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登高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登高作业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dc5fa83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f1.png)
一、总则为了确保登高作业的安全,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登高作业,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安装、维修、清洗、拆除等作业。
三、登高作业前的准备工作1. 登高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评估,确定作业风险,制定安全措施。
2. 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了解登高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3. 登高作业所需的设备、工具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4. 作业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明确警示范围和注意事项。
5. 作业人员必须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
四、登高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措施1. 作业人员必须遵守作业规程,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作业。
2. 作业过程中,应保持作业现场整洁,防止杂物掉落造成伤害。
3. 作业人员应定期检查安全带、安全绳等安全设施,确保其完好无损。
4. 作业人员应使用梯子、脚手架等登高设备时,必须确保其稳定性,并采取防滑措施。
5. 作业过程中,如遇恶劣天气或设备故障,应立即停止作业,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五、登高作业后的检查与验收1. 作业完成后,应立即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无安全隐患。
2. 作业负责人应对作业过程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遗漏的安全隐患。
3. 作业完成后,应组织验收小组对作业现场进行验收,确保符合安全要求。
六、责任与奖惩1. 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公司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2. 对在登高作业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集体,公司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3. 对因违反本制度造成事故的,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登高管理制度范文模板
![登高管理制度范文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ab10419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04.png)
登高管理制度范文模板登高管理制度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制度,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到底应如何拟定制度呢?以下是整理的登高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分享。
登高管理制度1第一章概述第一条制定目的为保证登高作业的安全,避免坠落事故发生。
第二条适用范围:一、适用于本公司区域内,从事2米或更高地方坠落的任何工作。
二、在装有可靠安全栏杆的良好的工作平台、走道、天桥、楼梯等正常情况下的高处作业,不属于本管理制度范围。
第三条定义登高作业等级:一、作业高度在2m~5m称为一级登高作业二、作业高度在5m~15m称为二级登高作业三、作业高度在15m~30m称为三级登高作业四、作业高度在30m以上称为特级登高作业第二章职责第三条登高作业部门评估和审批一级、二级登高作业坠落的危险控制方法。
(班组长审批一级登高作业,部门经理(或其授权人)审批二级登高作业)。
第四条作业人员在进行无防护的登高作业前必须和班组长一起确认个人安全保护设备的需求和类型,同时还须考虑包括如何营救和疏散等应急措施。
第五条生产经营部和总经理共同评估和审批三级和特级登高作业坠落的危险控制方法。
第六条承包商施工现场自行负责,ssat的发包部门负责督促。
第三章工作程序第七条申请一、从事登高作业人员,在操作前必须填写“登高作业审批单”,经生产经营部审批同意,且防护措施完备后方能作业。
二、登高作业与作业区域内其它工作存在交叉影响时,必须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方可持证施工。
第八条登高禁忌一、从事登高作业的人员必须健康状况良好。
患有高血压、心脏病、严重贫血、高度近视、美尼尔氏症、癫痫或经医生诊断有其他不宜从事登高作业的的人员,禁止从事登高作业。
二、遇有迷雾、雷暴雨、六级以上大风等情况应停止户外登高作业。
三、夜间从事登高作业,须有良好的照明和相应的安全措施。
第九条监护从事登高作业的部门在作业现场应指定专人监护。
监护人员负责在作业中督促登高作业人员按本程序及有关规范操作,发现危险情况时有权命令其停止作业。
登高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登高作业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c61e4c8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39.png)
登高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1.为了保障企业员工在登高作业过程中的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护员工的生命资产安全,订立本制度。
2.本规章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1.本登高作业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全部员工在登高作业中的安全管理。
2.登高作业包含但不限于在高空工作、爬高、攀爬等作业活动。
第二章责任与义务第三条企业责任1.公司负责订立和执行登高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并供应相应的技术和经费支持。
2.公司应定期对登高作业区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并及时除去存在的安全隐患。
第四条领导责任1.公司领导应高度重视登高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2.领导应指派专人负责登高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并督促其履职尽责。
第五条员工责任1.员工需要遵守本制度的规定,严格执行登高作业安全管理措施。
2.员工应参加公司组织的安全培训,熟识登高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并掌握应急处理方法。
第三章安全管理措施第六条安全技术措施1.全部登高作业必需事先编制并提交认真的工作计划和安全措施,由相关负责人审核后方可实施。
2.在登高作业区域内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提示人员注意不安全。
3.为高空作业人员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包含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等,确保其人身安全。
第七条安全操作规程1.登高作业人员应依照事先订立的工作计划和安全措施进行作业,不得擅自转变作业方式或范围。
2.在登高过程中,严禁做不安全动作或进行无关工作,必需集中精力,确保自身安全。
第八条紧急情况处理1.登高作业人员在发现不安全或突发事件时,应立刻停止作业,并向上级领导报告。
2.公司应建立紧急救援机制,配备相应的急救设备和人员,供应紧急救援服务。
第九条安全检查与评估1.公司应定期对登高作业区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确保作业环境符合相关安全要求。
2.检查和评估应有记录,并及时处理发现的安全隐患。
登高作业管理制度
![登高作业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b9b3729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8c.png)
