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的创业之路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励志演讲稿三篇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励志演讲稿三篇演讲稿一:柳传志谈创业历程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作为联想集团创始人的创业历程。
在我创业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挑战和困难,但也收获了无数的成果和成功。
我想借此机会,鼓励大家勇敢追求梦想,勇往直前,不惧困难,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回顾起创业的那个时刻,我是充满激情和决心的。
我相信只要有信心和努力,就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当时的中国电脑市场还十分不发达,我看到了这个机会,并决心在这个领域创业。
起初,我们只有十几个员工,办公室也很简陋,但是我们拥有的是一个共同的目标和信念,那就是成为中国最大的电脑企业。
创业的道路充满了坎坷和挫折。
起初,我们面临着市场竞争的压力和技术的不足。
但是我坚信只要坚持下去,不断学习和改进,我们就能够突破困境,取得成功。
我们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最终在市场上获得了认可和好评。
在创业的过程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团队的重要性。
没有一个团结、合作的团队,就无法取得成功。
我鼓励员工们勇于创新,积极参与到公司的发展中来。
我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
正是有了这样的团队,我们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和不断的奋斗。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我们都不能放弃,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勇往直前。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谢谢大家!演讲稿二:柳传志谈成功的秘诀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成功的秘诀。
我相信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是成功并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
在我创业的过程中,我也经历了无数的艰辛和困难,但是我成功的秘诀就是永不放弃,勇往直前。
首先,成功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追求。
当初我创业的时候,中国电脑市场还十分不发达,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做好产品,用心服务客户,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柳传志的介绍
发展历程
• 1984年10月17日:北京海淀区科学院南路 二号,柳传志带领10名技术人员,以20万 元人民币(2.5万美元)的启动资金,创建 了联想公司的前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 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 • 1988年:联想式汉卡荣获中国国家科技进 步奖一等奖。香港联想成立。 • 1989年:北京联想集团公司成立。 1994年:联想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21岁的柳传志
成长中养成的品行
妥协也好,坚持也好,目的性一定要清楚, 目的性清楚了,我相信就会把握得好这个度。 妥协不是目的,妥协是为了达到预定目的的 一个手段。我只怕大家为了达到预定的目的, 不懂这个手段,那就会出事。这两个一定要 刚柔并济,把握者本身还要有很高的政治智 慧。
-------
柳传志
1988年,获首届全国科技实业家创业奖银奖; 1990年,获第二届全国科技实业 家创业奖金奖; 1993年,被国家科委评为“火炬计划先进工作者”; 1994年,获北京市第二届科技之光优秀企业家奖,被 评为北京市电子行业优秀企业家,当选“中国改革”风 云人物”。 • 2009年12月,当选中国经济十年商业领袖。 • 2011年11月,获得2011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终生成就奖。 • 2012 《财富》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排行榜, 排名第二
母亲的影响。
“我在少年时期就把整套《水浒》和《三国》翻了个遍,基本是烂熟于心,
这两本书对我影响比较大。《三国志》里令我最伤感的人物是诸葛亮,满腹 经纶、学富五车,却落得个凄凉下场,让人不胜唏嘘。”
柳传志高中的母校是一所相当著名的男校北京市25中(育
英中学)。这个学校毕业的男生一般有两个理想:当飞行员或者考军校。那一 级有4个班一共200多人,选飞行员时经过选拔,到最后就剩下柳传志一个完全符 合要求。最后一关政审出了问题,柳传志的舅舅是“右派”。这件事对柳传志打 击极大。17岁那年,当飞行员的梦碎了,所幸后来学校把柳传志保送到了军校。 1961年高中毕业时,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1988年更名为西安 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专业学习。这所学校最著名的专业是原子弹和导弹。校方虽 然接受了这个学生,但还是认为他的政治不够清白,所以不能接触原子弹和导弹, 只能去学雷达(西电二系)。 在西安军校,每个班里都配备有班主任和指导员,他们挂着少校的军衔,是 解放战争时期的战斗英雄。班主任王岱成给他们讲了很多他们早年打仗的故事, 经常听得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在西安,柳传志接受军事化管制、严格的 体魄训练和思想教育,成为先进分子,还当上了小组长——相当于军队中的 班长。
联想集团企业文化手册
联想集团企业文化手册第一部分:我们的历史 (2)一、联想的初创阶段 (2)二、联想的起步阶段 (3)三、联想的助跑阶段 (5)四、联想的起跳阶段 (6)五、联想的转型阶段 (8)第二部分我们的目标 (10)一、我们的使命 (10)二、我们的远景 (11)三、我们的战略路线 (12)第三部分我们的价值观 (13)一、服务客户 (13)二、精准求实 (17)三、诚信共享 (21)四、创业创新 (26)第四部分我们的风范 (33)第五部分我们的行为准则 (36)做事三原则 (36)沟通四步骤 (36)投诉处理三原则 (37)联想员工基本行为守则 (37)第一部分:我们的历史一、联想的初创阶段:1984年~1987年1。
