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类型:

加点字(虚词)1·25分

诗律10分

简答30分

翻译35分

三十六字母:

帮、滂、並、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知、彻、澄、娘;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见、溪、群、疑;影、晓、匣、喻;来;日

简述古代几种注音方法

1、譬况:譬况是对一个字的发音情况用打比方的方式来加以说明和描写,主要包括对发音

部位和发音方式的说明。例如《释名·释天》:“风,兖、豫、司、冀横口合唇言之;风,泛也……青、徐言风,踧口开唇推气言之;风,放也,气放散也。”这里说明的是发音方法。譬况法只能大致描述或说明某个字的读音特点,并不能准确注音。

2、读若:也作“读如”,是用音同或音近字为另外一个字标音的方法。例如:《说文解字·木

部》:“模,法也。从木,莫声,读若嫫母之嫫。”读若法较之譬况法标音明确,但音同音近难以区分,因此很难根据读若法的标音来准确读音。

3、直音:直音是用同音字直接标注读音的一种方法。例如:《经典释文·毛诗音义》:“陟

彼南山,言采其薇。”“薇,音微。”直音法用同音字标音解决了读若法有时用音近字标音的不足,但直音法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被注音的字必须有同音字;二是用来注音的同音字不能是生僻字。因此,直音法依然有很大的局限性。

4、反切(见下)

5、如字(见下)

反切:

反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注音方法,也称作“反”、“翻”或“切”。反切注音的基本原理是:用两个字给一个字注音,上字取声,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例如:坎(kan)苦(k)+感(an)切

被注音的字叫做切字,如例子中的“坎”;用来注音的字叫切字,由于古代的书写习惯是从上到下,用来注音的第一字叫反切上字,如例子中的“苦”,反切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用来注音的第二字叫反切下字,如例子中的“感”,反切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与古代的其他注音方法相比,反切标志着汉字注音方法的一大进步。但是反切注音仍然是用汉字给汉字注音,因此也存在着局限性,突出表现在反切用字繁多和古今语音变化的问题。

“如字”“破读”:

“如字”是一个特殊的注音术语,相对于“破读”而言。“破读”又称“读破”,是指为了区别意义或词性而改变一个字原来读音的方法。例如“王”本为名词,后来发展出动词意义“称王”,为了加以区别,就把表示“王”的动词义时的读音改读为“wang”,这就是破读。古代学者把读本音用本义的字叫“如字”。例如:《史记·项羽本纪》:“以恶食食项王使者。”张守节《史记正义》:“上如字,下音寺。”意思是说第一个“食”使用的是本音本义。

《广韵》:

《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成书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由陈彭年、丘雍奉敕编撰。《广韵》是我国现存最古且又最完整的韵书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官修韵书,在汉语语音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广韵》的“广”是“增广”的意思,也就是说《广韵》是增广《切韵》、唐韵的韵书。《广韵》保存了《切韵》的编撰体例和声韵调系统。但收录的字比《切韵》大为增加,注释也比《切韵》详细。全书按声调平、上、去、入四声分卷(其中平声字分为上平声和下平声),共分五卷。每卷之内再分韵。一韵之内分出若干小韵。每一个小韵之内,汇集了若干同音字。

《切韵》:

《切韵》是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韵书,原书已失传,目前尚能见到一些残卷。《切韵》的作者是隋代的陆法言,成书于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陆法言撰写此书时参考了前代的各家韵书及古今字书,同时《切韵》的审音原则和编写体例是由当时学界一批著名的音韵学家如刘臻、颜之推等人共同商讨拟定的。《广韵》保存了《切韵》的编撰体例和声韵调系统。

举平以赅上、去:

206韵四声相配,如果不计声调,《广韵》可以归为61类。例如:“东董送屋”四韵算一个韵类。因此,传统音韵学有“举平以赅上、去”或“举平以赅上、去、入”的说法,即提到平声“东”韵,常常包括上声“董”韵和去声“送”韵和入声“屋”韵。“东董送”三韵声调不同,韵头不同,韵腹和韵尾完全相同,入声“屋”韵只是韵尾不同。

《广韵》的声母系统是如何归纳的?

