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情智共生的习作教学课堂

合集下载

打造_情智交融和谐共生_的数学新课堂_谢晓惠

打造_情智交融和谐共生_的数学新课堂_谢晓惠

摘要:理想的“情智”教育,应该是以情启智,以智启问,情智共生。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用智慧教育落实“情感与态度”这一教学目标,成为情智教育的重点。

依托课堂教学,精心准备,将情、智教学融入课堂,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真正让每个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情智教育人文关怀探索孙双金校长在《孙双金与情智教育》这本书中提出:理想的“情智”教育,应该是以情启智,以智启问,情智共生。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用积极的情感、灵动的智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情感体验和智慧知识和谐共生。

皮亚杰说:“所有的行为模式,都是以情感因素作为动机的。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用智慧教育落实“情感与态度”这一教学目标,成为情智教育的重点。

虽然我们不是专家,还无法把握全部的内涵,但在教学中,还是可以尽我所能,将情智教育运用于我们的课堂。

一、情深———人文关怀在数学学科教学中,人文关怀体现在:教师在对待学生教育态度上的人文关怀。

比如回答数学问题时,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个人的意见和看法。

教师通过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生活实践知识和逻辑思维知识的选择上,兴趣和情感更倾向于前者。

在教学中,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将数学内容生活化,学生就会兴致勃勃地进入角色,进行数学学习。

例如教学“元、角、分”时,通过创设“淘淘超市”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到“超市”购物。

学生在商品交易中,学会如何付款、如何找钱。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就主动去认识了各种钱币,掌握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把教学方式转变为富有探索性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人为本,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把人文关怀倾注到数学教学的每一个角落!二、智高———问题探索在课堂上,当学生茫无头绪时,能否给他们启迪,引导、促进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这就需要智慧性提问。

导入情智共生课堂构出精彩

导入情智共生课堂构出精彩

导入情智共生课堂构出精彩摘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教师,要作情感的火引子,展示语文课堂的情趣与魅力,要用艺术的巧手,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去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

用情感激发兴趣,用兴趣培养智慧,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情智共生的乐园!关键词:导入;课堂;精彩;教学特级教师王崧舟曾说:“没有激情的课堂,如同没有清流的溪涧、没有清风的丽日、没有清音的幽谷、没有清香的荷塘。

”而巧妙的课堂导入更会使课堂多一些情趣、多一份灵动!怎样设计课堂的导入,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破题导入重在“解”根据文中的题目、文眼等关键性部件导入。

题目、文眼在结构上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在内容上又往往是文章的主题所在,它是作者匠心经营的结果,也是我们理解、认识文章的钥匙。

文眼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的课文题目本身就是的文眼。

如我在教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文言文《伯牙绝弦》一课时,首先在“绝”字上下功夫,问学生“绝”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伯牙绝弦”(伯牙不再弹琴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就让我们走进《伯牙绝弦》感受一下这千古流传的真情故事。

抓住题目、文眼导入,有利于学生对学习重点的把握,也可以使教师很快由导入切入正题,而本课则直接让学生把握了情感主线。

2.谈话导入重在“引”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可以诱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冲动,能迅速进入求知的最佳状态。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其效果就可能相差20倍。

”在教学苏教版第十册课文《卢沟桥烽火》时,教师激情导入:北京西郊有一座桥名叫卢沟桥,它不仅因桥上的狮子多而闻名,还因为它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人。

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它清清楚楚的记载着中国人民顽强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战斗场面,更拉开了中国人民八年抗日战争的序幕。

《卢沟桥烽火》一课就再现了那段令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怀的历史。

“一石激起千层浪。

”简短而又富有激情的几句话,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堂上,学生对中国官兵英勇杀敌的精神充满敬仰之情,对日本帝国主义暴行的充满愤慨之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放纵奔流,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 ”情智共生“四步教学模式作文

学生   ”情智共生“四步教学模式作文

清水河镇育英小学“情智共生”四步教学法作品
作品:绿萝
学生姓名:鲁梓娴
所在班级:三年级(4)班
绿萝
绿萝是我喜欢的一种植物,它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

绿萝的茎很细,叶子是椭圆形的,茎和叶的颜色不同,叶子有些地方是黄色的。

绿萝长得非常快,有人把长的很长的绿萝挂在天花板上,我家就是这样,它完全没有气味,它就像是在我家种了一棵大树,让家里的空气清新宜人。

绿萝的枝条就像是春姑娘的头发一样,它有着长长的头发---枝条,在家里种满了绿萝,就像是生活在大自然中,拥有了它就拥有整个春天。

绿萝很喜欢水,如果经常给它浇水,它就会长得生机勃勃,焕发春的活力,满眼的绿色,带给我满满的好心情。

它是我最好的朋友,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会想起它。

彰显语文魅力,构建情、智、趣共生高效课堂

彰显语文魅力,构建情、智、趣共生高效课堂

彰显语文魅力,构建情、智、趣共生的高效课堂摘要:语文学科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是工具性、思想性的化身。

语文课堂更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交流平台,是一个歌颂真善美的发源地,是一个鞭挞假恶丑的宣判会,是放飞梦想、成就学生的多彩世界。

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要走向儿童、走向生活、走向深广、走向博大,更要践行语文味、家常味、儿童味、高效味、情智味、有趣味。

