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9《将相和》廉颇简介北京版

合集下载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9《将相和》名优课件北京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9《将相和》名优课件北京版
将相和
课文根据《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史记》 用为人物写传的形式来反映历史,成功地描写了 众多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如,治水三过家门 而不入的大禹,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西楚霸王项羽。 它既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著作,又是一部杰出的文 学著作,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作者是汉代的史学家司马迁。
体现了蔺相如以大局为重、顾全大局。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 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 迎接。
体现廉颇的,茎坚硬, 可作杖。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形 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自请严厉责罚。 近义词: 引咎自责 反义词: 兴师问罪
想象说话
如果当时围观的百姓看到了这感人的一幕,他 们会说些什么?这件事如果传到赵王或秦王的耳朵 里,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廉颇的属下或蔺相如的 属下看到大将军廉颇负荆请罪,又有何感想?今天 的你看到了这感人的一幕,回想起生活中和他人相 处的点点滴滴,又想说些什么?请你任意选择一个 角色说一说。
结构图 完璧 归赵
近义词
商议—( 商讨 ) 允诺—( 承诺 ) 抵御—( 抵挡 ) 削弱—( 减弱 )
反义词
削弱—( 增强 ) 胆怯—( 勇敢 ) 拒绝—( 答应 ) 抵御—( 进攻 )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 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 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 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 要往柱子上撞。
学了《将相和》这 篇课文后,你喜欢文中 哪个人物?为什么?
勇敢机智 --足智多谋

蔺相如
--临危不惧
顾全大局 --忍辱退让
贞 爱
廉颇 知错就改 --豪爽直率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9将相和实用教学课件北京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9将相和实用教学课件北京版

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 买不到。
绝口不提:因回避而不说。 攻无不克:攻城夺地,没有拿不下来的。 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这两个成语多指善于打仗。 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渑池:地名,在今河南渑池县境内。
完璧归赵: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 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 对身体不好哦~
2021/4/2
9
பைடு நூலகம்
(1)课文中出现了那些人物?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它由几个独立的小故事组成的? 你能给出小标题吗?
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 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 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 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 看。”
中间有孔。本课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 国人卞和发现的一块玉制成的璧。“完 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送回赵 国。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比喻把东西完 好无损地归还原主。
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用来打人
的东西。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 条,到蔺相如家请罪。这个成语现用来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休息时间到啦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 生气极了……
“我就跟你拼了” “秦王被逼得没法,只 好敲了一下缶。”
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 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 “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 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 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 下不了台!”
小学复习课件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9将相和实用教学课件北京版
将相和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9《将相和》精品课件北京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9将相和精品课件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9《将相和》精品课件北京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9将相和精品课件
• 如果当时老百姓看到这一幕,他们会说些什么? • 这件事情传到秦王或赵王耳朵里,他们可能说什么? • 廉颇的手下看到他负荆请罪,又有什么感想? • 你看到这动人的一幕,回想生活中和他人相处的点点
滴滴,又有什么想说的吗?
小试身手
1.这个故事一直被后人传为佳话,你想 想他们当时都说了些什么话。
2.谁来演演?
试对对子
宰相肚里能撑船 将军背上能插荆
总结全文
勇敢机智 ——足智多谋
蔺相如
不畏强暴 ——临危不惧
廉颇
顾全大局 ——忍辱退让 知错就改 ——豪爽直率
同忠 心贞 协爱 力国
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眼光决定未来的一 切,相信成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 生有挫折没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
协的信念。
谢谢观看
渑池之会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Fra bibliotek休息时间 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 对身体不好哦~
2021/4/2
9
廉颇忽然醒悟了,来到相府门前……
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 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 地出来迎接。
想象说话
小学复习课件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9《将相和》精品课件北京版六年级语 文上册第八单元29将相和精品课件
简介背景: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当时有齐、楚、 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并存。秦国 最强大,要统一 中国,不断向其它六国 进攻。赵国紧邻秦国,是一个比较弱的国 家,常受到秦国的侵略。
带着问题读课文
1.本课由三个小故事组成。先给每个故事加个小标题, 再说说这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2.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为什么非常 着急?蔺相如是怎样做到完璧归赵的?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9将相和蔺相如简介北京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9将相和蔺相如简介北京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9将相和蔺相如简介北京版蔺相如,生卒不详,战国时期赵国上卿,为赵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相传为河北曲阳人。

