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五力_相成评育结合_高中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校本探索_申屠永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学科力素养,我们制定了《浙 大附中课程建设方案》,提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求是” 课程结构体系,构建了“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的课程框 架。显性课程内部又呈“分类—分层—分群”的课程结 构布局。“分类”指显性课程分成四类:学科课程、综合 课程、活动课程和特色课程;“分层”指学科课程分成基 础类课程、拓展类课程和研究类课程;“分群”指学校课 程以“课程群”的形式呈现,如特色课程主要包括“人格 教育课程群”“学术探究课程群”“西湖文化课程群”和 “跨文化课程群”。至于每一门具体学科,又有学科内的 课程群,包括初高中衔接课程、必修与选修课程、大学先 修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等。
Benkan shidian 本刊视点
“五力”相成 评育结合:高中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校本探索
申屠永庆 缪仁票(浙江大学附属中学,浙江 杭州 310007)
摘要 浙江大学附属中学对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进行校本探索。学校以“健康力”“人格力”“学科力”“学习力”“规划 力”来表述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内涵。在绿色体育文化中培养健康力,在各种活动和课程群中培养人格力,在权威专 家指导下系统研究和提升学习力,在“七位一体”的生涯教育中培养规划力。在深刻理解和不断进行实践改进的基 础上,科学建构高中生核心素养评价体系。
下,开设了“排球”“定向越野”等系列体育选修课程。近 年来,我校的学生体能素质测试一直位于杭州市前茅, 排球队获得2008年全国中学生排球联赛亚军、2009年全 国中学生排球锦标赛突出贡献奖、2015年浙江省第十二 届中学生运动会排球比赛高中女子组第一名和高中男子 组第二名。
2. 人格力培养:通过活动与课程群进行 “人格结构说”主张人格由四层要素组成,形成金 字塔结构:第一层是志向,包括冲动、愿望、兴趣、能力 倾向、理想、世界观和信念等;第二层是经验,包括知 识、技能、熟练和习惯等;第三层是反应,包括情绪、感 觉、思考、体悟、感情、意志和记忆等;第四层是气质,包 括性别特质、年龄特质、病理学变化和身体变化等。[3]高 中阶段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这一阶段人格教育的主要 任务是唤醒自我意识,提高自我认同感,树立人生目标, 培育道德情操,增强社会责任感等,从而提高学生的人 格力素养。早在浙大附中开办之初,丰子恺、潘天寿等创 办者就提出了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办学主旨;上世纪 80年代中期,学校明确提出以“社会责任感”为核心的人 格教育,并不断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学校通过“每月一节”(包括“风雅附中”文化节、 “国际附中”英语节、“数字附中”电影节、“博览附中” 读书节、“创新附中”科技节、“活力附中”体育节、“青春 附中”社团节、“迷彩附中”国防节、“成功附中”成人节、 “感动附中”感恩节等)、青年志愿者、支教等活动项目, 对学生进行人格力素养的培养。从2015年开始,我们要求 所有附中学生在高中三年必须参加“十项感恩社会的爱 心活动”,作为形成健全人格的必修课。而且,学校以团 体方式加入杭州市志愿者协会,由此让附中师生人人成 为志愿者。学校还总结提炼人格教育的成果,结合新的 发展背景,开发基于人格素养的显性课程群和基于健全 人格的行为文化的隐性课程群,形成了具有浙大附中特 色的人格教育课程体系。 3. 学科力培养:构建“求是”课程体系 学科力是学科的生长力,学生的学科力素养不仅依 赖于各学科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态度,而且位于学科之 上,是一种跨学科的素养,如语言素养、数学素养、逻 辑素养、科学技术素养、人文素养、信息素养、艺术审 美素养与创新素养等,它们是学科中共性的东西,是学
课题化社会实践活动也是我校培养学生学习力素养 的重要途径。近两年,我们与社会教育场馆、实践和活动 基地结成联合培养的资源同盟,建立了浙江省茶叶博物 馆等12个“浙大附中课程实践基地”,实现了社会资源课 程化;同时,建立了百余个社会实践体验基地,开展课题 化社会实践活动。
5. 规划力培养:实施“七位一体”的生涯教育 在深化课改与“新高考”方案的背景下,生涯教育被 进一步推向学校的工作日程表。唤醒学生的生涯意识、 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是学校当下的重要任务。浙大附 中十分重视学生的生涯发展。学校成立了学生生涯发展 指导中心,组建了专业的生涯教育教师团队,制订了《浙 大附中学生生涯发展方案》,构建了学生生涯发展育人 体系,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生涯规划指导(主要有自我探 索、职业探索、专业与高校探索、生涯决策、生涯设计、生 涯行动、生涯评估与调整等)。 学 生 生涯 发 展 是 一 个 综 合系统,也 是 一 个 动 态系 统。我校的学生生涯教育采取“七位一体”模式。每位学 生都有一位生涯导师,从高一至高三对学生进行全程生 涯发展指导;生涯公共课程,主要包括人生规划课程、 职业规划课程与学业规划课程;学科生涯渗透,指各门 学科教学时进行生涯渗透与引导;生涯讲坛,主要包括 “校友生涯引领”“家长职业现身说法”等;生涯体验, 主要包括职业模拟、职业体验、专业体验等;生涯咨询, 主要针对少数生涯发展方面有困惑的学生进行一对一
