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口水利枢纽工程水工模型试验研究
某水利枢纽工程溢洪道模型试验研究
b n l eae u g da e . a k s p d e sw l o r j 1
K yw rs siw y m dlet f wp tr ; pi zdds n w t ot l r et Xni g e e ei ; a r nr o c; i a l l t mi g ec o p j jn
水利水 电技术
第4 2卷
21 0 1年第 2期
某 水 利 枢 纽 工 程 溢 洪 道 模 型 试 验 研 究
顾 佳 俊 ,赵 向波 ,王 建
( .新疆农 业 大学 水利 与土木 3 程 学 院 ,新 疆 乌鲁木 齐 I 2 .新疆 额 尔齐斯 河流域 开发 工程建 设 管理局 ,新疆 乌鲁木 齐 805 ; 3 0 2 800 ) 300
1 工程概况
某 水利 枢纽 工程 位 于新疆 阿勒 泰市境 内的某河 峡
谷 出山 口上 游处 ,该 工程 开发 任务 是农牧 业灌 溉 和生
进 口引渠段 :引渠段 布置 在右 侧坝 肩岸 坡上 ,引 渠 长 7 . ,该 段 基 岩 裸 露 ,岩 性 为 花 岗 片 麻 岩 , 17I n 岩 层走 向与 溢洪 道近 垂直 。
坡 冲刷情 况进行 了评 价 。
关键 词 :溢洪道 ;模 型试 验 ;流 态 ;优 化设 计 ;水利枢 纽 ;新疆
中 图分 类 号 :T 6 1 2 5 V 5 (4 )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编 号 :10 ,8 0 2 1 ) 2 07 —3 0 0 0 6 (0 10 —0 6 0
摘
要 :通过 某水利 枢 纽溢 洪道 单体水 工模 型试验 验证 ,对枢 纽布 置方案 的水 力 学性 能及 不 同流量 时
关于引水式电站首部枢纽水工模型试验结果分析评价
关于引水式电站首部枢纽水工模型试验结果分析评价
引水式电站是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一种新型水电站,具有灵活性强、发电效率高等
优点。
首部枢纽水工模型试验对于引水式电站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首部
枢纽水工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
试验结果分析
1. 汇流规律
在引水式电站枢纽部分,试验结果表明,上游多条河道的汇流规律相对规律和稳定,
低频波位移小,不会影响电站正常运行。
但在下游过渡段,由于河道宽度变窄,水流速度
增大,水流会出现涡旋、回流等复杂现象,也对电站的影响产生了研究价值。
2.蓄水池污染物扩散模拟
试验中,模型污染物的测量数据表明,水流速度越快,扩散范围越大;在不同水流速
度下,模型污染物扩散俯仰的变化趋势相同,符合理论模型。
这些结果对蓄水池污染物扩
散部分的设计和环境保护具有指导意义。
3. 坝孔流量参数测试
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坝孔流量参数的测试,可以更好地掌握水流分布和流量分配情况,优化水利工程设计,提高电站的发电效率。
评价
首部枢纽水工模型试验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对于引水式电站的设计和施工具有指
导意义,对水利工程的性能分析和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但也需要注意的是,试验结果
仅是一个模型的研究成果,如何将其具体应用于实际项目中,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践。
同时,也需要对试验结果的可重复性进行验证,以确保测试成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首部枢纽水工模型试验的结果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可以为引水式电站及
其他水利工程的设计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但是需要进一步挖掘其研究价值,结合实际项目
进行验证和应用。
关于引水式电站首部枢纽水工模型试验结果分析评价
关于引水式电站首部枢纽水工模型试验结果分析评价我们需要了解首部枢纽水工模型试验的基本内容和目的。
首部枢纽水工模型试验是通过建立一个真实水工结构的缩尺模型,利用实验室条件模拟实际工程中的水流环境和作用力,对首部枢纽水工的运行情况进行测试和观测,以获得关于水流运动、压力分布、能量损失等方面的数据和信息,为工程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通过模型试验,可以验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识别潜在的问题和风险,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我们将针对首部枢纽水工模型试验的具体结果进行分析。
在模型试验中,通常会测量和记录水流速度、压力分布、水位高度、能量损失等参数,以及观察水流运动的状态和特点。
通过这些数据和信息,可以对首部枢纽水工的性能和运行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从而为工程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和改进意见。
在进行结果分析时,首先需要对模型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和总结,评估水工结构的稳定性和流动特性。
这包括首部枢纽水工对水流的影响程度,水流在水工结构中的运动规律,水位变化和能量损失等方面的情况。
需要进行对比分析,将模型试验结果与设计要求和实际工程情况进行比较,验证水工结构是否满足工程要求和性能指标。
还需要对试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误差进行分析和控制,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我们将对首部枢纽水工模型试验的结果进行评价和总结。
从理论和实际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对模型试验结果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进行评价,判断其对工程设计和建设的指导作用。
