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
MAPGIS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
系统硬件架构
高性能服务器
采用高性能服务器集群,确保系统的高并发处理能力和稳定性。
数据存储与备份
配备专业存储设备和备份方案,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网络设备与安全
部署网络设备和安全设施,确保系统的网络安全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系统软件架构
B/S架构
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架构,方便用户通过 浏览器访问系统功能。
02
Mapgis国土资源电子政务 系统的技术架构
系统技术框架
1 2
3
基于SOA架构
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SOA)设计,实现系统功能的模块化、 松耦合和可复用性。
支持GIS标准
遵循GIS相关标准,确保与其他GIS系统良好的互操作性和数 据交换。
集成二次开发接口
提供丰富的二次开发接口,方便用户根据业务需求进行定制 开发。
Mapgis国土资源电子政务 系统的优势与价值
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效率
自动化办公
通过系统自动处理业务流程,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工作效率。
信息快速传递
实现信息在各部门间快速传递,缩短信息传递时间,提高响应速度。
资源统一管理
对国土资源进行统一编码、统一管理,方便查询、统计和分析。
加强国土资源监管能力
实时监测
通过地理信息技术对国土资源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 现和解决资源利用中的问题。
动态分析
对国土资源数据进行动态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预警预报
对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环境污染等风险进行预警预 报,降低灾害损失。
促进国土资源信息共享与利用
信息共享
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各部门间信息共享,提高 信息利用效率。
数据整合
提供丰富的地图符号库,支持用户自定义符号,使地图更加直观 易懂。
国土电子政务系统(SLIS)
可视化的 工作流
表单报表技术
• 所见即所得的表单设计模式 • 表单输入数据的自动校验和数据的自动计算功能 设置 • 表单中内容的读、写、隐藏等权限控制 • 灵活的报表设计、各种类型的报表制作 • 数据表任意字段的选择定制生成报表 • 报表按照不同数据字段的分组排序,数据字段的 自动求和、求均值等的计算
模块权限 控制
业务权 限配置
表单权 限控制
电子印章
CA认证中心与数字签名
• CA认证中心系统采用公开密钥密码技术,通过第三方CA认 证中心进行数字证书的管理和发放。第三方CA认证中心负 责对数字证书进行产生、发放和废止。系统可以产生密钥 对然后通过接口发送公钥到CA认证中心注册。系统也可以 通过接口接收CA认证中心发送的密钥对,CA认证中心必须 保证销毁私钥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 系统采用RSA公钥算法进行数字签名,以防止信息篡改、 进行身份认证和防止抵赖行为。系统采用的数字签名技术 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的有关规定。
国土电子政务系统( 国土电子政务系统(SLIS) )
集CA与GIS、MIS、OA于一体的 CA与GIS、MIS、OA于一体的 国土办公系统
主要内容
一、国土业务介绍 二、国土电子政务系统
三、系统运行环境
软 件 分 类
系统软件 数据库管理系统
服务器 工作站 Oracle 空间数据引擎 管理端软件 中间件软件 Web数据发布组件
软 件 选 型
Windows 2003 server 中文版 Windows 98、2000、XP 中文版 、 、 Oracle 10g 企业版 ArcSDE ArcEngine ArcEngine ArcIMS Web Service .NET (C#)、 #)、Java(WEB) #)、
北京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北京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0.07.05•【字号】京政办发[2000]67号•【施行日期】2000.07.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房地产市场监管正文北京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京政办发[2000]67号2000年7月5日)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市党政机构改革方案》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京政发(2000)2号),组建北京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简称市国土房管局),挂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简称市政府房改办)的牌子。
市国土房管局(市政府房改办)是负责本市土地、地质矿产、房屋和住房制度改革的市政府组成部门。
一、职能调整(一)划入的职能。
1.原北京市房屋土地管理局(简称市房地局)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能。
2.原北京市地质矿产局(简称市地矿局)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能。
3.原由市政府房改办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能。
4.原北京市计划委员会承担的组织制订本市国土开发、整治和保护总体规划的职能。
5.原由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简称市市政管委)承担的住房制度改革和协调住宅小区综合管理的职能。
(二)划出的职能。
1.将原市房地局承担的本市住宅锅炉供暖的行业管理职能,交给市市政管委。
2.将原市地矿局承担的核准地下水取水、管理地下水人工排水和回灌的职能,交给北京市水利局。
(三)转变的职能。
1.取消审批报废地热井登记、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丙级勘查设计监理单位资格、在京非国务院主管部门所属地质勘查单位资格的职能。
2.取消核准市及区县属国有企业改制土地估价结果及土地处置结果、确认城镇建设项目取得土地使用权方式、远郊区县房改售房成本价、非采矿权所有人使用他人矿泉水井生产矿泉水、地热勘查设计与地热井施工单位登记、市商品房销售许可证(内销现房)、市外销商品房销售许可证、房屋修缮企业资质、房屋使用、管理、维修公约的职能。
地籍数据库与管理信息系统(基础知识)
遥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来探测 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其发射 的电磁波,从而提取这些物体的信 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遥感的 实现还需要遥感平台,如卫星、飞 机、气球等,它们的作用就是稳定 地运载传感器。