语文教师要以听、说、读、写、背的语言积累为主线,以默读、深思、运用、拓展的语言涵泳为策略,构建味浓、气纯、高效、有魅力的课堂。

关键词:语文魅力;情、智、趣;高效课堂一、趣味引路、心声交汇,让学生在美中学课前用鲜活有激情的语言、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倾听语文世界的美丽与深邃,加上老师阳光青春的表情动作、铿锵有力的节奏、声情并茂的朗诵、或配乐、或录音、或情境回放等,把学生带入语文童话般美妙的世界,让学生的思想插上想象的翅膀,徜徉在妙趣横生的语文芳草地。

例如,在教学《草原》一课时,利用视频插播生动的草原画面,再配上优美的歌曲《天路》,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欣赏草原之广、草原之美,接着配乐示范朗读,让学生感受老舍先生优美的语言风格。

首先,轻松明快,如潺潺清泉顺流而下,自然而流畅。

其次,真情流淌。

好的语言是有真情的语言。

作者对草原美的热爱、陶醉的情感溢于言表。

再次,长短句的错落有致。

长短句的交替使用变化多姿,增添了语言趣味。

最后,多用联想,把草原描写得既优美又有鲜活的生命力。

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情境中,感受到了语文无限的魅力。

情趣在这里共生,思想在美中深刻,思维在想象中升华。

二、以学定教、读中品味,让学生在趣中悟人们常说:“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是学习的源泉。

”作为语文教师,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以学论教、以学定教,把课上得生动、有趣、高效。

有趣,才能吸引学生;有趣,才能主动参与;有趣,才能彰显魅力;有趣,才能方法灵活。

有位教育家说:“课堂即生成,课堂即成长。

情智共生 卓越课堂 教学模式

情智共生 卓越课堂 教学模式

重庆市接龙中学校“情智共生卓越课堂”自学——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情智共生卓越课堂”建设是坚持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发展”为核心所进行的一种教学改革,目的是探索改变教师单一教学方式,通过情境驱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运用知识和情感体验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的课堂。

“情智共生卓越课堂”之“自学——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共分为六个步骤,即:情境驱动→目标导学→自学质疑→智慧碰撞→自主测评→反思提升。

(一)情境驱动:设置情境→导入【2分钟】情境驱动,即创设学习情境。

教师在阅读教材、教参获得“知识序”的基础上,备学生的“认知序”,再备自己的“教学序”。

根据教学目标设置,明确重点难点,先讲什么,后做什么,创设学生可以感知到的各种具体情景,进行设问、引问、追问、曲问、反问、驳问等任务引发学生思考与共鸣。

(二)目标导学:出示目标→学习指导【3分钟】入题后,老师即提出本课教学目标和自学要求。

出示的目标及要求针对性强,简单明了。

1.展示“学习目标”,将本节课学习目标展示出来,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多媒体、小黑板、口头陈述等方式)。

2.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选用适当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有事可做,让学生自己能够清楚的知道本节课需要学什么,会什么,怎么学。

(三)自学质疑:自主学习→质疑→小组交流【8分钟】学生接收教师给予的信息后积极、主动、自觉地开展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摆脱对教师或他人的依赖,学法可以是自学,也可以是模仿或其它,但更多的应是自学。

学生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圈点勾画、质疑等。

然后将疑问提交到小组进行研讨。

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巡回观察,尤其要关注学困生,鼓励他们有疑必提。

老师予以肯定、鼓励。

(四)智慧碰撞:合作学习→互动展示→讨论发言(教师调控引导)【20分钟】智慧碰撞,即合作学习,学生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所以离不开在教师引导下的小组合作互动交流学习。

童心语文课堂:趣、智、情共生

童心语文课堂:趣、智、情共生
在《珍珠鸟》一课的 体 验 探 究 式 学 习 活 动 中 ,学生
开展了“读 、画 、思 、背 、演 、写 ”多种感官的学习活动;
不仅感受了语言的内容美,也 体 会 到了语言表达的形
借助音调、旋 律 、节奏 和 音 音乐智能
式 美 ;不 仅 学 习 和 积 累 了 语 言 ,也 尝 试 运 用 语 言 来 表 达
(二 )板块二:多 元体验,感悟积累培育“童智”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童 心 语 文 课 堂 ”发挥儿童的 其他 智 能 对 语 言 智能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根据不同 文 章 文 体 、内 容 和 结 构 的 特 点 ,扣 住 文 本 学 习 的 主 问 题 ,设计和开展儿童喜欢的多种感官参与的体验探究 式 言 语 学 习 活 动 ,培 养 儿 童 的 语 言 智 能 ,促 进 儿 童 全 面 和 谐 地 发 展 ,构 建 生 动 活 泼 的 语 文 课 堂 。“童 心 语 文 课 堂体验探究式学习活动”见 下 表 :
- 、童心语文课堂建构的理论基础 童心语文课堂的建构,基于人本主义教学思想、 ? L 子 的 启 发 式 教 学 、加 德 纳 的 多 元 智 能 理 论 和 于 永 正 儿 童 的 语 文 教 学 思 想 。童 心 语 文 课 堂 既 关 注 学 生 认 知 的 发 展 ,也 注 重 加 强 对 学 生 内 心 世 界 的 了 解 ,营造充满 “学趣”的 情 境 、引 导 学 生 经 历 充 满 “思 趣 ”的学习活 动 ,帮 助 儿 童 表 达 充 满 “情 趣 ”的 生 活 ;引导儿童在语 文 学 习 活 动 中 培 养 思 维 与 表 达 、探 究 与 实 践 创 新 的 能 力 ,实现学以致用;让儿童能够发挥智力优势获得语文 学 习 的 乐 趣 与 自 信 ,在 多 种 形 式 的 体 验 探 究 中 学 习 语 言 表 达 的 规 律 并 形 成 语 言 表 达 的 能 力 ,发 展 儿 童 的 语 言 智 能 ,使儿童爱上语文、快乐学习、全面发展;在生动 活 泼 的 学 习 活 动 中 师 生 共 同 生 成 言 语 的 智 慧 、让 真 善 美在课堂上恣意流淌。 二 、童心语文课堂的建构 童心语文课堂基于上述教学理论、教 学 思 想 ,以教 材 为 载 体 开 展 语 文 教 学 活 动 ,建 构 富 有 “童 趣 、童 智 、童 情 ”的语文课堂,文 本 教 学 的 第 2 课 时 共 分 为 三 个 板 块 ,教学模式如下:

和谐课堂:在“情智共生”中构建

和谐课堂:在“情智共生”中构建



流 ,教 师 只有把 每 位学 生都 视为 有尊 严 、有价值的独特生命体 ,建立 一种人 道 的、民主的 、平等的师生关系,使 学 生感受到平 等、自由、尊重、信 任和宽 容 ,才使所有 的学生都能在温馨 的课堂 里 倾 吐 心 灵 的声 音 ,无 拘无 束 地 享 受 着 生命成长的快乐 。 2 倡导鲜活的课堂对话。 . 数 学 课 堂 应 该 是 一 个 师 生 对 话 的 过程。这就要求 ,对话双方 ( 多方 ) 或 , 彼 此 能 够 走 进 对 方 的 心 灵 世 界 ,以智 慧 开 启 智 慧 ,以 情 感 激 活 情 感 ,用 心 灵 碰 撞 心 灵 。如 “ 识 时 、 分 、 秒 ”时 ,有 认 位 教 师 是 这 样 与 学 生 互 动 对 话 的 :学 生 各 自拿 着 自 己做 的 小 钟 面 ,教 师 手 里 也 拿着一个 个小钟 面问学生 :“ 想不想 你 得 到 我 的 钟 面 ? 如 果 想 得 到 ,就 要 闯 关 哦” 。学 生 经 过 “ 识 指 针 ” 说 说 时 、 认 、“ 分 间 的 关 系 ” 两次 闯关 后 ,教 师 就 把 钟 面 送 给 表 现 突 出 的 学 生 。 然 后 ,学 生 也 可 以 同 样 问 老 师 ,老 师 回答 正 确 后 ,学 生 也 可 以 把 手 中 的 钟 面 送 给 老 师 。这 样 的游戏 ,有效加深 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交 流。巩 固知识时 ,教师又谦虚地请教学 生 :“ 们 能 当 小 老 师 , 向 我 介 绍 时 、 你 分吗 ?”介绍结束后 ,教师有礼地向学 生 表 示 感 谢 ,让 学 生 兴 趣 盎 然 的 同时 , 自豪 感 油 然 而 生 。 由此 ,师 生 之 间 自由 对 话 ,心 灵 沟通 ,课 堂 真 正 成 为 了全 体 学生精神焕发 、智慧飞扬的沃土 。 二、催生 智慧 ,促进数学知识的和

“情智教学、和谐共生”的语文课堂是这样炼成的

“情智教学、和谐共生”的语文课堂是这样炼成的


苏霍姆 林斯基在《 给教师 的一百 条建议》 中写道 : 用一生备一
好一节课 。
节课 。今天 , 我们来理解这句话应该是这样的 : 用一生 的智 慧去备 注学生超越课 堂的独特感受 。 只有这样 , 学 生对语言 、 对事物 、 对人 的认识才会是 多元化 的, 是丰满 的 , 如果达到这样 的境界 , 师生之
1 . 蓄情 : 情感铺垫
有诗云 : 未成 曲调先有情 。课前的情感铺垫是教学 的前奏 曲, 习的形式 , 来进一 步培养 、 训 练学生 的情感 , 使其情感 转化成学 习 定 的是一节课的基调 , 一节课 的成败与否 , 这个环节会起 到至关 重 的动能和行为的意志。
要 的作用 。
( 2 ) 倾诉 式交流 : 学生对课堂 学习有了深入 的感悟 以后 , 产生

“ 情智教学 ” 是指教 育者动用积极 的情 感 、 灵 动的智慧和受教 畅所欲言 , 让学生越辩 越明 白, 越辩越聪明。 育 者的情感 、 智慧产生碰撞 , 从而 和谐 共生 出情感与智 慧的火花 。 在 实际操作 中 , “ 情智 教学 、 和谐 共生 ” 的语 文课 堂我们是 这样炼
儿童的能力 、 兴趣 和习惯 ’ 开始 。” 情感素养 是人的所有素养 的根 “ 轻负担 、 高质量 ” 的高效课 堂教学效果 。
基。 基于以上理论基础 , 我们提出了“ 情智教学 ” 的理念来指导语 文
教学 。
基本操作 方法有 :
( 1 ) 辩论式交流 : 学生个体形成鲜明的立 场 。 让学生各抒 己见 ,
主要方式有 :
教师要把研究作为生存 的方式 , 研究与教学齐头并进 , 教学与 研究 双向发展 ,学习与研究相互促进 ,成为教师职业存 在的新方

