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PPT)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知识点总结
• 55、(
),大自然就是运用这一法则选取
和淘汰着生物家族的一个个成员。
• 56、(
)和(
生物的多样性。
)改变着生物,造就了
• 57、《
》于1993年正式实行。每年的5月
22日被称为(
)。全世界已经有180多个国
家是《生物多样性条约》的缔约国。
• 58、为什么人类离不开植物?
(1)提供给人类做食物;(2)供人类欣赏;(3)提供给人类做药材; (4)人类可以用植物做成生活及学习用品;(5)可以净化空气;(6)提 供给动物做食物。
分为(
);也可以根据生活环境分
( 成(
)的,还可以根据有没有脊柱分 )。
• 48、像( 昆虫类。
)那样,身体有三对足的动物是
• 49、像金鱼、鲤鱼那样,( 物是鱼类。
)的动
• 50、(
)的动物是鸟类。
• 51、(
)的是哺乳动物。
• 52、苍耳、莲子、蒲公英的生物器官有什么特点?它们分 别有什么作用,合适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
为(
);也可以根据生活环境的不同分为
( 和(
);还可以根据有没有花分成(
)
)等等。
• 45、已经发现的植物有40万种,开花的占一半以上。菌类
是特殊的,不能进行(
),吸取其他生物体的养料。
• 46、科学家( (
)的动物叫脊椎动物, )叫无脊椎动物。
• 47、动物的分类方法很多,可以根据是家养的还是野生的,
• 24、举诞生物体中的拱形?
• 25、什么叫框架结构?
• 26、三角形框架具有( ),利用三角形 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 27、(
)的物体稳定性好。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ppt课件
• 4、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工作的 杠杆都有三个重要位置:支撑杠杆, 使杠杆能绕着转动的位置叫 (支点)。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 (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阻力点)。
• 5、杠杆静止不动或匀速转动都叫 杠杆( 平衡)。
11
• 6、杠杆这类简单机械可按省力情况分 成三类: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 力。省力杠杆的特点是: (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 费力杠杆的特点是: (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的特点是: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的距离)。
• 17、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它有三 个点:( 用力点 )、( 阻力点 )和 ( 支点 )。
16
• 18、开瓶器、榨汁机、独轮手推车 属于( 省力 )杠杆。镊子、筷子、
烤肉夹子、钓鱼杆属于( 费力)杠
杆。剪刀、钉锤、撬棍、拔钉器属
于有时可以省力有时可以费力的杠
杆。跷跷板、订书机、天平属于同的是(D)
• A、螺丝钉上的螺纹 B、斧子 C、菜刀 D、 镊子
• 3、杆秤能称较重的物体的秘密是在( C)上。
• A、秤砣大 B、拉绳长 C、秤杆上三点的 位置
19
4、下列( B )种情况下可能平衡。
A
B
C
20
5、如图所示的各滑轮组中,重物相同,不计 摩擦和滑轮重,使物体匀速上升,拉力F最小 的是(BD)
2、为什么有些杠杆类工具要设 计成费力的呢?
答:省力只是工具的一个作用, 工具还有给人们带来方便的作用, 如:延长手臂(指)、方便拿取等。
23
3、想一想: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 滑轮,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
答:当要改变力的方向而 不需要省力时用定滑轮;当 要省力而不改变力的方向时 用动滑轮。
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课件(最新教科版)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总复习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知识点 第1课 放大镜
1.比较放大镜的镜片、玻璃片和近视眼镜的镜片 (1)放大镜中央厚、边缘薄,能放大图像。
(2)玻璃片无厚薄,不能放大图像。
(3)近视眼镜镜片中央薄、边缘厚,不能放大图像。 2.放大镜的镜片是透明的,且中央厚、边缘薄。
第2课 昼夜交替现象
1.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地球上被阳光 照到的地方处于白昼,没被照到的地方处于黑夜。 2.昼夜交替是地球常见的天文现象。 3.地球上一昼夜的时间是24小时(或1天)。 4.昼夜交替的假说 我们可以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用地球模型(或乒乓球等球体)模拟地球。通 过模拟实验可以证明上面四种假设都可能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5.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可以有多种方案,结合其他事实我们发现:昼夜交替 与地球自转有关。
第3课 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1.“地心说”和“日心说”
3. 地球会绕地轴自转,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4.地球还会绕着太阳公转。
第4课 谁迎来黎明
1.地球上不同的地区,每天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的北京比西边的乌鲁木齐先 迎来黎明。 2.坐在前进的汽车上观察窗外的树木,树木的运动方向是向后。