还需要结合试验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提出对模型试验方法和技术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指导。
引水式电站首部枢纽水工模型试验的结果分析评价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对工程建设和运行具有重大意义。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深入分析和评价,可以为工程设计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保障引水式电站的安全高效运行。
希望本文的分析评价能够对相关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促进水电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某水利水电工程水工模型试验报告
目录1. 概述 (1)1.1工程简况 (1)1.2试验资料 (1)1.3试验目的及研究内容 (2)2 模型试验设计和制作 (5)2.1模型试验主要依据 (5)2.2模型要求 (5)2.3模型量测仪器及设备 (6)3. 设计方案试验成果 (7)3.1泄流能力 (9)3.1.1 泄洪放空洞泄流能力 (9)3.1.2 溢洪道泄流能力 (11)3.2泄洪放空洞水力特性简述 (13)3.3溢洪道水力特性简述 (13)4. 优化方案I (14)4.1体形优化 (14)4.1.1 泄洪放空洞体形优化 (14)4.1.2 溢洪道体形优化 (21)4.2泄流能力 (24)4.2.1 泄洪放空洞泄流能力 (24)4.2.2 溢洪道泄流能力 (26)4.3泄洪放空洞洞身水力特性 (28)4.3.1 水流流态 (28)4.3.2 水深、流速及洞顶余幅 (29)4.3.3 压力及水流空化数 (32)4.3.4 掺气空腔特性 (37)4.4溢洪道沿程水力特性 (38)4.4.1 水流流态 (38)4.4.2 水深及流速 (39)4.4.3 压力及水流空化数 (48)4.5水舌特征及下游河道水力特性 (54)4.5.1 流态 (54)4.5.2 出口水舌特性 (56)4.5.3 下游岸边流速 (59)4.5.4 下游岸边水面线 (63)4.5.5 下游河道冲刷 (70)5. 初设阶段推荐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泄流能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泄洪放空洞洞身水力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亭子口水利枢纽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
亭子口水利枢纽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
王罗斌;石教豪;潘化兰;严伟
【期刊名称】《人民长江》
【年(卷),期】2009(040)020
【摘要】亭子口水利枢纽具有泄洪落差与泄洪单宽流量均较大、建筑物布置相对比较集中、下游河势复杂等特点.通过水工断面模型试验,对表、底孔体型及消能工进行优化,推荐表孔采用宽尾墩消力池联合消能型式,底孔采用突扩跌坎型式,并经过整体模型试验验证,其泄洪消能均能满足设计要求;通过在水工整体模型上对下游引航道左右岸线及河床的整治、隔流堤长度和堤头偏角调整等方面影响因素的比较优化,提出了可行的布置方案.
【总页数】4页(P20-23)
【作者】王罗斌;石教豪;潘化兰;严伟
【作者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湖北,武汉,430010;长江科学院,水力学所,湖北,武汉,430010;长江科学院,水力学所,湖北,武汉,430010;长江科学院,水力学所,湖北,武汉,430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139.16
【相关文献】
1.从江船闸闸底长廊顶缝出水输水系统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 [J], 周家俞;徐奎;陈亮;张绪进
2.高坝过鱼设施集诱鱼进口水力学条件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研究 [J], 廖伯文;安瑞冬;李嘉;冯镜洁;易文敏;李芳
3.某节制闸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 [J], 邓水明
4.泗阳节制闸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 [J], 吕晓波;张小童;王亮
5.赣江万安二线船闸输水系统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 [J], 李君;郭超;金英;宣国祥;黄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东省河源市沥口水电枢纽工程初设阶段工程地勘察
②位于大坝右岸的 C 排测压管水位明显高于其它两排相应的测压管水位,A 排测压管水位最 低。可能的原因有:A 排测压管位于主河床附近,填土主要来源于开挖溢洪道时的风化石料,透 水性较好,左岸山体已被削平,受山体地下水的影响较为微弱,且原施工导流洞封堵后仍有坝体 之水渗入洞内排出(但其影响较为轻微),所以 A 排测压管水位最低,从而可知 A 排测压管水位受 坝头绕渗影响最小,管中水位最能反映坝体的真实水位;C 排测压管位于坝体右侧,右边山体较 为雄厚,测压管水位受地下水的影响较大,另外,右坝后坡曾经渗水,表明存在绕坝渗漏,并在 背水坡进行过灌浆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阻水作用,因此 C 排测压管水位最高,且受坝头 绕渗影响最为严重;而 B 排处于二者之间,同样也受右坝头绕渗的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小,因此 水位也处于其它两排之间。
螺塘水库土坝地质勘察
赖翼峰,叶合欣,黄楚红
