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代碳酸乙烯酯安全使用指导书(MSDS)

合集下载

氟代碳酸乙烯酯标准

氟代碳酸乙烯酯标准

氟代碳酸乙烯酯标准1. 氟代碳酸乙烯酯的概述氟代碳酸乙烯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在医药、农药、电子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具有极佳的化学稳定性、物理性能和耐火性能,且可以通过调整氟含量来改变其物理化学性质。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化学品安全性的关注不断提高,氟代碳酸乙烯酯的研究和生产也愈加重要。

2. 氟代碳酸乙烯酯标准的必要性氟代碳酸乙烯酯的生产和使用受到许多国际和国内环保、安全、卫生法规的限制。

为确保氟代碳酸乙烯酯的生产和使用安全,世界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在中国,国家标准《氟代异丙醇甲醚》已经实施多年,而针对氟代碳酸乙烯酯,目前国内还没有相应的标准,这不利于其产业化、质量管理和市场竞争。

3. 氟代碳酸乙烯酯标准的制定和内容针对氟代碳酸乙烯酯,制定国家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标准的制定应根据该化合物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不同环节的特点,结合国内外相关标准和经验,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标准。

标准内容应包括:物理化学性质、外观及包装、质量指标、检测方法、分析方法等。

其中,质量指标应包括氟含量、杂质含量、pH值、熔点、相对密度等指标;检测方法应包括仪器分析方法和物理化学检验法等。

4. 氟代碳酸乙烯酯标准的实施效果氟代碳酸乙烯酯标准的实施将会有助于推动氟化工行业的发展,促进氟化工材料和产品的质量提升和标准化。

通过标准化生产和检测,可以有效控制氟代碳酸乙烯酯生产和使用中的安全风险和环境污染,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5. 结论氟代碳酸乙烯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氟化工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制定相应的标准,可以有效保障氟代碳酸乙烯酯生产和使用的安全性和环保性,推动氟化工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规范化管理。

氟乙烯[稳定的]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氟乙烯[稳定的]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氟乙烯[稳定的]化学品英文名:fluoroethylene,stabilized;vinyl fluoride化学品别名:乙烯基氟CAS No.:75-02-5EC No.:200-832-6分子式:C2H3 F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气体。

极端易燃,有爆炸危险。

通过打击、摩擦、火灾或其他着火源有爆炸危险。

高压,遇热有爆炸危险。

气体可能会引起头晕或窒息。

可能有发生不可逆性作用的危险。

长期暴露有损伤健康的危险。

| GHS 危险性类别根据《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2015)危险性类别判定,该产品分类如下:易燃气体,类别1;化学性质不稳定气体,B类;高压气体,压缩气体;特定目标器官毒性-单次接触:麻醉效应,类别3;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类别2;致癌性,类别1B;特定目标器官毒性-重复接触,类别2。

|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极端易燃气体,在高压和/或高温下即使没有空气也可能发生爆炸反应,内装高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可能造成昏睡或眩晕,怀疑会导致遗传性缺陷,可能致癌,长期或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使用前取得专业说明。

在阅读并明了所有安全措施前切勿搬动。

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以及其它点火源。

禁止吸烟。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受沾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如感觉不适,须求医/就诊。

漏气着火:切勿灭火,除非漏气能够安全地制止。

一旦发生泄漏,除去所有点火源。

如误吸入:将受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

如接触到或有疑虑:求医/就诊。

安全储存: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存放处须加锁。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防日晒。

存放于通风良好处。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 危害描述物理化学危险极端易燃气体,有爆炸危险。

通过打击、摩擦、火灾或其他着火源有爆炸危险。

氟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氟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属高毒类。LC50:150ppm 1 小时(大鼠吸入) 元素氟在高浓度时,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在 40mg/m3 浓度下,对眼和呼吸道有刺激 作用;浓度再高,可引起肺水肿、肺出血、喉及支气管痉挛。氟对皮肤、粘膜有强烈 的刺激作用,高浓度可引起严重的灼伤。慢性影响:可引起慢性鼻炎、咽炎、喉炎、 气管炎、牙龈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骨骼变化等。
防 护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正压自给 式呼吸器。

施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
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
泄漏处置
戴防化学品手套。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 吸器,穿厂商特别推荐的化学防护服(完全隔离)。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 切断气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然后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也可以将残余气或漏出 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 可能剩下的气体。
灭火方法:
包 危险性类别:

