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设计《一天的垃圾》

合集下载

六年级科学下册一天的垃圾教案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一天的垃圾教案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一天的垃圾教案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废物不废》的第一节“一天产生的垃圾”,重点探讨我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种类、数量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具体内容包括:教材第68页至第70页的垃圾的分类、垃圾的产生量、垃圾的处理方式。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一天中个人和班级产生的垃圾种类和数量,认识到垃圾问题的严重性。

2. 学习垃圾分类的方法,提高环保意识,养成减少垃圾产生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垃圾的分类方法,减少垃圾产生的措施。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养成减少垃圾产生的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垃圾分类图卡、垃圾处理视频。

学具:垃圾记录表、垃圾分类盒、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学生展示前一天收集的垃圾,引发学生对垃圾问题的关注。

讨论垃圾给生活带来的影响,引出本课主题。

2. 垃圾分类学习(15分钟)教师讲解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展示垃圾分类图卡。

学生动手实践,将垃圾进行分类。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讲解如何根据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来解决问题。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解答例题。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完成教材第69页的练习题,巩固垃圾分类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垃圾减量讨论(10分钟)学生分享减少垃圾产生的措施,如: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回收利用等。

6. 垃圾处理方式学习(15分钟)观看垃圾处理视频,了解不同种类垃圾的处理方法。

学生讨论垃圾处理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垃圾分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2. 垃圾减量:减少一次性用品、回收利用、环保购物等。

3. 垃圾处理:填埋、焚烧、堆肥、回收利用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记录一周内家庭产生的垃圾种类和数量,分析如何减少垃圾产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年级科学教案《一天的垃圾》教案

六年级科学教案《一天的垃圾》教案

六年级科学教案《一天的垃圾》教案教案主题:一天的垃圾教学目标:1.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式。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学习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式。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准备:1.相关图片或视频素材。

2.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利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引入话题,让学生了解一天的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探究活动:1.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一天的垃圾包括哪些种类,有哪些来源。

2.分享讨论结果: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并进行整理汇总。

知识讲解:1.介绍垃圾分类: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

2.介绍垃圾处理方式:回收利用、焚烧处理、填埋处理和堆肥处理。

实践活动:1.观察垃圾分类:请学生观察自己家中的垃圾,将其进行分类,并记录下来。

2.制作垃圾分类海报:请学生根据所观察到的垃圾分类情况,制作垃圾分类海报,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总结活动:1.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垃圾分类海报,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2.引导学生总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对环境的影响。

拓展活动:1.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垃圾分类处理中心或垃圾回收站,增加实践经验和了解垃圾处理的实际情况。

2.组织学生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向周围的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式,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但是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需要教师给予指导和帮助。

在拓展活动中,需要与相关单位进行联系和安排,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2024年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1《一天的垃圾》教科版

2024年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1《一天的垃圾》教科版

2024年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1《一天的垃圾》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2024年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第41课《一天的垃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生活垃圾的分类、垃圾的处理方法以及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二章《环境与我们》的第五节,重点讨论日常生活中的垃圾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活垃圾的分类方法,提高垃圾分类意识。

2. 使学生了解垃圾处理的基本方法,认识到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培养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垃圾的处理方法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生活垃圾的分类及其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垃圾分类图示、垃圾处理设施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垃圾分类卡片、记录表、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垃圾,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垃圾是如何处理的吗?它们对环境有什么影响?”引发学生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生活垃圾的分类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实例,讲解垃圾处理方法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4. 随堂练习:分发垃圾分类卡片,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垃圾分类能力。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生活中如何做好垃圾分类,分享经验和建议。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1. 一天的垃圾2. 内容:a. 生活垃圾分类方法b. 垃圾处理方法及其对环境的影响c. 垃圾分类的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生活垃圾的分类方法及其意义。

b. 请举例说明垃圾处理方法对环境的影响。

2. 答案:a. 生活垃圾分类方法包括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垃圾分类可以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生活质量。

b. 垃圾处理方法不当会导致土地、空气、水源污染,影响生态平衡。

例如,焚烧垃圾会产生有害气体,填埋垃圾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小学科学41《一天的垃圾》教案

小学科学41《一天的垃圾》教案

小学科学41《一天的垃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41课《一天的垃圾》,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垃圾的分类、认识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探讨减少垃圾产生的办法。

本节课将围绕垃圾的产生、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等方面展开教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标准,学会对垃圾进行正确分类。

2. 使学生认识到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培养环保意识。

3. 引导学生探讨减少垃圾产生的办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垃圾的正确分类方法,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找到减少垃圾产生的办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垃圾分类图示、环保宣传片、垃圾处理设施模型。

