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园苏杭园林调研分析
拙政园调查报告
拙政园调查报告拙政园调查报告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
为了深入了解这座园林的历史、文化和景观特色,我们进行了一次拙政园的调查。
一、历史渊源拙政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最初是一座私人园林,由苏州知府王熙凤所建。
王熙凤是一位文化素养极高的官员,他在园林设计中融入了自己的政治理念和人生哲学。
园林以其精湛的建筑技艺和独特的布局而闻名,成为当时苏州园林的代表之一。
二、建筑风格拙政园采用了典型的江南园林风格,注重自然景观和人文意境的融合。
园内的建筑物主要由亭、台、楼、阁等构成,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湖泊和花园之间。
建筑物以精美的雕刻和绘画装饰,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
三、景观特色拙政园以其独特的景观特色而吸引了众多游客。
园内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石舫”、“萤光泉”、“夜明珠”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石舫”,它是一座仿古的船形建筑,坐落在湖中央。
从石舫上可以欣赏到园内的美景,尤其是夜晚的灯光效果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四、文化内涵拙政园不仅仅是一座美丽的园林,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园内的建筑、雕塑和绘画都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如诗词、书法和绘画等。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风采,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游客体验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拙政园的游客体验非常好。
园内的服务设施完善,游客可以方便地找到导游和讲解员,了解更多关于园林的历史和文化知识。
此外,园内还设有茶室和餐厅,游客可以在品茗品茶的同时,欣赏园内的美景。
六、面临的挑战尽管拙政园在吸引游客和保护文化遗产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游客数量的增加给园区的管理带来了压力,如如何合理安排游客的流量、保持园区的整洁等问题。
其次,园区的保护与开发之间需要取得平衡,保护园林的原始风貌,同时提供更好的游览体验也是一个难题。
七、建议和展望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拙政园的文化遗产,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加强对游客的引导和管理,合理分流游客流量,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
调研报告 拙政园
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为明代弘治进士、御史王献臣弃官回乡后,在唐代陆龟蒙宅地和元代大弘寺旧址处拓建而成。
取晋代文学家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句意,将此园命名为拙政园。
王献臣在建园之期,曾请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徵明为其设计蓝图,形成以水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风景的园林。
王献臣死后,其子一夜豪赌,将园输给徐氏,其子孙后亦衰落。
明崇祯四年(1631)园东部归侍郎王心一,名“归田园居”。
拙政园占地72亩,是目前苏州最大的古园林。
拙政园历经400余年,后多次易主分割,现园中建筑与景观多为清晚期的风格,由中区拙政园,西区的补园及东区的归园田居三部分组成。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观、景区、景点的营构,是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精粹之笔。
拙政园中处处呈现各种造园技法如:“步移景异”、“曲径通幽”、“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拙政园处处体现着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思想与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体现。
拙政园,中区为全园精华所在,整体布局以水为中心,空间开阔,层次深远,建筑精美。
主体建筑为远香堂,三开间单檐歇山,四面玻璃门窗,是主人宴待宾客的地方,在其中可尽四周景致。
西区占地十二亩,中有四面环水小山一座,上建有浮翠阁,为西区最高点。
西区主体建筑为三十六鸳鸯馆,分南北两部分,南馆宜冬居,北馆宜夏居。
拙政园的东区,旧时建筑与叠石多不存在,现多为解放后重修,布局以平岗草地为主,凿池筑山,配以亭阁,保留了传统,又有创新具有清新畅朗之感。
中国古典园林,内容极为丰富,集建筑、山石、水泉、林木花草、鸟兽虫鱼、室内外装修陈设等于一体,包含了体形环境艺术和文化传统的丰富内涵可以说是人间最为优美的居住环境。
然而这些丰富的园林内容中,建筑首推第一,它是其他各种内容的依托。
在拙政园中包含了各种类型的建筑物具有各种功能,如楼、台、亭、阁、桥梁、厅堂、馆榭等,可以说是集各种建筑类型之大成。
苏州园林拙政园调研报告Microsoft Word 文档
简介: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属于园林方面的有四处:拙政园、颐和园、避暑山庄、留园。
其中两处在北方,是我国皇家园林的代表作品;两处在苏州,是我国私家园林的代表作品。
关键词:障景隔景移步换景景随步移经过拙政园的墙门和"通幽""入胜"腰门,我们就来到了拙政园的东部。
东部花园的南部有一座三开间的堂屋,名为"兰雪堂"。
"兰雪"两字出自李白"春风洒兰雪"之句,象征着主人潇洒如春风,洁净如兰雪的高尚情操。
中间屏门上有一幅漆雕画,是拙政园的全景图。
从图上看,拙政园为三个部分:东部,曾取名为"归田园居",以田园风光为主;中部,也称为"复园",以池岛假山取胜,是拙政园的精华所在;西部,也称为"补园",园内建筑物大都建成于清代,其建筑风格明显有别于东部和中部。
从图上看,拙政园没有明显的中轴线,没有传统的对称格局,大都是因地制宜,错落有致,疏朗开阔,近乎自然,是苏州诸多园林中布局最为成功的范例。
走出"兰雪堂",迎面看到一座假山,青翠的竹丛和古树,簇拥着一座巨大的石峰,状如云朵,岿然兀立,西侧有两块形状怪异的湖石,两石中间夹着一条羊肠小道。
中间这座石峰叫做"缀云峰",像一个巨大的屏风,挡住来宾们的视线,这种"开门见山"的造园手法,被称作为"障景",起着引人入胜的作用。
过了假山,我们看到的是拙政园的东部主要景色。
明代崇祯年间,刑部侍郎王心一买下东部后,建造"归田园居"。
园内有山岛、荷池、松冈、竹坞,好一派田园风光。