五指山水库位于古兜山北脉,属潭江水系。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 2.9km2,库容为 190 万 m3, 是一座以发电为主、结合防洪的小(一)型水库。水库枢纽现有主要建筑物包括:主坝、溢洪道、 输水涵管。主坝为均质土坝,最大坝高 19.0m,坝顶长 139.0m。溢 洪 道 位 于 主 坝 左 侧 ,实 用 堰 。 为配合五指山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我室对该主坝进行了地质勘察工作,勘察结果表明:
广东省河源市沥口水电枢纽工程初设阶段工程地勘察
王士恩
本报告细通的钻探、原位试验、室内试验等勘察手段,对拟建电站坝间址部位进行了详细的 勘察和评价,提供了设计所需要的有关参数,解决了工程建设中的有关问题,为工程的实施奠定 了基础。
水工模型试验报告
水工模型试验报告1水工模型试验的作用与分类1.1作用水流运动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自然现象,对各种作用力存在的情况和它们发展的规律,至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掌握。
设计水利工程时不是用数学分析的方法,就是应用经验公式。
这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事实上,天然河道中水工建筑物的边界条件各不相同,而且非常复杂,须经过水工模型试验的分析研究,方可切合实际;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理论,指导实践。
因此,可以说水工模型试验是流体力学理论和实际水利工程中间的媒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直受到水利工程界的重视。
1.2分类由于试验研究任务不同,采用不同类型的模型,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当研究河道中水利枢纽的总体布置时,就需要将所研究的河段和水工建筑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制成模型进行试验,这就叫整体模型。
至于二元问题,如确定溢流坝面的压力分布,水流情况和冲刷消能等,一般截取一段制成模型,安装在玻璃水槽中进行观测,称为断面模型。
还有一些水工建筑物两边对称,水流情况也对称,可以研究一边来代替整体,这时可以采用半整体模型。
进行一般试验时,只要将原体的三个尺寸按照同一比例缩制,这种模型叫作正态模型。
但有时因为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粗糙度或水流流态等与原体不相似时,就采用竖直和水平方向长度缩尺不同的模型,即为变态模型。
河工模型经常采用这种类型。
按照试验研究任务和性质分,有水工建筑物、河道、热扩散、排污口、溃坝、滑坡、泥石流、潮汐、泥沙以及波浪模型等。
2、水工模型试验理论2.1层流根据模型设计的相关原理,可以推导出以下公式:():边界上的压力差比几何相似比尺;时间:流量:流速:p l p t l p Q lp v ∆-∆∆∆===αααααααααα:132.2阻力平方区的紊流运动 ()几何相似比尺时间:流量:流速::215221l t l Q lv ααααααα=== 2.3重力作用为主的流体运动当流体的特性主要决定于重力作用,粘滞力的作用可忽略时该运动也就是在阻力平方区的紊流,这时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比例,而雷诺数已超过一定界限,其变化没有影响。
关于引水式电站首部枢纽水工模型试验结果分析评价
关于引水式电站首部枢纽水工模型试验结果分析评价【摘要】本文旨在分析和评价引水式电站首部枢纽水工模型试验的结果。
在将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正文部分将详细讨论试验设计、结果分析、评价以及对工程实践的启示,同时也会探讨模型试验结果的局限性。
结论部分将强调引水式电站首部枢纽水工模型试验的重要性,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并对全文进行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引水式电站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同时也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关键词】引水式电站、枢纽水工模型试验、结果分析、评价、工程实践、启示、局限性、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结论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过去的研究中,对于引水式电站首部枢纽的水工模型试验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果。
通过模型试验可以模拟实际工程中的水流情况,从而分析其水力特性和工程效果,并为实际工程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目前对于引水式电站首部枢纽水工模型试验结果的分析和评价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本文将对引水式电站首部枢纽水工模型试验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价,旨在总结该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指出其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完善建议,为引水式电站首部枢纽的设计和运行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对引水式电站首部枢纽水工模型进行试验,并从试验结果中得出相关结论。
通过试验,我们可以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优化工程方案,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和评价,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和问题,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和启示。