学具:垃圾袋、分类垃圾桶、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垃圾堆积如山的图片,让学生谈一谈对垃圾的认识。

(2)教师提问:“我们生活中会产生很多垃圾,那么你们知道垃圾是如何分类的吗?”2. 教学垃圾分类(15分钟)(1)教师出示垃圾分类图示,讲解垃圾的分类标准。

(3)教师邀请学生代表上台演示垃圾分类,其他学生评价。

3. 例题讲解(10分钟)(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例题,解答疑问。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随堂练习题目:“请将你身边的垃圾进行分类。

”(2)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练习。

5. 认识垃圾对环境的影响(15分钟)(1)教师播放环保宣传片,让学生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2)学生讨论如何减少垃圾对环境的危害。

6. 探讨减少垃圾产生的办法(10分钟)(1)教师提问:“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减少垃圾的产生?”(2)学生反思自己在垃圾分类、减少垃圾产生方面的表现。

六、板书设计1. 垃圾分类方法2. 垃圾对环境的影响3. 减少垃圾产生的办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设计一份家庭垃圾分类指南。

答案要求:包括垃圾的分类标准、分类方法、家庭垃圾分类的注意事项。

教科版《一天的垃圾》教案

教科版《一天的垃圾》教案

教科版《一天的垃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一天的垃圾》一章。

主要内容包括:垃圾的分类、垃圾的处理、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减少垃圾的产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基本知识,认识到垃圾处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2. 知道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减少垃圾的产生。

3.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垃圾的分类、处理方法以及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难点:如何减少垃圾的产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垃圾图片、垃圾模型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张垃圾堆积如山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垃圾处理的重要性。

2. 知识点讲解:(1) 垃圾的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

(2) 垃圾的处理方法:填埋、焚烧、资源回收利用。

(3) 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污染土壤、污染水源、产生恶臭等。

3. 例题讲解:以实际案例为例,讲解垃圾处理的方法和重要性。

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种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垃圾的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垃圾的处理方法填埋、焚烧、资源回收利用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污染土壤、污染水源、产生恶臭等如何减少垃圾的产生设计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整理课堂笔记,写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针对自己的生活,设计一种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并简要说明原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入实践情景,引导学生关注垃圾处理问题。

通过讲解知识点、例题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垃圾的分类、处理方法以及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在课堂小结中,强调垃圾处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作业设计中,要求学生整理课堂笔记,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设计一种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拓展延伸:课后可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如收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垃圾处理的流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小学科学41《一天的垃圾》教案

小学科学41《一天的垃圾》教案

小学科学41《一天的垃圾》教案经过深度优化后的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带领学生探索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一天的垃圾》单元。

通过学习,学生们将理解垃圾的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等知识,并认识到垃圾对环境的影响,进而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 学生们将能够准确地分类各种垃圾。

2. 学生们将意识到关爱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3. 学生们将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垃圾的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知识。

难点: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减少垃圾产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垃圾图片、垃圾箱模型等。

学具:垃圾分类卡片、小组合作表格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张垃圾堆积如山的图片,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以此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使用PPT详细讲解垃圾的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知识,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垃圾的相关知识。

3. 小组合作:学生们分组,每组完成一个垃圾分类的实践任务,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4. 随堂练习:发放垃圾分类卡片,让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展示与讨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垃圾分类成果,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讨论学习。

六、板书设计垃圾的分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垃圾的处理填埋焚烧资源回收生物降解七、作业设计1. 设计一个家庭垃圾分类计划,让学生们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制定垃圾分类计划。

2. 调查周边垃圾处理设施,了解其运行情况,让学生们更加了解垃圾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

八、教学反思与拓展1. 教师应反思课堂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和要求,以提高教学效果。

2.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垃圾处理和环保知识。

3. 组织学生参加垃圾分类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4.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垃圾分类,关爱环境。

2024年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1一天的垃圾教科版

2024年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1一天的垃圾教科版

2024年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1一天的垃圾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2024年六年级下册科学教科书,涉及章节为《41一天的垃圾》。

详细内容包括:垃圾的分类、垃圾的产生与处理、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垃圾产生的措施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产生与处理过程,认识到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减少垃圾产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

3.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和减少垃圾产生的措施。

重点:垃圾的分类、产生与处理过程,以及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垃圾分类图示、垃圾处理过程图解、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垃圾分类卡片、记录表、实验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校园垃圾堆放点,引导学生思考垃圾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垃圾的分类、产生与处理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例题,讲解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和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垃圾分类卡片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探究(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垃圾资源化利用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6.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针对实验结果,讨论减少垃圾产生的措施。

