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配方及贴敷方法-三伏贴炙粉之欧阳光明创编
三伏贴的配方收集
三伏贴的配方收集哮喘三伏贴配方:取穴:肺俞、百劳、膏肓。
药物:白芥子、延胡索各30克,甘遂、细辛各15克,麝香1.5克,生姜汁适量。
治法:将前四味药共研成细末,使用时将药末加入鲜姜汁调匀,做成药饼备用。
于夏季三伏天进行敷贴,临用前将药饼放于消肿止痛贴上湿贴肺俞、百劳、膏肓或檀中穴,约4-6小时,局部皮肤灼辣,发红而未起水泡时除去。
每伏贴一次,三年为一个疗程。
寒症无痰哮喘:细辛5、白芥子6、元胡6、制甘遂3,共为细末。
姜汁调和湿贴肺腧,定喘穴。
寒有痰哮喘:皂荚3、白芥子6、元胡6、细辛6,共为细末。
姜汁调和湿贴肺腧,定喘穴。
虚寒性便秘三伏贴配方:取穴:神阕、足三里、气海。
药物:巴豆2克,吴茱萸6克,肉桂3克,生姜汁少许。
治法:前三味混合研为细末,与姜汁调和如泥膏,制成小圆饼三个。
将药饼放于消肿止痛贴上湿贴于穴上。
一般12--24小时气通便下即愈。
揭药后局部出现水泡,对症处理。
风湿性关节炎药物:毛莨、白芥子、老虎草、独蒜头任选一种。
取穴选择:肩周炎选肩三井。
肘关节曲池、尺泽穴。
下肢及膝关节选足三里、阳陵泉、绝骨。
肩关节也可用疼痛通用方加姜汁调和。
高血压三伏贴配方:取穴:神阕、涌泉。
药物:吴茱萸60克,槐花30克,珍珠母30克,米醋适量。
过敏性鼻炎三伏贴配方:取穴:肺俞、百劳、膏肓。
药物:白芥子5克,细辛,甘遂,玄胡各2克,麝香1.5克,姜汁适量。
胃病:1.遇寒则痛:生附子、苦丁茶、炮川乌、白芷、白胡椒共为细末,大蒜汁贴上脘穴和足三里。
2.遇热则痛:连翘,檀香共为细末,姜汁调和湿贴中脘足三里。
感冒:阳虚感冒:制附子,肉桂取6克,蜂蜜调和贴双肺腧12-24小时。
风寒感冒:炙麻黄,白芥子,细辛,杏仁,干姜共为细末,蜂蜜调和贴肺腧大椎穴。
注意事项:1、贴敷对象为6个月以上儿童及成人;2、敷贴期间,忌烟、酒、生冷、油腻、辛辣之品;3、贴敷之后可能在皮肤上留下中药的沉着,用湿毛巾擦拭即可;4、贴敷时间:成人4—6小时,儿童1-2小时;5、谨遵医嘱。
三伏贴配方之欧阳法创编
三伏贴配方时间:2021.03.09 创作:欧阳法三伏贴的配方已进入三伏节气,正是三伏贴冬病夏治的时候,那么,三伏贴的配方都有哪些呢?下面我们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三伏贴的配方。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三伏贴配方。
药物组成: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作为基本处方,可结合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
配伍加减常用的药物有麝香、麻黄、肉桂、小茴香等。
药材炮制:白芥子、延胡索、甘遂和细辛采用道地药材,且均用生药,其中生白芥子可以加强对其他药物的透皮吸收作用。
由于白芥子外用可使皮肤发热、发红,甚至起泡。
临床上可以适当调整白芥子在药物中的配伍比重,既可以保证临床疗效,又可以保障用药的安全性。
贴敷时机: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如果中伏为20天,间隔10天可加贴1次)。
在三伏期间也可进行贴敷,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7~10天。
疗程: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
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贴敷部位:肺俞是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基本穴位,主要配伍穴位有膻中、大椎、定喘、膏肓,临床应用中可以结合中医辨证论治选用心俞、膈俞、肾俞、脾俞等穴位。
二、支气管哮喘三伏贴配方。
药物组成:虚贴方:黄芪、苍术、沉香、肉桂、补骨脂等。
温阳驱寒方:白芥子、细辛、甘遂、干姜、仙灵脾、延胡索、小茴香。
药材炮制:上述药物均采用道地药材,药物均采用生药。
药物用量按一定比例确定。
实施时间:头伏开始,隔7天贴1次,至末伏止,连贴3年。
实施方法虚贴方:属肺虚、脾虚、肾虚患者选用。
选择肺俞(双侧)、脾俞(双侧)、肾俞(双侧)、心俞(双侧)、定喘(双侧)。
肺虚者加太渊穴(双侧),脾虚者加足三里(双侧),肾虚者加太溪(双侧)。
温阳驱寒方:脾肾阳虚患者可选用。
选择肺俞(双侧)、脾俞(双侧)、肾俞(双侧)、膈俞(双侧)、气海(双侧)。
三、小儿哮喘三伏贴配方。
药物组成: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肉桂,其比例为4∶4∶2∶2∶1 。
三伏贴配方
三伏掀配圆之阳早格格创做三伏掀的配圆已加进三伏节气,正是三伏掀冬病夏治的时间,那么,三伏掀的配圆皆有哪些呢?底下咱们简朴介绍几种罕睹的三伏掀的配圆.一、缓性阻塞性肺徐病三伏掀配圆.药物组成:以黑芥子、延胡索、苦遂、细辛、死姜动做基础处圆,可分离既往的临床体味战天域特性等举止加减.配伍加减时常使用的药物有麝香、麻黄、肉桂、小茴香等.药材炮造:黑芥子、延胡索、苦遂战细辛采与讲天药材,且均用死药,其中死黑芥子不妨加强对于其余药物的透皮吸支效率.由于黑芥子中用可使皮肤收热、收黑,以至起泡.临床上不妨适合安排黑芥子正在药物中的配伍比重,既不妨包管临床疗效,又不妨包管用药的仄安性.掀敷时机:普遍正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的初、中、终伏的第一天举止掀敷治疗(如果中伏为20天,隔断10天可加掀1次).正在三伏功夫也可举止掀敷,每二次掀敷之间隔断7~10天.疗程:连绝掀敷3年为一疗程.疗程中断后,患者不妨继承举止掀敷,以坚韧或者普及疗效.掀敷部位:肺俞是冬病夏治穴位掀敷的基础穴位,主要配伍穴位有膻中、大椎、定喘、膏肓,临床应用中不妨分离中医辨证论治采存心俞、膈俞、肾俞、脾俞等穴位.二、支气管哮喘三伏掀配圆.药物组成:真掀圆:黄芪、苍术、重香、肉桂、补骨脂等.温阳驱热圆:黑芥子、细辛、苦遂、搞姜、仙灵脾、延胡索、小茴香.药材炮造:上述药物均采与讲天药材,药物均采与死药.药物用量按一定比率决定.真施时间:头伏启初,隔7天掀1次,至终伏止,连掀3年.真施要领真掀圆:属肺真、脾真、肾真患者采用.采用肺俞(单侧)、脾俞(单侧)、肾俞(单侧)、心俞(单侧)、定喘(单侧).肺真者加太渊穴(单侧),脾真者加脚三里(单侧),肾真者加太溪(单侧).温阳驱热圆:脾肾阳真患者可采用.采用肺俞(单侧)、脾俞(单侧)、肾俞(单侧)、膈俞(单侧)、气海(单侧).三、小女哮喘三伏掀配圆.药物组成:黑芥子、延胡索、苦遂、细辛、肉桂,其比率为4∶4∶2∶2∶1 .掀敷时机:普遍正在每年三伏天举止,每二次掀敷之间隔断二天,1个疗程共掀10次.疗程:每年掀敷1个疗程,连绝掀敷3年.掀敷部位:普遍以经穴为主,临床时常使用的穴位有单侧肺俞、心俞、膈俞六个穴位.临床可根据辨证,肺气真者加膏肓、膻中;脾气真者加脾俞、闭元;肾气真者加肾俞、定喘.四、咳喘灵膏药三伏掀配圆 .药物组成:苏合香、紧脂粉、麝香、龙脑、川贝、冬虫夏草等死药.功能:止咳祛痰、解痉仄喘、扶正祛邪、坚韧免疫力.