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跟踪实验调查(2015-3-31 16.8.38)

合集下载

视觉感知_眼动追踪实验共67页

视觉感知_眼动追踪实验共67页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视觉感知_眼动追踪实验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眼熟视觉实验报告

眼熟视觉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眼熟视觉实验实验目的:探讨眼熟视觉现象,分析眼熟视觉的成因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审美活动中的作用。

实验时间: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某大学心理学实验室实验对象:20名自愿参与实验的大学生,年龄在18-25岁之间,男女比例均衡。

实验器材:电脑、投影仪、随机数字生成器、眼动追踪设备、实验指导手册等。

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20名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人。

2. 实验准备:提前准备50张图片,其中25张为实验图片,25张为干扰图片。

实验图片均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干扰图片与实验图片在内容、色彩、形状等方面相似。

3. 实验步骤:a. 实验对象进入实验室,调整好座位,戴上眼动追踪设备。

b. 实验指导者向实验对象介绍实验目的和流程,确保实验对象理解实验要求。

c. 实验对象进行眼熟视觉实验,首先观看实验图片,然后观看干扰图片,要求实验对象尽量找出与实验图片相似的干扰图片。

d. 实验对象完成实验后,填写实验问卷,包括对眼熟视觉现象的感受、认知过程等。

4. 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包括眼动轨迹、注视时间、正确率等。

实验结果:1. 眼动轨迹分析:实验对象在观看实验图片时,注视时间较长,且眼动轨迹较为复杂,表明实验对象对实验图片有较高的关注度。

2. 注视时间分析:实验对象在观看干扰图片时,注视时间明显缩短,且注视点较为集中,表明实验对象在寻找相似图片时,主要关注与实验图片相似的部分。

3. 正确率分析:实验对象在实验中的正确率较高,表明眼熟视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对象的认知过程。

4. 问卷分析:实验对象普遍认为眼熟视觉现象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且对审美活动有一定的影响。

实验结论:1. 眼熟视觉现象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视觉现象,其成因可能与视觉经验、认知结构等因素有关。

2. 眼熟视觉现象在审美活动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如影响人们对美的评价和审美偏好。

3. 通过眼动追踪技术,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眼熟视觉现象的认知过程。

眼睛检测与视线跟踪的开题报告

眼睛检测与视线跟踪的开题报告

眼睛检测与视线跟踪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眼睛是我们与外界交互最直接的感知器官之一,人们通过眼睛可以获取大量的视觉信息。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这些设备在作为人机交互界面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视觉问题,例如眼睛疲劳、近视等问题。

因此,需要对人的视觉问题进行研究,以解决这些问题。

眼睛检测与视线跟踪是目前视觉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它可以通过对眼睛的检测、跟踪、识别等技术手段,实现对人类视觉过程的深入研究,以及对人机交互领域、医疗领域等应用的拓展。

二、研究意义1. 促进人类视觉过程的深入研究。

眼睛是人与外界交互的重要途径,通过眼睛检测与视线跟踪可以深入了解人类视觉的过程,为视觉原理和机制的研究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2. 改善人机交互的体验。

通过对人的视线跟踪,可以实现对人机界面的智能化交互,实现更加自然、高效、便捷的使用体验。

3. 推动医疗发展。

视力障碍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大问题之一,通过对眼睛检测与视线跟踪技术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对视力障碍进行诊断与治疗。

三、研究内容本文拟就眼睛检测与视线跟踪的相关技术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眼睛图像的获取和处理。

通过图像采集设备获取眼睛的图像,对其进行图像增强、去噪等处理以提高图像质量。

2. 眼睛特征检测。

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眼睛的特征进行检测,例如瞳孔、虹膜、眼睑等。

3. 眼动追踪技术。

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眼球运动轨迹进行追踪,以获取用户的视线轨迹。

4. 视线跟踪算法设计。

对用户的视线轨迹进行算法设计,以实现视线跟踪的功能。

5. 应用研究。

将眼睛检测与视线跟踪技术应用于人机交互、医疗等领域,进行实验研究和应用探讨。

四、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多种方法开展研究。

首先,将使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眼睛的图像特征进行分析和检测。

其次,将应用深度学习的方法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

最后,将设计和实现视线跟踪的算法,并在实验环境和实际应用场景中进行测试和验证。

五、预期成果本文预期通过对眼睛检测与视线跟踪等技术的研究,实现对人类视觉过程的深入了解,探索其在人机交互、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提高人机交互的体验和医疗技术的水平。

视觉感知_眼动追踪实验

视觉感知_眼动追踪实验

EyeStart
采样和输出速率:50/60Hz、亮瞳孔技术、没有 反射镜,直接拍摄眼睛
EyeStart控制单元、50/60Hz下颌固定光学系统、 扫描转换器、电线、2个监视器、EyeStart接口 程序、EYENAL和FIXPLOT软件,SDK开发包
头部跟踪系统
• 在对眼动跟踪进行测试的时候,如果添加一个头部跟踪系统,会使眼 动跟踪仪器的功能大大地增强,使您在研究及训练中取得更出色的结 果。头部跟踪系统可以跟踪头部位置,使受试者在头部运动时仍然知 道在注视哪一点。在头眼运动整合过程中ASL6000系统能够同时对20 个平面上(如监视器荧屏、黑板、墙面等)的注视点进行跟踪,从而 达到在3维空间中显示注视点的效果。
控制单元结构紧凑,光学系统轻便并装在一个可调节的头箍上。场景
由一个安装在头箍上或一个固定三角架上的彩色摄像头提供,还可以
不使用场景摄像头而直接通过电脑屏幕显示的内容作为场景,利用
ASL的同步功能达到场景与数据记录的同步。