阶段特点利用技术服务积累资金,通过拳头产品打开市场。
2. 标志事件1984年11月1日柳总等11名科技人员,20万元起家,创办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集团公司的前身。
3。
经营大事■ 1985年公司赚了70万元人民币,投入开发第一个自制产品--汉卡。
■ 1986年,成功地开发出联想汉字系统和FAX通讯系统等拳头产品,开始进入流通领域.■ 1987年开始代理HP、AST的产品。
4. 管理文化当时创业者们主要是通过“研究员站柜台”和制定“联想天条"等方式,开始探索企业经营管理规律。
这个阶段公司倡导“不看过程看结果,看功劳不看苦劳”的效益观,“质量是生命、用户是皇后”的市场观,“信誉比金子还贵”的道德观。
二、联想的起步阶段:1988年~1993年1. 阶段特点以国际化带动产业化,形成技-工—贸的产业体系.2。
标志事件1988年4月16日,公司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开创外向型高科技产业誓师大会”,吹响了联想向海外进军的号角.1988年6月23日,香港联想电脑有限公司成立。
3. 经营大事■ 1988年初联想提出了自己的第一个战略目标-—建成一个外向型技工贸一体的产业结构.■ 1990年北京联想获得生产计算机许可证,在北京建立自己的第一条电脑生产线,从代理产品向生产自己品牌的产品转变.■ 1990年联想集团提出自己的第二个战略目标:从1991年开始到2000年联想集团要实现5亿美元的营业额,折合人民币30亿.■ 1992年联想微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年底联想上地生产基地开工。
联想集团发展历程
联想集团发展历程在经历了几代联想人不懈的努力后,联想品牌逐步实现了从最早的产品名称发展到了今天这样一个价值为200亿元的优秀品牌。
从1984年到2003年的十九年当中,联想品牌的发展经历着三个非常重要的品牌时期,第一个阶段是"计算所"品牌时期,这一阶段从1984年联想成立,到联想拥有"Legend"这一品牌;第二个阶段是"Legend"时期,从香港联想的成立到2003年4月28日,这是一个漫长、且联想高速发展的品牌历史时期;"lenovo "新标识的发布,揭开了联想新品牌发展的第三个历史时期。
"计算所"时期联想在创业初期还没有"联想"一这品牌的概念。
1984年11月,柳传志带领11名科技人员,以20万元的资金创立联想时,那是个坚苦创业时期,以技术服务作为积累资金的主要手段,而公司的名称"联想"则来自其第一个拳头产品"联想式汉字系统"。
计算所公司通过为电脑用户提供各类服务,以及汉卡的推出,为联想的初期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而"计算所公司"这一品牌在中关村逐渐小有名气。
"联想式汉卡"也赢得了用户的信赖。
1988年,联想汉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创业初期,联想人通过办展会、作平面广告、门牌广告等多种方式对"计算所"品牌进行了塑造,而"诚信"成为当时的联想人所一贯坚持的理念。
柳传志常说:"一个好的技术力量、好的适应价格、好的销售服务、去争取和赢得一个好的用户市场,这就是我们信誉的全部内容。
"而这一时期"研究员站柜台"、"诚信对客户"等故事成为打造"计算所"品牌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1988年4月16日,计算所公司"开创高科技外向型产业动员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之所以选择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则表明了联想人树立自己品牌的坚定信心。
联想的创业之路
联想的创业之路联想的创业之路大家对联想、对中国的民族的信息产业、对中国的高科技企业的关心。
下面店铺就为大家解开联想的创业之路,洗完能帮到你。
联想的创业之路篇一1984年的时候、联想公司初办,我们的11个人,平均年龄43岁,那一年我40岁。
我们把4年以后,也就是1988年作为一个坎儿。
为什么呢?因为1988年以前,我们只能从计算所进入,不从社会招聘。
1998年的时候我们是150人,当时是计算所公司,联想的前身,营业额是7800万。
最高层,就是当时管理层的负责人平均年龄48岁。
10年以后,说是1998年,到去年,公司7000多人,营业额达到176个亿,集团的管理层平均年龄34岁。
我们业务得到了大拓展,但是领导人的年龄却大大降低,说明联想集团新老交替的过程是积极的、平衡的发展。
我为什么一开始就先讲这一点,其实这是一件很了不起、很难的事情,大家可以想像。
联想是20万块钱起家,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不知道遇到多少困难,商业风险,甚至政策上的风险。
创业的同志在1990年、1991年,一个月才拿几百元工资的情况下,辛辛苦苦把树种大了,浇了水,施了肥。
当发展到一定程度,该结果的时候,由于联想是国有企业,跟自己毫无关系,要全交给年轻同志,他们心里头能高兴吗?所以自然这里面有一个过程。
为了说明问题的难度,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我们经过的商业风险和政策风险。
我在这儿举两个例子。
商业风险大家都能想像到,企业亏损了、竞争激烈等等。
其实我在这儿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因为我们是中国科学院的人,原来都做研究工作的,实际就是书呆子,因此一开始的商业风险实际上就是被骗。
我们这20万块钱,成立不到半个月,就被江西省妇联的一个女同志骗走了。
我在这儿讲一个我被骗的最痛苦的一个例子,那是1987年,我们一开始的时候,就是靠出卖技术劳力积累资金。
什么叫出卖技术劳力?就是给人家验收机器、讲课、维修做这些事情,积累了90万。
1987年以后我们就开发了联想汉卡。
it创业名人
it创业名人这个时代出现了许多的it巨头,比尔盖茨,马云,柳传志等等。
那他们创业前是怎么样的,是如何走过来的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it创业名人相关文章。
it创业名人:IT大佬的创业奋斗简史,互联网巨头成功前都干些什么美国IT大佬的创业奋斗简史:1、比尔·盖茨(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13岁开始计算机编程设计,18岁考入哈佛大学,一年后从哈佛退学,1975年与好友保罗·艾伦一起创办了微软公司,比尔盖茨担任微软公司董事长、CEO和首席软件设计师。
比尔·盖茨在过去21年中第16次摘下《福布斯》全球首富桂冠。
