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特殊施工-第1章-冻结法1 (1)
岩土工程冻结法课程报告
浅谈冻结法及其在隧道中的施工方法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基本建设的不断加大,冻结法在矿井开挖及公路隧道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本文就冻结法及其施工方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着重论述施工工艺和常见的问题,以期望能在以后的冻结法施工中尽可能少的出现问题,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实践。
关键词:冻结法;施工工艺;隧道;1 冻结法论述1.1 冻结法的工艺原理一种特殊的施工方法,最早用于俄国金矿开采,后由德国工程师用于煤矿矿井建设获得专利技术趋于成熟。
其采用不掺外加剂的砂浆砌筑墙体,允许砂浆遭受一定程度的冻结。
在不稳定含水地层中修建地下工程时,利用设置在含水土体中的人工设置的冻结管和冻结管内循环冷媒剂,带走土体中热量从而达到暂时加固地层和隔断地下水的目的,形成强度高密封性好的冻土,能起到承受荷载和密封防水的作用。
且形成的冻土适应性强、安全可靠、无污染。
1.2冻结法的特点冻结法适用于各类地层尤其适合在城市地下管线密布施工条件困难地段的施工,经过多年来国内外施工的实践经验证明冻结法施工有以下特点:1、可有效隔绝地下水,其抗渗透性能是其它任何方法不能相比的,对于含水量大于10%的任何含水、松散,不稳定地层均可采用冻结法施工技术;2、冻土帷幕的形状和强度可视施工现场条件,地质条件灵活布置和调整,冻土强度可达5-10Mpa,能有效提高工效;3、冻结法是一种环保型工法,对周围环境无污染,无异物进入土壤,噪音小,冻结结束后,冻土墙融化,不影响建筑物周围地下结构;4、冻结施工用于桩基施工或其它工艺平行作业,能有效缩短施工工期。
1.3 冻结法施工工艺第一阶段:冻结管的排列,根据工程特征要求,可布置各种形状;第二阶段,开始土壤冻结,冻土首先从每个冻结管周围向外扩展,当各分离的圆柱冻结体联成一体时,该冻结阶段就告完成;第三阶段是继续降低冻结体的平均湿度和扩大冻土墙厚度使之达到设计要求;第四阶段是维持低温,保证开挖和做永久结构施工期间,冻土墙强度保持不变。
冻结法施工讲解
氨循环 在制冷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为了使地热传递给冷却水再 释放给大气,必须将蒸发器中之饱和蒸汽氨1压缩成为 高压高温的过热蒸汽氨2,使与冷却水产生温差,在冷 凝器中将热量传递给冷却水(等压),同时过热蒸汽氨 冷凝成液态氨3,实现气态到液态的转变。液态氨经节 流阀高压液态氨变为低压液态氨4(等焓),进入蒸发 器中蒸发,再吸收其周围盐水中之热量(地热)变为饱和 蒸汽氨,周而复始,构成氨循环系统。
以上四项称为一级压缩制冷系统的四个热参数。
1.2、实际制冷能力பைடு நூலகம்算
三大循环与实际循环过程有一定差异。在氨循环中,压 缩并非等熵过程。冷凝和蒸发过程与环境之间有温差,非 等压且是不可逆过程。节流过程也并非可逆过程。同时, 由于汽缸余隙,制冷工质存在着流量和压头损失。因此, 实际压缩功大于理论功,实际输气量小于汽缸理论容积。
(如软土、含水不稳定土层、流砂、高水压及高地压地层)条 件下冻结技术
有效、可行; (3) 灵活性好,可以人为地控制冻结体的形状和扩展范围,必要时可以绕 过地下障碍物进行冻结; (4) 可控性较好,冻结加固土体均匀、完整; (5) 经济上较合理。
三、冻结法凿井原理
立井冻结凿井是利用传统的氨循环制冷技术来完成的 。它是在井筒开挖之前,用人工制冷的方法,将井筒周围 含水地层冻结成一个封闭的不透水的帷幕------冻结壁, 用以抵抗地压,水压,隔绝地下水与井筒之间的联系。而 后,在其保护下进行挖砌施工。
