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古代两河流域
(完整word版)上海等级考历史第一轮
![(完整word版)上海等级考历史第一轮](https://img.taocdn.com/s3/m/6e727d6faf45b307e871976d.png)
上海等级考历史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第一分册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1、地理位置:两河流域是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
东与伊朗高原、西与阿拉伯大沙漠相邻,北接小亚细亚山地,南邻波斯湾。
基本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
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
(大约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3100年,苏美尔人率先在两河流域建立城市国家)2、楔形文字:又被称为“钉头文字”。
名称由来:因其书写笔画的形状酷似木楔或钉子而得名。
发明时间:公元前3100年前,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
历史地位: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3、《xx比xx》:汉穆拉比制定这部法典的目的:1)是为了更有效的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2)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3)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
作用:1)法典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义务,严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
2)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
历史价值:1)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原有法律之大成,用楔形文字保存下来。
2)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3)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
第2课古代xx1、地理位置: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其地理范围与今天的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大致相当。
尼罗河自南而北流经埃及全境,形成狭长的尼罗河下游河谷地带,其北端为低平的尼罗河三角洲。
2、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古代埃及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
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
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
宗教权:强化王权神授的观念,自奉为神或神的后裔。
法律权:将自己的意志视为法律。
经济权:拥有对全国土地的支配权。
第1课 古代两河流域
![第1课 古代两河流域](https://img.taocdn.com/s3/m/ec256e233169a4517723a386.png)
后期
1 100
300
500
700
1000 1千年代
1500
2000 2千年代
-1792
初期
中期
-500 -300
后期
1
-2000 -2千年代
-1500
-1300
-1000 -1千年代
-700
说明当时已形成奴隶、自由民、贵族。 ——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关系 说明明显保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阶级特征 说明对犯罪行为惩罚严酷,保留了同态复仇等。 ——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法律制度 说明社会发展已经具有相当的水平。 ——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程度
4.汉穆拉比成为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应该是在( C ) A.公元前17世纪初期B.公元前17世纪末期 C.公元前18世纪初期D.公元前18世纪末期
在一次军事胜利后王室庆祝活动场景局部
二.两河流域的文字和史诗
特点 实质
毕达哥拉斯定理
发明者
意义 作品
趣味历史:世界上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
知识拓展1:楔形文字的破译-罗林生和贝希斯顿铭文
1835年为英国学者罗林生发 现。该浮雕位于伊朗贝希斯 顿村,距地约150米,高10 英尺,宽18英尺。该铭文用 古波斯文、埃兰文和阿卡德 文三种楔形文字形式刻写而 成的。
化知识、才使得后人能直接从前人那里继承生产经验、 文化科学艺术。
有了文字,可以突破空间的限制,实现各地区间文明
的交流和交融。
三.两河流域的法律和社会-《汉穆拉比法典》背景 目的 源自容意义又称:石拄法
探索与争鸣
通过阅读《汉穆拉比法典》片段,结合课 文相关内容,你对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有 了哪些了解?
人教部编版《古代两河流域》_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古代两河流域》_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5b7c32102de2bd97058849.png)
二、金字塔
1.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__陵__墓___,呈椎体状,中国人称之为“金字塔”。最大的是_胡__夫__金
字塔。
2.金字塔的价值:金宇塔是古埃及__文__明___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
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三、法老的统治
1.法老: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
2.古埃及国家的兴亡
产生:约从_公__元___前__3_5_0_0__年_开始,在尼罗河下游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 发展: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统一,之后经历了古王国时代、_中__王__国__时代和新王国
时代。