研究目的还包括对模型试验结果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和总结,为未来研究提供指导。
通过详细的研究目的,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确定研究的方向和内容,实现研究的深入和有效性。
1.3 研究意义通过模型试验可以验证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各项参数的调整和优化都需要通过模型试验来验证,以确保工程在实际运行中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关于引水式电站首部枢纽水工模型试验结果分析评价
关于引水式电站首部枢纽水工模型试验结果分析评价引水式电站是指以充分利用自然水势流混合引入调节流量并驱动涡轮机发电的水电站,通常设有首部枢纽进行水流的引导和分配。
首部枢纽的设计对于电站的性能和运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进行水工模型试验来评估其引水性能和水动力特性。
本文对引水式电站首部枢纽水工模型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试验设计与装置试验采用1:20的比例,参照实际工程进行缩尺模型制造,属于相对较大的试验。
试验装置包括首部枢纽模型、进水渠、尾水渠和处理系统。
首部枢纽模型采用透水底板和透水支撑壁设计,并设置有流速测量点、压力测点和涡量测点等。
实际运行时,进水渠与实际工程相同,尾水渠引入射流来模拟实际情况。
二、试验结果分析1. 流量分配特性通过模型试验,可以得到首部枢纽的流量分配特性。
根据试验数据,绘制出不同引水流量下的流量分配曲线。
该曲线代表了不同引水流量下各个引水口的流量分配比例。
根据曲线可以看出,流量分配特性基本符合设计要求,各个引水口的流量分配比例相对稳定。
2. 引水性能评价通过试验可以获得首部枢纽的引水性能参数,包括流量系数、引水势能损失和启闭机械特性等。
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得到各个流量条件下的流量系数和势能损失。
流量系数是指实际引水流量与理论引水流量之比,该参数反映了首部枢纽的引水性能。
势能损失是指引水过程中由于摩擦和涡动效应引起的能量损失,该参数反映了首部枢纽的能量损失情况。
启闭机械特性是指首部枢纽在启闭过程中的曲线特性,包括启闭时间、启闭力矩和启闭振动等。
根据试验数据,可以得到不同流量条件下的启闭特性曲线和参数。
通过试验可以评价首部枢纽的水动力特性,包括流速、压力和涡量分布。
根据试验数据,可以绘制出不同流量条件下的流速分布图和压力分布图。
这些图表可以直观地反映首部枢纽的水动力特性,包括流速分布的均匀性、压力分布的均衡性和涡量分布的程度。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评价:1. 流量分配特性基本符合设计要求,各个引水口的流量分配比例相对稳定,满足电站的运行要求。
某水利枢纽工程表孔溢洪道水力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某水利枢纽工程表孔溢洪道水力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高尚
【期刊名称】《四川水利》
【年(卷),期】2024(45)2
【摘要】针对某水利枢纽表孔溢洪道水力特性,采用水工模型试验方法,在不同工况下对泄槽、消力池及退水渠流态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修改方案。
试验结果表明:各工况下进口和泄槽过流能力满足设计要求,但消力池及退水渠均存在翻水现象,边墙高度明显不足。
因此,将消力池尾坎高度降低同时增加消力池及退水渠边墙高度,经优化后,各工况下消力池及退水渠均不存在翻水现象,且总消能率达85%以上,基本满足工程需求。
【总页数】3页(P122-124)
【作者】高尚
【作者单位】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131
【相关文献】
1.某工程溢流表孔水力特性模型试验
2.严寒地区溢流表孔水力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3.某水利枢纽工程表孔溢洪道模型试验设计研究
4.某水电站表孔溢洪洞水力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5.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溢洪道控制段机翼形堰水力特性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引水式电站首部枢纽水工模型试验结果分析评价
关于引水式电站首部枢纽水工模型试验结果分析评价引水式电站是利用水能发电的一种重要方式,而首部枢纽水工是引水式电站的核心部件之一。
为了验证首部枢纽水工的设计参数和性能,通常会进行水工模型试验。
本文将对引水式电站首部枢纽水工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旨在为相关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模型试验简介首先来介绍一下模型试验的基本情况。
本次模型试验选取的是某引水式电站的首部枢纽水工,试验的目的是验证设计参数和性能。
试验选用了1:50的比例进行模型缩尺,并采用了先进的试验设备和技术手段进行试验。
试验主要内容包括首部枢纽水工的流态特性、压力分布、流量分布等参数的测试和分析。
二、试验结果分析1. 流态特性分析首先对首部枢纽水工的流态特性进行分析。
在试验中,首部枢纽水工的受力情况和流态特性得到了全面的检测和分析。
结果显示,在设计流量下,水工内部的流态非常稳定,没有出现明显的湍流或涡流现象。
水流的流速分布均匀,流态平稳,符合设计要求。
三、试验结果评价1. 结果优点首先来评价一下本次模型试验的结果。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首部枢纽水工在设计流量条件下具有稳定的流态特性、均匀的压力分布和流量分布。
这显示出首部枢纽水工的设计是合理可行的,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可靠性。