GEODATABASE
2、数据库
(Database)
地籍管理数据库 基础空间数据库 业务数据库 ……
FEATUREDATASET
FEATURECLASS
FEATURECLASS
FEATURE FEATURE FEATURE
RASTERDATASET
FEATUREDATASET
时空数据库内部组成 时空数据库
2、数据库(Database)
特点: ➢相对稳定的:数据仓库的数据主要供企业决策分析 之用,所涉及的数据操作主要是数据查询,一旦某个 数据进入数据仓库以后,一般情况下将被长期保留, 也就是数据仓库中一般有大量的查询操作,但修改和 删除操作很少,通常只需要定期的加载、刷新。 ➢反映历史变化:数据仓库中的数据通常包含历史信 息,系统记录了企业从过去某一时点(如开始应用数 据仓库的时点)到目前的各个阶段的信息,通过这些 信息,可以对企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做出定量分 析和预测。
➢1:500 覆盖中心城区 (400KM2),半年更新。
➢ 1:2000 覆盖平原地区 (1400KM2),每年更新。
➢1:10000 覆盖全市域 (16410KM2),平原地区每 年更新,山区每4年更新。
7、数字高程模型:
(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 DEM)
我省国土资源省-市-县三级联动政务管理系统框架设计思路介绍
我省电子政务证书认证中心产品
方正Apabi电子公章系统3.6
一、全省电子政务建设历程
交
二、存在不足与面临形势
流
三、省-市-县三级联动政务系统框架
提
纲
四、省-市-县三级政务协同平台设计
五、省厅当前建设进展
五、省厅当前建设进展 1. 省厅内网政务管理平台:
融合:内网门户、综合事务办理、行政审批、综合监管
内部管理->社会服务
一、全省电子政务建设历程
“十五”初至“十一五”末,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三、基于政务平台的业务系统建设阶段
单业务系统->多系统整合
一、全省电子政务建设历程
交
二、存在不足与面临形势
流
三、省-市-县三级联动政务系统框架
提
纲
四、省-市-县三级政务协同平台设计
五、省厅当前建设进展
二、存在不足与面临形势
市级
市级 A 市 局
市-县 主干网
综合事务管理
数据
公文远程收发
用户
审查报批管理 交换 用地报件远程上报
综合监管
集成 监管数据远程上报
用户
市级政务平台
市自建的政务管理系统
用户
(内网区)
(交换区)
B模式:
三级协同系统,省级集中部署
市县级自建系统与三级协同系统接口对接
县级
县级
A
综合事务管理
市 下
审查报批管理
全省建设用地远程报批(年底前推广应用)
五、省厅当前建设进展 2. 省-市-县三级政务协同平台:
全省万顷良田项目监管(即将试点运行)
五、省厅当前建设进展 2. 省-市-县三级政务协同平台:
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方案
解决方案-交大博通电子政务平台博通电子政务平台,是为了快速构建电子政务应用系统而设计的,由构建平台和运行平台组成,集成了MIS数据应用和GIS数据应用的管理,真正实现网上并联智能化审批和图文一体化。
通过构建平台,可轻松地实现对数据结构、界面展现、业务逻辑、工作流程、组织机构、权限分配等方面的修改,并可对业务规则进行显性的调整,以适应新的业务需求。
1.技术架构电子政务平台为标准3层技术架构,即客户交互层、应用服务层、数据存储层。
系统整合了多种高级开发语言,发挥其各自最大优势,形成的一套完整、严谨、安全、灵活的业务服务设计和运行平台。
服务端采用Java语言开发的J2EE体系结构,通过SOAP、WebService等多种通讯协议对外提供API服务;客户端核心模块采用.Net研发,为用户提供优秀人机交互操作界面,并满足批量数据运算处理和各种复杂规则的前置校验,结合Html、Flex等中轻量Web客户端满足用户信息发布等需求。
图形服务采用先进的ArcGISServer,为用户提供高效、稳定地图形展现、分析、打印等业务操作。
服务端采用JAVA语言开发,支持跨平台、跨数据库的多种部署要求,能够全面满足多变的IT基础设施。
采用行业标准技术的WebAPP,支持单点或集群部署。
核心功能包括:1. 数据集成管理服务:通过数据集成管理服务,可以整合信息孤岛、合理利用现有企业资源。
使用JDBC访问各类关系型数据库,采用JOTM(Java Open Transaction Manager)实现分布式事务处理管理,结合JTA(Java Transaction API)保证多数据源的数据完整性、一致性。
2. 文档管理服务:解决用户对企业各类电子文档统一管理的需求,提升用户质量体系。
3. 空间地理服务:集成ArcGis服务,为用户提供空间数据管理、地图浏览、空间地理信息查询等服务。
4. 组织机构服务:完善的组织机构模型,满足用户的部门、岗位、人员及权限分级授权的需求。
国土资源建设用地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第44卷第4期2020年8月中国钮业CHINA MOLYBDENUM INDUSTRYVo/.44No.4Aug2020焙烧钳精矿中e含量测定方法改进探讨张涛,辛雯静,康宁莉(金堆城(业股份有限公司,陕西渭南714000)摘要:探讨了焙烧(精矿中(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实验采用王水(HC1+HN03+1)分解试样,用5%EDTA 溶液络合掩蔽多种干扰金属离子,用(酸铅重量法测定焙烧(精矿中(含量,与硝酸-氯酸钾饱和溶液分解试样相比,无需二次除铁,分解试样完全,不用做残渣补正,具有分析时间短、工作效率高、准确率高、精密度高等优点,能够满足焙烧(精矿中(含量分析的需要&关键词:焙烧(精矿;王水;EDTA;络合掩蔽DOI:10.13384。
.cnkt.cmt.1006-2602.2020.04.012中图分类号:O65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602(2020)04-0055-03IMPROVEMENT OF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MOLYBDENUMCONTENT IN ROASTED MOLYBDENUM CONCENTRATEZHANG Tao,XIN Wx-jing,KANG NNg-i(Jinduicheng Molybdenum Co.,Ltd.,Weinan714101,Shaanxi,China)Abstract:The iNprovement of detemnination method of molybdenum content in roasted molybdenum concentrate was discussed.In this expe/ment,the aqua p/ia solutions were used to decompose the sample,and5%EDTA solution was used as complexing agents to mask ve/ous in/PPng metal ions.The molybdenum content in roasted molybdenum concentrate was detemnined by lead molybdate gravimethc pared with the decomposition sample in the saturated solution of nithc acid-potassium chlorate,there is no need to remove the iron twice,the decomposition samp/is comp/te,and no