装 与
储 储运注意事项:
接触限值:
毒 性
侵入途径:
危 毒性:

健康危害:
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第 2.3 类 有毒气体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4;27 包装类别:Ⅱ 不燃有毒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 30℃。远离火种、热源。 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易燃、可燃物,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 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运输按规定路 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中国 MAC:未制定标准;苏联 MAC:未制定标准; 美国 TWA:ACGIH lppm,1.6mg/m3;美国 STEL:ACGIH 2ppm,3.1mg/m3 吸入 经皮吸收

氟代碳酸乙烯酯的实验方案

氟代碳酸乙烯酯的实验方案

氟代碳酸乙烯酯的实验方案一. 产品简介氟代碳酸乙烯酯,化学名为4-氟1,3-二氧五环-2-酮,英文名4-Fluoro -1,3-dioxolan-2-one ,别名Fluoroethylene carbonate 。

分子式C 3H 3FO 3 。

CAS 号:114435-02-8 。

性质:无色透明液体,密度1.454。

熔点:19 -20 ℃。

沸点:200 ℃ 。

折射率1.4538。

闪点>110°C 。

氟代碳酸乙烯酯是一种特殊的碳酸乙烯酯。

它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材料,主要用于动力锂电池电解液的成膜添加剂和防爆溶剂。

往电解液添加氟代碳酸乙烯酯后,能在电极上形成性能优良的固态电解质界面,简称SEI 膜。

该膜结构紧密,含有F-Li 和-Si-F 类物质,降低了电池的阻抗,有效抑制部分电解液的分解,明显改善了电池的比容量、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此外,由于该分子结构中含有1,3-二氧五环-2-酮结构, 也可用于呋喃类和唑酮类的医药和农药的合成。

二.氟代碳酸乙烯酯的制备方法通常有四种方法:1. 直接氟化反应法OO OFOOO F2 /N 2H F氯气(或光气)与碳酸乙烯酯反应进行选择性氟代反应(J. Chem. Soc.,Chem. Commun ,2000:1617–1618;Tetrahedron Lett. 43 2002:1503–1505,US2006/0167279A1,US7268238B2,US2006/0036102A1, J. Fluor. Chem, 2003,120:105-110,US7745648B2,CN1747946A, CN101205226A ,WO2004/076439,WO2004/076439,EP2196464A1)。

目前,这种方法最近几年在欧美研究较多,似乎成为优先的选择方法。

这种方法虽然一步合成,产率较高,单个合成成本较低,但需要使用毒性较高的氟气体,反应剧烈防热,容易失控,且对反应设备要求高。

氯代碳酸乙烯酯安全技术说明1

氯代碳酸乙烯酯安全技术说明1

氯代碳酸乙烯酯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中文名:氯代碳酸乙烯酯;中文别名:4-氯-1,3-二氧五环-2-酮,氯代乙烯碳酸酯。

英文名:Chloroethylene carbonate。

第二部分:成分及组成信息组成成份:氯代碳酸乙烯酯;含量:75%~80%;Cas No:3967-54-2;UN:1760分子式:C3H3ClO3;化学类别:含卤有机杂环酮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本品不属于危险品范畴。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燃爆危险:不燃。

健康危害:对皮肤有严重刺激及化学腐蚀灼伤,对眼睛及呼吸道的粘膜有刺激,误服或吞入对食管及胃内壁粘膜有害;长期吸入其蒸气会引起鼻炎、支气管及肺气肿。

环境影响:对植物有影响;对水环境有影响,危害等级为WGK Germany 3。

禁止向地表或生活污水管道直接倾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衣着,用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5分钟以上,就医。

吸入:不慎吸入要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氧呼吸;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误服:食入误服者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立即漱口后服适量蛋清,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征:不燃。

闪点:>230℉;自燃温度:无意义。

爆炸下限(%):无意义;爆炸上限(%):无意义。

燃烧分解产物:特殊危害受攻击条件下会散出刺激性气体。

燃烧后产生的危险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羰基氯化物、氯化氢、有毒蒸汽、气体。

稳定性:密闭容器内存放稳定。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禁忌物:氧化剂、碱类化合物。