适用范畴:对于慢缓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哮喘、肺气肿、肺心病、易感冒.特性:掀敷穴位,起到针刺穴位引药透里,直达病灶.坚韧抗过敏,抗病毒功能.使用便当,无毒副效率.掀敷本膏药不效率其余药物疗效. 有当即止咳仄喘的功能.也有“冬病夏治”防止效率. 掀敷力强,四季符合疗效长期,有较佳天近期与近期疗效.掀敷要领:将膏药搁正在能加热的锅或者壶)盖上头加热至硬,挤压匀称,掀启掀正在所需要的穴位上佳可(忌火烤).(洗澡可掀下,洗完后再照本位掀上).前胸横掀覆盖(膻中、华盖)穴位,后背横掀覆盖肺俞(单穴)、定喘(单穴)穴位.前后共时掀敷.药效可持绝三至六日,连用三次为一疗程,普遍一至三疗程可病愈.五、哮喘饼天灸法三伏掀配圆 .与穴:肺俞、百劳、膏肓 .药物:黑芥子、延胡索各30克,苦遂、细辛各15克,麝香1.5克,死姜汁适量.治法:将前四味药共研成细终,麝香另研终侯用.使用时将药终加进陈姜汁调匀,搞成六个药饼备用.于夏季三伏天举止敷掀,临用前将麝香终0.3克搁于每个药饼的中间,而后将药饼搁于肺俞、百劳、膏肓六穴,中加胶布牢固,约二小时,局部皮肤灼辣,收黑而已起火泡时与消.每伏掀一次,三年为一个疗程.备注:不麝香时可用公丁香代替.六、真热性便秘三伏掀配圆 .与穴:神阕、脚三里、气海 .药物:巴豆2克,吴茱萸6克,肉桂3克,死姜汁少许.治法:前三味混同研为细终,与姜汁调战如泥膏,造成小圆饼三个.将药饼搁于火上烘热.分别敷掀于穴上,中用绷布牢固.药饼热后再烘再掀.普遍12--24小时气通便下即愈.掀药后局部出现火泡,紧需涂以紫药火,任其自止吸支.七、风干性闭节炎三伏掀配圆 .与穴:直池、脚三里、中闭、阳陵泉、绝骨药物:毛莨、黑芥子、老虎草、独蒜头任选一种.八、下血压三伏掀配圆 .与穴:神阕、涌泉 .药物:吴茱萸60克,槐花30克,珍珠母30克,米醋适量.九、过敏性鼻炎三伏掀配圆与穴:肺俞、百劳、膏肓 .药物:黑芥子5克,细辛,苦遂,玄胡各2克,麝香1.5克,姜汁适量.注意事项:1、掀敷对于象为6个月以上女童及成人;2、敷掀功夫,忌烟、酒、死热、油腻、辛辣之品;3、掀敷之后大概正在皮肤上留住中药的重着,用干毛巾揩拭即可;4、掀敷时间:成人4—6小时,女童1-2小时;5、谨遵医嘱.掀敷的符合症主要有:支气管哮喘,缓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缓性咳嗽,反复感冒,缓性鼻炎,缓性吐炎等多种肺系徐病;风干与类风干性闭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缓性胃肠炎,缓性胃炎,胃痛,溃疡病,缓性背鼓;小女厌食、遗尿;真热头痛、颈肩腰腿痛、胸背痛、痛经等真热性的徐病亦可掀敷.不相宜掀敷的情况有:肺炎及多种熏染性徐病慢性收热期;对于掀敷药物非常敏感,特殊体量及交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掀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妊娠期妇女、心净起搏器植进术后患者.掀敷后的反应主要有:1.掀敷后局部皮肤微黑或者有色素重着、沉度搔痒均为仄常反应,不效率疗效.2.掀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易忍、灼热、痛痛感觉时,应坐时与下药膏,克制抓挠,不宜专断涂抹药物,普遍可自止痊愈.3.若皮肤出现黑肿、火泡等宽重反应,需即时皮肤科便医.三伏掀是中医治徐病宝贝,通过三伏掀不妨防止战治疗冬天爆收的徐病,请正在医死指挥下精确使用三伏掀.。
三伏贴方子
三伏贴方子
关于《三伏贴方子》,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伏贴是夏季很普遍的一种特点治疗法,主要是对一些病症做到医治的实际效果,另外还不必担心对人体危害,由于它是中药方剂的一部分,可是第1次用新式治疗方法的情况下,惦记着有全层面的掌握,那样会对病况有非常大的协助,最先三伏贴的药方到底是如何的,它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三伏贴的秘方有什么
三伏贴的秘方
1、哮喘
选穴:肺俞穴、百劳、膏肓。
药品:白芥子、延胡索各30克,甘遂、细辛各15克,血竭1.5克,生姜汁适当。
2、阴虚内热性便秘
选穴:神阕、足三里、气海穴。
药品:巴豆2克,吴茱萸6克,肉桂粉3克,生姜汁少量。
3、风湿性关节炎
选穴:曲池、足三里、外关、阳陵泉穴、绝骨。
药品:毛莨、白芥子、老虎草、独大蒜随意选择一种。
4、高血压
选穴:神阕、涌泉。
药品:吴茱萸60克,海棠花30克,珍珠母30克,白醋适当。
5、过敏性鼻炎
选穴:肺俞穴、百劳、膏肓。
药品:白芥子5克,细辛、甘遂、玄胡各2克,血竭1.5克,生姜水适当。
这些人不可以应用三伏贴
1、肺炎及多种多样感染病症亚急性发热期;
2、对贴敷药品极其比较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病人;
3、贴敷穴道部分皮肤有溃破者;
4、怀孕期女性;
5、糖尿病人;
6、肿瘤病人等。
中医三伏贴药物配方
中医三伏贴药物配方中医三伏贴药物配方北京健康新闻中心2015-07-27 11:09:18针灸科呼吸科中医阅读(1560)评论(0)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举报中医三伏贴药物配方,三伏贴现在是全国中医应该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以下就是中国国际生命医学工程院附属北京华军中医院中医专家总结了几种常用的三伏贴的主要配方,供大家参考使用:于三伏天上午11时以前为佳,因此时阳气生发。
初、中、末伏各贴药1次,连贴三年。
药物配方:1、哮喘取穴肺俞、百劳、膏肓药物白芥子延胡索各30克,甘遂、细辛各15克,麝香1.5克,生姜汁适量。
2、虚寒性便秘取穴神阕足三里气海药物巴豆2克,吴茱萸6克,肉桂3克,生姜汁少许。
3、风湿性关节炎取穴曲池足三里外关阳陵泉绝骨药物毛莨、白芥子、老虎草、独蒜头任选一种。
4、高血压取穴神阕涌泉药物吴茱萸60克,槐花30克,珍珠母30克,米醋适量。
5、过敏性鼻炎取穴肺俞百劳膏肓药物:白芥子5克,细辛甘遂玄胡各2克,麝香1.5克,姜汁适量。
*一、哮喘饼天灸法主治:寒痰咳喘,喘息气促,吐清稀白色痰涎,喉间痰鸣有声,伴有恶寒、咳嗽。
舌淡苔润白,脉滑。
取穴:肺俞、百劳、膏肓药物:白芥子延胡索各30克,甘遂、细辛各15克,麝香1.5克,生姜汁适量。
治法:将前四味药共研成细末,麝香另研末喉用。
使用时将药末加入鲜姜汁调匀,做成六个药饼备用。
于夏季三伏天进行敷贴,临用前将麝香末0.3克放于每个药饼的中间,然后将药饼放于肺俞、百劳、膏肓六穴,外加胶布固定,约两小时,局部皮肤灼辣,发红而未起水泡时除去。
每伏贴一次,三年为一个疗程。
备注:没有麝香时可用公丁香替代。
二、虚寒性便秘巴萸桂饼天灸法主治:虚寒性便秘,大便反复秘结,气短乏力,腹部寒冷,手足欠温,精神疲乏。
舌质淡、苔薄,脉细弱无力。
取穴:神阕足三里气海药物:巴豆2克,吴茱萸6克,肉桂3克,生姜汁少许。
三伏贴配方大全不同病症配方有所区别
三伏贴配方大全不同病症配方有所区别三伏贴配方大全三伏贴配方主要是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麝香、麻黄、肉桂、小茴香、黄芪、苍术、沉香、肉桂、冰片、川贝等。