2、扎克伯格(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出生于纽约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高中时,扎克伯格很喜欢程序设计,特别是沟通工具与游戏类。
2004年,他在哈佛的大学宿舍创办了Facebook。
短短数年,这一网站迅速风靡全世界,如今,它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社交网站之一。
20岁的扎克伯格虽然考入了知名的哈佛大学,但却是该学校计算机系和心理学系的辍学生。
有媒体曾对他俭朴的生活方式进行了报道,据悉,扎克伯格成为全球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之后,依然住着租来的一套一室一厅的小公寓,地板上放着的一个床垫、两个椅子、一张桌子就是全部家具。
他的早餐通常都是一碗麦片。
每天,他走路或骑自行车上班。
中国IT大佬的创业奋斗史:1、柳传志(联想董事局主席)创业之前,柳传志在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设备研究室做了13年磁记录电路的研究,连续得过好几个奖,但做完以后,却什么用都没有。
1984年开始创业时,柳传志已经四十岁了,他称,当自己有精力,但不知道干什么好,憋得不行,特别想做事,就创业了。
其一手创立的联想集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被人称为“企业家教父”。
柳传志经历过现在的年轻人无法想象的困难,承受住了年轻时做梦也想不到的富裕生活。
70年代柳传志和太太上街曾经梦想老了以后能不能买辆三轮,退休后带老伴去北京城逛逛。
联想总裁柳传志的创业励志故事
★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关于联想总裁柳传志的创业励志故事的⽂章,希望⼤家能够喜欢!更多⼉童故事资源请搜索与你分享! 1984年,那时的柳传志已经40岁了,谁也未曾料到,他由此翻开中国企业史传奇的⼀页。
作为⼀个早已跨越千亿门槛的企业,我们追寻它最初出发的脚步。
柳传志主导的联想,如何在中关村密密⿇⿇倒下的⾼科技企业中勇敢站起来?观察的维度有很多种,不少专家、学者已经写就企业历及传记。
1999年,柳传志在联想15周年的时候将这15年划分为5个战略发展阶段:1984~1988年、1988~1994年、1994~1997年、1997~1999年、1999年之后。
对于联想这个“巨⽆霸”,我们主要观察1988年~1994年,联想从⼀个亿到⼗个亿的发展历程。
40岁创业:历经艰苦 柳传志1944年4⽉29⽇⽣于上海,他的祖籍江苏镇江。
美国《商业周刊》说他是“衔着红⾊银勺⼦出⽣”(bornwithared-silverspooninhismouth),意即他出⾝富贵,其家庭⼜富有⾰命传统。
1984年11⽉,柳传志和11个同伴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所20万元的⽀持下成⽴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当时公司由王树和任总经理,柳传志、张祖祥任副总经理。
1986年7⽉柳传志正式接任总经理。
柳传志⾛上创业之路,是因为“憋得不⾏”,“我们这个年龄的⼈,⼤学毕业正赶上‘⽂化*’,有精⼒不知道⼲什么好,想做什么都做不了,⼼⾥⾮常愤懑。
” “突然来了个机会,特别想做事。
科学院有些公司的总经理回⾸过去,总喜欢讲他们从前在科研上都多有成就,是领导硬让他们改⾏。
我可不是,我是⾃⼰⾮改⾏不可。
”柳传志⾮要从头开始的时候,已经整整40岁了。
创业之前,柳传志在科学院计算所外部设备研究室做了13年磁记录电路的研究。
柳传志不太愿意提那段经历,因为“虽然也连续得过好⼏个奖,但做完以后,却什么⽤都没有,⼀点价值都没有。
只是到最后,1980年,我们做了⼀个双密度磁带记录器,送到陕西省⼀个飞机试飞研究所,⽤了起来。
lenovo联想的故事
984年lenovo联想的创始人柳传志带领10名中国计算机科技人员前瞻性的认识到了PC必将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怀揣着20万元人民币(2.5万美元)的启动资金以及将研发成果转化为成功产品的坚定决心,这11名科研人员在北京一处租来的传达室中开始创业,年轻的公司命名为“联想”(legend,英文含义为传奇)。
柳传志走上创业之路,是因为“憋得不行”,“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大学毕业正赶上‘文化大革命’,有精力不知道干什么好,想做什么,都做不了,心里非常愤懑。
”“突然来了个机会,特别想做事。
科学院有些公司的总经理回首过去,总喜欢讲他们从前在科研上都多有成就,是领导硬让他们改行。
我可不是,我是自己非改行不可。
”柳传志开始的时候已经40岁了。
创业之前,柳传志在科学院计算所外部设备研究室做了13年磁记录电路的研究。
柳传志说“虽然也连续得过好几个奖,但做完以后,却什么用都没有,一点价值都没有。
只是到最后,1980年,我们做了一个双密度磁带记录器,送到陕西省一个飞机试飞研究所,用了起来。
我们心里特别高兴。
但就在这时候,我们开始接触国外的东西,发现自己所做的东西,和国外差得太远。
这使得我坚决地想跳出来。
”当时,中关村街上办起了一片公司,中科院计算所也有人出去办公司,或者给人打工,验收机器,验一天收入三四十元,当时计算所一个月的奖金也就30多元,这对计算所正常的科研冲击很大。
面对于此,计算所所长曾茂朝想:能不能计算所自己办个公司,积累点钱,上缴给所里,解决所里急需的实际困难。
柳传志以往表现出来的组织能力使曾茂朝觉得他是最佳人选。
1984年,“两通两海”已经挺立在中关村,当时典型做生意的办法有三种:一是靠批文;二是拿平价外汇;三是走私。
拿到批文后,一台XT机器能卖4万多元。
1987、1988年的时候,公司内部就此发生过一次讨论。
我们的办公室主任一心想要我们公司办成像科海那样──总公司下面一大堆小公司,每个公司都独立做进出口,虽然每个公司都在做重复的事情,但是每个公司都赚钱。
柳传志联想传奇的创业历程中国IT业巨头柳传志的创新之路
柳传志联想传奇的创业历程中国IT业巨头柳传志的创新之路柳传志,中国IT业巨头,联想集团的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企业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创业历程充满了传奇色彩,通过不懈努力和勇于创新,将联想从一家小型计算机公司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跨国科技企业。
本文将详细介绍柳传志的创业历程和他在中国IT行业上的贡献。
一、初创时期的艰辛柳传志于1984年联合12名同事创办了联想公司,当时的计算机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柳传志率先意识到计算机市场的巨大潜力,并且具备一定的技术功底。