这一部分的主要建筑物,除了"兰雪堂"外,还有"秫香馆"、"天泉阁"、"芙蓉榭"等。
苏州拙政园的调研报告
苏州拙政园的调研报告一、引言苏州拙政园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杰作之一。
作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拙政园融汇了江南水乡的含蓄与典雅,被誉为“园中之园”。
令人称奇的是,拙政园在建造之初曾遭遇多次的毁坏与重建,但如今却以其独特的韵味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本调研报告旨在对苏州拙政园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历史背景、园林构造、文化内涵以及对园林艺术的影响。
二、历史背景拙政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中期,是一位文人吴炳创办的私家园林。
然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拙政园曾经历过多次的改建、毁坏与重修。
特别是在19世纪末的太平天国战乱中,拙政园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几乎被夷为平地。
幸运的是,后来有一位叫做荷花池的财主收购了这片废墟,并承担了拙政园的重建工作。
三、园林构造拙政园总占地面积约为5公顷,由东园和西园两部分组成。
整个园林的布局以水池为主,水池之间有小桥和回廊相连。
西园以假山为主要景观,其中的“去伪复真”假山是拙政园的精华所在。
东园则以花草树木为主,绿树成荫,花香四溢。
整个园林融合了人工和自然景观,给人以舒适宜人的感觉。
四、文化内涵拙政园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审美理念。
园林内的建筑、景观和园林构造都显现出中国园林的特点,如意境的追求、空间的布局和隐喻的运用。
拙政园中的假山、湖泊和花草都具有象征意义,与中国文化传统相契合。
五、对园林艺术的影响拙政园作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在园林艺术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
其精心设计的园林布局、独特的建筑风格以及艺术方面的创新都对后来的园林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少园林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借鉴了拙政园的特点,使其成为园林艺术领域的经典之作。
六、总结苏州拙政园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杰作,其历史背景、园林构造、文化内涵以及对园林艺术的影响都值得深入研究。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拙政园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并对其在园林艺术领域的地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园林艺术。
拙政园园调研报告
拙政园园调研报告拙政园是中国古代私家园林的代表作之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
作为苏州园林的典范之一,拙政园具有独特的设计风格和文化内涵。
本次园调研报告将从拙政园的历史沿革、建筑特点、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拙政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由学士和总督的父亲冯完全所建。
在清代中期,冯氏宅园逐渐破败,后来被平章阁员异乡樵采名为拙政轩。
后来购买者何藩以“拙政”为名,修葺扩建,并重新命名为拙政园。
拙政园的修建历经几代人的努力,最终在光绪年间基本成型。
拙政园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南方园林和北方园林的特点。
整个园林面积为5.2公顷,由东园和西园两部分组成。
东园以湖泊为中心,水面占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西园则以山水、建筑和植物为主要景观。
这种水文特色使得拙政园成为江南水乡的代表,而且还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拙政园的建筑以“因地制宜”为原则,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了丰富的景观。
园中建筑主要分为主轴线和次轴线两个部分,主轴线沿着东西走向,次轴线穿插其中。
优雅的廊架、精巧的小桥、流畅的流水、曲折的石径等构成了拙政园独特的景观。
尤其是园内的春雨廊、轻雾桥和琴台等,更是成为了苏州园林中的珍贵文化遗产。
拙政园的文化内涵深厚,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园林艺术和文化精神。
园内的各个景点和建筑物都蕴含了人们对生活、自然和艺术的理解。
例如,拙政园内的曲径通幽、雅致的景观,借助它们来表达道家思想的追求;而明代天工石雕凭借独特之技法雄踞园内。
此外,拙政园还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
例如,拙政园内的一座石坊,上面刻有清代乾隆皇帝所书的“拙政园”三个字;还有一座光绪年间的雕刻艺术品——壁虎墙,以其精美的刻画和形象逼真的壁虎雕塑而闻名于世。
总而言之,拙政园作为苏州园林的代表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它展示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博大精深,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和建筑的珍贵瑰宝。
对于研究园林文化和传统建筑的人们来说,拙政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研究对象,也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旅游景点。
拙政园实践调研报告
拙政园实践调研报告拙政园实践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拙政园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园林。
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拙政园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其独特的建筑和园林景观。
为了更好地了解拙政园在旅游管理和体验方面的运营,我们进行了拙政园的实践调研。
二、调研目的1. 了解拙政园的旅游管理模式和策略。
2. 分析拙政园的游客人流量和满意度,并找出其优势和不足之处。
3. 探索拙政园在未来发展中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三、调研方法1. 文献资料收集:收集拙政园的历史背景、旅游管理方面的资料。