让语文课堂情智共生

让语文课堂情智共生

实 际上 就是 海浪拍打海岸 的声音 。使学生感 受到小作者 把
们, 大海 、 西湖水美 , 泰山 、 香山 山美 , 但都无 法与桂林 山水
大海 当作人来写 , 突出了大海的亲切 、 可爱 。接着指名读 、 齐 读、 师读 , 最后 闭上眼 睛听录音读 , 让 学生沉 浸在 优美 的意
境中, 受到美 的熏陶。学生正是在 音乐的渲染下 , 不 自觉地
境之 中, 从而与作 品中人物 一起喜怒哀乐 , 在 意境 中体验 到 真正 的情感 。如《 桂林山水》 是一篇优美抒情 的课文 , 最后一 个 自然段 : “ 这样的山 围绕着 这样 的水 ……真是 ‘ 舟行碧 波
上, 人在 画中游 ’ 。” 教 师应该 高亢 、 激越地抒情 , 这样才能够
草原 , 洁 白的羊群 , 柔和 的色彩 , 栩栩如生的场面 , 充满着诗 情 画意 , 深深地 吸引着学生 。再配 上课 文的 朗读 录音 , 让学 生一 边看一边 听, 仿佛身 临其境 , 学生人景 、 人情 。情景交融
加里 宁曾经说过 : “ 没有 任何 人像孩子 的眼 睛那 样能捕 捉住一切细微 的事情 。” 在教学中 , 我们面带笑容 、 精神饱 满 地走 上讲 台 , 那 悦耳动 听的嗓音 、 抑扬 顿挫 的语调 、 绘声 绘
色 的话 语 、 逼 真传神 的动作 , 怎 能不激起 学生 求知 的情感 ?
怎 能不产 生销魂摄 魄的效果?如 果我们能 按不 同文章 的风
格, 采用不 同的朗读风 格 , 或高亢或沉 缓 , 或激越或悲 伤 , 把 作者创作 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 出来 , 恰 到好处 的音 量 、 充 沛浓郁 的氛围 、笼罩心头 的情感 ,展示和延 伸 了作 品的意 韵, 在身临其境 的情感 体验 中, 挖掘课文 , 点化学生 腈感 , 打动学生

以学生为本,构建情智共生的和谐课堂

以学生为本,构建情智共生的和谐课堂

以学生为本,构建情智共生的和谐课堂作者:林国才来源:《职业·下旬》2010年第01期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实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结果、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统一。

要始终使课堂处于“民主、平等、宽松、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自觉参与学习的欲望,就应该做到以生为本,构建情智共生的和谐课堂。

具体来讲,应达到四个“和谐”。

一、教师与教材的“和谐”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决定于老师的灵活运用。

”1.精心准备授课教师要与时俱进,熟悉教材,博览群书,做到驾驭教材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备课时要深入,充分设计好教法和学法;授课时要浅出,要用与学生贴近的规范语言表达内容,使学生易于接受,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授课内容上,赢得学生的尊敬与喜爱。

2.揣摩授课技巧教师要站在编者、作者和学生的角度对课文进行分析,了解编者的意图,理解作者的写作感情,弄清学习重难点,教授学习技巧。

教学时做到“动”“静”结合,倾情投入,倾心讲授。

3.引导学生读懂“导读”从整体上把握一组课文的总体要求,从而在教学中使知识点和能力点得到落实。

二、师生关系的“和谐”著名教师霍茅征说过:“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的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幸福感、满足感和愉悦感,这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情感基础,是老师与学生沟通的纽带,也是学生成功的强大推动力。

1.转变教育观念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变传统“权威性”的师生关系为“合作型”的新型师生关系,真正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从而使教与学的关系达到平等。

2.教师要有洞察力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学生的知识增长点和学习闪光点,明确知道每位学生的发展方向和潜力。

按教育规律和认知规律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因势而导,学生舒心而学,这样老师和学生都会沉浸在教与学的快乐之中。

3.关心爱护学生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给学生多一些成功的体验,少一些失败的刺激;多一些受尊重的感觉,少一些被挖苦的说教;多一些正面引导,少一些反面的讽刺等。

构建情智共生的语文课堂

构建情智共生的语文课堂

构建情智共生的语文课堂内容摘要:构建情智共生的语文课堂,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和谐发展。

音乐的播放设计,教学线索的安排,问题群的形成,思维河的流动,都可以当作情感与智慧的资源去开发。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智共生资源开发情感是教学艺术的核心,情感是教学艺术的生命。

在课堂上,打动学生的是情,感染学生的是情,震憾学生的仍然是情。

语文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思想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人们在交流思想的过程中传递智慧,碰撞智慧,产生智慧。

语文教学要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发展智慧,丰富智慧。

情智共生,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和谐发展。

情感为智慧的生长提供动力支持,并把握着智慧的方向,智慧则为情感寻找深刻的内涵,并且提供着价值判断和选择,情感与智慧的结合,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推动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关系到学生的精神价值的提升;情与智的共生,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力量,支撑着、鼓励着学生创造性发展。

音乐的播放设计、教学线索的安排、问题群的形成,思维河的流动都可当作情感与智慧的资源去开发。

一、在音乐播放设计中激发情智在教《二泉映月》时,一上课,老师问学生:“你对阿炳有些什么了解?”学生回答:“阿炳是个盲人,他的身世很悲惨。

”老师又说:“阿炳是个苦难的人,是一个民间音乐家,《二泉映月》代表了他的最高水平,你们想听吗?”教室里响起《二泉映月》的曲子,凄苦、悲哀的旋律回荡在教室里,屏幕上出示了一幅幅阿炳卖艺的场景。

曲终,老师接着问学生:“说一说,你们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学生谈了自己的了解,初步感知后,老师让学生再听,思考“阿炳在二泉旁听到了什么?”学生说听到了“优美”听到了“苦难”等等。

老师把“优美”、“苦难”、“悲惨”、“哭泣”写在黑板上,又问学生“这些词到底表达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阿炳的情怀。