(2)当放大镜离书本较近时,图像清晰但放大的倍数较小;当放大镜离书本较远时,图 像模糊但放大的倍数较大;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这个位置上的图像是清晰的,放 大倍数也相对较大。 (3)组合凸透镜的放大倍数大于其中任意一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3.组合凸透镜中上方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目镜,位于下方靠近观察物体 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物镜。 4.用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叫光学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一两千倍。 5.用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的图像放大约200万倍。 6.显微镜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PPT课件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PPT课件•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种类繁多的动物》PPT教学课件,共10页。
观察比较:动物的子代和亲代之间有哪些相同和不同?(1)狗妈妈和狗宝宝的毛色与花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哪些是遗传,哪些是变异?(2)狗宝宝还遗传了狗妈妈的哪些特征?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异...•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校园生物大搜索》PPT教学课件,共20页。
聚焦地球上有多少中生物?目前地球上估计有870万种生物,其中包括650万种陆地生物和220万种海洋生物。
探索回顾我们知道的校园生物。
你在校园中,看到过哪些动植物?尝试将它们写出来。
小...•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电磁铁》PPT教学课件,共14页。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探索1 验证磁铁的磁性强弱可能与线圈匝数有关实验步骤 1. 将有绝缘皮的导线在铁钉上缠绕20圈,顶尖那头不固定。
2. 给电磁铁通上电流,用钉帽吸引大头针并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电和磁》PPT课件下载,共18页。
一、选择题 1. 奥斯特发现通电的导线可以产生磁性,他的初步判断依据是( )。
A. 指南针指示南北方向 B. 磁针发生偏转 C. 电路中的灯泡发光 2. 一根长的直导线在靠近一根原先静止的小磁针过程中,下列说...•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电和磁》PPT课件,共12页。
活动:点亮小灯泡实验器材:电池、开关、灯泡、导线说说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路线从电池正极出发,经过灯泡,回到电池负极,形成回路。
聚焦 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时,偶然让通电导线靠近指...•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各种形式的能量》PPT课件,共17页。
这辆汽车是如何运动起来的?汽油为汽车提供了什么?汽油为汽车提供了能量化学能。
寻找身边的能量形式回忆生活,交流观察到的现象中存在的能量形式。
各种形式的能量都能转换为一种新的能量形式...•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信息的交流传播》PPT下载,共10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优质ppt(精品)
自制一个秤盘,系好三条一样长 的细绳并固定在秤杆上。
在秤砣与秤盘间选择适当的位置系上一 个绳套,作为初次实验的平衡点
练习
杠杆类工具的名称
省力的杠杆
费力的杠杆
偏口钳 园林剪 切刀 剥线钳 剪 刀 核桃夹 尖嘴钳 订书机
镊子 筷子
不省力也不费 天平 杠杆 杆秤等 力 的杠杆
课外作业
用你学过的知识说说“秤砣虽小,能压千 斤” ,的道理。
再复杂的机械也是由(简单的)机械组成的
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叫简单机械
如螺丝刀 钉锤 剪子
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叫(简单机械) 如螺丝刀 钉锤 剪子
简单机械包括 杠杆 斜面 轮轴 滑轮
使用(工具)和(机械),就如同增强了自己的(力量), 延长了人类的(臂膀)。 工具和机械是神奇的,它是人类的伟大(创造),是人类 (智慧)的结晶。 再复杂的机械也是由(简单)的机械组成的。 在生活生产中,人们做事情常常用(工具)来帮忙。 不同的工具有着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着不同的 (科学道理)。 (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螺丝刀、 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在生活中,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工具有(螺丝改刀)、 (镊子)、(钳子)等。 剪刀可以用来(剪东西)。 镊子可以帮助我们夹起较(轻)的物体,但(费)力。
课件PPT
13
1、认识杠杆
杠杆有3个点: 用力点、支点、阻力点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 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 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二、杠杆类工具
杠杆类工具
分别找出铁片、开瓶器、夹子的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 它们的三点位置有什么不同? 阻力点 用力点 阻力点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能量从哪里来》ppt教学课件
这是一架无人驾驶 飞机,它巨大的机翼上有大面 积的太阳能电池板,能吸收足 够的太阳能并将其转换成电能, 维持电动螺旋桨的运转,使飞 机能在高空中飞行。
三、研讨
1. 我们知道哪些发电的方法?能量 又是怎样转换的?查阅资料,把结 果记录在表格中。 2.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对能量 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试着说一说。
火力发电站 风力发电站 核能发电站
热能 风能 化学能(核能)
四、拓展 组装一辆太阳能驱动的小车,并测试一下。
光能
机械能 电能 电能
不能 太小了
产生的电流
电流 发电机
随堂训练
第四单元 能量
第7课时 能量从哪里来
小结
你有哪些收获呢?