六、板书设计1. 垃圾分类、产生与处理过程2. 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意义3. 减少垃圾产生的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如何减少校园垃圾产生?答案: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设立分类垃圾桶,方便同学们投放垃圾;开展垃圾减量活动,如“光盘行动”等。

2. 作业题目:简述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答案: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填埋气发电、生物质发电、垃圾分解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垃圾的分类、产生与处理知识,但减少垃圾产生的实际操作还需加强。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一天的垃圾》精品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一天的垃圾》精品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一天垃圾》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主要围绕《一天垃圾》这一章节进行详细教学。

内容包括垃圾分类、垃圾处理方式、垃圾对环境影响以及如何减少垃圾产生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垃圾分类及处理方式,认识到垃圾对环境影响。

2. 培养学生减少垃圾产生、保护环境意识。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垃圾对环境危害,以及如何减少垃圾产生。

2. 教学重点:垃圾分类、处理方式,以及垃圾对环境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垃圾图片、分类垃圾桶、投影仪。

2. 学具:笔记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垃圾堆积如山图片,引发学生思考:我们每天产生这多垃圾,该如何处理?2. 讲解:(1)垃圾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2)垃圾处理方式:填埋、焚烧、堆肥、回收利用。

(3)垃圾对环境影响:污染土壤、水源、空气,危害生物多样性。

3. 实践情景引入:(2)讨论:如何减少垃圾产生?4. 例题讲解:(1)题目:假设一个小区每天产生1000千克垃圾,如果将这些垃圾全部填埋,会对环境产生什影响?(2)讲解:计算填埋垃圾对土地、水源、空气污染,以及解决方法。

5. 随堂练习:(1)请学生列举生活中可以减少垃圾产生做法。

(2)讨论:如何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六、板书设计1. 垃圾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2. 垃圾处理方式:填埋、焚烧、堆肥、回收利用。

3. 垃圾对环境影响:污染土壤、水源、空气,危害生物多样性。

4. 减少垃圾产生:提高环保意识,践行低碳生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调查一下自己家庭垃圾产生情况,并提出减少垃圾产生措施。

答案:(1)调查家庭垃圾产生情况,如每天产生多少垃圾,各类垃圾比例等。

(2)减少垃圾产生措施:如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实行垃圾分类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解垃圾分类、处理方式及其对环境影响,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小学科学41《一天的垃圾》(教案)

小学科学41《一天的垃圾》(教案)

小学科学41《一天的垃圾》(教案)科目:小学科学年级:四年级教案主题:一天的垃圾教学目标:1. 了解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种类和数量。

2. 意识到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3. 掌握分类垃圾的方法,培养环保意识。

4.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准备:1. 用于课堂展示的图片、实物垃圾样本。

2. 大黑板或白板、彩色粉笔或白板笔。

3. 垃圾分类标识牌。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课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通过展示一些垃圾图片,让学生猜一猜这些垃圾每天会产生多少。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家每天会产生多少垃圾?你们如何处理这些垃圾?步骤二:呈现(15分钟)1. 展示一天的垃圾实物样本,介绍其中的垃圾种类和数量。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垃圾会对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些垃圾?步骤三:讲解垃圾分类(15分钟)1. 教师通过场景模拟或PPT呈现垃圾分类知识,包括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定义和具体例子。

2. 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垃圾样本,让他们试着归类到对应的分类中。

3. 通过图片和实物样本,让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技巧。

步骤四:垃圾分类游戏(20分钟)1. 将课堂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垃圾分类标识牌。

2. 教师将一些垃圾图片展示给学生,小组成员要迅速讨论并将垃圾分类到相应的垃圾桶上。

3. 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的分类结果,并由全班讨论是否正确。

4. 夸奖表现积极、准确归类的小组。

步骤五:讨论与总结(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进行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对环境有什么好处?2. 学生分享自己对垃圾分类的理解和做法,教师引导他们总结出正确的垃圾分类方法和分类标准。

3. 教师进行补充和概括,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环保意识。

步骤六:课堂延伸(25分钟)1. 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策划并展示一场关于垃圾分类的小剧场。

2. 孩子们可以结合垃圾分类知识,设计剧本、角色和服装,通过表演的方式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小学科学41《一天的垃圾》教案

小学科学41《一天的垃圾》教案

小学科学41《一天的垃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41课《一天的垃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垃圾的分类和性质,了解垃圾的产生、处理和回收利用,以及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一章第三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垃圾的分类方法,提高垃圾分类的意识和能力。

2. 使学生认识到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培养环保意识和行为。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垃圾回收利用的途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垃圾分类图卡、垃圾处理设施模型、环保宣传片。

学具:垃圾分类表格、垃圾处理流程图、环保宣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环境污染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垃圾问题的关注,进而引出本课主题。