在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期间,利用夏季天气炎热、人体阳气充沛、气血旺盛、毛孔扩大的有利时机,进行穴位贴敷,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内分泌、增强体质、祛除寒邪,从根本上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达到祛病、防病、养生的功效。
不过,具体配方及比例要依据病症而定。
三伏贴针对于不同的人群,不一样的病症,都有不同的配方。
1、虚寒性便秘三伏贴配方配方:巴豆2克,吴茱萸6克,肉桂3克,生姜汁少许。
取穴:神阕、足三里、气海。
治法:前三味混合研为细末,与姜汁调和如泥膏,制成小圆饼三个。
将药饼放于火上烘热。
分别敷贴于穴上,外用绷布固定。
药饼冷后再烘再贴。
一般12--24小时气通便下即愈。
揭药后局部出现水泡,紧需涂以紫药水,任其自行吸收。
2、支气管哮喘三伏贴配方虚贴方:黄芪、苍术、沉香、肉桂、补骨脂等。
温阳驱寒方:白芥子、细辛、甘遂、干姜、仙灵脾、延胡索、小茴香。
实施方法:虚贴方:属肺虚、脾虚、肾虚患者选用。
选择肺俞(双侧)、脾俞(双侧)、肾俞(双侧)、心俞(双侧)、定喘(双侧)。
肺虚者加太渊穴(双侧),脾虚者加足三里(双侧),肾虚者加太溪(双侧)。
温阳驱寒方:脾肾阳虚患者可选用。
选择肺俞(双侧)、脾俞(双侧)、肾俞(双侧)、膈俞(双侧)、气海(双侧)。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三伏贴配方配方: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作为基本处方,可结合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
配伍加减常用的药物有麝香、麻黄、肉桂、小茴香等。
贴敷部位:肺俞是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基本穴位,主要配伍穴位有膻中、大椎、定喘、膏肓,临床应用中可以结合中医辨证论治选用心俞、膈俞、肾俞、脾俞等穴位。
4、小儿哮喘三伏贴配方配方: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肉桂,其比例为4∶4∶2∶2∶1 。
贴敷部位:一般以经穴为主,临床常用的穴位有双侧肺俞、心俞、膈俞六个穴位。
三伏贴全攻略(冬病夏治、适应证和穴位图解)
三伏贴全攻略(冬病夏治、适应证和穴位图解)导言:夏季人体气血流通旺盛,药物最容易吸收,而三伏期间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进行贴敷治疗,最易恢复和扶助人体的阳气,加强防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由于是在三伏天做穴位敷贴治疗,故称为“三伏贴”。
一、冬病夏治·三伏贴三伏贴,是基于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也是冬病夏治的方法之一。
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穴位帖敷、针刺、药物内服等,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中医认为冬天人体气虚、阳气不足,像老慢支、哮喘等疾病往往在冬天诱发或加重,称这些病为“冬病”。
夏季人体气血流通旺盛,药物最容易吸收,而三伏期间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进行贴敷治疗,最易恢复和扶助人体的阳气,加强防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由于是在三伏天做穴位敷贴治疗,故称为“三伏贴”。
二、敷贴,抓住最佳时机每一伏的第一天,是敷贴的最佳时机错过了这天,头伏内无论哪天贴,效果也都可以,患者只要在接下来的二伏、三伏对应的日子贴敷就行。
每10天贴1次最好是连续贴3次,为1个疗程,并且连续贴3年。
三伏贴一般在头伏、二伏、三伏的第一天上午11时以前贴完药饼。
上午11点到下午1点是午时,中医认为此时人的穴位、毛孔充分张开,若刚贴完药饼,药力最容易渗透到体内。
2018年头伏第一天为7月17日,中伏第一天为7月27日,末伏第一天为8月16日。
三、三伏贴适应症三伏贴只适用于阳气不足、肺气虚弱、虚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类的疾病。
主要包含以下几类:呼吸系统疾病:易感冒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哮喘、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等。
三伏贴配方和三九贴配方成分
三伏贴配方和三九贴配方成分
三伏贴配方
主要成分有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麝香、麻黄、肉桂、小茴香、黄芪、苍术、沉香、肉桂、冰片、川贝等。
在一年之中最为炎热“三伏”期间,利用夏季天气炎热、人体阳气充沛、气血旺盛、毛孔扩大的有利时机,进行穴位贴敷,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内分泌、增强体质、祛除寒邪,从根本上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达到祛病、防病、养生的功效。
属冬病夏治。
三九贴配方
主要成分有白介子、延胡索、甘遂、细辛、肉桂、白术、苍术、生姜等。
在一年之中最为寒冷,人体阳气敛藏、阴气最为旺盛、气血运行缓慢,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以及防御功能和抵抗力大大降低,致使诸多疾病易犯的三九天。
进行穴位贴敷,以疏散风寒、温补肺肾,达到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止咳平喘、调和脏腑,达到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功效。
同时还能够对三伏贴疗效起到巩固和加强的作用,达到夏养三伏、冬补三九的目的。
属冬病冬防。
三九贴配方常用中药有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肉桂:
白介子:辛能入肺、温能化痰,有利气豁痰、温中开胃、散痛消肿辟恶之功。
延胡索:具有有镇痛、镇静、催眠作用。
甘遂:具有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细辛:具有祛风,散寒,行水,开窍
肉桂: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
三九贴配方用白芥子20克,延胡索20克,细辛10克、白术10克、肉桂10克、甘草10克,用打碎机打碎成粉,然后用老姜磨成姜汁(可以适当加点温开水),和粉末调匀成丸子,贴在穴位上。
贴的穴位是大椎、肺俞、膏俞、檀中、关元。
病情不同选择的穴位和穴位上的贴敷药膏也不一样。