结束语
大千世界,充满着无数的奥秘,希 望同学们能遇事独立,积极探索钻研, 解决更多的难题。
第四单元 能量
7.能量从哪里来
一、聚焦
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这些能量之间是如何进行转换 的呢?
二、探索 1.太阳的能量是怎样传递到地球上的。
太阳是自然界最大的能量来源。 根据图示讨论:太阳的能量是怎样 传递给植物的?阳光在植物的生长 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光合作用
参照食物链,描述太阳为我们提供能量的过程
感谢各位聆听
2.电能是从哪里来的。 用手摇发电机可以发电,并点亮小灯泡。
发电机的 内部构造
小电动机能发电吗? 将小电动机连接到电路里,转动小电动机,观察小灯泡能否被点亮。 我们有办法使小电动机转得更快一些吗? 当电动机被用来发电时,它就是发电机了。
小灯泡不发光, 是因为产生的 电流太小了。
发明了发电机后,人们就能够把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大规模地转换 成电能了。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PPT课件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PPT课件《找拱形》形状与结构PPT下载第一部分内容:新课探究圆顶形和球形的承载能力研究内容圆顶形、球形的承载能力实验材料乒乓球、书本实验步骤 1.观察乒乓球,看一看球壳的厚...•《找拱形》形状与结构PPT 第一部分内容:圆顶形和球形生活中有很多圆顶形与球形的物品,你注意到了吗?观察剖开的乒乓球壳,看一看、捏一捏,它的厚...•《拱形的力量》形状与结构PPT教学课件第一部分内容:导入新课为什么桥要做成拱形,特别是在古代,材料还不是很多,强度也不是很好的年代。
其原因在那里?同学们原意和老师一起来解开这个千古之謎吗? ... ... ... 拱形的力量PPT,第二部分内容:新课学习...•《拱形的力量》形状与结构PPT下载第一部分内容:新课学习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观察纸拱的形状,这个纸拱受压后就伸展平了,说明承受不了太大的重量。
如果把拱足抵住,能承受多大的重量呢?发现:没有抵住拱纸足时,纸拱受压后就伸展平了,承受不了太大的...•《拱形的力量》形状与结构PPT 第一部分内容: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做一个纸拱,试试它能承受多大的重量。
纸拱是怎样变形的?拱在受压力时,拱脚会向两边推,会产生向外推的力。
怎样使纸拱的形状保持不变?用两本书把拱足固定,测试纸拱能承载多大的重量。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形状与结构PPT下载第一部分内容: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增加物体的厚度可以明显地加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但这样就要增加材料的用量。
同学们还能为工程师想想其它的办法吗? ... ... ...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PPT,第二部分内容...•《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形状与结构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新课讨论:一张平展的纸横梁能承重多少?用同样的纸折成不同形状的纸横梁能承重多少?为什么改变形状能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小结: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为什么改变材料...•《抵抗弯曲》形状与结构PPT教学课件第一部分内容:导入新课我们知道房子和桥梁都是依靠柱和梁支撑的。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PPT课件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PPT课件•《电磁铁》能量PPT 第一部分内容:制作铁钉电磁铁在铁钉上绕线圈。
用有绝缘皮的导线在大铁钉上沿一个方向缠绕50圈~100圈,导线两头留出10厘米~15厘米做引出线。
固定导线两头,以免松开。
用砂纸把导线头磨光亮。
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电和磁》能量PPT教学课件第一部分内容:导入新课100多年前,人们对电和磁的了解十分的有限。
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了一个有关电和磁的秘密。
你们想知道这个秘密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重现历史上那个伟大的时刻。
... ... ... 电...•《电和磁》能量PPT下载第一部分内容:导入新课奥斯特,全名汉斯克里斯蒂安奥斯特(1777.8.141851.3.9),丹麦物理学家、化学家。
他发现了什么呢? 1820年,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就是这个发现,为人类...•《电和磁》能量PPT 第一部分内容:通电导线和指南针组装一个点亮小灯泡的电路,试试小灯泡亮吗?回忆电在电路中流过的路线。
在桌上放一个指南针,指针停止摆动后,指南针指向什么方向?把电路中的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的上方,与磁针指的方向一致。
接通电流...•《用纸造一座桥》形状与结构PPT教学课件第一部分内容:导入新课我们见过很多桥,也走过不少的桥,上节课我们还了解了几种主要类型桥梁的特点。
今天,让我们一起动手,建筑我们自己的桥梁。
... ... ... 用纸造一座桥PPT,第二部分内容:新课学习纸桥设计...•《用纸造一座桥》形状与结构PPT下载第一部分内容:动手实践明确纸桥的制作要求:在规定的时间里,用一张报纸,少量的胶带建造一座桥,要求桥能跨越35厘米宽的峡谷,宽度大于10厘米,能承载200克重的车辆。
需考虑的问题:第一,要考虑纸的特性;第二,...•《用纸造一座桥》形状与结构PPT 第一部分内容:造桥标准在规定的时间里,用一张报纸,少量的胶带建造一座桥。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PPT
草履虫:对外界的刺激能够产生灵敏的反应。
如果在载玻片的一端滴一滴含有草履虫的培养液, 在载玻片的另一端滴一滴淡水,然后把这两滴水 连通起来。这时可以看到,草履虫都聚集在培养 液里。如果在培养液的边缘放上几粒食盐,食盐 对草履虫有伤害作用,这时就可以看到,草履虫 逐渐由培养液这边游到了水滴里。这充分说明草 履虫能够趋向有利的刺激,逃避有害的刺激。
我们还可以提前一星期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的生物
