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档】短歌行优质课一等奖公开课实用课件
合集下载
《短歌行》实用获奖课件优质课
![《短歌行》实用获奖课件优质课](https://img.taocdn.com/s3/m/8ffcf11beefdc8d377ee3202.png)
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 风格。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 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 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 “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
感知文本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j īn
wèi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yōu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duō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mò 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qì 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zā 可依?
作者简介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汝南名士许劭
“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陈寿《三国志》
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白脸奸臣
——戏曲舞台塑造的人物形象
作者简介
曹操的诗歌现存20余首,大致分两类: ①反映当时社会动乱,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如《蒿里 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 肠。” ②抒发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如《龟虽寿》:“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又如《短歌行》。
合作探究
二忧:贤才难得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诗经·郑风·子衿》)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君
(贤才)
思慕
比兴 思慕
情人
贤才
对贤才的思念和渴望
合作探究 二忧:贤才难得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小 雅 鹿鸣》
7.1《短歌行》-优秀公开课获奖课件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同步精品课件(统编版)
![7.1《短歌行》-优秀公开课获奖课件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同步精品课件(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20a2b2bc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8e.png)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帝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创作背景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战祸连年,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人民饱尝流离 的痛苦,面临死亡的威胁,中原地区尤为严重。那时,人心思治,尽快 结束纷争的局面是大势所趋。曹操顺应时代的潮流,肩负起完成统一大 业的重任。曹操领兵南征北战,“挟天子以令诸侯”,渴望统一天下。 然而,他虽高标“唯才是举”,却又叹人生苦短,人才难求。
乐府
“乐府”,广义上讲,可以入乐的诗都称为乐府诗,有多种含义: 1、指宫廷主管音乐的部门,这种官方机构在秦、汉时已经设立。其主要任
务是制定乐谱、训练乐工、搜集民歌以及创作歌辞等。习惯上把采自民间的歌 辞称为“乐府民歌”。
2、汉代人把乐府配乐演唱的诗称为“歌诗”,这种“歌诗”在魏晋以后也 称为“乐府”。曹操创作的《短歌行》属于此类。
赏析诗歌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翻译】明月朗朗星稀落,乌鸦向 南高飞起。彷徨失意绕树三周,不 知可以依靠哪根树枝?高山不会满 足自己的高度,大海不会满足自己 的深度。我会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 地接待贤才,使天下英才人心归服。
前四句比喻在三 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 仿徨不知何去何从。 后四句先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然后以周 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勒 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表达作 者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愿望。
短歌行公开课优秀-(2)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短歌行公开课优秀-(2)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162c44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7a.png)
第二节: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 ▪ 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 第二层借诗经体现诗人什么心情?用 四字成语来概括就是?
求贤若渴
迈进
先引:《子衿》 《诗经·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 我不往,子宁不嗣(yī)音?”
诗意:你那青青旳衣领啊, 深深旳萦绕在我旳心里。虽 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何不 主动给我回音呢?
思索:“青青子衿,悠悠我 心”体现了什么情感?
思慕情人 (比喻)
后引《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意: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地啃食 着绿坡。一旦四方贤才光顾舍下,我将鼓瑟吹 笙宴请你们。
思索:写求贤既得,故尽礼娱宾。用在这里 作者想体现什么?
体现自己礼遇贤才旳诚心
第三节: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怎么了解“乌鹊南飞”“何枝可依”?
比喻在三国鼎立旳局面下,有人才犹豫 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
2、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周公吐哺:化用旳是《史记·鲁周公世家》中旳一种 典故,周公是文王旳儿子,武王旳弟弟,素有礼贤 下士旳美誉,他曾为了能及时接见贤才屡次将嘴里 旳饭吐出来,曹操在此处化用典故,有何用意?表 白曹操是个什么样旳人?