2. 新课导入:(1)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垃圾分类图卡,了解垃圾的分类方法。

(2)讲解垃圾的性质、产生和处理过程,引导学生关注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3. 实践活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家庭垃圾分类的经验和方法。

(2)进行垃圾分类小游戏,检验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

4. 例题讲解:(1)讲解垃圾处理流程图,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处理过程。

(2)通过环保宣传片,让学生了解垃圾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根据垃圾分类表格,分析家中的垃圾产生情况。

(2)设计一道关于垃圾处理的选择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垃圾分类方法2. 垃圾处理流程3. 垃圾对环境的影响4. 垃圾回收利用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家庭垃圾分类调查报告。

2. 作业题目:设计一则环保宣传标语。

答案:要求简洁明了,具有宣传和警示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垃圾处理设施,深入了解垃圾处理过程。

科学《一天的垃圾》教案(三篇)

科学《一天的垃圾》教案(三篇)

一天的垃圾教案(一)【背景】如何认识我们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对学生来说,从调查、研究垃圾入手是简单、可行的方法。

每一个学生家庭每天都在制造垃圾、丢弃垃圾,学生也可能实际感受到垃圾问题的严重性,但对于“一天的垃圾有多少?垃圾里有些什么”是模糊的。

在这一课中,学生将垃圾进行分类、称重、统计,发现家庭一天的垃圾数量大而且成分复杂,从而意识到自己的日常行为影响着环境。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人们在生活中会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这些垃圾一经丢弃会给环境带来污染。

过程和方法:调查统计家庭中一天产生垃圾的名称、重量和种类。

通过讨论和计算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垃圾的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每个人每天都会产生垃圾,这些垃圾对环境会造成破坏。

关注垃圾的去向,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难点:家庭一天的垃圾进行称重测量。

垃圾的分类。

重点:垃圾的分类及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提前收集家庭一天的垃圾,把垃圾进行分类和称重统计。

2、收集垃圾的相关资料。

3、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能认识这么多的同学,心里特别高兴,就让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吧。

先让我们欣赏几张图片吧,看看这些人都在干什么?出示课件(清扫垃圾的图片)二、新授1、我们还在熟睡的时候,环卫工人们就已经开始劳动了,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都在清理这些垃圾,这么多的垃圾都是从哪里来的呢?生回答:(如果学生只说是扔的,老师就要强调一下垃圾的来源!)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每天都在消耗食物,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与此同时也就产生了大量的垃圾。

课件(当然,这些垃圾不仅仅是我们家庭制造出来的,还有商场、工厂、学校、机关、农业、建筑等,各行各业都会产生垃圾。

)课件在生活中,都产生了哪些垃圾呢?学生自由回答。

(过渡)你们说的可真多啊,使我不由得想起这样的场面。

(课件:垃圾图片)触目惊心。

请同学们和我一起看一下,这里边就有我从咱们市区拍的图片。

小学科学41《一天的垃圾》精品教案

小学科学41《一天的垃圾》精品教案

小学科学41《一天的垃圾》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41课《一天的垃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垃圾的分类、垃圾的产生与处理、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减少垃圾产生。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垃圾的分类及各类垃圾的处理方法,认识到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3.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垃圾的分类及处理方法,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学会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垃圾分类图示、垃圾处理流程图、环保标语。

学具:垃圾袋、分类垃圾箱、记录表、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让学生观察学校附近的垃圾堆放点,了解垃圾产生的情况。

(2)讨论:垃圾的产生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如何减少垃圾产生。

2. 例题讲解(1)讲解垃圾的分类及处理方法。

(2)展示垃圾处理流程图,让学生了解垃圾处理的各个环节。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将垃圾袋中的垃圾进行分类,并放入相应的分类垃圾箱。

(2)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减少垃圾产生?4. 环保意识培养(1)让学生设计环保标语,提倡垃圾分类、减少垃圾产生。

(2)分享环保标语,评选最佳标语。

(2)讨论: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环保意识?六、板书设计1. 垃圾分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2. 垃圾处理方法:回收利用、焚烧、填埋、堆肥。

3. 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绿色消费、垃圾分类、循环利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调查家里一天的垃圾产生情况,并记录在表格中。

表格如下:| 垃圾种类 | 产生数量 | 分类处理 |||||| 可回收物 | | || 厨余垃圾 | | || 有害垃圾 | | || 其他垃圾 | | |2. 答案:根据调查结果填写表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让学生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垃圾分类、减少垃圾产生的行为,提出改进措施。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垃圾处理厂,了解垃圾处理的实际情况,提高环保意识。