探索二: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
分组实验
水蚤:是一种小型甲壳动物,体小,呈
卵圆形,左右侧扁,长仅1~3毫米。体外具有2 片壳瓣,背面相连处有脊棱。后端延伸而成长 的尖刺(壳刺)。头部伸出壳外,吻明显,较尖。 水蚤借触角上的刚毛拨动水流向上、向前游动; 当触角上举时,身体则下沉,好似在水中跳跃。 在短时间内能够大量繁殖,呈一片红色,故称 红虫。除少数生活在海水中,多为各种淡水水 域中最常见的浮游生物,是鱼类的优良饵料。
我们的发现:除病毒外,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 胞组成的。
变形虫
喇叭虫
小结
除病毒外,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 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 和功能单位。
6.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探索 探索一:制作微小生物的装片
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制作步骤:
交流:如何根据所学的内容制作微小生物的装片呢?
2.加入第二个凸透 镜,并和第一个放 大镜相互平行。
3.上下移动第二个凸 透镜,观察到最大的 清晰图像。
4.反复移出、移进第 二个放大镜,比较观 察到的图像大小。
肉眼看到的蚜虫
组合凸透镜下的蚜虫
探索二:认识光学显微镜
目镜
物镜
探索二:认识光学显微镜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完整精品课件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完整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复习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的第三章“能量”和第四章“磁现象”。
详细内容包括能量转换、能量守恒、太阳能的利用、简单电路的组成、磁铁的性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电磁感应。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能运用能量转换和能量守恒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掌握太阳能的利用和简单电路的组成,能独立设计简单的太阳能电路。
3. 掌握磁铁的性质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了解电磁感应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量转换、能量守恒、太阳能利用、简单电路、磁铁性质、磁极相互作用。
难点: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太阳能电路设计、磁极间相互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太阳能电池板、小灯泡、导线、磁铁、铁钉、回形针。
学具:学生用太阳能电池板、小灯泡、导线、磁铁、铁钉、回形针。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太阳能玩具,引发学生对太阳能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能量转换、能量守恒、太阳能利用、简单电路、磁铁性质、磁极相互作用的相关例题。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太阳能电路设计(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太阳能电路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5. 磁极相互作用实验(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磁极相互作用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六、板书设计1. 能量转换、能量守恒、太阳能利用、简单电路、磁铁性质、磁极相互作用。
2. 太阳能电路设计步骤。
3. 磁极相互作用实验现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能量守恒定律。
(2)设计一个太阳能电路,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3)描述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2. 答案:(1)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不会凭空消失或产生,只会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2)太阳能电路设计:将太阳能电池板、小灯泡和导线组成一个闭合回路,当光照到太阳能电池板上时,电池板产生电流,使小灯泡发光。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物质变化与我们》PPT
物质的变化 水结冰、水蒸发
易拉罐压扁 弯折铁丝
混合沙和豆子 火柴、蜡烛燃烧
加热白糖 米饭淀粉和碘酒
小苏打和白醋 铁生锈
硫酸铜和铁钉
伴随的主要现象
特点
状态改变 形状改变 形状改变
物理变化
特点:没有产生 新物质
基本不变
发光发热 变颜色有焦味
化学变化
颜色改变 产生气体
特点:产生新物质
颜色改变性质改变
颜色改变沉淀产生
需要的营养物质。( √ ) 3、生产水泥的过程,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变化和
化学变化。( √ ) 4、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 )
7、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D )。
A、CO2是无色透明气体 B、 CO2比空气重
C、 CO2能灭火 D、 CO2不溶于水
8、下列容器不能盛放硫酸铜溶液的是( B )。
A、塑料容器 B、铁制容器 C、木质容器 D、玻璃容器
判断
作业
1、物质变化无处不在,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 2、食物要经过许多化学变化,才能转化为我们身体所
A、红纸剪成窗花 B、泥土烧成瓷器
C、冰块制成冰雕 D、木板制成模型飞机
5、下列哪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的
是( B )。 A、火药爆炸 B、衣服晒干 C、纸张燃
烧 D、粮食酿酒
选择
物质变化与我们6、ຫໍສະໝຸດ 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有(ABCD )。
