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性定义
惯性物理有关知识点归纳
惯性物理有关知识点归纳引言:惯性物理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惯性物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点。
一、惯性的定义惯性是指物体保持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其运动状态,这个状态就是惯性。
例如,一个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一个运动中的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二、惯性与质量的关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是由施加在物体上的力引起的,而物体对这个力的反应取决于其质量。
质量越大的物体对外力的反应越小,质量越小的物体对外力的反应越大。
因此,质量是影响物体惯性的重要因素。
三、惯性与加速度的关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它将加速运动或减速运动,这取决于所施加的力的方向与物体原来运动的方向是否一致。
当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一致时,物体将加速运动;当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将减速运动。
四、惯性与惯性参考系惯性参考系是指相对于该参考系内任何物体都不受到力的作用,即满足牛顿第一定律的参考系。
在惯性参考系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保持不变的。
而在非惯性参考系中,物体可能会受到额外的力的作用,导致其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五、惯性与转动运动除了直线运动外,物体还可以进行旋转运动。
根据角动量守恒定律和转动惯量的概念,旋转物体也具有惯性。
一个旋转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其旋转状态,即保持角速度和角动量不变。
六、惯性与万有引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有关。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因此,即使在受到万有引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仍然保持其运动状态,即保持惯性。
结论:惯性物理是描述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的重要概念。
它涵盖了物体的直线运动、旋转运动以及与质量、加速度、惯性参考系和万有引力的关系。
通过理解和应用惯性物理的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物体的运动行为。
惯性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惯性定律:任何物体在不受外力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义: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
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
概述当你踢到球时,球就开始运动,这时,因为这个球自身具有惯性,它将不停的滚动,直到被外力所制止。
所有的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是有惯性的,它要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幻想无法实现的原因--北京有个人,曾提出选一个无风的日子,乘坐气球在高空观看大地向东移动,以此来环游世界,这是否可行呢?显然不能,但这又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惯性。
当有人乘坐气球离开地球表面时,由于惯性,人和气球仍以地球自转的速度运动着。
伽利略惯性原理是伽利略在1632年出版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书中发表的,它是作为捍卫日心说的基本论点而提出来的。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保持物体以均速运动的是力的持久作用。
但是伽利略的实验结果证明物体在引力的持久影响下并不以匀速运动,而是相反地每次经过一定时间之后,在速度上就有所增加。
物体在任何一点上都继续保有其速度并且被引力加剧。
如果引力能够截断,物体将仍旧以它在那一点上所获得的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伽利略在金属球在斜面滚动的实验中观察到,金属球以匀速继续滚过一片光滑的平桌面。
从以上这些观察结果就得到了惯性原理。
这个原理阐明物体只要不受到外力的作用,就会保持其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运动状态不变。
伽利略的惯性原理是近代科学的起点,它摧毁了反对哥白尼的所谓缺乏地球运动的直接证据的借口。
笛卡尔的补充笛卡尔等人又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不仅速度大小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也不会变,将沿原来的方向匀速运动下去.牛顿而被现代社会所普遍认知的惯性原理,来自于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Mathematical Principles of Natural Philosophy, 1687),定义如下:惯性定律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解释惯性现象的思路和方法
分两大类解释
一,涉及两个物体的情况: 涉及两个物体的情况:
1,两个物体原来都处于什么运动状态;2,其中某一物体由于某种原因 突然改变状态(或忽然分开)3,另一物体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状态, 于是就发生某种现象.
二,涉及同一物体两个部分的情况: 涉及同一物体两个部分的情况:
生产和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踢球,用铁锹铲雪,泼水,滑冰; 烧锅炉时用铁锹往炉膛内添煤; 跳远运动员起跳前的助跑; 跑步的人当脚碰到障碍物时向前摔倒; 撞击锤柄,可以使锤头紧紧套在锤柄上; 骑自行车太快容易发生事故; 拍打衣服可除去灰尘; 摩托车飞跃断桥; 宇航员走出飞船后,仍能与飞船"并肩"前进,不会落在 飞船后面.
△氢气球吊着一个重物升空,若氢气球突然爆炸,那么重物将( A ) A.先竖直上升,后竖直下落. B.匀速竖直下落. C.加速竖直下落. D.匀速竖直上升.
△ 火车在长直轨道上匀速行驶, 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 现仍落回原处的原因是什么?( D ) 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推力,带着他随同火 车一起向前运动.B.人跳起瞬间,车厢地板给他一向前推力,推 动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 所以人落下后必定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的距离的 不明显.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始终和车具有相 同的速度.
惯性现象分析
把一个木块直立在小车上,让小车突然启动,观察思考: 把一个木块直立在小车上,让小车突然启动,观察思考: 现象:小车上的木块向后倒去. 现象:小车上的木块向后倒去. 思考:木块初始状态是静止 当小车突然运动时, 静止, 思考:木块初始状态是静止,当小车突然运动时,木块由 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所以要向后 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要向后倒. 如果让小车突然急刹车,观察思考: 如果让小车突然急刹车,观察思考: 现象:小车上的木块向前倒去. 现象:小车上的木块向前倒去. 思考:木块初始状态是运动 运动, 思考:木块初始状态是运动,当小车突然停止运动 时, 木块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要向前 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木块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要向前倒.