三伏贴配方及贴敷方法
三伏贴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指在夏季三伏天,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故又称“三伏灸”、“三伏贴”。
此疗法源于中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的思想,具体方法源自《氏医通》的白芥子涂法,用于在秋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疾病,因其副作用少、费用低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老少咸宜等优点,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一种综合干预的方法,其效果与贴敷方药配伍、炮制、制剂工艺、贴治穴位、贴治时间,以及皮肤反应等均有一定关系。
为了保障这一疗法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规临床操作、指导广大患者科学就医,中国针灸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组织全国长期应用这种疗法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操作规研究》课题组(参加单位:中国针灸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省中医院、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医药大学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门医院、省中医院、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省中医院、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省中医院、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充分依据临床研究证据,根据临床使用的经验,制定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临床应用指导性意见草案,以供广大医生、患者参考使用。
适应病症主要用于在秋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肺系疾病。
重点推荐:1、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2、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3、小儿体虚易感冒者,反复呼吸道感染者;近年也有专家探索将其用于骨关节炎等疾病。
禁忌人群1、贴敷部位有皮肤创伤、皮肤溃疡、皮肤感染者;2、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3、瘢痕体质者;4、咳黄浓痰、咯血患者;5、医生认为不宜使用的患者。
慎用人群1、孕妇;2、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3、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恶性肿瘤的患者;4、病情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间;5、2岁以下婴幼儿,因无法确知孩子反应,必须密切观察婴幼儿的哭闹情况。
三伏贴的正确配方-三伏贴中药配方及剂量
三伏贴得正确配方三伏天将至,每年到这个时候市民最关心得就就是把握时机,在三伏天用三伏贴治疗自身得疾病,尤其就是对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支气管炎、体质虚弱易反复感冒得患者有很好得疗效.用过一次三伏贴得市民都有这样得疑惑,觉得三伏贴确实就是管用得,但却不知道三伏贴得确切配方就是什么,为什么能起到这样好得效果?下面就请中医肺病专家姚儒省给市民解答疑惑。
姚主任表示,三伏天就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得时候,气血趋于体表,通过运用三伏贴,在配方中使用一些幸温发散药物,调动人体阳气,能够有效祛除身体疾病。
ﻫ小儿哮喘三伏贴配方:ﻫ药物组成: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肉桂,其比例为4∶4∶2∶2∶1 。
ﻫ贴敷时机:一般在每年三伏天进行,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两天,1个疗程共贴10次。
疗程:每年贴敷1个疗程,连续贴敷3年。
ﻫ贴敷部位:一般以经穴为主,临床常用得穴位有双侧肺俞、心俞、膈俞六个穴位。
临床可根据辨证,肺气虚者加膏肓、膻中;脾气虚者加脾俞、关元;肾气虚者加肾俞、定喘。
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三伏贴配方:药物组成: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作为基本处方,可结合既往得临床经验与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配伍加减常用得药物有麝香、麻黄、肉桂、小茴香等。
药材炮制:白芥子、延胡索、甘遂与细辛采用道地药材,且均用生药,其中生白芥子可以加强对其她药物得透皮吸收作用。
由于白芥子外用可使皮肤发热、发红,甚至起泡。
临床上可以适当调整白芥子在药物中得配伍比重,既可以保证临床疗效,又可以保障用药得安全性。
贴敷时机: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得初、中、末伏得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如果中伏为20天,间隔10天可加贴1次).在三伏期间也可进行贴敷,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7~10天.疗程: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
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ﻫ贴敷部位:肺俞就是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得基本穴位,主要配伍穴位有膻中、大椎、定喘、膏肓,临床应用中可以结合中医辨证论治选用心俞、膈俞、肾俞、脾俞等穴位。
三伏贴配方及贴敷方法-三伏贴炙粉之欧阳组创编
三伏贴配方及贴敷方法摘自单桂敏“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
“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