然而,刚开始的时候,柳传志面临着种种困难和艰辛,资金短缺、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他。
然而,柳传志并没有放弃,他坚信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二、积极拓展市场柳传志在初创时期就意识到了拓展市场的重要性。
他敢于面对竞争对手,以低价策略和高质量产品迅速打开市场,让联想的产品进入更多的家庭,从而拉动整个计算机产业的发展。
同时,柳传志也积极寻求国际市场的合作和拓展,将公司的产品推向全球。
通过积极的市场拓展,联想逐渐成为中国计算机行业的领导者。
三、创新的引领力柳传志对创新的追求是他成功的关键。
他意识到只有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柳传志带领联想团队开发了一系列创新的产品,如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不断满足市场的需求,并赢得了用户的青睐。
他坚信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始终将创新放在公司发展的核心位置。
四、开放的思维和全球化战略柳传志具有开放的思维和全球化的眼光,他深刻认识到全球化趋势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他积极推动联想与全球领先科技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吸引国际先进技术和人才,使得联想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了更广阔的合作伙伴和市场。
柳传志的开放思维和全球化战略让联想在中国IT业崛起的同时也走上了国际舞台,成为中国科技企业崛起的象征。
五、社会责任的履行柳传志深知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他致力于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联想集团的发展历程及其国际化战略
01 Chapter联想集团概况创业初期:1984-1994年高速发展期:1995-2000年国际化转型期:2001-2004年•经过前几个阶段的发展和积累,联想集团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和实力。
在稳步发展期,联想集团继续加强研发和创新投入,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和技术。
同时,它还通过持续优化管理、拓展市场渠道等方式,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和盈利能力。
此外,联想集团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和社会责任承担,为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稳步发展期:2005年至今02 Chapter国际化战略背景中国市场饱和技术驱动全球化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品牌影响力国际化战略目标与规划国际化战略实施路径建立海外生产基地设立研发中心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国际化战略的挑战与风险03020103 Chapter创新研发能力建设创新研发成果展示推出新产品联想集团在创新研发过程中获得了大量的专利,这些专利为企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获得专利提升市场竞争力人才流失由于竞争激烈,联想集团需要不断提高员工福利待遇,留住和吸引更多的人才。
技术更新换代快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联想集团需要不断更新技术,保持技术的领先性。
资金投入大创新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联想集团需要不断加大投入,保证研发的顺利进行。
创新研发的挑战与对策04 Chapter1全球市场布局战略23联想集团在发展过程中,采取了多元化战略,通过不断开拓新的市场,扩大公司的业务范围。
多元化战略联想集团在21世纪初开始实施国际化战略,通过并购和合作等方式,进入全球市场。
国际化战略联想集团对全球市场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的市场制定不同的策略,以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需求。
市场细分收购IBM PC业务2005年,联想集团收购了IBM的PC业务,包括ThinkPad笔记本电脑和ThinkCentre台式电脑,使联想成为全球最大的PC制造商之一。
收购Motorola智能手机业务2014年,联想集团收购了Motorola智能手机业务,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之一。
联想发展历史
联想的发展历史联想集团从成立起初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就始终处于一生二、二归一的生存、发展态势之中,所以笔者简称为柳氏基因“一二一”。
要知道“一二一”基因的由来必须先了解联想的发展历程。
联想的前身是由中国科学院士院计算支柱研究所投资二十万元成立的,成立日期大际为1984年10月或11月的某一天,公司名称为:“中国科学院士院计算支柱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成立之初也就是倒腾些电子表、旱冰鞋、运动裤衩、电冰箱等,活生生就是个倒爷。
1985年后倪光南带着他的“联想式汉字系统”加盟公司,代理IBM微机及至代理AST微机,决定走AST之路,从此才真正开始了联想电脑之路,从代理走到自主生产;1988年柳传志与香港导远公司电脑系统有限公司和中国技术转让有限公司各投资30万港元香港成立香港联想公司,1989年公司正式把联想两个字给了自己,把原公司更名为“联想集团公司”,因而就有了北京联想和香港联想之分。
此时联想已经拥有香港北京两个研究中心,三个生产基地,北京东北旺、深圳八卦岭、香港柴湾;1990年5月。
联想将200台“联想286”送到全国展览会上,一炮打响,一个星期后进军北京计算机交易会,一举拿到1200余万元的订单;1994年2月14日联想在香港挂牌上市;1997年2月3日,联想集团公司全体董事在北京联想总部大楼505室召开会议,拟定决议如下:--把北京联想和香港联想合并为中国联想。
--具体做法是,把北京联想业务的主要部分通过资产评估,以该部分资产购买香港联想股票。
--整合后的北京联想将成为香港联想的绝对大股东,所占股份由原来的42%上升为60%以上。
董事会将合并后的公司大权赋予柳传志,他成为中国联想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