惯性知识点
惯性知识点1. 定义惯性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指的是物体保持其当前运动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变的性质。
这一概念最早由伽利略提出,并由牛顿在其第一运动定律中进行了形式化的定义。
2. 牛顿的第一运动定律牛顿的第一运动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表述为:一个物体若未受到外力,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
这一定律揭示了惯性的本质,即物体抵抗运动状态改变的倾向。
3. 惯性的数学表达惯性在数学上可以通过动量守恒定律来表达。
动量是物体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当没有外力作用时,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数学公式为:\[ \sum \vec{p}_{\text{初}} = \sum \vec{p}_{\text{末}} \]4. 惯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惯性是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现象。
例如,当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冲,这是因为乘客的身体想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另一个例子是,当你在旋转一个物体后松开手,它会因为惯性继续旋转一段时间。
5. 惯性与质量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质量越大的物体,其惯性越大,改变其运动状态所需的力也就越大。
这也是为什么重型车辆需要更长的刹车距离,因为它们的惯性更大。
6. 惯性在科学和工程中的应用在科学实验和工程设计中,惯性的概念非常重要。
例如,在碰撞实验中,需要考虑物体的惯性来预测碰撞后的运动状态。
在航天工程中,火箭发射时必须克服自身巨大的惯性,才能达到进入太空所需的速度。
7. 惯性的局限性虽然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普遍性质,但它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
在相对论中,当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其惯性将变得极其巨大,牛顿的运动定律不再适用,需要使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来描述。
8. 惯性与其他物理概念的关系惯性与力、能量、动量等物理概念紧密相关。
它们共同构成了经典力学的基础。
例如,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当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加时,其势能相应减少,这种能量转换过程中,物体的惯性起到了关键作用。
9. 惯性的未来研究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惯性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惯性 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惯性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惯性的定义惯性是物体保持其状态的性质,包括位置、速度和方向。
根据牛顿的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它会继续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这种倾向被称为惯性。
二、牛顿的第一定律牛顿的第一定律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描述了惯性的现象。
具体表述为:“物体要么保持静止,要么以恒定速度直线运动,除非有外力作用于其上”。
换句话说,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它会保持其原来的状态,这就是惯性的表现。
三、惯性的示例1. 车辆行驶时,乘客在车内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因为车子提供了外力来维持它的状态。
一旦车子急转弯或急刹车,乘客就会感觉到惯性力的作用,使其向相反方向产生推力。
2. 人在坐车或坐地铁时,车辆突然启动或停止时,人会感觉到身体被向前或向后推动,这就是因为人体在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惯性。
3. 当一个人站在火车或公交车上时,车辆突然启动或停止,人也会感觉到身体产生向前或向后的推力,这是因为人体保持其原来运动状态的惯性导致的。
四、惯性的分类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惯性可以分为位置惯性、速度惯性和方向惯性。
这三种惯性在不同情况下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1. 位置惯性:指的是物体保持其位置的倾向。
如果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它会继续保持原来的位置,这就是位置惯性的体现。
2. 速度惯性:指的是物体保持其速度的倾向。
如果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它会保持原来的运动速度,这就是速度惯性的体现。
3. 方向惯性:指的是物体保持其运动方向的倾向。
如果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它会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这就是方向惯性的体现。
五、惯性力的概念惯性力是指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它产生的一种与外力相反的力。
它的大小和方向与外力相反,但是仅在参考系非惯性参考系中才会产生。
在惯性参考系中,物体受到的力仅包括外力,而惯性力并不会出现。
六、惯性的应用惯性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工程技术和交通运输领域中更为常见。
惯性与惯性力
惯性与惯性力惯性与惯性力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在研究物体运动和力学性质时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惯性与惯性力的定义、原理和相关应用。
一、惯性的定义和原理惯性是物体保持其运动状态(包括静止)的性质。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于其上,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这一定律揭示了物体的惯性特征,即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会自发改变。
物体的惯性是由其质量决定的。
质量越大的物体,其惯性越大,即更难改变其运动状态。
惯性的量度是质量,质量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物体对外力的响应。
二、惯性力的定义和作用当外力作用于运动物体时,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有相等大小、相反方向、同种类型”的反作用力。
为了保证牛顿第一定律成立,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时,惯性力就会出现。
惯性力的方向和大小与外力相反,旨在抵消外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使物体保持惯性。
换句话说,惯性力是一种向着运动状态守恒的力。
三、角度运动中的惯性力除了线性运动中的惯性力,角度运动(如转动)中也存在惯性力。
想象一下,在车辆转弯时,我们会感受到一股向外的力,这就是惯性力的体现。
在转动过程中,角度变化导致速度的改变,从而产生向外的离心力,这就是角度运动中的惯性力。