ASL还可以将微型眼动光学模块集成到虚拟现实(VR)头戴式
显示器(HMD)里面,这些光学模块同样能完成像H6出色的表现。集
测量模式 采样率(无分 辨率损失) 系统精确度 分辨率 眼动捕捉范围
头部运动
控制单元 场景摄像头 监视器 操作软件
瞳孔-角膜反射
瞳孔-角膜反射
瞳孔-角膜反射
瞳孔-角膜反射
50/60Hz
120Hz/240Hz/360Hz
120Hz/240Hz/360Hz
50Hz或60Hz/120H/240Hz
0.5度视角范围 0.1度视角
眼动追踪实验
提纲
1. 眼动仪原理 2. 眼动应用案例 3. 眼动追踪研究 4. 眼动数据分析与操作

视觉跟踪教案分析模板及范文

视觉跟踪教案分析模板及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视觉跟踪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视觉跟踪算法的分类和特点;(3)熟悉常见视觉跟踪算法的实现过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对视觉跟踪算法的理解;(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视觉跟踪基本概念和原理;2. 视觉跟踪算法分类及特点;3. 常见视觉跟踪算法实现过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应用案例引入视觉跟踪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1)视觉跟踪基本概念和原理;(2)视觉跟踪算法分类及特点;(3)常见视觉跟踪算法实现过程。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视觉跟踪算法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4.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视觉跟踪算法的编程实现。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对视觉跟踪有更深入的认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视觉跟踪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视觉跟踪算法的分类和特点的掌握程度;3.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

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视觉跟踪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基于低秩投影中稀疏误差矩阵分析的视觉跟踪算法;(3)熟悉RGBT单目标跟踪技术。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对视觉跟踪算法的理解;(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视觉跟踪基本概念和原理;2. 基于低秩投影中稀疏误差矩阵分析的视觉跟踪算法;3. RGBT单目标跟踪技术。

视觉线索对深度知觉的影响 实验报告

视觉线索对深度知觉的影响 实验报告

视觉线索对深度知觉的影响**(**大学**学院北京海淀10****)摘要深度知觉是指人对物体远近距离即深度的知觉,它的准确性是对于深度线索的敏感程度的综合测定,本实验测量了不同视觉线索下被试的视觉深度知觉。

24人组成的6个四人小组参加了此次的实验测定,测定前实验成功的进行了被试的随机分配,采用ABBA的方法进行实验。

结果表明:被试在双眼条件下的深度知觉准确性明显高于单眼,并且在双眼条件下,距离越远准确性越低。

关键词深度知觉,视觉线索,ABBA1 引言深度知觉(depth perception)又称距离知觉或立体知觉。

这是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映。

视网膜虽然是一个两维的平面,但人不仅能感知平面的物体,而且还能产生具有深度的三维空间的知觉。

这主要是通过双眼视觉实现的。

有关深度知觉的线索,既有双眼视差、双眼辐合、水晶体的调节、运动视差等生理的线索,也有对象的重叠、线条透视、空气透视、对象的纹理梯度、明暗和阴影以及熟习物体的大小等客观线索。

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有关线索,单凭一只眼睛观察物体也可以产生深度知觉。

用视觉来知觉深度,是以视觉和触摸觉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联系为基础的。

通过大脑的整合活动就可作出深度和距离的判断。

但个体在知觉对象的空间关系时,并不完全意识到上述那些主、客观条件的作用。

最早的深度知觉实验是H.von Helmholtz于1866年设计的三针实验。

后来H.J.Howard于1919年设计了一个深度知觉测量器。

他测定了106个被试,结果发现,双眼的平均误差为14.4mm,其中误差仅5.5mm的有14人;误差有3.6mm的有24人。

但单眼的平均误差则达到285mm,单眼和双眼平均误差之比为20:1。

这足以表明双眼在深度知觉中的优势。

两只眼睛的视野发生重叠是双眼视差产生的重要基础。

物体同时刺激双眼形成两个独立的网膜视像,而人们任然把它知觉为单一的物体。

缪勒(1912)认为这是由于物体的同一部分落在两个视网膜上相应点的缘故。

观察视觉器实验报告(3篇)

观察视觉器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观察视觉器,了解视觉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学习如何利用视觉系统进行图像采集、处理和分析。

通过实验,加深对图像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视觉系统是生物和机器感知外界信息的重要手段。

观察视觉器实验通过模拟人眼视觉系统,实现图像的采集、处理和分析。

实验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图像采集:通过摄像头获取图像信息,将图像转换为数字信号。

2. 图像预处理: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灰度化、滤波、二值化等操作,提高图像质量。

3. 图像特征提取:从图像中提取边缘、纹理、颜色等特征,用于后续分析。

4. 图像分析:根据提取的特征进行目标识别、分割、跟踪等操作。

三、实验设备1. 观察视觉器一套2. 摄像头一台3. 计算机一台4. 软件平台:OpenCV四、实验步骤1. 连接设备:将摄像头连接到计算机,并打开观察视觉器软件。

2. 采集图像:通过摄像头采集待处理的图像。

3. 图像预处理: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灰度化、滤波、二值化等操作。

4. 图像特征提取:从图像中提取边缘、纹理、颜色等特征。

5. 图像分析:根据提取的特征进行目标识别、分割、跟踪等操作。

6. 结果展示:将实验结果以图像或视频形式展示。

五、实验内容1. 图像采集:通过摄像头采集不同场景的图像,观察图像质量。

2. 图像预处理: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灰度化、滤波、二值化等操作,观察图像质量的变化。

3. 图像特征提取:从图像中提取边缘、纹理、颜色等特征,观察特征提取的效果。

4. 图像分析:根据提取的特征进行目标识别、分割、跟踪等操作,观察分析结果。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图像采集:实验成功采集到不同场景的图像,图像质量较好。

