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合集下载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思考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思考

第21卷 增刊2006年4月北 京 农 学 院 学 报JOU RNAL O F B EI J IN G A GRICUL TU RAL COLL EGEVol.21,Sup.Apr.,2006 收稿日期522;修订日期622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思考李玉红,周先林(北京农学院经济贸易系,北京102206)摘 要: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大规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条件,在具体实施中,要坚持城乡统筹的基本方针。

关 键 词:新农村;时机;城乡统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00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报告中曾提出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今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到“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的战略高度,它与十六大提出的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强调城乡统筹的指导思想,以及随后连续四次重申的“三农”问题重中之重等思想的一脉相承。

新中国成立后,为支持我国工业化以及城市化的发展,农业和农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城乡发展存在严重不平衡,表现在:(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118∶1,90年代中后期为215∶1,2003年扩大为312∶1。

如果考虑到城市居民在住房、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和教育等方面享有的国家补贴,农民收入中用作生产资料的投入,实际差距更大;(2)教育差距大,2000年我国农村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185年,比城市平均水平少3年;2002年的资料,义务教育阶段,财政预算内经费,小学农村每个学生约32元,城市是95元,初中农村的是42元,城市的是146元。

(3)农村居民公共卫生资源缺乏,农村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70%,而公共卫生资源不足全国总量的3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日益扩大,新农村建设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了需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和努力。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新农村建设的思考和探索,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农村建设是指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事业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这不仅是为了促进农村发展,也是为了加强城乡融合发展。

新农村建设有助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提高城乡产业融合水平,增强农村综合竞争力,为全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新农村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地理环境和文化特色。

具体来说,需要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电力、水利等等。

需要在实际情况下进行判断,并确定优先建设的项目。

例如,可以考虑改善农村道路、使用新能源等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性,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

完善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新农村建设需要重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

比如,完善卫生保健、教育等社会服务体系,提高城乡融合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注重文化和保护传统文化。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新农村建设需要充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农民居住环境,也有助于增加当地的生态效益。

与此同时,要加强农业环保工作,控制农业污染,推广环保型农业技术。

注重科技支持和人才培养新农村建设需要注重科技支持和人才培养,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

可以考虑开展科技引领活动、注重人才培养等工作。

总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从而促进农村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和努力,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考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考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考----以蒙泉镇望仙树村为例内容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统筹兼顾,稳步推进。

抓好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坚持规划先行,抓好试点示范,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

当前新农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农村建设规划滞后;农村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等。

因此,科学规划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功的前置条件;合理安排新村建设示范点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公共服务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硬核;新农村综合体是新农村建设的新型载体。

可以说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困难与机遇并存,这就值得我们做一些有效的探索。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问题对策望仙树村位于石门县蒙泉镇太浮山国家生态公益林区境内,与临澧县、桃源县交界。

全村面积17.28平方公里。

望仙树村由原太浮山、软板桥、望仙树、竹瓦四个自然村合并组成,全村分为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014,总人口3622。

党员118人。

全村拥有耕地面积5081亩,水库众多,小I型水库两座,蓄水量260万m³,现在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元以上。

由于受历史和地理条件等多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普遍存在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基础设施差,农民素质偏低,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和农民持续增收难等实际困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21世纪中国农村发展的战略方针,是保证中国顺利实现现代化的战略举措。

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立的“十一五”期间我党的主要任务及奋斗目标。

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们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要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问题,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对牛栏江镇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和思考

对牛栏江镇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和思考

对牛栏江镇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和思考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这是在新的发展阶段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出路。

但是,就局部地区来说,如何结合各地的实际找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切人点,创造性地把“二十个字”的总体目标落实到具体的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中,是需要我们深入实践和思考的一项重大课题。

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牛栏江镇现阶段新时期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更好地指导各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笔者根据多年的农村工作经验,结合今年新农村建设的工作要求,在实地考察、多方调研等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以期寻找到更适合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牛栏江镇当前镇情和村情牛栏江镇地处嵩明县东部,与马龙、寻甸、宜良三县接壤,总面积为228.8km,辖16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53106人。