四、应用和意义惯性与惯性力在物理学的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1. 驾驶和交通安全:对于驾驶员而言,了解惯性和惯性力的概念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车辆,在转弯或制动时采取正确的动作,从而提高驾驶安全性。
2. 工程设计:在工程领域,惯性和惯性力的考虑对于设计稳定、可靠的结构和机械装置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利用和抵消惯性力,可以减少物体振动和失控的风险。
3. 运动训练和技巧改进:体育运动中的惯性和惯性力对于运动员的表现和技巧改进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如何利用和适应惯性力,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控制运动状态,提高竞技成绩。
4. 航天和航空工程:在航天和航空领域中,惯性和惯性力是导航和飞行控制的关键因素。
惯性
思考题
1、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这种
性质叫做惯性。 2、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 是静止,都具有惯性。 3、惯性在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表现出来;
4、惯性拥有利弊的两重性。
练习 1、如果自行车骑的太快,容易早成交通事故,原因是( C ) A、运动快惯性大,自行车难以停下来 B、刹车时产生的惯性不够大,自行车难以停下来 C、由于惯性即使紧急刹车,自行车也会向前运动一段距离 才能停下来 D、刹车时来不及克服惯性,自行车难以停下来
5、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下列不是为 了防止由于惯性而造成交通事故所制定的交通规 则是( C ) A、某些地段要对机动车辆限速 B、车辆快速行驶时要保持车距 C、车辆靠右侧行驶 D、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必须系安全带
6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 的是( B ) A .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越大, 跳远成绩往往越好 B .用力将物体抛出去,物体最终 要落到地面上 C .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 速向前飞行 D.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能将 敌方飞奔的马绊倒
B.只有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才有惯性
C.不受力的物体有惯性,受力的物体没有惯性。 D.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
2、正在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 机后汽车还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 距离,这是由于惯性 _______的缘故; 最后还是停下来,这是因为 汽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的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右匀速直线行驶的小车突然刹车,则车中的 小球向哪个方向滚去
向左匀速直线行驶的小车中,向上抛出小球, 最终小球落在
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 汽车刹车之后: 意外情况时汽车不能立即停止,因为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肌 肉动作操纵制动器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 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前进一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 器刹车 到车停下来,汽车又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 制动距离。以上两段距离之和即为汽车的停车总距离。下 面是一个机警的司机开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公 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刹车后的反应距离和制 动距离。
惯性与加速度
惯性与加速度惯性与加速度是物理学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探讨惯性和加速度的定义、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惯性的定义与特性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特性。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原有状态,不受任何影响。
当物体静止时,它保持静止;当物体运动时,它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惯性可以体现为物体的质量。
质量越大的物体具有更强的惯性,即更难改变其运动状态。
例如,大型货车在启动和停止时需要更长的时间,因为其质量较大,惯性较强。
二、加速度的定义与特性加速度是物体改变速度的度量。
它是速度变化率的量化指标,表示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
加速度可以是正值,表示物体速度增加;也可以是负值,表示物体速度减少。
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平方(m/s²)。
例如,当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为5 m/s²时,它的速度每秒增加5米/秒。
三、惯性与加速度的关系惯性和加速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它将发生加速度,即速度会改变。
这是由惯性决定的,物体会努力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这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加速度(a)等于作用力(F)除以物体的质量(m),即a = F/m。
如果物体的质量越大,对应的加速度就越小。
四、惯性与加速度的应用惯性和加速度的概念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1. 火箭推进器:火箭发射时,推进器产生的推力会改变火箭的速度。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加速度和牛顿第二定律来描述。
2. 汽车碰撞:当汽车突然撞到障碍物时,乘客会受到冲击力。
这个过程涉及到加速度和惯性的相互作用。
3. 高速列车制动:高速列车在制动时需要较长的距离来减速,这是因为列车的惯性使得减速过程较为缓慢。
总结:本文通过对惯性与加速度的定义、特性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探讨,展示了它们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惯性使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而加速度则是速度的变化量。
初中物理惯性总结知识点
初中物理惯性总结知识点一、惯性的概念:1.1 惯性的定义惯性是物体保持其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它会改变其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但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它会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变。
这个性质即是物体的惯性。
1.2 惯性的原理惯性的原理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础。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要么保持静止,要么以匀速直线运动。