2001年夏天开始,联想集团因杨元庆和郭为而一分为二,分为“联想电脑”和“神州数码”,联想集团控投公司作为“联想电脑”和“神州数码”的母公司依然存在,其中拥有“联想电脑”57%的股杈,神州数码51的股权。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从电子器件到全球科技巨头的创业历程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从电子器件到全球科技巨头的创业历程柳传志是中国科技界的重要人物,他成功将联想集团从一家小型电子器件公司发展成为全球科技巨头。
他的创业历程展示了勇气、智慧和坚韧的品质。
本文将介绍柳传志的创业历程,并探讨他的成功之道。
第一步:从电子器件起家柳传志于1984年创办了联想集团,当时的公司只是一家小型电子器件制造商。
柳传志以其坚定的信念和才智,带领联想渡过了困难时期。
他对中国市场的准确判断和迅速应对,使公司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
他也意识到了全球化的重要性,将联想逐渐推向国际市场。
第二步:进入电脑行业柳传志很快认识到电脑行业的巨大潜力,并于1990年代将联想重点发展为电脑制造商。
他以丰富的市场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使联想成为中国最大的电脑品牌之一。
柳传志通过投资研发和创新,成功推出了一系列卓越的产品,这进一步巩固了联想的市场地位。
第三步: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在2005年的一次重大收购中,柳传志领导联想成功收购了IBM个人电脑业务。
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举措,使联想成为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制造商之一。
柳传志通过将联想与IBM的技术和资源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了公司的规模和市场份额。
第四步:推动多元化发展柳传志深知科技行业的竞争激烈,为了保持联想的竞争力,他着手推动公司的多元化发展。
他将眼光投向了移动设备、智能家居和云计算等新兴领域。
柳传志通过战略合作和投资,将联想打造成一个全方位的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这使得公司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持续取得成功。
第五步:注重企业社会责任柳传志一直强调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他致力于推动联想在环境可持续发展、教育和社会公益等领域的积极参与。
柳传志将社会责任融入联想的核心价值观,并确保公司在做出商业决策时考虑到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柳传志从电子器件到全球科技巨头的创业历程展示了他的勇气、智慧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他的成功离不开他对市场的准确判断、迅速应对和全球化战略的意识。
柳传志演讲
柳传志演讲大家好,我是柳传志。
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心得和想法。
人生有很多的道路可以走,但只有一种道路能够带领我们走向成功,那就是坚定不移地追随自己的梦想。
我的梦想是建立一家世界级的企业,通过不断地创新和拼搏,我最终成功了。
我创立的联想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计算机制造商之一,这无疑是我一直努力的最好回报。
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不断地努力和付出。
在我创立联想的早期,我经历了很多挫折和困难,但我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
我一直坚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勇往直前,就一定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
当然,成功不仅仅是靠个人的努力,我们还需要懂得团队合作和互助。
在创立联想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人,同他们共事,我也理解到了合作有多么重要。
一支强大的团队可以支持一个人完成自己无法完成的事情,一个好的团队可以让我们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在创立联想的过程中,我也经历了很多改革和创新,我认为,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驱动力。
我们要不断地寻找新的机会和新的思路,确保我们的企业一直处于一个领先地位。
如果我们不能不断地创新和革新,会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最终可能会被淘汰。
然而,创新不是只有技术层面的,还有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
在联想,我们不仅仅致力于技术的创新,还实施了一系列的管理和制度创新,来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的满意度。
这些创新吸引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加入我们的团队,也让我们的业务不断地得到扩张和成长。
最后,我想说的是,成功需要勇气和信心。
我们要敢于面对挑战和风险,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只有勇于创新和挑战,我们才能不断地发掘更大的机遇。
而信心,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我们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创意,相信自己的团队,相信我们的梦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的聆听,希望我的经验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谢谢!。
联想集团创业史
联想创业史一、今天的联想今天的联想集团是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领导企业和著名的高科技产业集团,在全球拥有超过23000名员工,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2007财年营业额近170亿美元,在2008年跻身全球500强。