A、产生沉淀物
B、颜色变化
C、发光发热
D、生成气体
A、燃放烟花 B、木材燃烧 C、盐溶于水D、燃煤发电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B )
A、将铁熔化后制成锅 B、给水通电获得氢气和氧气 C、温度计内水银长度发生变化D、光被镜子反射回去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 PPT
会很快把电池里的电能用完,所以要尽 快 断开 。 做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时,线圈应 立
放,
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 中心 ,指南针偏转的
角度最大 。通电线圈也可以产生 磁性 ,并
且可以把 磁 集中。
2.由 线圈 和 铁芯 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电磁铁是一种可以利用电流产生 磁性 的装置。
制作电磁铁时,应把 绝缘导线 按照 同一 方向 绕在大铁钉上。电磁铁接通电流产生 磁性 ,断 开电流 磁性 消失。电磁铁也有南北 极 ( 北极用字母N表示,南极 用字母S表示)。电 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 正负极 接法和线圈 缠绕方向 有关,当电池正负极接法 改变 时, 它的磁极也会发生 改变 ;或者把电磁铁线圈 的 缠绕方向 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发
但增加了厚度,( 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
曲能力
)。
拱形的力量
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 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 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这个力,拱 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古代城门做成拱形是为了( 坚固 ) 。
做框架
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 框架结构)。框 架结构中,( 三角形) 框架比四边形框架更加
的 通断 ,使电灯亮或灭。激光可以打孔或切割材料, 说明激光有 能量 。
8.各种各样的电池:干电池(普通电池和钮扣电池)—
—把
化转学化能成电能;太阳能电池——把
光转能
化成电能,不能储存电能,只能即时使用;蓄电池——在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杠杆 。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 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 动的位置叫 支点 ;在杠杆上用 力的位置叫 用力点 ;杠杆克服 阻力的位置叫 阻力点 。
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 使用工具
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 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2.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 置。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 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第二课 杠杆的科学
3.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杠 杆有(3)个点。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围绕 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 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阻力点)。
10.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它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 方向)。
11.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 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螺丝刀拧螺丝钉运 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罐头盖, 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第六课 滑轮组
12.把(动滑轮)和(定滑 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 了(滑轮组),它的作用是机 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 方向)。滑轮的组数越多,就 越(省力)。
22.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杠杆:刹车、车铃按钮、
后架上的弹簧夹 轮轴:车把手、小齿轮和
后车轮、脚踏板和大齿轮 滑轮:车轮和车轴、脚蹬
板和脚蹬轴 斜面:螺丝钉
第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
第一课 抵抗弯曲
1.纸梁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是:增 加纸梁的宽度,纸梁的抗弯曲能力增强。
2.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是:增加 纸梁的厚度,纸梁的抗弯曲能力大大增强。 3.横梁的放法:横梁一般都是(立着)放的 ,这样更能增加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第七课 斜面的的作用
13.像搭在汽车车Βιβλιοθήκη 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 机械,叫(斜面)。
14.斜面能省力,省力大小和坡度有关; 坡度越小,斜面越省力,坡度越大,斜面越 不省力。
15.斜面机械:大桥的引桥、螺丝钉、楼 梯、斧刃、盘山公路…
16.有些工具是几种简单机械的组合,如: 剪刀是(杠杆)和(斜面)的组合。
17.盘山公路修成“S”形是为了:降低斜 面的坡度,使汽车上山更省力。
18.实验:斜面能省力吗?