2024年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1《一天的垃圾》教科版

2024年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1《一天的垃圾》教科版

2024年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1《一天的垃圾》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2024年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第四十一章《一天的垃圾》,围绕垃圾的产生、分类、处理和循环利用等内容展开。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一节“垃圾从哪里来”,第二节“垃圾的分类与处理”,第三节“垃圾的循环利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产生、分类和处理方法,认识到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环保行动能力。

3. 使学生掌握垃圾循环利用的基本原理,激发探究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垃圾的分类、处理和循环利用。

难点: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垃圾循环利用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垃圾分类图卡、垃圾处理流程图、循环利用实例。

2. 学具:垃圾分类盒、垃圾处理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校园垃圾堆积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垃圾问题的关注。

2. 讲解:讲解垃圾的产生、分类和处理方法,让学生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3. 实践:分组进行垃圾分类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垃圾处理过程。

4. 例题讲解:讲解垃圾分类和处理的相关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和处理练习,检验学习效果。

6. 拓展:介绍垃圾循环利用的实例,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六、板书设计1. 垃圾的产生、分类、处理和循环利用流程图。

2. 垃圾分类和处理的相关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一份家庭垃圾分类指南。

2. 答案:包括垃圾分类标准、处理方法及循环利用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高,但对垃圾循环利用的原理理解不够深入。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开展家庭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环保意识。

同时,组织学生参观垃圾处理厂,加深对垃圾处理流程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环节的设计与实施。

3.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六年级下册科学精品教案41一天的垃圾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精品教案41一天的垃圾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精品教案41一天垃圾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六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第四章《生活中科学》中第41课“一天垃圾”。

详细内容将围绕垃圾分类、回收和再利用进行讲解,让学生解垃圾对环境影响,并学会如何进行科学合理垃圾处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垃圾分类方法,解各类垃圾处理方式。

2.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意识。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使他们在生活中能够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垃圾分类方法,垃圾处理对环境影响。

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垃圾分类图解、垃圾处理流程图、环保宣传片、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垃圾分类卡片、垃圾处理模拟实验器材、记录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环保宣传片,让学生解垃圾对环境影响。

邀请学生分享生活中遇到垃圾分类问题,引出本节课主题。

2. 新课导入(10分钟)按照教材内容,讲解垃圾分类方法、处理方式及对环境影响。

通过垃圾分类图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垃圾分类重要性。

3. 例题讲解(10分钟)给出具体垃圾,让学生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原因。

分析垃圾处理流程图,讲解各类垃圾处理方法。

4. 随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垃圾分类卡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开展垃圾处理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垃圾处理流程。

提问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

六、板书设计1. 垃圾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2. 垃圾处理:填埋、焚烧、回收利用、堆肥。

3. 垃圾对环境影响:土地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生活中常见垃圾,并进行分类。

请简述垃圾处理对环境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减少垃圾对环境污染。

2. 答案:生活中常见垃圾分类:可回收垃圾(如废纸、塑料瓶、玻璃瓶等)、有害垃圾(如废电池、废灯管、过期药品等)、厨余垃圾(如剩菜、果皮、骨头等)、其他垃圾(如砖瓦陶瓷、卫生间废纸等)。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一天的垃圾》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一天的垃圾》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一天的垃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具体章节为《一天的垃圾》。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了解垃圾的分类,探究垃圾的处理方式,认识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以及讨论如何减少垃圾产生和进行垃圾回收利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知道不同种类垃圾的处理方法。

2. 使学生认识到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减少垃圾产生,进行垃圾回收利用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垃圾处理方式的选择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垃圾的分类,垃圾减量及回收利用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垃圾分类图示、垃圾处理流程图、环保宣传片、板书用粉笔。

学具:学生用垃圾分类表格、垃圾处理方法调查表、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垃圾堆积成山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垃圾问题的关注,提出问题:“我们每天都会产生大量垃圾,那么这些垃圾是如何处理的?又会给环境带来哪些影响呢?”2. 新课内容:(1)垃圾分类:介绍垃圾的分类方法,引导学生完成垃圾分类表格。

(2)垃圾处理:讲解不同种类垃圾的处理方式,让学生了解其优缺点。

(3)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播放环保宣传片,让学生认识到垃圾对环境的危害。

3. 例题讲解:(1)展示一道关于垃圾分类的例题,引导学生正确分类。

(2)解答学生在垃圾分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互相交换垃圾分类表格,检查对方是否正确分类。

(2)讨论生活中如何减少垃圾产生,进行垃圾回收利用。

六、板书设计1. 垃圾分类: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2. 垃圾处理方式:填埋、焚烧、堆肥、回收利用。