《广韵》是按韵编排的韵书,不能直接显示出声母系统。研究《广韵》声母的材料是每一个小韵所标反切的反切上字。根据反切原理,被切字与反切上字声母相同。因此研究者们便把全书的反切上字加以整理归类,归纳出声母的类别,即声类。首先进行这一研究工作的是清代学者陈澧。陈澧在《切韵考》中采用系联法对《广韵》的反切上字进行整理,归纳声类。后来的学者在陈澧的基础上,整理反切上字,归纳声类,并从音位的角度对声类进一步加以归纳,整理出声母系统。

古无轻唇音:

清代学者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的“古无轻唇音”条指出:“凡轻唇之音古读皆为重唇。”就是说上古只有“帮、滂、並、明”,而无“非、敷、奉、微”,轻唇音“非、敷、奉、微”还未从“帮、滂、並、明”中分化出来。钱大昕提出这个结论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有:

1、经典异文:钱大昕列举了大量的异文材料,例如:“匍匐”一词,在《礼记·檀弓》、《经

典释文》、《左传》、《史记》、《汉书》中又写作“扶伏”、“扶服”、“蒲服”、“蒲伏”

2、古人训读:利用《说文解字》中的训读材料,如《说文解字》“娓,顺也,读若媚”

3、方音材料:例如列举了古籍中“无”读音为“毛”的材料后,钱大昕指出:“今江西、

湖南方音读‘无’如‘冒’,即‘毛’之去声。”

4、反切材料:列举了《广韵》中一些轻重唇互切的例子,例如:《广韵·二十五德部》中

有一个小韵的反切为蒲北切,同音字有菔、踣、仆、垘等字。

5、对音材料:例如“南无”读如“曩谟”,钱大昕解释原因:“梵书入中国,绎译多在东晋

时,音犹近古,沙门守其旧音不改。”

古无舌上音:

《十驾斋养新录》“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条说:“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知彻澄,以今音读之,与照穿床无别也,求之古音,则与端透定无异。”钱大昕认为在上古“知彻澄”与“端透定”没有区别,是同一组声母,后来才分化成两组声母的。

钱大昕证明“古无舌上音”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类:

1、谐声偏旁:如从“竹”得声的字有“竺、笃”

2、经典异文:例如:《尚书·禹贡》“大野既猪”,《史记》作“既都”

3、古人训读:例如:《说文解字》“沖读若动”

4、对音材料:例如:“天竺”在古代典籍中又作“身毒、捐毒、天毒、天督”。

上古韵部的研究材料:

研究材料是以《诗经》为代表的上古韵文的韵脚字以及谐声系统。

《中原音韵》:

《中原音韵》是指导北曲押韵的曲韵韵书,成书于元泰定元年(1324),作者是元代的周德清。《中原音韵》以当时著名的戏曲作品的用韵为基础,参照当时的实际语音情况,改革了前代韵书编撰的体例,打破了《切韵》一系韵书的束缚,反映了十三、十四世纪北方话的语音系统,在汉语语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中原古韵》的编排体例以韵为纲,按照十九韵的前后顺序排列;每一韵之内按照声调平声阴、平声阳、上声、去声的先后顺序排列;每一个声调之内再分若干小韵,小韵之间用“〇”隔开。全书没有反切注音,每一个小韵实际上就是一组同音字。

“早梅诗”:

罗常培的20声母与明代兰茂(廷秀)《韵略易通》中的“早梅诗”所代表20个字母正好吻合: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

近代声调的变化规律:

近代音的声调,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已明确列出:平声阴(即阴平)、平声阳(即阳平)、上声、去声。调类与普通话的四声已经完全相同,当然,具体的归字仍有不同。《中原音韵》的四个声调是由中古“平、上、去、入”四声变化而来的,变化规律是:

1、平分阴阳中古的平声按照声母的清浊分为阴平和阳平,清声母字变为阴平,浊声母字变为阳平。

2、浊上变去中古全浊声母的上声字,一律变为去声。

3、入派三声《广韵》的入声韵到《中原音韵》已经消失,并入了阴声韵,入声调也随之取消,分别归到平、上、去三声之中。具体的变化是:《广韵》的全浊入声字,《中原音韵》归入阳平;次浊入声字归入去声,和今天普通话基本相似,但也有很多例外。《广韵》清声母的入声字,《中原音韵》归入上声;普通话则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没有规律。

平水韵:

平水韵一共106韵,是对《切韵》进行归并而形成的。这种归并的意识始于唐代。由于《切韵》的编撰原则是“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编撰目的包括“广文路”和“赏知音”两个方面,所以分韵很细,《切韵》分193韵,《广韵》增为206韵。分韵过细给当时人作诗押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