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张雷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人与社会的关系)【圣才出品】

张雷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人与社会的关系)【圣才出品】

第三章人与社会的关系1.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1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

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

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资料来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2卷,32~33页。

材料2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

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

二者范畴不同,但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要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资料来源:《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337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材料3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

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

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观点,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可以变物质,精神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3年修订)课后习题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圣才出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3年修订)课后习题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圣才出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马克思认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8页)这段话蕴涵了哪些唯物史观道理?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实,能够引发我们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些怎样的思考和认识?答:(1)这段话蕴含的唯物史观道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在这两对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总和)决定上层建筑。

因而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发展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也必然相应地发生变化。

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火药、指南针与印刷术作为先进的生产工具,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方向,它在社会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标志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因而必将引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一连串的变化。

封建时代的后期,资产阶级作为新兴阶级,代表着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方向。

资产阶级运用指南针、火药与印刷术击败落后封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代表封建主,是受社会发展规律支配的历史必然。

(2)引发的思考和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

我国要继续奉行“科教兴国”的国策,并形成全民族重视创新的风尚。

只要大力推行科教兴国的政策,大力进行知识和技术创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2.当前,我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需要协调好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

请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答: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练习题参考答案范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练习题参考答案范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名词解释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心主义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有机体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文化结构社会意识形态阶级阶层社会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形态阶级斗争社会改革科学技术英雄史观群众史观人民群众历史人物普通个人杰出人物无产阶级领袖二、单项选择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D)A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问题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标准是(B)A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 B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C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不同回答 D对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关系的不同回答3.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它是:( A )A.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C.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的统一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4.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D)A阶级斗争发展史 B生产关系发展史C社会意识发展史 D生产劳动发展史5.“吃、喝、住、穿,这是人生的第一需要”的观点属于(A)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C利己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6."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

'民以食为天'"。

这段话表明( A )A.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活动B.人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C.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着人的本质D.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7.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B )A.吃喝穿住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D.结成社会关系8.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B )A地理环境 B生产方式 C经济基础D实践活动9.“话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属于(A)A宿命论 B英雄史观 C唯物史观 D诡辩论10.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A)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B科学文化的反映C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D社会规律的反映11.社会意识根源于(A )A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B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C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民群众的心理 D英雄人物成为杰出人物的意愿12.自然科学是一种社会意识的形式,它属于(B)A没有阶级性的上层建筑B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C特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D思想的上层建筑13.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是( C )A法律前面人人平等 B抽象的人性论 C利己主义 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14.“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说明(D)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D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15.社会进步的内涵是(D)A物质文明的进步B精神文明的进步C政治文明的进步D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步16.资产积极思想家以“理性”、“人性”是否客观及实现程度作为社会进步的尺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科目配套题库-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圣才出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科目配套题库-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圣才出品】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概念题1.社会存在[浙江财经大学2016年研;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研;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研]答:社会存在,又称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具体内容表现为:①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而且它作为劳动对象也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

②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

人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人口数量、素质、结构等状况对社会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③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它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2.生产方式[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研;江苏大学2016年研;南京财经大学2012年研;北京工商大学2007年研]相关试题:生产关系[淮北师范大学2016年研]答:生产方式是指社会生活中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

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决定社度的更替;生产方式是划分社会类型的基本标志。

3.经济基础[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研;广西民族大学2016年研;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研;中央财经大学2011年研;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研]答: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理解经济基础的内涵,要把握两点:①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圣才出品】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圣才出品】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1复习笔记一、物质世界和实践1.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1)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①世界观a.从世界演进的过程看,自然界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是人类社会产生、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

人通过劳动使自己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形成了人类社会。

b.人类在谋求物质生活资料以维持自身生存和不断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形成了世界观和方法论。

c.世界观是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②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不能回避的最基本问题,同时也就必然成为哲学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

a.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物质和精神何者第一性、何者第二性的问题;第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b.人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就是人作为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

哲学基本问题也是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

c.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e.根据对世界是怎样存在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2)物质的客观实在性①物质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a.恩格斯明确指出了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b.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认为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②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名词解释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心主义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有机体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文化结构社会意识形态阶级阶层社会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形态阶级斗争社会改革科学技术英雄史观群众史观人民群众历史人物普通个人杰出人物无产阶级领袖二、单项选择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D)A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问题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标准是(B)A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 B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C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不同回答 D对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关系的不同回答3.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它是:( A )A.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C.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的统一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4.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D)A阶级斗争发展史 B生产关系发展史C社会意识发展史 D生产劳动发展史5.“吃、喝、住、穿,这是人生的第一需要”的观点属于(A)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C利己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6."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