2. 图像预处理:通过灰度化、滤波、二值化等操作,图像质量得到提高,噪声和干扰减少。

3. 图像特征提取:成功提取了图像的边缘、纹理、颜色等特征,为后续分析提供了基础。

4. 图像分析:根据提取的特征进行目标识别、分割、跟踪等操作,实验结果符合预期。

视觉的实验报告

视觉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视觉在工业、农业、医疗、安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物体识别与跟踪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通过对图像或视频序列中的物体进行识别和跟踪,实现对物体的实时监测和分析。

本实验旨在研究基于机器视觉的物体识别与跟踪技术,并实现一个简单的物体识别与跟踪系统。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物体识别与跟踪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常用的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算法;3. 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物体识别与跟踪系统;4.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经验与不足。

三、实验原理物体识别与跟踪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1. 物体识别:通过分析图像或视频序列中的特征,识别出目标物体。

常用的方法有基于颜色、纹理、形状、运动等特征的方法。

2. 物体跟踪:在视频序列中跟踪目标物体的运动轨迹。

常用的方法有基于光流法、卡尔曼滤波、粒子滤波等。

本实验采用基于颜色特征的物体识别方法,结合光流法进行物体跟踪。

四、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编程语言:Python3. 开发环境:PyCharm4. 图像处理库:OpenCV5. 视频采集设备:USB摄像头五、实验步骤1. 数据采集:使用USB摄像头采集包含目标物体的图像或视频序列。

2. 图像预处理: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灰度化、滤波、二值化等预处理操作,以提高后续处理的效率。

3. 物体识别:根据颜色特征,对预处理后的图像进行物体识别。

具体步骤如下:a. 提取颜色特征:计算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如RGB值、HSV值等;b. 颜色阈值分割:根据目标物体的颜色特征,设置合适的颜色阈值,将图像分割为前景和背景;c. 物体轮廓提取:对分割后的前景图像进行轮廓提取,得到目标物体的轮廓信息。

4. 物体跟踪:结合光流法,对识别出的物体进行跟踪。

具体步骤如下:a. 光流计算:根据相邻帧之间的像素位移,计算光流场;b. 跟踪目标:根据光流场,对识别出的物体进行跟踪,更新目标物体的位置信息。

视觉跟踪技术综述

视觉跟踪技术综述

视觉跟踪技术综述视觉跟踪技术综述随着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广泛推广,视觉跟踪技术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

视觉跟踪技术是指在连续的图像序列中,通过分析和处理图像信息,实现对目标在时域上的连续跟踪与定位。

视觉跟踪技术在许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视频监控、智能驾驶、人机交互等。

本文将对视觉跟踪技术进行综述,包括其基本原理、常用方法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视觉跟踪技术的基本原理视觉跟踪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分析目标在图像上的特征并进行连续的定位,从而实现对目标的跟踪。

其基本流程如下: 1. 目标初始化:在第一帧图像中,通过人工标定或自动检测的方式获取目标的位置和大小信息,作为跟踪的初始状态。

2. 目标特征提取:在初始状态下,从目标区域提取出一系列具有判别性的特征,如颜色、纹理、形状等。

3. 目标模型建立:通过将目标特征进行建模,得到一个用于表示目标的模型或描述子,以便后续的跟踪过程。

4. 目标定位:通过计算目标特征与当前帧图像中的候选区域之间的相似度,找到最有可能是目标的区域,并更新目标的位置和大小。

5. 跟踪更新:在连续的帧图像中,持续地计算目标特征与候选区域的相似度,并根据相似度的计算结果不断更新目标的位置和大小,实现目标的连续跟踪。

二、常用的视觉跟踪方法1. 基于颜色信息的跟踪方法:利用目标在图像上的颜色信息进行跟踪,基于颜色直方图、颜色模型等进行目标定位和跟踪。

该方法具有计算简单、实时性好的特点,但在遇到光照变化、遮挡等情况下,容易导致跟踪失败。

2. 基于纹理信息的跟踪方法:利用目标在图像上的纹理信息进行跟踪,通过纹理特征提取和匹配的方式实现目标的定位和跟踪。

该方法对光照变化、目标尺度变化等具有一定的鲁棒性,但在遇到复杂背景、目标形变等情况下容易受到干扰。

3. 基于形状信息的跟踪方法:利用目标在图像上的形状信息进行跟踪,通过形状特征提取和匹配的方式实现目标的定位和跟踪。

基于视觉跟踪的目标追踪算法研究与实现

基于视觉跟踪的目标追踪算法研究与实现

基于视觉跟踪的目标追踪算法研究与实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越来越成熟,其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就是视觉跟踪。

视觉跟踪技术可以通过摄像头等设备监测一个物体,然后通过处理图像,实现对这个物体的追踪。

目标追踪算法不仅可以应用于军事或者安保等领域,还可以用于智能家居、自动驾驶、工业生产等各个领域。

本篇文章将主要介绍基于视觉跟踪的目标追踪算法的原理、分类及其在实际场景中的实现。

一、目标追踪算法的原理目标追踪算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摄像机拍摄到的图像,检测出其中的目标物体,并且通过对这个物体进行跟踪,使得摄像机能够不间断地对这个物体进行监控。

所以,目标追踪算法的设计要实现两个要素:检测和跟踪。

检测是指在图像中自动找到我们需要追踪的对象,即所谓的“目标”。

常见的物体检测算法有Haar级联检测器、HOG+SVM检测器、卷积神经网络(CNN)等。

在检测算法中我们可以通过训练好的分类器,将目标与背景区分出来,从而实现自动检测目标的功能。

跟踪是指目标检测之后,在图像中跟踪目标的位置、大小、方向等信息。

常用的目标跟踪算法包括均值漂移、卡尔曼滤波、粒子滤波等。

这些算法都采用了不同的数学模型,可以根据目标的运动规律进行跟踪,从而实现对目标的实时跟踪。

二、目标追踪算法的分类目标追踪算法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1. 单目标跟踪算法单目标跟踪算法主要是指只跟踪一个目标的算法,它的主要特点是实时性高、效果好。