避免接触条件:水及空气。

灭火方法:本产品不燃。

根据火场着火物料性质选择合适的灭火剂,并用泡沫灭火剂冷却盛有本产品的容器,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个人防护:1、人员迅速撤离泄漏区至空气新鲜处;2、参与应急处置人员须佩着主动式空气呼吸器、全面罩及轻型防化服,脚着防化靴,手带防化手套(氟橡胶质地)后方可进入泄漏现场。

碳酸乙烯酯MSDS-EC

碳酸乙烯酯MSDS-EC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Date Printed: 04/05/2007Date Updated: 02/02/2006Version 1.4Section 1 - Product and Company InformationProduct Name ETHYLENE CARBONATE, 98%Product Number E26258Brand ALDRICHCompany Sigma-AldrichAddress 3050 Spruce StreetSAINT LOUIS MO 63103 USTechnical Phone: 800-325-5832Fax: 800-325-5052Emergency Phone: 314-776-6555Section 2 - Composition/Information on IngredientSubstance Name CAS # SARA 313ETHYLENE CARBONATE 96-49-1 NoFormula C3H4O3Synonyms Cyclic ethylene carbonate * 1,3-Dioxolan-2-one*Dioxolone-2 * Ethylene carbonate * Ethylene carbonic acid * Ethylene glycol carbonate * Ethylene glycol, cyclic carbonate * Ethylenester kyseliny uhlicite (Czech) * Glycol carbonate RTECS Number: FF9550000Section 3 - Hazards IdentificationEMERGENCY OVERVIEWIrritant.Irritating to eyes.HMIS RATINGHEALTH: 1FLAMMABILITY: 0REACTIVITY: 0NFPA RATINGHEALTH: 1FLAMMABILITY: 0REACTIVITY: 0For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n toxicity, please refer to Section 11.Section 4 - First Aid MeasuresORAL EXPOSUREIf swallowed, wash out mouth with water provided person is conscious. Call a physician.INHALATION EXPOSUREIf inhaled, remove to fresh air. If not breathing give artificial respiration. If breathing is difficult, give oxygen.DERMAL EXPOSUREIn case of contact, immediately wash skin with soap and copiousamounts of water.EYE EXPOSUREIn case of contact, immediately flush eyes with copious amounts of water for at least 15 minutes.Section 5 - Fire Fighting MeasuresFLASH POINT289.4 °F 143 °C Method: closed cupAUTOIGNITION TEMPN/AFLAMMABILITYN/AEXTINGUISHING MEDIASuitable: Water spray. Carbon dioxide, dry chemical powder, or appropriate foam.FIREFIGHTINGProtective Equipment: Wear self-contained breathing apparatus and protective clothing to prevent contact with skin and eyes. Specific Hazard(s): Emits toxic fumes under fire conditions. Section 6 - Accidental Release MeasuresPROCEDURE(S) OF PERSONAL PRECAUTION(S)Wear respirator, chemical safety goggles, rubber boots, and heavy rubber gloves.METHODS FOR CLEANING UPSweep up, place in a bag and hold for waste disposal. Avoid raising dust. Ventilate area and wash spill site after material pickup is complete.Section 7 - Handling and StorageHANDLINGUser Exposure: Do not breathe dust. Avoid contact with eyes, skin, and clothing. Avoid prolonged or repeated exposure.STORAGESuitable: Keep tightly closed.Section 8 - Exposure Controls / PPEENGINEERING CONTROLSSafety shower and eye bath. Mechanical exhaust required.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Respiratory: Use respirators and components tested and approved under appropriate government standards such as NIOSH (US) or CEN (EU). Where risk assessment shows air-purifying respirators are appropriate use a dust mask type N95 (US) or type P1 (EN 143) respirator.Hand: Compatible chemical-resistant gloves.Eye: Chemical safety goggles.GENERAL HYGIENE MEASURESWash thoroughly after handling.Section 9 - Physical/Chemical PropertiesAppearance Color: ColorlessForm: CrystalsProperty Value At Temperature or PressureMolecular Weight 88.06 AMUpH 5.5 - 7.0BP/BP Range 243.0 - 244.0 °C 740 mmHgMP/MP Range 35 °CFreezing Point N/AVapor Pressure N/AVapor Density 3.04 g/lSaturated Vapor Conc. N/ASG/Density 1.321 g/cm3Bulk Density N/AOdor Threshold N/AVolatile% N/AVOC Content N/AWater Content N/ASolvent Content N/AEvaporation Rate N/AViscosity N/ASurface Tension N/APartition Coefficient N/ADecomposition Temp. N/AFlash Point 289.4 °F 143 °C Method: closed cupExplosion Limits N/AFlammability N/AAutoignition Temp N/ARefractive Index N/AOptical Rotation N/AMiscellaneous Data N/ASolubility Solubility in Water:1 M in H2O, 20°C clear, colorlessN/A = not availableSection 10 - Stability and ReactivitySTABILITYMaterials to Avoid: Strong oxidizing agents, Acids, Bases, Reducing agents.HAZARDOUS DECOMPOSITION PRODUCTSHazardous Decomposition Products: Carbon monoxide, Carbon dioxide. HAZARDOUS POLYMERIZATIONHazardous Polymerization: Will not occurSection 11 - Toxicological InformationROUTE OF EXPOSURESkin Contact: May cause skin irritation.Skin Absorption: May be harmful if absorbed through the skin.Eye Contact: Causes eye irritation.Inhalation: May be harmful if inhaled.Ingestion: May be harmful if swallowed.SIGNS AND SYMPTOMS OF EXPOSURE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e chemical, physical, and toxicological properties have not been thoroughly investigated. TOXICITY DATAOralRat10000 mg/kgLD50SkinRabbit> 3000 mg/kgLD50IRRITATION DATASkinRabbit660 mgRemarks: Open irritation testSection 12 - Ecological InformationNo data available.Section 13 - Disposal ConsiderationsAPPROPRIATE METHOD OF DISPOSAL OF SUBSTANCE OR PREPARATION Contact a licensed professional waste disposal service to dispose of this material. Dissolve or mix the material with a combustible solvent and burn in a chemical incinerator equipped with an afterburner and scrubber. Observe all federal, state, and local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Section 14 - Transport InformationDOTProper Shipping Name: NoneNon-Hazardous for Transport: This substance is considered to be non-hazardous for transport.IATANon-Hazardous for Air Transport: Non-hazardous for air transport. Section 15 - Regulatory InformationEU ADDITIONAL CLASSIFICATIONSymbol of Danger: XiIndication of Danger: Irritant.R: 36/37/38Risk Statements: Irritating to eyes, respiratory system and skin. S: 26-36Safety Statements: 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US CLASSIFICATION AND LABEL TEXTIndication of Danger: Irritant.Risk Statements: Irritating to eyes.Safety Statements: 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UNITED STATES REGULATORY INFORMATIONSARA LISTED: NoTSCA INVENTORY ITEM: YesCANADA REGULATORY INFORMATIONWHMIS Classification: This product has been class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hazard criteria of the CPR, and the MSDS contains all the information required by the CPR.DSL: YesNDSL: NoSection 16 - Other InformationDISCLAIMERFor R&D use only. Not for drug, household or other uses. WARRANTYThe above information is believed to be correct but does not purport to be all inclusive and shall be used only as a guide. The information in this document is based on the present state of our knowledge and is applicable to the product with regard to appropriate safety precautions. It does not represent any guarantee of the properties of the product. Sigma-Aldrich Inc., shall not be held liable for any damage resulting from handling or from contact with the above product. See reverse side of invoice or packing slip for additional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sale. Copyright 2007 Sigma-Aldrich Co. License granted to make unlimited paper copies for internal use only.。