强大:在新王国时代法老_图__特___摩__斯__三___世___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获奖课件ppt】人教部编版《古代两 河流域 》_ppt 课件1- 课件分 析下载
【获奖课件ppt】人教部编版《古代两 河流域 》_ppt 课件1- 课件分 析下载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3)历法: 太阴历和七天一星期制度
苏美尔人制定了太阴历,以月的圆缺,周而复始为一个月。 一年分12个月,其中有6个月各为30天,另6个月各为29天, 全年共354天。这样每年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少11天多时 间,于是他们又设置闫月来调整阴历和阳历之间的天数差距。
【获奖课件ppt】人教部编版《古代两 河流域 》_ppt 课件1- 课件分 析下载
二、古巴比伦王国
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
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公
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
谟拉比在位时,对外采取各
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整个
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
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
隶制国家。此时是古巴比伦
第1课 古代两河流域
![第1课 古代两河流域](https://img.taocdn.com/s3/m/2b1d583d5a8102d276a22f8c.png)
第一单元古代东方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古代两河流域国家产生的时间和概况;知道古巴比伦王国统一后的社会基本状况。
知道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字是楔形文字,以及用楔形文字保留下的文学作品《吉尔伽美什》。
理解《汉穆拉比法典》的重要历史价值。
理解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习通过网络或工具书,检索关键词搜集历史信息的方法。
初步学习根据图例,观察地图,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
初步学习从历史文献中发现历史信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人类文明是在适应与改造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
人类的文化遗产是宝贵的,必须十分珍视。
古代亚非是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引以为自豪。
二、重点:1、古代两河流域历史上各个国家的形成时间民族所属;2、关于楔形文字和《吉尔伽什美》的概况;3、关于《汉穆拉比法典》的概况。
三、难点:1、大河灌溉农业对各民族内部私有制的发展和阶级分化的影响;p2小字2、大河灌溉农业在古代两河流域地区国家产生过程中的作用;P2小字3、古代两河流域最初形成国家的时间。
5教学方法:传授+讨论四、教学过程:(一)王国的更替1.两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读图学史——观察两河的基本走向及出海口2.灌溉农业对文明的作用问题(1):大河灌溉农业对各民族内部私有制的发展和阶级分化的影响有哪些?p2小字(2):大河灌溉农业在古代两河流域地区国家产生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P2小字3.王国的更替(1)国家的出现(1-1)问题:两河流域早期国家产生于什么时候?主要是哪些古代民族建立了这些国家?产生时间:公元前3500年——3100年,苏美尔人建立自己的国家;从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7世纪,各种族纷纷建立自己的国家,就是两河流域的早期国家;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主要标志;主要古代民族:建立早期国家的古代民族先后有苏美尔人、阿卡德人、阿摩利人、亚述人、迦勒底人等。
(说明:本题的“早期”界定为两河流域被波斯统治之前的历史。
历史_古代两河流域_课件
![历史_古代两河流域_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5eb20f1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b8.png)
九年级历史名师课程
(4)《汉谟拉比法典》的价值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 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 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 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九年级历史名师课程
文字楔形文字 历法太阴历 两河流域的的主要文明成就
算数60进位制
律法《汉谟拉比法典》
九年级历史名师课程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九年级历史名师课程
一、两河流域地理环境
冲积平原 土地肥沃
农业发展 交通便利
九年级历史名师课程
底格里斯河南段和幼发拉底河南段之间的土 地虽然异常肥沃,但仍然少不了灌溉,因为 这里每年几乎有八个月不降雨,每年春天降 下的暴雨来得太晚,根本赶不上浇灌在4月 份就必须收获的主要农作物。
——《汉谟拉比法典》序言
目的:维护统治
九年级历史名师课程
(3)《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
第118条 倘彼交出奴或女奴以为债权,则塔木卡 可以继续将(他或她)转让,可以将(他或她)出 卖;不得起诉请求将(他或她)收回。
奴隶制、买卖奴隶、法典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第200条 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 应击落其齿。
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我 们要尊重并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互相学习,人类文 明发展才能生机盎然!
九年级历史名师课程
推荐阅读
《两河文明逝去的辉煌》 出版时间:2004年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作者:刘卿子
➢ He who falls today may rise tomorrow.
天每 开个 放孩 ;子 有的 的花 孩期 子不 是一 菊样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秋是 天牡 开丹 放花 ;, 而选 有择 的在 孩春 子天 是开 梅放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冬是