在强秦意图兼并六国、斗争逐渐尖锐的时候,不仅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让秦国的图谋屡屡受挫,更难得的是,他有容人之量,以大局为重,“先国家而后私仇”,是一位胸怀广阔的政治家。

他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外交家和思想家;他,无畏的胆略,超人的智慧,博大的胸怀和以国事为重的思想品德,可以说是驰誉九州,光耀千古。

我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为我们展现了蔺相如光彩夺目的人生片断。

1。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9将相和原创教案北京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9将相和原创教案北京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9将相和原创教案北京版【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历史故事,是根据《史记》中《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

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林祥入的活动为线索,通过记叙“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小故事,写出了蔺相如在秦赵两国矛盾冲突中为赵国立下的功劳,以及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过程。

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顾全大局的品质,以及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凸现了蔺相如、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美德。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含3个多音字“答 dā”、“便pián”、“削xuē”)以及新词,认读2个字2.感受人物形象,了解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顾大局、识大体的品质和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体会他们的爱国思想,并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3.学习评价课文中的人物。

4.给3个故事加小标题,了解3个故事之间的联系,体会过渡句的作用。

5.复述或表演其中一个故事。

【教学重点】感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的结构的独特。

【学情分析】学生对课文中讲的故事应该有所耳闻,但对当时的历史了解得不会很清楚,对当时复杂的社会背景也许弄的不是很明白,对当时的各国利害关系学生也不会很清楚,所以建议老师、学生查一些历史资料,了解战国七雄的情况,清楚当时各国的利害关系。

【教学方法】讲读法、自学法【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

设计本课书的教案时,依据新课标的要求,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的联系。

努力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创设更多的自主学习的平台。

指导学生给三个小故事加小标题,是一种概括能力的训练。

学生按课文中已出现的“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等概括当然可以,只要基本符合故事内容的其他概括方法也应肯定,关键是要学生讲出概括的理由。

至于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只要学生能说出其中的因果关系即可,不必要求过高。

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完璧归赵”的结果是蔺相如被封为上大夫,这是他在“渑池会”后晋升为上卿的前提,而蔺相如晋升为上卿,是将相产生矛盾的直接原因,有了将相之间的矛盾才有了解决矛盾的“负荆请罪”。

河南省平顶山市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29《将相和》同步讲解教案 北京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

河南省平顶山市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29《将相和》同步讲解教案 北京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

将相和【教学目标】1。

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正确读写“召集”、“商议"、“允诺”、“隆重”、“约定”、“胆怯”、“推辞”、“拒绝"、“能耐"、“诸位”、“和氏璧”、“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负荆请罪”、“同心协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课文内容,领悟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1)读准生字词语,通读课文.(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三个小故事,分别是哪些小节?(3)给三个故事加上小标题.2。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题讲析】本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记叙了蔺相如在“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这两件事上建立奇功,被赵王封为上卿,职位高于老将廉颇,廉颇很不服气,想让蔺相如下不了台,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有意避让他,廉颇明白真相后,到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的事.【文章脉络】【主题探讨】主题解说:本文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及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同时还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思想。

感悟心语:蔺相如胸襟广阔,智勇双全,为国家利益不计个人得失,高风亮节,难能可贵。

在他忍辱退让行为的感化下,廉颇知错就改,负荆请罪,用一片赤诚赢得一生的朋友,换来了国家的安宁。

其实,小到一个集体,大到—个社会,都必须以和为贵,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写作技巧】通过典型事件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

