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概述PPT讲稿

合集下载

贫血科普讲座PPT

贫血科普讲座PPT

贫血类型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与遗传基因相关, 导致红细胞形态异常。
造血机能受损性贫血:由于骨髓或其他 内脏器官的疾病或损伤,造血功能受到 影响。
贫血症状
贫血症状
疲劳和乏力:由于身体无法获得足 够的氧气和能量。 心跳加快:心脏需要更多的工作来 弥补氧气不足。
贫血症状
头晕和头痛:由于大脑供氧不足。
皮肤苍白:红细胞不足导致皮肤失去健 康的红润色泽。
贫血症状
呼吸困难:由于氧气供应不足 ,身体需要更多的呼吸来补偿 。
贫血原因
贫血原因
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B12、叶酸和铁 等营养物质。
慢性疾病:如肾脏疾病、肿瘤、感染等 。
贫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因
遗传因素:某些贫血类型有遗传倾 向。 失血:如出血性疾病、月经过多等 导致失血。
贫血科普讲座 PPT
目录 引言 贫血类型 贫血症状 贫血原因 贫血治疗方法
引言
引言
贫血是指体内红细胞含量或血红蛋 白浓度不足的一种疾病。 贫血会导致身体无法获得足够的氧 气和营养物质,从而影响健康。
引言
本讲座将介绍贫血的常见类型、症状、 原因和治疗方法。
贫血类型
贫血类型
缺铁性贫血:由于身体缺乏足 够的铁元素,无法制造足够的 血红蛋白。 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缺乏维 生素B12会影响红细胞的正常发 育和功能。
贫血治疗方法
贫血治疗方法
补充营养:饮食中增加含铁、维生素 B12和叶酸的食物。 药物治疗:根据贫血的原因选择合适的 药物。
贫血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针对某些贫血病因 可以采取手术干预治疗。 红细胞输血:严重贫血患者可 通过输血来快速增加血红蛋白 水平。
贫血治疗方法

贫血概述ppt课件

贫血概述ppt课件

严重程度评估指标
要点一
根据血红蛋白浓度进行分级
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贫血。
要点二
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 查结果综合评估贫血的严重程…
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的出现与程度,以及红细胞大小 、形态等异常指标。
04
治疗原则与措施
针对不同类型贫血的治疗方案
缺铁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
口服或注射铁剂,同时补充维生素C促进铁 吸收。
分类标准
依据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及红细胞比积等指标,可将贫血分为轻度、中 度、重度和极重度四个等级。
02
常见类型贫血介绍
缺铁性贫血
定义
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 红蛋白合成减少所引起
的贫血。
症状
面色苍白、乏力、头晕 、心悸等。
诊断
通过血常规检查和血清 铁蛋白测定来确诊。
治疗
补充铁剂,调整饮食, 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摄入
ABCD
防止出血
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使用软毛牙刷和温和的清 洁用品。
纠正酸碱平衡紊乱
根据病情给予碱性药物或酸性药物治疗,维持酸 碱平衡。
05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提高患者对疾病认识程度
详细解释贫血的定义 、原因、症状和治疗 方案,让患者全面了 解疾病。
鼓励患者提问,及时 解答患者疑惑,增强 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贫血概述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贫血基本概念与分类 • 常见类型贫血介绍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原则与措施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贫血基本概念与分类
定义及临床表现
定义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 数、血红蛋白含量及红细胞比积 低于正常值的病理状态。