“夏治”指夏季这些病情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季节,辩证施治,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目前,冬病夏治法临床主要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及风湿性关节炎等,多采用针灸、贴膏药、中药等综合方法,均取得了明显而持久的疗效。
冬主收藏,夏主升发。
冬季我们的汗毛孔是闭塞的,可以把元气锁住,到了春夏,汗毛孔开始张开,用冬病夏治的方式,可以把疾病通过有利时节排除体外,所以一般有寒症表现明显的疾病,您在这个季节艾灸,在春夏的时候会感觉更加寒冷,寒气重的会有一种透彻骨髓般的寒气。
这就是季节的关系,寒气排在体表的时候。
你就会有这样的感觉。
今年又快到了三伏了,就有网友问,阿姨您能不能加工一些三伏贴的药粉来卖,我们买不齐这些中药,同时也加工不细。
大家说得对,我原来买药找的是一家小的加工店加工的药粉,很粗糙,粘不到一起。
还是大的药粉加工厂家加工的好一些。
120目箩,加工的真细啊!这个药粉是使用姜汁调糊,制成一毛硬币大小,然后贴附在穴位上使用的。
有人一定会问,姜汁怎么制作呢?如果家中有蒜臼,可以把生姜切碎后,放在蒜臼里面捣碎,挤出里面的汁液,然后在用10克药粉和在一起,制成一毛钱银币大小的膏药,这时用医用胶布或伤湿膏贴敷。
现在超市里面也有卖现成的姜汁,如果里面没有其他添加剂,您也可以使用现成的。
(注意,有些人如果是伤湿膏或胶布过敏,请您选择脱敏胶布使用。
三伏灸灸法DIY详细攻略】三伏贴敷贴穴位图及三伏灸法
三伏灸灸法DIY详细攻略】三伏贴敷贴穴位图及三伏灸法冬病夏治"三伏贴"我们听得很多,也有不少人贴过,但是很多人搞不懂具体是贴在哪个位置和穴位,有些人甚至认为随便贴在背部就可以的,其实不然。
因为三伏贴是通过中药对人体穴位的刺激,激发经络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和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
因此,准确的穴位贴药是十分重要的,贴药不同的位置和穴位,防治的疾病不一样。
>>>冬病夏治三伏贴穴位贴敷疗法主要适合于身体阳虚的人,用于在秋、冬、春季容易反复发作或加重的慢性、顽固性疾病。
临床上重点适宜防治的疾病主要有久咳、哮喘、肺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鼻渊、鼻鼽、喉痹(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小儿体虚易感冒、反复咳喘(呼吸道感染);部分骨关节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三伏贴疗法既然是穴位贴敷,认准穴位当然很关键,那么,三伏贴都贴哪些穴位呢?穴位贴敷部位一般以人体的十二经及督脉腧穴为主。
治疗肺系疾病的常用穴位主要有肺俞、心俞、膈俞、膏肓、定喘、中府(均为双侧),每次选用3个腧穴(一般多选用前三个腧穴),若局部有破溃或者瘢痕,可以选择其他3穴;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辨证,可加取风门、脾俞、肾俞、足三里、大椎、天突、神阙、关元、中脘、内关等穴。
治疗骨关节病的常用穴位大椎、肝俞、脾俞、肾俞、命门。
另外,胃寒贴中脘,肾阳不足贴肾腧、命门,气血不足贴膈腧等穴位。
下面这几个穴位是几个三伏贴比较常用的穴位和功效,让我们一起探讨学习一下三伏贴贴的位置和穴位:>>>1、肺俞穴:肺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此穴主治疾病为:肺经及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等。
儿童可选用此穴。
2、大椎穴:大椎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此穴主治疾病为:咳嗽、五劳虚损、中暑等,益气壮阳。
3、膻中穴:膻中穴位于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冬病夏治--三伏帖配方
冬病夏治--三伏帖配方于三伏天上午11时以前为佳,因此时阳气生发。
初、中、末伏各贴药1次,连贴三年。
药物配方:1、哮喘取穴肺俞、百劳、膏肓药物白芥子延胡索各30克,甘遂、细辛各15克,麝香1.5克,生姜汁适量。
2、虚寒性便秘取穴神阕足三里气海药物巴豆2克,吴茱萸6克,肉桂3克,生姜汁少许。
3、风湿性关节炎取穴曲池足三里外关阳陵泉绝骨药物毛莨、白芥子、老虎草、独蒜头任选一种。
4、高血压取穴神阕涌泉药物吴茱萸60克,槐花30克,珍珠母30克,米醋适量。
5、过敏性鼻炎取穴肺俞百劳膏肓药物:白芥子5克,细辛甘遂玄胡各2克,麝香1.5克,姜汁适量。
并配合医师的调理服药,则有效率可达90%。
笔者应用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164例,取得满意的疗效,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64例均为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门诊患者,按照过敏性鼻炎诊断标准,164例患者均具有鼻塞、流水样鼻涕、打喷嚏及鼻痒等四大症状的诊断[3],年龄5~36岁,病程6个月~21年。
164例患者,传统三次治疗45例为疗效观察第一组,十次主穴敷贴治疗56例为第二组,十次辨证施贴治疗63例为第三组。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少食生冷食物,加强运动锻炼。
敷贴主穴为:大椎、天突、膻中。
药物的组成根据自拟经验方(炙麻黄、白芥子、细辛、桂枝尖、丁香等)。
第一组仅初伏、中伏及末伏三天敷贴治疗;第二组为两天一次连续敷贴十次治疗;第三组与第二组同十次治疗疗程外,并进行个体辨证施贴,气虚选肺脾肾俞,阴虚选三阴交,阳虚选命门等。
每次敷贴4~6 h。
1.3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疗程结束后,鼻炎四大症状消失,平素正常活动;显效:疗程结束后,鼻炎四大症状消失,正常活动后偶有部分症状出现,但不明显;有效:疗程结束后仍有部分症状,但明显减轻;无效:疗程结束后症状体征无好转。
2 结果见表1。
第一组痊愈6例(13.3%),显效9例(20%),有效17例(37.7%),无效13例(28.9%);第二组痊愈30例(53.6%),显效11例(19.6%),有效11例(19.6%),无效4例(7.1%)。
冬病夏治:三伏贴
冬病夏治:三伏貼夏天是一个炎热的季节,对于某些人来说,夏季的高温天气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
为了预防和治疗夏季疾病,人们常常采用一种传统的中草药治疗方法——三伏贴。
本文将介绍三伏贴的原理、制作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
三伏贴的原理三伏贴是一种通过贴贴敷中药的方式,将中药成分渗透到皮肤下,调节人体机能的传统疗法。