这就是说,物体保持其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作用改变其状态。
这就是惯性的原理。
1.3 惯性的表现惯性主要表现在物体的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的保持上。
比如,小车在高速行驶时,当突然刹车,人会有向前倾的感觉,这是因为人身体具有惯性,随着车的急刹,人身体惯性导致了人身体的惯性向前移动,这就是惯性的表现。
二、惯性的种类:2.1 惯性的静止状态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它会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变,直到有外力作用改变其状态。
比如,一个放在桌子上的书本,会一直静止直到有人推动它为止。
这就是物体的静止状态的惯性。
2.2 惯性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当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它也会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变,直到有外力作用改变其状态。
比如,一个行驶中的汽车,会一直以匀速行驶,直到司机刹车为止。
这就是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惯性。
2.3 惯性的转动状态除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外,惯性还表现在物体的转动状态上。
比如,一个旋转的陀螺,会一直旋转直到有外力作用改变其状态。
这就是物体转动状态的惯性。
三、惯性的应用:3.1 惯性导航惯性导航是利用物体的惯性来实现定位和导航的技术。
比如,飞机和导弹上都采用了惯性导航系统,它们通过检测其自身的运动状态来确定其位置和方向。
由于惯性导航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因此精度高、可靠性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3.2 惯性力的应用惯性力是物体因受到加速度而产生的一种力。
在惯性力的作用下,物体会出现向外的离心力和向内的向心力。
这些力在日常生活中有着许多应用,比如,过山车的设计中会考虑到离心力对乘客的影响,体育馆地板的设计也会考虑到向心力对运动员的影响等。
惯性和惯性质量
惯性和惯性质量惯性和惯性质量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在描述物体运动以及力学系统的特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惯性和惯性质量的含义、原理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惯性的概念和特点惯性是指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状态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特性。
它是一个物体抵抗变化的性质,从而使物体具备维持其状态不变的趋势。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是由于物体的惯性所致。
惯性的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惯性是一种对象维持其初始状态的趋势,使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其次,惯性使物体具有继续保持运动状态的能力,即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后,会产生惯性力以抵抗外力的影响。
二、惯性质量的定义和测量惯性质量是物体抵抗改变速度的属性,也称为质量。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合力与它的加速度成正比,比例常数即为物体的质量。
因此,物体的质量可以用来衡量物体的惯性。
惯性质量的测量通常采用天平或质量比较法。
天平法是通过比较物体与已知质量的天平托盘达到平衡的情况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质量比较法则是将待测物体与已知质量的物体进行比较,通过调整已知物体的质量来使两者达到平衡,从而获得待测物体的质量。
三、惯性与牛顿运动定律的关系惯性和牛顿运动定律密切相关。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物体的惯性特性,即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趋势。
牛顿第二定律则将受力、质量和加速度联系起来,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推导出牛顿第三定律,即行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一对力。
这一定律也与物体的惯性有关,因为惯性会导致物体产生与外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惯性力,从而保持动力学平衡。
四、惯性和惯性质量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惯性和惯性质量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物理学方面,惯性为研究物体运动和力学系统提供了基础理论。
例如,在机械工程中,了解物体的惯性特性可以用于设计运动系统以及改进机械装置的功能。
惯性的三要素
惯性的三要素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表现为物体对其运动状态变化的一种阻抗程度,质量是对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惯性的三要素:由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要素构成。
惯性的定义:1、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属性叫做惯性。
惯性代表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相对难于改变,也就是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运动状态相对容易改变,也就是惯性小。
惯性的辨析与区别:1、与“第一定律”的区别“惯性”与“惯性定律”不是同一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它们的区别: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是不依外界(作用力)条件而改变,它始终伴随物体而存在。
牛顿第一定律则是研究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如何运动的问题,是一条运动定律,它指出了“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原因。
而惯性是“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特性;两者完全不同。
为何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是因为定律中所描述的现象是物体的惯性的一个方面的表现,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不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但物体力图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仍旧表现出来。
2、与“力”的区别惯性是指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而力是指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始终具有这种性质,它与外界条件无关;力则只有物体与物体发生相互作用时才有,离开了物体就无所谓力。
惯性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和作用点,而大小也没有具体数值,无单位;力是由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要素构成,它的大小有具体的数值,单位是牛。