▪ “长歌”、“短歌”是就歌词音节旳长短 而言。
▪ 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旳节 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旳
哀愁和苦闷。
整体感知 短歌行(其一)
曹操 pì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jī衿n ,悠悠我心。但w为è君i 故,沉吟至今。 yōu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d掇uò?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m陌ò度阡,枉用相存。契qì阔谈宴,心念旧恩。
《短歌行》公开课优秀课件
![《短歌行》公开课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02f24a25c52cc58bd6bea6.png)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朝露”在诗歌中有特定的含 义,即生命短促易逝
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 曹植《赠白马王彪》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用典,起兴《诗经· 郑风· 子衿》 《诗经· 小雅· 鹿鸣》
用典:是指在诗词中通过各种手法,或引用、 或化用、或改用前人的成句、故事。
‖文学常识
关于“歌行”
乐府的别称: 歌:《垓下歌》《白雪歌》《登幽州台歌》
行:《兵车行》《丽人行》《十五从军行》
吟:《秦中吟》《白头吟》 引:《李凭箜篌引》 曲:《西洲曲》《秋风曲》《渭城曲》 此外还有:谣、辞等别称,都是诗歌的一种 体裁。
初读诗歌——
要求: 1、准确、流利 2、请找出诗歌中感情色彩最浓的一
《短歌行》创作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 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 又在著名的官渡之 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并征服乌桓,统一 了北方。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 ,与“孙刘联盟”战于赤壁之下,想一统天下,结 果大败。当时曹操已经53岁,面对战乱连年,统 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 ,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 ,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 并写下了这首《短歌行》。
二忧人才难得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语出《诗经.郑风.子衿》,原文为: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这原是一首情诗,诗句的大意:情人青 色的衣衿,令我情思悠长.纵然我没有去你 那里,难道你就不能和我保持联系? 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语出《诗经· 小雅· 鹿鸣》,原是周 代宴请宾客的诗句。写求贤既得,故尽 礼娱宾。 此处表达贤才若来,对贤才的礼遇。
《短歌行》全新ppt(一等奖课件)
![《短歌行》全新ppt(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a05935e2bd960590c67761.png)
当空悬挂的皓月呦,你运转着,永不停 止;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呦,突然喷涌而出汇 成长河。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 驾前来探望我。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 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明月升起,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 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圈却没敛翅,哪里才有 它们栖身之所?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 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只有像周公那样见到 贤才,突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礼待,才能 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
——戏曲舞台塑造的人物形象
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 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 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 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 ;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 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曹操的诗歌现存20余首,大致分两类
①反映当时社会动乱,军阀混战给人 民带来的灾难。如《蒿里行》:“白 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三匝(zā):三周 月儿明亮的夜晚星辰稀疏, 乌鹊寻找依托向南而飞。 绕着大树飞翔三圈, 不知可以依些在那根树枝?
。匝,周,圈。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海不厌深:一本作“水 大山永远不会嫌高, 大海也永远不会嫌深。 像周公那样虚心对待贤
补充时代背景
当时,各据一方的军阀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都 在用尽一切办法延揽人才。孙权有周瑜、鲁肃、张 昭等,刘备有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即使刘表之 流,手下也有一些谋士。曹操虽然拥有诸多的谋士 猛将,但为了完成统一天下的宏伟功业,他希望天 下所有的人才都聚集在他这里。在曹操热烈的求贤 过程中,焦虑和痛苦不时地向他袭来。
Hale Waihona Puke 穿青色衣领的学子, 寄托着我悠长思慕之
《短歌行》公开课优秀课件(2024)
![《短歌行》公开课优秀课件(2024)](https://img.taocdn.com/s3/m/e71ed3a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b3.png)
03
将贤才比作明亮的月亮,表达了作者对贤才的渴望和追求。
11
逐句解读与意境描绘
1 2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作者内心的忧思无法断绝,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无 奈和苦闷。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作者跨越千山万水去寻找贤才,表达了他对贤才 的执着和坚定。
3
“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在宴会上畅谈往事,作者心中怀念着过去的恩情 和友谊。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最后以周公吐哺的典故作结,表达了 作者希望天下贤才都能归附于他的愿 望。
13
诗歌主题思想探讨
人生短暂与及时行乐
《短歌行》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及时行乐 的追求。通过酒和歌的描绘以及朝露、时光流逝等意象 的运用体现了这一主题思想。
渴求贤才与建功立业
诗中多次表达对贤才的渴求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体现了 曹操作为一代枭雄的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这也是《短 歌行》所要传达的重要主题思想之一。
作者为了寻找贤才而沉吟至今,表达了他对贤才
的执着追求。
2024/1/29
10
逐句解读与意境描绘
2024/1/29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01
通过描绘鹿鸣食苹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02
作者设宴款待贤才,鼓瑟吹笙表达了作者对贤才的尊重和礼遇
。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2024/1/29
17
意象塑造和意境营造
2024/1/29
意象塑造
通过具体的物象、景象等塑造诗歌的意象,使读者产生视觉 、听觉等多方面的感受。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中的“ 月明星稀”和“乌鹊南飞”两个意象,分别表现出夜晚的静 谧和动态美。
《短歌行》优秀课件
![《短歌行》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6f561714b73f242336c5fe4.png)
前四句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贤才犹豫不 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
后四句先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然后 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
比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比兴”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兴
把贤才比喻为明月
表明优待贤才的态度。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比喻人生短暂。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 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而在还没有实现的情况 下,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四句诗仍是写 “忧”,从情感上照应第一层。
第四层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译文:明月升起,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停下,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高 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只有 像周公那样见到贤才,赶紧热切殷勤礼待他们,才能 使天下的人才都归顺我。
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 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已,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第三层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译文:当空悬挂的明月哟,我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 我心中的忧愁哟,就像江水一样连绵不绝。远方宾客 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彼此久别重 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借酒浇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但并没有软弱消沉,却要 在有限的生命中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慨当以慷
第二层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译文:那穿着青领(有学识)的学子哟,你们令我 朝夕思慕。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衿》歌。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在绿坡上啃 食。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
后四句先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然后 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
比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比兴”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兴
把贤才比喻为明月
表明优待贤才的态度。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比喻人生短暂。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 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而在还没有实现的情况 下,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四句诗仍是写 “忧”,从情感上照应第一层。
第四层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译文:明月升起,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停下,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高 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只有 像周公那样见到贤才,赶紧热切殷勤礼待他们,才能 使天下的人才都归顺我。
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 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已,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第三层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译文:当空悬挂的明月哟,我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 我心中的忧愁哟,就像江水一样连绵不绝。远方宾客 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彼此久别重 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借酒浇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但并没有软弱消沉,却要 在有限的生命中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慨当以慷
第二层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译文:那穿着青领(有学识)的学子哟,你们令我 朝夕思慕。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衿》歌。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在绿坡上啃 食。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
短歌行优质课一等奖公开课实用课件
![短歌行优质课一等奖公开课实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c0c8dc419e8b8f67c1cb9bc.png)
这首诗突出地运用了__起__兴____手法,表达 了诗人__乐__观__自_信__、__顽_强__进__取_____精神。
研读探究 古今向来对曹操的诗都有很高 的评价。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句。”——钟嵘· 《诗品》 “志深笔长,梗概多气。”——刘勰· 《文心雕龙》 “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毛泽东
研读探究
一、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试找诗句作分析评价。 二、 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并说说它的作用。
研读探究
忧 忧思难忘。何以解忧?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1、作者究竟 忧 什么?