所谓典型事件就是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通过典型事件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可以使人物形象具体可感、生动逼真。

本文通过“完璧归赵”刻画了蔺相如的深谋远虑,才智过人;“渑池之会”再一次显示了他的机智勇敢;“负荆请罪"高度赞扬了他容忍大度的宽阔胸怀,也表现了廉颇直率勇敢、热爱国家和知错就改的品质.这种描写方法就是通过典型事件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9《将相和》实用教学设计北京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9《将相和》实用教学设计北京版

将相和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不畏强暴,机制勇敢和对友胸怀宽广,忍辱推让的好品质,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从三个小故事中任选一个演一演。

教学重点:1.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2.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引入,整体感知1.同学们,你们喜欢历史故事吗?为什么喜欢?你知道的历史故事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历史故事--板书:将相和2.请同学们读课题。

看到课题时,你想到了哪些问题呢?3.(检查预习〕通过预习,你解决了哪些问题?(学生板书文中出现的三个小故事)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弄明白呢?二、深入探究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读书。

1.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个故事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解决了哪些问题?2.全班交流。

相机指导朗读。

3.你喜欢谁?为什么?(学生板书自己喜欢的理由,就是人物具备的品质)4.他们两个人使我们喜欢的相同之处是什么呢?(爱国之心)三、作业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自由结合,练习表演故事。

第二课时一、回忆1.说自己弄明白的问题。

2.提出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

这三个故事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二、深入探究1.继续读书,讨论这些问题。

继续讨论。

2.交流。

三、表演小组表演自己喜欢的小故事。

大家认真看,看后做评论:哪里演得好,哪里不好,为什么?四、总结1.通过学习,解决了哪些问题?有什么收获?获得了什么启发?2.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如何修改?3.还有哪些问题?我们课下讨论,查找资料解决好吗?五、作业小组合作,编写课本剧。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9将相和同步精品课件北京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9将相和同步精品课件北京版

说一说
• 文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呢?为 什么? –秦王 赵王 廉颇
蔺相如
学习方法 :
1、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体会人物的品质;
2、联系上下文。
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眼光决定未来的一 切,相信成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 生有挫折没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
协的信念。
谢谢观看
小学复习课件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9将相和同步精品课件北京版
简介背景: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当时有齐、楚、燕、 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并存。秦国最强大, 要统一 中国,不断向其它六国进攻。赵国紧邻 秦国,是一 个比较弱的国家,常受到秦国的侵 略。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领悟3个故事之
• 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 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
顾全大局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 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 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 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闹不和,就会 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 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 们赵国啊!”
• 如果你是廉颇,现在面对这样一个“一人 之辨,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 万之师”、爱国的人才,你还会不服气吗? 那会怎么做?怎么说呢?他们两人最后的 结果样?
原因所在
• 廉颇不服,认为自己得到重用,靠的 是( 立战功),而蔺相如得到重用靠的是 ( 嘴)。

蔺相如立
功,是仅仅靠 一张嘴吗?
完璧归赵
• 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找到描写蔺相如面见 秦王说的话做上记号。
• “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 “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个城……我的脑袋 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铁锋区二小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29《将相和》相关知识 北京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9将相和

铁锋区二小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29《将相和》相关知识 北京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9将相和

《将相和》相关知识1。

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

当时,比较强的国家有七个,即秦、楚、齐、燕、魏、赵、韩,成为“战国七雄”。

秦国是最强的一个。

秦国地处函关谷以西,其余六国在函谷关以东.赵国的东边是富强的齐国,而西是最强大的秦国,赵国处在两大强国之间,因此,在军事上和外交方面的措施,就有关系到国家兴亡的重大意义。

完璧归赵的故事发生在秦国全力进攻楚国的时候,秦国不能集中更多兵力对付赵国,主要是用威胁的手段占赵国的便宜.2.大夫,我国古代一种官职,分为上、中、下三等,“上大夫"是最高的一级大夫。