3. 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污染土壤、水源、空气,影响生态平衡。

4. 减少垃圾产生和回收利用的方法:源头减量、重复使用、分类回收、环保购物。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你和家人一起调查家里的垃圾产生情况,并完成一份垃圾处理方法调查表。

一天的垃圾优秀教案

一天的垃圾优秀教案

一天的垃圾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环境科学》教材第四章“城市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第三节“生活垃圾的分类与处理”,主要内容为生活垃圾的产生、分类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以一天内产生的垃圾为案例,详细讲解垃圾减量、分类处理的重要性及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垃圾的分类标准,掌握日常生活中进行垃圾分类的方法。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对垃圾进行科学分类处理的能力,增强环保意识。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关爱环境,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减少垃圾产生,养成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垃圾的分类标准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做到有效垃圾分类,减少垃圾产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垃圾分类图表、垃圾处理流程图。

2. 学具:垃圾分类手册、垃圾处理实践操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天内家庭、学校、社区产生的垃圾量数据,引发学生对垃圾问题的关注。

2. 知识讲解:a) 介绍垃圾的分类标准及方法。

b) 讲解不同种类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3. 实践操作:a) 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做到垃圾分类。

b) 学生代表分享垃圾分类经验。

4. 例题讲解:a) 分析家庭一日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

b) 解释不同垃圾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5. 随堂练习:发放垃圾处理实践操作材料,让学生现场进行垃圾分类操作。

六、板书设计1. 垃圾分类标准2. 垃圾处理方法3. 垃圾对环境的影响4. 生活垃圾分类实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列举一天内你家中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并说明理由。

b) 思考如何在家庭、学校、社区推广垃圾分类,提出具体建议。

2. 答案:a) 依据垃圾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b) 建议包括加强宣传、设立分类垃圾桶、定期开展垃圾分类活动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但对部分垃圾的分类仍存在疑问,需要在下节课进行解答。

2024年六年级科学下册一天的垃圾教案教科版

2024年六年级科学下册一天的垃圾教案教科版

2024年六年级科学下册一天的垃圾教案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六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第三章“生活中的科学”,第三节“一天产生的垃圾”。

具体内容包括:垃圾的分类与定义、垃圾的危害、垃圾处理方法、减少垃圾产生的措施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垃圾的分类、危害及处理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垃圾处理方法及减少垃圾产生的措施。

重点:垃圾的分类、危害及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垃圾分类图卡、垃圾处理设施模型。

学具:垃圾收集袋、分类垃圾桶、记录表、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让学生观察一天内自己产生的垃圾,记录在记录表上。

(2)讨论:我们每天产生的垃圾有哪些危害?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垃圾的分类、定义及危害。

(2)讲解垃圾处理方法:填埋、焚烧、回收利用等。

(3)阐述减少垃圾产生的措施。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垃圾分类为例,讲解如何正确分类垃圾,并进行现场演示。

4. 随堂练习(10分钟)(2)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减少垃圾产生的行动计划。

5. 实践活动(20分钟)(1)垃圾分类:让学生将一天内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并放入相应的垃圾桶。

(2)讨论:在垃圾分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垃圾的分类、危害及处理方法。

2. 减少垃圾产生的措施。

3. 垃圾分类图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周的垃圾减少行动计划。

2. 答案:根据所学知识,合理规划每天产生的垃圾,尽量减少垃圾产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实践活动中的问题等。

2. 拓展延伸:了解我国垃圾分类政策,参观垃圾处理设施,开展环保公益活动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中垃圾处理方法的讲解。

2. 教学目标中减少垃圾产生的措施。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垃圾处理及分类。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精品教案一天的垃圾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精品教案一天的垃圾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精品教案一天垃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中,探究“一天垃圾”。

具体内容包括:解垃圾分类和组成,认识垃圾对环境影响,探讨减少垃圾产生措施。

我们将重点学习第3章“垃圾分类与处理”,并详细解读第1节和第2节内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垃圾分类、组成及其对环境影响,掌握减少垃圾产生有效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关爱环境、保护地球意识,培养环保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法,减少垃圾产生具体措施。

2. 教学重点:垃圾对环境影响,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垃圾样品、分类垃圾桶、垃圾处理设备模型。

2. 学具:垃圾分类图卡、学习笔记、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垃圾填埋场图片,引发学生对垃圾问题关注,提出问题:“我们每天产生垃圾都去哪儿?”2. 新课导入:介绍垃圾分类和组成,让学生解不同类型垃圾及其特点。