我的猜想:斜面能省力。 研究的材料:斜面、弹簧测力计、玩具小车、 记录纸 实验方法:(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 小车所用额力,并记录;
(2)把小车放在斜面上,用弹簧测 力计测出沿斜面拉动小车所用的力,并记录;
6、材料改变形状的目的:把薄板形材料弯 折成“V”“L”“U”“T”或“工”字等形 状,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却增加的 材料的(厚度),增加厚度是能大大增强抗 弯曲能力的。
7、增加材料的抗弯曲能力的方法有:(增 加宽度)、(增加厚度)、(改变形状)三 种。其中最能增加材料抗弯曲能力的是(改 变形状)。
不变的条件:纸梁的宽度、放垫圈的位置、书本的距离 实验材料:厚度不同的纸梁、垫圈、书本、记录纸 实验过程:(1)把薄的纸梁放在两堆书上, 在纸梁的中间摆放垫圈,记录承载的垫圈数。
(2)把厚的纸梁放在两堆书上,在纸梁 的中间摆放垫圈,记录承载的垫圈数。
(3)比较厚度不同的纸梁承载的垫圈数。
第二课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4.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 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5.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 )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
)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
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第三课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6.杠杆举例: 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 裁纸刀、老虎钳… 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 刀、钓鱼竿…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 跷跷板…
第三课 拱形的力量
8、拱形承载重量的特点:拱形承载重物时, 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拱形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这个 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9、古代的城门、桥梁造成拱形,是为了: (更加牢固)。
第四课 找拱形
10、圆顶形的特点:圆顶形可以看成(拱 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点, 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4.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横梁的材料)、( 横梁的长短)、(横梁的宽度)、(横梁的 厚度)等因素有关。材料的宽度和厚度中, (厚度)更多地影响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5、实验:纸梁的抗弯曲能力与厚度有关? 我的猜想:纸梁的抗弯曲能力与厚度有关。 纸梁厚,抗弯曲能力强;纸梁薄,抗弯曲能 力弱。 改变的条件:纸梁的厚度
(3)比较直接提升小车和沿斜面拉 动小车所用力的大小
19.实验:斜面坡度大小与省力的关系 我的猜想:斜面坡度小,省力多;斜面坡度大, 省力少。
研究材料:坡度不同的两个斜面、弹簧测力计、 玩具小车、记录纸 改变的条件:斜面坡度的大小
不改变的条件:玩具小车的轻重、斜面的光滑程 度 实验方法: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在较小的斜面坡度 上拉动小车所用力的大小,并记录; 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在较大的斜面坡度上拉动小 车所用力的大小,并记录; 3.比较在两个斜面坡度上拉动滚轮所用力的大小。
费力。
研究的材料:2把刀柄粗细不同的螺丝刀, 2枚螺丝钉、1块木板
研究的方法:(1)分别用刀柄粗细不同的 2把螺丝刀把2枚螺丝刀拧进木板中; (2)比较2把螺丝刀所用力的大小。
研究的结论: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
细费力。
第五课 定滑轮和动滑轮
9.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 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 能(省力)。
第四课 轮轴的秘密
7.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 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轮轴在轮上 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 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8.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 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
实验:螺丝刀刀柄粗细的秘密
我的猜想: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
第八课 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20.自行车的特点:自行车是 (简单)、(方便)、(环保) 的交通工具。自行车是依靠 (人的力量)前进的,(链条) 与两个(齿轮)的啮合,起到 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 用。 21.用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小齿 轮转动比大齿轮(快);用小 齿轮带动大齿轮,大齿轮转动 比小齿轮(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