1.2+古代两河流域+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1.2+古代两河流域+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c953b74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ce.png)
《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
a.社会等级: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 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社会等级森严
b.奴隶制: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
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
征,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
进步性
内容广泛;保护私有财产,商品经 济活跃;法制传统
被压迫的地位,没有任何自由 奴隶主阶级
课堂小结
文明起源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美索不达米亚
古 代
兴
文明历程
起
统 一
强 盛
衰 亡
两
BC3500年 BC24世纪 汉谟拉比国 BC539年新巴比伦
河
王统治时期 被波斯帝国消灭
流
苏美尔文明 楔形文字、阴历、60进位制
两河带来的泥沙在下游不断淤积,形成了辽阔的平原,把干旱贫瘠的地区变成了 西亚唯一的沃土肥田,《圣经》中的“伊甸园”即在此。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材料1: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所灌溉的 这个区域,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 …… 与尼罗河盆地一样,两河流域也是极适合于 农业耕作的区域。在这里,日照很强,气候温 煦,水源充沛,谷物很容易生长。
亚非古文字比较表
项目 国家(地区) 发明者(创立者)
形成时间
象形文字 古埃及
古埃及人 5000年前
楔形文字 两河流域 苏美尔人 6000年前
甲骨文 中国
商朝人 商朝
书写材料
纸草
软泥版
龟甲、兽骨
特点或内容
用物体的形象符号表 用削尖的芦杆、木
第一课 古代两河流域
![第一课 古代两河流域](https://img.taocdn.com/s3/m/99fa5b264b35eefdc8d3332a.png)
阶级分化: 财富的增加加速了私有化的发展,出 现了贫富差距和阶级分化。
国家产生
王国的底人(新巴比伦王国)
亚述人
阿摩利人(古巴比伦王国)
原因
两河流域适宜定居,对周围游牧民族有极强的吸引力;地 理位置比较开放,也使这一地区民族迁徙频繁,从而容易 发生激烈冲突,导致王国更替。 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刺激了国家职能(军队、 法律)的健全和发展。国家政权得到加强和完善,两河流 域由分散逐渐走向统一。
日本画家天野喜孝笔下的英雄吉尔伽美什
汉穆拉比法典 颁布背景 这一时期奴隶制经济和商品货币关 系的迅速发展,土地和奴隶的私有 制以及租佃雇佣关系和高利贷活动 空前增长。阿摩利人统治下的各城 邦在继承苏美尔立法基础上制定了 许多旨在维护奴隶主阶级私有制的 法典。汉穆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 建立了巴比伦王国。集以往法典编 纂之大成,制定了汉穆拉比法典。 颁布条件 楔形文字的成熟 理论依据 君权神授予——太阳神沙马什 《汉穆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 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 要地位。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 一手文献。它公开确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 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保护私有财产, 并对各种人等之间的法律关系作了比较全面的 规定,特别是有关债权、契约、侵权行为、家 庭以及刑法等方面的规定所确立的一些原则, 均对后世立法具有重大影响。
影响
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的书写工具
楔形文字也叫“钉头文字”或“箭头字”,古代西亚所用文字,使用芦 秆、木棒或骨棒把文字压刻在石头和泥版(泥砖)上。笔画成楔状,颇 像钉头或箭头。已知苏美尔人在公元前3100年就已经在使用这种文字。 楔形文字是已知最早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第一分册历史《古代两河流域》PPT课件[1]
![第一分册历史《古代两河流域》PPT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eaec5a51312b3169a451a44d.png)
讨论:
通过阅读《汉穆拉比法典》片段, 结合课文相关内容,你对古巴比伦王 国的社会状况有了哪些了解? 从中你 可以得出《汉穆拉比法典》有何特点?
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阶级关系:当时的巴比伦王国已 形成自由民与奴隶的阶级对立,自由民中又形成平民 与贵族的等级区分。古代巴比伦已确立私有制和私有 观念,存在奴隶反抗逃亡等现象。 古巴比伦王国的阶级特征:巴比伦国家运用国家权力 维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一再强调奴隶主对奴隶的 所有权,严禁奴隶逃亡及藏匿奴隶、盗卖奴隶的行为; 对不同人量刑程度不一,明显保护贵族利益。 古巴比伦王国处于文明早期的时代特征:法典对犯罪 行为惩罚严酷;保留了诸如同态复仇等原始习惯法的 部分内容,带有“以牙还牙”报复原则的遗痕。 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程度:从法典本身来分析,法律 条文清晰,具有可操作性,并否定血亲复仇等原始风 俗的合法性等特征,说明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发展已 经具有相当的水平。
时间: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7世纪
主要民族:苏美尔人、阿卡德人、阿摩 利人、亚述人、迦勒底人等。
影响: 国家政权机构不断完善,分散走向统一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灌溉农业) 民族融合 文化繁荣
二、楔形文字和《吉尔伽美什》
1、楔形文字和史诗是重要文化内容 2、楔形文字的书写特点 3、楔形文字消亡及破译的简单过程 4、 史诗《吉尔伽美什》
1.汉穆拉比统一两 河流域并实施中 央集权
三、《汉穆拉比法典》
2.《汉穆拉比法典》的制定目的
规范秩序
巩固统治
三、《汉穆拉比法典》
3. 《汉穆拉比法典》的地位和价值
是已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
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文献