登高作业管理制度登高作业管理制度11篇登高作业管理制度1一、凡在高地面2米及以上的地点进行的工作,都应视作高处作业。
凡能在地面上预先作好的工作,都必须在地面上作,尽量减少高处作业。
二、担任高处作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患有精神病、癫痫病及经医师鉴定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不宜从事高处作业病的人员,不准参加高处作业。
凡发现工作人员有饮酒、精神不振时,禁止登高作业。
三、高处作业均须先搭建脚手架或采取防止队坠落措施,方可进行。
四、在坝顶、陡坡、屋顶、悬崖、杆塔、吊桥以及其他危险的边沿进行工作,临空一面应装设安全网或防护栏杆,否则工作人员须使用安全带。
五、峭壁、陡坡的场地或人行道上的冰雪、碎石、泥土须经常清理,靠外面一侧须设1米高的栏杆。
在栏杆内侧设18厘米高的侧板或土埂,以防坠物伤人。
六、在没有脚手架或者在没有栏杆的脚手架上工作,高度超过1.5米,必须使用安全带,或采取其他可靠的安全措施。
七、安全带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并应定期(每隔6个月)进行静荷重试验,试验荷重为225公斤,试验时间为5分钟,试验后检查是否有变形、破裂等,并做好试验记录。
不合格的安全带应及时处理。
八、安全带的挂钩或绳子应挂在结实牢固的构件上或专为挂安全带用的钢丝绳上。
禁止挂在移动或不牢固的物件上。
九、高处工作应一律使用工具袋。
较大的`工具应用绳拴在牢固的构件上,不准随便乱放,以防止从高空坠落发生事故。
十、在进行高处工作时,除有关人员处,不准他人在工作地点的下面行或逗留,工作地点下面应围栏或装设其他保护装置,防止落物伤人。
如在格栅式的平台上工作,为了防止工具和器材掉落,应铺设木板。
十一、不准将工具及材料上下投掷,要用绳系牢后往下或往上吊送,以免打伤下方工作人员或击毁脚手架。
十二、上下层同时进行工作时,中间必须搭设严密牢固的防护隔板,罩棚或其他隔离设施,工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十三、冬季在低于零下十度进行露天高处工作,必要时应该在施工地区附近设有取暖的休息所,取暖设备应有专人管理,注意防火。
登高作业管理规定(5篇)
![登高作业管理规定(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bc015d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ea.png)
登高作业管理规定(一)凡在计划安排登高作业时,必须认真对使用有关登高的绳索、扶架、人字架、手脚架和跳板、安全带、安全帽、安全网等工具作检查,保证完成,并教育工人正确使用。
严禁使用没有防滑脚或梯挡的梯子。
(二)登高用具应有防滑、防塌的安全措施。
竹梯要有橡胶防滑垫,架人字架,梯脚横挡之间应有牢固的绳索。
手脚架上放置施工材料不得超载,登高前要认真检查,保证牢固可靠。
(三)严禁直接站在石棉瓦、玻璃钢瓦、油毛毡和单薄的纤维板上操作,应站在脚手架跳板上操作。
(四)高处作业,要防止材料、工具从高处落下,造成伤亡事故。
(五)登高作业要严防架空电线,防止触电、停电等事故发生。
(六)加强对登高人员的思想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做到进入施工场地要戴安全帽,登高时要扣好安全带,严禁穿塑料鞋,硬底鞋登高作业。
(七)凡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癫间症、精神病、美尼尔症、严重贫血、严重关节尖或手脚残废等人员禁止登高作业。
(八)迷雾、大雪、雷雨或六级以上大风时不准登高作业。
(九)夜间没有足够照明不准登高。
(十)饮酒、精神不振或经医生证明不宜登高的人,不准登高作业。
(十一)屋面顶端或屋沿口,没有固定的防滑措施,不准登高作业。
(十二)高压电线旁,没有安全遮栏,不准登高。
(十三)登高作业时,使用的电气设备或线路安装、检修、拆除等,必须有电工负责,并严禁带电作业。
(十四)登高作业要全程有人监护,否则不准登高作业。
登高作业管理规定(2)登高作业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因此需要严格管理。
为了确保登高作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制定一系列管理规定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份登高作业管理规定的建议,共2000字。
一、作业前的准备工作1.确定作业目的和范围:明确登高作业的目标和所需执行的具体任务,并将其书面化。
2.制定作业计划:根据作业目标和范围,编制详细的作业计划。
该计划应包括作业时间、地点、人员、工具和设备的清单,以及安全措施等。
3.人员培训和资质验证:确保所有参与登高作业的人员都接受过相关的培训,并拥有合适的资质证书。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8篇)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8篇)](https://img.taocdn.com/s3/m/50e4101a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a3.png)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8篇)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制度,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调配功能。
那么拟定制度真的很难吗?以下内容是本店铺为您带来的8篇《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希望可以启发、帮忙到大伙伴、小伙伴们。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篇一一、范围本制度为了防备高处作业显现安全事故、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特建立高处作业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厂区内全部高处作业。
二、职责1、安全科是本制度的订立单位,负责本制度的修改、督察。
2、其他相关单位是本制度的帮忙单位,负责本制度的执行。
三、定义1、高处作业:凡距坠落高度基准面2m及其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称为高处作业。
2、坠落基准面:从作业位置到最低坠落着落点的水平面,称为坠落基准面。
3、坠落高度电位作业方式,接近或接触带电体对带电设备和线路进行的高处作业。
四、高处作业分级高处作业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特级高处作业,符合GB/T3608的规定。
1、作业高度在2m≤h<5m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
2、作业高度在5m≤h<15m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3、作业高度在l5m≤h<30m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
4、作业高度在h≥30m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五、高处作业安全要求与防护1、高处作业前的安全要求1)进行高处作业前,应针对作业内容,进行不安全辨识,订立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安全措施。
将辨识出的危害因素写入《高处作业票》以下简称《作业票》,并订立出对应的安全措施。
2)进行高处作业时,除执行本规范外,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高处作业及安全技术标准的规定。
3)作业单位负责人应对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负责,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
4)高处作业人员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并应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5)从事高处作业的单位应办理《作业票》,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可作业。
6)《作业票》审批人员应检查确认安全措施后,方可批准高处作业。
7)高处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和各种设备,应在作业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后投入使用。