2. 结果不足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指出。
试验结果中并未考虑到首部枢纽水工在不同水头条件下的性能变化,这在实际运行中可能会对引水式电站的整体性能产生影响。
在后续的工程设计中需要对不同水头条件下的首部枢纽水工性能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四、结论本次模型试验结果显示出首部枢纽水工在设计流量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流态特性、压力分布和流量分布。
这为引水式电站的工程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也需要注意在实际工程设计中考虑到不同水头条件下的首部枢纽水工性能变化。
希望本次试验结果能够为相关工程设计和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011)水工建筑学模型实验指导书及报告
(2011)水工建筑学模型实验指导书及报告水工建筑学实验?指导书及报告(水工、强化班08级)班级:学号:姓名:河海大学水电学院2011年5月实验一水工结构静力模型实验一、实验目的水工结构(静力)模型实验着重对重力坝坝段平面结构模型进行实验,使学生初步了解水工结构模型的方法及分类、模型相似原理、模型设计的基本原则、模型材料、模型加荷方法以及试验量测技术及成果整理等。
锻炼和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的任务与要求1(对结构模型试验在水工建筑物设计、分析中的作用和地位有明确的认识。
2(初步掌握结构模型试验相似理论、模型设计、制作、量测、数据处理分析等基本方法。
3(通过对策略坝坝段平面结构模型试验动手实践,加深对模型试验的全过程的了解,初步具有设计水工结构模型试验的能力。
三、模型系统组成及实验步骤1(模型材料及尺寸模型由石膏制成,石膏弹性模量为2500MPa。
模型尺寸见下图所示。
重力坝模型示意图12(加荷系统a)自重(预压)荷载采用机械拉力式加荷系统;包括拉力杆、测力计、摇把盘等组成;b)水荷载采用千斤顶加荷系统:包括油泵(加压)、分油器、压力表、高压油管、千斤顶、垫块等组成。
3(量测系统量测系统包括应变片、导线、静态应变仪等组成。
4(实验步骤按照上述实验内容,其具体步骤见框图。
实验准备检查模型状态及测试仪器安装、调零预压加载初应变检测仪器调零实验加载(模拟自重和静水压力)荷载应变检测打印试验结束 -成果后处理2四(实验成果及计算分析1(简述什么是水工结构模型实验,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有哪些特点,2(重力坝断面模型1重力坝断面模型如下图所示,模型用石膏制成,模型坝基面高程?0.00m,坝顶高程?0.65m,三角形顶点高程?0.65m,上游面坝坡为1:0.00,下游面坝坡为1:0.70,坝底宽3度0.455m,坝顶宽度0.07m,坝厚0.20m。
模型的坝体弹性模量,泊松EMPa,,2.510m比;模型的几何相似常数,弹性模量相似常数,坝基C,130~170C,7~13,,0.2lE 按弹性地基处理。
关于引水式电站首部枢纽水工模型试验结果分析评价
关于引水式电站首部枢纽水工模型试验结果分析评价引水式电站是一种利用水坝建设在上游的河流,通过引水管道将水引入下游的水轮发电机发电的电站。
由于引水式电站具有省降、低投资、高效益等特点,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电力发电方式。
由于引水式电站涉及水利工程、水力学、机械工程等多个学科,其水工模型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电站设计和运行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对引水式电站首部枢纽水工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以期为电站运行提供决策参考。
1.试验方法和参数选择需要选择合理的水工模型试验方法。
在引水式电站中,首部枢纽作为水流入口,对水流的控制和导流起着重要作用。
首部枢纽的设计是关键。
为了验证首部枢纽设计的合理性,可以采用水工模型试验的方法。
水工模型试验是通过缩小真实尺寸的物理模型,在实验室中进行水流模拟,通过观测、测量和分析模型试验结果,来研究和验证工程设计的可行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选择试验参数是水工模型试验的关键环节。
在引水式电站首部枢纽水工模型试验中,常用的试验参数有:首部枢纽闸门开度、水流入口流量、闸门库水位、下游水位等。
通过改变这些试验参数的数值,可以模拟不同工况下的水流情况,从而全面评价首部枢纽的水工性能。
2.试验结果分析试验结果的分析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价。
可以通过观察水流的流态、流速和流向等,来判断首部枢纽的导流效果。
好的首部枢纽应该具备良好的导流能力,以保证下游水流稳定。
观察水流时还可以发现是否有漩涡、涡流等异常现象,这些异常现象可能会对电站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可以通过测量闸门开度和流量的关系,来评估首部枢纽的流量调节性能。
流量调节性能好的首部枢纽能够实现快速、准确的流量调节,以适应不同负荷工况的需要。
通过测量流量调节折减系数、流量调节范围等指标,可以对首部枢纽的流量调节性能进行定量评估。
还可以对试验数据进行数字模拟和统计分析,以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
通过数据模拟可以计算出不同闸门开度下的流场分布、水力均衡、液面曲线等,进一步分析首部枢纽的水工性能。
关于引水式电站首部枢纽水工模型试验结果分析评价
关于引水式电站首部枢纽水工模型试验结果分析评价【摘要】本文主要对引水式电站首部枢纽水工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
在试验设计与参数设置部分,详细介绍了试验所采用的设计和参数。
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得出了关于枢纽水工模型的性能表现及特点。
讨论了水工模型试验成果的实际应用在工程实践中的意义。
对于结构强度评估部分,对模型的结构强度进行了评价。