第三次听《二泉映月》,老师问学生:“阿炳在二泉旁听到了哭泣声、叹息声、呐喊声,可为什么师傅说长大了就能听到奇妙的声音?难道师傅在骗他?”第四次听《二泉映月》,老师问学生:“为什么小泽征尔要跪下来听这支曲子?他究竟要跪阿炳什么?”在老师的不断启发下,学生懂了,比苦难更能打动人的是对命运的抗争,对光明的向往,对美好人生的追求,这才是人性中最美的东西,也是《二泉映月》的灵魂,这才是小泽征尔要跪下来听的原因。

琢“玉”课堂,让情智共生

琢“玉”课堂,让情智共生

琢“玉”课堂,让情智共生作者:冯慧萍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中旬刊》 2016年第11期【摘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种子会萌发幼芽来。

”语文教学要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发展智慧,丰富智慧。

情智共生,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和谐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智共生课堂教学中的“情”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学生的、教师与学生的、学生与学生的、教材中蕴涵的等诸多情感因素的统称。

“智”是指学生的智慧素养、智能水平,它包含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思维水平、综合科学素养等方面的内容。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种子会萌发幼芽来。

”语文教学要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发展智慧,丰富智慧。

情智共生,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和谐发展。

语文教学要以创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张扬的个性、开放的思想、创新的品质。

进而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与学生共同构建出高效课堂。

那么,如何做到构建情智共生高效课堂呢?一、潜心雕琢如“玉”材质刘勰《文心雕龙》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唯有潜心雕琢如“玉”材质——即教材内容,从而构建智慧课堂,做到课堂是情智共生的课堂,师生的互动是情眢共生的互动。

让学生找到自信、学习的乐趣以及成长、成功的幸福体验,甚至发现自己的学习潜能,在发现中变得更有探究精神和学习劲头。

例如,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要锤炼教师准确解读、深度感悟、巧妙激发和有效提升文本情感内涵的能力。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诗眼”或日“文眼”一般认为是个“破”字,很多老师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字展开的。

但是我却让这个一直以来备受推崇的“破”字靠边站,另起炉灶拈出了个情感线索。

我把这堂课的教学定位在让学生学会充分感受、体会诗人报国心切又报国无门的曲折情感,而这样的情感就隐藏在一个“足”字当中。

我认为读者唯有“披文以入情”“潜心会本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方能真正走进作者的心灵,做文本的真正知音。

五年级上册·习作七

五年级上册·习作七
合作探究 情智共融
合作探究
自行选择伙伴进行修改,找出习作中值得学习的地方,用波浪线画出来。写出好在哪里和为什么好,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启发。 学生相互修改习作,是一个发现他人闪光点,弥补自己不足,取长补短的过程。也是一个现时的作者与读者交流,及时反馈,共同提高的过程。
设计意图:
让组员成为习作的第一批读者,相互欣赏,相互建议,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四、板书设计
_______即景
写景要按方位顺序
可以按景物的类别来写
要仔细观察,
五、作业布置
誊抄写作
六、教学反思(从课程标准的落实、高效课堂及课题研究在课堂中的体现来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的措施:
清水河镇育英小学“情智共生”四步教学法模式教案
课题:习作:______即景主备人:丁大伟
备课时间:11月28日
上课时间: 课时: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细致观察景物的能力,抓住景物特点来写出具体变化。
过程和方法:让学生掌握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会描述景物的形态、色彩、大小及动态变化,展开联想,以优美的语言写出景物的神韵来。
设计意图:
例文引路,通过下水文的铺垫,引领学生构思习作。
(三)
展示交流 情智共享
1、老师和学生集体反馈,并再次明确写景文章的注意事项
2、回忆写景文章要求:既然同学们已经练过写景作文,下面请同学们共同回忆一下写景作文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学生自由讨论)要按一定顺序、色彩变化、声响、形态变化等来写文章。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的措施: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指导学生在30分钟内完成习作。

打造“情智交融 和谐共生”的数学课堂

打造“情智交融  和谐共生”的数学课堂

打造“情智交融和谐共生”的数学课堂作者:徐萍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9年第01期摘要:理想的“情智”教育,应该是以情启智,以智启问,情智共生。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用积极的情感、灵动的智慧,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情感体验和智慧知识和谐共生。

如何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用智慧教育落实“情感与态度”这一教学目标,成为情智教育的重点。

关键词:情智教育数学教学人文关怀问题探索共生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1-0236-02理想的“情智”教育,应该是以情启智,以智启问,情智共生。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积极情感与灵动智慧相结合,使得幼儿在学习时获取知识与情感体验和谐共生。

著名学者皮亚杰曾说过:“所有的行为模式,都是以情感因素作为动机的。

”如何将“情感与态度”结合的智慧教育方式全面落实到幼儿园数学教学中,已成为情智教育的关键。

尽管我们无法掌握全部内涵,但我们会在教学中尽我所能,把情智教育落实到课堂中。

1 情深——人文关怀在数学学科教学中,人文关怀体现在:教师在对待幼儿教育态度上的人文关怀。

让数学贴近幼儿的生活,把握好教材的知识点,与幼儿平等对话,使数学知识成为幼儿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

1.1 让选材活起来,提高参与兴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的科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师应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只有源于生活而又回归于生活的教材才是“活”的教材。

如,大班数学《路线图》中引导幼儿理解的“↑、↓、←、→”这四个方向箭头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孩子们玩得迷宫图、棋类玩具、马路上、游乐园里、幼儿园的疏散路线上都能看到,这大大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增加了活动的有效性。