高中生核心素养内涵的确定,就是要回答“高中到 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教育本源问题。高中教育既要 为高等教育输送合格新生,又要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和生 活做准备。因此,高中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既是小学、 初中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又是高等教育阶段学生 核心素养后续发展的基础,同时又要为学生就业与生活 服务。因此,高中生核心素养内涵的确定不仅要立足于学 科之上,而且还应该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教育规律和高 中教育目标,同时还要符合社会各界的需求。高中生核心 素养应该是高中阶段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 值观的集合体,是学生适应社会生活与未来发展的最基 本素质,其本质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生长力。
中小学管理·2015/09 15
本刊视点 Benkan shidian
规划力
指 学 生各 学 科发 展的生长力,主要
人格力
核心素养
学习力
包括学科的核心 知 识、能 力、方 法 与思想;学习力是
健康力
学科力
“动 力 ”,指 学 生 学习的生长力,主
要包括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选择性学习与社会实践活
走班——必选修全面整合的分层分类选课走班”的步 骤,稳步推进选课走班。2015年,学校还着力打造“求 是”课堂,推进“两减两增”(减少教师讲的时间,减少 学生习题量;增加学生课内自主学习思考时间,增加学生 合作探究活动)的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 变革,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研究性学习是浙大附中的一门传统的必修课程。学 生选择时事热点、人文生活、科技发明等主题,结合一定 的研究方法,在课外活动中观察和探究,然后运用创新 性思维,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或建议,撰写研究报告。学 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颇丰,如研究成果“杭州部分道路 斑马线前让行的安全隐患调查研究”获得全国青少年科 技赛大奖;“气候变暖,与你我有关;给地球降温,你我 他有责”获得杭州市人民政府集体建议奖。
动等;规划力是“导航”,指学生生涯发展的生长力,主
要包括学业规划、职业规划与人生规划三部分。这五方
面素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共同支撑高中生的可持续
பைடு நூலகம்
发展。
二、选择载体:如何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载体支撑,其中学校文化 是基础,课程是主要载体,课堂与实践活动是主渠道。
1. 健康力培养:绿色体育成就健康身心 健康力是核心素养的基础。浙大附中从创办至今, 一直奉行“健康第一”的原则,践行健康是一种能力、一 种习惯、一种幸福的理念,把“开展体育活动,增强学生 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 一。学校提出“我运动我健康、我拼搏我坚强、我参与我 阳光”的口号,努力营造体育锻炼氛围,发起全员健身活 动,形成了“人人爱好体育活动,人人参与体育活动,人 人至少掌握一项体育技能,人人享受体育活动带来的快 乐,人人感悟体育活动”的校园体育精神。 在 实 践中,我 校 主要从 三个方面 培 养 学 生 的 健 康 力。一是开展“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我精彩”的系 列健身运动。主要包括全体学生参与的“每天一次阳光 跑操”“每周一次跑山运动”“每月一次环湖小马拉松 跑”“每年一次体育节”。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愿组建各 种体育活动团队,如街舞、拉丁舞、瑜伽、跆拳道、排球、 篮球、足球、定向越野、健美操、游泳等社团。二是创建 绿色体育文化。绿色体育文化是体育与文化、生态环境的 共同体,倡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不仅要促进健康,还要 维护公正,促进自然和谐,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以 及人与自身三大系统整体的动态和谐。三是开发体育校 本课程。学校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
16 中小学管理·2015/09
Benkan shidian 本刊视点