'民以食为天'"。

这段话表明( A )A.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活动B.人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C.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着人的本质D.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7.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B )A.吃喝穿住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D.结成社会关系8.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B )A地理环境 B生产方式 C经济基础D实践活动9.“话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属于(A)A宿命论 B英雄史观 C唯物史观 D诡辩论10.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A)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B科学文化的反映C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D社会规律的反映11.社会意识根源于(A )A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B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C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民群众的心理 D英雄人物成为杰出人物的意愿12.自然科学是一种社会意识的形式,它属于(B)A没有阶级性的上层建筑B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C特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D思想的上层建筑13.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是( C )A法律前面人人平等 B抽象的人性论 C利己主义 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14.“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说明(D)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D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15.社会进步的内涵是(D)A物质文明的进步B精神文明的进步C政治文明的进步D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步16.资产积极思想家以“理性”、“人性”是否客观及实现程度作为社会进步的尺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测试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测试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则题(20道)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B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 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A.吃喝穿住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D.结成社会关系3、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4、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是()A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B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C 社会意识内部各形式间的相互影响D 社会意识具有的历史继承性5、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是()A 生产力B 生产资料C 生产工具D 生产方式6、生产关系反映的是()A 人与社会的关系B 人与自然的关系C 人与人的政治关系D 人与人的经济关系7、生产关系中,最基本,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是()A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B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 产品的分配形式D产品的交换方式8、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是()A 生产关系B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C 生产、分配和交换D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9、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历史的钥匙是( )A.生产关系的发展史B.生产劳动的发展史C.社会意识的发展史D.阶级斗争的发展10、“当着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更就起了主要的决定的作用。

”这个观点说明了()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 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尤为突出C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D 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水平会促进其发展11、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规律是()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B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C 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D 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更替的规律12、下面哪一个不属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原理的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A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B 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C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D彻底否定了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道德标准13、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A 生产关系的总和B 生产资料的总和C 生产要素的总和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14、在整个上层建筑中,居主导地位的和作为核心的分别是()A 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B 政治上层建筑和政治意识形态C 政治上层建筑和国家政权D 观念上层建筑和国家政权15、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是()A 二者相互作用B 二者相互决定C 二者相互服务D 前者决定后者,后者服务于前者16、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对矛盾中()A 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B 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C 上层建筑会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D上层建筑的各部分随经济基础的变更立即发生变化17、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A 生产力的发展B 生产关系的发展C 上层建筑的发展D 经济基础的发展18、我国当前进行的改革是()A 对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改革B 对社会根本政治制度的改革 C 对思想观念的根本变革 D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19、“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最根本的原因是()A 人民群众占人口的大多数B 人民群众有无穷的智慧C 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D 人民群众的活动总是合理的20、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为()A 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B 决定历史时代的根本特点C 加速或延缓历史的发展D 改变历史的发展方向二、多项选择题(10道)1、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其中包括()A 地理环境B 人口因素C 生产力水平D 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E 生产关系性质2、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圣才出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圣才出品】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答:(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第一性,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马克思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对物质世界的直观、消极的理解,强调要从能动的实践出发去把握客观世界的意义。

在此基础上,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所谓物质范畴,是指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①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马克思主义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把握和规定物质的,物质的本质规定是客观实在性,这就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以及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

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目前世界上还有很多事物未被人类认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可认识。

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都是客观存在的,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未知世界的认识将会不断扩展和深化。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认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

从个性中看到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暂时中发现永恒,这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体现的唯物辩证法。

④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性,建立了统一说明自然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辩证统一。

2.2017年4月27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北京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重申了他的“人工智能威胁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OOK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OOK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习题及答案

1单选(2分)在意识形态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哪一项()得分/总分A.政治法律思想2.00/2.00B.宗教C.艺术D.科学2单选(2分)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得分/总分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00/2.00C.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D.生产力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3单选(2分)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是()得分/总分A.社会制度B.生产工具2.00/2.00C.科学技术D.生产关系4单选(2分)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是()得分/总分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2.00/2.00B.生产关系C.生产工具D.生产力所谓社会形态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指()得分/总分A.社会发展和自然界一样是自发的演化过程B.社会发展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有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2.00/2.00C.社会发展和自然界的演化是毫无区别的物质过程D.人类活动和动物界的活动是一样的6单选(2分)生产关系体现的是()得分/总分A.人与生产资料之间的关系B.物与物之间的关系C.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2.00/2.00D.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的变化,不仅取决于生产力的变化,而且受制于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即上层建筑的变化。