平均海拔1900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4℃,最高温度30℃,最低温度零下2℃,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降雨量992mm。

镇政府距昆明市63km、曲靖市87km,滇黔公路、昆曲高速公路、沾昆铁路复线、马厂公路贯穿全境,境内设有昆曲高速公路立交式互通路口、沾昆铁路复线火车客货三级站,具备较好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

水资源丰富,镇内有小i型水库2座和牛栏江防洪蓄水机械闸3座,小ii型水库24座,小塘坝79座,总蓄水量1200多万方。

农田有效灌溉率达75%以上。

拥有丰富的森林、药材、矿产等自然资源和品质优良的农、畜、禽产品资源以及深厚的旅游文化底蕴。

“十五”期间,工农业总产值23666万元,年均增长9.84%;财政收入976万元,平均增长9.8%,农民人均纯收入2270元,年均增长3.13%;“十一五”期间,确定了“一镇、两区、三线”的发展思路,即依托四喷公路、320国道、牛栏江沿岸拓展发展空间,建设水海非公经济聚集区、海潮寺旅游及生态农业开发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研究理性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研究理性思考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基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必须坚持的五条基本方针和”五要、五不要”的五项原则要求。基本方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思想和指导方向。基本原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遵循的准绳以及工作规范。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要尊重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经济建设规律,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和原则
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问题为出发点,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筹兼顾、抓住重点、突出特点的方法。
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一个极为繁重、复杂的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推进现代农业的建设,促进农民继续增收,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等等。
3.2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相结合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行动纲领,也是指导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进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理论的指导必须以实际为基础,因此,既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基础,又要深刻地领会中央提出的建设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既要深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又要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研究的理性思考
1.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三农”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稳定,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国家的真正发展;没有农民的富足,就没有国家的持久繁荣。只有8亿农民都加入到现代化的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的全局,实现长期持续的发展,只有广大农民改变落后的面貌,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正是从这一实际国情出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继续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且关系到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思考

l0 0 J “ 传宗接代”“ 、多子多福”的思想 ; 车 力争 ̄2 1年实现县有 图书
在 生活 起居 方 面存在 的人 畜共 居 、 馆 、文 化 馆 ,乡镇 有 宣 传 文化 中 村 达 一 茅厕简陋 、洗脚洗脸洗菜盆不分 、 心 . 有 图 书 室 , 到 “ 乡 一
一 一 的 乱倒垃圾等不 良的卫生习惯 : 在饮 站 、 村 一 室 、 人 一 册 ” 目 环境 。 要 建设 和谐 的人 文 环 境 。 食 方 面存 在的结 构 比较单 一 , 以 标 ;实施 广播 电视 “ 二 村村通 ” 工 多 当前 ,农村特别是贫 困地 区的人 腊制 品 、 腌制品为主的习惯 : 在文 程 ,加 大农 村广 播 电视 网络 建
们精神世界的层 面还较为普遍地 化生活方面存在的封建迷信活动 、 设 ,整 合农 村广 播 电视 网络 资
存在因循守旧 、 小富 即安 、 对待矛 打牌赌博现象 。 二要引导农民追求 盾和问题缺少理智等 。要解决这 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 要引导 些问题 ,必须树 立创新 意识 , 敢 农 民养成重视学习 、 崇尚科学的好 闯 、 试 、 冒 ; 须 树 立 进 取 意 习惯 , 敢 敢 必 通过学习科技知识 、 接受技 识, 自加压力 , 强 自信 ; 须树 能培训 , 增 必 提高 自身素质 , 为有文 成 立奋斗意识 ,敢 于吃苦 .不畏艰 化、 懂技术 、 会经营的新型农 民。 三
维普资讯
建设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无 现 成