常用的单目标跟踪算法包括均值漂移算法、CAMShift算法、MIL算法等。

2. 多目标跟踪算法多目标跟踪算法主要是指跟踪多个目标的算法,它需要在不同目标之间进行切换,以实现多个目标的跟踪。

常用的多目标跟踪算法包括卡尔曼滤波、神经网络算法、粒子滤波等。

3. 长时目标跟踪算法长时目标跟踪算法主要是指在目标物体消失再出现的过程中,依然可以恢复这个目标对象的跟踪。

常用的长时目标跟踪算法包括在线学习算法、深度学习算法等。

4. 其他算法除了单目标跟踪、多目标跟踪、长时目标跟踪算法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目标跟踪算法,如基于深度图像的目标跟踪算法、基于红外光的目标跟踪算法等。

视觉跟踪技术研究

视觉跟踪技术研究

视觉跟踪技术研究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视觉跟踪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一种帮助人们实现目标物体跟踪的技术,视觉跟踪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被广泛关注。

本文就以上述主题为出发点,从技术原理、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三个方面对视觉跟踪技术进行探讨。

一、技术原理视觉跟踪技术的技术原理是通过电脑视觉系统中的算法对目标物体进行处理与分析,实现对目标物体的实时、准确的追踪。

这一技术的实现离不开计算机视觉的三个主要部分——输入图像、处理和分析及输出结果。

其中,输入图像的传感器采集到的二维视频序列是最基本的输入源数据。

接着是视觉系统中的处理和分析部分,根据输入图像,将目标物体从背景中提取出来,得到物体的特征。

(特征可以是颜色、纹理等)接着,对这些特征进行比较和匹配、跟踪物体的运动轨迹,以达到跟踪的目的。

最后,则会将分析处理的目标物体的轨迹和特征与上下文关联起来输出。

二、应用领域视觉跟踪技术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如视频监控、智能交通、医学诊断、机器人、计算机游戏、虚拟现实等领域都有其应用。

本文着重分析其中几个领域。

1.视频监控视觉跟踪技术在视频监控领域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避免视觉盲点等问题,提高监控设备的覆盖面和监控效率。

而且,一旦发生异常情况,监控设备可以迅速捕捉目标物体,并为犯罪的调查提供重要线索。

2.智能交通利用视觉跟踪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可实现车牌识别与追踪、道路安全监控等功能,提高了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3.机器人视觉跟踪技术的应用使机器人可以更加精确地识别物体并进行手臂的灵活移动,如在生产流水线上利用机器人实现铸造、浇注等工作。

三、发展趋势与其他研究领域一样,视觉跟踪技术的发展也一直在不断地前进。

以下是视觉跟踪技术未来的几个发展趋势。

1.深度学习技术的应用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视觉跟踪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无限动力。

深度学习算法可以从原始数据中学习提取其特征表示,不断地完善并优化模型的性能。

2.另类图像的处理很多时候,监控视频和图像中物体所处的环境会出现非正常情况,如视频推帧、环境的光照、天气等影响。

视觉目标跟踪算法的性能评估与实验结果

视觉目标跟踪算法的性能评估与实验结果

视觉目标跟踪算法的性能评估与实验结果摘要:视觉目标跟踪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涉及到移动目标的准确定位和跟踪。

本文通过对不同视觉目标跟踪算法进行性能评估实验,比较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通过实验结果的评估,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算法的优缺点以及适用场景,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引言:随着计算机视觉的快速发展,视觉目标跟踪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许多领域,比如智能视频监控、无人机、自动驾驶等方面都需要准确地跟踪移动目标。

视觉目标跟踪算法的性能评估是这些应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旨在通过实验评估不同的视觉目标跟踪算法的性能,并比较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

一、实验设计本次实验选取了几种经典的视觉目标跟踪算法,包括基于相关滤波器的方法(如KCF、DCF)、卷积神经网络(CNN)方法(如SiamFC、SiamRPN)、循环神经网络(RNN)方法(如MDNet)等。

同时,为了评估算法的鲁棒性和性能泛化能力,我们选择了多个场景,包括室内、室外、快速移动目标等。

在实验中,我们将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 准确性:算法的目标定位准确度是一个重要指标,我们将计算算法的平均定位误差,即目标位置与真实位置之间的距离。

2. 鲁棒性:算法的鲁棒性指其在面对各种场景变化(例如光照变化、背景干扰等)时的性能表现。

我们将通过在不同场景下的实验数据对其进行评估。

3. 实时性:对于一些实时应用来说,算法的实时性非常重要。

我们将评估算法在实时性方面的表现,包括跟踪速度和帧率。

4. 复杂度:算法的复杂度对于实际应用来说也是一个重要指标。

我们将对算法的计算复杂度进行评估,包括运行时间和内存消耗。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我们对以上选取的视觉目标跟踪算法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得到了如下结果:1. 准确性评估:在准确性评估方面,我们计算了不同算法的平均定位误差。

结果显示,卷积神经网络方法(如SiamFC、SiamRPN)相对于基于相关滤波器的方法和循环神经网络方法具有更低的平均定位误差。

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目标跟踪算法研究共3篇

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目标跟踪算法研究共3篇

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目标跟踪算法研究共3篇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目标跟踪算法研究1视觉目标跟踪一直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而在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目标跟踪算法也越来越成为研究热点。