1、冻结法的实质: 利用人工制冷临时改变岩土性质以固结地层。 2、冻结法的特点: 能有效隔绝地下水;适用性强,几乎不受地层条件限制; 灵活性好;污染性小;经济合理。
第1章 冻结法
第1章冻结法1、冻结法的定义、实质、特点。
----冻结法是利用人工制冷技术,使地层中的水结冰,把天然岩土变成冻土,增加其强度和稳定性,隔绝地下水与地下工程的联系,以便在冻结壁的保护下进行井筒或地下工程掘砌施工的特殊施工技术。
-----冻结法的实质:利用人工制冷临时改变岩土性质以固结地层。
---- 冻结法的特点:能有效隔绝地下水;适用性强,几乎不受地层条件限制;灵活性好;污染性小;经济合理;2、冻结法的三大循环系统、各系统的功能。
三大循环系统:盐水循环、氨循环和冷却水循环。
氨循环:在制冷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为了使地热传递给冷却水再释放给大气,必须将压缩机中之饱和蒸汽氨(1)压缩成为高压高温的过热蒸汽(2),使与冷却水产生温差,在冷凝器中将热量传递给冷却水,同时过热蒸汽氨冷凝成液态氨(3),实现气态到液态的转变。
液态氨经节流阀将压流入蒸发器中蒸发,再吸收其周围盐水中之热量(地热)变为饱和蒸汽氨。
第1章冻结法2、冻结法的三大循环系统、各系统的功能。
三大循环系统:盐水循环、氨循环和冷却水循环。
盐水循环:在制冷过程中起着冷量传递作用。
循环方式分类。
冷却水循环:在制冷过程中作用是将压缩机排出的过热蒸汽冷却成液态氨,以便进入蒸发器中重新蒸发。
二级压缩增加中间冷却器,其作用是冷却过热蒸汽氨,过冷液态氨。
3、冻结井筒掘进施工的特点。
井内无淋水、涌水,不需井筒排水设备,无需临时支护,设备防冻。
4、掘进段高的影响因素。
掘进段高是指掘进段未经支护的高度。
岩土性质、地压、掘进速度、平均温度、冻结壁形成过程等。
5、冻结井壁的结构型式。
钢筋混凝土双层复合井壁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单层钢筋混凝土井壁、钢筋混凝土双层复合井壁等。
钢筋混凝土双层复合井壁组成部分:内层井壁(密封、承受水压)、外层井壁(临时支护、承受冻结压力、永久地压)、内外层井壁间塑料板(隔热、解除内外壁约束)、外层井壁和冻结壁间泡沫板(隔热、缓压)。
6、常用冻结方案及其适用条件。
岩土工程冻结法
浅述岩土冻结法的应用及相关分析摘要:岩土工程冻结法在我们的土木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项技术在国内外也日趋成熟,并且在一些施工较为困难的场所屡建奇功。
本文主要系统的阐述岩土工程冻结法的基本原理、冻结技术在岩土工程领域的应用、岩土工程冻结法在理论研究、工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从而达到对岩土工程冻结法的一个初步性的认识和了解。
关键词:基本原理;冻结法;隧道盾构;井筒掘进;建筑基坑1.冻结法加固地层的原理及优点1.1岩土工程冻结法基本原理目前,地层加固的方法有多种,从所用加固材料作用过程来说,分化学和物理的,从加固方式来说,分外加来置换的和纯外加入的;从加入地层内材料的直观上来说,有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或者说分为硬件加入和软件加入。
不论何种方式,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地层的强度和稳定性,以及隔水性能,从而形成一个支护系统。
在这一支护系统内可安全地完成建筑物的建设。
冻结法是在岩土工程开挖之前,用人工制冷的方法将开挖工程周围的岩土层冻结成封闭的冻结圈(壁),以临时加固地层,抵抗地压,隔绝地下水,然后在冻结壁的保护下进行正常施工的一种特殊施工法。
首先要打一定数量的冻结孔,孔内安装冻结管或冻结器。