need to make up the residue.It has the adventages ot shop analysis/Ne, high XeNxcy,high accu/cy and precision.It can meet the needs of molybdenum content analysis in roasted mo-/ybdenum concen eae.Key wordt:roasted molybdenum concentrate;aqua p/ia;EDTA;complex masking0引言金属(因其耐高温、耐研磨、耐腐蚀等优良特性,自1910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首次将金属(制成延性金属后,金属(从此逐渐成为市场上的重要产品,尤其是合金领域&金堆城(业股份有限公司拥有(的完整产业链,笔者所在单位的一项重要检测任务就是要快速准确测定中间环节样品焙烧(精矿中(的含量&焙烧(精矿国家标准GB/C24482-2009试验方法规定,(的检测方法按照YS/T 555.1-2009(酸铅重量法进行,该法作为实验室常用分析方法,具有分析结果准确、重现性和再现性好等优点,但样品消解需二次除铁,过程耗时长。
国土资源局信息化建设方案
国土资源局信息化建设方案为了实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信息化和现代化,国土资源局制定了信息化建设方案。
本方案旨在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与开发利用,提高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
一、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1.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1)建设国土资源局的局域网,并连接各地市、县的网络,实现信息共享与交流。
(2)建设高速光纤骨干网,提高信息传输速率和保证网络安全。
(3)建立远程会议系统,实现视频会议、网络会议等多种远程协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2. 信息安全体系建设(1)建设统一的安全监管体系,保障信息安全。
(2)加强信息安全保密工作,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数据安全。
(3)加强网络安全防范,建立网络安全监测与处理机制,防止网络攻击和恶意代码的侵害。
3. 电子政务平台建设(1)建设全局性电子政务平台,提供服务于国土资源管理、政务办公、决策支持、监管执法等方面。
(2)建设手机APP,提供移动端服务,实现更便捷的服务体验。
二、信息资源共享与开发利用1. 土地信息资源共享(1)建设国土资源空间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等相关部门的土地信息资源,实现信息的查询、浏览、分析、决策等。
(2)建设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调查、土地利用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共享。
2. 矿产信息资源共享(1)建设矿产资源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等方面的信息共享。
(2)建设地质信息系统,实现矿产资源储量预测、矿区环境监测等方面的信息共享。
3. 自然灾害信息资源共享(1)建设自然灾害信息管理平台,整合各级相关部门的自然灾害信息,实现信息的共享和统计分析。
(2)建设灾害预警系统,提高对自然灾害的预测和预警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精细化、科学化与规范化1. 数据建设和规范化(1)建设国土资源数据中心,负责国土资源数据的收集、整合、挖掘和服务。
(2)建设数据质量监管体系,制定数据质量标准,提高数据质量,保证数据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可靠性。
国土资源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初探
国土资源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初探摘要: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国土资源管理的科学性深化与拓展。
信息科技的不断研发,促进了计算机通信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新形势下,加强公共信息服务职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
充分利用信息科技,构建国土资源公共信息服务系统,有益于实现国土资源的科学管理。
关键词:国土资源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分析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不断提升,公共信息需求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元素。
现代经济发展的多元化形势,进一步深化了国土资源管理的服务职能。
新时期,针对国土资源信息管理,构建和完善国土资源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实现国土资源信息的社会共享与服务监督,对于保障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国土资源及公共信息服务分析国土资源是国家领土主权范围内所有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总称,是一个国家及其居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相对于社会生活而言,所谓公共信息,是指所有社会成员个体都能够自由获得的相关信息。
公共信息资源带有不同程度的竞争性,总体来看,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和消费的无损耗性特点决定了公共信息资源基本属于公共范畴。
公共信息服务是相对于公共利益、公共政策制定、公共管理制度安排与执行以及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等相关信息实施开放与开发服务的过程。
随着当前信息科技的发展,建立信息化服务体系已成为政府推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目的。
公共信息服务系统是建立在国家政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针对相关社会性公共信息资源,采用信息科技管理技术以及网络化信息处理技术进行提供相关公共信息服务的系统形式。
相对于国土资源来说,信息服务系统是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土资源信息依靠电子科技面向社会的外延和拓展,丰富了国家政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内涵,从更大范围内发挥了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作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对公共信息的全方位和多样化需求,随着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的深化与落实,以及政府管理机构各种服务职能的不断转变,国土资源信息管理的运行方式也发生了相应改变,构建国土资源公共信息服务系统,成为当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解决方案