本篇文章主要讨论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目标跟踪算法研究方向和技术难点,并简单介绍一些经典的方法。

一、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目标跟踪技术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目标跟踪技术主要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作为特征提取器,结合目标跟踪器进行训练,最终实现对目标的快速、准确的跟踪。

其中,卷积神经网络可以分为单目标追踪和多目标追踪两种类型。

1. 单目标追踪在单目标追踪中,主要采用的是Siamese网络结构,该结构可以将目标的特征提取和跟踪过程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跟踪的精度和速度。

经典方法:VOT2016胜者:ECOECO算法是一种基于自适应卷积滤波器(Caffeinated tracking)的目标追踪算法,其使用的神经网络结构可以同时学习到表观和运动信息,并结合目标跟踪器进行训练,准确度和鲁棒性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 多目标追踪在多目标追踪中,主要采用的是多目标跟踪神经网络(MOTNN)和多目标追踪卷积神经网络(MOTCNN)这两种方法。

经典方法:MOTNN算法将多目标跟踪转化为单目标跟踪问题,并采用Siamese网络结构进行目标跟踪,同时通过动态自适应控制模块来达到多目标跟踪的效果。

MOTCNN算法则针对多目标跟踪中目标漂移、遮挡等问题做出了相应的处理,能够有效提高跟踪的精度。

二、技术难点1. 特征提取深度学习的视觉目标跟踪算法的核心在于特征提取,特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跟踪的准确度和速度。

目前,针对不同的跟踪场景和目标,特征提取的方案也越来越多,如何选取最优的特征提取方案,也成为了当前视觉目标跟踪算法中的难点之一。

2. 目标跟踪器的设计除了特征提取之外,目标跟踪器的设计也是影响跟踪效果的重要因素。

基于人工智能的视觉跟踪算法研究

基于人工智能的视觉跟踪算法研究

基于人工智能的视觉跟踪算法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一个新的时代。

其中,基于人工智能的视觉跟踪算法,正是人工智能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分支。

本文将探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视觉跟踪算法简介视觉跟踪算法是指将一个目标在图像序列中进行连续追踪的过程。

其主要应用于视频监控、自动驾驶、工业生产等领域。

在这些应用场景下,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诸如目标检测、追踪、场景分析等问题。

一般来说,视觉跟踪算法可分为传统跟踪方法和深度学习跟踪方法两种。

传统跟踪方法主要基于目标的颜色,纹理等特征进行跟踪,例如Kalman Filter,Mean-Shift等算法。

然而,传统的跟踪算法在应对目标外貌发生改变、尺度变化、遮挡等复杂情况时表现欠佳。

相比之下,深度学习跟踪方法采用逐步学习目标特征的方法,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对目标特征进行更加准确的描述。

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深度学习跟踪算法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研究焦点。

二、现有研究进展传统的视觉跟踪算法中,Mean-Shift算法应用范围较广,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提取目标颜色的统计量,保证跟踪目标在颜色上的一致性。

但是,在目标尺度变化较大、遮挡物严重等场景下,该算法容易失效。

为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中的深度学习技术开始应用到视觉跟踪算法中。

其中,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跟踪算法DCFNet(Discriminative Correlation Filters Network)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

DCFNet算法首先采用HOG等特征提取方法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对特征进行进一步处理。

该算法在目标跟踪的准确性和效率上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另外,TLD(Tracking,Learning,and Detection)算法也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深度学习跟踪算法。

该算法基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的方法,通过对多个检测器的联合判断来对目标进行跟踪。

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跟踪方法研究

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跟踪方法研究

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跟踪方法研究随着人工智能领域的不断发展,利用深度学习方法来进行视觉跟踪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

视觉跟踪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监控、自动驾驶、机器人等等。

本文将从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跟踪技术的背景、方法、优势与局限性这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旨在为读者提供深入了解该领域的知识。

1.背景随着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领域的不断发展,视觉跟踪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传统的视觉跟踪方法主要基于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例如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等等,这些方法主要依靠手工提取目标的特征,从而进行目标跟踪。

然而,这些方法在处理一些复杂的场景时往往效果不尽人意,因此引入深度学习技术来处理这些问题。

2.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跟踪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方法(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和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方法(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RNN)。

CNN方法主要将目标区域进行卷积,提取目标的特征,然后利用分类网络对目标进行跟踪;RNN方法则利用LSTM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等模型对目标进行跟踪,常用于处理时间序列数据。

同时,还有一些方法将CNN和RNN结合起来,根据场景和数据集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跟踪。

3.优势相对于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利用深度学习方法进行视觉跟踪有着诸多优势。

首先,深度学习可以自动地从数据中提取特征,而不需要人工干预,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人工提取特征带来的错误。

其次,深度学习方法往往可以处理更为复杂的场景,例如非刚性物体跟踪、光照条件变化较大等情况。

此外,深度学习方法由于可以自我优化,因此在一些数据量较大的数据集上可以取得相对较好的效果。

4.局限性然而,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跟踪方法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深度学习往往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训练,因此需要解决数据集不足的问题。

其次,深度学习方法在处理一些复杂场景时仍然可能存在误判的情况。

基于机器学习的视觉跟踪技术研究与应用

基于机器学习的视觉跟踪技术研究与应用

基于机器学习的视觉跟踪技术研究与应用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视觉跟踪技术逐渐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基于机器学习的视觉跟踪技术可应用于各种领域,如视频监控、智能交通、无人驾驶等。

本文将从概念、特点、分类、算法和应用等方面,深入探讨基于机器学习的视觉跟踪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一、概念视觉跟踪技术是指从视频流中实时地追踪并计算目标的运动轨迹和位置。