冷冻站制出的低温盐水(大约-30ºC)经输送干管到各孔内冻结器,再由回路干管返回到冷冻站的盐水箱。
低温盐水在冻结管中沿环形空间流动时,吸收其周围岩层的热量,使周围岩层冻结,逐渐扩展形成冻结壁。
随着盐水循环的进行,冻结壁厚度逐渐增大,直到达到设计厚度和强度为止。
1.2岩土工程冻结法的优点由于冻土中关键成份冰的力学性质主要取决于温度和时间,故地层的地质情况不是主要的因素。
相对其他工法来说,它可用于任何含水的土层或岩层中,无论什么样的结构、颗粒或渗透特性。
尽管饱和含水量对冻结法更好,但即使含水量低到10%时, 冻结法应用也不会有什么问题或困难。
软土、流沙层、砾石地层,以及高水压或高土压地层,冻结法更具优越性。
土层或岩层非均质时注浆困难, 可是非常易于冻结。
岩土特殊施工
井巷特殊施工第一章冻结法1、冻结法的定义、实质。
定义:实质:天然岩土通过人工制冷变成人工冻土,改变岩性,岩土强度由弱变强,形成承载/隔水的冻土墙(结构),然后在冻土墙的保护下进行施工。
2、冻结法的特点。
优点:(1)绝对不透水;(2)冻土墙的形状、尺寸和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可调;(3)形状、尺寸和深度基本不受限制;(4)适应复杂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3、冻结法凿井原理。
4、冻结法的三大循环系统、各系统的功能;一级压缩制冷(氨循环)原理组成图及各过程氨的变化情况。
三大循环系统:氨循环系统、盐水循环系统、冷却水循环系统。
功能:一级压缩制冷(氨循环)原理组成图:压缩机:将饱和蒸汽氨(1)等熵压缩为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氨(2);冷凝器:将过热蒸汽氨(2)等压冷却为高压常温液态氨(3);节流阀:将高压常温液态氨等焓转变为低压液态氨(4);蒸发器:将低压液态氨(4)等压蒸发为饱和蒸汽氨(1)。
5、冻结井筒掘进施工的特点。
无水,低温 <-20℃6、冻结井筒施工过程。
7、冻结法施工中水位观察孔和测温孔布置方式和作用。
布置方式:(1)水位观察孔结构:13层,可实现单管多报导~位置:距井心1m左右,不影响测量3个数量:1~深度:分别穿过主报导含水层注意:防含水层窜水影响交圈(2)测温孔5个数量:2~位置:内缘、外缘,两圈之间深度:穿过冻土发展较慢地层,如粘土层测温管径:一般108mm作用:(1)水位观察孔①判断冻结壁是否交圈;②释放能量。
(2)测温孔确定冻结壁厚度和平均温度。
8、影响掘进段高的因素、以及各因素与掘进段高关系。
段高确定:①以冻结壁变形不超过允许值为原则,按经验2<h<20m;②施工、监测、设计三结合。
9、冻结井壁施工的特点。
①井内温度低、初期冻结压力大②外壁现浇混凝土初期强度低,需正温养护10、冻结井壁的结构类型及双层复合井壁各组成部分作用。
井壁结构:由外向内:泡沫塑料板—外层井壁—塑料板—内层井壁。
冻结法1-2节解读
q0=h1- h10
qk=h4-h6
单位压缩理论功:
制冷系数:
l0=(h2-h1)+(h4-h3)
ε0= (h1- h10) / [(h2-h1)+(h4-h3)] K
4. 中间压力的确定
最佳效率法、查图法、插入法 以查图法最为简便。
四、制冷剂
1. 制冷剂
氨 、氟利昂、Co2、So2 等。
氨的特点:
正循环——盐水从供液管进入到冻结器底部,经供 液管与冻结管之间的环形空间返回到集液圈 反循环——与上相反
(3)冷却水循环
水池、水泵、冷凝器、冷却塔
▲过热蒸气被冷却成液态氨,冷却水将温度传递给大气 ▲水温比冷凝温度低5~10度
▲夏天要对冷却水降温
2.实际制冷能力计算
(1)输气系数 λ=[1—c ( pk / p0 — 1) ] T0 / Tk
发器等换热器,单位换热量等于设备进出口的焓差。
如果 l0=0, q=0,则 △h=0, 系统中无热量损耗。如节流阀,
外包隔热层, q≈0,等焓过程。
2.