2. 实地调查:通过拜访拙政园,观察游客服务、环境卫生等情况,并与工作人员进行访谈。
3. 数据分析: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四、调研结果1. 旅游管理模式和策略拙政园实行了精细化管理,在人员配备、服务流程、安全保障等方面做到了精确和细致。
此外,拙政园还强调了传承与创新的平衡,通过保护和修复古建筑、注重文物保护等方式,使得拙政园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
2. 游客人流量和满意度根据调查数据,拙政园每年接待大量游客,其中包括来自国内外的游客。
游客对拙政园的建筑、景观和环境赞誉有加,但也有部分游客反映在旺季期间,游客数量过多导致拥堵和排队的情况。
3. 可持续发展策略拙政园已经考虑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努力保护和修复古建筑、保护水环境等。
然而,在游客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拙政园还可以进一步优化旅游管理模式,提高游客流动效率,减少排队时间,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五、调研结论拙政园在旅游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精细化管理和传承创新,实现了独特的园林文化体验。
然而,拙政园也面临着游客数量过多以及游客满意度不高的问题。
因此,建议拙政园在管理和服务方面进一步完善,通过提高游客流动效率、增加游客服务设施等方式,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受。
六、调研建议1. 提升游客服务体验:增加游客服务设施,提供更多的服务项目,提高游客满意度。
拙政园调研分析报告
拙政园调研分析报告标题:拙政园调研分析报告引言:拙政园作为中国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为了更好地了解其吸引人之处,我们进行了一次拙政园调研。
本报告将通过调研结果,分析拙政园的特点以及对游客的吸引力。
一、调研方法和过程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访谈等方式,共有100名游客参与了调研。
问卷调查主要了解游客对拙政园的印象以及对其吸引力的评价。
实地观察包括对园林布局、景点设置等方面的考察。
访谈则通过与游客沟通,了解他们的游览体验和需求。
二、拙政园的特点1.园林布局精巧:拙政园以苏州园林的精致、雅致而闻名,园林内的建筑、石桥、湖泊等相互交织,形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
2.文化内涵丰富:拙政园注重展示苏州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园林艺术、宜居理念等为主题,通过各种文化元素的展示,让游客领略到苏州的历史和文化。
3.历史价值突出:作为苏州历史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拙政园保存了许多古代的建筑和文物,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4.园林氛围浓厚:拙政园的建筑、植物、水景等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的园林氛围,让人身心舒畅。
三、对游客的吸引力1.文化体验:通过参观拙政园,游客可以感受到苏州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加深对中国艺术和历史的了解。
2.休闲放松:拙政园的园林氛围和环境非常适合游客放松心情,享受悠闲的时光,远离尘嚣。
3.知识获取:在拙政园,游客可以了解到园林建筑的构造和设计原理,对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4.艺术欣赏:拙政园内的建筑、石雕、绘画等艺术品都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精髓,对于喜爱艺术的游客来说,是一场视觉盛宴。
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拙政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拙政园以其精巧的园林布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浓厚的园林氛围,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光顾。
游客在拙政园中可以获得文化体验、休闲放松、知识获取和艺术欣赏等多重需求的满足。
然而,也要注意保护好拙政园的历史价值和环境,确保它能够长久地向游客展示苏州的独特魅力。
拙政园苏杭园林调研分析PPT课件
04
苏杭园林比较分析
布局与结构比较
拙政园
杭州园林
采用自然式布局,山水相映,建筑错 落有致,空间层次丰富。园内以水景 为主导,湖面宽阔,岛屿和桥梁等元 素点缀其间。
布局较为自由,注重自然与建筑的和 谐统一。以山石、水池、植物等自然 元素为主导,建筑多采用白墙、灰瓦、 木构架等传统形式。
苏州园林
多采用庭院式布局,建筑与园林融为 一体,空间紧凑。以建筑为主导,通 过建筑的不同组合和空间变化,创造 出丰富的景观效果。
文化传承
在园林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和 历史元素,体现独特的地域特 色和时代印记。
空间布局
学习传统园林的空间布局手法, 通过合理的空间划分和层次感, 营造出宜人的环境氛围。
创新发展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技 术和审美观念,创新发展现代园林
设计,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需求。
06
调研结论与展望
调研结论
拙政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具有独特的园林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实地考 察和文献资料分析,我们发现拙政园在景观设计、植物配置、建筑布局等方面均体现了“天 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03
拙政园实地调研分析
布局与结构分析
总结词
拙政园的布局与结构体现了典型的江南园林风格,以水景为核心,建筑、山石、花木等元素围绕水景布置,形成 层次丰富、变化多端的景观。
详细描述
拙政园的布局以水景为主线,通过石桥、亭台、假山等元素将水景划分为大小不一的区域,形成多个景点。园内 的建筑风格以江南传统建筑为主,采用白墙黛、瓦、木结构等材料,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园内的山石、花木等 元素也经过精心设计,与水景相互呼应,形成层次丰富、变化多端的景观。
拙政园调研报告
拙政园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拙政园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是中国传统园林中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拙政园的游客量每年逐渐增加。