惯性是保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力作用则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与“速度”的区别惯性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快慢无关。
“汽车行驶越快,其惯性越大”是不正确的。
惯性
惯性在物理学里,惯性(inertia)是物体抵抗其运动状态被改变的性质。
物体的惯性可以用其质量来衡量,质量越大,惯性也越大。
艾萨克·牛顿在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定义惯性为:惯性,或物质固有的力,是一种抵抗的现象,它存在于每一物体当中,大小与该物体相当,并尽量使其保持现有的状态,不论是静止状态,或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更具体而言,牛顿第一定律表明,存在某些参考系,在其中,不受外力的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也就是说,从某些参考系观察,假若施加于物体的合外力为零,则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与方向恒定。
惯性定义为,牛顿第一定律中的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满足牛顿第一定律的参考系,称为惯性参考系。
稍后会有关于惯性参考系的更详细论述。
早期认知文艺复兴之前,在西方哲学里最被广泛接受的运动理论是建立于大约 335 BC至322 BC的亚里斯多德的学说。
亚里斯多德表明,假设没有“暴力”(violent force)施加,所有(在地球上的)物体最终都会停止运动,静止于其自然位置,但只要有暴力促使物体运动,物体会持续其运动状态。
当抛物体被抛掷出去时,抛掷者的暴力转移到抛物体周围的空气,使这些空气流动,成为新的推动者,继续不停地促使抛物体移动。
[3][4]在之后大约两千年内,亚里斯多德的运动概念广泛地被接受,只有几位著名哲学家对这概念提出质疑。
例如,在第6世纪,约翰·斐劳波诺斯严厉批评亚里斯多德关于物体运动的不一致理论:亚里斯多德认为真空不可能存在,因为,在真空里,没有任何介质促使物体移动,但是,他又表示,介质的阻力与其密度成正比:假设空气的密度是水的一半,则物体通过同样路径所用掉的时间,在空气中是在水中的一半,那么,物体通过真空所用掉得时间应该更少。
[5]斐劳波诺斯主张,介质只能阻碍抛物体的运动,不能促使抛物体移动;在真空里,没有任何介质,抛物体反而比较容易移动。
[6]斐劳波诺斯建议,促成抛物体持续运动的因素与周围介质无关,而是在运动刚开始时,加诸于抛物体的某种性质,这性质逐渐在运动时消耗殆尽。
惯性与摩擦力
惯性与摩擦力引言:惯性和摩擦力是物理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
惯性是指物体保持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摩擦力则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相对运动时的阻力。
本文将介绍惯性和摩擦力的基本概念、作用原理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惯性的概念和作用原理1.1 惯性的定义惯性是指物体保持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会保持其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不变。
1.2 惯性的作用原理惯性的作用原理是基于牛顿第一定律的。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将保持其状态不变。
这就意味着如果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它将继续保持静止状态;如果一个物体处于运动状态,它将继续按照相同的速度和方向继续运动。
1.3 惯性的实际应用惯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例如,当我们乘坐汽车时,汽车突然急刹车,我们的身体会因为惯性而继续向前运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感觉到向前倾斜。
又如,当我们垂直挥动一个扇子,扇叶在我们停止挥动时仍会继续摆动一段时间,这也是惯性的体现。
二、摩擦力的概念与作用原理2.1 摩擦力的定义摩擦力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相对运动时的阻力。
它是由微观级别的表面接触而产生的。
2.2 摩擦力的作用原理摩擦力的作用原理是摩擦力与两个物体之间的压力成正比。
它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相对运动的速度和所涉及的表面特性有关。
2.3 摩擦力的实际应用摩擦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我们行走时所需的摩擦力让我们能够保持平衡,否则我们将不会前进或维持姿势。
另一个例子是,我们使用工具时,比如扳手或梳子,摩擦力使得我们能够将它们稳固地握在手中。
三、惯性与摩擦力的关系3.1 惯性与摩擦力的相互作用惯性和摩擦力是密切相关的。
当物体具有较大的惯性时,它对摩擦力的抵抗能力也会较强。
而当摩擦力增加时,物体的运动或静止状态也会受到更大的影响。
3.2 影响惯性与摩擦力的因素惯性与摩擦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最主要的是物体的质量、表面特性以及与其接触的物体之间的压力。
初中物理知识点:惯性的定义以及惯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初中物理知识点:惯性的定义以及惯性在⽣活中的应⽤1、惯性的定义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般是指物体不受外⼒作⽤时,保持其原有运动状态的属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种属性。
⼀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受⼒⼤⼩、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关。
2、⽜顿第⼀定律⽜顿第⼀定律⼜叫惯性定律,普遍表达式为:⼀切物体在没有受到⼒的作⽤的时候,总保持静⽌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状态,直到有外⼒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
⼒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顿第⼀定律的说明:A、⽜顿第⼀定律是在⼤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步推理⽽概括出来的,但是我们周围不受⼒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实验来直接证明⽜顿第⼀定律。
B、⽜顿第⼀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不受⼒,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即⼒与运动状态⽆关,所以⼒不是产⽣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3、惯性的利⽤1.⽤⼿向地上洒⽔时,⼿撩起⽔向前运动,当⼿停⽌运动后,由于惯性,⼿带起的⽔仍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就被洒出去;2.在跳远⽐赛时,运动员跳起后,由于惯性,在空中仍保持⼀定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最后落在前⽅;3.汽车快到达终点时,熄⽕后由于惯性仍能前进⼀段距离,这样可以节省汽油;4.⼈骑车也是⼀样,当⾃⾏车运动起来后,⼈停⽌蹬车,⾃⾏车仍会向前运动⼀段距离,并不会⽴即停下。
如果没有惯性,这些现象将不复存在。
因此对于有益的惯性.我们往往想办法来增⼤它。
由于惯性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惯性越⼤。
因此在汽油机、柴油机等热机上我们通过增加飞轮的质量来增加它的惯性,以保持飞轮能持续地旋转下去.⼈们有时要利⽤惯性,有时要防⽌惯性带来的危害。