Perfemiker114435...

Perfemiker114435...
产品技术规格说明书由上海创赛科技有限公司收集整理,仅做参考使用。
CAS号:
114435-02-8分子式:ຫໍສະໝຸດ C3O3FH3分子量:
106.05
详细描述:
创赛优选商城提供的[Sigma-Aldrich]4-Fluoro-1,3-dioxolan-2-one为创赛科技出品,产品稳定,定制速度快,极大地方便了广大科研客户的使用需求。产品包装为25G,安全运输。
属性:
质量水平:200
Perfemiker114435...
简介:氟代碳酸乙烯酯是一种有机溶剂类电子化学品,可用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使用正极片和负极片以及电池隔膜组装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主要应用于电池材料研究领域。
氟代碳酸乙烯酯物理化学性质:
密度
1.4±0.1 g/cm3
沸点
249.5±15.0 °C at 760 mmHg
分子式
C3H3FO3
分子量
106.052
闪点
101.7±15.3 °C
精确质量
106.006622
PSA
35.53
LogP
-0.92
蒸汽压
0.0±0.5 mmHg at 25°C
折射率
1.385
储存条件
2-8°C
氟代碳酸乙烯酯详细介绍:
中文名称:
氟代碳酸乙烯酯
中文别名:
氟代碳酸乙烯酯;4-氟-1,3-二氧戊环-2-酮;4-Fluoro-1,3-dioxolan-2-one 4-氟-1,3-二氧戊环-2-酮;4-乙酸-α-氨基-1H-吲哚;氟代碳酸亚乙烯酯;氟代碳酸乙烯酯(FEC);氟代碳酸乙烯酯FEC;4-氟-2-氧1,3-二恶茂烷;4-氟-2-氧1,3-二恶茂烷 4-氟-1,3-二氧戊环-2-酮;一氟代碳酸乙烯酯;碳酸乙稀酯;3-二恶茂烷;4-氟-2-氧1;氟代环状碳酸乙烯酯;4-氟-1,3-二恶戊烷-2-酮