登高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登高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a9c590e0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30.png)
登高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文(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for High-altitude Work)一、目的和依据:登高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登高作业的安全,保护从事登高作业的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作业效率,减少事故的发生。
本制度的依据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登高作业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企事业单位的员工、承包商和临时工等。
三、主要内容:1. 管理责任:- 确立作业单位(企事业单位或承包商)的安全管理责任和登高作业负责人;- 制定和落实安全计划、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 指定专职或兼职的安全员进行现场监督;-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 人员管理:- 确保从事登高作业的人员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证书;- 制定人员配备标准,并保证足够数量的合格人员参与作业;- 实行岗前培训和体检制度,确保人员健康状况符合登高作业要求;- 严禁未经经过培训和审批的人员从事登高作业。
3. 作业环境管理:- 对作业现场进行安全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确保登高设备和工具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定期维护检查;- 控制作业高度,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设立作业区域,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安全围栏;- 在必要的情况下,安排专业的登高监护人员进行现场指导。
4. 作业操作规程:- 制定登高作业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流程;- 确保登高作业人员按照规程进行作业,严禁违规操作;- 设定作业限制和禁止行为,明确作业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具和个人防护装备;- 对登高作业人员的实施现场监督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 应急管理:- 制定应急预案和救援方案,确保发生突发情况时能迅速应对;- 组织定期演练和模拟演习,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提供必要的急救培训和装备,确保作业人员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处置。
登高作业安全制度(4篇)
![登高作业安全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6665f682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cb.png)
登高作业安全制度一、制定目的登高作业是一项具有一定风险的工作,为了确保登高作业的安全,保护从事登高作业的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安全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登高作业的人员,包括公司员工、承包商和临时工。
三、管理机构和责任1. 公司应设立专门的登高作业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和落实登高作业安全制度,并监督和检查作业的实施情况。
2. 登高作业管理机构应配备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协调和指导作业人员的安全工作,同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
3. 所有从事登高作业的人员都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认真履行安全管理人员的指导和要求,切实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四、安全培训和教育1. 所有从事登高作业的人员在进入岗位之前,必须参加安全培训和教育,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 各岗位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内容包括:(1)登高作业的危险性和风险预防;(2)登高作业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3)登高作业中常见的事故及处理措施;(4)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和使用;(5)登高作业的急救措施和逃生方法。
3. 安全培训和教育应定期进行,以便及时对新员工进行培训,并对老员工进行复审和巩固。
五、安全控制措施1. 在进行登高作业前,应对登高作业场所进行评估和检查,确保场所的安全性,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控制措施。
2. 登高作业应使用经过检查合格的设备和工具,确保其安全可靠。
3. 登高作业时,应配备专门的安全保护人员,负责监督和指导作业人员的安全工作,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安全行为。
4. 登高作业中,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定期检查其状况,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5. 登高作业中,严禁饮酒、吸烟或使用其他药物,以免影响工作的专注和安全。
6. 登高作业中,应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操作规程,并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禁止擅自变更。
七、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1. 在登高作业前,应对工作现场进行安全防护,清除障碍物,消除安全隐患。
2. 登高作业时,应密切关注天气、气温和风力等因素的变化,如超出安全范围应立即停止作业。
登高作业管理制度(三篇)
![登高作业管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10c37a50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b7.png)
登高作业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登高作业的组织、管理和监督,确保登高作业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登高作业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登高作业应当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第四条登高作业分为计划性和非计划性两种类型,计划性登高作业应提前进行计划和准备,非计划性登高作业属于紧急情况下的临时作业。
第五条登高作业必须符合登高作业审批制度,未经批准不得进行任何登高作业。
第二章任务和责任第六条登高作业任务由上级单位下达,下达任务的单位或个人负责组织和安排登高作业。
第七条登高作业任务的下达应当明确任务的目标、工期、工作内容、作业限制、安全要求等,并及时提供必需的资料、工具和装备。
第八条登高作业的责任主体是作业单位(包括作业组织者和作业执行者)。
第九条登高作业的组织者负责制定登高作业方案,明确作业安全措施和操作流程,并组织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第十条登高作业的执行者应按照作业方案进行作业,确保作业的安全和顺利完成,并严格遵守作业限制和安全要求。
第十一条监护人要负责对未成年人的登高作业进行监督和管理,保证其安全完成任务。
第三章登高作业的安全措施第十二条登高作业必须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作业人员必须穿戴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帽、安全鞋和安全带,必要时应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等其他安全装备。