俱进、 开拓创 新 , 应新的形势 , 适
模式可循 , 也无捷径可走 , 重在建 设, 重在实践 。 从文化的层面来 审 视 , 要在 “ 需 五新 ” 上下功夫 , 即培 育新观念 、 树立新风 尚、 建设新 环 境、 创造新 生活 、 构筑新载体。 毛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和建议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部署,我镇委、政府高度重视,思想统一,先后召开了相关工作座谈会议,并组织镇级领导、办事处书记和32个重点村支部书记到XX县区南山集团和XX县区双山街道三间溪村进行了参观学习。

通过参观学习,进一步激发了各级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的的工作热情,从而在全镇掀起了建设新农村的。

下面结合我镇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谈几点思考和看法,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和取得成效xx有x个行政村,农业人口近x万人,建设社会义新农村的任务繁重而艰巨。

前期,我们围绕建设新农村,采取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方法,选择了各方面条件较好的x村、x村、x村、x庄村先行试点。

试点村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村容村貌、村庄建设、人居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同时,我们在全镇还大力实施了“强基固本”、“综治固垒”两大工程。

“强基固本”工程以农村“三职”工资发放为总抓手,以实施“双向”考核规范化管理和推行“五民主两公开”民主管理制度为手段,以整治后进村班子为重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以村综治办主任工资发放为总抓手,通过实施“建、管、述、评”、“三五”百分考核管理机制和试点村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目前,基层组织基础稳固,社会政局稳定,促进了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

(一)主导产业迅速发展,农民增收渠道拓宽目前,大蒜基地达到了x万亩,路林、丰产林达到1.2万亩,奶牛养殖突破1000头;完成了坦山片区3000亩退耕还果基地完成苗木更新和新品种引进,新引进大蒜深加工企业2家,总500多万元,年加工大蒜2400吨;新发展浅水藕池10处;新嫁接核桃1000亩;新发展大蒜协会、供水协会各1家。

为生产发展提供了较大规模的产业支撑。

(二)公益事业全面推进,群众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一是进一步加大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力度,目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行政村达到100%,人口参保率达到90%,共筹参合资金92万元。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度调查和深层思考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度调查和深层思考
题 ,主要表现 为以下几个方面 : 新农 村建 设的主体 错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直接收
挫伤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延误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新农村建设与我国社会发展规律及城市化 、现代化 的要
益的 、最得实 惠的是广大农 民 。广大农 民理应是热 烈响应 , 求桕背离 。按照 国外城市 化 、现 代化 经验 ,一个 国家人 均 D 超过 ] 0 0 美元 , 将进入经 济腾飞 、社 会快速 发展并 0 就 积极投 入 这项 史无前例 的伟大工程 ,但是 ,实际情况并不是 G P 07 D 3o 如此 ,几乎所有 (3 9 %)被访谈的农 民们认为建设社会 主义 进行大规模 的城 市化进程 。2 a 年我 国人 均 G P已达 2 6 美元 ,步入 中等发达 国家水 平 ( 中等偏下位 置) 处 。也就是 新农村与ff没有多大 的关系 ,那是乡村干部们的事情 ,大 电门
◎钟 建华

雷庆铁
黄春善
要: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现代化的战略举措,但许 多地方在建设过程 中存在 着目的不明、主
体错位、内容 简单、缺乏科 学规划等问题。要想取得 良好 的效果,必须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心全意地依靠广 大农 民,深化
农村 改革 ,注重 农村 的 经济 、政 治、 文化 和农 民素 质提 高 的全 面协调 发展 。 关 键词 :调 查研 究 社 会 主义新 农村

