,就是要“表现人生、指导人生”。

他在和创造社成员论争时表示:“我是倾向人生派的。

我觉得文学作品除能给人欣赏而外,至少还须含有永存的人性,和对于理想世界的憧憬。

我觉得一时代的文学是一时代缺陷与腐败的抗议或纠正。

我觉得创作者若非是全然和他的社会隔离的,若果也有社会的同情的,他的创作不能不对于社会的腐败抗议。

”[11]他一以贯之地要求文学的理想性,把新文学当作宣传新思想的工具。

他说:“中国自有文化运动,遂发生了新思潮新文学两个词,……新文学要拿新思潮做泉源,新思潮要借新文学做宣传。

”[12]这个最基本的文学价值取向来自对《新青年》时期文学革命观念的继承。

茅盾是文学研究会的理论代表,其贡献在于替“为人生”提供了一个现实主义的理论基础。

中国新文学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尽管。

茅盾早期的文论是其文论最有个性、朝气和创造力的时期,不作抽象的理论思辨,而是从建设能够满足社会进步需要的新文学的立场出发,择取异域营养,建构自己的现实主义文论。

他的现实主义文论围绕文学与人生这个轴心,其基本结构有三个支撑点:一是真实性,他提出向以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作家学习实地观察和客观描写;二是时代性,强调文学描写社会环境,反映时代精神,他这个命题的理论来源主要是泰纳的艺术哲学;三是理想性,这方面的楷模是以托尔斯泰为代表的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

三个方面都贯穿着“为人生”的功利主义的要求。

显然,茅盾对文学本体的认识是再现论的,而郑振铎则持表现论的观点。

郑氏对文学的定义是:“文学是人们的情绪与最高思想联合的‘想象’的‘表现’,而它的本身又是具有永久的艺术的价值与兴趣的。

”[13]他在另一篇文章里写道:“文学是人类感情之倾泄于文字上的。

他是人生的反映,是自然而发生的。

他的使命,他的伟大价值,就在于通人类的感情之邮。

”[14]所以,他把自己的观点与传道的文学和供人娱乐的文学区别开来。

他所表述的文学观显然来自托尔斯泰的“情绪感染说”。

托尔斯泰认为:“艺术是这样的一种人类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

”所以,艺术的价值在于它“是生活中以及向个人和全人类幸福迈进的进程中所必不可少的一种交际的手段,它把人们在同样的感情中结成一体”[15](PP4748)。

与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把情与理对立起来不同,郑振铎在他信奉的表现说里加入了“思想”的成分,这是新文学的提倡者对文学的一个普遍要求。

郑氏对情感的强调也反映出五四时期的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

但他反对自我表现,因为自我表现终带着自私的色彩。

为了更好地回应社会功利性的要求,他用美国文学理论家汉特的理论对托尔斯泰的“情绪感染说”进行了改造。

在《文学的使命》中,他说:“文学的真使命就是:表现个人对于环境的情绪感觉。

欲以作者的欢愉与忧闷,引起读者同样的感觉。

或以高尚飘逸的情绪与理想,来慰藉或提高读者的干枯无泽的精神与卑鄙实利的心境。

”[16]这样就为文学表现时代性内容开了方便之门。

于是,他就具体地提出了表现时代内容的要求。

他在《血和泪的文学》中提出“我们现在需要血的文学和泪的文学”。

文章没有理论上的说明,理由只是基于对现实的感受:“萨但(Satan)日日以毒箭射我们的兄弟,战神又不断的高唱它的战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