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32131--乙酸乙烯酯

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32131--乙酸乙烯酯

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32131--乙酸乙烯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乙酸乙烯酯;乙酸乙烯化学品英文名:vinyl acetate;ethenyl ethanoate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邮编: 传真:企业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技术说明书编码: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乙酸乙烯酯108-05-4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长时间接触有麻醉作用。

环境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对水生生物有毒作用。

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容易自聚。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饮水,禁止催吐。

如有不适感,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极易受热、光或微量的过氧化物作用而聚合,含有抑制剂的商品与过氧化物接触也能猛烈聚合。

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灭火方法: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

氟代碳酸乙烯酯的合成_姚桂

氟代碳酸乙烯酯的合成_姚桂

Effect of adding time of sulfuryl chloride on the yield of CEC
滴加时间 / min 22 35 73. 48 48 77. 97 60 83. 86 72 85. 02
CEC 收率 / %
50. 13
拌、 通 N2 及尾气吸收装置的 250 mL 四口烧瓶中, 加 入 EC 通 N2 加热至反应温度, 在一定时间内滴加完 分 3 次滴加一定量的 AIBN ( 溶于 一定量的硫酰氯, 10 g 二氯甲烷) , 反应 1. 5 ~ 3 h。将反应液在 200 Pa 下进行减压蒸馏, 收集 90 ~ 91 ℃ 馏分, 得到无色至 淡黄 色 透 明 油 状 液 体。 IR ( KBr ) , ν / cm : 1 844 ( C O ) , 723 ( C —Cl) , 1 155 、 1 086 ( C —O) 。 1. 2. 2 氟代碳酸乙烯酯( FEC ) 的合成 在装有温 度 计、 回 流 冷 凝 管、 机 械 搅 拌 的 250
Abstract: Chloroethylene carbonate ( CEC ) was prepared by chlorination of ethylene carbonate ( EC ) with sulfuryl chloride as chlorinating agent and azobisisobutyronitrile ( AIBN ) as an initiator. CEC reacted with potassium fluoride ( KF ) which functioned as a fluorinating agent in a solution to give fluoroethylene carbonate ( FEC ) . The optimum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for preparing CEC were as follows: the reaction taking place at 65 ℃ ; sulfuryl chloride was added into the reaction solution in drops in 72 min and reacted for 90 min; the molar ratio of ethylene carbonate ( EC ) and sulfuryl chloride was 1∶1. 3 ; the amount of substance ratio of AIBN to EC was n ( AIBN ) ∶ n ( EC ) = 1∶200. The yield of CEC could reach 85. 81% under such reaction conditions. The optimum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for preparing FEC were as follows: acetonitrile was chosen as the solvent,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was 75 ℃ , the reaction time was 1. 5 ~ 2 h, and the molar ratio of CEC to KF was 1∶1. 3 , the molar ratio of CEC and acetonitrile was 1 ∶ 1. Under these reaction conditions,the yield of FEC could reach 71. 86% . The product was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IR and GCMS. Key words: ethylene carbonate; chlorination; chloroethylene carbonate; fluoroethylene carbonate; fine chemical intermediates Foundation item: Supported by University Scientific Research Openend Fund of Hunan Provincial Education Department( 11k062 ) 氟代碳酸乙烯酯可以作为医药、 农药中间体, 也 可用作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重要添加剂, 能抑制部分

