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级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管理学》参考讲义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级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管理学》参考讲义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环境管理的概念、内容和特点
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根源:在于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的选取不当。
二、环境管理的目的、任务及基本概念
(一)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
狭义的环境管理主要是指采取各种措施控制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行为。如: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标准,实施各种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控制各种污染物的排放。广义的环境管理是指运用多种手段更新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观念,调整人类的社会行为,协调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核心就是实施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环境管理的目的:通过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使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以至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的决策、计划和个人的日常生活等各种活动,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并以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社会体制和思想观念等形式表现出来。
(三)环境管理的任务
——转变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基本观念:指导和培育环境文化,使人与自然和谐——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
——控制人类-社会环境系统的物质流动
第二节环境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环境管理思想与方法的演变
➢20世纪50~70年代把环境问题作为技术问题,以污染的末端治理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
➢20世纪70~90年代初把环境问题作为经济问题,以经济刺激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
➢20世纪90年代至今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发展问题,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
二、环境管理学的内涵、特点及其形成
1.内涵:以研究环境管理的规律、特点和方法学为基本内容的科学,也可以称为是人类行为的组织学。
2.特点:(1) 在传统学科交叉、综合基础上形成 (2) 复杂性的科学 (3) 新兴的、正在发展的科学
三、环境管理学是一门新学科——仍需深入研究理论、方法
本章重点
➢掌握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环境管理的目的、任务
➢掌握环境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本章作业
➢简介环境管理思想与方法的演变
➢简介“区域限批”、“流域限批”在广东省实施的情况。
第二章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了解,考试不要求)
第三章环境管理的主体、对象和内容
第一节环境管理的主体和对象
一、环境管理的主体:广义地说是指环境管理活动中的参与者和相关方。
环境问题的形成源自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政府、企业、公众,因此环境管理的主体也是这三者。
1、政府——环境管理中的主导力量
2、企业
3、公众和非政府组织
二、环境管理的对象:环境管理的对象是人类作用于环境的行为,包括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公众行为
第二节环境管理的内容
一、从环境管理的领域来划分
1、要素环境管理:管理环境要素(水、气、声、辐射、生态等自然环境要素)的环境质量
2、产业环境管理:管理产业(工业、农业、服务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3、区域环境管理:对区域(城市、农村、流域、开发区)范围内人类作用于该区域环境的行为的管理
二、从管理的对象来划分:包括了对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公众行为的环境管理
三、按环境物质流动划分
1、自然资源环境管理
2、产业环境管理
3、废弃物环境管理
4、区域环境管理
本章重点
➢掌握环境管理的主体和管理对象、环境管理的内容
第四章环境管理的政策方法
第一节什么是环境管理的政策方法
一、何谓政策?政府为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制定的一种社会行为规则,是一种协调或协同多个行为主体在某一事件中各自行为的规则。
二、何谓环境管理政策?是指在环境管理中,协调或协同政府、企业和公众在解决某一具体环境问题中的行为规则。
三、何谓环境管理的政策方法?是指政府将各种法律法规、行政、标准、经济、教育、宣传等作为环境管理的工具和手段,去调整、控制、引导人类社会各个主体作用于环
境的行为,达到环境管理目标的方法。
✧命令型和控制型: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经济型和激励型:经济手段、宣传教育手段、科学技术手段
✧鼓励型和自愿型:环境信息公开、环境绩效管理
第二节命令型和控制型的政策方法
一、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是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法律规范最显著的特征是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同时,法律的产生由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制定或认可,是具有权力、义务内容的法律体系。我国的资源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见参考书。
二、行政手段
1、行政手段是行政机构以命令、指示、规定等形式作用于直接管制对象的一种手段。
2、行政手段的主要特征:权威性、强制性、规范性
3、环境管理的行政手段是以制定行政控制措施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环境标准,以强制实施的方式来实现国家确定的环境保护要求。如环保部强制16类上市公司披露环境年报等。
✧环境执法——一种特定的行政行为
环境行政执法(以下简称环境执法)是指国家环境保护行政机关的执法机构以环境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为保证实现环境保护目标、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公众健康而实施的监督检查、行政处罚以及行政强制等一系列行政行为。环境执法有别于立法、司法行为,是由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一种行政行为。其表现形式多样,如监督检查、奖惩、强制等。环境执法的主要依据是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性文件以及环境标准,其执行程序要受行政法、行政程序法的限制。环境执法由于是一种特定的行政行为,因此往往会由特定的行政机关中特定的机构和人员执行。
第二节经济型和激励型的政策方法
一、经济手段
1)环境经济新政策简介(引自潘岳,谈谈环境经济新政策,环境经济,2007(10):17-22)
环境经济政策是指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调节或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以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政策手段。与传统行政手段的“外部约束”相比,环境经济政策是一种“内在约束”力量,具有促进环保技术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降低环境治理成本与行政监控成本等优点。环境经济政策体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国际社会迄今为止,解决环境问题最有效、最能形成长效机制的办法。
1.绿色税收
宽泛的理解,环境税包括专项环境税、与环境相关的资源能源税和税收优惠,以及消除不利于环保的补贴政策和收费政策。严格来讲,环境税主要是指对开发、保护、使用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按其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污染、破坏和保护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