贫血汇报ppt课件

贫血汇报ppt课件

02
常见类型及其特点
缺铁性贫血
01
02
03
04
病因
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或丢失 过多。
症状
乏力、易倦、头晕、头痛、眼 花、耳鸣、心悸、气短等。
诊断
通过血液检查发现血红蛋白和 红细胞数量减少,血清铁蛋白
降低。
治疗
补充铁剂,调整饮食增加含铁 食物摄入。
巨幼细胞性贫血
病因
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 导致DNA合成障碍。
发病原因及机制
红细胞生成减少
由于造血原料缺乏、造血干细胞 异常或造血环境异常等原因导致 红细胞生成减少,如缺铁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红细胞破坏过多
由于红细胞内在缺陷或外在因素导 致红细胞破坏过多,如溶血性贫血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
失血
由于急性或慢性失血导致贫血,如 外伤、手术、消化道出血等。
红细胞计数
计算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 胞的数量,有助于了解贫 血的病因。
红细胞压积
反映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 的容积百分比,用于评估 贫血的严重程度。
骨髓穿刺检查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观察骨髓中各类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判断造血功能是否正常。
骨髓活检
通过取出少量骨髓组织进行检查,了 解骨髓增生程度和造血组织分布情况 。
向患者解释贫血的定义、原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帮助
他们更好地了解自身病情。
饮食调整
02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饮食,增加富含铁、叶酸、维生素B12等营养
素的食物摄入,如瘦肉、蛋类、绿叶蔬菜等。
避免诱发因素
03
教育患者避免某些可能加重贫血的因素,如过度劳累、感染等

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贫血概论PPT

贫血概论PPT

七、贫血的诊断思路
4.肝、脾淋巴结肿大: 肝、脾、淋巴结均肿大见于: 白血病、恶组、恶性淋巴瘤、骨髓纤维化及骨髓病性贫血; 肝、脾肿大为主者: 溶血性贫血、肝病致脾功能亢进
5、合理的实验室检查
七、贫血的诊断思路
对任何贫血患者的诊断,首要问题是查明贫血的原因,然后 是纠正或治疗引起贫血的疾病。贫血不能当疾病来诊断,不 能满足于贫血的有无和轻重,贫血的严重性取决于贫血的基 本疾病,其意义超过贫血的程度。
低于正常范围下限: 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g/L 成年女性血红蛋白<110g/L 孕妇血红蛋白<100g/L
血液稀释、浓缩时易致误诊
二、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红细胞生成不足:多种原因可以影响骨髓造血
造血干/祖细胞异常: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 征,多发性骨髓瘤
造血环境、调节异常:慢性病贫血、再生障碍性贫 血、肾功能不全、类风湿等
18
五、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二、骨髓检查:对贫血的诊断必不可少
骨髓涂片、骨髓活检、铁染色 根据骨髓增生程度可分为增生性贫血和增生不良性贫血
五、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三、其他:
1.溶血性贫血检查 2.铁代谢及原发病检查 3.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测定及原发病检查 4.染色体、细胞表型、融合基因及病理学检查 5.失血性贫血原发病检查 6.特殊检查
椭圆形细胞增多症、珠蛋白形成障碍性贫血、G-6PD酶 缺乏症等
六、贫血的诊断
二、体格检查
1、全面的体格检查以衡量贫血对机体的影响 2、寻找与病因有关的体征 3、注意有无黄疸、淋巴结及肝、脾肿大、胸骨压痛等
六、贫血的诊断
三、选择合适的实验室检查
七、贫血的诊断思路
一、从红细胞形态入手