三、《汉穆拉比法典》(片段) 19.倘藏匿此奴隶于其家而后来奴隶被破获,则此自由 民应处死。 21.自由民侵犯他人之居者,应在此侵犯处处死并掩埋 之。 22.自由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应处死。 25.若一自由民的房屋失火,另一前去灭火的自由民 瞅见房屋主人的财产,并将它占为己有,这个人应 被扔进火中。 196.如果一自由民毁坏一贵族的眼睛,他应将自己的 眼睛弄瞎。 198.若他(自由民)毁坏另一平民的眼睛或打断他的 骨头,该凶犯应赔偿一米纳白银。 199.若他(自由民)毁坏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眼睛, 或打断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骨头,应折半赔偿。
《古代两河流域》ppt课件(32张PPT)
![《古代两河流域》ppt课件(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bf7cedf4afe04a1b071deea.png)
请输入你的题目
01
02
请输入你的题目
古巴比伦王国是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奴隶制城邦,大致在当 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以巴比伦城为中心。两河流域 最古老的居民是苏美尔人。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苏美尔 人处在金石并用时期。随着灌溉农业和冶铜等手工业的发 展,苏美尔人的氏族部落发生了剧烈的社会分化,出现了 阶级。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苏美尔地区先后建立了一些 奴隶制国家,各个国家都是由一个中心城市及周围的农村 公社组成的。为了争夺奴隶、土地和河流,国家间经常发 生战争。公元前十九世纪(大约在公元前1894年),由来 自叙利亚草原的游牧部落阿摩利人灭掉苏美尔人的乌尔第 三王朝,建立了以巴比伦城为首都的古巴比伦王国。
约公元前3500年
两河流域南北部陆续出 现许多城邦国家。他们 为争夺两河流域的统治 权展开长期混战。
统一
2
公元前18世纪
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 位时,完成了两河流域 中下游地区的统一,建 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制定《汉谟拉比法典》
衰落
4
1
兴起
约公元前24世纪
实现初步统一
3
强盛
公元前16世纪被外 族所灭。
阅读材料请回答:该法典维护的是哪个阶 级的利益?它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问题?
人类最早的几个文明,大都诞生在适合农业耕作的亚非大河流域,包括 北非的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西亚的“新月沃地”文明(两河流域)、南 亚的印度文明(印度河流域)和东亚的中国古代文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 域)。
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古代埃及的金字 塔和象形文字,两盒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中国古代的甲骨 文和青铜器,以及印度的佛教等,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
![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https://img.taocdn.com/s3/m/2fbd75dc551810a6f52486ec.png)
三、政治:实行中央集权
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3100年,苏美尔人建立 一批城市国家,是这一地区古文明的奠基者。 后来,阿摩利人以巴比伦城为首都建立古巴比伦 王国,并于公元前18世纪中叶统一两河流域。
四、文明成就
四、文明成就
1、文字:楔形文字 大约公元前3100年
① 特点:楔形、压刻 (识图) ★ ② 书写材料:泥版 ③ 演变:
汉谟拉比法典
浮雕图案表明:汉谟拉 比接受正义之神沙马什(太 阳神)的神圣使命,制定这 些法律。在该法典的“序言” 中,汉谟拉比说;“安努(天 神)与恩利尔(风暴之神)命令 我为人类造福。我,汉谟拉 比,虔诚敬神的君王,发扬 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 人,使强不凌弱。”
《汉穆拉比法典》(片段)
19.倘藏匿奴隶于其家而奴隶被破获,则自由民应处死。 21.自由民侵犯他人之居者,应在侵犯处处死并掩埋之。 22.自由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应处死。 25.若自由民的房屋失火,前去灭火的自由民瞅见房屋主人
起初是简化的图形,后变成完全抽象的形式
④ 解读பைடு நூலகம்贝希斯顿铭文★
2、史诗:《吉尔伽美什》(文学价值、史学价值)
第1课 古代两河流域
![第1课 古代两河流域](https://img.taocdn.com/s3/m/d59b45bac77da26925c5b064.png)
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一、古代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地区,南临波斯湾,基本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国境内。
古代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地方”。
二、王国的更替:大约公元前3500年至前3100年,苏美尔人成为这一地区古代文明的奠基者。
三、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1、文字:楔形文字,又被称为“钉头文字”,因为书写笔画的形状酷似木楔或钉子而得名,书写在泥板之上,也称泥板文字。
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2、文学:《吉尔伽美什》是古代两河流域的著名史诗,用楔形文字写成。
3、法律:《汉穆拉比法典》公元前1792年,汉穆拉比成为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
颁行目的:更有效地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
特点(作用):宣扬君权神授。
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义务。
制定严格的等级制度,实行严刑酷法,严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奉行同态复仇原则等。
历史价值:《汉穆拉比法典》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
第2课古代埃及一、古埃及地理位置:位于非洲东北部,“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二、古埃及的统治: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最终形成了统一的国家。