(二)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必要的安全培训,了解登高作业的风险和安全操作规程。
(三)作业现场必须设置明确的警示标志和告示牌,禁止未经批准的人员靠近作业区域。
(四)对于特殊环境、危险区域或高风险作业,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配备氧气瓶、防火装备等。
(五)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确保身体健康,适合从事登高作业。
第十三条对于计划性的登高作业,应提前编制详细的作业方案,明确需要使用的工具和设备,保证其安全可靠。
第十四条对于非计划性的紧急情况登高作业,应进行临时安全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确保作业顺利进行。
高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3篇)
![高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b6ffbd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26.png)
高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凡在离地面两米以上进行的作业,都属于高空作业。
所有高空作业者,不论什么工种,进行作业的时间、地点,也不论专业或临时,均应执行本制度。
2、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必须进行身体检查。
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症、恐高症及其他不适应高空作业的人,一律不准从事高空作业。
3、凡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停止露天高空作业:(1)闪电、打雷、暴雨;(2)六级以上大风;(3)钢管上雨水未干;(4)高空作业可能发生危险的其他情况。
当上述情况过后,必须经公司安全员和有关技术人员检查各种作业设备,确认无问题后,才能恢复作业。
4、高空作业现场,应划出危险禁区,设置明显标志,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5、凡经常进行高空作业的工作,应配备工具袋,高空作业使用的小型工具,均应装入工具袋内,不准在钢管上或脚手架上乱放工具。
6、登高作业前,应仔细检查登高工具和安全用具,如安全帽、安全带、梯子、跳板、脚手架等,如有不符合要求的应立即改进或拒绝登高作业。
7、所有高空作业人员,不准穿硬底鞋,一律使用安全带。
安全带一般应高挂低用,即将安全带绳端的钩子挂在高的地方,而人在较低处进行作业。
高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2)是为了确保在高空作业过程中能够按照规定的安全操作程序进行操作,避免事故的发生。
以下是一个高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示例:1. 高空作业安全责任与管理机构1.1 高空作业安全责任明确,由公司领导确定,并委派专人负责高空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1.2 设立高空作业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岗位的职责与权限。
1.3 对高空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确保其熟悉高空作业的相关法规、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
2. 高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与操作规范2.1 制定高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与操作规范,明确高空作业的安全要求、操作流程和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2.2 高空作业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2.3 高空作业前,必须进行风险评估,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并进行审核与批准。
登高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登高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a5b1b90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c5.png)
登高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一、登高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1、制度的目的及适用范围登高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统一规范登高作业的行为,保障登高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工作安全,适用范围包括所有需要进行登高作业的场所和单位。
2、制度的原则制定登高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管理、依法管理和责任追究。
3、制度的内容(1)岗位责任制:规定各个工作岗位的工作职责和相关安全要求。
(2)工作程序:明确登高作业的具体工作流程,包括前期准备、作业操作、后期整理等。
(3)安全防护措施:明确登高作业需要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穿着安全帽、安全带、使用安全绳等。
(4)安全教育:规定对登高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5)应急预案:制定登高作业遇到突发情况时的应急预案。
4、制度的实施(1)制度的宣传:对制定的登高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广泛宣传,确保所有相关人员了解并遵守该制度。
(2)制度的执行:明确责任人及相关部门,确保制度的执行到位。
(3)制度的完善:根据实际情况对制度进行不断完善和修改。
二、培训与教育为了保证登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需要对登高作业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与教育。
1、培训内容(1)登高作业的安全知识:包括登高作业的风险与危害、登高设备的安全使用、应急救援等知识。
(2)登高作业的操作技能:包括攀爬技巧、使用安全绳的方法、操作登高设备等。
2、培训方法(1)理论教育:通过讲座、课堂教学等方式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
(2)实地演练:组织登高作业人员进行实际操作演练,提高其操作技能。
3、培训考核对培训后的登高作业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达到要求。
三、责任与考核1、领导责任(1)市场领导对登高作业安全负总责,确保制度的执行到位。
(2)岗位负责人对所负责的登高作业人员安全负责。
2、考核机制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对登高作业安全管理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对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
登高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登高作业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0b53f27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3a.png)
一、总则为了加强登高作业安全管理,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登高作业,包括但不限于维修、清洁、安装、检修等。
三、组织机构1. 成立登高作业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登高作业安全管理工作。
2.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实施登高作业安全管理,包括作业审批、现场监督、事故调查处理等。
3.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登高作业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