贫血概述ppt课件

贫血概述ppt课件

球形RBC
泪滴红细胞
棘形红细胞
锯齿红细胞



靶 形
RBC
RBC
口 形
RBC



RBC
结构异常
嗜碱性点彩:见于铅中毒、MgA、HA、MDS、 白血病等。
Howell—Jolly小体:见于MgA、HA、MDS、 白血病、脾切术 后。
Cabot ring:主见于MgA、HA、MDS等。 海蒽次小体:见于G-6-PD酶缺乏等。
2、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这一平衡被打破并超过了
骨髓代偿能力时,即引起贫血
HA。
3、RBC丢失过多
急、慢性失血性贫血。
一、贫血的分类
形态学分类 病 贫血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血常规报告
(一)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1. Wintrobe分类法
类型
根据MCV、MCH、MCHC分类: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贫血概述
贫血发生示意图
骨髓
外周血
RBC在入血前被 破坏、死亡
无效造血
胆红素
原卟啉
多能造血干细胞 红系祖细胞 原始红细胞 晚幼红细胞 成熟红细胞
120天后衰老死亡
血红素、蛋白质
排除体外
Fe
被机体重新利用
无效造血:又称为无效RBC生成或原位溶血。 RBC在骨髓内分化、成熟的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使
大红细胞 球形红细胞
椭圆形红细胞 靶形红细胞
镰形红细胞 口形红细胞
泪滴形红细胞 伴有核红细胞 裂红细胞及碎片 棘形红细胞 嗜多色性红细胞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豪-周小体 卡波环 红细胞缗钱状排列
巨幼细胞贫血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加症、自身免 疫性溶血性贫血 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加症 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HbC/S、 HbE病、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镰形红细胞性贫血 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加症

《贫血概述t》ppt课件

《贫血概述t》ppt课件
贫血概述
血液科 杨玲
案例
• 患者青年女性,自述近半年来乏力、嗜睡,近七天加重,自觉胸闷气短,影响日常生 活,遂来医院就诊。门诊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68g/L,外周血图片示红细胞为小细胞低 色素性。
本讲内容
概念 分类 病因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治疗 护理
课时目标
• 掌握贫血的概念、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特点及贫血的常用护理措施。 • 熟悉各型贫血的诊断和治疗要点。 • 了解贫血的病因、发病机制。
→大部分进入血流的亚铁氧化为高价铁→ 与血浆转铁蛋白结合(β1 球蛋白)→形 成为转铁蛋白复合体 (血清铁)→各组 织主要是骨髓幼红细胞→在线粒体内与 原卟啉结合为血红素→再与珠蛋白结合→ 成血红蛋白。
4、贮存和排泄:
贮存: 多余铁主要以铁蛋白和含铁 血黄素的形式→贮存于肝、脾、骨 髓及单核吞噬系统中贮存备用。正 常男性1000mg,女性300 ~ 400mg 。
2.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
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溶血:
(1)RBC内在缺陷
①RBC膜的异常:如遗传性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PNH等 ②RBC酶的异常:如G-6PD缺乏、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等。 ③Hb异常:如珠蛋白合成异常-地中海性贫血、镰状细胞性贫血等。 ④卟啉代谢异常:如遗传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等。
1、缺铁所致外胚叶营养障碍症状: 皮肤干燥、皱缩、毛发干枯、易脱落、指甲变平或反
甲、脆裂。
2、由于细胞内含铁酶活性↓→粘膜组织异常和胃肠功能障碍:
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严重者出现咽下困难或梗阻感、慢性胃炎→胃酸缺乏→吸收 不良。
3、神经、精神系统症状: 与脑组织中单胺氧化酶(铁依赖酶)活性↓ 有关→易怒、兴奋、烦躁、头痛、异食癖, 表现为喜食生米、泥土、石子等。

贫血ppt课件完整版

贫血ppt课件完整版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贫血的症状因病因和程度而异,常见症状包括面色苍白、乏力、头晕、心悸、气短等。严重贫血可导致心绞痛、 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作出诊断。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骨髓检查、溶血相关检查等。此外,还 需针对不同病因进行相应的检查,如铁代谢检查、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测定等。
因为茶叶和咖啡中的多酚类物质会抑制铁的吸收。
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休息
1 2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适当进行锻炼 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和促进血液循环。
3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 以免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引发贫血症状。
则及措施
饮食调整
多食用富含叶酸或维生素B12的 食物,如绿叶蔬菜、动物肝脏 等。
药物治疗
口服或注射叶酸、维生素B12制 剂。
对症治疗
针对贫血症状进行相应的治疗, 如输血、使用造血刺激因子等。
04
再生障碍性贫血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
包括物理因素(如电离辐射)、化学 因素(如药物、化学物质)、生物因 素(如病毒感染)、遗传因素等。
贫血ppt课件完整版

