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网的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电网的基本概念

1引言

电力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随着全球资源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大、电力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可再生能源等分布式发电单元的数量不断增加,用户对电能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传统网络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建设更加安全、可靠、环保、经济的现代电网成为全球电力行业的共同目标。现代电网的内涵包括实现以抵御事故扰动为主的安全稳定运行,降低大规模停运风险;使分布式电源得到有效的利用;提高用户用电的效率和电能质量;提高电网资产的利用率等等。其中,突出自愈功能的智能电网研究与发展被认为是当今世界电力系统发展变革的最新动向,是21世纪电力系统的重大科技创新和发展趋势[1-6]。

近年来,分布式发电供能系统得到快速发展,由于分布式发电采用就地能源,可以实现分区分片灵活供电,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在灾难性事件发生导致大电网瓦解的情况下,可以保证对配电网内重要负荷的供电,并有助于大电网快速恢复供电,降低大电网停电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另外,分布式发电供能系统与大电网并网运行,有助于克服一些分布式电源的间歇性给用户负荷造成的影响,提高系统供电的电能质量[7]。因此,具有自愈能力、兼容多种发电资源、具有自愈能力的智能配电网研究将有助于分布式发电技术的推广应用,也有助于防止大面积停电,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增强电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传统的电力系统由发电、输电、配电系统组成。据统计,80%~90%以上的重要用户停电是由城市配电系统故障引起的。配电网结构复杂、数量不断增加,用户对电能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传统网络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建设更加安全、可靠、环保、经济的现代电网成为全球电力行业的共同目标。现代电网的内涵包括实现以抵御事故扰动为主的安全稳定运行,降低大规模停运风险;使分布式电源得到有效的利用;提高用户用电的效率和电能质量;提高电网资产的利用率等等。其中,突出自愈功能的智能电网研究与发展被认为是当今世界电力系统发展变革的最新动向,是21世纪电力系统的重大科技创新和发展趋势[1-6]。

传统的电力系统由发电、输电、配电系统组成。据统计,80%~90%以上的重要用户停电是由城市配电系统故障引起的。配电网结构复杂、电压等级多样、且配电系统投资巨大。因此,在建设坚强国家电网骨干网架的同时,把握当前城市配电网大规模建设的良好时机,及时地解决好分布式发电供能系统接入配电网的关键技术问题,为实现健壮的智能配电网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无疑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

本文概述了智能电网的技术内涵,重点指出智能配电网所面临的技术难点与发展需求,对智能配电网保护控制系统提出了设计思路,并探讨了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课题。

2 智能电网的技术内涵

智能电网涵盖了电力系统所有的领域,是一项长期、庞大的科研课题与工程实践。它以智能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为基础,并集合了通信、计算机、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从技术层面讲,未来的智能电网和目前电网的主要区别体现在电力市场化、新能源发电与储能技术、电能质量、以及电网自愈能力等各个方面。以电网结构及运行特征来分,智能电网的研究与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如图1所示。

由于电力系统的运行、控制以及管理是依靠跨越各个分布系统或终端的信息交换来实现的。因此,智能电网的实施必然是建立在电力系统与通信系统高度集成和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智能电网体系。由

图1可知,智能电网主要包含智能输电网和智能配电网两大组成部分。而智能变电站则是实现电网智能化运行与控制的关键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智能化电力调度的目标则包括建立一个基于同步信息的广域保护和紧急控制一体化理论与技术,协调电力系统元件保护和控制、区域稳定控制系统、紧急控制系统、解列控制系统和恢复控制系统等具有多道安全防线的综合防御体系。与此同时,智能电力交易及价格形成机制也是电力市场化的关键技术。鉴于电力系统具有广域动态的特征,智能电网的保护控制必然要进一步在数据信息交换的基础上,解决全局与局部的功能协调和速度协调,实现广域控制与分布保护控制的协调性。

图1

智能电网的技术内涵

Fig.1 Technical content of smart grid

3 智能配电网的特点

随着城市工业与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与需求,构建安全、稳定的城市电网是未来电网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基础环节之一。而城市电网所涉及的内容正是智能配电网所面临的课题与发展方功能的自然扩展,从功能上必须能够支持现有结构所不能支持的两个基本要求[2]:(1)支持综合考虑终端用户和总体配电系统控制,以达到系统性能的优化、期望的安全稳定性与向。未来智能配电网结构应该是现有系统结构和期望的电能质量。(2)支持高比重的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效率和灵活性。例如:通过协同的、分布式的控制,可以利用分布式能源来优化系统性能,并且在发生重大系统故障时利用分布式电源进行局部控制(微型电网、cell电网)。

城市工业体系中数字化产业比重逐渐增大,对电能质量要求苛刻。为保证供电的连续性与可靠性,国外较为成功的配电网结构中实现了多分段、多连接的供电模式。甚至为了个别重要的用电负荷,局部配电网从辐射状网络向闭环环网的运行模式转变。而在这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传统的保护配置方式及原理显然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进而形成了一些应用上的障碍。

随着分布式发电资源以及微电网技术的发展,城市配电网受端系统出现发电单元并且其发电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因此智能配电网内的电力供应模式将发生改变,即从单一的由大型注入点单向供电的模式,向大量使用受端分布式发电设备的多源多向模块化模式转变。在微电网概念引入之前,世界各国一般均不允许分布式电源孤岛运行,采用系统故障时主动将分布式电源退出的保护控制方案。但随着微网技术的发展,在未来智能配电网中,微电网与配电网的协调运行以及其孤岛运行能力无疑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有效措施之一[8, 9]。

因此,智能配电网需具备分层分块结构,使每个微型电网模块具备孤岛运行能力,从而提高城市电网的健壮性、运行的灵活性。如图2所示的微电网典型结构。

Ø公共微电网

L 图2

典型的微电网拓扑结构(来源:IEEE P1547.4)

Fig.2 Typical micro-grid topologies

根据微电网的结构、特征及其应用和负荷特征,微电网包括与配电网直接相连的微电网,以及面向工商业或居民供电的小型微电网等。不同的微电网特性不同、归属权不同,因此其运行方式灵活多变,相应的保护控制方式应根据这些一般特征有所侧重。

4 智能配电网的保护控制系统

4.1 智能配电网的保护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智能配电网结构的特点以及其所要实现的运行目标,智能配电网的保护控制应具有突出的自愈能力[10, 11]。所谓自愈,是指自我预防和自我恢复的能力,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预防控制为主要的控制手段,及时发现、诊断和消除故障隐患;(2)具有故障情况下维持系统连续运行的能力,不造成系统的运行损失,并且通过自治修复功能从故障中尽可能恢复供电。自愈是智能配电网最突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