这句话是()得分/总分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2.00/2.00B.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C.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8单选(2分)上层建筑是指()得分/总分A.社会意识形态B.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设施组织和相应的社会意识形态2.00/2.00C.政治法律制度D.国家政权9单选(2分)最早发现和提出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的人是()得分/总分A.马克思和恩格斯B.与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时代的美国民族学家、历史学家L.H.摩尔根C.法国的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2.00/2.00D.德国古典哲学家10单选(2分)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在于()得分/总分A.不懂得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2.00/2.00B.信奉宗教C.相信古人天人感应的学说D.迷信英雄人物11单选(2分)“时势造英雄”,这在哲学上说明了()得分/总分A.英雄的出现及其作用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2.00/2.00B.英雄人物的出现是他的命运好C.英雄人物的出现是必然的D.英雄人物的出现完全是上天的安排12单选(2分)下列对于国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有()得分/总分A.国体指国家的阶级本质,亦即国家的性质B.国体决定政体,国体是内容,政体是形式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国体2.00/2.00D.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表明谁是统治者,谁是盟友,谁是敌人13单选(2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得分/总分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B.如何看待阶级斗争的作用问题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2.00/2.00D.英雄人物和普通人物的关系问题14单选(2分)生产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它的构成要素中最活跃的是哪一个()得分/总分A.劳动者2.00/2.00B.劳动对象C.生产工具D.生产资料15单选(2分)下列关于国家的说法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是()得分/总分A.国家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B.只有阶级消亡了,国家才会消亡,但这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C.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D.国家是通过社会契约形成的,或是通过“君权神授”得来的2.00/2.0016多选(3分)下列属于社会意识的有( )得分/总分A.人力资源B.数学1.00/3.00C.情感1.00/3.00D.习俗1.00/3.0017多选(3分)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正确的有( )得分/总分A.人的本质是理性B.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1.50/3.00C.人的本质是自由,共产主义社会就是自由人的联合体D.人的本质属性在于其社会性1.50/3.0018多选(3分)关于个人在历史中所起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有( )得分/总分A.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一起共同创造了历史,人民群众离开了英雄人物将一事无成B.个人即使参与创造历史也要遵循社会规律1.50/3.00C.个人可以创造他们个人的历史,但是不能简单地创造人类社会的历史,他们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个人的历史不等于社会整体的历史1.50/3.00D.一部中国历史,就是历代帝王将相的历史,是他们创造了整个中国的历史19多选(3分)“按照他们所受的教育和个人的地位来说,他们可能和小店主相隔天壤。

张雷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导论)【圣才出品】

张雷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导论)【圣才出品】

导论1.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因而把马克思主义等同于马克思恩格斯。

你怎么评价这种看法?答:该观点错误,具体分析如下:(1)马克思、恩格斯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马克思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恩格斯写下了许多著作,还在马克思逝世后肩负起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任务,承担了整理和出版马克思文献遗稿的工作,于1885年和1894年先后整理出版了《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

他们二人都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思想理论体系,它的内涵是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的。

任何一种思想理论体系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而任何一种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思想理论体系都有历史局限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他们在那个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他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而他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将来条件发生变化以后,他们的理论还会为后人所纠正。

因此,马克思主义必须结合具体情况、根据现存条件来阐明和发挥。

各国的具体情况是不同的、各国实践的主题也是在变化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际的结合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发展过程。

因此,马克思主义不可能仅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还包括了后人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方法对时代发展变化、对新的实际进行总结所揭示的普遍真理。

马克思主义包括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的列宁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20世纪上半期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的毛泽东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

2.有的学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说成是三个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

你认为这一说法对吗?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答:该观点错误,具体分析如下:(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圣才出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圣才出品】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1.物质及其存在形态(1)世界观及哲学的基本问题★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从哲学上看,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结起来即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人类的一切活动归纳起来即两大类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这两大类现象和两大类活动都涉及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即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这些问题构成了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只有科学解决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才能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和把握世界发展的规律。

①世界观是人对世界的一个总体看法和把握。

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它提供了对于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全面而深刻的思考。

③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a.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标准。

b.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物质及物质观★★★世界是物质的世界,对物质的正确理解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世界本质和规律的前提。

①旧唯物主义物质观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以某一种物质为本原来解释世界,具有合理性和进步性。

但把物质等同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近代科学为基础,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微观结构层次——原子,虽然使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理解建立在自然科学发现的基础上,却不能正确理解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因而经不起自然科学进一步发展的检验,也经不起唯心主义的进攻。