CONTENCT

• 贫血概述 • 缺铁性贫血 • 巨幼细胞性贫血 • 再生障碍性贫血 • 溶血性贫血 • 贫血的预防与保健
01
贫血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及红细胞比积低 于正常值的病理状态。
分类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可分为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红细胞破坏过 多性贫血及失血性贫血三大类。
障碍,可改用注射铁剂。

贫血概述知识PPT课件

贫血概述知识PPT课件
骨髓活检
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了解骨髓造血 组织的结构、细胞成分等,对某些特 殊类型的贫血有诊断价值。
其他检查
铁代谢检查
检测血清铁、铁蛋白等指标,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铁缺乏引起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检测红细胞对不同浓度低渗盐水的抵抗力,有助于鉴别不同类型的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等。
05 贫血的治疗与预防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与预防
01
总结词
补充铁剂、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
02
补充铁剂
根据贫血程度和病因,医生可能会开出铁剂补充剂,如硫酸亚铁、富马
酸铁等。患者需按照医嘱服用,避免过量引起中毒。
03
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
增加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肝、蛋黄等。同时,避免影响铁吸收的食
物,如茶、咖啡和某些蔬菜。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以促进身
04 贫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等
血常规检查
通过检测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等指标, 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贫血及贫血的程度。
网织红细胞计数
反映骨髓红细胞的生成活性,有助于判断贫血的原因和治疗 效果。
骨髓检查:骨髓穿刺、骨髓活检等
骨髓穿刺
通过抽取骨髓液,观察骨髓增生程度、 细胞成分等,有助于判断贫血的病因, 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体对铁的吸收和利用。
溶血性贫血的治疗与预防
总结词
控制感染、避免诱因、输血和药物治 疗
02
控制感染
感染是溶血性贫血的常见诱因,因此 应积极控制感染,预防疾病复发。
01
03
避免诱因
了解并避免可能诱发溶血性贫血的因 素,如某些药物、化学物质等。

内科学课件贫血概述 PPT课件

内科学课件贫血概述 PPT课件
ppt课件
蛋白质、脂类、 维生素(叶酸、 维生素B12)、微 量元素(铁铜锌)
10
造血干祖细胞异常所致贫血
干祖细胞 缺陷--骨 髓造血功 能衰竭
再障
单纯红细胞减少 (遗传、免疫、 药物、感染、恶 性疾病等)
遗传性、良性 红系无效造血 和形态异常
先天性红细 胞生成异常 性贫血
造血细胞质 的异常-高增 生、低分化
ppt课件
19
详细询问病史
• 现病史:贫血发生的时间、速度、程度、 并 发症、可能诱因、干预治疗的反应; • 既往史:提供贫血的原发病线索; • 家族史:发生贫血的遗传背景; • 营养史:原料缺乏; • 月经生育史:失血性贫血; • 危险因素暴露史:射线、毒物、药物、病原微 生物。
ppt课件
20
全面体格检查
ppt课件
38
细胞内出现异常结构
ppt课件
39
H-J小体是核的残留物,表现为在成熟或晚幼红细胞胞浆内
有一至数个染成深紫红色的小圆点,大小不一。多见于巨 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脾切除后以及缺铁性贫血等 的骨髓及血片。
ppt课件
40
Cabot环在红细胞内染成紫红色的纤细的大环形或8字形物质,常出现于嗜多色性、 点彩和含H-J小体的红细胞内,其确切来源尚不清楚,有人认为是人工形成的变性 蛋白,也有人认为是残留的纺锤丝或融合的微管。一般很少见到,偶见于铅中毒或 恶性贫血患者血片中,但多数人认为无显著临床意义。
贫血概述
ppt课件
1
血液系统组成:
1.血液:血浆+血细胞(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 2.造血器官:骨髓、脾、淋巴结、胸腺
ppt课件
2
贫血的定义
指多种原因引起的外周血中红细胞 容量(血红蛋白浓度)低于同性别、同 年龄、同地区正常值下限 我国海平面地区:男性Hb<120g/L 女性Hb<110g/L 孕妇Hb<100g/L