三、文明成就金字塔——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金字塔的象征意义:是古埃及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是古埃及人创造性智慧的结晶;是古埃及社会经济和建筑技术发展的具体成就。
象形文字——古埃及人发明象形文字的时间:3500BC书写材料:纸草最为普遍。
消亡原因:文字本身缺乏普及性;受到了强势的希腊罗马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的冲击。
第3课古代印度一.种姓制度与吠陀时代吠陀时代:公元前14世纪,“雅利安人”部落从印度河流域征战到恒河流域。
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为“吠陀时代”;“吠陀”宗教经典。
古代两河流域教案
![古代两河流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a0ff4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7f.png)
古代两河流域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有更为全面的了解。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古代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以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第二章:两河流域的地理环境2.1 课时安排:2课时2.2 教学内容2.2.1 两条河流: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2.2.2 流域地区的气候、地形特点2.2.3 古代两河流域的经济活动与农业发展2.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地图解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两河流域的地理环境特点。
第三章: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3.1 课时安排:2课时3.2 教学内容3.2.1 苏美尔文明的兴起与发展3.2.2 阿卡德帝国与巴比伦帝国的兴衰3.2.3 古代两河流域的宗教信仰与神话传说3.3 教学方法通过历史故事、神话传说、遗址图片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历程。
第四章:古代两河流域的社会生活4.1 课时安排:2课时4.2 教学内容4.2.1 古代两河流域的政治制度4.2.2 社会阶层与生活方式4.2.3 教育、法律与艺术4.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古代两河流域的社会生活状况。
第五章:古代两河流域的科技与文明成就5.1 课时安排:2课时5.2 教学内容5.2.1 农业技术与水利工程5.2.2 数学、天文学与医学5.2.3 楔形文字的发明与传播5.3 教学方法通过实物展示、图片解读、小组探究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古代两河流域的科技与文明成就。
第六章:古代两河流域的宗教与信仰6.1 课时安排:2课时6.2 教学内容6.2.1 古代两河流域的主要神祇与神话故事6.2.2 宗教仪式与节日庆典6.2.3 宗教对古代两河流域社会的影响6.3 教学方法通过神话故事讲解、宗教仪式模拟、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古代两河流域的宗教信仰。
第1课 古代两河流域
![第1课 古代两河流域](https://img.taocdn.com/s3/m/5bec58f319e8b8f67c1cb986.png)
根据地图分析两河流的地区为什么王 国更替频繁,我们怎样评价这种状况呢?
参考答案: 1。位于欧亚非三大洲之间的重要枢纽地区。 2。民族多。北方又草原民族(阿卡德人、亚 述人)东西两部又有沙漠地区民族迦勒底人、 阿摩利人相继进入到两河流域地区建立起一些 王国。 3。王国之间为了争夺劳动力、土地、水源和 水利设施的控制权进行了战争,所以国家此起 彼伏。
2。苏美尔城市国家
(2)苏美尔人国家: 公元前3500——3100年
国家: 拉格什 乌鲁克 乌尔 特点——小国寡民,相互征战。 法律:《乌尔纳姆法典》 没有被保留下来 。 文字:苏美尔人创立了楔形文字 文学: 《吉尔伽美什》 数学:发明了十进位和六十进位 。 天文:世界上最早的太阴历。
(按照月亮盈亏周期)
人与人之间也充满了不安全感,所以, 美索不达米亚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 来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汉谟拉比法典》 是其中最杰出的一部。 这部法典试图明确的、永久的调整一 切社会关系,因而,它不仅阐明了古巴比 伦的法律制度,也照亮了当时的社会。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63 页
提出问题:请根据下列《汉谟拉比法典》的材料 内容来分析法典有哪些特点: A:“如果一个人伤害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眼。 如果一个人折了规则的手足,还折其手足。” 答案:实行的是同态复仇法,奉行“以牙还牙”。 B:“如果贵族打了贵族出身的人,必须罚银一明 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人,就要除割耳的 刑罚。” 答案:法典具有严格的等级制残余,阶级歧视的 特点。
3。混战中的王国更替
阿卡德王国 前2371年 (阿卡德人)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 乌尔第三王朝 前2113年 (苏美尔人) 乌图赫伽尔打败古提人 古巴比伦王国 前1894年 (阿摩利人) ——汉谟拉比制定法典 赫梯帝国 前18世纪 (赫梯人) ——世界上最早发明铁 亚述帝国 前7世纪 (亚述人) —— 萨尔贡—尼布甲尼撒 与 “巴比伦之囚”
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
![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https://img.taocdn.com/s3/m/177f7f46312b3169a451a4c6.png)
《吉尔伽美什 》第11块泥板
讲述国王吉尔伽美什寻找长生不老仙草,最终又 不得不接受命运的安排的曲折故事。
古 苏 美 尔 组 雕 像源自美 索 不 达 米 亚 的 神 女
《失落的文明:巴比伦》 华师大出版社
巴比伦城 ”空中花园“想象图
巴 比 伦 城 ” 巴 比 塔 “ 想 象 图
阅读《汉穆拉比法典》 片段,结合课文相关内容, 你对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 况有了哪些了解? 友情提示: 古巴比伦王国的阶级状况、 经济状况等
美索不达米亚
土 耳 其
Tigris
Euphrates
阿拉伯大沙漠
1、为什么成为“两河流域”?图例中绿 色的部分“新月沃地”是什么意思?