联想集团是一间极富创新性的高科技公司,秉承自主创新与追求卓越的传统,联想持续不断地在用户关键应用领域进行技术研发投入。
联想集团建立了以中国北京、日本东京和美国罗利三大研发基地为支点的全球研发架构;在中国大陆,联想还拥有北京、深圳、上海和成都四大研发机构。
联想的制造和物流基地主要设在中国、墨西哥、美国、波兰、印度、马来西亚、日本和澳大利亚等;运营中心位于北京、新加坡、巴黎、罗利.联想拥有庞大的分销网络,在中国有大约近万个零售点为客户提供服务。
联想是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源自中国的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TOP)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全球合作伙伴。
2006年和2008年,联想分别以完美表现成功支持了都灵冬奥会和北京奥运会的顺利运行。
二、光辉历程“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这句广告让中国公众记住了“联想”.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联想从11个人、20万启动资金,发展到拥有全球近170亿美金的营业额,成为中国IT企业的排头兵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典范,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领导企业和著名的高科技产业集团。
创立于1984年的联想,在24年的发展历程中,不仅通过PC应用创新促进了PC在中国社会的普及,引领了PC产业发展,推动了中国信息化的进程;还逐步构建了现代企业的运营管理体系,成功实现了国际化,为中国企业的做大做强和海外扩展树立了典范。
1。
创业阶段(1984年—1993年) 万丈高楼平地起时代背景:Ø 全球第一台PC诞生,使PC成为一种产业1982年,IT产业巨人IBM率先提出个人电脑PC(Personal Computer)的概念,正式发布了自己的第一台PC,从此迎来一个被称为个人电脑的时代.Ø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使得中国各行各业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1984年初,邓小平来到南方,马不停蹄遍走特区,并为深圳、珠海两个经济特区题词。
联想创始人柳传志
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回溯历史,柳传志的联想之路给中国企业史留下了一个个充满奇迹的脚印。
那时的柳传志已经有40岁了,谁也未曾料到,他由此翻开中国企业史传奇的一页。
在1984年,柳传志带领10个科研人员,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平房开始走上创业之路,从那一年到至今,柳传志对当年的创业坎坷仍历历在目,“原来总是被人骗,刚开始是被骗了14万元,后来差点被人骗走了300万元,两个礼拜之后把钱追回来了,心还继续狂跳不止。
联想年年都是要死要活的,我们当时不仅仅是伤筋动骨,而是已经到生死边缘,弄不好摔一跤就死了。
”现如今这位中国企业“教父级”人物,在带领联想集团走出困境、收购了IBM的全球PC业务,在近乎登顶全球最大PC厂商之后,又有了人生创业的新目标,即将资产超过1500亿元的联想控股在2014-2016年成功整体上市,“希望上市以后每年都能保证利润有两位数的增长,能够给中国股市带来一股清新的风。
”打造一个值得信赖、受人尊敬的有国际影响力的投资控股公司。
柳传志创业的传奇意义不仅仅在于他领导着联想由11个人20万元的小公司成长为中国最大的跨国企业集团,更重要的还有,他的传奇故事对许多立志创业的青年人来说,是一种激励。
让每个创业青年都可以怀有这样一个希望——如果我足够地努力,也可以像柳传志那样成功。
柳传志以其亲身经历告诉青年人,创业成功所必需的要素其实并不多。
创业者要明确目标,并且坚定不移地走下去,那么他就离成功创业不远了。
他认为,企业的学习能力、战略变通和人才队伍培养作为企业管理最重要的三个要素,对于企业的生存壮大至关重要。
联想从一个亿到十个亿的故事现如今看来轻描淡写,很多纠葛难以厘清,为何能如此快速地向国际化、多元化发展?我们知道,这得益于柳传志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把年轻管理者推向第一线的人才战略。
现在,许多联想青年人担负起高层管理的重任,在IT服务、投资领域、房地产经营方面再显不凡身手。
联想是中国人的骄傲,是振兴中国民族工业的成功典范。
联想公司分析报告
联想之路一、联想基本情况联想诞生在在1984年。
在那一年,联想的创始人柳传志带领10名中国计算机科技人员前瞻性的认识到了PC必将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怀揣着20万元人民币(2.5万美元)的启动资金以及将研发成果转化为成功产品的坚定决心,毅然决然地从中科院计算机所跳出来,在北京一处租来的传达室中开始创业。
在经历20年的风雨洗礼,联想已经从当时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逐渐发展成为了中国民营企业的代表,直至今日位居全球五百强之列。
联想,用它的行动创造了一个legend。
限于个人分析能力,本文仅就联想的一些重要发展历程进行叙述及其中个别有重要意义的事件进行分析。
二、联想发展之路最初的联想,与同时期的公司一样,也不明确公司的路往何方,正如凌志军在《联想风云》中写到的:“他们并不是天生的企业家,不是技术的先知,也不是资产的拥有者,虽然在计算机科学领域耕耘多年,却不知道个人计算机是什么东西,在迈出第一步的时候,还不知道该朝哪里走。
那时候,他们对公司的未来一无所知。
”虽然联想手握20万元现金,但是,那些钱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联想也充分意识到了当时的困境,因此,联想的所设定的发展道路不同于一般的IT企业,走的是“贸工技”之路,即先学“贸”,再去做工厂,搞好“工”之后,再去搞研发,做“技”。
;联想从给国外品牌电脑做代理开始,积累资金和经验,然后进入生产领域,推出自己的品牌电脑,最后向核心技术发展,逐步逼近世界先进水平。
通过这种方式,联想得到的不仅仅是资本的原始积累,更重要的是它获得了现金的营销和管理知识,为联想日后的辉煌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由于有着背后中科院计算机所的技术支持,联想的轨迹并不全是沿着“贸工技”道路走下去的。
1985年,倪光南的加入带来了”LT-80汉卡”的技术。
凭借着这项技术,联想算真正有了自己的产品,并在当年实现了300万元的销售收入。
截止92年,联想汉卡共销售出了60000套,当时每十台电脑里面就有一台拥有联想汉卡。