贫血概论 PPT课件

贫血概论 PPT课件
•红细胞生成减少
1.造血干细胞增生和分化异常 再障、纯红再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 退、肾衰竭。
2.骨髓被异常组织浸润:白血病、骨髓瘤、转移癌、骨 髓纤维化、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3.细胞合成障碍 (1)DNA合成障碍:如:巨幼贫 (2)Hb合成障碍:缺铁性贫血、铁幼粒细胞性贫血。
引起贫血的原因
• 正常细胞性贫血:再障;大多数的溶血 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慢性病性贫 血。
常见的细胞形态学分类与贫血关系
•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珠 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铁幼粒细胞性贫 血,一部分的慢性病性贫血。
骨髓细胞形态学分类
• 增生性贫血: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 • 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
活跃,三系统都有巨幼细胞的变化 • 增生低下性贫血:骨髓增生低下或重度
低下。
疗效标准
问题:抗贫血治疗后,Hb上升多少可以作 为治疗有效的标准?
一般认为至少上升15g/L才能认为有效,上升 20g/L以上才认为可靠。
注意事项之一
•诊断贫血要注意除外稀释性假性贫血。
某些临床情况,因血浆容量的扩张,导致Hb, HCT,RBC测定值的降低,但并无红细胞总容 量的减少,称为稀释性假性贫血。多见于妊娠后 3个月、少尿性肾衰、充血性心力衰竭、部分低 蛋白血症、充血性脾肿大、体位改变以及某些细 胞因子的作用(IL-2、IL-11、GM-CSF)
引起贫血的原因
• 失血 急性失血后贫血 慢性失血后贫血:往往继发于其它疾病。
临床表现
一、软弱无力:疲乏、困倦,是因肌肉缺氧所致。为最常 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 二、皮肤、粘膜苍白:皮肤、粘膜、结膜以及皮肤毛细血 管的分布和舒缩状态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认为睑结合膜、 手掌大小鱼际及甲床的颜色比较可靠。 三、心血管系统:心悸为最突出的症状之一,有心动过速 ,在心尖或肺动脉瓣区可听到柔和的收缩期杂音,称为贫 血性杂音,严重贫 血可听到舒张期杂音。严重贫 血或原 有冠心病,可引起心绞痛、心脏扩大、心力衰竭。 四、呼吸系统::气急或呼吸困难,大都是由于呼吸中枢 低氧或高碳酸血症所致。

贫血的科普知识PPT

贫血的科普知识PPT
红细胞是携带氧气到达身体各 个组织和器官的载体,贫血会 导致氧供不足。
贫血的症状
贫血的症状
疲劳和乏力 心悸和气短
贫血的症状

头晕和头痛 皮肤苍白和容易出现瘀点
贫血的原因
贫血的原因
缺铁性贫血:缺乏足够铁元素会导 致红细胞无法正常生成。 维生素缺乏性贫血:缺少维生素 B12或叶酸会影响红细胞的生成。
贫血的原因
慢性疾病相关贫血:某些慢性 疾病会干扰红细胞的生成或破 坏红细胞。
贫血的治疗
贫血的治疗
补充缺乏的营养物质,如铁、 维生素B12和叶酸。 针对慢性疾病进行治疗,以控 制贫血的根本原因。
贫血的治疗
如果严重,可能需要输血或进 行骨髓移植。
预防贫血的措 施
预防贫血的措施
饮食均衡,摄入富含铁、维生素 B12和叶酸的食物。 避免长期大量饮酒和吸烟。
预防贫血的措施
积极治疗慢性疾病,预防并发 贫血。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贫血的科普知 识PPT
目录 引言 什么是贫血 贫血的症状 贫血的原因 贫血的治疗 预防贫血的措施
引言
引言
贫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特点是 人体红细胞数量或功能异常下降, 导致氧供不足。 本PPT将介绍贫血的原因、症状、 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什么是贫血
什么是贫血
贫血是指人体红细胞数量或功 能异常下降的疾病。