3。

卿,一种官职,分为上卿、中卿、下卿。

上卿是诸侯下面最高的官职。

廉颇在赵惠文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38年)的时候,因伐齐有功,已经被提升为上卿;蔺相如也做上卿,但由于是文官,上朝集会时,位置在廉颇的右边,秦汉以前以右为尊,所以课文中说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

《灯光》说课稿一、说教材《灯光》是六年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组课文大多以革命故事为题材,学习这些文章,可使学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和美好情感的熏陶。

《灯光》是一篇回忆性文章。

主体部分通过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革命精神,说明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课文内容通俗易懂,饱含深情,是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教育的优秀教材。

二、说学情文中所写的战争年代与学生所处的和平环境相去甚远,学生知之甚少,可能无法体验当时的处境,因此,课前要收集查找有关资料,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多感悟.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和六年级语文素养的学习,特别是考虑到学生平时对这类文章接触的不是很多,故理解这篇课文的深刻感情时有一定的困难。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根据教材本单元教学要求:“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缅怀革命先辈,继承光荣传统;还要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在今后的习作中加以运用.”结合本课及学生特点,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

六年级语文上册 29《将相和》课件2 北京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 29《将相和》课件2 北京版
• 这一设计的目的: • 1.从中体会文章在用词、句方面的高超技巧,
有利于以后的写作。 • 2.也能从中概括人物形象特点。
第十二页,共16页。
自主(zìzhǔ)交流
• 1.交流不懂得地方 • 2.交流自己的感想 • 3.假设自己是其中(qízhōng)的一人,自己会
怎么做???
第十三页,共16页。
第四页,共16页。
• 3.情感目标 • 体会文章(wénzhāng)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
团结协作的能力。
第五页,共16页。
教学(jiāo xué)重点
• 1.抓关键词,品位人物言行,概括人物特点, 较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训练学生语 感以及其他(qítā)语文能力。
• 2.借助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大家(dàjiā)好
第一页,共16页。
将相和
级下册
人教版 语文(yǔwén)五年
第18课时
第二页,共16页。
一、教材(jiàocái)简析
• 本课是这一单元中“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这一重点训练项 目的一片课文。《将相和》是根据《廉颇.蔺相如传》改写 的一部历史故事课文。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 荆请罪”三个故事,突出表现了蔺相如临危不惧、足智多谋、 顾全大局,廉颇知错就改以及两人为国家利益团结协作的品 质。三个小故事叙述形式相似,既有相对的独立性,有紧密 联系。
第六页,共16页。
教学(jiāo xué)难点
• 1.分清(fēn qīng)事物的前因后果 • 2.搞清各段落之间的联系
第七页,共16页。
教法(jiào fǎ)与学法
• 在本课的学习中,采用的是“自主学习,自 主阅读”的教学方法。
• 教具(jiàojù)准备:挂具,投影仪,多媒体 等

万源市二小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29《将相和》相关知识 北京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9将相和

万源市二小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29《将相和》相关知识 北京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9将相和

《将相和》相关知识1。

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

当时,比较强的国家有七个,即秦、楚、齐、燕、魏、赵、韩,成为“战国七雄”。

秦国是最强的一个。

秦国地处函关谷以西,其余六国在函谷关以东.赵国的东边是富强的齐国,而西是最强大的秦国,赵国处在两大强国之间,因此,在军事上和外交方面的措施,就有关系到国家兴亡的重大意义。

完璧归赵的故事发生在秦国全力进攻楚国的时候,秦国不能集中更多兵力对付赵国,主要是用威胁的手段占赵国的便宜.2.大夫,我国古代一种官职,分为上、中、下三等,“上大夫"是最高的一级大夫。

3。

卿,一种官职,分为上卿、中卿、下卿。

上卿是诸侯下面最高的官职。

廉颇在赵惠文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38年)的时候,因伐齐有功,已经被提升为上卿;蔺相如也做上卿,但由于是文官,上朝集会时,位置在廉颇的右边,秦汉以前以右为尊,所以课文中说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