但如何看懂这些方向指示,运用到生活中去,这就是本次活动目标的重难点。

1.2 与幼儿沟通起来,调动学习热情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将教学目标内化成幼儿的自我需要,促进幼儿发展等都是教师应当承担的责任。

虚实并重情智共生

虚实并重情智共生

虚实并重情智共生——谈新理念指导下的小学习作教学一、拨动情感之弦,引导学生在习作的平台展现个性于漪老师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生主动性与制造性的源泉。

教师要在引导积存与表达上下工夫,营造充满情感的氛围,使学生产生习作的欲望,自主地积存,自由地表达,在习作的平台展现个性。

(一)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习作爱好一触即发习作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如游戏、实验、问题等,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激发学生习作的爱好。

“情动于中形于言”。

在全国青年教师作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课伊始,播放了获得2021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一等奖的舞蹈《千手观音》,美伦美奂的舞蹈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抓住那个契机,自然地导入关于“成功”的话题,让学生结合实际说说自己印象最深的成功经历。

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产生不吐不快的感受,积极地与同学交流自己成功的感受。

教师适时指导,让学生把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下来,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了习作。

聪慧的老师总是善于抓住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拨起学生情感的涟漪,打开学生经历的闸门,激起学生习作的冲动。

(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习作素材日积月累当学生缺少写作素材时,自然就会说空话、说假话。

“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调动学生积存素材的积极性,盘活学生的生活库存,才能让学生“情动而辞发”,写出以真出情,以情动人的文章。

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积存习作材料:1.潜入书海,在阅读中积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爱好,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分门别类积存词句,如描写自然景物的词语,有关珍爱时刻的名言等;再如《漂亮的小兴安岭》《夕照》等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中的杰出片断要引导学生熟读成诵,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写作之法。

情智共生课堂模式介绍

情智共生课堂模式介绍

“情智共生课堂教学模式”简介肇庆市端州区第三小学一、问题的提出1.萦绕心中的情结——理想中的课堂充满情智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管理,我们对课堂似乎有一种特殊的情结。

总希望课堂上老师能激情澎湃,灵动机智,游刃有余;学生精神抖擞,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师生平等对话,情感交融,智慧碰撞,如沐春风。

在愉快和谐中,思维的河流在汩汩地流淌,智慧的宝库在悄悄地丰盈,情感的种子在茁壮地发芽。

师生身心愉悦,精神饱满,不知不觉的完成教学任务,当堂解决问题,带着笑容与满足步出教室,投入轻松的课外学习与生活。

教师教的优质、高效、幸福,在没有过重课外辅导与质量压力困扰的教育氛围中度过几十年职业生涯;学生学的主动、轻松、愉快,生活多姿多彩;校园真正成为师生幸福生活与成长的精神家园。

2.理想与现实的反差——来自课堂的挑战和思考走进课堂,我们发现,大部分课堂了无生机,还处于低效状态。

课堂上,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师生之间有的是知识传递,而缺乏情感的交流与沟通。

学生死气沉沉,教师严肃紧张,低效劳动,无效劳动严重制约着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埋下了课内损失课外补的隐患。

教师教的劳累,在沉重的压力下体会不到事业的乐趣;学生学的辛苦,品尝不到学习的幸福。

课堂教学的劣质、低效,成了制约师生走向“轻负担、高质量”的瓶颈,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3.“爱心育人、育人爱心”的办学理念需要情智共生的课堂爱是教育的真谛,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心育人、育人爱心”的办学理念的确立,带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

课堂是落实“爱心育人、育人爱心”办学理念的主阵地,情智共生课堂是播撒爱心,培养爱心的有效载体。

4.众里寻他千百度——与情智课堂邂逅??几年前,在广州农大的礼堂里,我们有幸听到了南京东路小学孙双金老师的观摩课——《天游峰的扫路人》。

孙老师充沛的情感,幽默风趣的语言,巧妙的启发引导,对学生恰当而又真诚的鼓励点燃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学的积极主动,富有成效。

以情启智,读写结合,打造生命课堂

以情启智,读写结合,打造生命课堂

“以情启智,读写结合”打造生命课堂嫩江县第四小学田艳在我校“打造生命课堂,深化教学改革”思想的指导下,我们语文教学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关注文化的传承,让师生在语言情境中,一起感受人类文化的绚丽多姿、博大精深,一起体验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激发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打造生命课堂。

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做到以情启智,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把“以生为本、打造生命课堂,给学生以人文的关怀,满足学生精神需求,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深化教学改革,让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得以传承和发展。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只有富有情感、关注生命的语文教学才是鲜活的,才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才能做到以情启智。

一、以情启智、读写结合,势在必行1.读写结合是一个传统课题。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怎样进行读写的结合,怎么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的能力,这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新课题,很有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反观我们的语文教学,最令老师头疼的仍然是阅读和习作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仍普遍存在。

学生厌读怕写,缺乏良好的读写习惯,这其中的原因很大程度归结于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杂、乱、华、死,读与写、讲与练、知识与能力脱节。

课改中,把语文的人文性演绎到了极致,却又忽略了语文的工具性和实践性,重感悟,轻表达。

教学时空仍较封闭,读写量没达到课标要求,学生的读写兴趣得不到有效的培养。

2.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读写的新要求也为我们语文教学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拓展空间。

处理好读写的关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问题,读写结合是推进语文教育素质化的有效手段。