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解决方案1、引言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土工程”作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骨干工程,它的启动使国土资源信息化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全国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纷纷加入信息化、数字化的改革大潮。
为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建设,针对国土行业数据量巨大、大多数数据属于空间数据、数据类型复杂的特点,本文将阐述一个基于GIS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框架体系设计的完整解决方案。
2、系统结构设计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的总体设计技术路线: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为空间信息服务的基础数据和处理目标,对长期积累下来的一些主流GIS基础数据格式进行相关处理,以满足平台的互操作性;依据按功能层次划分组件中间件的原则,对政务GIS平台进行模块划分,先编写基础组件,再扩充通用组件,后对业务组件、OA组件以及MIS组件进行扩展,以满足平台一体化需求;以ComGIS技术和WebGIS技术为基础,以网络和移动通讯技术为手段,建立分布式环境下空间信息服务组件中间件的电子政务平台;采用数字签名技术,保证组件中间件安全性和构建国土电子政务GIS系统的有效性。
利用海量空间数据搜索技术来提高系统的反应速度;利用工作流技术来驱动国土电子政务平台,使其业务流程智能化;利用报表及表单自定义技术,实现国土GIS电子政务平台业务表单的灵活性。
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总体框架3、电子政务基础平台设计电子政务基础平台是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的支撑环境。
所有的业务应用系统都将基于此平台进行集成与开发。
将地政业务、矿政业务、测绘管理业务、综合事务以及信息服务集成在一个工作平台框架下,在一体化数据库的支持上,实现了国土资源机构内多业务部门联网办公和互动式作业,外部对公众社会机构的信息服务。
电子政务基础平台包括搭建平台和运行支撑平台两部分。
系统搭建平台,可以通过配置系统的资源信息、业务规则和空间及非空间数据的操作定义,完成人员定制、业务定制、数据管理与维护、模板定制和辅助办公定制操作、形成平台支撑数据库,快速搭建起各项业务应用;系统运行支撑平台,通过工作流引擎、数据库引擎等访问存于数据中心的平台支撑数据库,解释平台支撑数据库的资源和业务规则,驱动国土资源各项业务运行,实现业务的流转和处理,形成具有统一安全认证、单点登录、支持大规模应用、多应用系统集成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体化的政务和业务办公自动化工具。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管理信息系统
国土资源 L AND &RESOURCES41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针对以上问题,国土资源执法监随各地对国土资源的开察管理信息系统利用技术手段,发利用需求越来越大,如何依法为科学执法提供有效支撑。
合理、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遏制违法违规破坏、浪费国土资源,及时预防与制止违法勘察、违法开采、未批先建、批而未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管理信息用、私自改变土地用途等违法行系统的建设目的是为了在执法现为,是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需场实时获取用地信息(规划、报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执法监察信批等),及时制止、立案查处违息化,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规行为,将违法案件“发现在初GPS/GIS/RS技术、工作流技术、始、解决在萌芽”;规范动态巡空间数据库等技术手段,创新执查工作,实时监管指挥外业巡法监察与监管,实现国土资源监查,有效分析历史巡查记录,统管的数字化、规范化和空间可视一标准、规范台账,降低履职风化,构建“责任落实、关口前险;使执法监察达到“操作流程移、反应迅速”的执法监察工作化、程序系统化、管理规范化、新格局。
处置快捷化、信息公开化、奖惩制度化”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工作水平。
在国土资源日常执法时,主系统依托专网,结合国土资要有以下几个问题难以解决:一源“一张图”核心数据库,是一是在执法现场难以及时、便捷地个覆盖全域,集数字化、网络获取土地、矿产现状、规划、审化、智能化为一体的综合管理信批等相关信息,外业巡查人员现息系统(见图1)。
建立指挥调场获取疑似违法用地的相关信息度中心,开发一体化八大业务模不方便;二是违法案件立案查处块(快速反应及预警监控指挥中不及时、案卷不规范,难以实时心、信访及12336热线呼叫中将外业巡查获取的违法案件反馈心、动态巡查模块、案件跟踪审上报,只能事后录入或被动执理模块、卫片执法检查模块、决法,延长了违法事件的处理时策分析模块、远程视频监控模块间,造成执法工作被动,甚至会和联合执法模块)。
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设计与实现
0 系统概述
信息化建设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 以公 民为主导” “ 的电子政务建设 阶段正悄 然 到来 , 国的 电子 政务 迎来 了迅速发 展 的契 机 . 中央 国务 院 明确 要 求 政府 部 门充 分运 用 数 字化 、 中 党 网 络化技术 , 加快行政管理信息化的步伐 .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实现管理方式根本转变和国土资源各项 工作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国土资源部《 国土资源信息化“ 十五” 规划 和 2 1 00年远景 目 ( 标 纲要) 、全国 》《
维普资讯
第2 9卷 第 3期
20 07年 9月
湘
潭
大
学
自
然
科
学
学
报
V0. 9 No 3 12 . S p .2 0 e t 07
Nau a ce c o r a fXin tn Unv ri trlS in eJun lo a ga iest y
及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 推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 , 改进管理方式 , 实现信息服务社会化.
1 总体方案
11 总体 要 求 .