贫血概述PPT课件

贫血概述PPT课件
8
贫血的临床表现
与贫血病因、程度、血容量、缓急、耐受能力有关 1.一般表现——皮肤粘膜苍白(睑结膜、口唇粘膜、指甲) 2.循环系统——心悸、气促;心率增快 3.中枢神经系统——轻者头晕,严重者意识障碍 4.消化系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 5.泌尿生殖系统—— 多尿、轻度蛋白尿
月经失调 性欲减退
12
贫血的治疗原则
• 病因治疗 • 针对贫血发病机制的治疗 • 对症治疗 • 成份输血
13
复习思考题
试述贫血的定义及形态学、病因分类。
14
血液系统疾病
贫血概述
1
讲授目的和要求 掌握:贫血的定义、诊断标准、临床表现 熟悉:贫血的分类、贫血的诊断步骤 了解:贫血的治疗原则
2
讲授主要内容
贫血的定义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方法 治疗原则
3
贫血的定义
血红蛋白量 红细胞计数 红细胞比容
低于同性别、同年龄、 同地区正常值下限
血液稀释、浓缩时易致误诊
贫血是一综合征,不是一种疾病
4
我国沿海和平原地区诊断贫血的Hb标准 成年男性 ﹤120g/L 成年女性 ﹤110g/L 孕妇 ﹤100g/L
5
分类
一、根据红细胞形态特点分类
MCV:红细胞平均容积 (正常值80~100fl) 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正常值27~32pg) MCHC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正常值32~
35%)
6
大细胞性
MCV(fl) >100
MCH(pg) MCHC (%)
>32
32~35
正常细胞性
80~100
27~32 32~35
小细胞低色素 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治疗
(一)消除病因: 为首要原则,在此基础上做好对症,支
持治疗。
治疗
(二)药物治疗:查明病因——药物治疗。 1、铁剂:速力菲(注意体内铁负荷) 2、叶酸、VitB12:巨幼贫 3、Vit B6:铁粒幼贫 4、皮质激素:AIHA 5、雄激素:AA 6、EPO:肾性贫血
治疗
(三) 输血: 注意输血反应及并发症
治疗
(四)脾切: 破坏场所 遗传球, AIHA
总结
贫血只是一种临床症状,重要的是明确病