为了更好地服务游客和提升景区的管理水平,我们进行了此次拙政园调研。
二、调研目的1.了解拙政园的游客来源和游客满意度。
2.探讨拙政园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3.为拙政园提供具体改进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我们通过发放问卷收集游客的个人信息、游览感受、服务满意度等数据,共收集有效问卷100份。
2.实地观察我们以游客的视角,深入拙政园各个景点,实地了解景区的交通、景点安排、服务质量等情况。
3.专家访谈我们邀请了拙政园相关管理人员,与其进行深入交流并了解管理层的管理思路和对于未来拙政园的规划。
四、调研结果1.游客来源问卷调查显示,拙政园的游客来源主要分布在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等地,其中有35%为本地游客,65%为外地游客,其它省份的游客数量相对较少。
2.游客满意度问卷调查显示,拙政园的游客总体满意度较高,但存在景区拥挤、景区维护等方面的问题,有30%的游客表示对拙政园的综合评价为一般,建议景区在服务和维护方面更加用心,希望提高游客留存率。
3.服务质量从实地观察和问卷调查数据中发现,部分服务人员态度不够热情,服务质量有待提升,如景区内指示牌不够明确等,需要加强培训和督导。
4.管理水平通过专家访谈得知,拙政园的管理层已经制定了长期的规划和改进办法,例如加强对景区的安全管理、加强人员培训等方面。
但需要注意的是,管理层也应更加了解游客需求,准确掌握市场变化趋势,加强管理和市场营销能力的培养。
五、建议和对策基于上述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1.建议加强拙政园的广告宣传,吸引更多的游客。
2.增加服务人员的数量和培训力度,提高游客服务质量。
3.加强景区的安全管理和维护工作。
4.对景区内方向指引标识进行优化完善,增加游客体验感。
5.加强对游客需求和市场变化趋势的了解,及时调整服务和管理策略,提高管理水平。
拙政园调研报告
拙政园调研报告
《拙政园调研报告》
为了解江苏省苏州市拙政园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本次调研对拙政园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考察和专题访谈。
通过调研,主要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首先,拙政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其园林设计和建筑风格深受历史文化影响,成为了苏州古典园林中的一颗明珠。
园中的假山、小桥、流水等景观无不展现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精髓,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
其次,园内的管理和维护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实地考察中发现,园内的一些古建筑和景观存在老化和损坏的现象,需要加大投入进行修复和保护。
同时,园区的环境卫生和管理也需要改进,以提升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
最后,拙政园应进一步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提升景区的综合效益。
在专题访谈中了解到,目前拙政园在文化创意产品方面还有待加强,可以考虑开发与园林文化相关的纪念品、美食等产品,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消费选择,提升景区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拙政园作为苏州市的知名景点,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
在未来发展中,需要加大对园区的管理和维护力度,同时开发创新产品,提升景区的综合效益,为游客带来更好的体验和享受。
拙政园苏杭园林调研案例分析实践成果
游览路线设计
• 拙政园的布局变化多端 • 没有既连续又脉络分明的观赏路线 • 环状的空间序列
☺游线设计:自南门入园后,由于西面(小
飞虹以带)的景观变化丰富,而又有游廊与之相通,与 东面(枇杷园)相比其吸引力要大得多,这种情况表明 沿顺时针方向观赏或许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
三、造园手法
• • • • • • 造园特点 庭园理水 堆山叠石 建筑 花木配置 空间序列
拙政园
——苏杭园林暑期实践周实习
目录 ——
• • • • •
拙政园
一、拙政园简介 二、游览路线 三、造园手法 四、钢笔写生范图 五、游览小攻略
一、拙政园简介
• • • • • • • 简介 地理位置 自然环境 得名缘由 历史背景 平面图 空间分析
拙政园简介
• 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 江南园林的代表,号称“中国 园林之母”。这一大观园式的 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 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 又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典 范”。 • 拙政园与承德避暑山庄、留园、 北京颐和园齐名,该园是中国 四大名园之首、全国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全国特殊游览参观 点之一、世界文化遗产。
•
拙政园空间的变化主要体现 在其疏密相间的建筑布局安 排。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空间序列
• 拙政园占地面积52000平方米,又 分东园、中园、西园三部分。东园 山池相间,点缀有秫香馆、兰雪堂 等建筑。西部水面迂回,布局紧凑, 依山傍水建以亭阁,其中主体建筑 鸳鸯厅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 曲的场所,厅内陈设考究。中园是 拙政园的精华部分,其总体布局以 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 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 南 水乡的特色。主体建筑远香堂位于 水池南岸,隔池与主景东西两山岛 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 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纷披, 两山溪谷 间架有小桥 山岛上各建 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 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远香堂之 西的“倚玉轩”与其西面船舫形的 “香洲”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 的“荷风四面 亭”成三足鼎立之 势,都可随势赏荷。