四、作业前的准备工作1. 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2. 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培训,掌握登高作业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3. 作业人员必须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等。
4. 作业现场必须设置警示标志,确保作业区域安全。
五、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管理1. 作业人员必须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改变作业程序。
2. 作业过程中,必须确保作业平台稳固,防止坠落事故发生。
3. 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并确保安全带固定牢固。
4. 作业过程中,如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向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告。
5. 作业过程中,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六、作业后的检查与验收1. 作业完成后,必须对作业现场进行检查,确保无安全隐患。
2. 作业完成后,必须对作业成果进行验收,确保符合要求。
3. 作业完成后,必须清理作业现场,恢复原状。
七、事故处理1. 发生登高作业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
2. 事故发生后,应立即上报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并配合进行调查处理。
3. 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4. 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追究相关责任。
八、附则1. 本制度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3. 本单位各部门应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登高作业安全。
高空作业的安全管理制度(3篇)
![高空作业的安全管理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a31be1a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68.png)
高空作业的安全管理制度1、高空作业人员必须进行身体检查,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不适于高空作业者不得从事高空作业。
2、高空作业使用的工具要放在工具袋内,常用的工具应系在身上。
所需材料或其它工具必须用牢固结实的绳索传递,禁止用手抛掷,以免掉落伤人。
3、凡2m以上悬空、陡坡和无平台处作业要佩带安全带,挂妥安全带钩;有平台的安装好防护栏杆和安全网,防止跌落。
4、所有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都要戴好安全帽并扣好帽带。
登高作业人员要穿胶鞋或软底鞋,不准穿拖鞋、硬底鞋以防滑倒和摔下。
5、六级以上大风,禁止进行高空作业。
6、具体要求如下:⑴高处作业人员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防滑鞋,安全带定期作荷载、冲击试验。
⑵高处作业人员不得穿拖鞋、硬底鞋、易滑鞋上班。
禁止其它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⑶在基坑边缘0.8-1.2m处,设置防护围栏,围栏高度不小于1.2m,要求牢固、结实、可靠。
⑷从事架子、起重作业人员,定期检查身体,必须持证上岗。
⑸作业平台上的脚手板必须满铺,且平顺、牢固、无探头板。
施工搭设的梯道、脚手架、防护栏、安全网等防护设施应符合安全要求,经安全员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架子工程施工应严格执行《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和《建筑安装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有关规定。
⑹基坑内施工的人员上、下班设专用的斜道或梯道,禁止攀爬模板,脚手架。
⑺高处作业面上用的料具应放置稳妥,小型工具、材料应随时放入工具袋内,传递料具应安全可靠,严禁抛掷,禁止重叠施工。
⑻拆除建筑物应自上而下进行并注意防止其它部分坍塌;拆除建筑物的栏杆、楼梯、模板、脚手架时必须和整体拆除程度相配合,不能先行拆掉,建筑物的承重支柱和横梁,要待其所承担的全部结构拆除后方可拆除。
⑼夜间作业保持良好照明,基坑周围悬挂醒目的安全警示牌和警示灯。
⑽高处作业使用的各种机电设备,钢丝绳等设备应按有关规定要求办理,并指定专人负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处理。
高空作业的安全管理制度(2)是为了保障高空作业人员的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责任体系:明确高空作业单位的安全管理责任,包括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各个岗位的人员明确自己的安全责任。
登高作业管理规定(4篇)
![登高作业管理规定(4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e8cb97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85.png)
登高作业管理规定以下是一份登高作业管理规定:1. 作业安全:所有学生在登高作业之前必须接受安全培训,了解相关安全规定和操作步骤。
在登高过程中,学生必须佩戴安全帽,并且确保绳索和其他登山工具的正确使用。
2. 作业计划:学生必须按照指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登高作业。
作业计划应提前确定,并向负责人和教师报备。
在预定的时间内未进行作业的,必须向教师请假并进行补交。
3. 人员配备:每个登高作业小组中必须有一位负责人或教师作为监督人员,确保学生的安全。
在每个小组中,学生应该互相照应,避免单独行动。
4. 健康状况:学生在进行登高作业之前,必须确保自己身体健康,并无必须的疾病或身体不适。
如有特殊情况,学生必须提前向教师说明,并按照教师的指示行事。
5. 装备要求:学生应佩戴合适的运动鞋和舒适的服装进行登高作业。
学生必须检查其装备的完好性,并确保带上足够的水和食物。
6. 意外处理:在登高作业过程中,如发生意外事故或突发状况,学生必须立即向负责人报告,并按照负责人的指示进行处理。
在处理事故或状况时,学生应保持冷静,并配合相关救援人员的工作。
7. 活动批准:学校必须向相关部门申请并获得许可,才能进行登高作业。
学生必须在授权的地点和时间范围内进行登高作业,未经许可擅自进行登高作业将被视为违规行为。
这些规定旨在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健康。
在制定和执行登高作业计划时,学校和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安全,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和预防措施来降低潜在风险。
同时,学生也应积极配合,并遵守相关规定,以确保自身安全。
登高作业管理规定(2)1. 目的和范围登高作业是指在建筑物、设备设施等高处进行各种维修、安装、检修等工作,为了确保登高作业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制定本管理规定。
本管理规定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登高作业的场所和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工地、工厂、电力设备等。
2. 管理责任2.1 有关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登高作业的管理工作,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和监督。
2.2 管理人员应对登高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确保其熟悉相应的登高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
登高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登高作业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7f2dd65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2f.png)