②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形成a.马克思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对物质世界的直观、消极的理解,强调要从能动的实践出发去把握客观世界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圣才出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圣才出品】

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2.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实践与认识★★★★★1.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的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基础。

(1)实践的本质和特征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实践的特征有:①直接现实性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的直接现实性也就是实践活动的客观实在性:a.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客体和手段,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

b.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

c.实践能够引起客观世界的某种变化,可以把人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给人们提供现实的成果。

实践的这一特征,把它同人的主观认识活动区别开来。

②自觉能动性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目的性是能动性的主要表现,在人的实践活动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作为目的在实践者头脑中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目的决定着实践者的行为。

③社会历史性a.实践从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

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总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任何人的活动都离不开与社会的联系。

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它的历史性。

b.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以及方式都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随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实践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实践。

(2)实践的基本结构①实践主体a.在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

b.实践主体的能力包括自然能力和精神能力,精神能力又包括知识性因素和非知识性因素。

其中知识性因素是首要的能力,既包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包括对经验知识的掌握;非知识性因素主要指情感和意志因素。

c.实践主体具有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主体三种基本形态。

②实践客体a.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A.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 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B.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3.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A.产品的分配形式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4.杰出人物的产生是A.纯粹是必然的B.纯粹是偶然的C.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D.有些人是必然的,有些人是偶然的5.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A.客观的物质世界B.脑力劳动者的集体智慧C.思想家们的创造性思维D.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6.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7.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A.科学技术 B.劳动对象 C.劳动者 D.管理方式8.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社会意识形态B.政治法律思想C.国家政权D.政体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D. 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11.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12.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13. “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A、宿命论观点B、机械论观点C、历史循环论观点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参考答案:1-5 DCBCD 6-10 CACAA 11-13 ABD二、多项选择题1.社会存在包括A.社会生产的各种物质条件B. 社会生产的物质生产活动C.经济关系D. 全部社会关系2.生产关系的客观性是指A.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关系B.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或消灭某种生产关系C.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实在的组成部分D.生产关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3.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B.历史不是神创造的C.历史是人们任意创造的D.历史是人思想发展史4.“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B.这两种观点是相互补充的C.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D.前者是科学历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5.历史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A. 历史发展无规律可循B. 历史发展是无法认识的C. 历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D. 社会中的每个人是“合力”的一部分6. “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安排它的葬礼呢?”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A. 抹煞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B. 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C. 否认历史观上的决定论原则D. 否认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7.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A.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B.它要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C.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D.它要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参考答案:1.ABC2.ABCD3.AB4.ACD5.CD6.AB7.ABD三、简答题1.怎样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2.怎样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3.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4.如何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两个概念?5.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有哪些?6.什么是经济基础,如何理解经济基础这一概念的内涵?简答题1、2、3、4、6参见教科书。

马原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马原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马原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21新版1 .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物质生产方式,即马克思所说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通常简称为生产方式,是指人们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的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

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2 .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分析深化改革的客观依据与重要意义.(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方面①客观依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二者的关系中,生产力是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其一,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历史上的各种生产关系都是适应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正如马克思所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22页。

]可见,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其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需要的产物,只有当它为生产力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时才能够存在。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本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便由新变旧,走向自己的反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练习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练习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章节练习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选题1.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A.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实现B.对物质生产的影响实现C.对个体胜利结构的影响实现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答案:B解析:地理环境是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人类生存依赖着地理环境。

这种依赖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场所。

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

地理环境必然影响社会的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地理环境通过对生产的影响,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第二,地理环境制约不同国家社会的发展。

因此,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物质生产来实现。

2.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A.经济关系B.政治关系C.思想关系D.血缘关系答案:A解析: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3.在上层建筑的各种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A.艺术B.宗教C.政治D.哲学答案:C解析:上层建筑是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范畴,指社会的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

其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政治。

4.唯物历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A. 人的价值追求B.人的政治立场C.人的情感态度D.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答案:D解析: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5.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A.生产工具B.管理手段C.劳动对象D.科学技术答案:A解析: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著名论断的提出者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答案:B解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邓小平提出。

7.”谋事在天,成事在人“这种观点属于()A.历史唯心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 .机械决定论D.唯意志论答案:A解析:历史唯心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非科学历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人们的思想动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修订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修订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3.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①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②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强调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唯物史观是我们考察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基本理论依据。

(2)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又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①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自然基础。