4、惯性的危害1. ⾏进中的车⼦突然制动,导致车内的⼈摔倒2. 赛车在转弯时滑出赛道3. 摩托车撞上护栏,车上的⼈由于惯性腾空飞出5、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1)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受平衡⼒还是⾮平衡⼒),物体受⾮平衡⼒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是有条件的。
惯性与运动状态
惯性与运动状态惯性与运动状态的关系引言:惯性和运动状态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描述了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特征。
本文将探讨惯性与运动状态之间的联系,分析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一、惯性的概念与特点1. 惯性的定义:惯性是物体保持其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属性,即物体会保持其运动状态,直至受到外力的作用。
2. 惯性的特点:a. 物体具有固有的惯性,不受外界干扰而保持自身的运动状态。
b. 惯性力是描述物体受到外力时表现出来的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c. 惯性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d. 惯性是运动和静止的基础,没有惯性就没有运动。
二、运动状态的类型1. 静止状态:物体不发生位置上的改变,保持不动。
2.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在直线上匀速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
3. 加速运动状态: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发生变化,即速度大小或方向发生改变。
三、惯性与运动状态的关系1. 静止状态与惯性:a. 静止状态的物体具有最大的惯性,需要受到较大的外力才能使其改变位置。
b. 静止状态的物体凭借自身的惯性阻止其位置发生改变,如地球自转时,静止的物体也随地球一同转动。
2.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与惯性:a.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物体保持速度和方向不变,是惯性的具体表现。
b. 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中能够保持自身状态不变,是惯性的一种体现。
3. 加速运动状态与惯性:a. 物体在加速运动时,速度变化,因此必然受到外力的作用。
b. 加速运动状态下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保持自身运动状态需要克服惯性。
四、惯性与运动状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 制动过程中的车辆惯性:车辆在刹车过程中,如果速度突然减小或变为零,乘坐在车内的人会感到向前的推动力,这是车辆惯性的一种体现。
2. 行人突然停下时的身体惯性:当行人突然停下时,由于惯性的作用,人的上半身会向前倾斜一小段距离,然后再回到垂直位置。
3. 汽车转弯时乘客体验的离心力:汽车转弯过程中,乘坐在车内的人会感受到向外的推力,这是因为汽车受到向心力,而人体由于惯性而继续向前的结果。
什么是惯性?
什么是惯性?
惯性是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
它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属于物体的固有属性。
惯性的概念最早由艾萨克·牛顿在其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表明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惯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广泛,例如交通安全、运动训练和工程设计等领域。
了解和利用惯性原理,可以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
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这意味着,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时,它不容易改变运动状态。
这种性质在交通安全中尤为重要,例如汽车驾驶员必须时刻注意道路状况,以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另外,惯性在运动训练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运动员在进行训练时,要学会如何利用和克服惯性,以提高运动成绩。
例如,在短跑比赛中,起跑时运动员需要迅速加速,以克服惯性,达到更高的速度。
在工程设计领域,惯性原理也被广泛应用。
例如,在设计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时,要考虑到乘客和驾驶员的安全,因此需要降低车辆的惯性,使其在遇到突发状况时更容易控制。
总之,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它在物理学、现实生活和工程设
计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深入了解和掌握惯性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生产和生活质量。
惯性知识点总结
惯性知识点总结一、惯性概念1、惯性的定义惯性是指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自身状态不变的性质。
这个自身状态包括物体的速度、方向和位置。
惯性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惯性和运动状态的保持性。
在牛顿力学中,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即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将继续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进行匀速直线运动。
2、惯性的分类根据物体所表现出的惯性特性,惯性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运动惯性和静止惯性。
运动惯性是指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时保持原有速度和方向不变的性质,而静止惯性是指物体在静止状态下保持原始的位置和状态不变的性质。
3、惯性的产生原因惯性是由物体的质量决定的。
当物体的质量越大时,它所具有的惯性也越大;反之,当物体的质量越小时,它所具有的惯性也越小。
这一点可以从牛顿第一定律中得出结论,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阐述了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的保持性。
4、惰性与惯性惰性是惯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指的是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原有状态的性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观察到惰性现象,比如当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经常会有向前突然急刹车时,我们身体会产生一种惯性力向前移动。
这种现象即是惰性的表现。
二、惯性定律惯性定律是牛顿运动定律中的第一定律,它阐述了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原有状态的性质。
惯性定律可以用来解释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行为,对于研究物体的运动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
1、惯性定律的表述惯性定律的表述为“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个表述是对物体运动状态的一个简单描述,它说明了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将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包括速度、方向和位置。