国土资源局 电子政务系统是整合 了国土资源部 门的各个业务部 门的办公流程 , 通过底层的工作流
引擎 、 地理 信息集 成 处理 和安 全控 制 等 系统基 础组 件 的协 作 , 能有 效 的协 调 各 部 门 的工 作 , 为用 户 提 供 全面 的功 能和灵 活 的高可 配 置能 力. 通过 实施 此 系统 , 把 国土部 门的办 公 流程 和业 务应用 纳人 到 一个 将 集 中统 一 的 、 网络 化 的 、 地 的 、 行 的协 同办 公流程 上来 . 异 并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参与研究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组织城乡空间发展战略、城乡规划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并提出相 关政策建议;承担重要文稿的起草工作;组织、指导本系统的调查研究工作,组织协调调研课题评审、信息交流、 成果转化等工作。
所属单位
北京市规划监察执法大队
为市规划委所属行政执法机构。主要职责是:负责对市规划委审批的建设项目进行规划监督,按管理权限查 处违法建设行为;负责对已申报竣工的建设项目进行规划验收;指导区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执法检查工作。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市政府组成部门
01 职责调整
03 机构设置 05 获得荣誉
目录
02 主要职责 04 所属单位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简介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市党政机构改革 方案》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京政发〔2000〕2号),组建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简称市规 划委),挂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简称首规委办)的牌子。市规划委(首规委办)是负责本市城乡规划管 理工作的市政府组成部门。
单位:西城区南礼士路60号
邮政编码: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7:30
北京市勘察设计与测绘管理办公室
主要职责是:负责起草本市勘察、测绘、设计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和政策措施,制订有关勘察 设计与测绘行业的地方性标准和规范,指导本行业的体制改革;负责工程勘察资质、工程设计资质、城市规划编 制资质以及从事测绘工作单位资质审查、对外提供未公开的测绘成果、测绘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审查等方面的 行政许可工作;负责勘察设计市场的地籍、工程、房屋等专业测绘市场以及本行业招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负责 对本行业各类注册人员执业行为的监督管理;负责基础地理数据、基础测绘成果的验收、发布、使用等相关的管 理工作。
国土资源局政务信息公开网站管理思想探究
与查询 , 并按照不 同区域进行有效 归属 。 ⑤信 息的检索功 能, 即用户可 以输 入关键 词来 检索所 需 内容 。⑥信 息 的共 享功
能, 需要 设置 网站集群 , 突出信息 的共 享机 制 。⑦信 息 的发 布考 核, 通 过对信 息进行多角度 的分析 ,以考核相 关信息 的 规 范属 性 。
解决方案 , 这里 整个系统包括 消息 中间件 、 站群 管理 、 站群任
务调度级联 、 信 息聚合器 、 信 息采 集器 、 数据适 配器 、 数据路
由器等 ,以实现 对 网站群 内容 的管 理; ④ 在通用 门户集群技
术 的基础上 ,门户 网站要 实现 自身信 息的全文搜 索,以为 内 部人员提供 信息搜索 的基本服 务, 通过爬 网技术在 网络 中搜 索信息 , 进而 加强 网站 内容的安全 , 还 可 以通过关 键词的 匹
・
2 国 土资源 局政 务信 息公 开 网站 管理研 究
国土资源局 为了深入 贯彻 国家和谐可持续发展 的重要思
一
+
” — ・ + 一 一 — 卜* — ・ - 卜“ — ・ + 一 “+ 一— + 一 ”— + 一 ”— 一 一— ・ 一 ” +
” — — 十 - ” — + 一” — - + 一 一 — + 一“ — - + 一一 — 。 + 一 ” — — + - ” — + 一 一 — ・ + 一 ”+ ”— — + 一 “— 。 ● 一” — - 卜“ — ・ + 一” — ・ + 一 “ — ・ . 卜
2 0 1 3 年 第 2 期 ( 总第 1 2 4 期)
信 息 通 信
I N FORM A T1 0 N & COM M UNI CATI ON S
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国土资源行业电子政务基础平台解决方案
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国土资源行业电子政务基础平台解决方案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都积极探索信息化解决方案,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国土资源行业也不例外,为了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提升国土资源管理能力,需要建立一套电子政务基础平台。
本文将阐述国土资源行业电子政务基础平台解决方案。
一、解决方案概述国土资源行业电子政务基础平台旨在打造一个全面集成、高效便捷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通过整合现有信息资源,提供统一的数据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实现数字化、标准化、一体化管理。
该平台将涵盖土地管理、矿产资源管理、地质灾害防治等各项主要业务,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供全方位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并为公众提供更便捷的政务服务。
二、平台功能特点1.数据共享与整合:平台将与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整合各类地理信息和资源数据,实现资源的集中整合和共享使用,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和管理水平。
2.业务协同处理:平台将提供全面的业务处理功能,包括各类审批、登记、查询、统计等业务。
同时,通过与相关部门的数据交换和业务协同,实现信息的交互传输和流程的无缝衔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3.公众参与与互动:平台将建立公众参与机制,通过实名认证和在线服务,让公众可直接办理相关业务,提供方便快捷的政务服务。
同时,通过在线留言、调查问卷等形式,提供信息反馈机制,促进政府与公众的互动与沟通。
4.数据安全与保护:平台将采用多重安全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和隐私的保护。
通过数据备份、灾备机制和权限控制等手段,有效防止数据丢失、泄漏和非法访问,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的完整性安全。
5.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平台将提供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功能,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算法,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供准确、科学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提高行业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