5 科学幻想之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2、了解科学幻想家凡尔纳一生的作品及他的科学设想付诸实践的故事,感受凡尔纳惊人的想象力和预见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读自悟、小组和全班交流相结合的形式交流阅读感受,体会“科学幻想之父”这一称谓的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科学幻想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大胆进行科学幻想的情趣.教学重、难点:感受凡尔纳的与众不同之处,明白幻想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认识科学幻想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步骤: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海底两万里》呢?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你们在课下已经搜集了关于“儒勒.凡尔纳”的相关资料,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凡尔纳的相关资料,激发孩子们学习文章的兴趣。

同时可以检查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9《将相和》精品教案北京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9《将相和》精品教案北京版

将相和教学目的:1.掌握生字词;2.能抓住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务求理解的读书习惯;3.懂得遇事要从国家利益出发,顾大局,识大体,讲团结。

教学重点:准确概括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各段与整篇文章的关系。

预习提示:本文篇幅较长,但故事情节并不难懂,语句也不难读,历史故事也为学生喜闻乐见,预习时要能理解字词,熟练地读通课文,并考虑课后作业问题。

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要重点用于概括人物特点和搞清联系上。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在预习的基础上,从整篇入手,初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组织分段,仔细阅读第一大段;开始接触第二大段。

教学步骤:一、启发谈话1.题解。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提示学习课文的要求。

(学习方法)①写人物的文章,要抓住人物特点。

②课文是由三个独立完整的故事结构而成,写的是两个人物间发生的事,学习时还应抓线索以理解三个故事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

二、指导分段1.通读全文,考虑分段要求。

2.讨论分段。

重点研究二、三两段间过渡段的归属,要从内容和逻辑关系上理解。

三、讲读第一大段1.轻声朗读,读后说出小标题,写谁。

2.理出故事的情节(起因,经过、结果)。

3.讨论:从三层内容的叙述看出蔺相如是怎样一个人。

4.小结。

①这个故事为什么叫“完璧归赵”?蔺相如为什么能完璧归赵?②挖掘蔺相如的思想品质。

③设疑。

这个故事与下文有什么联系,与全文有什么关系。

(围绕线索考虑)④归纳学法(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抓人物特点)。

四、用学习第一大段的方法学习第二大段,考虑怎样理清情节,抓人物特点。

课后反思:学生能过正确的写出短文的小标题。

学生能通过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分析人物的个性品质。

这篇课文,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理解故事内容不是重点,更不算难点,结合新课标中关于阅读教学的有关论述,我确定了“蔺相如”和“廉颇”从“和”到“不和”的发展过程和内在原因为学习的重点。

难点定为理解三个故事各自的原因和结果以及这三个故事之间的互相因果关系。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9《将相和》教案北京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9《将相和》教案北京版

《将相和》教案一、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4.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二、教学重点1.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2.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习生字词2、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人新课1.“战国时候”是什么时候?(公元前475一公元前221,离现在两千多年了。

)2.秦国是当时“七雄”中最强的一个,总有吞掉其他国家的野心。

赵国的东面是比较富强的齐国,西面是强大的秦国,赵国处在两大强国之间,因此在军事和外交方面的措施,就具有关系国家兴亡的重大意义。

3.今天我们学习的《将相和》就是发生在秦,赵两国之间的故事(板书:将相和)。

三、检查预习1.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2.指名读课文,课后纠正字音。

3.说一说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4.课题中的“将”“相”分别指的是谁?“和”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四、讲读课文的第一部分1.默读第一部分。

(出示“完壁归赵”挂图)2.思考讨论:(1)“完壁归赵”这个故事的前因、后果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是怎样一?个人?(2)给这一部分加小标题。

(完壁归赵)3.指导朗读第一部分。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学习“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体会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和廉颇的知错就改的品质。