熵(s) 热工学参数。叫比熵。
单位:kJ/kg.k(千焦/千克.凯尔文度)
熵是一个状态参数,微熵 ds = dq /T , 无简单的物理意义。 熵表示工质与外界热交换的方向性: 熵增加是吸热过程 熵减少是放热过程 熵不变是绝热过程——等熵过程
中间温度比蛇形管中氨液温度低5℃。
5. 油氨分离器
功能:
使氨蒸汽中的润滑油分离出 来。 原理: 突然降低氨蒸汽流速。 位置: 高压机之后。
参见图1-13
(p.17):编号8
6.储氨器
功能:
储存液氨、调节和补充制冷系统中氨的用量。
岩土特殊施工
1 岩土特殊施工分类:超前支护类、围岩加固类、机械破岩类2 冻结法的概念冻结法是利用人工制冷技术,使地层中的水结冰,把天然岩土变成冻土,增加其强度和稳定性,隔绝地下水与地下工程的联系,以便在冻结壁的保护下进行井筒或地下工程掘砌施工的特殊施工技术。
冻结法的实质:利用人工制冷临时改变岩土性质以固结地层。
3 冻结法凿井三大循环系统:盐水循环、氨循环和冷却水循环。
制冷三大循环构成热泵,其功能是将地层中的热量通过压缩机排到大气中去。
4 冻结法凿井主要工艺过程包括:冻结站安装、钻孔施工、井筒冻结、井筒掘砌。
5焓(h):焓是一个热力学概念,是工质的一个状态参数。
定义:单位质量工质内的能量,又称作比焓。
单位kJ/kg。
6熵(S):熵是热工学中一个重要参数,通常所说的熵即指比熵,以符号“S”表示。
熵值增加是吸热过程,反之为放热过程,等熵则为绝热过程,熵表示工质与外界热交换的方向性。
7 一级压缩制冷原理一级压缩制冷由三大循环构成:氨循环、盐水循环和冷却水循环。
氨循环:在制冷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为了使地热传递给冷却水再释放给大气,必须将蒸发器中之饱和蒸汽氨压缩成为高压高温的过热蒸汽,使与冷却水产生温差,在冷凝器中将热量传递给冷却水,同时过热蒸汽氨冷凝成液态氨,实现气态到液态的转变。
液态氨经节流阀将压流入蒸发器中蒸发,再吸收其周围盐水中之热量(地热)变为饱和蒸汽氨。
盐水循环:在制冷过程中起着冷量(或热量)传递作用。
该循环系统由盐水箱、盐水泵、去路盐水干管、配液圈、冻结器、集液圈和回路盐水干管组成。
冷却水循环:在制冷过程中作用是将压缩机排出的过热蒸汽冷却成液态氨,以便进入蒸发器中重新蒸发。
冷却水把氨蒸汽中的热量释放给大气。
冷却水温度越低,制冷系数就越高,冷却水温一般较氨的冷凝温度低5~10℃。
冷却水由水泵驱动,通过冷凝器进行热交换,然后流入冷却塔再入冷却水池,冷却后的循环水应随时由地下水补充。
8 过冷现象:在制冷系统中,应尽可能提高制冷效率,即提高制冷系数。
岩土特殊施工-第1章-冻结法2
习题
1 作业
第1 章
冻结法-小结
1、冻结法的定义、实质。
2、冻结法的特点。 3、冻结法凿井原理。
4、冻结法的三大循环系统、各系统的功能。
5、焓、熵及压-焓图,一级压缩制冷(氨循环 )原理组成图及各过程氨的变化情况。 6、冻结井筒施工过程。冻结井壁施工特点。 7、掘进段高的影响因素。 8、常用的冻结方案及其适用条件。 9、岩土中水冻结过程。
(一)氨压缩机
首先按本章第二节的计算方法求出一台(或一组)压缩机的实际制 冷能力,则压缩机台数(或二级压缩的机组数)N
考虑到备用及检修,实际氨压缩机台(或组)数比计算值多1—3台。 (二)中间冷却器的选择 4v3G2 中间冷却器直径D按下式计算: D nc (三)冷凝器和蒸发器选型 —般选用立式冷凝器。其运输、安装及使用均比较方便。一般选用 立式蒸发器。
fz
k
fz
1.8.3井壁厚度计算
按均压厚壁圆筒计算井壁厚度:
采用双层复合井壁结构型式,井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按现行《煤矿立井井筒及硐室设计规范》(GB50384-2007)中 “6.2.9条”中计算公式:
《规范》计算方法:
������ = ������������
������ ������ −1 ������ − 2 ������ ������
1.8.1 1.8.2 1.8.3 1.8.4 冻结井壁结构发展历程 冻结井壁受力分析 井壁厚度计算 冻结井壁验算
1.8.1 冻结井壁结构发展演化过程
我国冻结井壁结构演化过程:
单层井壁 双层井壁
复合井壁
地层
(1955~1963年)
(1964~1975年)
(1976~2004年) (2005~至今)
岩土工程冻结法_课程论文