三、平台实施步骤1.系统需求分析:根据国土资源行业的实际需求,明确平台的功能和业务范围,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和功能规划,确保平台能够满足行业的实际需求。
国土资源管理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建设设想
备选择上 应保证在今后较长 时间的扩
充要求 。
、 安全保密性原则
作为一个 由多个 部 门同时联 网办 公的信息 系统 , 安全可靠 至关重要 。
四、 安全防护系统
如何要有 效 、合理地解 决网络开 放性 与安全性之 间的矛盾 , 是 电子政 务系统对 安全的特殊 需求 。实际 卜 就 是 在 电 子政 务 系统 信 息 畅 通 的 基础 上 , 有 效阻止 非法访 问和攻击 对系统
对网络系统的入侵和破坏 。 、 入侵检 测系统 一 责 。同时 , 还应在网络 设计的关键部 分建立有备份措施 或设备 , 对于 重要 是
设 , 将 实现国土 资源 行政管理和服 务
一种对 网络传输进 行即时监视 , 在 发 现可疑传输 时发出警报或 者采取 卞动 反应措施 的网络 安全设备 。 在信 息系 统‘ 部署入侵检 测系统 , 可 以通过 入 侵检 测系统 自 、实时 、 能化地 监 动 智 测 网络运 行的安全情况 , 实现对 网络
和 重大战略 部署提供 重要 的国土资源 基础信 息支持 。 用户 工 作站 客户 服 务层 伽 是Βιβλιοθήκη 蹋捆应 用服 务 器层
数据 服 务层
一、电子政务系统定义
电子 政务 ‘
图 系统总体框 架结构 图
困
开 , 有效保障数据信息的安全统一 。 数据 传输层 为保障数据传输 的 安全 , 跨单位 间的信息交换 可 以通过 专 网进 行 , 它 不与外网有任何信 息交
的变 化 , 通 过 电 子政 务信 自 系统 建 、
信 任 的企 业 内 部 网和 不 可 信 的 公共 网 或 网 络 安全 域 之 间 的 , 通 过 监 测 、限制 、更改跨越 防火墙的数据
流 , 尽 可能地对外部屏 蔽网络 内部的
国土资源行业电子政务平台解决方案
国土资源行业电子政务平台解决方案1.1 背景国土资源行业是履行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的行政管理的国家机构,不但行使着重要的政府管理职能,还掌握着大量国家基础性和战略性信息。
通过电子政务建设,将实现国土资源行政管理的电子化、网络化,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办事效率,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带动国土资源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为国家宏观决策和重大战略部署提供重要的国土资源基础信息支持。
目前,国土资源行业政务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了相当的进展。
建立了供服务的内网和外网网站,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了一批基础性、战略性国土资源信息基础数据库,研制开发了一批与之相应的地政、矿政业务管理应用系统。
这些基础数据库和应用系统已开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在各自领域对健全管理制度、深化体制改革、培养管理人才发挥着巨大作用。
但是,国土资源行业政务信息化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已开发应用的系统主要只是针对一个业务需求,在单一的环境下运行,缺乏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与信息共享。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新的管理模式和理念的不断涌现,业务横向联系越来越紧密。
各级行政管理部门都面临着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政务工作科学化、高效率的新局面。
局限于本应用领域的业务信息,往往不能满足行政管理人员对信息综合的、深层次的应用、分析、决策的需求。
总结以往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工作,还普遍存在开发周期较长、重复建设、应用范围有限、不适应管理模式的变化与调整和维护困难等问题。
为了跟上时代步伐、适应体制改革的需要,建立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以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针对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的建设内容与建设目标具有多样性的特点,通过国土资源行业电子政务基础平台的建设,把独立的业务应用及其数据库、静态的网站等建立和集成到一个可管理的环境中,实现一体化、集成式政务信息化应用,同时利用业务系统构建工具,不需重新开发而快速搭建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并随着应用的深入而及时扩展和调整,以缩短开发周期、避免重复建设、提高维护水平,全面实现业务系统的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
“十五”期间国土资源政务管理和信息服务信息化建设
作 者 系 国 土资 源 部 信 息 中心 副 主 任 。
级 局 域 网 ( 网 )的 广 域 网 和 提 供 信 息 发 布 社 会 化 服 务 并 与 国 际 互 联 网 相 连 内 接 的 局 域 网 ( 网 ) 部 分 组 成 。 国 土 资 源部 机 关 局 域 网 和 连 接 国 际 互 联 网 外 三 建设 已经完成 。“ 五” 间 , ( 、 ) 计划单 列市要 全面 完成各 自的内 、 十 期 省 区 市 、
中 号 凡 群胡 以 耍曩 呈 篓 茬景 足土 源 务理 ? 克 码 及 脚 言 鐾 譬 满 国 资 政管
为 实 现 “ 五 ”期 间 国 土 资 源 政 务 管 理 和 信 息 服 务 信 息 化 的 目标 , 今 十 在
1 国 土 资 源 信 息 网 建 设
函 年 瞬翮 第筒
维普资讯
资 源 管 理 I . ● 1
———————————————————————————
外 网 建 设 , 条 件 的地 ( ) 有 市 、县 ( ) 市 也应 首先 建立 起 内部 的局 域 网系 统 ,
丽
▲
理 系 统 和 信 息 服 务 系 统 的 数 据 库 建 利 用 、地 质 灾 害 、地 质 环 境 等 管 理 信 设 , 济 发 达 地 区 和 有 条 件 的地 ( ) 息 系 统 。 经 市
的 专 业 特 点 ,在 基 于 关 系 型 数 据 库 管 理 系 统 环 境 上 自 行 组 织 开 发 ;综 合 统 计 系 统 应 尽 可 能 地 从 专 业 统 计 信 息 系 统 中 进 行 数 据 综 合析 中 的 一 般 分 析
xx市国土资源局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方案
采用企业总体架构(EA)和信息资源规划(IRP)的思想对xx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进行总体规划;采取统一规划、以用为先、分期实施的策略,制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各期建设内容及相互关系;对国土领域基础数据资源进行统一规划,按照国家、部、省的相关规范要求,统一信息资源分类、统一数据命名、制定数据标准以及全局的业务模型,为数据的跨平台、跨数据库、跨部门、跨业务的共享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图3-1工作流引擎示意图
3.