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21030--氟乙烯

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21030--氟乙烯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氟乙烯;乙烯基氟化学品英文名:vinyl fluoride,inhibied;monofluoroethylene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邮编: 传真:企业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技术说明书编码: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氟乙烯75-02-5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气出现头痛、头晕。

接触液化气体可引起冻伤。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禁止催吐,口服活性碳,洗胃。

避免饮牛奶、油类,避免饮酒精。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燃烧或无抑制剂时可发生剧烈聚合。

气体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氟化氢。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普通泡沫、干粉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

液化气体泄漏时穿防静电、防寒服。

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若可能翻转容器,使之逸出气体而非液体。

氟代碳酸乙烯酯用作电解液添加剂的研究

氟代碳酸乙烯酯用作电解液添加剂的研究

氟代碳酸乙烯酯用作电解液添加剂的研究张春丽;叶学海;任春燕;付春明;于晓微【摘要】在1 mol·L-1 LiPF6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甲乙酯(EMC)(EC、DMC、EMC体积比为1∶1∶1)的电解液中加入添加剂氟代碳酸乙烯酯(FEC),用循环伏安(CV)、恒流充放电、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方法,研究了FEC对电解液的电化学窗口、LiNi0.Mn15O4/Li和Li/MCMB半电池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在电解液中添加10%的FEC,可以拓宽电解液的电化学窗口,能在MCMB表面形成稳定的固体电解质相界面(SEI)膜,在室温1C倍率下,LiNi0.5Mn1.5O4/Li电池循环50次后容量保持率能达到97.31%.【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3(041)008【总页数】3页(P91-93)【关键词】氟代碳酸乙烯酯;电解液;添加剂;锂离子电池【作者】张春丽;叶学海;任春燕;付春明;于晓微【作者单位】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天津3001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152电解液在电池的正负极之间起着传导电子的作用,它对电池的比容量、工作电压、循环性能等有着重要的影响,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由溶剂、电解质锂盐和添加剂组成。

而添加剂具有用量少,性能改善突出的特点,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

氟代碳酸乙烯酯作为电解液的添加剂,可以有效改善电池的性能[1-3]。

氟代碳酸乙烯酯 (FEC:FluoroethyleneCarbonate)因其分子比碳酸乙烯酯(EC:EthyleneCarbonate)多含1个-F键,而具有较高的电负性和较强的吸电子能力。

量子化学计算表明:FEC分子的最低未占据轨道能量 (-0.3108)远远低EC(-0.29512)。

FEC可在较低的还原电位下还原,使负极表面形成阻力较小的SEI膜,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相同倍率下的常温容量[4-5]和高温稳定性[6-7]。

碳酸乙烯酯安全技术说明书

碳酸乙烯酯安全技术说明书

碳酸乙烯酯安全技术说明书碳酸乙烯酯(英文名Vinyl carbonate)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合成原料。

它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和重要的应用价值,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本文将详细介绍碳酸乙烯酯的安全技术要点,以便使用和存储时能够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和减少安全风险。

一、物理化学性质碳酸乙烯酯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熔点为-39℃,沸点为83℃。

它可以和水、乙醇、丙酮等许多有机溶剂混溶,但不溶于水。

碳酸乙烯酯具有强的亲电性,易于和亲核试剂反应。

在光的作用下,它容易分解,生成有毒气体。

二、危险性评述1. 碳酸乙烯酯属于易燃液体,遇火源或高温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

2. 碳酸乙烯酯对眼睛、皮肤、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有刺激性和毒性。

3. 碳酸乙烯酯具有强的亲电性,易于和亲核试剂反应,生成复杂的化合物,可能导致爆炸、自燃或不可控制的反应,产生极大的安全风险。

4. 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应防止碳酸乙烯酯和空气、水等有害物质接触,防止其分解产生有害物质。

三、安全技术要点1. 操作人员必须掌握相关的安全技术知识和操作规范,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设备。

2. 存储时应密封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存储,避免阳光暴晒和高温。

3. 在使用碳酸乙烯酯前,必须仔细检查容器的完好性,避免发生泄漏和喷溅。

4. 在操作时避免碳酸乙烯酯接触空气或水,防止其分解,避免产生有害物质。

5. 在处理废弃物时,应采取专业的处理方法。

不得将废弃物随意倾倒。

结语:碳酸乙烯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但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活性和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正确使用和储存,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以预防事故的发生。