这一定律为研究物体运动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础,对于描述和解释物体的运动状态有着关键的作用。
2、惯性原理惯性原理是牛顿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它指出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由物体自身的惯性决定的。
惯性原理可以用来解释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保持运动状态的性质,以及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表现出的运动特性。
惯性知识点总结
惯性知识点总结
1.定义: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2.惯性的性质: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惯性与运动状态无关:不论物体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惯性总是存在的。
当物体本来静止时,它一直“想”保持这种静止状态。
当物体运动时,它一直“想” 以那一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3)惯性与是否受力无关。
3.惯性的表现形式:
惯性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两种:
①当物体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
②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惯性表现为改变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物体惯性越大,它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4.惯性的量度:
惯性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与物体是否受力无关,仅与质量有关,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质量大的物体所具有的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所具有的惯性小。
5.惯性与质量: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一个物体惯性的大小意味着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
对质量的理解:。
惯性是什么意思
惯性是什么意思在物理学上,惯性是指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不动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
惯性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由爱因斯坦提出的,而爱因斯坦又认为在一般情况下惯性也是一种运动。
从狭义上说,运动可以分为静止和运动两类。
静止性的运动称为惯性运动或纯直线形中的直线。
在广义上说,一切物体所受到的外力都是由静止物体所产生的惯性力、转动惯性力和冲击振动等三种力综合作用所形成的。
例如,飞机在地球运行过程中受到地球自转和公转作用而产生的自转和公转合力作用所产生的阻力也使飞机保持了静止状态。
而地球自转引起物体运动时所造成力量与阻力之和对物体保持不变或匀速直线移动时作用于物体上造成力与阻力之和对物进行匀速直线前进时则不产生阻力和力这三种作用力都是不随时间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性质。
惯性是相对于万有引力而言,其概念最早出现在伽利略等人发表的论文中:一种物体在静止状态时由于它相对于其他所有物体都受到同样力量的作用,所以相对于静止。
惯性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概念,那么什么才是惯性呢?(1)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从静止状态开始,到加速运动结束,是连续且匀速的运动;如果从加速运动开始,到匀速运动结束,是直线的运动。
所以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只要速度足够快,即使物体改变了运动状态,也不能用惯性定律来解释,而只能用其他的物理规律进行解释。
如果要知道加速度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需要知道两个条件:a。
速度必须大于零;b。
速度不能为零。
(2)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不变;(3)加速度方向的正弦和余弦不变;(4)惯性大小不变;(5)加速度与速度变化的方向和大小都没有关系;(6)质量守恒定律:加速度的大小,质量均不变或者说变化量均相等。
在惯性的定义中,还必须注意,在同一时刻,物体的速度是不可能再保持一样大小。
(3)惯性大小及方向不变。
()在所有情况下,物体保持静止状态的时间是相等的。
根据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一个系统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如果发生了大爆炸,其初始状态为零(此时为无质量状态)时,系统将处于一种能量耗散或向外辐射的无用功状态,这时由于系统将处于能量耗散状态而使得它不会向外辐射能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惯性定义
一、惯性就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无论就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物体就是运动还就是静止,都具有惯性。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惯性定义: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属性叫做惯性。
惯性代表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相对难于改变,也就就是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运动状态相对容易改变,也就就是惯性小。
当您踢到球时,球就开始运动,这时,因为这个球自身具有惯性,它将不停的滚动,直到被外力所制止。
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就是有惯性的,它要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
幻想
北京有个人,曾提出选一个无风的日子,乘坐气球在高空观瞧大地向东移动,以此来环
游世界,这就是否可行呢?显然不能,但这又就是为什么呢?这就就是惯性。
当有人乘坐气球离开地球表面时,由于惯性,人与气球仍以地球自转的速度运动着。
注意
1、惯性不等同于惯性定律。
惯性就是物体本身的性质,而惯性定律讲的就是运动与力的关系(力不就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就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
2、惯性就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不能说“由于惯性的作用”。
二、辨析与区别
(一)与“第一定律”的区别
“惯性”与“惯性定律”不就是同一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它们的区别:惯性就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就是不依外界(作用力)条件而改变,它始终伴随物体而存在。
牛顿第一定律则就是研究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如何运动的问题,就是一条运动定律,它指出了“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原因。
而惯性就是“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特性;两者完全不同。