2、你认为古代两河流域的生产方式将以 什么为主?为什么? 3、这种生产方式的发达与文明繁荣会有 什么样的关系?
楔形文字 (钉头文字)
楔形文字
泥板书
两河流域亚 述帝国的书吏在 泥板上记录他们 的战利品
王国的政治制度
法典体现出的时代特征
汉穆拉比法典
游戏:两河流域Tigris & Euphrates
游戏者的目标是,在人口、神殿、农业和 市场四个方面发展自己的文明。
两河流域 (今天的伊拉克境内)
小亚细亚 地中海 伊朗 波斯湾
游戏:两河流域Tigris & Euphrates
游戏者的目标是,在人口、神殿、农业和 市场四个方面发展自己的文明。
1、为什么称为“两河流域”?图例中绿 色的部分“新月沃地”是什么意思?
2、你认为古代两河流域的生产方式将以 什么为主?为什么? 3、这种生产方式的发达与文明繁荣会有 什么样的关系?
古代两河流域 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古代两河流域 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7cb5017e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13.png)
1.古埃及(非洲)、古巴比伦、古印度的文明主题?★ 古代亚非文明(东方大河文明)
2.东方大河文明的共性? ①都发源于 大河流域 ;②都属于农业文明;
③都建立专制统治;
④都属于奴隶社会。
3.古代埃及发源于★?尼罗河的赠礼说的是哪种因素对文明形成的影响?
尼罗河流域,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
4.古埃及的文明成果?★ 金字塔(王权象征)、象形文字(纸草)、太阳历 5.金字塔的历史价值?★
一、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发源
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⑵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 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新月沃土
底格里斯河 位两于河西带来亚的幼泥发沙拉 Tigris River 底在河下和游不底断格淤里积斯
河美, 平 瘠流尔形 原 的域文成 , 地了 把 区南明辽 干 变部是阔 旱 成的世的 贫 了界苏 最西早亚产唯一生的的沃文土明 之肥一田。,《(圣大经约》前
3中50的0“-前伊甸20园0”0)
即在此。
二、古巴比伦王国-古--两巴河比流伦域王文国明历程P7
兴起
约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南部出现很多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初步统一 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的统一
强盛
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 公元前18世纪
衰落
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公元前19世纪建立)
B.奴隶制度: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 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
家庭奴隶制 是古代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男性家长 对奴隶拥有生 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拥有绝对权威。
C.经济领域: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 定,说明 商品经济 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五: 材料五:
在这首史诗( 吉尔伽美什》 在这首史诗(《吉尔伽美什》)中,乌鲁克 城邦首领吉尔伽美什被描绘为一个半人半神的英 他骄傲暴戾,引起诸神不满。 雄。他骄傲暴戾,引起诸神不满。诸神创造巨人 恩奇都去惩罚他。但两人在决斗中却成了朋友。 恩奇都去惩罚他。但两人在决斗中却成了朋友。 此后,吉尔伽美什改恶从善,为民除害, 此后,吉尔伽美什改恶从善,为民除害,立下许 多功绩。 多功绩。他的英雄行为引起女神伊斯塔尔的爱 但他拒绝伊斯塔尔的求爱,触怒诸神。 慕,但他拒绝伊斯塔尔的求爱,触怒诸神。诸神 用夺取恩奇都生命的办法来打击他。 用夺取恩奇都生命的办法来打击他。吉尔伽美什 为朋友的死十分悲痛,决心去寻找长生不死之 为朋友的死十分悲痛, 他历经千难万险,得到永生的仙草。 方。他历经千难万险,得到永生的仙草。但在归 途中,仙草却被蛇偷吃,结果无功而返。 途中,仙草却被蛇偷吃,结果无功而返。
美索不达米亚 文明
埃及文明
大河冲积平原 土壤肥沃 灌溉便利 动植物资源丰富 气候温暖 地理位置相对孤立
印度文明
2011-5-19
练习与测评
1.两河流域早期国家产生于什么时候?主要是哪些古代民族建 两河流域早期国家产生于什么时候? 立了这些国家? 立了这些国家? • 产生时间:从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7世纪 产生时间:从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7 3500年至公元前 • 主要古代民族:建立早期国家的古代民族先后有苏美尔人、 主要古代民族:建立早期国家的古代民族先后有苏美尔人、 阿卡德人、阿摩利人、亚述人、迦勒底人等。 阿卡德人、阿摩利人、亚述人、迦勒底人等。 • (说明:本题的“早期”界定为两河流域被波斯统治之前的 说明:本题的“早期” 历史。) 历史。) 为什么说《汉穆拉比法典》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2.