在实践中,应加强对碳酸乙烯酯的了解和应用,提高安全素质,保障人员健康和生产安全。

MSDS-190——(碳酸乙烯酯EC)

MSDS-190——(碳酸乙烯酯EC)

MSDS-190——(碳酸乙烯酯EC)
MSDS-190
碳酸乙烯酯EC
CHO343
88.06g/mol
2 201.41g/cm
39?
248?
157?
85.1c/v.m
白色固体
仅在干燥的环境中打开(环境湿度低于20ppm)
250kg不锈钢桶
1、可燃,远离火种;
2、微毒,避免直接吸入;
3、与皮肤接触或不慎溅入眼睛,必须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误食后及时送医院就诊;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库内。

远离火种、热源。

仓库温度不宜超过30?。

防止阳光直射。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

仓库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
用防爆型。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
具。

人员要求:必须经过专门安全培训和考核。

着装不得产生静电或火花,危化品仓
库禁止非相关人员出入或滞留。

规范做好危化品的搬运以及领取记录。

操作时要配戴好劳保用品:戴上口罩、劳保手套,用完后的废旧劳保用品不得随意丢弃要集中放置和统一处理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30分钟。

食入:给误服者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泄漏处置:用自来水冲散,防止发生火灾,联系安全办妥善处理废水。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沙土。

用水灭火无效。

氟代碳酸乙烯酯安全使用指导书(MSDS)

氟代碳酸乙烯酯安全使用指导书(MSDS)

氟代碳酸乙烯酯安全技术说明书FEC安全数据表1、产品化学名称4-Fluoro-1,3-dioxolan-2-one,≥99.9%英文名称Fluoroethylene Carbonate(FEC)中文名称:氟代碳酸乙烯酯2、分子结构CAS 114435-02-8 分子式C3H3FO33、危险描述紧急状态无色液体,吞食有毒。

4、不慎吸入时立即离开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误服者,当事人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立即漱口,并立即就医。

皮肤接触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脱去污染的衣服和鞋子,并立即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5、消防措施闪点≥102.2℃灭火工具适用灭火剂:化学干粉,酒精泡沫,二氧化碳FEC-MSDS 2/4 消防防护设备:穿自携式呼吸防护具及穿着全身包裹式防护衣。

特殊危害:受攻击条件下会散发出有毒气体。

燃烧后产生的危险品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羰基氟化物,氟化氢,有毒蒸汽等气体。

6、泄漏应急措施泄漏或溢出时按此步骤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

个人防范措施穿呼吸装置、橡胶靴、戴厚洗衣手套。

清理方法用沙土或其他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至废物处理所。

保持空气流通,整理后清洗溢出现场。

7、操作与存储使用者接触不能吸入蒸汽,避免长时间或重复接触。

不能入眼,接触皮肤,及沾到衣物。

存贮阴凉通风处密闭保存。

避免高温,阳光直射。

避免氧化剂。

8、接触控制/安全防护工程控制只在化学通风橱中使用。

个人防护设备呼吸系统避免吸入产品。

使用时,应当佩戴经认可的面罩或使用防毒面具。

手用耐化学腐蚀手套眼睛佩戴化学安全护目镜,一般卫生措施清理后重新使用被污染衣物。

9、物理/化学性质外观透明液体,无色在常温常压下的属性值FEC-MSDS 3/4分子量106.05g/mol 分子式C3H3FO3BP/BP 范围200℃MP/MP 范围19-20℃密度1.3g/ml 闪点≥102.2℃水溶性,微溶10、稳定性和反应性常温常压下稳定,加热分解物料避免强氧化剂,避免高温存放危险分解产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羟基氟化物、氟化氢。

一种氟代碳酸乙烯酯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发明专利]