因此,研究读写结合的方法很有必要。

二、以情启智、读写结合,系统科学1.阅读不仅是自外而内意义的吸收过程,更是写作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建情智共生的习作教学课堂摘要:作文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中最复杂的脑力劳动,是他们心血浇灌的结晶。

没有学生自主积极地学习,作文是根本不可能写好的。

但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思路打不开,素材捕捉不到,半天写不出一个字。

可我发现,有了老师“心”的引领,“情”的激发,他们的思路会豁然开朗,思维出奇的灵敏,语言表达酣畅淋漓。

关键词:习作素材教学智慧读写结合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对学生识字写字、用词造句、选材构思、思维逻辑等的综合训练。

它最能集中地反映出学生的语文水平,可以说,作文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小学语文教学。

让学生体验到习作的乐趣,提高作文能力一直是我的追求。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习作教学实践,谈谈几点浅显的认识:一、捕捉习作素材,随“情”指导,生成习作教学智慧我们学校是一间农村小学,学生由于受地域、家庭、生活、教育等条件的限制,再加上自身不注意平时语言的积累,导致写作语言匮乏,表达欠缺,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有话说不出的现象比比皆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觉得,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找“米”下锅。

在这千变万化的世界中,如何让俯拾皆是的素材进入学生的视野,如何让学生体验到习作的乐趣,这离不开老师“心”的引领,“情”的激发。

我在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过程中,随时引导学生捕捉习作素材,在第一时间、在学生情感的炽热点将事件点化成文。

那是一节随机作文指导课:习作的素材,正是源起课间发现――在回办公室的转弯角处,我跟我们班两个哭着鼻子的女孩打了个照面,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哭的原因。

原来是刚刚体育课上老师带领他们青蛙跳,她们累哭了。

我马上意识到:又是一则习作的好素材!“施教之功,贵在养习,重在授法,妙在开窍。

”习作的指导,是这样的巧妙而不留痕迹――踏着铃声,我站上了讲坛,“同学们好!大家精神挺好哇!”“老师,我的脚疼。

”陈毅朗一喊,教室里就像是炸开了锅。

“能告诉我究竟是什么回事吗?”见到老师有疑问了,个个逞着当英雄,我一句,你一句,就把腿疼的原因说了个究竟。

我赶紧引导孩子们说清楚运动的规则。

“哦,那青蛙跳是什么回事呢?”我追问道。

这回体育委员汤浩发言了:“老师,青蛙跳的规则是这样的……”汤浩一一道来,大家静静聆听,还不时地向我点点头,像是告诉我汤浩说的都是真的,大家就是这样跳的。

我静静地听着,耐心地等着。

接下来的是运动过程的描述了,我故作好奇地问:“那,你们是怎样跳完这两大圈的呢?”记忆的仓库打开了,谁都不甘落后,争着一吐为快。

真情是作文最宝贵的血脉,而学生的情感也是最纯洁、最真挚、最宝贵的。

作文与生活同行,就这样,我提议把昨天的体育课写下来。

半小时后,充满真情的习作就跃然纸上了。

何栩丞在文中写道:做了足够的准备运动后,我们两列队伍出发了。

只见大家的双手交叉置于背后,整个身体很有节奏地向上、向前跳跃,一蹦一蹦的,多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青蛙呀。

何杰朗写道:两列小青蛙就像是跳动着的音符,大家的笑容就像是绽放的花儿一样美。

天生爱运动的我就更不用说有多快乐了。

可是,跳了大半个篮球场后,感觉跳不起来了,腿很痛,我拼足了劲,坚持一步一步往前行。

其他同学呢,刚刚才绽放的笑脸不见了,呻吟声、叹气声响成一片,就连我们的体育委员汤浩也干脆坐在地上,像受伤的小狗一样呻吟着。

哎,这次真是鼻孔里灌米汤――够呛。

刘琛写道:“顶着烈日,受着地面冒出来的热气的煎熬,我两眼都发黑了,可我最终坚持跳到终点,比起陈婕和何颖茵,我勇敢多了,因为我没有哭。

”……要使学生的作文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我们还必须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周围的人、事、物、景,时时注意积累写作素材。

处处留心皆学问,处处留心皆语文,学生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学校会经常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文体活动,如紧张激烈的体育竞赛、健康活泼的班队活动、庄重严肃的升旗活动、气氛热烈的联欢活动等等,每次活动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

实践告诉我:只要能抓住时机,巧妙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捕捉习作素材,随“情”指导,学生就会洋溢着异样的写作热情,流畅无阻的作文更是一气呵成。

二、随“文”指导,从读中学写,生成习作教学智慧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作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阅读中的知识和技能。

”在我们学校语文课堂教学中,“高耗低效”的顽症至今还没有得到彻底根治,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缺乏联系,没有形成教学的合力。

“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知情意行”本身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课本的文章大都是文质兼美的,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而且蕴含形象简明的表达方法,我有意识地把习作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将写的训练有机地融合到阅读教学中,实现读写结合,从而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1、巧借文章的思想内容,从读中学写。

我从教材的思想内容入手,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社会经验,围绕一个认识点、情感点,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如《珍珠鸟》的教学中,借助“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这主旨,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读写结合环节:师:(出示小鸟趴在“我”肩头做梦的情景图)看着这画面,你脑袋一闪而过的是那个词?那句话?生:温馨、幸福、美好……师:再看看作家细腻的文笔――(出示语段)一个不动声色,一个神气十足,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表现却换来了一个共同的境界――生:信赖师:你们说的这些不正是因人的努力而和小鸟创造的这信赖的美好境界吗?把课文开头的“真好”,和结尾的一段话连起来,再朗读。