生学习后生成的结构化的素养。学科力素养的核心是学 科能力,学科能力以学科知识为中介,是学生的智力、 能力与特定学科的有机结合,是学生的智力、能力在特 定学科中的具体体现,是学生学好各学科的基础,也是 衡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学科力素养的 载体是课程,学校不同的课程结构决定了学生不同的学 科力素养。
一、明确内涵:高中生核心素养是什么?
1. 了解高中生核心素养的特殊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 共处、学会发展和学会改变等终身学习的核心素养。[1]欧 盟认为,核心素养代表了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 合,它们是可迁移的、多功能的,这些素养是每个人发展 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学生在完成义务 教育时应具备这些素养,并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2]尽管 现在学界关于“核心素养”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界定, 但可以明确的是,核心素养应该是一个时空概念,是一 个发展性的概念,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组织、不 同时间,具有不同的内涵。同时,核心素养具有可培养、 可评价、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从小学到大学,学生核心素 养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在不同的学段,其关键内涵 有纵向的梯度衔接。
关键词 核心素养;健康力;人格力;学习力;规划力;人格教育;课题化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2-2384(2015)09-0015-04
前,建立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
当 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 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已成为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也成为我国教育领 域与国际教育改革趋势相衔接的重要环节。高中学生核 心素养的内涵是什么?应从哪些角度和途径进行培养, 又该如何评估?浙江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浙大附 中”)对此进行了积极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并取得了 初步成果。
2. 构建高中生核心素养校本模型 在征求学生、家长、教师、社区以及教育行政部门 等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浙大附中最终确定学生核心素养 主要包括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学科素养、学力发展与生 涯规划等五个方面。我们用“健康力”“人格力”“学科 力”“学习力”和“规划力”来表述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内 涵,以凸显核心素养的生长特性,建构高中生核心素养 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健康力是“躯体”,指学生健康成长 的生长力,主要包括获取健康成长的基础知识、基本技 能与健康成长的愿望;人格力是“灵魂”,指学生人格成 长的生长力,主要包括自我意识、道德意识、自我认同 感、自我发展的愿望与社会责任感等;学科力是载体,
4. 学习力培养:在专家指导下进行系统研究 学校通过变革课堂教学方式、建设课程实践基地与 社会实践体验基地等途径,使学生在自主学习、选择性 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和课题化社会实践中, 全方位提升学习力。 从2014年开始,我校在裴娣娜教授等专家的指导下 开展学习力的系统研究。我们认识到,学习力是学生学习 的生长力,主要包括知识与经验、策略与反思、意志与进 取、实践与活动、协作与交往、批判与创新等内涵。我们 制定了基于学习力提升的12门学科课程纲要,并以此统 领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同时,学校开发了“学习力助我 成功”选修课程,以发展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力,让学生终 身受益。 根据“社会化、素质化与个性化”的培养目标,我 们创设多元、丰富的课程体系,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规 划,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和活动项目进行自 主学习与 体 验。2 014 年2月,学 校率先 在 高一年 级 推行 必修英语分层走班,这是让学生实现选择性学习的一项 重要举措。目前,学校按“单门必修学科(英语)分层走 班——多门必修学科分层走班——所有必修学科分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