教学过程:一、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回忆这部分的主要内容二、讲读课文第二部分(出示“渑池相会”的挂图)1.指名读第二部分。

2.思考、讨论:(1)“渑池相会”的前因、后果是什么?从“渑池相会”可以看出蔺相如是怎样的个人?(2)给第二部分加小标题。

(渑池相会)3.指导朗读第二部分。

三、讲读课文第三部分(出示“负荆请罪”挂图)1.指名读第三部分。

2.思考、讨论:(1)第一、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有什么联系?(2)第三部分主要内容是什么?教师讲解“上卿”。

七里河区四小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9将相和推荐拓展阅读北京版

七里河区四小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9将相和推荐拓展阅读北京版

渑池之会公元前279年(赵惠文王二十年),秦昭王想和赵国讲和,以便集中力量攻击楚国,于是派使者到赵国,约赵王在西河外的渑池(今河南渑池县境内)见面,互修友好。

赵王害怕,想不去,大将军廉颇和上大夫蔺相如商议,认为赵王推辞不去不好,就劝赵王去:“秦王约您会议,如果大王不去,那就显得赵国力小而胆怯了,还是去好。

”赵王听从了廉颇、蔺相如二人的建议,与蔺相如一起去了。

廉颇带领大军把赵王送到边境,临分手。

对赵王说:“这次大王去渑池,路上来回的行程,加上会见的时间,估计前后不会超过三十天.为了防止意外,要是过了这个日期大王还未回来,请允许我们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扣留大王要挟赵国的念头.”赵王同意了。

廉颇还在边境上布置了大量的军队,防备秦国的进攻.到了渑池,见到秦王,双方行过礼,便在筵席上叙谈,酒到中巡,秦王对赵王说:“我听说你喜欢鼓瑟,我这里有瑟,就请你奏一支曲子助助兴吧!”赵王不敢推辞,只好弹了一曲。

这时,秦国的御史走了过来,在简上写到: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赵王在渑池宴会,秦王命赵王鼓瑟。

蔺相如见此不悦,上前对秦王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击缶,我这里有个缶,请你敲敲缶让大家高兴高兴。

”秦王听了勃然大怒,不答应。

蔺相如又端起缶走过去,献给秦王,秦王还是不敲。

蔺相如就说:“现在我离大王只有五步,如果大王不答应,我拼着一死,也要溅你一身血。

”秦王的侍卫看到秦王受到胁迫,慌忙拔出刀来,要杀蔺相如.蔺相如瞪着双眼,大喝一声,吓得侍卫连连后退,秦王很不高兴,也只好勉强在缶上敲了几下.蔺相如回头叫来赵国的御史,也把这件事情记下来:某年某月某日,赵王和秦王在渑池宴会,赵王命秦王敲缶助兴。

秦国的群臣说:“请赵王送十五座城给秦王作为献礼。

”蔺相如也说:“请秦王把国都咸阳送给赵王作为献礼.”直到酒筵完毕,秦始终不能占赵的上风。

赵国调集了大军提防秦国进犯,秦国也不敢有什么举动。

金色花我的伯父鲁迅先生1.课前,可要求学生搜集有关鲁迅的资料,如,鲁迅逝世前后的一些情况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别人写的有关鲁迅的文章,鲁迅先生自己写的文章。

昆都仑区二小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9将相和廉颇简介北京

昆都仑区二小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9将相和廉颇简介北京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准备:1。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2.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3。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3。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这一段应该怎样读呢?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感受入手,指导朗读.
二、自由朗读,读通课文。
出示读书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要读正确读通顺,注意读好标注拼音的词语,难读的地方要反复读.(学生自由朗读;指名接读课文;教师和学生评价。)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让学生把握整篇文章的内容,从整体上了解.)
教师指导问号的读法.大家看“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教师范读,学生练习。)(因为这篇文章中的问句比较多,教师在这里引导学生读好一个问句,其他句子学生也会受到启发,从而能读得更好。)
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2.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初步感受。
出示问题:凭直觉,你认为你的一生能活多少天?让学生大胆猜想。估算一下,按80岁计算,能有多少天?你们现在已经过了多少天?这些日子里你留下了什么?通过计算,你有什么感受?(用这些问题调动学生的生活感受和学生对时间的认识,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时间匆匆,为下面学习文章打下基础。)