工作流系统是电子政务平台任务调度、任务指派、任务转发、任务启动的中心,对各应用系统提供具有决定作用的流程管理,能够实现根据角色、分工和条件的不同决定信息的传递路由、内容等级、安全等级等功能。
图3-2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3.
电子表单设计工具为电子政务平台的基础数据提供采集、表现的手段,它是信息采集、打包、显示、处理的载体,保证信息源的获取和显示。
(六)标准化和规范化:
标准化、规范化是一个大型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也是系统与其他系统兼容和进一步扩充的根本保证。
(七)经济、时效性
系统建设尽可能利用现有的资源条件,按“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在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高效率完成系统建设目标。
(八)稳定性、可靠性
该系统主要面向国土资源管理日常的行政管理和服务业务。它将成为国土资源管理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高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作为开展日常业务的前提保障。
GB/T 8567-2006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
GB/T 9385-2008计算机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规范
GB/T 9386-2008计算机软件测试文档编制规范
GB/T 12504-1990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GB/T 15532-2008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同意市国土资源局接入有线政务专网的复函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同意市国土资源局接
入有线政务专网的复函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公布日期】2006.01.17
•【字号】京信息办函[2006]13号
•【施行日期】2006.01.1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同意市国土资源局接入有线
政务专网的复函
(京信息办函[2006]13号)
市国土资源局:
贵单位《关于报送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有线政务专网接入申请表的函》收悉。
经与贵单位信息中心沟通,现函复如下。
一、同意贵单位接入有线政务专网。
二、对于13个办公地点无变动的区县国土资源局,我办将给各区县信息化工作部门去函,负责将国土资源局经区县政务专网平台接入市级政务专网。
请贵单位安排各区县国土资源局做好配合。
同时,由首信公司负责市级政务专网与区县网络的连通。
三、对于6个办公地点有变化的区县,地址变更后,请贵单位及时告知我办。
四、市政务网络管理中心具体负责政务专网接入任务的组织协调,联系人:谢艳丽:83978656。
特此函复。
联系人:张震国,电话:83978727。
二○○六年一月十七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
北京市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
时间:2010-08-25 13:53:06 来源:数字政通我要评论(0)
导读:北京市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包括空间信息和非空间信息在内密切关联、可持续发展的“北京市国土资源信息库”;实现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内部以及与各个局属机构、区县国土资源局之间,与市政府、相关委办局之间基于信息同步、信息共享的协同工作平台。
一、项目概述
北京市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包括空间信息和非空间信息在内密切关联、可持续发展的“北京市国土资源信息库”;实现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内部以及与各个局属机构、区县国土资源局之间,与市政府、相关委办局之间基于信息同步、信息共享的协同工作平台,同时通过国土资源公众服务系统把业务审批、土地交易、、社会公众等联系起来;在信息数字化和业务信息化基础上,为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和市政府提供决策支持系统。
系统已在北京市国土资源局上线运行,系统涉及行政许
可22大项41小项,服务事项6大项19小项,15多个处室,100多位经办人,系统同时在线人员达到40人。
系统上线后办理案卷达到4000件。
二、项目特点
1、实现MIS、GIS一体化的综合型政务管理信息系统
(1)MIS、GIS一体化管理
我们将业务信息管理系统称为MIS系统,与政务管理和业务管理相关的地图管理系统称为GIS系统。
在总体技术设计上,我们将MIS、GIS技术集成于同一系统之中,存储于同一数据库,真正实现了MIS、GIS的技术一体化,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提供了图文一体化的基
于B/S结构的协同工作应用环境。
系统提供的工具可以帮助用户最快速度调阅业务审批案卷、各个部门的审批意见、案卷相关的基础地图信息和各种专业地图信息,同时可以查看与该案卷相关的会议纪要、督办信息、申报材料、案卷交接过程等,在一体化的环境下,完成案卷审批的日常操作。
(2)国土资源业务之间的一体化
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利用、土地监察等方面业务统一在一个业务管理系统中实现综合管理,业务一体化的基础就是需要将不同部门单独使用的数据综合起来,建立其中的关联,在同一数据体系下实现各类数据的信息同步和共享应
用。
2、提供成熟的工具化软件系统
提供的“电子政务构建平台”,可以使系统管理员在不用编码、不用了解系统的详细结构情况下,通过简单的可视化界面操作完成系统与数据的日常维护和不断扩展;无须依赖开发单位,系统管理员可以随时维护或添加机构、人员、业务、流程、表格、地图等信息,使系统数据(包括MIS、GIS数据库)和功能在应用过程中得到逐步扩展;实现“快速开发、自我维护、灵活调整、持续完善”的目标。
通过一期应用系统的开发和使用完善,为以后其它应用系统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系统提供C/S结构的客户端,在该系统中,除了可以完成地图数据编辑管理工作以外,同样可以在该环境中,完成业务处理(MIS)的全部工作。