关于苏州园林调研报告
关于苏州园林调研报告苏州园林调研报告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瑰宝之一,早在唐代就已经建造了多处大型园林,如温陵春和东林书院等。
到了明清时期,苏州园林更是达到了巅峰,被誉为园林之都。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苏州园林的发展现状和保护工作,并探讨其对旅游业的影响。
第一站我们来到拙政园,它是中国古代园林之一,位于苏州市区内,距离火车站只有10分钟的路程。
拙政园历史悠久,最初是陈圆圆的私家园林,后被官员王时敏购得,渐渐成为一个有名的园林。
拙政园内建筑精美,岩石,景观各异,红墙绿瓦,融入了苏州建筑的特点。
现在已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天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来访。
虽然拙政园已高度商业化,但其对苏州旅游业的发展贡献显而易见。
接下来我们来到留园,它是苏州园林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私家园林,也是唯一一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世界文化遗产,它的特点是依托自然,讲究“四名法”,即名山、名水、名人、名胜。
留园的山水园林融合了自然与人工创造的景观,如池塘、荷花、竹子、洞天等,浪漫而古典,让人情不自禁地沉醉其中。
同时,留园还展示了数百年来中国南方园林构筑艺术的完整历史和文化,也是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
最后我们来到了虎丘山,一座居于市中心的山峰,园林与山峰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呈现出独具魅力的山水景观。
它不仅是苏州园林中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为宏大、北方文化熏陶最为深厚,也是中国著名的名胜之一。
虎丘山还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是传统文化的象征,学习它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今天的虎丘山也经过了多次修缮和改建,更适合现代游客的观景体验,然而,它永远不会失去自己的魅力和文化底蕴。
总的来说,苏州园林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个园林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尽管经过多次修建和修缮,但却保留了其古老和传统的魅力。
然而,园林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人流量大、场地狭小、环境恶劣,以及建筑材料腐烂等问题。
这些问题使得苏州园林的保护工作日益重要,需要重视和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保护和维护。
苏州园林拙政园调研报告MicrosoftWord文档
苏州园林拙政园调研报告MicrosoftWord文档第一篇:苏州园林拙政园调研报告Microsoft Word 文档简介: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属于园林方面的有四处:拙政园、颐和园、避暑山庄、留园。
其中两处在北方,是我国皇家园林的代表作品;两处在苏州,是我国私家园林的代表作品。
关键词:障景隔景移步换景景随步移经过拙政园的墙门和“通幽”“入胜”腰门,我们就来到了拙政园的东部。
东部花园的南部有一座三开间的堂屋,名为“兰雪堂”。
“兰雪”两字出自李白“春风洒兰雪”之句,象征着主人潇洒如春风,洁净如兰雪的高尚情操。
中间屏门上有一幅漆雕画,是拙政园的全景图。
从图上看,拙政园为三个部分:东部,曾取名为“归田园居”,以田园风光为主;中部,也称为“复园”,以池岛假山取胜,是拙政园的精华所在;西部,也称为“补园”,园内建筑物大都建成于清代,其建筑风格明显有别于东部和中部。
从图上看,拙政园没有明显的中轴线,没有传统的对称格局,大都是因地制宜,错落有致,疏朗开阔,近乎自然,是苏州诸多园林中布局最为成功的范例。
走出“兰雪堂”,迎面看到一座假山,青翠的竹丛和古树,簇拥着一座巨大的石峰,状如云朵,岿然兀立,西侧有两块形状怪异的湖石,两石中间夹着一条羊肠小道。
中间这座石峰叫做“缀云峰”,像一个巨大的屏风,挡住来宾们的视线,这种“开门见山”的造园手法,被称作为“障景”,起着引人入胜的作用。
过了假山,我们看到的是拙政园的东部主要景色。
明代崇祯年间,刑部侍郎王心一买下东部后,建造“归田园居”。
园内有山岛、荷池、松冈、竹坞,好一派田园风光。
这一部分的主要建筑物,除了“兰雪堂”外,还有“秫香馆”、“天泉阁”、“芙蓉榭”等。
“芙蓉榭”,就是建筑在荷花池边上的水榭。
榭,是苏州园林建筑中的一种类型,造型轻巧,建在水边或高坡上,下面架空或半架空。
芙蓉,有木芙蓉和水芙蓉。
木芙蓉是一种变色花,早晨朝霞初现时是淡红色,中午阳光直射时变成紫红色,傍晚夕阳西下时又变成粉红色,甚为珍贵。
拙政园苏杭园林调研分析
06
调研结论与建议
章节副标题
调研结论
拙政园与苏杭园 林的特色与价值
拙政园与苏杭园 林的历史文化内 涵
拙政园与苏杭园 林的建筑风格与 布局特点
拙政园与苏杭园 林的植物配置与 景观设计
对拙政园与苏杭园林的保护与传承建议
加强保护意识:提高公众对园 林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加 强保护意识的培养。
强化管理措施:加强园林管理, 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 确保园林得到妥善维护。
章节副标题
02
调研背景与目的
章节副标题
背景介绍
拙政园与苏杭园林的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 调研目的:了解园林设计理念、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 调研意义:为保护和传承园林文化提供参考 调研方法:实地考察、文献资料收集与数据分析
调研目的
了解苏杭园林的建筑风格、景观设计及文化内涵 分析拙政园在苏杭园林中的地位和特点 探讨苏杭园林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影响和启示 为未来苏杭园林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参考
05
苏杭园林对比分与苏杭园林的建筑风格概述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言简的阐述观点。
拙政园的建筑风格特点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言简的阐述观点。
苏杭园林的建筑风格特点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言简的阐述观点。
两者建筑风格的异同点分析
建筑风格:以明 清时期建筑风格 为主,采用传统 木结构建筑,注 重细节装饰和色 彩搭配
文化内涵:融合 了江南园林的精 髓和传统文化元 素,体现了古代 园林艺术的高超 水平
历史文化内涵
拙政园的历史背景和建筑风格