3. 实践活动:分发垃圾分类图卡,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将垃圾样品正确分类。

4. 例题讲解:讲解垃圾处理方法,如焚烧、填埋、堆肥等,分析各自优缺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减少垃圾产生措施,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一天垃圾垃圾分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垃圾组成:金属、塑料、纸张、玻璃、食品残渣等垃圾处理方法:焚烧、填埋、堆肥等减少垃圾产生措施:源头减量、分类回收、重复利用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调查自己家庭一天垃圾产生情况,并分类记录。

答案:根据调查结果,将垃圾进行分类,如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等。

2.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减少垃圾产生方案,并说明理由。

答案:方案示例: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合理规划食物采购,减少食物浪费;废纸、塑料瓶等可回收物进行分类回收。

一天的垃圾教案

一天的垃圾教案

一天的垃圾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环保教育》教材第五章“生活垃圾的处理与利用”,详细内容为第一节的“一天的垃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垃圾的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垃圾的分类方法和处理原则,提高环保意识。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垃圾的分类方法、处理原则以及环保意识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垃圾分类图示、垃圾处理模型。

学具:垃圾分类卡片、实践操作工具(如垃圾袋、分类垃圾桶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垃圾围城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垃圾问题的关注,提出本节课的主题“一天的垃圾”。

2. 知识讲解:(1)介绍垃圾的分类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四类垃圾的定义和分类标准。

(2)讲解垃圾的处理原则,强调分类回收的重要性。

3. 实践操作:(1)发放垃圾分类卡片,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垃圾分类能力。

(2)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家庭垃圾分类处理方案,并进行展示。

4. 例题讲解:以一道实际生活中的垃圾分类题目为例,讲解解题思路和技巧。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垃圾分类方法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2. 垃圾处理原则分类回收、资源利用、减少污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垃圾的分类方法和处理原则。

(2)结合自己的生活,设计一个家庭垃圾分类处理方案。

2. 答案:(2)合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实践操作环节效果较好,但在讲解垃圾处理原则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垃圾分类处理的最新动态,了解国内外垃圾处理先进技术,提高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操作环节中,学生对垃圾分类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垃圾处理原则的讲解,特别是分类回收和资源利用的深入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一天的垃圾》教案设计
(一)背景和目标
如何认识我们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对学生来说,从调查、研究垃圾入手是简单、可行的方法。

每一个学生家庭每天都在制造垃圾、丢弃垃圾,学生也可能实际感受到垃圾问题的严重性,但对于“一天的垃圾有多少?垃圾里有些什么”是模糊的。

在这一课中,学生将教室的垃圾进行分类、称重、统计,发现教室一天的垃圾数量大而且成分复杂,从而意识到自己的日常行为影响着环境。

科学概念.
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

.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

过程与方法
调查统计教室一天的垃圾数量和成份。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会产生破坏。

发展关注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
1 、学生提前收集教室一天的垃圾。

2 、学生在百度中搜索垃圾堆、垃圾场的图片,垃圾污染河道的图片。

3 、教师在百度中搜索《一天的垃圾》相关的教学材料,学习很多教案,明确重难点,确定教学形式和方法,准备环境与我们视频垃圾对环境的危害视频,哭泣的汾河视频,王成邦一生绿化情视频,垃圾场图片。

4 、多媒体课件。

(三)教科书说明
本课是环境与人单元的起始课,从调查垃圾入手逐步展开对“环境和我们”的探究。

要求把事先收集教室的垃圾带到讲台上来作为研究材料。

内容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调查教室中一天的生活垃圾
第二部分:通过研讨初步认识垃圾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出示课件)
1、【百度视频】播放环境和我们视频/show/JsKtOiph-evmzZOe.html
师:我们一天要消耗许多食品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的垃圾。

一天中要产生多少垃圾,这些垃圾里都有哪些成份呢?我们不妨一起来研究一下。

(揭示课题:一天的垃圾)
二、一天垃圾的分类、称重和填写记录表
师:教室一天的垃圾中如果要进行分类的话,你打算按什么标准分呢?
1、讨论垃圾分类的标准
按材料分可以分为塑料、金属、纸、玻璃等类;
按原来的用途分可以分为食物、包装、用品、一次性用品等;
按危害状况分,可以分为有害垃圾和一般垃圾;
按它们的来源可以分为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农业垃圾;
按是否容易腐烂可以分为易腐烂垃圾、不易腐烂垃圾
按……
2、教师演示垃圾的分类和称量。

3、讨论如何统计
师:我们在统计时如果无法测出垃圾的重量怎么办?家中的成员离家上班、上学等在家庭以外产生的垃圾怎么办?
给垃圾分类时该注意什么啊?(戴上手套、统计完后要洗手。