浅谈冻结技术在地铁施工中的应用摘要:关键词:冻结技术,基本原理,城市地下,矿山建设正文:前言冻结技术最初起源于天然冻结, 随着人工制冷技术的出现才逐渐用于工程,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 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项专门的工程冻结施工技术。
人工冻结技术是指采用人工制冷方法将低温冷媒送入具有一定含水量和地下水流速的软弱地层中, 使地层中的水与周围土颗粒发生冻结, 从而形成强度高、弹模大和抗渗性好的冻结壁, 在冻结壁的保护下进行内部开挖和永久支护结构施工的一种特殊地层加固方法。
此法可以隔绝地下水与结构的联系, 从而在冻结壁的保护下进行通道开挖和结构施工。
所以, 冻结法与搅拌、旋喷等其他地层加固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对周围结构形状适应性强。
只要冻结孔的布置位置准确, 并保持足够的冻结时间, 就可以形成不同形状且均匀性好的冻结壁。
( 2)隔水性能极好。
交圈以后冻结壁连续性好、强度高, 因而隔水性能非常之好。
可有效隔绝地下水,其抗渗透性能是其它任何方法不能相比的,对于含水量大于10%的任何含水、松散,不稳定地层均可采用。
( 3)对地层污染小。
冻结法是一种环保型工法由于冻结法只是通过降低温度来提高原位土体的强度, 并不改变地层成分,对周围环境无污染,无异物进入土壤,噪音小,冻结结束后,冻土墙融化,不影响建筑物周围地下结构,因而对地层污染程度很小。
(4)冻结施工用于桩基施工或其它工艺平行作业,能有效缩短施工工期。
2.人工冻结法基本原理在岩土工程中, 冻结制冷技术通常是根据物理学中的汽化原理, 即利用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要吸收热量来实现的。
通常在进行开挖以前, 在孔洞周围钻造一圈或数圈钻孔, 并在钻孔内下放冻结管( 冻结器) , 利用人工制冷的方法, 降低盐水( 冷媒介) 温度, 通过低温盐水在冻结管内循环吸收地层热量, 使地层形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冻土结构---冻结壁( 冻土墙) , 以抵抗地层的水土压力, 隔绝地下水与开挖工作面的联系, 在冻结壁的保护下进行施工。
第一章冻结法施工
特殊凿井绪论一、特殊凿井分类特殊施工是相对于普通施工技术而言,可定义为:在松散不稳定含水地层,或在涌水量很大的稳定裂隙岩层中,采用围岩加固、堵水、超前支护或采用大型钻井机械施工的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有:冻结法、注浆法、钻井法、沉井法、混凝土帷幕法等表土施工技术。
深表土——冻结法、沉井法、钻井法、注浆法。
特殊凿井施工技术按其实质和特点可分为三类:1、超前支护类在地下工程挖掘之前,采用超前支护以隔绝或减少流砂和地下水的涌入,然后在超前支护的保护下掘进,属于此类者有:沉井法、混凝土帷幕法。
2、围岩加固类在地下工程开凿之前,采用措施暂时,永久地加固围岩,改善围岩的稳定条件,而后进行掘砌作业,如冻结法、注浆法等。
3、机械破岩类应用大型机械直接破岩、出矸,使卸掘砌作业机械化图钻井法等。
二、岩特殊凿井的历史53年新汶孙村矿注浆井首次采用深井法。
55年新汶张庄矿首次在井筒进行工作面预注浆55年开滦矿物局林西矿采用冻结法(波兰设计与施工)56年开滦矿物局唐家矿采用冻结法(苏联指导,自己设计施工)58年峰峰矿物局薛村矿主井采用地面预注浆69年淮北矿物局朔利村南风井采用钻井法74年鹤岗矿物局兴安矿南风井采用混凝土帷幕法目前:①沉井法(沉箱法)于90年代在煤矿使用,软表土地基中土建工程用的很多。
沉深192m——曲阜单家村主副井,上海基础公司沉井。
②帷混凝土帷幕法84年施工新汶鄂庄注浆井是使用,单深57m,主要用于地下挡土墙,水电部的应用较多,③钻井法主要在西淮地区,φ9m,单深513m,④冻结法,目前龙崮主副风井三个井筒采用,副井冻结深度650m,巨野煤田郭屯冻结达到702m;国投新集口孜东主井冻深737m,万福主井894m,万福副风井840mm。
⑤注浆法遍及各矿区主井,平巷,硐室均在采用。
主要内容:冻结法、注浆法、钻井法、沉井法、混凝土帷幕法看录像。