在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分析评价,可以为引水式电站首部枢纽水工模型的设计和实际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水工模型试验、引水式电站、首部枢纽、结果分析、评价、试验设计、参数设置、成果、工程实践、应用、结构强度评估、总结、展望。
1. 引言1.1 引言引水式电站是一种利用地势差和水力能转化为电能的重要设施,是现代能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引水式电站中,首部枢纽水工是起到引水、调节水流和控制水位等重要功能的设施,其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电站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为了更好地评估首部枢纽水工的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在实际工程中常常会进行水工模型试验。
通过模拟真实工程环境中的水流情况,可以全面地评估首部枢纽水工的各项性能指标,为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对一次引水式电站首部枢纽水工模型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首先介绍试验的设计和参数设置,然后对试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探讨水工模型试验成果以及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最后对首部枢纽水工的结构强度进行评估,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通过对引水式电站首部枢纽水工模型试验结果的分析和评价,可以更好地指导工程实践,并为相关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参考。
2. 正文2.1 试验设计与参数设置试验设计与参数设置是水工模型试验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在进行引水式电站首部枢纽水工模型试验时,我们首先需要确定试验的目的和要求,然后制定相应的试验方案。
试验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模型比例尺、水流速度、水流量、水位、压力等。
水工模型试验及检测
2019/9/26
14
2019/9/26
AB AB
BC BC
CD CD
al 1
AB AB
BC BC
CD CD
al 2
相似常数
al1 al2
相似常数
15
两个相似的流体运动:
1
1
2
2
1
1 2
2
过水断面面积:
A11 A11 A22 A22
2019/9/26
11
2、相似现象
物理现象相似:物理体系的形态和某种变化过 程的相似。
“相似”的三种情况: 相似,或同类相似(similitude);
②拟似,或异类相似(Analogy); ③差似,或变态相似(Affnity)。
2019/9/26
12
2、相似现象
在两个几何相似的物理体系中,存在着具有同一 物理性质的变化过程,而且在两个体系中的相应 点上同名物理量之间,具有固定的比值,这两个 物理体系叫做同类相似或简称“相似”。
2019/9/26
1
水工模型试验及检测
《水工模型试验及检测》
总学时:24
总学分:1.5
教材:
–《水工模型试验》(第二版),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编著,水利电力出版社,1985年。
参考书:
–《水工模型试验及量测技术》,清华大学水利系, 中国工业出版社,1961.9。
–《模型试验的理论与方法》,左东启 等编著,北 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4。
2019/9/26
13
2、相似现象
在两个几何相似的物理体系中,存在着具有同一 物理性质的变化过程,而且在两个体系中的相应 点上同名物理量之间,具有固定的比值,这两个 物理体系叫做同类相似或简称“相似”。
关于引水式电站首部枢纽水工模型试验结果分析评价
关于引水式电站首部枢纽水工模型试验结果分析评价引水式电站是一种利用不同海拔高度的水体之间的水头差,利用水的重力势能来发电的水电站。
而引水式电站首部枢纽作为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调节水流、减小压力和改善水流涡动等作用。
由于首部枢纽的建造和运行风险较高,因此在实际建造前,需要对其进行大规模水工模型试验,以确保其设计、结构和调节水流效果的科学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对一次引水式电站首部枢纽水工模型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试验内容该试验是对某引水式电站首部枢纽进行的水工模型试验,主要目的是测试首部枢纽的水流特性和其对水流的调节效果。
试验涉及到的测试内容包括:首部枢纽泄洪结构的泄洪能力、水位调节效果、不同洪水流量下的泄洪闸门开启和关闭状态下水位变化、巡游虾和鱼类通过首部枢纽的安全性等。
二、试验结果分析1. 首部枢纽泄洪结构的泄洪能力试验结果表明,首部枢纽的泄洪结构具有良好的泄洪能力,能够满足不同洪水流量下的泄洪需求。
不同洪水流量下的泄洪闸门开启程度可以有效地调节洪水流量,从而达到控制水位的目的。
2. 水位调节效果在不同水流量和闸门开启程度下,试验结果表明,首部枢纽的水位调节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控制水位在合适的范围内波动。
同时,随着水流量的增加和闸门开启程度的增加,水位波动会逐渐减小,说明首部枢纽具有较好的水流调节效果。
3. 不同洪水流量下的泄洪闸门开启和关闭状态下水位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较小的洪水流量下,开启一个泄洪闸门即可有效地控制水位;在较大的洪水流量下,需要开启两至三个泄洪闸门,才能实现水位控制。
同时,如果仅开启一个泄洪闸门,水位将迅速下降,对于下游的生态环境和抽水灌溉产生不利影响。
4. 巡游虾和鱼类通过首部枢纽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首部枢纽的设计和结构能够确保巡游虾和鱼类的安全通过。