登高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一、制度背景与目的为了保障登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事故风险,特制定该登高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登高作业的操作流程,强化安全意识,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登高作业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工程师、技术人员、维修人员等。
三、作业前的准备工作1. 资质要求:从事登高作业的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证书,并经过相关培训,掌握相关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2. 设备检查:作业前必须对所使用的安全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各项设备完好、有效,并定期维护保养。
3. 通信设备:在登高作业过程中,必须保持与其他人员的及时沟通,确保能够迅速救援和报警。
4. 预测天气状况:提前了解天气预报,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四、登高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措施1. 强制佩戴安全帽:登高作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严格佩戴安全帽,保护头部安全。
2. 安全绳索使用:在登高作业过程中,必须正确使用安全绳索,确保人员的安全。
3. 安全网的设置:根据不同的作业情况,在需要的位置设置安全网,避免物体掉落造成安全隐患。
4. 安全警示标识:在作业现场的明显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提醒他人注意安全。
5. 倾斜物体处理:在登高过程中遇到倾斜物体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安全,如用支撑物支持倾斜物体。
6. 明确作业边界:划定登高作业的边界,防止非相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避免发生意外。
7. 防止滑倒:在登高作业过程中,严禁将材料和工具随意堆放,确保作业环境干净整洁,避免滑倒风险。
8. 防电击措施:作业现场必须符合相关电气安全标准,确保安全用电,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五、作业后的安全措施1. 安全设备的归位和整理:作业结束后,必须将使用的安全设备妥善归位并整理,确保下次使用时能够正常使用。
2. 休息和饮食:工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根据需要合理调整工作和休息时间,保证精神状态良好。
3. 作业成果及时提交:作业结束后,必须及时将作业成果提交给相关负责人,以便进行验收和后续处理。
登高作业安全管理规定(4篇)
![登高作业安全管理规定(4篇)](https://img.taocdn.com/s3/m/580df171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38.png)
登高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登高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保障登高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从事登高作业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登高作业是指在梯子、脚手架、爬梯、高空吊篮等设备上从事高处作业的活动。
登高作业包括修建、维修、清洁、安装等工作。
第四条登高作业人员应具备身体健康、业务熟练等条件,并经过相关培训合格后方可从事登高作业。
第五条登高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佩戴安全帽、防滑鞋、安全带等,并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登高设备和工具。
第六条登高作业必须在天气良好的条件下进行,避免在暴雨、强风等恶劣天气进行高处作业。
第二章登高作业人员第七条登高作业人员必须按照规定进行体检,并持有健康证明方可从事登高作业。
第八条登高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熟练掌握登高作业的技能和安全知识。
培训内容包括登高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安全防护措施等。
第九条登高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体能训练,确保能够适应高处作业的体力要求。
第十条登高作业人员必须自觉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严禁违规操作,确保自身的安全以及他人的安全。
第三章登高设备和工具第十一条登高设备和工具必须经过质量检测,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规定方可使用。
第十二条登高设备和工具必须定期进行维护、检修和更新,确保其安全可靠。
第十三条登高设备和工具的使用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熟练掌握其正确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知识。
第四章登高作业安全措施第十四条登高作业人员必须佩戴符合安全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等。
第十五条登高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工作要求正确穿戴个人防护装备,严禁擅自解除或改变个人防护装备。
第十六条登高作业必须设置专人监护,确保登高作业人员的安全。
第十七条登高作业过程中必须设置合理的警示标志和警示牌,提醒他人注意安全。
第十八条登高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工作要求进行安全交底和作业票的填写。
第五章突发事件处理第十九条登高作业过程中如发生事故,必须立即停止作业,组织人员进行救援和抢救。
施工现场登高作业安全管理规定(3篇)
![施工现场登高作业安全管理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bd4447a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71.png)
施工现场登高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施工现场登高作业的安全管理,确保人身安全和工程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进行登高作业的施工现场,包括建筑施工、装修施工、维修维护等工程项目。
第三条登高作业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和规范,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作业质量,严禁违反规定从事危险行为。
第四条施工现场应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协调和监督施工现场登高作业的安全工作。
第五条对于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登高作业场所、设备等,必须进行整改或报废,确保作业的安全可靠。
第二章作业人员管理第六条登高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有效的操作证书,方可从事相关作业。
第七条登高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作业规程和操作规范,确保自身安全和工作质量。
第八条登高作业人员必须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等,并按照规定正确佩戴使用。
第九条登高作业人员必须经过身体健康检查,确保身体状况符合登高作业要求。
第十条登高作业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三章施工现场管理第十一条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告示牌,警示作业人员注意安全。
第十二条施工现场应划分合理的工作区域,禁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第十三条施工现场应进行定期检查,检测作业设备和场所的安全性能,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