4、学生分组分类统计,称量并填写“我们教室一天产生的垃圾统计表”表,教师巡视
5、反馈统计结果
师:将各小组的统计结果用视频展示交流。

6、再引导学生对全年级、全校一天的垃圾数量与种类进行估算。

让学生意识到每天产生的垃圾数量之多,对环境的危害之严重。

6、师生交流
垃圾堆、垃圾场的图片,
垃圾污染河道的图片【百度图片】/cms/cms/siteresource/article.shtml?id=201491419916400 04&siteId=10637376118000
城市垃圾成灾
师生小结:垃圾又多又杂又脏
三、关于垃圾的讨论
1、请学生说说各种垃圾的来源。

2、组织学生对每天教室产生的垃圾进行统计
学生分组活动
3、交流反馈
4、学生汇报后填写表格,计算平均每人每天产生垃圾的大致重量。

5、组织讨论
师:想一想,
(1)这么多垃圾被丢弃后会对环境造成什么影响?
【百度视频】播放垃圾对环境的危害
/question/8724647.html
(2)我们家里的垃圾最后到哪里去了?
【百度视频】播放哭泣的汾河/v_show/id_XNzYwMzQ1NTI=.html (3)谈谈你家平时是怎么处理垃圾的。

6、阅读北京人均日产垃圾量资料,分组交流你对垃圾产量的一些想法。

7、全班交流,教师引导至少提炼以下几点:
(1)人们的家庭生活会产生大量的垃圾。

(2)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商场、学校也会产生大量的垃圾。

(3)大量的垃圾丢弃后,会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从而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健康。

(4)垃圾需要科学的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总结拓展:
讨论并记录通过学习懂得的与垃圾相关的知识,也记录下学习了这节课产生的一些思考。

你们准备采取怎样的环保行动呢?
【百度视频】王成邦一生绿化情/show/AlyctXjZUEXTydR4.html
结束语:为了让我们的地球母亲健康、整洁,我们每天减少产生垃圾,把垃圾进行科学处理,从每一天做起,从我们自己做起,环保小卫士们,行动起来吧!
板书设计:一天的垃圾
又多又杂又脏
(五)教学反思:一天的垃圾
一、恰当处理教材
《一天的垃圾》是《环境和我们》单元的教学难点,一是离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二是操作起来有困难。

本课《一天的垃圾》教学最大的难处就是一天垃圾的调查情况。

如果按教参建议,让学生将家中一天的垃圾带到学校课堂中进行统计分类,可能效果会很好,但随之产生的负面问题也更多,如课堂纪律,如教室卫生等等,学生的思维意识还无法将这种活动定位为科学调查探究,更多的是好玩有趣,因此在活动中也就缺乏组织纪律性,难以调控(一个班实践的体会)。

因此,我将此项调查活动调整为课间在教室完成调查统计,要求详细记录一天中产生的所有垃圾项目,每一种的重量学生测量也是有困难的,就要求记录一天垃圾的总重量。

课堂教学时,将全班的数据进行汇总,计算得出教室每天日产垃圾量,进而计算一个区、一个市日产垃圾的数量。

学生对于日产垃圾N公斤或N吨这个数字可能没有深刻的体会,可以换算成需要多少辆大卡车运送,这样就比较形象,易于学生理解日产垃圾的量是相当惊人的。

如果教师提供一些图片,如学校垃圾箱堆满垃圾的照片,小区垃圾箱堆满垃圾的照片,环卫中转站满车垃圾的照片等,这样会使学生对生活垃圾的产生有更多的感受。

总之,这节课的活动重点是让学生意识到每天产生垃圾的数量之多,这样才能更深层次的让学生体会到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之大,体会到处理垃圾的重要性及难度。

二、学以致用
你会采取怎样的方式或行动减少产生的垃圾数量呢?写信、写倡议书,写宣传标语画画等,学生采用有效的、自己喜欢的方式,共同来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这样既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积极性,又做到了学以致用。

为保护环境,人人都应该尽到一份责任,环保是我们大家的事,从小我们就应该有较强的环保意识。

虽然没有让学生带家里的垃圾,还是达到了异曲同工的效果,课堂的纪律得到了控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没有消弱。

不过,学校的垃圾种类是无法与家里的比的,有个别班的垃圾数量也很少,使学生的认识不够深刻。

(六)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重庆市学校:石柱县渝中实验小学
姓名:聂素琼邮箱:cqsznsq2006@
职称:小教高级邮政编码 409100
通讯地址:重庆市石柱县渝中实验小学
我从教26年来一直战斗教学第一线,由于自己勤奋好学,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曾多次在校上示范课,教研课,优质课,多次参加校级,区级,县级优质课,并取得优异成绩;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多次获县市级奖,《张弛有度,进行教学课堂设计》在国家级刊物《中小学电教》发表;接触互联网后,百度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习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