九龙坡区第一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9将相和推荐拓展阅读北京版

九龙坡区第一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9将相和推荐拓展阅读北京版

渑池之会公元前279年(赵惠文王二十年),秦昭王想和赵国讲和,以便集中力量攻击楚国,于是派使者到赵国,约赵王在西河外的渑池(今河南渑池县境内)见面,互修友好。

赵王害怕,想不去,大将军廉颇和上大夫蔺相如商议,认为赵王推辞不去不好,就劝赵王去:“秦王约您会议,如果大王不去,那就显得赵国力小而胆怯了,还是去好。

”赵王听从了廉颇、蔺相如二人的建议,与蔺相如一起去了。

廉颇带领大军把赵王送到边境,临分手。

对赵王说:“这次大王去渑池,路上来回的行程,加上会见的时间,估计前后不会超过三十天.为了防止意外,要是过了这个日期大王还未回来,请允许我们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扣留大王要挟赵国的念头.”赵王同意了。

廉颇还在边境上布置了大量的军队,防备秦国的进攻.到了渑池,见到秦王,双方行过礼,便在筵席上叙谈,酒到中巡,秦王对赵王说:“我听说你喜欢鼓瑟,我这里有瑟,就请你奏一支曲子助助兴吧!”赵王不敢推辞,只好弹了一曲。

这时,秦国的御史走了过来,在简上写到: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赵王在渑池宴会,秦王命赵王鼓瑟。

蔺相如见此不悦,上前对秦王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击缶,我这里有个缶,请你敲敲缶让大家高兴高兴。

”秦王听了勃然大怒,不答应。

蔺相如又端起缶走过去,献给秦王,秦王还是不敲。

蔺相如就说:“现在我离大王只有五步,如果大王不答应,我拼着一死,也要溅你一身血。

”秦王的侍卫看到秦王受到胁迫,慌忙拔出刀来,要杀蔺相如.蔺相如瞪着双眼,大喝一声,吓得侍卫连连后退,秦王很不高兴,也只好勉强在缶上敲了几下.蔺相如回头叫来赵国的御史,也把这件事情记下来:某年某月某日,赵王和秦王在渑池宴会,赵王命秦王敲缶助兴。