园林设计理念和艺术特色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园内文物和历史遗迹的介绍
苏州拙政园考察报告
苏州拙政园考察报告苏州拙政园考察报告篇一:苏州拙政园调研报告苏州拙政园调研报告调研目的:1、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2、培养对自然风景的感受能力和观察力3、加强对园林的了解,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掌握能力苏州园林历史悠久,在世界园林上独树一帜,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拙政园,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
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一)布局分析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
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
拙政园形成的湖、池、涧等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
淼淼池水以闲适、旷远、雅逸和平静氛围见长,曲岸湾头,来去无尽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胜;通过平桥小径为其脉络,长廊逶迤,岛屿山石相呼应,使貌若松散的园林建筑各具神韵。
整个园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中产生不同的艺术情趣。
苏州拙政园在布局上属于风景式园林。
拙政园具有江南古典园林所特有的艺术特色:依造地势,顺其自然;布局灵活,变化有致;流动渗透,明暗开合;虚实结合,小中见大;诗情画意,意境悠远;曲径通幽,若隐若现。
(二)水体分析拙政园利用园地多积水的优势,疏浚为池。
通过人工的修饰,积成的水域就像湖泊一样。
拙政园中部现有水面近六亩,约占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一,用大面积水面造成园林空间的开朗气氛,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广林茂”的特点。
在巧妙用“水”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到漏景的造景手法,通过漏窗,可以观看到外面的长廊美景。
漏景即通过花墙、漏窗,把墙外的景物透漏进来。
漏景不仅从漏窗、花墙取景,还可通过漏屏风、漏隔扇、树枝、疏林、飘拂的柳丝中取景。
拙政园中漏景手法的运用,使游客无处不能欣赏到美景,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苏州拙政园考察报告(共4篇)
篇一:苏州拙政园调研报告苏州拙政园调研报告调研目的:1、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2、培养对自然风景的感受能力和观察力3、加强对园林的了解,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掌握能力苏州园林历史悠久,在世界园林上独树一帜,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拙政园,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
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一)布局分析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
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
拙政园形成的湖、池、涧等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
淼淼池水以闲适、旷远、雅逸和平静氛围见长,曲岸湾头,来去无尽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胜;通过平桥小径为其脉络,长廊逶迤,岛屿山石相呼应,使貌若松散的园林建筑各具神韵。
整个园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中产生不同的艺术情趣。
苏州拙政园在布局上属于风景式园林。
拙政园具有江南古典园林所特有的艺术特色:依造地势,顺其自然;布局灵活,变化有致;流动渗透,明暗开合;虚实结合,小中见大;诗情画意,意境悠远;曲径通幽,若隐若现。
(二)水体分析拙政园利用园地多积水的优势,疏浚为池。
通过人工的修饰,积成的水域就像湖泊一样。
拙政园中部现有水面近六亩,约占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一,用大面积水面造成园林空间的开朗气氛,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广林茂”的特点。
在巧妙用“水”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到漏景的造景手法,通过漏窗,可以观看到外面的长廊美景。
漏景即通过花墙、漏窗,把墙外的景物透漏进来。
漏景不仅从漏窗、花墙取景,还可通过漏屏风、漏隔扇、树枝、疏林、飘拂的柳丝中取景。
拙政园中漏景手法的运用,使游客无处不能欣赏到美景,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拙政园苏杭园林调研案例分析实践成果PPT教案
园路系统
园林道路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组织 空间、引导游览、连接交通和提供散步休 息场所的作用。它像脉络一样,把景观的各 个景区连成统一的整体。而在古典园林中, 园路本身更是园林风景的组成部分,蜿蜒起 伏的曲线,丰富的寓意,精美的图案,都给人以 美的享受。古典园林中的道路工程包括园 路布局、路面层结构和地面铺装等的设计。
(3)“俗文化”主题的寓意
地理位置
苏州拙政园地址: 苏州市东北街178 号
交通:
苏州博物馆(拙 政园、狮子林)站 下,往东步行100
自然环境
苏州四季皆宜旅游,尤以春天最佳。 苏州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
润,四季分明。随着季节变换,苏州各园 林,或繁花似锦,或碧树浓荫,或银装素 裹,展现出万千美态。
结构设计
园路结构形式有多种,典型的园路结构分为: (1) 面层 (2) 结合层 (3) 基层 (4) 路基
(1) 面层
路面最上的一层。它直接承受人流、车辆 的荷载和风、雨、寒、暑等气候作用的影 响,因此,要求坚固、平稳、耐磨,有一定的粗 糙度,少尘土,便于清扫。
(2) 结合层
采用块料铺筑面层时在面层和基层之间的 一层,用于结合、找平、排水。
2园路的设计
园路的设计包括线形设计和路面设计。后者又分 为结构设计和铺装设计。线形设计在园路总体布 局的基础上进行,可分为平曲线设计和竖曲线设计。 平曲线设计包括确定道路的宽度、平曲线半径和 曲线加宽等;竖曲线设计包括道路的纵横坡度、弯 道、超高等。园路的线形设计应充分考虑造景的 需要,以达到蜿蜒起伏、曲折有致,应尽可能利用原 有地形,以保证路基稳定和减少土方工程量。
得名缘由