按照中医理论,人体经络与瘀血淤积有关,而三伏贴的作用就是通过散寒祛湿、活血止痛的作用,防止瘀血淤积,使经络畅通,从而减轻疼痛,缓解症状。
制作方法三伏贴的主要成分是中药,它具有独特的成分组成和药性,因此需要认真选择材料,制作方法如下:材料:川芎、当归、丹参、生地黄、三七、透骨草1.所有材料洗净,晒干;2.川芎、当归、丹参粉末以1:1:1的比例混合;3.生地黄、三七、透骨草也切成粉末;5.按照1:1:1的比例,将混合好的药材放在棉布或纱布中,制成大小合适的贴敷体。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三伏贴的使用方法很简单,在发病初期或患有急性病症时,将药材敷于患处,常常能很快减轻疼痛、缓解症状。
1. 清洗皮肤。
使用三伏贴前,需要先清洗患处皮肤,以避免污染药材。
2. 贴敷部位。
将贴敷体缠绕在患处,注意不要太紧。
如为关节疼痛,可缠绕在关节上。
如为肌肉疼痛,可将药材敷在疼痛处。
3. 时间控制。
初次使用三伏贴时,切勿长时间使用。
一般情况下,一次使用时间不应超过6小时,并在贴敷后擦去患处的汗水和残留的药物。
每日使用次数不应超过三次,避免频繁使用。
4. 注意保暖。
三伏贴敷在患处后可能会引起皮肤刺激、感觉热。
尤其是关节处,需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总之,三伏贴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治疗方法,它不仅能够缓解夏季疾病的症状,还能够起到保健作用,并且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但是,在使用三伏贴时也需要注意适应症和使用方法,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健康问题。
三伏贴的配方有哪些
三伏贴的配方有哪些中医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到了三伏节气对于很多疾病而言,都是非常不错的时机。
三伏贴在很多病症的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像慢性阻塞性肺、支气管哮喘、小儿哮喘都是典型的疾病。
因此,三伏贴的配方就成为了比较关注的问题。
那么,三伏贴的配方有哪些?下面咱们就来详细了解下吧。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三伏贴配方药物组成: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作为基本处方,可结合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
配伍加减常用的药物有麝香、麻黄、肉桂、小茴香等。
药材炮制:白芥子、延胡索、甘遂和细辛采用道地药材,且均用生药,其中生白芥子可以加强对其他药物的透皮吸收作用。
由于白芥子外用可使皮肤发热、发红,甚至起泡。
临床上可以适当调整白芥子在药物中的配伍比重,既可以保证临床疗效,又可以保障用药的安全性。
贴敷时机: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如果中伏为20天,间隔10天可加贴1次)。
在三伏期间也可进行贴敷,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7~10天。
疗程: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
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贴敷部位:肺俞是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基本穴位,主要配伍穴位有膻中、大椎、定喘、膏肓,临床应用中可以结合中医辨证论治选用心俞、膈俞、肾俞、脾俞等穴位。
二、支气管哮喘三伏贴配方药物组成:虚贴方:黄芪、苍术、沉香、肉桂、补骨脂等。
温阳驱寒方:白芥子、细辛、甘遂、干姜、仙灵脾、延胡索、小茴香。
药材炮制:上述药物均采用道地药材,药物均采用生药。
药物用量按一定比例确定。
实施时间:头伏开始,隔7天贴1次,至末伏止,连贴3年。
实施方法虚贴方:属肺虚、脾虚、肾虚患者选用。
选择肺俞(双侧)、脾俞(双侧)、肾俞(双侧)、心俞(双侧)、定喘(双侧)。
肺虚者加太渊穴(双侧),脾虚者加足三里(双侧),肾虚者加太溪(双侧)。
温阳驱寒方:脾肾阳虚患者可选用。
选择肺俞(双侧)、脾俞(双侧)、肾俞(双侧)、膈俞(双侧)、气海(双侧)。
手把手教你怎么做三伏贴膏药
手把手教你怎么做三伏贴膏药2016-06-19颐恒医考百万基层医生学习、互动、成长之地,生活、娱乐、吐槽之所,上至国家政策,下至基层生活点点滴滴,应有尽有。
让我们都来做一个视野开阔、医术高明、快乐生活的基层好医生……导读:同志们,眼见就要入伏了,今年的三伏贴就可以贴起来了!小编先替大家感激一下中国中医药报策划的这一专题,把三伏贴制作的全过程图文并茂地展示在大家面前。
还不快收藏起来!第一步:选取药材首先根据处方将药材粉碎、过筛。
由于“三伏贴”是直接贴在皮肤上,所以要求粉碎的药材必须细腻,要达到100目的粉碎标准;也就是说,每个粉碎后的中药颗粒直径不能超过0.15 毫米。
粉碎后还要“过筛”,只有被“筛过”的药粉才可入药,因为过筛后的药粉均匀度提高,更有利于药效的发挥。
第二步:榨取姜汁根据药方,要往药粉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姜汁进行调和。
由于治疗病种的不同,有的药贴还需要用黄酒或醋作辅料。
工作人员正将仔细泡洗过的生姜榨汁,榨出的姜汁颜色金黄鲜亮,辛辣的姜味扑鼻而来。
第三步:调和辅料随后再将蜂蜜按照比例缓缓倾入姜汁中,将两者进行混合。
第四步:和坨最后将姜汁蜂蜜混合物倒入药粉中。
像和面一样将药粉和成药团,这就是和坨。
第五步:压制药饼一把刀、一根擀面杖,可别小看它们,这两样东西如同魔术师的道具,大药团能够变成小药膏,它们功不可没。
在压制药饼的过程中还需要弯着腰,检验药饼厚薄是否均匀。
第六步:切制将药团用擀面杖擀成薄厚均匀的片状后,还需再切成大小一致的小药块儿,这不仅需要绝佳的眼力,更需要精细的刀功。
负责这一道工序的董药师,边擀片边仔细查看。
他笑着说:“每当制作三伏贴的时候,他的腰就得酸疼一阵子,因为得频繁地猫着腰。
”董药师经验丰富,拥有一双“火眼金睛”,一刀刀地切下去,一个个1 厘米见方的小药块儿齐刷刷地排成了一个方队,整装待发。
第七步:封装用一张张透明蜡纸将小药块儿包好,再装入密封袋中。
使用的时候将小药块儿贴到医用药贴上,一片小小的三伏贴就算完成了。
三伏贴
我们的伏贴处方如下:白芥子400克细辛400克元胡100克甘遂100克猪牙皂100克麻黄100克上药粉碎,过筛备用。
取老姜适量,用木碗或研钵捣碎,纱布包裹,压取姜汁。
随用随制,不要隔夜。
不要用铁杵捣或搅汁机取汁。
用时取药粉30克,加姜汁制成团块,涅饼,置生白布上,对准相应的穴位贴覆。
外用关节止痛膏撕成小调加固。
取穴:天突膻中定喘肺腧根据发病时间长久和病人年龄,可以贴附1---6个小时。
今年润伏,贴四次。
贴附期间,忌食生冷、油腻。
快到三伏天了。
又在准备三伏贴灸的药物。
我的基本方就是白芥子、细辛、甘遂、元胡、草川乌。
基本比例是2:2:1:1:1。
一个成人用量三次差不多就是30克左右。