七十年代知青返城后刻苦创业案例
七十年代知青返城后刻苦创业案例一、背景介绍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实行知青上山下乡政策,许多年轻人离开城市,到乡村插队和农村劳动。
经历了艰苦的劳动和生活,许多知青在改革开放后返城,开始了创业之路。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七十年代知青返城后刻苦创业的案例,探讨他们的奋斗历程和成功经验。
二、案例分析1. 柳传志柳传志是我国著名的企业家,也是七十年代知青返城后的创业典范。
他曾在农村插队,艰苦的劳动锻炼了他的意志和毅力。
返城后,柳传志进入了计算机领域,创办了联想集团。
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对技术的追求,柳传志将联想集团打造成了世界知名的电脑品牌,成为我国民营企业的杰出代表之一。
2. 许家印许家印是我国著名的企业家,也是七十年代知青返城后的成功创业者之一。
他在插队期间,受到了农村务实的教育,培养了勤劳朴实、踏实肯干的品质。
返城后,许家印开始了他的汽车零部件生意,逐步发展成了我国最大的民营汽车制造商——比亚迪集团。
他的创业历程充满了艰辛与坚持,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3. 王石王石是我国知名的房地产企业家,同样也是七十年代知青返城后的杰出代表。
他在插队期间,通过与农民的交往,学到了一些实用的生活技能和待人接物的智慧。
回城后,他开始了他的房地产生意,并创办了我国复星集团。
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王石将复星集团打造成了一个跨行业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成为我国民营企业的领军人物之一。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这些成功的知青返城创业者,他们在插队期间锻炼了顽强的意志和创业的勇气。
返城后,他们在不同领域里不断创新,不断奋斗,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他们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艰苦的劳动可以磨炼一个人的意志和毅力,返城创业需要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取,才能取得成功。
四、总结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七十年代知青返城后的创业者在经历了插队的艰辛后,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勇于拼搏的精神,取得了成功。
他们的成功不仅仅是个人的事业成就,更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杰出典范,展现了我国人民在新时代的优秀品质和创业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想的创业之路柳传志今天来了这么多同学,让我很感动,因为这是大家对联想、对中国的民族的信息产业、对中国的高科技企业的关心。
1984年的时候、联想公司初办,我们的11个人,平均年龄43岁,那一年我40岁。
我们把4年以后,也就是1988年作为一个坎儿。
为什么呢?因为1988年以前,我们只能从计算所进入,不从社会招聘。
1998年的时候我们是150人,当时是计算所公司,联想的前身,营业额是7800万。
最高层,就是当时管理层的负责人平均年龄48岁。
10年以后,说是1998年,到去年,公司7000多人,营业额达到176个亿,集团的管理层平均年龄34岁。
我们业务得到了大拓展,但是领导人的年龄却大大降低,说明联想集团新老交替的过程是积极的、平衡的发展。
我为什么一开始就先讲这一点,其实这是一件很了不起、很难的事情,大家可以想像。
联想是20万块钱起家,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不知道遇到多少困难,商业风险,甚至政策上的风险。
创业的同志在1990年、1991年,一个月才拿几百元工资的情况下,辛辛苦苦把树种大了,浇了水,施了肥。
当发展到一定程度,该结果的时候,由于联想是国有企业,跟自己毫无关系,要全交给年轻同志,他们心里头能高兴吗?所以自然这里面有一个过程。
为了说明问题的难度,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我们经过的商业风险和政策风险。
我在这儿举两个例子。
商业风险大家都能想像到,企业亏损了、竞争激烈等等。
其实我在这儿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因为我们是中国科学院的人,原来都做研究工作的,实际就是书呆子,因此一开始的商业风险实际上就是被骗。
我们这20万块钱,成立不到半个月,就被江西省妇联的一个女同志骗走了。
我在这儿讲一个我被骗的最痛苦的一个例子,那是1987年,我们一开始的时候,就是靠出卖技术劳力积累资金。
什么叫出卖技术劳力?就是给人家验收机器、讲课、维修做这些事情,积累了90万。
1987年以后我们就开发了联想汉卡。
联想汉卡本身的相对利润很高,比如说利润高达40%,但是绝对利润不高,因为它不是个大东西。
后来我们就发现要把它插在PC机上同时卖PC机。
当时我们卖别人的机器,又没有本钱,怎么办呢?那几年,正是官倒很热闹的时候,有很多企业有外汇,他们就买来机器,但他们不会卖,就让我们来卖,我们就拿一台,卖一台,卖完了交给他钱,从中大概提5%或者10%的利润,使得我们自己能够运转起来。
到了1987年左右的时候,我们懂得了,用户要什么机的机器,我们应该怎么卖。
这时,我们想能不能从香港直接进口呢?这本身的利润应该是很高的。
在1987年4月份,我们跟香港的一家公司联络,双方比较了解了以后,请他做IBM的代理,如果我们能够给IBM拿100万美元订单的话,我们将会拿到一批非常便宜的机器,利润达到40%,这就有很大和利润,于是我们就想做这件事情。
这件事情做起来难度在哪儿呢?因为在中国买IBM的机器要经过出口商,要通过进口公司。
进出口公司给批文,大家现在可能还记得,什么叫官倒,官倒就是倒批文,进出口公司有批文,另外还要有外汇,我们要拿人民币去换外汇。
因为我们确实没有任何背景,两眼一抹黑,在这种情况下,是我和我的主要助手,常务副总裁李勤同志,他在北京负责借钱,我到深圳去找进出口公司。
找到以后,请他把钱拿过去。
进出口公司还通过人介绍了一个林老板,见到了以后,我就把这笔钱交给他了,然后我就回到北京。
回到北京以后,在那儿的人,后来告诉我,钱根本没打过去,这时候我再回到那儿去,发现人找不着了。
当时给了他多少钱呢?300多万!当时人民币跟美元的汇价是1:6.5,拿走300多万,当事人找不着了,一下就给我吓晕了。
这时候就到处打听那个人,后来终于知道了那个人家住在什么地方。
大家可以想像,那会儿准备拿砖头劈人的劲头都出来了。