(出示)生:真好!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师:读到这里,信赖,在你的心里还可以是什么呢?请写下来。

就这样,同学们写下来了自己的感悟。

又如:在《生命生命》教学中的拓展延伸环节,借着杏林子内心的表白,在学生情感激荡的时刻,我设计书写感悟环节:师:生命是什么呢?不同的人,不同的物、不同的事会告诉我们不同的答案。

回想校园里绿树婆娑,大树告诉我:生命是那繁茂的枝叶;看教室你们的张张笑脸,同学们告诉我:生命是如花的笑颜。

生命是什么呢?让我们把视线移向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移向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移向四川的地震灾区(屏显动植物和灾区图片)。

你感受到的生命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拿起笔,把自己的感受根据屏幕上的提示写一两句感言。

学生写道:生命是什么呢?小马告诉我,生命是奔跑的身影。

鲜花告诉我,生命是绽放的花瓣。

小草告诉我,生命是野火烧不尽的顽强。

老师告诉我,生命是我们童真的笑脸。

同学告诉我,生命是琅琅的读书声。

……2、巧借文章的表达形式,从读中仿写。

吕叔湘先生说得好:“使用语言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

要正确必须善于模仿,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

”作文是一种技能,客观存在着某种规律。

我从教材的语言表达形式入手,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表达形式和方法写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迁移性的运用练习,化知为能。

如:撷取课文中极富生命力的语言,进行句式的仿写。

在《走遍天下书为侣》一课中,最后一段有这样一个句式:“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随地想去就去的故地。

”将书喻为朋友、故地,这些美好亲切的事物,显得活泼而形象,简单而深刻,生动地表达了阅读带给人丰硕收获和精神享受。

待学生明白写法后,我趁热打铁,进行读写结合,让学生也来试一试。

不少学生妙语连珠,娓娓道来: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清晨的一缕阳光,也是天边七彩的朝霞;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艘非凡战舰,也是一匹神奇的骏马;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壶温热的咖啡,也是一杯透心凉的柠檬茶……根据文章的段落、结构、叙述方式等进行仿写也是堂上习作训练很好的方法,例如:《詹天佑》这篇文章重点突出,层次清楚,语言朴实,最明显的是文章按照先概括介绍,再具体叙述的方法安排材料的,我设计了一个迁移写作方法的教学片段:师:课文学完了,同学们从文章材料的安排上来看看,发现些什么特别之处?生1:文章所举的事例都是围绕“爱国”“杰出”来展开的。

生2:文章开头先是概括介绍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接着具体介绍他的爱国杰出事例。

师:好,也就是说詹天佑的爱国精神是贯穿全文的。

想一想,如果让你写一个人,你通过这篇课文的写法,是否得到一些启示?生3:所举的事例要围绕中心展开。

比如要突出一个人憨厚老实,那么所举的事例就要反映他这个特点。

师:好,我们就仿照课文的这种手法,用《我们班的“书虫”》这个题目写我们班酷爱读书的彭亿同学吧。

有了文本这么好的范例,学生写起自己熟悉的同学就不难了。

在六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轻扣诗歌的大门”学习中,同学们对阅读材料非常感兴趣,读起诗歌神采飞扬,特别是读着《太阳的话》更是得意忘形,我说:艾青的一生是追求光明的一生,他为我们歌咏了太阳的美、太阳的善和太阳的真,让我们认识到了太阳的重要。

我们也来当一回诗人,仿照《太阳的话》,以“……的话”为题,作一首小诗吧。

同学们的创作热情高涨,一首首初具诗歌模式的“诗”诞生了,陈浩明写道:风儿的话打开你那扇紧闭的窗子吧打开你那扇紧关的房门吧让我进去,让我进去进到你的小屋里我带着春的鸟语花香我带着夏的热情奔放我带着秋的硕果累累我带着冬的阵阵欢歌快起来,快起来让我把雨后的彩虹点缀你的香房让我永远活在你沉寂悄然的心中快起来,快起来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3、巧借文章的重点段落,以写促读。

写,是一个经历严密逻辑思维的语言表达过程,它可以促进学生将读中获得的认识、感受经过深入的思考,形成有个性色彩的新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从而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文章有些重点段落需要学生进行深入的、综合的理解和体会,而一时又难以说清楚,这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动笔写一写了。

在《冬阳童年骆驼队》课堂尾声,我设计出读写结合环节:师:童年,是林海音心灵的故乡,童年,也是我们心灵的故乡,让我们拿起笔,来把美好的童年记忆写进诗里面吧。

出示提示:童年,我心灵的故乡我总是不断地怀想――童年,我心灵的故乡我总是不断地怀想――童年,我心灵的故乡又如,在朱自清的散文《匆匆》教学中,我没有过多的分析与讲解,主要是采取反复诵读的形式,没想到,课堂的读写结合练习中,学生用诗一般的语言写下了感悟:时间如幻影看不清,摸不透如流水截不住,砍不断如青春溜得不留情如童年一去不复返孤单时,你悄悄降临,缠着我不放真想你离我远点快乐时,你逃得无影无踪真想你对我不离不弃等待时,你优哉游哉地放慢脚步真想你能添对翅膀你很珍贵,毫不吝啬你很公平,对谁都一样你很有主见,不会被谁左右你很有将才,引领我们走向成熟的辉煌不需要热烈的讨论,不需要感情至深的朗读,在这写关键时刻,只要给出学生充分的静思默想时间,他们就能用笔头书写出自己内心最真挚的表白,从而促进阅读理解,读与写就相得益彰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