其目的是通过计算机对特定区域或对象进行监测和跟踪,从而实现实时控制和监测。

基于机器学习的视觉跟踪技术则是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来提高视觉跟踪的精度和鲁棒性,进一步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

二、特点相比传统的视觉跟踪技术,基于机器学习的视觉跟踪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更高的准确性:采用机器学习模型训练数据,通过自我学习不断优化,可以提高视觉跟踪的准确性,避免了传统跟踪方法中由于光照、图像清晰度等对跟踪算法的影响。

2.更强的鲁棒性:机器学习算法可以自动分析场景中的各种变化和干扰,如遮挡、光照差异等,更加适用于各种复杂场景下的跟踪任务。

3.更快的速度:基于GPU加速的机器学习模型能够实现实时处理,有效提高视觉跟踪的速度和实时性。

三、分类根据跟踪目标的不同,基于机器学习的视觉跟踪技术可分为单目标跟踪和多目标跟踪。

1. 单目标跟踪单目标跟踪是指追踪单个目标的运动轨迹和位置。

常见的单目标跟踪算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correlation filter (CF)算法:基于滤波器的算法,利用训练样本学习得到滤波器,通过匹配测试样本和滤波器计算出目标的位置。

(2) deep learning (DL)算法:使用深度神经网络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学习目标的动态特征实现跟踪。

常用的深度学习算法包括Faster-RCNN、YOLO等。

(3) Siamese网络算法:利用卷积神经网络从大量图像对中学习相似度和差异度,基于相似度进行目标跟踪。

2. 多目标跟踪多目标跟踪是指同时追踪多个目标的位置与运动轨迹。

视觉跟踪

视觉跟踪

简单理解,视觉跟踪就是在视频序列中确定目标的位置。

方法一般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方法是基于“目标模式搜索匹配”的视觉跟踪算法,该类算法将视觉跟踪问题视为局部的模式匹配寻优问题,该类算法中的代表是均值偏移(Mean-Shift)算法;第二类是基于“目标状态估计、滤波”的跟踪算法,该类算法将跟踪问题视为状态(目标位置等)估计问题,采用控制理论中的状态空间方法,通过对目标的观测动态估计目标状态,从而确定目标的状态,粒子滤波(ParticleFilter)是该类方法的代表;第三类方法是最近研究比较热门的一类方法,该类方法将视觉跟踪视为分类问题,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对目标样本进行训练学习,进而对候选目标进行识别以确定出目标的位置,常用的学习算法有Adaboost支持向量机(SVM)等视觉跟踪的发展和研究状况, 主要从目标建模和跟踪框架两个方面对视觉跟踪算法进行研究和改进基础的一步是目标建模,即用数学方法表示目标的方法。

目标建模是视觉跟踪技术的初步环节,亦是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目标模型建立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跟踪结果的精确度和鲁棒性。

对目标进行建模,首先要知道如何表示该目标,也就是要知道图像的特征。

理想的图像特征应该具有可区分性、独立性和低维性,这样就可以准确简单的描述该目标。

常见的图像特征有颜色、轮廓、纹理、光流、点特征等。

在知道这些图像特征的基础上,再对目标进行建模。

目标建模是视觉跟踪的关键技术之一,它的优劣会直接影响跟踪算法的性能。

近年来,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作为一种对尺度、旋转、模糊以及光照等变化均比较鲁棒的图像局部特征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已经有许多研究者将其应用在视觉跟踪领域,用其对目标模型进行改进。

由于尺度不变特征变换在图像配准上可以达到亚像素的配准精度,因此在目标模型中引入该特征,将会提高对目标最优位置定位的准确性。

鲁棒性是指视觉跟踪算法在不同环境下都能对目标进行持续稳定的跟踪。

影响鲁棒性的因素主要有:1)目标所处环境的影响。

视觉运动追踪的加工过程

视觉运动追踪的加工过程

视觉运动追踪的加工过程陈婷婷;蒋长好;丁锦红【期刊名称】《心理科学进展》【年(卷),期】2012(20)3【摘要】视觉运动追踪是运动知觉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通过构建视觉运动追踪的过程模型和分析每个阶段的认知加工任务,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运动物体识别的本质。

视觉运动追踪包括目标获取和运动追踪两个加工过程:目标获取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将目标与背景分离,集中注意力加工追踪目标;运动追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启动平滑追踪眼动和追赶性眼跳,并发挥行为水平、眼动水平和神经活动水平的预测机制。

目标获取同时受背景和目标的运动特征和身份特征影响;运动追踪系统发挥预测机制的基础是客体表征连续性,而客体表征连续性的建立同时依赖于目标时空属性和身份特征的编码加工。

因此,视觉运动追踪是视觉系统对客体运动信息和身份语义信息整合的结果。

其中,客体运动信息的加工特性已经获得了比较广泛的研究,而语义信息加工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总页数】11页(P354-364)【关键词】视觉运动追踪;目标获取;运动追踪;预测机制【作者】陈婷婷;蒋长好;丁锦红【作者单位】北京市“学习与认知”重点实验室,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北京100048;北京市“运动机能评定和技术分析”重点实验室,首都体育学院,北京1001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42【相关文献】1.多目标视觉追踪中物体属性加工的眼动研究 [J], 张滨熠;丁锦红2.视觉运动追踪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与启示 [J], 刘洋;漆昌柱;秦杰3.足球运动员和非运动员视觉追踪与辨别反应能力的差异研究 [J], 王维一4.视觉运动追踪训练:提高网球运动员知觉预测能力的效果与机制 [J], 刘洋;漆昌柱;贺梦阳;韦晓娜5.多目标视觉追踪的现象、规律和认知加工机制 [J], 魏柳青;张学民;刘冰;鲁学明;李迎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觉跟踪实验调查内容提要在过去20年间的文献中,有各种各样的追踪器被提出,其中成败各半。