林先生家里发现了这些情况以后,知道这是要拼命了,于是把我请进去了,我才弄清楚,他们以为我们是个官办的公司,公家的钱挪用了没关系,他不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这一来,我们才明白,他把我们的钱挪用了,还不是想拿走。
终于我们把钱要回来,然后大家费了很多周折才打出去,最后把这件事做成了。
事做成了,大概一共花了两三个月,这批机器运到北京以后,赚了很大的利润。
那天有个很动人的事情,我跟李勤几个人庆功,就在这时候,李勤一家伙躺在沙发上,经检查是特发性房颤,后来李勤背病一直背到今天,那次是第一次。
他被送到医院以后,我就犯毛病了。
追钱的过程有两个多月,在这两上月,一到夜里两点钟的时候我就被吓醒了,心狂跳不止,今天大家听着笑话,当年真的是很痛苦的。
后来钱追回来了,机器也买回来了,可毛病就去不了了,每天到夜里两点多钟吓醒,心狂跳不止,后来被送到医院,听人家说,我住院的那个样子,很像日本电影《追捕》里的横路竞二。
我再讲一个政策风险的例子。
也是1987年,就是那次机器买进来以后,我们内部实行了承包制——就是根据机器销售的情况来确定奖金多少。
谁知道由于进货特别好,渠道特别畅通,承包的效果特别突出,突出到吓人的程度。
怎么回事呢?就是我们承包部门的经理和他那个部门里的十几个人,人均奖金高达6000多元。
当时我的工资才100百多块钱,按照当时国家的规定,奖金如果超过了3个月的工资,超出的部分要交奖金税300%。
这样一来,我们研究了一下,有三条三出路:第一个出路就是把钱发下去,把税交给国家,拿到工资,钱也没了,公司关门;第二条路,就是跟得奖金同志说“咱们来年再发”。
我们想了想,也不行。
那么只有走第三条路,就是拿支票换现金,把奖金发了,我们不是私营企业,我们是个国营企业,我和几个副总经理都是一点奖金没有,我们要担着风险,钱发给下面。
我们做的结果是群众的积极性大为高涨,但是两年以后东窗事发,发奖金的事出了毛病,出了毛病以后追查起来,一直追到联想了,我们企业赔了9万多块钱,同时给了我一个警告。
但是有意思的是什么呢?不一年多的时间,国家的政策取消,改成现在的所得税。
因为那种税务局法根本不适合,在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多政策尚不健全,因此政策在不断调整。
一个企业跑在前面做的时候,你办的事原来政策不让办,这种情况就有很大的风险,这就是我们在开办的时候承担的政策风险。
至于说这些老的创业者,确确实实极其艰苦,付出了无比的艰辛。
这就存在一个机制问题,像美国的公司,像比尔〃盖茨、格鲁夫创办微软和英特尔,他们当年创办了之后,拿的资本金可能比我们20万还少,也就是一两万美元。
但是他们为什么能做成呢?主要是创业者和管理人员本身就是主人。
高科技企业能不能发展,机制问题不能说是一个高科技企业发展好的充分条件,但它一定是必要条件。
我们公司之所以能够发展,跟中国科学院,我们的大股东非常开明是分不开的。
我们的大股东在1993年左右的时候,就向我们主动提出,要把35%的分红权给我们的员工,这样,我们就能够给创业的一些员工和公司的所有的骨干有分红权,他不是股东但是有分红权,这样的话,老同志就能非常高兴的让年轻同志到第一线工作,也就形成了新老交替的必要条件。
所以我跟大家讲,新老交替的事情,确实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很多国营企业很难做到。
在联想,人的层次分成三层,一种是战略策划层、一种是战术组织层、一种是具体实施层,大概分了这么三类。
讲到这儿的时候,我就想讲一下企业管理人。
因为大家知道,在硅谷每年是几百家企业挂牌上市,或者股票飙升,同时也有几百家企业会垮下来,为什么呢?他们完全是靠一种产品本身来决定企业情况,产品好了就上去,产品被别人超过了就下来。
但是像联想这样,要求一个长远发展的企业,它主要的问题是管理体系,所以我们把管理分成三个要素,有三个方面。
中关村有5000家企业,我想大概在1987年、1988年90%的企业带了一个辫子,就是说很多企业都垮了,垮的原因是什么?其中可能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到底是在懵着打,还是在想着打。
懵着打就是毫无战略,什么好我做什么,什么急需我做什么。
倒卖光碟赚钱我就卖光碟,光碟卖到一定情况,国家抓的厉害了我就垮了,这样的公司就没有一种战略决策的考虑。
但是很多企业是制定战略的,仍有成败之分,可见战略制定极其重要。
我们知道Intel现在芯片,386、486,奔腾……大家觉得全是技术的发展,其实不仅如此,386和486发展的时候,Intel已经到极限了,为什么呢?当时使用DOS操作系统,机器的速度根本就用不了这么多Intel如果再往高发展的话,就没有这么大和利润市场,如果他不做的话,他就会被CID这些企业淹了,这时候Intel就主动跟微软联系,能不能大家一起来把市场开拓起来,于是Windows 操作系统在Intel的鼓励下才做开。
Windows操作系统一出来以后,奔腾立刻用上了。
跟着多媒体等出现,奔腾立刻用到了现在网络、 Internet的时候,Intel 公司根据我们的分析,原来闹了半天,他不仅是把精力投放在做芯片上,他花了很大的力量在推动应用市场,他在中国想尽办法帮着我们来扶植软件业。
这是什么意思?你卖芯片你怎么扶植软件业呢,原来他对这些问题有更深层的道理。
像这样的例子,外国企业界很多,就是把把棋子后几步看得比较明白,这就是一个战略实施的作用。
刚才我讲到了我们公司起步的过程,我顺便说一下,我们联想走了一个什么轨迹呢?先是出卖劳力,挣了钱以后,跟着我们做汉卡,然后把汉卡插在微机上卖微机,然后PC机路打通以后,跟着我们就想,我们不能光甘心这么做,我们科学院计算所的人,我们应该研制自己的微机,但是在中国非常困难。
在1988和1989年的时候,中国计划经济的体制还很强,我们拿不到国家的生产批文,无论如何不能给。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在全中国已经有上百条微机的生产线了,为什么还要再加你呢,他们每条线一年都生产很多,为什么你们还要做呢?道理说不通啊!于是我们就设计了一条道路,打到海外去,我们打到了香港。
第一步我们怎么样去做流通领域。
积累了资金然后我们怎么样又去形成一个自己设计,自己生产制造机器。
这些做好了以后,国家计委的同志,电子部的同志到香港看了我们,认可了,觉得“哎呀”真是不简单,他们在海外能做到”。
这时候才给了我们生产批文,这时候我们才回到中国大陆,形成了联想在国内的品牌,那是1990年的冬天的事情。
现在的PC把品牌去掉了,已经变成市场经济了,情况就好多了。
但是走这条路的过程,不是我懵着干的,是我确实进行了精心的战略策划。
所以从1989年以后,我就开始学着进行战略分析。
那么进行战略分析都做什么事情呢?后来我逐渐地为制定战略的部门定了这么几个步:第一步,要制定一个战略发展指导思想。
联想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呢?第一,我们要办一个长期的公司,我们要办上百年、老字号,这是我们的想法。
第二,联想要有规模,要大到最后能够跟世界500强比。
第三,要的是高技术领域,我们不再在发展领域发展,这就是我们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