闸门旁边设置的鱼类爬梯和水流调节设施,为鱼类提供了更好的游走通道和栖息场地,进一步促进了生态恢复和保护工作。
本次引水式电站首部枢纽水工模型试验的结果表明,首部枢纽的设计和结构能够满足水流特性和调节要求,并且对于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管理的影响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东江沥口枢纽坝下游航道整治模型试验研究
东江沥口枢纽坝下游航道整治模型试验研究
叶雅思;徐观兵;张金明
【期刊名称】《水运工程》
【年(卷),期】2024()5
【摘要】东江航道整治条件复杂,模型试验研究能够为航道整治技术方案的可行性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和依据。
通过坝下游近坝段河床演变、水流条件分析及航道整治模型,研究不同整治方案的合理性与整治效果,提出航道整治推荐方案。
结果表明:航道整治设计方案在设计流量下岚派浅滩、横岭浅滩以及观音阁浅滩下游段航道水深大于2.5 m,猛虎跳墙浅滩与观音阁上游段航槽水深小于2.5 m;推荐航槽整治方案,设计流量下航槽沿程水深均大于2.5 m,沿程水位降低值为0.77~2.26 m;各浅滩段局部采砂后,其上游水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局部航槽采砂后,航槽水深不满足2.5 m的要求。
试验河段为采砂河段,而采砂对航道整治方案的影响较为敏感,东江沥口枢纽坝下游采用航道整治推荐方案,并严格控制河道采砂行为。
【总页数】6页(P163-168)
【作者】叶雅思;徐观兵;张金明
【作者单位】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珠江河口治理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1
【相关文献】
1.长江下游黑沙洲水道航道整治二期工程模型试验研究
2.东江下游航道整治工程数学模型研究方法
3.山区航道整治工程中枢纽下游浅滩整治方案的确定
4.山区河流枢纽库尾河段航道整治模型试验研究
5.东江中游长河段浅滩群航道整治模型试验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口水利枢纽工程水工模型试验研究张广传 王丽雯 赖冠文 练伟航(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广州 510610)摘 要:通过对沥口水利枢纽工程水闸模型的试验研究,研究水闸的过流能力、枢纽上下游水流流态及流速分布、水闸消能工的消能效果、电站进出口的流速分布及水头损失以及电站发电对水闸运行的影响,提出合理安全的管理运行方式,为设计及审批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关键词:过流能力 流态及流速分布 消能 水头损失1 概述沥口水利枢纽由泄洪水闸、电站、船闸等水工建筑物组成。
是一座以水力发电为主要任务,改善航运、灌溉、顾及东江中下游供水水量和水质等要求的三等中型水电枢纽工程。
坝址位于广东省河源市境内的东江干流上,是木京及新丰江水库下游的第二个梯级电站,距河源市区约43km ,枢纽控制的集雨面积为17124km 2,正常蓄水位为26.5m ,相应的库容为2740×104m 3,设计洪水流量为8938m 3/s ,相应的水位为29.72m ,校核流量为11000m 3/s ,相应的水位为30.73m 。
2 试验研究的内容及要求①研究水闸的过流能力;②研究水闸泄洪工况时,枢纽水工建筑物上、下游水流流态及流速分布;③研究水闸消能工的消能效果;④研究电站发电工况时,进、出口的流态、流速分布及水头损失;⑤研究最大通航流量工况,电站发电、水闸弃水工况对船闸运行的影响;⑥提出合理、安全的管理运行方式。
3 断面模型设计与制作3.1 模型范围沥口水利枢纽坝址所处的河段较为顺直,模型模拟的范围根据试验任务的要求,上游截取1.5km ,下游截取1.5km ,总长约3.0km ,尽量使得水流过闸流态满足水流相似的要求。
3.2 模型的设计根据试验研究的内容要求,以及模型试验要求满足相似性理论,本模型按重力相似准则设计为正态模型,按弗汝德(Froude )数相似条件,考虑到试验场地及供水流量的限制条件选定模型的几何比尺100==h l λλ,由此得满足流态相似要求的各项比尺为:101==h V λλ10000025==h Q λλ1544.261==l n λλ1000≥ekp Rcm h m 5.1≥式中: λh —垂直比尺;λl —平面比尺;λv —流速比尺;λQ —流量比尺;R ekp —紊流;h m —水深。
3.3 模型的制作模型边墙采用灰砖浆砌,内侧用水泥批荡光面防渗,采用水冲密实河沙塑造地形,水泥抹光面。
水工建筑物采用杉木精制,石蜡抛光防止变形,基本满足河床及水工建筑物的糙率相似要求。
4 试验研究成果分析4.1 过流能力的试验计流量泄洪工况时,闸前水位为29.98m值30.0131.09m,比设计计算值31.11m过闸水流不够平顺。
导水墙由31.0m降低到27.0m高程;把电站上游导水Array墙作成梳水形导水墙,同时把船闸上游导航墙往右岸边缩进8.0m(推荐方案)进行比较。
试验表明,在设计流量和校核流量泄洪工况时,推荐方案闸前水位为29.92m和31.03m,较原设计方案降低0.05m和0.06m。
其方案布置见图1、2。
4.2 水闸泄洪工况流态及流速分布水闸泄洪工况分别进行了设计流量P=3.33%、校核流量P=1%、P=10下游水流衔接较好,只是水闸的两边孔受电站上游导水图2 推荐方案枢纽平面布置图墙及船闸上游引航墙的影响,流速较其他闸孔小,特别是左岸电站一侧的闸孔出现负流,泄洪时,左侧闸孔易出现泥沙淤积,水流过闸边孔不够平顺,影响泄洪能力,需要进行修改。
泄洪工况水流未对电站,船闸的进、出口造成不利影响。
为了改善水闸边孔的流态,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修改,把电站上游导水墙高程由31.0m降至27.0m,在22.0~26.0m之间做成透水式导墙,把船闸上引航导墙向右岸移8m。
试验表明,水流过闸时,左右两边孔的流态有明显的改善,左侧流速由负增大为正,过流能力也有所增大,流速分布相对均匀。
4.3 水闸消能防冲效果分析试验表明,由于水利枢纽的建设,水闸的泄流宽度较天然的河床缩小明显,使得水流过闸后流速明显增大。
闸门全开泄洪工况时,闸后的流速较大,如果不设消力池等消能工,水流明显会对河床产生冲刷。
