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循环缺血性卒中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容易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混淆的疾病

急性周围前庭功能障碍 中毒或代谢紊乱疾病 :药物滥用,低血糖,脑桥中央髓鞘 溶解症和感染后疾病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不同部位损伤引起的不同临床特征
1.延髓外侧(颅内椎动脉梗塞,也称延髓背外侧综合症):眼 球震颤、眩晕、同侧霍纳综合征、同侧面部感觉缺失、构 音障碍、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对侧肢体痛温觉缺失。 2.延髓内侧:同侧舌肌瘫痪,后期舌肌逐渐萎缩;对侧上 肢和(或)下肢轻瘫;单侧触觉、本体感觉缺失。 3.脑桥:偏瘫或偏身感觉障碍,混合性轻瘫,构音障碍, 水平方向眼球凝视麻痹;闭锁综合征,四肢瘫,失语,意 识及认知功能保留,眼球垂直运动保留。
图3.左侧脊髓梗塞。 A.MRI T2 扫描成像。B.MRI DWI 扫描成像。

延髓背外侧综合症(图3)是颅内椎动脉梗塞中最常见的临 床综合征,是由于供应延髓背外侧的血管分支梗塞,经常 被漏诊或误诊。临床体征为对侧头面部及肢体的触痛觉、 温度觉减退,还有其他临床特征。 小脑下后动脉梗塞常导致共济失调,其供应部位受损引起 的各项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图2)后既发引起同侧后枕部、 颈部疼痛。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如何诊断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时,尤其在卒中超早期,MRI 弥散象 (DWI)检查为最佳选择,在卒中后24小时内,MRI DWI的敏 感性为80—95%,而CT的敏感性为16%。 对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早期,MRI的敏感性较低,即假阴性 率较高——一项纳入31位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病例研 究,结果显示假阴性率为19%。
6. 眩晕,伴或不伴恶心呕吐
7. 眼肌麻痹引起的复视 8. 吞咽困难或构音障碍 9. 单纯的意识障碍并非典型的卒中症状,但双侧丘脑或脑干受损时可出 现

常见症状:头晕47%,单侧肢体乏力41%,构音障碍31%,头 痛28%,恶心和(或)呕吐27%。 常见的体征为单侧肢体肌力下降38%,步态共济失调31%, 单肢共济失调30%,构音障碍28%,眼球震颤24%。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

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通常占缺血性脑卒中的20—25%。 后循环TIA常表现为短暂或轻微的脑干缺血症状,较前循环 缺血难诊断。

与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相比,后循环缺血性卒中难以在溶栓 治疗时间窗内对患者及时进行评估并实施溶栓治疗。
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率高于前循环脑卒中, 尤其是伴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患者,其复发率增加 三倍。 伴脑积水或颅内压增高的患者需尽快行神经外科 手术治疗。 基底动脉闭塞患者常伴较高的死亡率或严重致残 率,当血供不能恢复时尤甚;如果患者出现急性 昏迷、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四肢瘫痪、瞳孔和 眼球运动异常等症状时,应立即向卒中专家寻求 治疗。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原因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最常见的原因是椎-基底动脉粥 样斑块形成或动脉夹层引起动脉闭塞,和心源性 栓子脱落引起动脉栓塞。

在美国一所大型医院的研究,入组了407位后循环 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现栓塞引起的占40%,闭塞引 起的占32%,其余原因有原位小血管闭塞,某些已 知原因及未知原因。其中40%的栓塞病例中,有 24%为心源性栓塞,14%为动脉到动脉的栓塞,而 剩余的2%为多源性混合来源。
源自文库
4.基底动脉尖:嗜睡,混乱(丘脑梗塞);双侧视 野缺损,未察觉或否认视野缺损(双侧枕叶梗 塞)。
5.小脑下后动脉:躯干共济失调,眩晕(累及小脑 下脚时可伴肢体共济失调)。
6.大脑后动脉:对侧同向偏盲(枕叶梗塞);偏侧 感觉缺失(丘脑梗塞);丘脑梗塞引起的偏身疼 痛(丘脑痛);如累及双侧,可能伴视物变形, 视觉失认。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1. 运动缺失症状(乏力,笨拙,或不同组合的肢体瘫痪) 2. 交叉症状,同侧颅神经功能受损伴对侧肢体瘫痪和感觉障碍,这是后 循环缺血性卒中的特征性表现 3. 感觉缺失症状(感觉麻木,包括不同肢体组合的感觉缺失或异常,有 时四肢甚至头面部均出现感觉障碍) 4. 同向偏盲——两眼同侧半(左侧或右侧)视野同向性视野缺失 5. 共济失调,姿势、步态不稳

同侧同向偏盲、感觉缺失,而无肢体瘫痪,是大脑后动脉梗塞的临床 特征(图2B)。基底动脉尖闭塞可导致中脑、丘脑、和部分颞叶、枕叶 (大脑后动脉分支供应的部分)的梗塞。脑干被盖区梗塞主要会影响警 觉、行为、记忆、动眼和瞳孔等功能。
完整的脑桥梗塞(图2C、2D)则导致“闭锁综合征”—— 四肢瘫痪,构音障碍,但意识保留,患者可通过眼球或面部 的部分运动与外界交流。还有许多与之齐名的后循环梗塞综 合征,但大多都是不完整的神经功能损伤症状。
图2.头颅磁共振、CT成像。 A.MRI T2像显示右侧小脑下后动脉梗塞灶。B.MRI DWI像显示右侧大脑后动 脉急性梗塞灶。C.MRI DWI像显示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引起的双侧脑桥急性梗 塞灶。D.头颅CT显示基底动脉急性血栓。
前、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有着显著差异: 检查仪器的诊断价值不同,最佳诊断方式不同及临床 特征不同(见下表)。面-手臂-语言测试(FAST)是一种 广泛应用于院前卒中诊断的测试工具,它对前循环(颈动 脉系统: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缺血性卒中 的诊断敏感性明显高于后循环。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定义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是因椎管狭窄、原位血栓形成、或血栓 性闭塞后引起后循环动脉局部缺血的一种临床综合症。后 循环动脉系统包括颈部椎动脉,颅内椎动脉,基底动脉, 大脑后动脉等及其分支(图1)。闭塞部位不同,引起的临 床表现不同(图1、图2)。
图1.椎-基底动脉、Willis环解剖示意图。 A.小脑下后动脉闭塞位置。B.大脑后动脉闭塞位置。C.脑桥动脉闭塞位置。

在一项对椎动脉夹层患者的系统回顾研究中发现, 最常见症状为头昏或眩晕(58%),其次为头痛 (51%),颈部疼痛(46%)。有报道显示,椎动 脉夹层的年发病率为1—1.5/100,000。不常见的 原因有动脉炎,椎-基底动脉延长或扭曲。在年轻 患者中,动脉延长或扭曲常见于Fabry病(一种罕 见的X染色体连锁遗传的多系统溶酶体储存障碍疾 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