为什么说《汉穆拉比法典》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 《汉穆拉比法典》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原有法律之大成,是 汉穆拉比法典》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原有法律之大成, 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 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汉穆拉比法典》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 汉穆拉比法典》 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宝贵的第一手文献。 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宝贵的第一手文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二: 材料二:
希罗多德说,在美索不达米亚, 希罗多德说,在美索不达米亚,小麦的 收成是播下种子的200 200倍 普林尼说, 收成是播下种子的200倍。普林尼说,一年 可收获两次小麦, 可收获两次小麦,此后还可以长出优质的饲 棕榈树繁茂,水果种类众多; 料,棕榈树繁茂,水果种类众多;至于建筑 材料, 材料,美索不达米亚有一种可以制成砖的粘 土。
亚非四大古典文明中心的地理环境
共性特征 差异性 河水不定期泛滥, 河水不定期泛滥,洪水灾害频繁 土壤盐碱化 地势开阔, 地势开阔,无天然地理屏障 尼罗河定期泛滥,水量稳定,无大洪水有地中海、 尼罗河定期泛滥,水量稳定,无大洪水有地中海、沙 漠等自然地理屏障 地处中国西南,中亚之南,西亚之东南, 地处中国西南,中亚之南,西亚之东南,与古代各文 明都有联系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便于翻耕 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丰富, 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丰富,水网密布 中国文明
2011-5-19
探索与争鸣
• 通过阅读《汉穆拉比法典》片段,结合课文相关内容,你对 通过阅读《汉穆拉比法典》片段,结合课文相关内容, 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有了哪些了解? 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有了哪些了解? • 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阶级关系:当时的巴比伦王国已形 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阶级关系: 成自由民与奴隶的阶级对立, 成自由民与奴隶的阶级对立,自由民中又形成平民与贵族的 等级区分。古代巴比伦已确立私有制和私有观念, 等级区分。古代巴比伦已确立私有制和私有观念,存在奴隶 反抗逃亡等现象。 反抗逃亡等现象。 • 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阶级特征:巴比伦国家运用国家权力维 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阶级特征: 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一再强调奴隶主对奴隶的所有权, 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一再强调奴隶主对奴隶的所有权, 严禁奴隶逃亡及藏匿奴隶、盗卖奴隶的行为; 严禁奴隶逃亡及藏匿奴隶、盗卖奴隶的行为;对不同人量刑 程度不一,明显保护贵族利益。 程度不一,明显保护贵族利益。 • 了解古巴比伦王国处于文明早期的时代特征:法典对犯罪行 了解古巴比伦王国处于文明早期的时代特征: 为惩罚严酷; 为惩罚严酷;保留了诸如同态复仇等原始习惯法的部分内 带有“以牙还牙”报复原则的遗痕。 容,带有“以牙还牙”报复原则的遗痕。 • 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程度:从法典本身来分析,法律条 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程度:从法典本身来分析, 文清晰,具有可操作性, 文清晰,具有可操作性,并否定血亲复仇等原始风俗的合法 性等特征, 性等特征,说明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发展已经具有相当的水 平。
《汉穆拉比法典》 汉穆拉比法典》
刻有《汉穆拉比法典》的石柱柱头。 刻有《汉穆拉比法典》的石柱柱头。 1901年 1901年,石柱被法国考古队发现于 伊朗西南部古城苏萨, 伊朗西南部古城苏萨,现存于巴黎 罗浮宫。 罗浮宫。
《汉穆拉比法典》反映出古巴比伦王国哪些社会状况? 汉穆拉比法典》反映出古巴比伦王国哪些社会状况? 汉穆拉比法典》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具有什么作用? 《汉穆拉比法典》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具有什么作用?
灌溉农业 生产发展 阶级分化
古代两河 流域的地理环 境和国家产生 的必要性和必 然性。 然性。
古代两河流域的王国更替
材料四: 材料四: 正当人们在这片广阔的江河流域上定居、 正当人们在这片广阔的江河流域上定居、 繁衍生息的时候, 繁衍生息的时候,在这些条件优越的地区以 外,土壤不那么丰腴而且更容易受季节改变所 影响的地方,正在出现的是另外一种类型的、 影响的地方,正在出现的是另外一种类型的、 人口虽少却更有活力的民族——原始游牧民 人口虽少却更有活力的民族 原始游牧民 族。游牧者不可避免的会和定居者发生冲突。 游牧者不可避免的会和定居者发生冲突。 ——H·G·韦尔斯《世界史纲》 H G 韦尔斯 世界史纲》 韦尔斯《 为什么说“ 为什么说“游牧者不可避免地会和 定居者发生冲突” 从教材看, 定居者发生冲突”?从教材看,这种冲 突的表现何在?结果如何? 突的表现何在?结果如何?