但我今年准备加一些斑蝥在里面,同时减少其他药物剂量。
因为原方剂量大,固定是个问题,很多反映回去都掉了;二是发泡效果差。
我做了以下实验。
先是将一块中间留有小洞的胶布固定在要贴的穴位上,再将斑蝥末取绿豆大小敷上,外边再用大些胶布固定。
我贴了三个,一个两小时候去,一个三小时候去。
一个用蜂蜜调和的也是三小时候去。
结果三小时的发泡效果最好,三小时水泡就过大了。
用斑蝥贴几乎感觉不到皮肤痛。
我觉得孩子用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就可以了。
另外我还试了斑蝥加白芥子等分姜汁调的贴敷效果。
贴敷时间为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
结果贴上去后,主要是因为姜汁的作用,总感到皮肤刺痛。
但取下来后发现,皮肤潮红,都没有发泡。
另外我还试了在原方基础上加入5%的斑蝥,结果贴四小时也是皮肤潮红,没有发泡。
这样,在今年三伏贴我准备这样做:鼻炎、慢性咽炎、肩周炎,使用斑蝥加白芥子贴。
慢支、哮喘等还是采用原方子加斑蝥。
生川草乌买回来了,但这次没有敢用。
因为怕这些药物毒性太列。
好像5~7毫克川乌有致命的报道。
此方采自线装书局2005年版外治秘方所载。
治疗急慢支、慢支伴肺心病或肺气肿、喘息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肺心病、小儿急慢性肺炎、支气管炎。
原疗效为300例,治愈142例,显效93例,有效48例。
针灸推拿康复理疗科三伏贴用药(标准版)
针灸推拿康复理疗科三伏贴用药冬病夏治三伏贴配方一、贴敷一号组方: 附片15g、麻黄10g、肉桂10g、细辛5g、白芥子10g、延胡索10g、乳香10g、没药10g、血竭10g、白芷15g、冰片5g等研粉功能:散寒除湿、活血通络、扶正祛邪、增强免疫力。
1、颈椎间盘突出。
穴位:肩中俞(双)、大杼(双)、大椎、身柱、阿是穴、天柱(双)。
肩中俞(双):背部,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
大杼(双):背部,第1胸椎棘突下,前正在线旁开1.5寸。
大椎:后正中线,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身柱:后正中线,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天柱(双):斜方肌外缘后发际凹陷中,后发际正中旁开1.5村2、腰椎间盘突出。
穴位:肾俞(双)、志室(双)、腰阳关、阿是穴、环跳(双)、腰加脊、命门等。
肾俞(双):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志室(双):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腰阳关: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上。
环跳(双):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的交点。
腰加脊:腰部,腰椎正中旁开0.5寸。
命门: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3、膝关节退变、骨质增生。
穴位:膝眼(双)、阳陵泉(双)、膝阳关(双)、梁丘(双)、血海(双)、伏兔(双)、阿是穴。
膝眼(双):髌韧带两侧凹陷中。
阳陵泉(双):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中。
膝阳关(双):膝外侧,阳陵泉上3寸,股骨外上踝上方凹陷中。
梁丘(双):大腿外侧,髂前上棘于髌底外侧端连线上,髌底上2寸。
血海(双):大腿内侧,髌底上两寸,骨四头肌内侧隆起处。
伏兔(双):大腿外侧,髂前上棘于髌底外侧端连线上,髌底上6寸4、肩周炎。
穴位:肩髃、肩髎、肩前、肩井、天宗、膘俞、肩外俞、手三里、阿是穴等。
肩髃: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伸时,肩峰前下方凹陷中。
肩髎:肩髃后方,臂外展时,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肩前:腋前皱襞顶端与肩髎连线中点。
肩井:大椎与肩峰端连线中点。
天宗:肩胛冈下缘中点与肩胛下角连线的上1/3与下2/3交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伏贴配方及贴敷方法欧阳光明(2021.03.07)摘自单桂敏“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
“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
“夏治”指夏季这些病情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季节,辩证施治,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目前,冬病夏治法临床主要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及风湿性关节炎等,多采用针灸、贴膏药、中药等综合方法,均取得了明显而持久的疗效。
冬主收藏,夏主升发。
冬季我们的汗毛孔是闭塞的,可以把元气锁住,到了春夏,汗毛孔开始张开,用冬病夏治的方式,可以把疾病通过有利时节排除体外,所以一般有寒症表现明显的疾病,您在这个季节艾灸,在春夏的时候会感觉更加寒冷,寒气重的会有一种透彻骨髓般的寒气。
这就是季节的关系,寒气排在体表的时候。
你就会有这样的感觉。
今年又快到了三伏了,就有网友问,阿姨您能不能加工一些三伏贴的药粉来卖,我们买不齐这些中药,同时也加工不细。
大家说得对,我原来买药找的是一家小的加工店加工的药粉,很粗糙,粘不到一起。
还是大的药粉加工厂家加工的好一些。
120目箩,加工的真细啊!这个药粉是使用姜汁调糊,制成一毛硬币大小,然后贴附在穴位上使用的。
有人一定会问,姜汁怎么制作呢?如果家中有蒜臼,可以把生姜切碎后,放在蒜臼里面捣碎,挤出里面的汁液,然后在用10克药粉和在一起,制成一毛钱银币大小的膏药,这时用医用胶布或伤湿膏贴敷。
现在超市里面也有卖现成的姜汁,如果里面没有其他添加剂,您也可以使用现成的。
(注意,有些人如果是伤湿膏或胶布过敏,请您选择脱敏胶布使用。
)1、这次我是使用的这个处方:1、采用药物白芥子25%,延胡索25%,鹅不食草20%,细辛15%,甘遂15%,用生姜汁调匀,制成一毛钱硬币大小。
2、取穴:定喘,肺俞,膏肓。
左右各三次,贴敷3-4小时,既揭去敷药。
每天或隔天一次,7-10次为一个疗程。
以生姜水调敷定喘,肺俞、膏肓、等穴治冷哮。
后人根据这一疗法,用于防治冬天易发作的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等疾病。
3、每次贴敷后,最好在结合局部艾灸,这样会增加叠加效果。
如果是过敏性鼻炎,还可以取穴:迎香、鼻梁,印堂、攒竹、阳白、太阳、肺俞。
方法:治疗鼻炎不可能用艾灸盒艾灸,因为灸盒太大,扣不住这些脸上的穴位,所以艾灸面部,最好就是用手拿着艾条艾灸,尽量感觉热,这样效果好,从迎香开始艾灸,双侧,每侧艾灸时,迎香的部位多停留一会,感觉大热的时候,移到鼻梁,来回几个回合,感觉大热移动到印堂,多停留一会,感觉大热移到攒竹、阳白、太阳,面部艾灸下来大约是30分钟到1个小时。