在C/S结构的客户端将提供更多的基础数据管理、编辑、分析等功能,为需要更多地图数据处理功能的部门服务。
3、强化空间信息管理和利用,为业务工作和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的许多部门已经建立了自己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但是,相对独立相对隔离的应用系统无法达到信息自由交换,信息高效获取的程度。
这些系统积累的信息只能满足本部门内部局部的日常办公和一些专业查询统
计,信息再利用程度不高,辅助决策作用不强。
“北京市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将逐步建立起基础地理信息库、国土资源地理信息库、基于政务管理的业务数据库等,如何保证这些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现势性,是系统建设的核心问题。
系统将强化信息的收集、整理和更新,保证信息库建设的完整性、真实性、现势性,为业务人员工作和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完整的信息库,为分析决策提供足够的依据;真实的信息库,为分析决策提供可靠的保证;现势的信息库,为分析决策提供发展的基础。
三、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加强了基础管理和行政监管。
按照信息系统流程搭建的要求,一是梳理了市局行政许可类和服务类业务管理事项及相关流程。
目前市局各类业务事项共50大项、94个子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共22大项、48个子项。
服务类事项共28大项、46个子项。
二是依据梳理的行政许可、服务类事项成果,用EPMS业务梳理工具搭建业务流程,整理出相关业务与资源目录。
编目工作涉及了局机关所有处室、局属事业单位和18个区县分局。
业务调查表指标项由16项构成,资源调查表指标项由15项构成。
资源目录成果为业务目录1933项,资源目录8212项。
通过对行政业务的梳理和分析,理清了政务资源和信息资源,优化了审批时限和审
批环节,促进了市局基础管理工作,推动了市局电子政务建设工作,使信息化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实现了国土资源主流程业务的信息化和空间化管理。
2、继续完善电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扩大了业务信息化支撑的广度。
初步实现了通过网上报件和办公大厅窗口受理业务等功能,实现了审批时限管理和督办管理,为加强行政管理提供了技术手段,基本杜绝了超时办件的现象。
在2006年市局实现核心业务100%网上办理的基础上,2007年完成了全部业务需求的确认和市局业务流程的重新搭建工作。
其中市局负责的17大项、43个子项行政许可业务全部实现了网上办理,比去年增长了6.8%。
2007年1月至12月,市局办事大厅共受理各类业务事项31162件。
综合办结率为95.8%。
3、加强基础数据库建设与整合工作。
在部门内部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方面,开展了国土资源业务核心业务数据库建设与整合工作。
同时向其他委办局共享资源。
到目前为止,市局已经提供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给市规委、市环保局、市农业局和市园林局用于数据共享,用于规划、环保、农田保护和绿化隔离带等项目。
土地出让管理系统通过政务专网实时提供土地出转让数据给市财政局,用于土地出让金的收取,保证了国家、北京市的财政收入。
提供东城、西城、宣武、崇文四城区城镇地籍数据给市建委,用于城四区危房改造项
目和城镇房屋管理。
4、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北京市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全面推动了市局电子政务建设工作,使信息化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该项目的实施使市局在电子政务硬件水平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建成了以2台SUN Fire4800服务器、1台SUN Enterprise3500服务器、1台SUN Enterprise450服务器、4台HP DL580服务器、3台HP DL380服务器和EMC光纤存储为核心的硬件平台;软件方面建成了基于ArcGIS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的综合电子政务基础平台,依据该平台搭建了窗口办文与网上审批系统,实现了通过网上报件和办事大厅窗口受理业务等功能;建成了电子政务安全系统,实现了集软硬件一体化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成了地矿业务审批系统、用地审批系统、土地权属登记管理系统和土地执法监察系统等业务系统,初步实现了国土资源主流程业务的信息化和空间化管理。
5、发挥带动作用。
基于国土资源政务管理系统平台建设的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对区县分局信息化建设具有指导
作用,通过对该系统平台进行必要的改造,使之推广到区县分局使用,必将大大促进全市国土资源系统信息化应用水平。
四、实施历程
2004年3月至4月数字政通北京项目组对北京市国土资
源局各相关业务处室进行业务情况调研工作,并根据调研情况编制详细方案,针对各实施环节的具体操作和需求为各用户提供可行性建议。
2004年6月数字政通北京项目组协助市局信息中心整理2003年北京全市域航空影像图压缩工作并进行数据入库处理。
2005年2月数字政通北京项目组开始进行北京全市基础地形数据库建库工作。
并于同年5月开始进行市局业务搭建工作。
2005年11月实现了北京市局的矿产类业务上线试运行;并于12月开始土地征地、划拨、预审类业务上线试运行;2006年4月进行土地出让、权属登记数据转换、入库工作;并于同年5月土地出让类业务(行政许可部分),权属登记类业务上线试运行;2007年8月土地出让类业务(服务类部分)上线试运行。
至此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电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全部行政许可业务和部分行政服务业务正式上线试运行,之后数字政通北京项目组根据要求进行特定需求的开发,并随时对系统进行维护和调整,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2008年3月,北京市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区县推广开始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