第一章:冻结法施工冻结法应用较多,尤其对深层表土的矿区,目前冻结法施工逐渐有城市的地铁发展,这里我们以矿区为例介绍。
冻结法1-2节
3. 热参数计算
单位理论制冷量:
单位冷凝热量:
q0=h1- h10
qk=h4-h6
单位压缩理论功:
制冷系数:
l0=(h2-h1)+(h4-h3)
ε0= (h1- h10) / [(h2-h1)+(h4-h3)] K
34
4. 中间压力的确定
最佳效率法、查图法、插入法 以查图法最为简便。
30℃ -30℃
冷却塔
26
27
2.实际制冷能力计算
(1)输气系数 λ=[1—c ( pk / p0 — 1) ] T0 / Tk
(1—16)
= [1— 0.01×(942.5 / 166.2 —1 ) ] 250 / 296 = 0.81 式中 c-气缸的余隙系数,卧式压缩机为1.5~3%, 立式 为1%。 本例压缩机为立式; pk—冷凝压力 p0—蒸发压力
l0 + h1 = q + h2
比热损耗:
比容 压力
q = (h1 -h2)+ l0=△h+ l0 (1-4)
单位理论压缩功, kJ/kg
14
q = (h1 -h2)+ l0=△h+ l0
即:等于进、出口工质的焓差与单位压缩理论功
之和。 讨论:
如果q=0,气缸的热损耗很小,则 △h= l0 ,如压缩 机。 如果 l0=0,无压缩机对工质做功,则 △h=q ,如冷 凝器、蒸发器等换热器,单位换热量等于设备进出口的焓 差。 如果 l0=0, q=0,则 △h=0, 系统中无热量损耗。如 节流阀,外包隔热层, q≈0,等焓过程。
第一章冻结法施工
特殊凿井绪论一、特殊凿井分类特殊施工是相对于普通施工技术而言,可定义为:在松散不稳定含水地层,或在涌水量很大的稳定裂隙岩层中,采用围岩加固、堵水、超前支护或采用大型钻井机械施工的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有:冻结法、注浆法、钻井法、沉井法、混凝土帷幕法等表土施工技术。
深表土——冻结法、沉井法、钻井法、注浆法。
特殊凿井施工技术按其实质和特点可分为三类:1、超前支护类在地下工程挖掘之前,采用超前支护以隔绝或减少流砂和地下水的涌入,然后在超前支护的保护下掘进,属于此类者有:沉井法、混凝土帷幕法。
2、围岩加固类在地下工程开凿之前,采用措施暂时,永久地加固围岩,改善围岩的稳定条件,而后进行掘砌作业,如冻结法、注浆法等。
3、机械破岩类应用大型机械直接破岩、出矸,使卸掘砌作业机械化图钻井法等。
二、岩特殊凿井的历史53年新汶孙村矿注浆井首次采用深井法。
55年新汶张庄矿首次在井筒进行工作面预注浆55年开滦矿物局林西矿采用冻结法(波兰设计与施工)56年开滦矿物局唐家矿采用冻结法(苏联指导,自己设计施工)58年峰峰矿物局薛村矿主井采用地面预注浆69年淮北矿物局朔利村南风井采用钻井法74年鹤岗矿物局兴安矿南风井采用混凝土帷幕法目前:①沉井法(沉箱法)于90年代在煤矿使用,软表土地基中土建工程用的很多。
沉深192m——曲阜单家村主副井,上海基础公司沉井。
②帷混凝土帷幕法84年施工新汶鄂庄注浆井是使用,单深57m,主要用于地下挡土墙,水电部的应用较多,③钻井法主要在西淮地区,φ9m,单深513m,④冻结法,目前龙崮主副风井三个井筒采用,副井冻结深度650m,巨野煤田郭屯冻结达到702m;国投新集口孜东主井冻深737m,万福主井894m,万福副风井840mm。
⑤注浆法遍及各矿区主井,平巷,硐室均在采用。
主要内容:冻结法、注浆法、钻井法、沉井法、混凝土帷幕法看录像。
第一章:冻结法施工冻结法应用较多,尤其对深层表土的矿区,目前冻结法施工逐渐有城市的地铁发展,这里我们以矿区为例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测温孔布置
1.3.2 钻孔施工与冻结器安装
• 钻孔施工
– 设备:专用钻机、大能力地质钻机、水文孔钻机 – 方式:减压钻进
• 钻孔测斜
– – – – 设备:磁性单点测斜仪、陀螺测斜仪等 内容:孔长、倾角、方位角 指导思想:以防为主,纠偏为辅 测试频率:50~80m左右测一次
1.3.2 钻孔施工与冻结器安装
1 1 2 流入能量: l0 u1 c12 g z1 p1 v1 流出能量: q u 2 c2 g z 2 p2 v2 2 2
令: h u p v
对气缸来说,有: c1 c2
0
z1 z2
因此有: q h1 h2 l 0 h l
1 岩土工程冻结法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提纲