治疗:首先要去除病因,治疗原发病 对症支持治疗,补充造血原料,必要时可
成份输血
诊断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MCV、MCHC 2.血涂片:细胞形态、数量、疟原虫、中心 淡染区、RBC碎片 3.网织红计数
诊断
(四)BM检查 1.异常C,寄生虫、脂肪滴 2.增生度: 增生性贫血: 失血、溶血、IDA 增生不良性贫血: AA
诊断
(五)病因检查
血液系统疾病,消化道、妇科,肾 脏疾病,其它慢性病等
二.贫血的诊断标准
2、国内贫血的诊断标准 (沿海和平原地区 )
Hb(g/L)
RBC(χ1012/L) HCT
成年男性 <120
<4.5
<0.42
成年女性 <110
<4.0
<0.37
孕 妇 <100
<3.5
<0.32
诊断贫血的几个注意点
1、Hb与RBC的非均衡性 (1)小细胞时: Hb↓↓ RBC↓ (2)大细胞时: Hb ↓ RBC↓↓
体力劳动后感到心慌、气短
重度 60~31(6~3.1g/dl)
卧床休息时也感心慌、气短
极度 <30(3.0以下g/dl)
常合并贫血性心脏病
(四)按骨髓红系增生情况:
增生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 增生低下性贫血:如再障。
贫血的发病机制和病因
1、重要由于红细胞生成减少所致贫血 2.主要由于红细胞破坏过多(溶贫) 3.主要由于红细胞丢失过多(失血)
临床表现
4.机体代偿力及适应力 (年龄,心脑疾病基础、职业)
5.患者的体力活动程度
六.诊断
(一)详细的病史询问 1.时间:病程,急与慢 2.原因与诱因:职业、营养、环境、月经、婚育、
慢性病,代学毒物及放射线接触等。 3.伴发症状:便血、酱油色尿 4.家族史
诊断
(二)全面正确的体检 1.皮肤、粘膜、舌乳头、指甲 2.肝、脾、淋巴结 3.肛门指检、妇检 4.神经反应(脊髓后侧索变性-Vit B12↓)
1.主要由于红细胞生成减少所致的贫血
(1)造血干细胞增殖和分化障碍 (2)造血微环境异常 (3)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所致的贫血
(1)造血干细胞增殖和分化障碍
①再生障碍性贫血(AA)、纯红再障(PRCA) ②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 ③造血系统恶性疾病: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
征(MDS)
(2)造血微环境异常
①骨髓基质和基质细胞受损: ②造血调节因子水平异常
(3)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所致的贫血
① :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或利用障碍 ② :缺铁和铁利用障碍
贫血的发病机制和病因
2.红细胞破坏过多—溶血性贫血
贫血的发病机制和病因
3.失血性贫血 慢性失血性贫血导致的缺铁性贫血
四.贫血的病理生理基础
(一)血液携氧能力下降,组织器官缺氧。
26--32 <26 <26
32--35 <32
32--35
正常红细胞形态
红细胞胞体多变小, 中央淡染区扩大
骨髓铁染色, 细胞外铁消失,内铁减少
小细胞性贫血
大细胞性贫血
(三)按血红蛋白浓度:
分级 血红蛋白(g/L)
临床表现
轻度 120~91(12~9.1g/dl) 症状轻微
中度 90~61(9~6.1g/dl)
贫血概述课件
一.贫血定义
贫血(anemia)
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浓 度(Hb)、红细胞计数(RBC)和(或) 细 胞 比 容 (Hct) 低 于 正 常 值 下 限 一 种 临 床症状。
二.贫血的诊断标准
1、WHO诊断贫血的Hb标准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
成年男性 成年女性 孕妇
<130g /L <120g /L <110g /L
五.临床表现
各组织器官缺氧的表现及原发病表现!
缺铁贫:缺氧+缺铁表现 巨幼贫:缺氧+缺叶酸、维生素表现 再障:全血细胞减少症状 溶贫:贫血+黄疸
临床表现
贫血症状的有无及轻重,与下述因素有关 1.原发病的性质 2.贫血的程度
临床表现
3. 贫血的速度 急: 20%血容量 Hb<80-90g/l,明显症状 慢:50%血容量 Hb<30-40g/l,亦可较轻
以Hb为主要诊断依据
Hb的携氧功能
诊断贫血的几个注意点
2.Hb/VOL(有效循环血量)与血容量关系: 血液稀释→Hb↓ (误 诊) 血液浓缩→Hb↑(贫血程度减轻)
诊断贫血的几个注意点
3.贫血不是疾病,而是症状,重
要找病因 !!!
三.贫血分类
临床上主要根据贫血的发病机制和病 因进行分类,其它分类方法作为对发病机 制和病因分类法提供线索。
贫血的分类
(一)按贫血发展速度: 急性:如急性溶贫、白血病、急性再障 慢性:如慢性病性贫血
贫血的分类
(二)据红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分类:
大细胞性贫血:
正细胞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MCV(fl)
>100 80--100 <80
<80
MCH(pg) MCHC(%)
>32
32--35
贫血的病理疗生理基础
(二) 机体代偿:
1.心脏搏出量增加 2. 增加组织的灌注 3.肺的代偿机能 4. 红细胞生成亢进
贫血的病理生理基础
5. 氧解离曲线右移 在缓慢发生的贫血、红细胞内2、3二磷酸
甘油酸(2、3-DPG)的合成增加,2、3- DPG有与脱氧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使血红蛋 白与氧的亲和力减低,促进HbO2解离曲线右移, 使组织在氧分压降低的情况下能摄取更多的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