在现实场景中,对象跟踪是个难题,因此,它仍然是计算机视觉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

好的跟踪器应该在大量涉及照明变化、遮挡、混乱、相机运动、低对比度、高光和至少六个其他方面的视频中执行良好。

然而,这些被提出的追踪器的性能,通常是通过不到10个视频或专用数据集来评估的,在本文中,我们的目的是针对包含了上文各个方面的315个视频碎片,用实验方法系统地评估追踪器性能。

我们选择了一组19个包括在文献中经常被引用的各种算法的追踪器,用2010年和2011年出现的代码公开的追踪器作补充。

我们证明了可以通过生存曲线、卡普兰Meier统计和Grubbs测试客观地评价追踪器。

我们发现,在评估实践中,F-score和对象跟踪精确度得分是一样有效的。

这些多种情况下的分析对追踪器的优点与缺点提供了客观的见解。

【关键词】对象跟踪、跟踪评估、跟踪数据集,摄像头监控,视频理解, 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

一.介绍视觉跟踪是个难题,因为需要在一种算法中同时考虑不同且多变的各种情况。

举个例子,有的追踪器可能善于处理光照变化,但在处理由于对象的观点变化而导致的对象的外观变化时有困难;有的追踪器可能通过预判移动来估计速度,但在追踪弹性物体时有很大困难;有的追踪器能对外观作出详细的假定,却可能在一个关节式物体上失败。

考虑到各种各样的跟踪情况和跟踪方法,评价视频序列的数量通常是有限的,这一点让人意外。

在2011年出现在TPAMI或CVPR上的关于跟踪的文章中,不同的视频数量只有5到10个。

视频长度可能长达1到15分钟,但在5到10个视频中,很少有以上条件能得到充分测试的。

考虑到对计算机视觉进行追踪的重要性,用于追踪的视频数量如此之少就显得更让人惊讶。

在几乎每个视频分析任务中,跟踪都会发挥作用。

跟踪确实已经发展得令人印象深刻,甚至令人惊异、独特的结果,就像对尘土中的摩托车或汽车追逐的跟踪。

但是只要这些关于跟踪的文章依旧用有限数量的序列来检测他们方法的正确性,很多情况下就很难得出关于那些方法的鲁棒性的什么结论。

我们觉得是时候进行一次针对各种条件的实验调查了。

调查的目的是评估一个视频中的目标跟踪的艺术状态,着重考察跟踪算法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由于在这些方法之间没有统一的概念,我们试图从另一头来描述艺术状态:数据。

我们设计了一组尽可能多样化的现实数据集,并且记录了所有被选用的追踪器的表现。

我们想根据跟踪方法的实验表现来将它们分组。

同时,我们也要评估跟踪绩效的表现度和相互依赖性。

我们在ALOV把315个视频碎片聚集起来,每个视频集中在一个情境,以此来评估跟踪器的鲁棒性。

为了包含动态情境的各种情况,我们选择了较短但最常出现的视频,平均长度9.2s。

我们还补充了10个稍长的视频,每个在1到2分钟之间。

对跟踪器来说,重要的短序列可能比长序列更难,因为它必须快速适应艰难的情况。

当前的数据集看上去是从对所有跟踪器都简单到对所有跟踪器都困难变化的。

本次调查中的跟踪器涵盖了一组不同的方法。

条件是已经得到了代码的使用权。

这19个不同的跟踪器中,有一半是1999到2006年的,多种多样且常被引用,另一半则出现在近几年的重要学术会议上。

对所有跟踪器来说,第一帧都是同一个,从第一帧给定的边界框开始,评估结果记录了跟踪器能够何种程度地通过比较计算的边界框和数据集中每5帧注解一次的地面实际边界框来跟踪目标。

第二个目标是,单个跟踪目标的评估指标通过实验来评估和比对。

因为视频序列中包含了各种情况,而且又有各种跟踪器,我们建议对跟踪器的表现进行客观的评价。

我们通过客观测试来评估跟踪器表现,以避免当前的跟踪器文章中常用的有限数量测试序列的主观评价。

在整体性能的层次上,这是通过用相关的Kaplan Meier统计数据绘制存活曲线来实现的。

为了给每个视频单独评分,我们用Grubbs异常值测试来相对比较跟踪器。

在记录下的情况里面,我们把大量的视频分成类似的方面,然后通过关联分析来评估。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重点放在了在初始帧中提供了边界框的在线跟踪器的层次上。