新 农 村建 设

对 湖南永 州 四 区县 的调查
质文明建设就会缺乏精神 动力和智力支持 ,4 刎贾文明 的速度
20 0 8年 7 、8月间 ,我们深入 湖南 永州市 的冷水滩 区 、 和程度大打折扣 ;如 果不 注意社会和谐 ,必将影响社会 的稳 零陵 区、祁阳县 、东安县等县 区对社 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进行 定 ,使所有的努力可 能化 为乌有 。因此 ,将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 调查研究 :根据分层随机抽样原理 ,在访 问县 区领导及有 关 建设仅仅理解为物质文 明建设 ,甚 至更狭窄地归为建设 “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鼓励农民自办文化活动,如农民艺术 团、民间工艺品展览等,激发农民的 文化创造力。
提高农民文化教育水平
加强农民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水平,培 养农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下乡活动,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农民的 科学素质和生产技能。
05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未 来展望
创新文化发展模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村文化发展面 临诸多挑战,如文化资源匮乏、文化设施落后、文化活动单 一等问题,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以满足农民 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目的和意义
目的
通过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探讨如何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 富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为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详细描述
由于资金、重视程度等原因,部分农村地区文化设施建设滞后,无法满足村民日 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这导致村民在业余时间缺乏文化活动的场所和资源,不利于 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文化活动形式单一
总结词
目前农村地区的文化活动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难以吸引村民参与。
详细描述
由于缺乏专业指导和资源,农村地区的文化活动往往局限于传统的文艺表演、节庆活动等,而对新兴的文化形式 如网络文化、创意文化等涉及较少。这导致文化活动缺乏新鲜感和吸引力,难以激发村民的参与热情。
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 ,使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 稳定。
提升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农民树 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发掘农村文化资源
利用农村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 经济多元化发展。

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河南省唐河县实证分析

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河南省唐河县实证分析
技 发 展 落后 所 致 。
Hale Waihona Puke 中农村信 用社 1 2个 ,占比超过 7 %。截 止 1 0 20 08年 , 全县农业贷款余额 达到 2 _ 25亿元 , 占 全部金融机 构贷款余额的 7 . 97 %。其 中农业产 业化贷款为 47 .4亿元 , 占贷款 总额 1 %; 户 5 农 贷款余额 1. 元 , O 4亿 占全 县 贷 款 总额 的 3 %; 3 农 副 产 品 收 购 贷款 为 ,.亿 元 , 74 占贷 款 总 额 的 2. 34 %。人 民银 行 累计 向农 信 社 发 放 支 农 再 贷 款 2 亿元 , . 9 有效缓解 了“ 三农” 的资金 需求。 据统计 , 金融部 门共扶持养殖专业村 6 5个 , 发 展养殖户 13 2 , 民饲养黄 牛 6 万头 , 11 户 农 5 扶 持个体运输户 5 0户,年均收入达 5万左右 ; 8 扶持 出小辣椒 、 栀子 、 无公害蔬莱、 唐酥 梨等四 大种植基地 ; 扶持 出皓 月棉纺、 曹氏百川 面业、 日 电子等一批 民营企业 , 新 吸纳剩余 劳动力近
化已被证明可带来 贸易 国福利水平的提高。 但这 种贸易利益的实现有以 下必不可少的条件 : 其一是 国内市场是充分竞 争的 , 国内商 品市场 是 即 体化的 ; 其二是 国内生产要素 是充分流动 的, 即国内生产要素 市场 是 体化的。如 果国内市场不统一 , 区际贸易的障碍所造 成的国内市场 分 割, 必然结果是 国内价格 的扭曲 , 就会出现国际贸易对国内贸易 的替代 , 这种替代 贸易会导致 贸易转 向, 使本可以在国内进行 的贸易转 向.对外 r 贸易。一个贸易大国 , 由于 国内市场 分割使贸易转 向国外 , 导致规摸虽 大, 出口贸易条件却恶化 , 但 则会产生更大的福利损失 。 这种扭 曲不仪 会 带来微观经济利益的损失 , 而且会对贸易的长期增长带来负 面影响 。为 使增长模式顺利转型 , 使农民工就业稳定 , 国内市场 的统一 , 区际贸易障 碍 的消除 , 是其重要条件。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优势 ,加之工业基础薄弱 ,更谈不上具有市场竞争 力的农副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规模小 ,技术含量
低 ,加 工增 值能力 小 ,自我发 展 能力弱 。三是 产业 协 作 缺 乏 组织 化 。没 有 真 正形 成 公 司+ 户 + 地 农 基
部、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缺乏深刻的 认识和理解。一是片面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 ‘ 修一
水、改厕、改渠 ,加上各村公益事业建设 ,一下子 要筹集如此庞大的建设资金确实困难 ,而且每年都
需 要投 入 ,农 民很 难承 受 。二 是政 府投 人乏力 。 目
机 ,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来发展生产。 5社会保 障体 系不完善 、不健全 ,保障水平 . 低 。一是合作医疗资金筹集起点不高 ;二是卫生医 疗 技术 人员 数量 不足 ,技术水 平低 ;三 是 医疗 设备
2 1年 3月 00
经 济 论 坛
Ec n mi F r m o o c ou
Mi .2 0 l l 01 "
总第 4 5 7 期 第 0 期 3
Ge 4 5 NoO n.7 .3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文/ 张丽琴 牟增光
【 摘 要 】 本文分析总结了 新农村建设 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探索有效的解决方式,以扎实、稳步推进社
突出 , 但失地农民的保障机制却没有跟上 。
二 、推 进社会 主义 新农村 建设 的对 策