为何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就是因为定律中所描述的现象就是物体的惯性的一个方面的表现,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不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但物体力图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仍旧表现出来。
(二)与“力”的区别
“惯性”与“力”不就是同一概念,“子弹离开枪口后还会继续向前运动”,“水平道路上运动着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要向前运动”这些都就是惯性。
惯性与力的区别:
①物理意义不同;惯性就是指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而力就是指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惯性就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始终具有这种性质,它与外界条件无关;力则只有物体与物体发生相互作用时才有,离开了物体就无所谓力。
②构成的要素不同:惯性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与作用点,而大小也没有具体数值,无单位;力就是由大小,方向与作用点三要素构成,它的大小有具体的数值,单位就是牛。
③惯性就是保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力作用则就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④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而力的大小跟许多因素有关(视力的种类而定)。
“物体惯性”与“外力作用”的辨证关系
物体的惯性与外力作用这一对矛盾的对立统一,形成了宏观物体的形形色色的各种复杂的运动。
如果没有外力,物体也就没有复杂多样的运动形式;如果没有惯性,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不需要力的作用。
只有当我们理解了惯性与外力作用的辨证关系,就不难解释惯性现象。
例如“锤子松了,把锤把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几下,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这就是因为锤与柄原来
都向下运动,柄撞在物体上受到阻力作用,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就停止了运动,锤头没受阻力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这样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了。
(三)与“速度”的区别
惯性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快慢无关。
“汽车行驶越快,其惯性越大”就是不正确的。
运动快的汽车难刹车就是因为运动速度越快,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可见惯性大小与运动状态并无关系。
惯性大小只与物体质量有关。
三、例子:
1、飞镖脱手后继续运动;
2、小狗抖动身体,甩掉毛上的水(洗衣机甩干);
3、发射卫星所需的推力不但与卫星所受重力与发射的倾角有关,而且还与发射方向与发射地点的纬度有关,按照赤道上某点计算,地球由西向东以460 m/s的速度转动。
如果火箭向东发射,就可以利用地球自转的惯性节省推力.随着地球纬度的变化,各处转动的线速度也不一样,地球转动线速度在赤道处最大,而在南北极最小,几乎为零。
所以,发射地点的纬度越高,所需火箭推力也越大.在赤道附近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发射最为省力;
4、汽车发动机的飞轮提供非做功冲程的动力;
5、足球在空中飞行;
6、纸飞机离开手以后继续飞行;
7、星际探测仪,一经脱离地球引力范围,不需要用发动机就可保持飞行,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做匀速圆周运动;
8、锤头松了,只要把锤柄在固定的物体上撞几下,锤头就牢牢地套在锤柄上了;
9、跳远时利用助跑,使自己跳得更远;
10车启动时,人会向后靠;停止时,向前;向左转,人向右;向右转,人向左(事实上,人一直就是相对于地面向前运动,只就是因为汽车方向的改变,而使人瞧起来位置也在变);
紧急刹车时,人会向前倾;
11、用“拍打法”除去衣服上的灰尘;
12、用铁锨往锅炉里投煤;
13、利用地球自转的惯性节省火箭发射时所需动力;
14、子弹离开枪口后还会继续向前运动;
15、走路的时脚被树枝等绊住。
由于脚下遇到阻力,立即停止运动,而上身则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会向前倾倒;
16、关闭燃气后,铁锅还会继续热一段时间才会逐渐冷却下来,这就是热的‘惯性’现象;
17、汽车在高速行驶时紧急刹车,不就是马上停下来,而就是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来;
18、洒水枪,水离开枪后还能继续运动;
19、投掷铅球时,铅球离开手后继续运动。
对惯性的正确认识:
(1)惯性与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无关。
对任何物体,无论就是运动还就是静止,无论就是运动状态改变还就是不变,物体都具有惯性。
不能认为: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静止的物体不具有惯性或物体运动的速度大,惯性就大
(2)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有关。
物体的质量越大,其运动状态越难改变,我们就说它的惯性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小,其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我们就说它的惯性越小。
物理学中就用质量来量度物体惯性的大小
(3)惯性不就是力。
力就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必然要涉及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单独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每个物体都具有惯性.不需要两个物体的相互作用,
惯性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因此不能把惯性说成就是“惯性力”“受到惯性作用”或“克服物体的惯性”,一般只能说“具有惯性”利用惯性鉴别生、熟鸡蛋:
例:小刚同学把一只熟鸡蛋与一只生鸡蛋都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同样大小的力分别使它们在桌面上绕竖直轴水平旋转,然后用手按住熟鸡蛋立即释放,发现熟鸡蛋静止了;用手按住生鸡蛋立即释放,发现生鸡蛋沿原来方向继续转了几圈,如图所示。
请用初中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释放后生鸡蛋又继续转了几圈?
解析: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1)确定研究对象及其原来所处状态:本题的研究对象就是熟鸡蛋与生鸡蛋,她们都在桌面上绕竖直轴水平旋转。
(2)确定物体的哪部分受力改变运动状态:熟鸡蛋就是一个整体,用手按住后整体停止运动;生鸡蛋的蛋壳与蛋清、蛋黄就是分离的,用手按住后只就是蛋壳停止转动。
(3)确定物体哪部分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对于熟鸡蛋来说,受力后整体停止运动;对于生鸡蛋来说,壳内的蛋清与蛋黄由于惯性仍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4)造成的结果:手离开鸡蛋后,熟鸡蛋停止转动,生鸡蛋仍继续转动几圈。
答案:这就是因为熟鸡蛋蛋壳内的物质变成周体与鸡蛋壳连在一起,用手按住立即静止,而生鸡蛋的蛋黄与蛋壳间有蛋清,用手按住转动的生鸡蛋,蛋内的蛋黄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转动,所以手松开后,整个生鸡蛋又继续转几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