我们不考虑提前训练过的目标模型已知的跟踪器。

这些方法可能使用活动模型或者趋向于增强复杂性以捕捉对象的连续形变的主动表现模型。

因此,这些方法需要注意漂移。

预先训练跟踪是个不同的问题,因为跟踪表现不仅取决于视频的画面,还取决于一个我们在此尽力避免的问——训练数据。

我们也不考虑在视频画面中允许路径和扫描方向的整体最佳化的离线跟踪器,当离线跟踪器与医学或其他领域相关时,我们的重点实际上是在线跟踪器的更大的应用领域。

对前后向扫描来说,评估方法将很大程度地和计划中的保持一样。

调查的目的是评估单一对象追踪器的准确性和鲁棒性,这与跟踪多个对象形成对照,这些多个不同对象间需要建立数据关联,以确保单个跟踪器不会混乱。

数据关联可以表现为二分图匹配的逐个画面的局部最优化,也可以表现为通过最小成本流程或GMCP实现的k-partite 图的整体最优化。

多对象的团体需要不同方面的评估,而且,许多多对象跟踪器假设所有画面的对象检测都是已执行的。

在线跟踪是个难题,因为需要视频序列中的所有信息,特别是初始画面里面的。

我们已经忽略了专门的基于轮廓的跟踪器层次。

尽管基于轮廓的跟踪器提供了更多细节模型和对象由于被跟踪而产生的变形,但还是在轮廓的初始化、咬合以及突然的对象移动的鲁棒性等方面有很大困难。

轮廓变形实现了,但一般来说,突然移动依然是个明显问题。

在一般情况下,获得并维持轮廓是个艰难的问题,使得基于轮廓的跟踪现在适合专门的应用,比如面部或嘴唇跟踪。

这项工作的主要贡献是对在线跟踪器的系统分析和实验评估。

我们证明了跟踪器可以通过统计学检验来客观评估,只要有充分多的跟踪器和充分多的数据被使用。

在我们的评估中有个重要发现,那就是表现最佳的跟踪器并没有享有优先的方法。

不管是现代的还是成熟的,也不管是基于目标匹配还是区分前景背景,也不管他们的更新机制是什么,他们总是表现良好。

由于最好的跟踪器距离理想的结合还很遥远,我们提供了一个在各种实际情况出了问题的对象分析,它的总数说明了跟踪器的优点和不足。

二、相关工作考虑到做出关于被赋予了一系列图像的对象的移动的推断的任务,跟踪是最有挑战性的计算机视觉问题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给自己限定了一个更简单的、易于客观评价的定义:跟踪就是分析视频序列,目的是在开始于初始画面中给定边界框的一系列画面中建立目标位臵。

A.跟踪调查文章在文献中,通常结合其预期的应用领域,人们提出了很多的跟踪器。

目标跟踪的一个简单应用是监控和安全控制,起初提供雷达和位臵传感器系统,然后提供视频监控系统。

这些系统建立在几种典型模式上,即对象分割(往往是通过背景差分)、外观和运动模型的定义、预测和概率推理。

举个例子,Avss 多个相机的人跟踪挑战评价概述提供了一些AVSS的跟踪算法实验评估,以及关于高级视频和基于信号的监控、多人监控的数据集的会议。

这些评论的焦点依然很狭窄,就像在关于小组跟踪技术应用于体育的调查中只讨论跟踪具体目标,如运动员。

基于视频的通道估计和驾驶员辅助设备:调查、系统、评估的调查正在驾驶员辅助设备的跟踪路线上。

其他的调查则忙于很适合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跟踪的机器人应用。

但还是有另外的调查,致力于单类型的目标,比如人类。

其他的跟踪方法是为移动传感器设计的,比如航海。

最近,一项调查提交了有线传感器网络,专注于作出物体位臵的简单估计的方法的能力。

关于调查应用独立跟踪器的表现的回顾很少存在。

2006年Yilmaz等人的工作依旧为回顾文献、描述跟踪的方法论、特点和一般用途的数据关联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参照标准。

以上提到的调查和对照论文在跟踪器的数量、视野上是有限的,或者限制为受试验的跟踪器的情况。

就我们所知,在目前的文献中还没有实验调查和跟踪算法的系统评估能做到。

B.跟踪器评估的数据在他们的实验评估中大多数的文章只用了有限数量的视频。

比如说,使用了目标分类的跟踪算法的表现评估,只用了6个视频。

还有,在任意物体的自适应实时视频跟踪测试中经常用到的BoBOT数据集,是由10个不同的视频序列组成的。

在著名的CAVIAR数据集中,发现了一个大得多的集合,起初是为了用少数的又长又难的视频来评估人体跟踪和检测算法的。

这个数据集包括人的行走、会面、购物、战斗、昏倒以及早公共场合留下包裹。

然而,它仅限于一个应用。

i-LIDS 多相机跟踪情境是在一个繁忙的机场大厅捕获的。

它包含了119个人,以及用多个互不重叠的相机捕捉到的总共476个镜头,平均每人4个镜头,并且有很大的光照变化和遮挡。

这个数据集限制到仅仅一个应用,因此并不适合这篇文章。

最近的3DPes人类重定义数据集包含了在很长的视频序列中的8个不同相机记录的超过200人行走的视频,而常用的PETS-series包含了许多按问题陈述和监视应用分开的视频。

对通用的跟踪来说,有时会用到大的视频基准,比如TRECVid视频数据集。

根据即时学术区分外观模型,多目标跟踪的选择仅限于28个不同视频。

许多文章用基准数据集来将新方法和文献中的作比较。

跟踪器的常规实验评估最近已经完成了。

B. Karasulu and S. Korukoglu的工作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评估和比较人体跟踪器的工具。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用超过300个视频序列建立了一个广泛的ALOV++数据集,旨在包含尽可能多样的情况。

初步讨论得出,数据集中有视觉跟踪中的13个难点。

C .跟踪评估方法许多评估跟踪表现的方法已被提出,考虑到目标的存在和位臵,和地面实况的比较就显得比较典型。

这需要大量的注释,结果是到目前为止地面实况视频的数量常被限制。

Erdem 等人2004年提出了不靠地面实况而是结果的外形和色彩变化的性能测量。

当且仅当跟踪结果处于可靠的分割时,这个提法有效。

但经常不是这么回事(而且有人可能想知道它是否总是必要的)。

其他不借助地面实况的评估的建议是基于比较对象的起止位臵的。

这个方法仅仅评估跟踪的一个方面。

在文章Filling the gap in quality assessment of video object tracking 中提出了一个混合方法。

然而,这篇文章仅用了3个视频序列来执行评估,其中一个还是合成的。

在Adaptive on-lin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video tracker s 中,一个完整的在线预测跟踪器精确度的方法是,用小而多样化的目前流行视频的数据集来评价单个跟踪器。

在Adaptive appearance modeling for video tracking: survey and evaluation 中,还分析了一个类似的方法,用11个跟踪器,但再次用非常少的视频且专门用于多人跟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