1.1 概述 1.2 蒸汽压缩制冷 1.3 冻结法施工 1.4 冻结方案 1.5 冻土物理力学性质 1.6 冻结温度场 1.7 冻结壁计算 1.8 冻结井壁 1.9 冻结法设计计算
1.1 概述
1.2.4 制冷工质与冷媒剂
冷媒剂:
– 也叫载冷剂,是传递冷效应的物质。盐水、氨, 乙醇等
返回
1.2.5 制冷设备
1)压缩机
– 活塞式、螺杆式、离心式等
1.2.5 制冷设备
1.2.5 制冷设备
1.2.5 制冷设备
2)冷凝器与蒸发器:
– 换热器
1.2.5 制冷设备
3)节流阀:
– 减压到蒸发压力,为制冷剂蒸发创造条件。
1.2 蒸汽压缩制冷
1.2.1 焓、熵及压-焓图 1.2.2 一级压缩制冷 1.2.3 二级压缩制冷 1.2.4 制冷工质与冷媒剂 1.2.5 制冷设备
返回
1.2.1 焓、熵及压-焓图
基本状态参数(注:只与状态有关,与过程无关的参数):
– 温度T – 压力p – 密度ρ – 比容v =1 / ρ – 比内能u: 单位质量物质的内能。
– 外能:物体的宏观动能 1 2 m c2 、重力位能 mgz 。
1.2.1 焓、熵及压-焓图
基本概念:
– 流动功:推动流体流动所做的功, 单位质量的流动功为pv
dw p f ds p dV p v dm
dw pv dm
– 稳定流动过程:控制体内质量和能量不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1.2.1 焓、熵及压-焓图
• 管路耐压、密封试验
– 按规程规范要求进行压气、抽真空或压水试漏
• 管路保温—冷量损失由25%降至10%以下
– 主要用现场发泡法形成泡沫材料保温层 – 包扎保温材料
• 灌盐水、充氨
– 防盐水结晶
• 水源井位置-地下水流速小于5m/d不影响
– 上游300m以外 – 抽水加大流速,下游水体水位下降,含水层窜通
制冷站
1.1.1 冻结法的实质与原理
• 盐水循环冻结器
– 盐水正循环:盐水从供液管下 方出来,经环形空间向上,从 回液管至制冷站; – 盐水反循环:盐水流向与正循 环相反;
1.1.1 冻结法的实质与原理
• 液氮冻结:钻孔——安冻结器—— 液氮孔中气化
返回
1.1.2 冻结法的发展概况
• • • • • • • 1862年,英国,基础施工,加固土壤; 1883年,德国,开凿井筒,加固、隔水; 1955年,中国,开凿井筒,加固、隔水; 1970年,中国,北京地铁,加固、隔水。 最大冻结岩石深度930m,英国,隔水; 最大冻结土层深度571m,苏联,隔水、加固; 中国最大冻结深度802m(门克庆煤矿主 井);在建的甘肃核桃峪煤矿主井冻结深度 达955m,世界纪录。 • 施工近550个井筒,总长近120km。 返回
h称为比焓,也是状态参数,单位是kJ/kg
1.2.1 焓、熵及压-焓图
公式讨论: q h1 h2 l0 h l 0
若气缸热损耗小,则q≈0,因此有:l0=h2-h1 若无压缩机做功(如换热器),则l0=0, 因此有:q=h1-h2
若进一步有q=0,则有h1=h2,一般将节流阀节流前
T
1.2.1 焓、熵及压-焓图
压焓图
试查p=0.5MPa、h=1600kJ/kg 时的x、t、v、s
返回
1.2.2 一级压缩制冷
原理:由氨循环、冷却水循环、盐水循环构成
制冷系数: 0
Gq0 h1 h4 Gl0 h2 h1
1.2.2 一级压缩制冷
氨循环系统:
– 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
1.1.3 冻结法的优点与适用条件
• 优点:
– – – – 绝对不透水; 冻土墙的形状、尺寸和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可调; 形状、尺寸和深度基本不受限制; 适应复杂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 适用条件:
– 含水地层; – 地下水含盐量不过高(曾用于-26℃结冰情况下) – 地下水流速较小时(一般<17m/d) 返回
盐水循环系统:
– 盐水箱、盐水泵、管路与阀门 – 冻结器
• 冻结管、供液管、回液管
冷却水循环系统:
– 水泵、管路和阀门、冷凝器
1.2.2 一级压缩制冷
实际制冷能力计算:
–
pk T0 输气系数(反映余隙的影响): 1 c p 1 T 0 K