4、艾灸治疗鼻炎取穴面部的穴位,一定要用好一些的艾条。
最好使用金艾条或高级艾条。
而“三伏贴”之所以能达到防治冬病的目的,是因为伏天人体毛孔张开,在相应穴位贴敷膏药,药物能很好地渗透皮肤,通过刺激穴位和舒通经络,起到固本扶阳和祛除病邪的作用。
我今天介绍的这个方剂您可以在三伏天使用,也可以在现在这个季节使用,所以我介绍的是7-10次为一个疗程。
这样我们延长了贴敷的时间,促使疾病尽快康复。
有的人可能要问,三伏贴就一定要在三伏天贴敷吗?其他时间贴敷没有效果吗?也不是的,其实,三伏贴在中医上是时间医学的一种,意思就是:在适当的时候(如三伏日),给予适当的药物(或艾灸),可以达到治疗的叠加效果,这是中医数千年来独特的智慧。
当然,如果不在三伏贴那三天治疗的话,依照上面的叙述,夏季仍是阳气最旺的季节,当然也可以达到疗效,这是无庸置疑的。
那么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做这种治疗吗?也不是,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假如您贴敷后,感觉不舒服,或有严重的烧灼感,那么您就马上揭下来,一般这种治疗最多贴敷3-4个小时,也不是越久越好。
贴敷后,会有一点热热的感觉和一种微微的刺痛,但是这些是都可以忍受的,有些人还会觉得有一点舒服的感觉。
如果是咳嗽,哮喘和鼻炎,连续治疗三年,加上艾灸,也许会有痊愈的可能。
但是我还要说,这种治疗的疗效并不是百分之百。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因此要根据一年四时之气的不同特点来适时调整人的饮食起居和精神意志,使人体之气与自然四时之气取得和谐统一。
对于冬季寒时容易加重的咳喘病,多为阳虚而阴寒内盛引起,夏季时,阳气较旺,因此病症较轻,此时扶阳最适宜。
《内经》中说:‘春夏养其阳,秋冬养其阴。
’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这就是冬病夏治的依据。
”我在治疗这个疾病的时候,习惯性的在这几个穴位上先拔罐后贴敷,拔罐后局部会有印记,如果印记很深,表示疾病在表层,贴敷的效果会很好。
如果印记很浅,表示疾病在深层,可能需要多贴敷几次。
贴敷后,揭下来的时候我会在这里温和灸,记住此时不能使用艾灸罐,最好的方式就是手持艾条温和灸或回旋灸。
如果宝宝不配合,那么就只能使用艾灸罐了。
直接对准穴位和皮肤的治疗应该是最佳的治疗方式。
这一代药粉是100克。
可以贴敷10次,小儿还可以减量。
今年我早一点把药粉加工好,已备大家方便使用。
当然如果您自己有条件加工是最好了,我已经把方剂公开在这里了,您可以照方抓药。
只是有的药房抓不全,因为这里面有两种药物属于有毒的药物,药房不会轻易给抓药的。
--------------------------------------------------------------------------------------------0---关于三伏贴配方这里面的中药有:白芥子25%,延胡索25%,鹅不食草20%,细辛15%,甘遂15%,用生姜汁调匀,制成一毛钱硬币大小。
白芥子:"辛,温,微毒。
入肺、胃二经"延胡索:【性味】辛、苦,温。
【归经】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活血,利气,止痛。
用于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
鹅不食草:【功效】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解毒。
【主治】感冒;头痛;鼻渊;鼻息肉;咳嗽;喉痹;耳聋;目赤翳膜;疟疾;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肿毒;疥癣。
细辛:【主治】祛风,散寒,行水,开窍。
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
具有镇静、止痛、解热、抗炎、平川、祛痰、的作用。
甘遂:【性味归经】:苦,寒;有毒。
归肺、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喘咳,二便不利,消肿散结:外用可治痈肿疮疡。
常用的主穴有以下几个:大椎穴:可以振奋人体一身之阳;肺俞穴:统一身的卫外功能;膏肓俞:为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的常用穴。
中府穴:脾肺之气汇聚之处。
膻中穴:通畅上焦之气机,通达经络,理气散瘀,一切气病皆可选用。
哮喘贴敷的穴位有:大椎、肺俞、膏肓、定喘、天突。
但是我们在临床治疗的时候,发现,哪里疼痛,或麻木用三伏贴会有灸疮发生,发生了灸疮正好应了那句话“灸疮一发,祛病如抓”所以,我体会了几次,治疗痛症和痹症,有些疾病还真的有效果。
同时我们看到了中药的药性,也确实具有治疗多种疾病的特点。
-------------------------------------------------------------------------------------------------三伏贴敷起泡后的处理方法三伏贴的发泡灸,有的人起的泡较大,有的人是密密的小水泡,一般大的水泡,我会挑破,然后再这里拔罐,把里面的污水,废水和病邪的水汽拔出来。
起大的水泡,痊愈需要时间,下次这里就不能再贴敷了,只有等到大的水泡痊愈后,才可以贴敷第二次。
但是可以在他的边缘挨着贴敷,骐达的水泡,预示着疾病在表层,病气较重。
密密的水泡,可以直接拔罐,小的水泡会自己吸收,不过我还是愿意把这些废水拔掉。
贴敷后,应该继续温和灸,这样局部会拔干,消炎,好的快一些。
有些人对发泡灸很惧怕,其实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发泡灸,给疾病提供了排出的路径,所以对于有些疾病的效果才会出奇的好。
如果有慢性病,尤其是慢性呼吸系统的疾病,建议贴敷三年,明年的三伏天或三九天,都要记得最低贴敷一个疗程,那么慢慢地抵抗力会逐渐增加,疾病会慢慢痊愈。
-------------------------------------------------------------------------------------------------三伏贴敷注意事项此三伏贴药量足,很多人使用都会起泡的,其实也正是这一次次的起泡,才给了疾病一次次的排除机会,疾病才会慢慢修复,体制也会慢慢增强的,治疗疾病需要过程。
小孩贴敷20-30分钟,成人贴服40分钟-1个小时,千万不要时间太久,否则一定会起水泡的。
一般建议治疗哮喘,咳嗽和过敏性鼻炎,贴敷的部位:天突,肺俞,膏肓,定喘。
可以逐渐增加穴位,不要一次上的太多,逐渐适应。
贴的太多,身体的应激反应暂时还跟不上。
用这种方法贴敷后,也要注意营养的配合。
三伏贴,如果没有发泡灸发生,可以隔日贴一次,连续5天算是一个疗程。
休息5天,进行下一个疗程,也是这样循环贴敷,连续三个疗程,这个疗程的治疗算是结束。
如果发生了发泡灸,那么就等到灸疮痊愈后在贴第二次,甚至第三次。
禁忌:如果皮肤不容易愈合,请慎用。
如果是疤痕性皮肤,请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