1Ⅱ . 强宣传 ,提高认识 。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 力 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力 ,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要加
强对广大农村基层干部 、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 ,使
他们全面、系统地理解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深刻内 涵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让他们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与思考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与思考
维普资讯
堇 ≮渗
党 的 十 六 届 五

殊 性 , 面我 就 兴 县建 设 社会 主义新 农 村 问题 谈 一些 下
对建设 = - 几 社会 ’ 挣
中全 会 通 过 的

“ 十

五 ”规 划 建 议 . 明

确 提 出 了 把 建 没 礼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作 为 我 现 代 化 建 设 的 重大 历 史任 务 . 把 并
村 的 目标 和 要 求 概 括 为 “ 产发展 、 生 生
活 宽 裕 、 乡风 文 明 、 村 容 整 洁 、 管 理 民 主 ”。 “ 会 主 义 新 社 农 村 ”这 一 概 念 , 早
巨 资 搞 农 村 翻新 , 国家 和 政 府 的事 , 在 着 等 、 、 是 存 靠
全 新 理 念 指 导 下 的

二、 新农 村 建设 应把 握 的原 则
(一 ) 地 制 宜 。 由 于 我 国 农 村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 因
次 农 村 综 合 变 革 的新 起 点 。

种 观 点 认 为 :“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 是 指 在 社 会 社
差异 很 大 , 使 兴 县也 如 此 , 与 乡 、 与 村 之 间情 况 即 乡 村 各 不 相 同 ,所 以 必 须 因 地 制 宜 。 但 是 ,“ 变 不 离 其 万 宗 ”, 个 “ ”就 是 按 照 中 央 和 我 省 关 于 新 农 村 建 设 这 宗 的 要 求 , 住 新 农 村 的 根 本 , 农 村 、 民 进 入 现 代 化 抓 为 农 创 造 条件 , 住 这一 点 就切 准 了主 题 . 把 住 了要 害 。 抓 就
50 _00人 村 子 l 0 - l0 41个 , 0 人 以 下 村 子 则 有 2 0 50 l 个 之多 。

对曲靖市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对曲靖市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壁 3 l、 JJ 2年 改 5¨ 、 0 第 - L 探 0 w 9 } 期 十 索 革- I ,
对 曲靖 市贫 困地 区 社会主 义新 农村建设 的思 考
孙家奇
( 曲靖 市 科 学 技术 局 、 识 产权 局 办公 室 。 云南 曲靖 6 50 ) 知 5 0 0