如设消力池等底流消能工,虽然闸后流速较大,但由于消力池及海漫、防冲槽的作用,过闸水流不易对消能工产生破坏,水流出了防冲槽后,流速回复到天然河床的状态,随着流量的变化,达到新的冲淤平衡。
闸门在局部开启控泄工况时,只要按照一定的运行方式开启闸孔数和开度,水流均能产生比较稳定的淹没水跃。
如当上游来水流量为1500m3/s,电站满发930 m3/s,水闸弃水570 m3/s,此时,水闸需要开启1.0m开度的8孔水闸,无论是开启1~8孔水闸或开启12~19孔水闸,还是间隔开启2、4、6、8、12、14、16、18孔水闸,过闸水流经消力池的消能,出池时流速都较小,最大为0.95m/s。
同样,电站满负荷发电,突然甩负荷工况,水闸开闸弃水控泄,只要控制1~9孔和11~19孔0.5m开度和第10孔1.0m开度运行;或者控制9孔1.0m开度运行,(即2、4、6、8、10、12、14、16、18孔间隔开启或6~14孔集中开启),即使出现闸下游22.44m最低水位,闸下游的流速都在1.93m/s 以下,底流速就更小。
1台、2台机发电甩负荷,闸下游断面流速更小。
可见,设置消力池等消能工的工程布置方案,只要按照一定的运行规则开关闸门弃水或泄洪,水闸不会受水流的冲刷而产生破坏。
经修改后的消力池设计消能效果较好。
4.4 电站运行工况流速分布、流态及水头损失电站在4台机组满荷发电时,原设计方案电站前池进口断面的流速较大,特别是底流速在1.46~0.95m/s ,水流主要从左侧进入,使得电站前池内产生明显的顺时针的回流,在边孔还出现明显的凹陷涡。
电站的出口由于尾坎高程为19.5m ,下游河床高程在19.5~20.0m 以上,电站尾水受到尾坎及地形的顶托,流速达4.01m/s ,尾水位抬高1.67m ,严重影响电站出力。
为此,需对电站进出口进行修改。
上游电站导水墙由原来的31.0m 高程降低至27.0m ,实心导水墙修改为透水的导水墙,在电站前池进口加设一道拦沙坎,拦沙坎高程为22.5m ,电站流道前增加分水隔墩,防止涡流和回流的产生。
下游隔水墙由原来的30.8m 降低至25.0m ,电站出口反坡尾坎高程降至18.0m ,电站下游开挖一条底宽62.52m 的尾水渠,使得水流与下游水位平顺衔接,降低出口流速,避免电站尾水抬高,影响电站出力。
试验表明,修改后的电站布置在电站满发或者2台机、单机运行时,水流进出电站平顺,进口的回流及凹陷涡流消失,出口的流速迅速减小,4台机满发时,尾水位只抬高0.13m ,2台机发电时,电站尾水比下游水位降低0.08m 。
4.5 电站运行工况流速分布、流态及水头损失试验表明,水闸在10%泄洪工况时,船闸上引航道口门最大的流速为 1.91m/s ,一般都在1.48m/s 以下,随着流量的减小,口门区的流速迅速减小,流量为1940m 3/s 时,口门区最大流速只有1.11m/s ,闸门局部开启控泄时,口门区的流速都在0.65m/s 以内,没有发现有横向流速。
船闸下引航道口门区的流速明显小于上引航道口门区的流速,最大只有 1.20m/s 。
电站运行时,船闸上、下引航道水流平静,水流为静水,电站尾水也不会影响到下引航道口门。
船闸的上下引航道口门水流流态平顺,未见有产生泥沙淤积的回流区。
可见船闸的布置较合理,上下引航道设计为空心导航墙设计合理,不会受泄洪及电站运行的影响。
5 枢纽的管理运行 表1 闸门运行管理规则电站发电时,水闸全部关闭,控制上游正常蓄水位26.5m 运行。
电站满负荷发电时,遇突发事件,突然甩负荷,水闸需要开闸控泄弃水。
试验表明,4台机发电流量为930m 3/s 时,下游出现22.44m 低水位时,可以开启9孔水闸,开度为1.0m ,或者开启18孔水闸0.5m 、1孔水闸1.0m 弃水。
2台机发电突然甩负荷时,只要开启9孔水闸,开度为0.5m 弃水。
单机发电突然甩负荷时,只需开启4孔水闸,开度为0.5m 弃水,即可满足安全的运行要求。
如果水闸遇洪水需要泄洪时,水闸在流量为1940m 3/s 以下按如下的运行规定开启水闸孔数和开度。
流量大于1940m 3/s 时,闸门全开泄洪,见表1。
6 上游水面线变化的讨论6.1 闸上游水面线变化枢纽上游的水面线、工程前后的变化除与泄水水闸的过流宽度有关外,与河道的形状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试验表明,在正常蓄水位时,测得上游水面线与可研报告中计算的水面线较接近。
在洪水泄洪时,由于泄水宽度与天然河床宽度的比例约为0.51,因此,闸前140m 断面的水位由于水流收缩,流速增大,水位可满足设计(计算)要求。
6.2 不同闸孔规模水闸上下游水面线变化流量(m 3/s )下游水位(m )开度(m ) 开闸孔数≤550 <22.44 0.3 1~19 550~950 22.44~23.310.5 11~19950~1450 23.31~23.87 1.0 11~171450~170023.87~24.36 1.5 12~14 1700~200024.36~24.77 2.0 11~13 >2000 >24.77 全开 19由于上游水位变化,在闸上400m以上水位抬高明显,为了研究其闸上400m以上水位的变化规律,试验分别研究21孔、23孔、25孔泄洪情况对应的水面线变化。
试验表明,在设计校核流量工况泄洪,泄洪闸孔数达25孔时,闸上游400m以上的水位变化在0.01m,23孔泄洪闸上游400m以上水位变化在0.03m和0.01m,21孔泄洪水闸上游400m以上水位变化在0.04m,可见,若取闸上游400m作为闸上水位,而400m以上水位为自然水面,则水闸的孔数为23孔时,闸上下游水位差为0.31m和0.38m。
6.3 上下游水利枢纽泄洪规模比较沥口水利枢纽泄洪闸规模与上游的木京与下游的剑潭泄洪闸比较见表2,上游的木京泄洪闸的净宽为289m,水位差为0.21m,沥口泄洪闸的净宽为266m,水位差为0.22m,下游的剑潭泄洪闸净宽为336m,水位差为0.13m。
综上讨论分析,沥口水利枢纽处在河道较宽的河段上布置,水闸过水宽度收缩明显,对上游水位的影响敏感,建议对闸上水面线进行推算,找出枢纽建设后,闸上水位变化的规律,及水位壅高值沿河道上游的尖没点位置,进一步确定水闸的规模。
表2 泄洪规模比较名称设计流量(m3/s) 闸上水头(m)闸宽(m) 闸孔(孔)淹没水深(m) △Z(m) 木京 6670 8.31 17m×17孔=289m 17 8.1 0.21 沥口 8938 9.73 14m×19孔=266m 19 9.51 0.22 剑潭 10910 11.89 14m×24孔=336m 24 11.12 0.137 结论及建议7.1沥口水利枢纽原设计的泄洪闸、船闸及电站的平面布置基本合理,只是电站、船闸上游导水墙在泄洪工况的水闸局部流态不十分理想,经试验修改后推荐的枢纽布置方案克服了局部的不良流态,过闸水流上下游平顺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