明正德四年(公元 1509年),拙政园 由王献臣初建,取 名“拙政”是因晋 朝《闲居赋》的一 段话:“筑室种树, 逍遥自得……灌园 鬻蔬,以供朝夕之 膳……此亦拙者之 为政也”。有朴实 之人在自家花园为 政的巧意。
苏州拙政园调研报告
苏州拙政园调研报告苏州拙政园调研报告一、选题及背景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其中拙政园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拙政园的建筑风格、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对游客的吸引力,为保护和传承拙政园的文化价值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1. 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针对游客的问卷,涵盖了游客对拙政园的认知度、评价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期望等内容。
2. 实地调研:我们组织了一支实地调研小组,通过对拙政园的参观,并与导游、管理人员进行交流,收集有关资料。
三、调研结果1. 建筑风格:拙政园采用了典型的苏州园林建筑风格,以水为主要元素,巧妙地运用了假山、假山、廊桥等构筑物,创造出独特的空间感。
2. 历史文化背景:拙政园建于明代乾隆年间,原为退藏臣之公馆。
拙政园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园林中,以显现主人之心思。
3. 游客吸引力: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游客认为拙政园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游览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纯粹的中国传统艺术,拙政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地位也增加了它的知名度。
四、问题与展望1. 建筑维护:由于历史悠久,拙政园部分建筑已有损坏,需要密切关注其维修与保养问题。
2. 创新发展:拙政园需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注入新的元素,例如增设互动性的文化活动,吸引更多年轻游客。
3. 人员培训:加强导游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能更好地向游客介绍拙政园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建筑风格。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苏州拙政园的建筑风格、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游客吸引力有了深入了解。
我们认为,拙政园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对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发展与传承拙政园,我们建议加强对建筑的保养与维护,进行创新性的发展,以及提高对游客的服务质量,从而更好地推广这一古典园林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部建筑
• 西园面积约为12.5亩,现有布局形成于张履谦接手时期。该园以池水 为中心,有曲折水面和中区大池相接。有塔影亭、留听阁、浮翠阁、 笠亭、与谁同坐轩、宜两亭等景观。又新建三十六鸳鸯馆和十八曼陀 罗花馆,装修精致奢丽。
植物景观
• 文征明十分喜爱植物,园中至今仍留有许多文征明的对联与诗。 • 有学者分析在31个景点中,超过一半的景,都与植物和植物本身
• 拙政园与承德避暑山庄、留园、 北京颐和园齐名,该园是中国 四大名园之首、全国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全国特殊游览参观 点之一、世界文化遗产。
地理位置
• 苏州拙政园地址: 苏州市东北街178 号
• 交通:
苏州博物馆(拙政园、狮子林) 站下,往东步行100米即到。
自然环境
• 苏州四季皆宜旅游,尤以春天最佳。 • 苏州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
• 中部部分为全园精华之所在,虽历经变迁,与早期拙政园有较大变化和差异, 但园林以水为主,池中堆山,环池布置堂、榭、亭、轩,基本上延续了明代 的格局。从咸丰年间《拙政园图》、同治年间《拙政园图》和光绪年间《八 旗奉直会馆图》中可以看到山水之南的海棠春坞、听雨轩、玲戏馆、枇杷园 和小飞虹、小沧浪、听松风处、香洲、玉兰堂等庭院景观与现状诸景毫无二 致。因而拙政园中部风貌的形成,应在晚清咸丰至光绪年间。
• 拙政园池水面积约占该园总面积的五分之三,主要建筑物也十有八九临水建造。
• 分散用水——深邃藏幽 • “山以水为血脉……故山得水而活;水以山为
面……故谁得山而媚”。 ——宋郭熙《林泉高致》
• 小池(画龙点睛)
• 特点: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把水面分割成相互连通的若干小块,这样便可因虽的来去无源流而产生隐约迷离和不可穷 尽的幻觉。凡水面开阔的地方都可因势利导地借亭台楼阁或山石的配置而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环境;而水面相对狭 窄的溪流则其沟通连接的作用,这样,各空间既自成一体,又相互连通,从而具有一种水陆萦迴,岛屿间列和小桥 而过的水乡气氛。
金,故又称金果园。
• “雪香云蔚”和“香远益清”(远香堂)——借桂花、梅花、荷花等的香气袭人而得名的。
花木配置
• “凡园圃立基,先乎取景,妙在朝南,倘有乔木 数株,仅就中庭一二” 。—— 《园冶》立基篇
园林中树的两种种植形式:点种与丛植。
拙政园雪香云蔚亭周围的树木配置,高大 的乔木共四株,其中有的距亭很近,有的 则较远,虽然不对称,却大体上保持了均 衡,所以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能很好地 发挥烘托陪衬主题建筑——雪香云蔚亭— —的作用。 拙政园玉兰堂庭园,呈矩形平面,共有乔 木两株,一大一小,分列于左右两侧,大 者为玉兰,是院内主要观赏对象,小者为 桂花,起烘托陪衬作用。
花木配置
• 大面积地丛种密植,将可形成葱葱郁郁的树林,这虽然不常见于一般的 中、小型庭院,但对于某些大型园林来讲却可借此使老树参差,以列千 寻之耸翠,拙政园在院内山石集中的地方广种树木,以期获得山林野趣。 凡丛种密植而成林者,常以某一树种为主而杂以其它品种。园林中多选 择各种落叶树。
• 园林中的树还可以其丰富空间层次变化和加大景深的作用。拙政园中部 的景区,这里虽然也由几幢建筑,但中就因为彼此相距甚远而显得稀稀 落落,不能有效地起到限定空间的作用,为此,则只好借茂密的林木来 补偿建筑的不足,并在限定空间中发挥主导作用。
拙政园平面图
空间分析
• 拙政园不仅规模十分宏大,而且完全可以独立于住 宅之外并自成体系,特别是由于空间组成异常复杂, 园内还可以划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景区,每个景区 犹如一个小园,从而形成为园中园的格局。
二、游览路线
• 路线设计原则 • 游览路线设计
路线设计原则