要: 曲靖市贫困地区经济 、 政治 、 文化 、 社会诸方面的“ 贫困特性 ”决 定了该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不能“ 械” , 机 套
1 . 2问题 和 困难
力资 源 , 先建成 农 户 “ 有 ” 有 一幢 安居 房 、 口沼 优 八 ( 一
气池 或节 能 灶 、 一个 卫 生 厕和 卫 生 厩 、 个 生 产 性小 一
曲靖市 贫 困地 区的社 会 主义 新 农村 建设 , 的看 总
水窖 或小水 池 、 人均 一亩 年产 4 0千 克 以上 粮食 的基 具 有 总结性 、 索性和创 造性 , 0 探 取得 了一定成 效。但实 本农 田、 人均一 亩特 色 高效 经济 林果 或 经济作 物 、 年 人均 一头牲 畜 出售 、 一个 劳动 力 掌握 一 门脱 贫致 富技
收稿 日 : 0 9 0 — 5 期 2 0 — 4 1 作者简介 : 孙家奇( 9 8 )男 , 16 一 , 云南省曲靖市科学技术局 、 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副主任。
改革与探索l —
合 当地 党政 组织 、 级挂 钩帮 扶部 门和 农 民群 众 的人 上
自建新 家 园 , 推动社 会主 义新农 村建 设。
用上级决定要求 , 也不 能“ 照葫芦画瓢 ” 搬用他人模式 。 曲靖市贫困地区建 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 , 当立足市情 , 应 实现党 中央
新农村建设 “0字” 2 目标的具体 化和本土化 , 新农村 建成类 型多样 、 色鲜 明 、 把 特 风貌各 异 、 多姿 多彩 的农 民群众新 家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制建设的思考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制建设的思考

新 环境 、 农 民 、 风 尚 。 五个 方 面 缺 一不 可 , 同构 成 了 新 新 这 共
十 一届三 中全会 以来 ,农 村法 制建 设 有 了很 大 的进 步 , 颁 布 了一 系列 的农 业 法律 、法 规 以及地 方 性 的法 规和 规 章 , 初 步 形成 了以农 业法 为核 心 的农 业 法律 体 系 , 村 的执 法工 农
村法 制 建设 这 个 系统 工程 主要 包 括 以下六 个 方 面 。第一 政执法体系 , 真正实现
依法 行 政 。第 三 , 善 为农 村 服务 的 司法 机 构和 农业 仲裁 组 完
领域真正做到“ 有法可依 、 有法必依 、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


新农 村法 制建设 的涵 义
织, 建立健全农村法律服务体 系, 为农村 法制建设创造 良好

I D


/ 主 义 新 农 村 法 制 建 设 的 思 考 会

杨 莉 芸
( lI 1 文理 学 院 四川 达 县  ̄J l 6 50 ) 3 0 2
[ 摘
要 ] 如 何 把 法制 建设 和 社 会 主 义 新 农村 建 设 结 合起 来 , 挥 法 制 在 社 会 主 义 新农 村 建 设 中 的积 极 作 用 , 发 已成 为摆 在我 们 面
新农 村 的完 整 内涵 。
( ) 二 农村 法 制建设 的涵义
法制 , 名 思义 , 法律 和制度 。前 苏联 学者 阿列克 谢 耶 顾 指
夫指 出 , 律 制 度应 当包 括现 行 法 律 、 律实 践 和 法 律 意识 法 法
作 和执法机构 、 执法 队伍建设得到明显加强。但就 目前新农
和 人 民群众 的法 律 素养 、加 强 法制 建设 理 论指 导 的大 事 , 应

河南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河南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河南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与建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历史任务。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重大方针政策,对于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三农”工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新农村建设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关注的热点。

但在实践中,一些地方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和认识还存在偏差。

本文拟就新农村建设的几个问题进行研究,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的由来和发展新农村建设问题,其实是一个老问题,资本主义国家有,社会主义国家也有。

在我国民主革命时期有,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也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则是近三十年来改革开放发展进程中提出的一个新课题。