秦国的群臣说:“请赵王送十五座城给秦王作为献礼。

”蔺相如也说:“请秦王把国都咸阳送给赵王作为献礼.”直到酒筵完毕,秦始终不能占赵的上风。

赵国调集了大军提防秦国进犯,秦国也不敢有什么举动。

5 负荆请罪1。

拼写小关卡。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廉将军一再挡我们的道,太欺负人了,我实在咽.(yān yè yàn)不下这口气。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29《将相和》推荐拓展阅读 北京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29《将相和》推荐拓展阅读 北京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寒食东风御柳斜”,春分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苑。苑中垂柳也随风飘动起来了。风是无形无影的,它的存在,只能由花之飞,柳之斜来间接感知.照此说来,一个“斜"字也是间接地写风。
第三、四句,论者多认为是讽喻皇宫的特权以及宦官的专宠.不过我们也不妨只视之为风俗画.“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其中写实的成份是主要的。唐代制度,清明日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以示恩宠。又寒食日天下一律禁火,唯宫中可以燃烛。“日暮汉宫传蜡烛”,皇帝特许重臣“五侯"也可破例燃烛,并直接自宫中将蜡烛向外传送.能得到皇帝赐烛这份殊荣的自然不多,难怪由汉宫(实指唐朝宫廷)到五侯之家,沿途飘散的“轻烟”会引起诗人的特别注意.
3。悟诗情。
师:如果说一、二句是对长安寒食风光一般性的描写,那么三、四句就是这一般景象中的特殊情景了。两联情景中有一个时间推移,一、二句写白昼,三、四句写夜晚,“日暮”则是转折。寒食节普天之下一律禁火,唯有得到皇帝的许可,“特敕街中许蜡烛”(元稹《连昌宫词》),才是例外.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以得到这份恩典.谁优先享受到这种特权的……
廉颇带领大军把赵王送到边境,临分手。对赵王说:“这次大王去渑池,路上来回的行程,加上会见的时间,估计前后不会超过三十天。为了防止意外,要是过了这个日期大王还未回来,请允许我们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扣留大王要挟赵国的念头。”赵王同意了.廉颇还在边境上布置了大量的军队,防备秦国的进攻.
到了渑池,见到秦王,双方行过礼,便在筵席上叙谈,酒到中巡,秦王对赵王说:“我听说你喜欢鼓瑟,我这里有瑟,就请你奏一支曲子助助兴吧!"赵王不敢推辞,只好弹了一曲。这时,秦国的御史走了过来,在简上写到: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赵王在渑池宴会,秦王命赵王鼓瑟。
(学生自读、教师板书题目)

高坪区一小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9将相和蔺相如简介北京

高坪区一小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9将相和蔺相如简介北京

蔺相如简介蔺相如,生卒不详,战国时期赵国上卿,为赵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相传为河北曲阳人。

在强秦意图兼并六国、斗争逐渐尖锐的时候,不仅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让秦国的图谋屡屡受挫,更难得的是,他有容人之量,以大局为重,“先国家而后私仇”,是一位胸怀广阔的政治家.他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外交家和思想家;他,无畏的胆略,超人的智慧,博大的胸怀和以国事为重的思想品德,可以说是驰誉九州,光耀千古。

我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为我们展现了蔺相如光彩夺目的人生片断.6 开国大典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并领悟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述、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2。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七自然段。

3.帮助学生认识“渠、钮、帜、聂”;会写“防、耸、旗、擎、渠、钮、徐、帜、融、检、司、缓”;理解“典礼、城防部队、擎、徐徐上升、缓缓、就位、肃立、瞻仰”等词语。

4。

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培养学生的合理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重点与难点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1。

出示课题,读题.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介绍时代背景(放一段《开国大典》电影片断然后介绍.)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

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从此,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二、学习生字新词要求: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9《将相和》廉颇简介北京版
廉颇,战国末期赵国名将。

周赧王三十二年(公元前283),率军攻齐,取昔阳(今河北晋州西北),因功封为上卿。

曾居功自傲,不服蔺相如位居其上,后感其顾全大局,负荆请罪,结成生死之交,合力抗秦。

三十九年十二月,攻取魏之畿(今大名东南),次年,又攻魏之防陵(今河南安阳西南)、安阳(今安阳西南)。

五十四年,率军驻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抗秦,虽初战失利,但很快摸清秦军弱点,转而采取坚壁避战的方针,欲拖垮远道而来的秦军。

次年,赵王中秦离间计而以赵括取代为将,赵军随即因错误的作战指导而惨败。

赵孝成王十五年(前251),受封尉文之地,号信平君,摄行相国职。

同年,率军8万大败40万燕军于鄗(今河北高邑东南),杀其将栗腹,遂与赵将乐乘进围燕都,逼其割5城求和,后又助魏攻燕。

二十一年(前245),攻取魏繁阳(今河南内黄西北)。

赵悼襄王时,因不满乐乘取代其位而攻走乐乘,自己亦逃至魏都大梁(今开封),但不被重用,欲返赵效力。

赵王困于秦之攻伐,欲复用廉颇,然其使者受权臣郭开贿赂而毁之。

廉颇终不被赵复用。

后又至楚为将,郁郁不得志,卒于寿春(今安徽寿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