——H·G·韦尔斯《世界史纲》 H G 韦尔斯 世界史纲》 韦尔斯《
从材料一和二来看, 从材料一和二来看,幼发拉底河和 底格里斯河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什么? 底格里斯河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什么?
材料三: 材料三: 为了适应河水泛滥期易涝,非泛滥期易旱 为了适应河水泛滥期易涝, 的自然条件,这里的古代居民从公元前4000 4000年 的自然条件,这里的古代居民从公元前4000年 前后就开始修渠筑堤,进行人工灌溉, 前后就开始修渠筑堤,进行人工灌溉,并逐步 形成了不同规模的灌溉系统。 形成了不同规模的灌溉系统。 ——教材 第2页 教材
2001年 伊拉克举行“ 2001年,伊拉克举行“文字发 5000年 的庆祝活动, 明5000年”的庆祝活动,纪念楔形 文字的诞生。5000年后的今天 年后的今天, 文字的诞生。5000年后的今天,闪 米特人的后裔仍为祖先发明的楔形 文字深感自豪。 文字深感自豪。 今天的伊拉克可谓多灾多难, 今天的伊拉克可谓多灾多难, 民族、宗教矛盾错综复杂, 民族、宗教矛盾错综复杂,而历史 上,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 这块被称之为两河流域的地区, 这块被称之为两河流域的地区,诞 生了人类最早的伟大文明。 生了人类最早的伟大文明。研究这 段历史, 段历史,会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
2011-5-19
第1课 古代两河流域
新月沃地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摇篮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摇篮
观察地图思考: 观察地图思考: 古代两河流域是指哪个 地理范围? 地理范围?为什么此处被称 新月沃地” 作“新月沃地”?
材料一: 材料一: 苏美尔人的诗歌
猖獗的洪水呀,没人能和它对抗, 猖獗的洪水呀,没人能和它对抗, 它使苍天动摇,使大地颤抖。 它使苍天动摇,使大地颤抖。…… 庄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来将它淹没。 庄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来将它淹没。
背景: 背景:汉穆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并实施中央集权 公元前18世纪) 18世纪 (公元前18世纪) 社会生活状况: 社会生活状况: 古代巴比伦已确立私有制和私有观念。 古代巴比伦已确立私有制和私有观念。 巴比伦国家运用国家权力维护社会成员 的私有财产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阶级关系。 的私有财产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阶级关系。 法典一再强调奴隶主对奴隶的所有权, 法典一再强调奴隶主对奴隶的所有权, 明显保护贵族利益。因而不平等, 明显保护贵族利益。因而不平等,阶级歧视 尤甚,对奴隶的处罚要重得多。 尤甚,对奴隶的处罚要重得多。 古巴比伦王国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古巴比伦王国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作用: 作用: 汉穆拉比法典》 《汉穆拉比法典》作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 具有依法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 分,具有依法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维护奴 隶主统治,维持社会秩序的作用。 隶主统治,维持社会秩序的作用。
——吴于廑 齐世荣 《世界史》上卷78 吴于廑 世界史》上卷78 页
《吉尔伽美什》的史料价值何在? 吉尔伽美什》的史料价值何在? 楔形文字的书写材料与古代两河流域 的地理环境有何关联?楔形文字与古代两 的地理环境有何关联? 河流域文明有什么关系? 河流域文明有什么关系?
爱在西元前
作词:方文山 作曲:周杰伦 作词 方文山 作曲 周杰伦 古巴比倫王頒布了漢摩拉比法典 古巴比倫王頒布了漢摩拉比法典 刻在黑色的玄武岩 距今已經三千七百多年 妳在櫥窗前 凝視碑文的字眼 我卻在旁靜靜欣賞妳那張我深愛的臉 祭司 神殿 征戰 弓箭 是誰的從前 喜歡在人潮中妳只屬於我的那畫面 經過蘇美女神身邊 我以女神之名傍 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的漫延 當古文明只剩下難解的語言 傳說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詩篇 我給妳的愛寫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幾十個世紀後出土發現 泥板上的字跡依然清晰可見 我給妳的愛寫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遠 那已風化千年的誓言 一切又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