一种氟代碳酸乙烯酯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1293276.2(22)申请日 2019.12.16(71)申请人 苏州华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215433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港港区石化区协鑫中路8号(72)发明人 汪许诚 王小龙 (74)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代理人 向亚兰(51)Int.Cl.C07D 317/42(2006.01)H01M 10/0525(2010.01)H01M 10/0567(2010.01)(54)发明名称一种氟代碳酸乙烯酯的制备方法及应用(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代碳酸乙烯酯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在保护气体存在下,将碱金属氟氢化物、季鏻盐和有机溶剂加入反应容器中混合,升温至45-100℃,然后滴加氯代碳酸乙烯酯至反应容器中,反应,制成;碱金属氟氢化物为无水氟氢化钾和/或无水氟氢化钠;及上述制备的氟代碳酸乙烯酯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本发明能够高收率、高纯度的制得氟代碳酸乙烯酯,且反应条件温和、安全性好,同时反应产物易分离,经过粗蒸馏、减压精馏和熔融结晶即能制得高纯度的氟代碳酸乙烯酯,纯度可达99.99%以上,尤其适用于锂电池。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CN 110981849 A 2020.04.10C N 110981849A1.一种氟代碳酸乙烯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保护气体存在下,将碱金属氟氢化物、季鏻盐和有机溶剂加入反应容器中混合,升温至45-100℃,然后滴加氯代碳酸乙烯酯至反应容器中,反应,制成所述氟代碳酸乙烯酯;其中所述碱金属氟氢化物为无水氟氢化钾和/或无水氟氢化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代碳酸乙烯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代碳酸乙烯酯包括一氯代碳酸乙烯酯、二氯代碳酸乙烯酯;当所述氯代碳酸乙烯酯为一氯代碳酸乙烯酯时,所述一氯代碳酸乙烯酯与所述碱金属氟氢化物的投料摩尔比为1∶0.5-2.0,优选为1∶0.5-1;当所述氯代碳酸乙烯酯为二氯代碳酸乙烯酯时,所述二氯代碳酸乙烯酯与所述碱金属氟氢化物的投料摩尔比为1∶1-3.5,优选为1∶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氟代碳酸乙烯酯安全技术说明书
FEC安全数据表
1、产品
化学名称4-Fluoro-1,3-dioxolan-2-one , > 99.9%
英文名称Fluoroethyle ne Carb on ate(FEC)
中文名称:氟代碳酸乙烯酯
2、分子结构
CAS 114435-02-8 分子式C3H3FO3
3、危险描述
紧急状态无色液体,吞食有毒。

4、不慎吸入时立即离开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误服者,当事人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立即漱口,并立即就医。

皮肤接触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脱去污染的衣服和鞋子,并立即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5、消防措施
闪点》102.2 C
灭火工具
适用灭火剂:化学干粉,酒精泡沫,二氧化碳
FEC-MSDS 2/4 消防
防护设备:穿自携式呼吸防护具及穿着全身包裹式防护衣。

特殊危害:受攻击条件下会散发出有毒气体。

燃烧后产生的危险品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羰基氟化物,氟化氢,有毒蒸汽等气体。

6、泄漏应急措施
泄漏或溢出时按此步骤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

个人防范措施
穿呼吸装置、橡胶靴、戴厚洗衣手套。

清理方法
用沙土或其他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至废物处理所。

保持空气流通,整理后清洗溢出现场。

7、操作与存储
使用者接触
不能吸入蒸汽,避免长时间或重复接触。

不能入眼,接触皮肤,及沾到衣物。

存贮阴凉通风处密闭保存。

避免高温,阳光直射。

避免氧化剂。

8、接触控制/安全防护
工程控制只在化学通风橱中使用。

个人防护设备
呼吸系统
避免吸入产品。

使用时,应当佩戴经认可的面罩或使用防毒面具。

手用耐化学腐蚀手套眼睛佩戴化学安全护
目镜,一般卫生措施清理后重新使用被污染衣物。

9、物理/化学性质
外观透明液体,无色
1
在常温常压下的属性值
FEC-MSDS 3/4
分子量106.05g/mol分子式C3H3FO3
BP/BP 范围200C MP/MP 范围19-20 C 密度1.3g/ml 闪点 > 102.2 C
水溶性,微溶
10、稳定性和反应性常温常压下稳定,加热分解物料避免强氧化剂,避免高温存放危险分解产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羟基氟化物、氟化氢。

危险聚合物危险聚合
可能发生安全聚合
避免火工品,加速剂,加热,压力和污染
11、毒理学信息
暴露途径
皮肤接触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皮肤接触可能有害。

眼睛接触可引起眼睛刺激。

吸入可能有害。

误服吞服有害。

12、处理考虑
联系有持牌的专业废物处理机构来处理。

弃置前请查询相应的法规。

13、运输信息
ADR/RID欧洲负责公路运输的机构/欧洲负责铁路运输的机构无危险货物IMDG无危险货物
IATA无危险货物
14、法规信息
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符合欧共体(EC)No.1907/2006条款的要求。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