第十四条施工现场应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人员,确保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及时救治和处理。
第十五条施工现场应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提高安全应急处理能力。
第四章设备管理第十六条登高作业所使用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质量要求,经过检测合格方可使用。
第十七条登高作业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第十八条登高作业设备的使用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设备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注意事项。
第十九条登高作业设备应配备有效的防护装置,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登高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四篇)
![登高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6b90c88d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b6.png)
登高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登高作业是指在高处进行各类操作、维护、检修、清洁、安装等工作的活动。
由于高处作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为了保障登高作业人员的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制定登高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规范登高作业过程、选派合格人员、加强培训、提供安全设备等方面,详细阐述登高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节:规范登高作业过程1.严格作业计划:在进行登高作业前,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包括作业区域、作业时间、作业内容等,并由项目经理批准后执行。
2.评估风险:在制定作业计划时,必须评估登高作业的各种风险,如坠落、触电、物体打击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应对。
3.明确工作责任:确定登高作业人员的工作责任和职责,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确保各项工作有人负责、有章可循。
第二节:选派合格人员1.健康状况:选派登高作业人员时,必须确保其身体健康,无肢体残障和患有严重疾病,不得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
2.工作经验:优先选择有登高作业经验的人员,熟悉登高作业的各项规定和操作方法,具备解决常见问题和处理应急情况的能力。
3.技术能力:登高作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够熟练操作登高作业所需的设备和工具。
第三节:加强培训1.基础培训:新进登高作业人员必须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包括登高作业安全规范、设备使用方法、风险评估等内容,通过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登高作业。
2.专项培训:根据登高作业的特殊需求,进行专项培训,如维修织网作业、高空清洁作业、吊塔安装作业等,确保登高作业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和技巧。
3.定期复训:定期对登高作业人员进行复训,强调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提高登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四节:提供安全设备1.个人防护设备:提供合格的个人防护设备,包括安全帽、防滑鞋、安全带等,确保登高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的个人安全。
2.工作平台和设施:确保登高作业区域的工作平台和设施的安全可靠,并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登高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登高作业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3ff046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70.png)
登高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登高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提高登高作业作业效率,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安全责任1.公司领导应安排专责人员负责登高作业安全管理,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并组织培训。
2.登高作业人员应遵守相关管理制度,履行好安全责任。
三、登高作业培训1.公司应针对登高作业人员不定期进行一次安全培训,内容包括登高作业操作规范、安全操作技能等。
2.新员工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登高作业岗位。
四、登高作业准入管理1.登高作业人员需经过专门体检,并持有合格的健康证明方可从事该项工作。
2.登高作业人员需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书方可从事该项工作。
五、登高作业装备与工具1.登高作业人员应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滑鞋、防护眼镜等。
2.登高作业人员应携带符合要求的工具,包括登高绳索、安全带、登高脚手架等。
六、登高作业前期准备1.登高作业人员应在作业前与作业地点负责人进行交底,了解作业区域的环境、安全风险等,并参与安全风险评估。
2.登高作业人员应检查登高绳索、安全带等装备是否完好无损,并进行相应的维护。
七、登高作业操作规范1.登高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并且严禁违章作业。
2.登高作业人员应在上下楼梯时手握扶手,并注意脚下安全。
八、协同作业管理1.登高作业人员应与其他相关岗位人员密切配合,确保协同作业安全。
2.登高作业人员应与其他岗位人员保持沟通,及时报告作业进展和遇到的问题。
九、应急处置1.登高作业人员应熟悉应急救援设备的使用方法,并知道作业区域的逃生通道。
2.登高作业人员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应立即报告上级并按照紧急预案进行处置。
十、安全管理及违章处理1.公司应对登高作业进行定期巡查和检测,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
2.对违反安全规定的登高作业人员,应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并记录。
十一、附则1.本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2.本管理制度的修改或废止需经公司领导批准。
登高作业安全管理制度(5篇)
![登高作业安全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57c8e78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e4.png)
登高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建立高处作业程序2、范围:适用于公司登高作业3、责任者:安全部、登高作业单位4、程序:1)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的一切高处作业。
2)高处作业的定义:化工企业内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两米以上(含两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为高处作业。
虽然在两米以下,但在作业地段坡度大于____度的斜坡下面或附近有洞、升降口、坑、井、沟和风雪袭击、机械震动、设备和管道易泄漏或有可能排放有害气体、液体、熔融物或有转动机械及其他易伤人的物体等,应视为高处作业。
A)一般高处作业分级:a)高处作业高度在2-5m时,为一级高处作业。
b)高处作业高度在5-15m时,为二级高处作业。
c)高处作业高度在15-30m时,为三级高处作业。