这是随着经济发展的现代化必然出现的一个历史进程性的问题。

经济的现代化过程中,工业取代农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必然产生一个农业如何现代化的问题,其实就是所谓的新农村建设的问题。

1、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农村问题的提出我国近代曾出现了三位“乡村建设运动”的先驱——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先生,都从事过农村社会发展新模式的实验。

毛泽东早年也撰写过一篇《新村计划》,他当时的合作社思想,深受日本的新村主义的影响。

晏阳初先生搞“博士下乡”,在河北定县建立“社会实验室”。

他认为中国农民普遍存在“愚、贫、弱、私”四大病害。

提出以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连环教育的三种方式,实施四大教育:即以文艺教育治愚,以生计教育治穷,以卫生教育治弱,以公民教育治私,以此达到政治、经济、文化、自卫、卫生、礼俗“六大建设”。

梁漱溟先生主张“乡村文明”、“乡村都市化”,先后在广东、河南以及山东邹平等县从事乡村建设实验,建立政教合一的乡村学校,发展农村教育,培养农业人才,传授和推广农业技术,推行禁烟、禁赌、放足等社会改良;进行农村行政组织改革,举办合作社,组织乡村自卫团体。

建设新农村的心得体会

建设新农村的心得体会

建设新农村的心得体会
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我们深刻认识到农村发展必须立足于科技进步。

只有不断引进先进的
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才能提高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
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其次,我们明白了农村治理的重要性。

建设新农村需要打造一支高
素质的村民自治组织,增强村民自治意识,保障村民利益。

只有实行
民主决策,才能更好地解决农村面临的各种问题,推动乡村振兴。

此外,我们还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紧迫性。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我们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利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宣传环保理念。

只有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才能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让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总的来说,建设新农村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们要坚持科技
兴农、产业兴农、生态兴农、文化兴农的发展理念,不断完善政策措施,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
一定能够建设美丽宜居、富裕文明的新农村。