②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

③物质生产方式,通常简称为生产方式,是指人们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

a.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b.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c.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3)社会意识①社会意识的划分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划分:a.根据社会意识的主体的不同,社会意识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第一,个体意识是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地位等在自己头脑中的反映,是个体社会实践的产物。

第二,群体意识是群体成员共同的意识,是群体实践的产物。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年修订)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人类社会及其发展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年修订)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人类社会及其发展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3.1复习笔记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①唯心史观主要缺陷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②唯物史观主要缺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创立了唯物史观,成为考察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基本理论依据。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①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a.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而且它作为劳动对象也不断进入人的物质生产领域。

同时,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

b.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第一,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第二,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第三,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

②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可以从不同角度将其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a.政治法律思想包括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政治思想是人们关于社会政治关系、政治制度和设施的观点、理论和总和,法律思想是人们关于法的关系、制度和设施的观点、理论的总和。

b.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的精神力量。

c.艺术是通过塑造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答:马克思所说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即通常简称为生产方式,是指人们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及其他东西。

因此,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资料本身。

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生产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

这是一个简单的事实和起码的真理。

发现并承认这一真理,是历史观的一个伟大革命。

(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

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便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

正如马克思所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发展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形态更替。

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它总是要向前发展的,而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有的生产关系便由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变成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由适合生产力的发展变成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只有变革生产关系,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随着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变革,全部的、庞大的上层建筑也会或迟或早地发展变革,从而引起社会形态的更替。

总之,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历史,是劳动发展史。

马克思正是从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2.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分析深化改革的客观依据与重要意义。

答: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其中与深化改革最相近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推动作用的矛盾。

因此,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对历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而要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改革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和途径。

(1)客观依据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在历史发展中起根本的推动作用,为了推动社会发展,必须解决好社会基本矛盾,改革就是其中一种重要方式。

深化改革的客观依据就在于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能任意选择的物质力量和历史活动的前提。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

人类要生存繁衍、追求美好生活、获得自身的解放和发展,首先必须解决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资料问题。

马克思认为,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资料,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

②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

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种前提决定的,所以是最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

③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可分割地相互联系着。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在二者的关系中,生产力是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

b.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的实际过程和情形是十分复杂的。

④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固然会阻碍其发展;而由于人为的原因使某种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水平,这种“拔高”了的生产关系也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形态发展的普遍规律。

因此,当两者不能够及时适应时,就需要改革来调整两者的关系,因而改革也是必不可少的。

(2)重要意义改革的成功,是对社会基本矛盾的某一方面或某种程度的解决,从而促进社会发展。

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把坚持发展作为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同时,还应通过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从而顺利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3.结合我国科学技术的重大成就,如高铁、大飞机以及“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等,谈谈对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

答: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近代以来,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进步,其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来推动社会发展。

(1)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①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近代以来,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进步,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a.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第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科技发展使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大大地改变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比例,使劳动力结构向着智能化趋势发展。

第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

科技发展使人们的劳动方式经历了由机械自动化走向智能自动化、由局部自动化走向大系统管理和控制自动化的根本性变革。

第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科技的发展使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

b.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一,现代科技革命把人们带入了信息时代,要求人们不断更新和充实知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第二,现代信息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处理、存储和传递信息的手段,给学习、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

现代化的交通、通信等手段,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方便。

第三,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们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增多,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了更多条件。

c.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主要表现在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影响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引起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②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a.科学技术能够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造福于人类,科学技术的作用既受到一定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到一定主观条件的影响。

b.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人们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科学技术在运用于社会也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原因在于:第一,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够。

第二,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

第三,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常常被资产阶级用作剥削压迫人民的工具。

c.正确认识和运用科学技术,首要的就是有合理的社会制度保障科学技术的正确运用,始终坚持使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让科技为人类造福。

(2)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能在科学技术上不断进取,就有可能实现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为了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挑战,我国应加强前瞻布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构筑一个具有先进技术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

(3)新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取得重大成就:2016年6月20日,使用中国自主芯片制造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登上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首。

2016年8月16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

2016年8月25日,我国研发的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海斗”号潜深达到10767米,首次进入万米时代。

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顺利升空。

2016年9月25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FAST射电望远镜落成启用。

这些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而且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比如我国研制的全球超级计算机将对我们所进行的科学实验起到促进作用;“墨子号”的发射升空将促进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从而改善普通群众的生活。

4.请结合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谈谈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要性的认识。

答:(1)人民群众的含义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之一。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从量上看,人民群众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但其中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

(2)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要性的认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这是因为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广大的劳动群众是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创造了人们吃穿住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以及从事政治、科学、文化艺术等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前提。

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劳动群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