深度H↑→地压↑→冻土强度↑→ 平均温度↓→盐水温度ty↓→冷凝温度tk↓→ 压力差(pk-p0) ↑和压力比(pk/p0) ↑ → 排气温度t2↑→润滑油碳化→压缩机损坏 输气系数λ↓→流量G ↓→总制冷效率下降
1.2.3 二级压缩制冷
二级压缩制冷原理
1.2.3 二级压缩制冷
中间冷却器热平衡 方程:
1.2.4 制冷工质与冷媒剂
制冷工质:
– 也叫制冷剂,在制冷机系统中起循环变化的物质, 用于实现制冷的目的。氨,氟里昂、溴化锂
要求:
– – – – – – 临界温度高,普通温度下不液化; pk-p0和 pk/p0不宜过大; 有较大的容积制冷量; 能与水化合、能溶于润滑油; 无毒、不爆炸; 价廉等等
1.1.1 冻结法的实质与原理
• 原理:
大 气
– – – –
制 冷 剂
冷 媒 剂
地
层
• 向岩土供冷的方式:
直接冻结:制冷剂(氨、氟里昂等)直接汽化吸热; 干冰冻结:干冰由固态变气态吸热; 液氮冻结:液氮由液态变气态吸热; 盐水冻结:利用冷媒剂(盐水)吸热。
1.1.1 冻结法的实质与原理
• 盐水循环冻结:钻孔——安冻结器——循环低温盐水
5)油氨分离器
– 分离氨蒸汽中的润滑油微粒
6)贮氨器:
– 贮存、调节、补充氨
返回
1.2.5 制冷设备
3)节流阀:
– 减压到蒸发压力,为制冷剂蒸发创造条件。
4)中间冷却器
– 冷却过热气体 – 过冷液氨5度左右 – 分离油氨
5)油氨分离器
– 分离氨蒸汽中的润滑油微粒
6)贮氨器:
– 贮存、调节、补充氨
返回
焓的概念
l0——活塞单位压缩理论功,kJ/kg; g——重力加速度,g=9.8m/s2; q——汽缸之比热损耗,kJ/kg; u1,u2——工质进出口的比内能,kJ/kg;
c1,c2 ——工质进出口的速度,m/s;
v1,v2——工质进出口的比容,m3/kg; p1,p2——工质进出口的压力,Pa; z1,,z2 ——工质进出口的标高,m。
1.2.1 焓、熵及压-焓图
基本概念:
– 显热:只有温度变化时物体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 潜热:只有相态变化时物体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 比热容C:使单位质量物质的温度升高1K所需热 量,分为定压比热Cp和定容比热Cv – 比热比(绝热指数): κ= Cp / Cv
– 内能:物体分子所具有的分子动能与位能之和。
蒸发器:将低压液态氨(4)等压蒸发为饱和蒸汽氨(1)。
1.2.2 一级压缩制冷
制冷循环中的过冷与过热:
– 过冷:降节流前的温度,以提高制冷系数 – 过热:氨制冷应尽量避免。
制冷系数:
Gq h h 0 0 1 4 Gl0 h2 h1
返回
1.2.3 二级压缩制冷
为何要用?
– 设备要求(强度):pk-p0≤1.37MPa , pk/p0≤8
• 钻孔纠偏
– 偏斜原因
• 地层方面:软硬不均,倾角不同,有空洞、裂隙等 • 安装与操作技术方面:导向管和钻机主轴安装不正, 钻压过大,泥浆质量不好等
– 实际输气量: G V / v1 Vh – 实际制冷量: Q0 Gq0 – 实际压缩功: L0 Gl0 – 实际冷凝热量: Qk Gqk – 电动机总功率(摩擦、传动): N
K ( Ni N f )
p
1.2.2 一级压缩制冷
压缩机:将饱和蒸汽氨(1)等熵压缩为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氨(2); 冷凝器:将过热蒸汽氨(2)等压冷却为高压常温液态氨(3); 节流阀:将高压常温液态氨等焓转变为低压液态氨(4);
1.1.1 实质与原理 1.1.2 发展概况 1.1.3 优点与适用条件
பைடு நூலகம்
返回
1.1.1 冻结法的实质与原理
• 实质:
– 天然岩土———— 人工冻土,改变岩性,岩土 强度由弱变强,形成承载/隔水的冻土墙(结 构),然后在冻土墙的保护下进行施工。
人工制冷
• 核心问题:
– 需要什么样(形状、尺寸和强度)的冻土墙? – 如何形成所需的冻土墙?
布置:
– 蒸发器离井筒最近 – 符合规程、规范要求
1.3.1 制冷站安装
安装:
– 应与冻结钻孔平行作业 – 氨、盐水、冷却水三大系统安装尽量平行作业 – 各系统的安装顺序:
基 础 和 沟 槽 施 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