2、诗中曹操是如何抒发这种忧 ?
研读探究 第一层: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 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悲凉沉雄、慷慨激昂、感情丰富、意味深远
研读探究
课外探究
(1) 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zā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b哺ǔ,天下归心。
相关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 袁术等豪强集团, 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 袁绍势力,并征服乌桓,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亲率八 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与“孙刘联盟”战于赤壁之下, 想一统天下,结果大败。当时曹操已经54岁,面对战乱 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 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任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 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并写下了这 首诗《短歌行》。
整体感知
短歌行(其一) 曹操 பைடு நூலகம்ì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短歌行》优质课一等奖公开课课件
![《短歌行》优质课一等奖公开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1ffb2052ea551810a68735.png)
解题
“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可配乐歌唱。 “长歌”“短歌”都是 汉乐府 中的曲调名称,根 据 歌词音节长短 进行划分。一般而言,长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kǎi)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jīn)
(wèi)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二读:
招贤才 咏慷慨悲凉 成千古绝调, 诉宏愿 展文才武韬 乃一代英豪。
二读:
朗诵视频
拓展
英雄,也许是历史上建立了丰功伟绩的帝王伟人,也许就是我 们身边最普通的平民百姓。
你心中的英雄是谁?为什么?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英雄。我们也许没有丰功伟绩,但我们 可以将渺小的事业坚持到底;我们或许会被人误解,但我们可以为了 真理忍受孤寂;我们可能会遭遇失败,但我们可以在跌倒后一次次站 起!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二读: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忧功业未就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合作探究
⑴巧用典故。“青青子衿”二句,《郑风;子衿》,用以比喻渴 慕贤才。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爱怨和期盼的心情。 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 然妥贴。 ⑵巧用比兴。“乌鹊南飞”句,以乌鹊比喻贤士;“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则比喻贤士徘徊选择明主之意;“山不厌高”, 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
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背诵诗歌。 2.写一篇500字的述志文章。 3.推荐阅读:《三国演义》
不是英雄 不读三国 若是英雄 怎么能不懂寂寞 独自走下长坂坡 月光太温柔 曹操不啰唆 一心要拿荆州 用阴谋阳谋 明说暗夺的摸
短歌行公开课优秀课件
![短歌行公开课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6b182e4856a561252d36fa6.png)
功业未就
英雄的慷慨悲歌
艺术技巧
1、比兴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思贤若渴 的急切心情。
例:“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喻人生短促。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把贤者比喻为高空的明 月。 “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比贤士们还没有归宿。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喻用人要“多多益善” 。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表明优待贤才的态度。
怎么理解“乌鹊南飞”“何枝可依”?
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 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
2、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周公吐哺:化用的是《史记· 鲁周公世家》中的一个 典故,周公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素有礼贤 下士的美誉,他曾为了能及时接见贤才多次将嘴里 的饭吐出来,曹操在此处化用典故,有何用意?表 明曹操是个什么样的人?
曹 操
说说曹操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东汉沛国谯(qiáo) 县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 学家。 政治家:“挟天子以令诸侯”,封为丞相、魏 王。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世称“魏 武帝”; 军事家:指挥官渡之战,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 战例,著有《孙子兵略》《兵书要略》等; 文学家:曹操的诗歌继承《诗经》、汉乐府的 传统,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其基本风格是 苍凉悲壮。他的作品集是《曹操集》,代表作是 诗歌《蒿里行》、《龟虽寿》、《观沧海》。
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
相关背景
•当时曹操已经54岁,面对战 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 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 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 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
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
然而不久却在赤壁之战中大败。
而这首不朽的乐府诗却被人们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