• 良好的动观效果 •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 拙政园空间的变化主要体现 在其疏密相间的建筑布局安 排。
空间序列
• 拙政园占地面积52000平方米,又 分东园、中园、西园三部分。东园 山池相间,点缀有秫香馆、兰雪堂 等建筑。西部水面迂回,布局紧凑, 依山傍水建以亭阁,其中主体建筑 鸳鸯厅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 曲的场所,厅内陈设考究。中园是 拙政园的精华部分,其总体布局以 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 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 南 水乡的特色。主体建筑远香堂位于 水池南岸,隔池与主景东西两山岛 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 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纷披, 两山溪谷 间架有小桥 山岛上各建 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 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远香堂之 西的“倚玉轩”与其西面船舫形的 “香洲”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 的“荷风四面 亭”成三足鼎立之 势,都可随势赏荷。
游览路线设计
• 拙政园的布局变化多端 • 没有既连续又脉络分明的观赏路线 • 环状的空间序列
☺游线设计:自南门入园后,由于西面(小
飞虹以带)的景观变化丰富,而又有游廊与之相通,与 东面(枇杷园)相比其吸引力要大得多,这种情况表明 沿顺时针方向观赏或许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
三、造园手法
• 造园特点 • 庭园理水 • 堆山叠石 • 建筑 • 花木配置 • 空间序列
四、钢笔写生范图
钢笔写生范图
钢笔写生范图
钢笔写生范图
游览小攻略
• 住宿 • 拙政园周边1500米内,就有很多酒店可供选择。 • 购物 • 苏绣苏扇桃花坞木刻年画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的苏绣,被人们誉为中国艺术
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苏绣的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衍江苏省的无锡、 常州、扬州、宿迁、东台等地。江苏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蚕桑发达,盛产 丝绸,自古以来就是锦绣之乡。优越的地理环境,绚丽丰富的锦缎,五光十 色的花线,为苏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 苏扇是苏州折扇、檀香扇、绢宫扇,纸团扇的总称。它经历史悠久、制作精 巧著称。折扇由收则折叠而得名,又因用时需撒开,故又称“撒扇”。扇骨 以竹片为主,扇面大多用宣纸裱成。苏州的折扇生产始于南宋,元、明两代 名家辈出,制作愈见精良。 • 桃花坞木刻年画因集中于桃花坞一带生产而得名。它通过版画设计、木版雕 刻,并采用一版一色的木版套印方法印刷而成。起源于明代盛行于清代雍正、 乾隆年间,已有300多年历史。 • 活动 • 拙政园杜鹃花节每年4-10月,拙政园都会举办杜鹃花节和荷花节。
造园特点
• 因地制宜,以水见长。 • 疏朗典雅,天然野趣。
根据文征明在《王氏拙政园记》 中的描述,一开始建造此园时, 他就发觉这块地并不太适合盖相 当多建筑,地质松软,积水弥漫, 而且湿气很重。因此文征明以水 为主体,辅以植栽,因地制宜设 计出了各个景点,并将诗画中的 隐喻套进视觉层次中。
庭园理水
润,四季分明。随着季节变换,苏州各园 林,或繁花似锦,或碧树浓荫,或银装素 裹,展现出万千美态。
得名缘由
• 明正德四年(公元 1509年),拙政园 由王献臣初建,取 名“拙政”是因晋 朝《闲居赋》的一 段话:“筑室种树, 逍遥自得……灌园 鬻蔬,以供朝夕之 膳……此亦拙者之 为政也”。有朴实 之人在自家花园为 政的巧意。
拙政园
——调查分析
目录 —— 拙政园
• 一、拙政园简介 • 二、游览路线 • 三、造园手法 • 四、钢笔写生范图 • 五、游览小攻略
一、拙政园简介
• 简介 • 地理位置 • 自然环境 • 得名缘由 • 历史背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 江南园林的代表,号称“中国 园林之母”。这一大观园式的 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 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 又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典 范”。
谢谢!
陈冠宇
堆山叠石
• 传统的衡量标准:透、漏、 瘦、皱。
• 作用: 1.传情,形式美; 2.作为景观的主题点缀
气氛; 3.遮挡视线,避免空旷、
单调和一览无余; 4.作为界面,分隔空间; 5.堆叠成蹬道,代替过
于整齐的台阶,自然和谐; 6.再现野趣和幽境; 7.用作水池的驳岸或与
池结合形成“山池”。
中部建筑
拙政园的历史背景
• 拙政园是江南的私家园林, 具有江南水乡的独特风韵。 拙政园全园占地78亩 (52000平方米),分为 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 分。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 居,现布置为园林博物馆 展厅。在私家园林中属于 大型园林。如今中、西两 部分仍保持旧貌,东部已 改建为新园林,留存至今 的拙政园虽与明正德时期 的原貌不完全相同,但仍 为私家园林中重要的实例 。
空间序列
• 拙政园的空间复杂,重点在 远香堂、倚玉轩为中心的有 限范围之内,特别是集中在 倚玉轩以西——以小飞虹为 中心的水院一带。
• 拙政园采用内向布局形式, 或依附于住宅的一侧,或退 避于住宅的后部,从外表看 及其平淡,甚至根本看不到, 即使来到园外,只有一墙之 隔,竟不知里面有另外一番 天地。
的意涵有关。许多景观的形成都与花木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许 多园子都是以花木作为景观的主题而命名的,例如拙政园中的枇 杷园、远香堂、玉兰堂、海棠春坞、留听阁、听雨轩……等,它 们有的是以直接观赏花木为主题,有的则是借花木而间接地抒发 某周意境和情趣。
植物景观造园意境
• 听雨轩——借雨打芭蕉而产生的声响效果来渲染雨景气氛的。 • 留听阁——李义山诗句“留得残荷听雨声” 。 • 枇杷园——通过色彩而影响人的感受,枇杷园位于拙政园东南部,院内广植琵琶,其果呈金黄色,每当果实累累,院内便一片黄
东部建筑
• 现有的景物大多为新建,重要的景点有秫香馆、松林草坪、芙蓉榭、天泉 亭等,拙政园的纪念品店也设在此处。园的入口设在南端,经门廊、前院, 过兰雪堂,即进入园内。东侧为面积旷阔的草坪,草坪西面堆土山,上有 木构亭,四周萦绕流水,岸柳低垂,间以石矶、立峰,临水建有水榭、曲 桥。西北土阜上密植黑松枫杨成林,林西为秫香馆(茶室)。再西有一道 依墙的复廊,上有漏窗透景,又以洞门数处与中区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