d)高处作业高度在30m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B)特殊高处作业。
a)在阵风风力六级(风速10.8m/s)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强风高处作业。
b)在高温或低温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异温高处作业。
c)降雨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雨天高处作业。
d)降雪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雪天高处作业。
e)室外完全采用人工照明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夜间高处作业。
f)在接近或接触带电的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带电高处作业。
g)在无立足或无牢靠立足的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悬空高处作业。
h)对突然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进行抢救的高处作业,称为抢救高处作业。
i)4.2.3在化工企业内下列情况为化工工况高处作业:j)凡是框架结构化工生产装置,虽有护栏,但工作人员进行非经常性作业时有可能发生意外的视为高处作业。
k)在无平台、护栏的塔、釜、炉、罐等化工设备、架空管道、汽车、特种集装箱上进行作业时视为高处作业。
l)在高大塔、釜、炉、罐等化工设备内进行登高作业视为高处作业。
m)作业下部或附近有排液沟、排放管、液体贮池、熔融物或在易燃、易爆、易中毒区域等部位登高作业视为部位登高作业。
3)化工企业高处作业必须做到:a)高处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执行____《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中有关规定、化工部颁发的《安全管理制度》第十二章第四节及当地劳动部门制定的有关高处作业的安全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高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为确保在登高作业活动中,作业员工的生命安全,防止发生登高作业安全事故,制定本规定。
1、范围
距离基准地面超过2m的登高作业。
2 、职责
2.1作业部门负责人,为登高作业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登高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的有效执行。
2.2 作业现场负责人,应熟悉现场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对登高作业安全负直接责任。
2.3安全管理员,适时把握危险源并实施防范策划,督办日常登高作业的安全工作。
3 、管理内容与要求
3.1 总体要求
(1)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适时组织宣传教育,使员工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树立安全保护意识。
(2)从事登高作业的人员必须身体健康良好,患有有关禁忌症(如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及其他不适宜高空作业)的人员,禁止从事相关登高作业。
(3)加强日常性的安生生产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对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应及时上报。
(4)登高作业必须按规定办理《登高作业证》,并落实好相关安全措施后方可作业。
(5)凡在距离地面2米以上进行的作业,都属于高空作业。
所有高空作业者,不论任何工种、作业时间、地点、时限,均应执行本规定。
3.2 高空作业安全规定
3.2.1高空作业分级
只要从事在坠落高空离基准面2米(含2米)以上或有坠落可能存在的工作,均称高空作业。
高空作业分为三级:(1)一级高空作业:高空作业高度在2米―5 米。
(2)二级高空作业:高空作业高度在5米―15米。
(3)三级高空作业:高空作业高度在15米―30米。
(4)特级高空作业:高空作业高度在30米以上。
4.2.2高空作业场地要求
(1)确保有足够的工作场地和空间。
(2)操作平台上应显著地标明容许荷载值。
操作平台上人员和物料的总重量,严禁超过设计的容许荷载。
(3)操作平台有开口部的,要安装扶栏或安全网;
(4)确保作业区域充足的光亮度。
3.2.3高空作业人员防护要求
(1)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必须身体健康良好,患有高血压、心脏病、严重贫血、癫痫病以及其他不适于高空作业
的人员,禁止从事高空作业。
(2)在工作区的每个人都要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用具,(工作服、安全帽、安全鞋等)。
(3)发现高空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有缺陷或隐患时,应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应停止作业。
3.2.4设施设备的选择要求
(1)所有高空作业人员,要求穿软底防滑鞋,不准穿硬底鞋,一律使用安全带。
所使用的安全带必须完好并适合于该项工作的特殊工作要求,并正确使用,一般采取高挂底用方式,配有的短绳必须用尼龙或强度相当的材料制作,短绳的长度必须能够调节。
(2)所使用的梯子,应保证踏板完好无损,无缺陷及开裂现象,立脚无弯曲变形;登高单梯只允许1人操作,支设角度60-70度为宜,梯子下脚要采取防滑措施;支设人字梯时,两梯夹角40度,同时两梯要固定牢固,移动时禁止上面站人。
(3)施工现场应使用符合要求的钢管脚手架,不得使用竹木脚手架。
(4)使用的安全帽应经检验合格。
3.2.5高空作业实施要求
(1)作业现场要按规定设置足够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标志必须醒目,并得到妥善保护。
地面人员禁止在高空作
业区的正下方停留或通行。
进行高空作业前必须先将下方的易燃、易爆物品移至安全地带,还应采取措施,确保割下的金属或火花不致伤人或引起火灾事故。
(2)高空作业前,操作者必须对所有高空作业器具的有效性进行确认。
进行高空作业的工人,应配备工具袋。
高空作业使用的小型工具,均应装入工具袋内,不准在钢管或脚手架、建筑物上乱放工具。
(3)离地面2m以上高度作业人员,应系上符合要求的安全带。
登高作业前应仔细检查登高工具和安全用具,如安全帽、安全带、梯子、跳板、脚手架等,如有不符合要求的应立即改进或拒绝登高作业。
高空作业现场应指定专门监护人员,监督高空作业人员遵守规章制度,防护高空作业人员的安全,发现危险情况时责令其停止作业。
(4)其他人员尽量不进入高空作业区,如确实需要进入,进入前必须戴好安全帽。
(5)作业人员衣着要灵便,禁止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
(6)使用梯子登高作业时,梯子的闭锁部件应完好,底部坚实防滑。
(7)凡遇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停止在户外高空作业:雷、雨、闪电,六级以上大风,钢管雨水未干,及可能发生危险的其他情况;当上述情况过后,必须经公司安环部负责
人和有关设备部负责人检查各种作业设备,确认后方可作业。
高空作业要与架空电线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
(8)夜间高空作业应有充足的照明。
用电设备维修需
高空作业前应先切断电源,如确实需带电作业,需同时有两个人在场方可作业。
(9)高空作业现场,应划出危险禁区,设置明显标志,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高空作业严禁上下投掷工具、材料和杂物等,所用工具套(袋)内,有防止坠落的措施。
特殊情况下,如必须从高空向地面抛掷物件时,地面必须有人看管,以确保不伤害他人和损坏设备。
在同一坠落平面上,应尽量避免上、下层同时作业,如无法避免时,中间应有隔离防护措施,且上层不准堆放工具、物件。
(10)在2米以上高空焊接时,必须找适当的位置挂好安全带。
确实无处挂安全带,又无其他方法解决时,则应做好其他防护措施,至少有两人在场,确保安全操作。
(11)高空作业所用小型机具(如手拉葫芦、千斤顶等)应找适当位置放好,并用绳索、铅丝捆绑牢靠。
(12)站在跳板上工作时,不得站在跳板的端头。
在同一跳板上的作业人员不得超过2人。
(13)高空作业的沿口、孔洞处,应设置护栏和标志,防止失足踏空。
(14)严禁在高空作业时嬉笑打闹,严禁在高空作业区
睡觉。
3.2.6高空作业审批要求:高空作业必须由实施部门向安监负责部门申请,办理登高作业审批手续,“登高作业证”由安管员负责填写,分级审批。
一级高空作业由主管领导和安全主要负责人负责审批;二级高空作业由安监主管部门负责人审批;三级及特级高空作业由矿长负责审批;安管员负责现场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