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性思考

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性思考
对Hale Waihona Puke 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理性思考
刘启鹏 ( 共白 委宣 中 城市 传部)
3 建 设 社 会 主 义新 农 村 必 须 采 取确 实 可 行 的措 施 31 建 设新 农 村 , 快 发 展 是 首要 任 务 . 加 志着 中央领导集体在解决“ 三农” 问题上 已形成 了比较 完整的思路 , 标志着建 社 会 主 义新 农 村 的 目标 要 求涵 盖 了多 方面 内容 ,其 中 的重 中 之 设 社 会 主 义新 农 村 将 成 为今 后 乃 至 更 长 历 史 时 期 内我 国 “ 农 ” 作 的 总 题 三 工 重是 发 展 农 村经 济 、 加农 民收 入 , 也 是社 会主 义 新 农村 建 设 的 基 增 这 目、 总思 路 、 总抓 手 。 本 出发 点 和 归宿 。 农 村 经 济 要有 新 发 展 , 民生 活水 平 要 有 新 改善 , 农 关键词 : 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 思考 必须 做 到 : 1正确理解 和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 出的背景及其意义 311 大 力发 展 传 统 农 业经 济 .. 党 中央 提 出推 进 社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设 ,事 关 全 面建 设 小康 社 会 “ 我 国是 一 个 农 业 大 国 , 统 农业 仍 然 是 重要 的支 柱 产 业 之~ 。 传 要 大局 , 须 始 终作 为全 党 工作 的重 中之 重 。 ” 中央 提 出 了建 设社 会 必 党 从本地实际出发 , 发挥各 自的比较优势 , 发展有特色的种植业和养殖 主 义 新 农村 的战 略任 务 , 这是 在 新 的历 史 背 景 中 , 全 新 理 念 指 导 下 在 业 , 化 生产 布局 , 优 提升 品 种 、 品质 结 构 , 强 农 业 支柱 产 业 。 种植 业 做 的一 次 农村 综 合 变革 的新 起 点 , 着 鲜 明 的 时代 特 征 。 中央 之所 以 有 党 要抓好结构调 整 , 大力发展经济效益 比较高 的、 专用粮食作物生产 , 提 出建 设社 会 主 义 新 农村 , 可从 两 个 方 面理 解 树立品牌 , 提高质量 , 扩大规模 ; 养殖业要 以繁育 、 饲养为重点 , 大力 11 实 现 全面 建 设 小康 目标 的难 点和 关键 在 农 村 . 引 导 农 民进 行 规模 化养 殖 。 要 立 足 于种 、 业 与 加 工 业相 配 套 , 供 养 产 就 整体 而 言 , 国最 薄 弱 的环 节还 是农 村 , 困难 的 群体 来 自农 销 一 条 龙 , 龙头 、士 地 , 农户 。 我 最 抓 ;基 } 带 村 , 多 的隐 患 也来 自农 村 。 农业 不 稳 、 民不 富 、 最 农 农村 不强 , 不仅 影 312 壮 大 区 域特 色经 济 .. 响 到 国 民经 济 的 持续 稳 定 健 康 发展 , 影 响 到 和谐 社会 的构 建 , 直 也 更 特 色就是优 势 , 特色就是 竞争力。要充分依托 自身的社会资源、 接 关 系 到全 面 建 设小 康 社 会 的 进程 。 “ 二 五 ” 十 时期 是 承 前启 后 的重 人 文环 境 、 础 设 施 、 场 化 程 度 等 条件 , 力发 展 特 色 农业 , 力形 基 市 大 努 要 时 期 , 有 加 快 农 业 、 村 发 展 和 农 民增 收 的步 伐 , 进 农 村 经 济 成 “ 只 农 促 一村 一品 、 乡一 业 ” “ 一 或 多村 一 品 、 乡一 业 ” 多 的块状 农业 发 展 新 社 会全 面 进 步 ,才 能 在 本 世 纪 头 2 O年 如 期 实 现 全 面 建 设 小 康 社 会 格 局 , 形成 产 业 规模 效应 。尤 其 是 着 力培 育 一 批 牵动 力强 、 射 面 广 辐 的 宏伟 目标 。 的农 业 龙 头 企业 , 动 ~ 方百 姓 走 上 富裕 之路 。 带 12 我 国农 村 发展 和 改革 进 入 新 阶段 , 体 上 已经 发展 到 了 “ . 总 以 31 提升农村经济 自主创新能力 .. 3 工促农 、 以城带 乡” 的新阶段 自主 创 新是 我 国 农 村 经 济发 展 的原 动 力 , 是调 整 农 业 产 业 结 构 、 城 乡二元经济结构存在的时期 ,是许 多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 中心环节, 也是培 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 活跃 程 中难 以避免的一个发展阶段。 我国是在一穷二 白的基础上、 自力 方经 济 , 强 农 业 可持 续 发 展 能 力 的 需要 。 大幅 度 提 升农 业 自主 在 增 要 更 生 的条 件 下开 始 推 进 工业 化 的 ,最 初 的积 累 资 金 只 能主 要 来 自农 创 新能 力 , 快取 得 一 批 具 有 自主 知 识 产 权 的 专 利 , 以育 种 、 产 尽 要 农 业。 农业 和 农 民为 国 家 的工 业 化作 出 了 巨大 贡 献 。 与 此 同 时 , 随 品安 全 与标 准 化 生 产 、 业 生 态 环 境 建设 与 农 产 品精 深 加 工 为重 点 , 但 伴 农 着 我国工业化、 城镇 化步伐加快和 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 农村经济 整 合 各 类科 技 资 源 , 发挥 农 业 科 技 整体 优 势 , 快 建 设 一批 农 业 科 技 加 社 会发 展 滞 后 的 矛盾 目益 突 出 ,城 乡的 二 元经 济 结 构 也在 进 一 步 强 创 新 平 台。 化, 农业 、 村 经 济 的发 展 在 这 样 的 新背 景 下 出 现 了 不少 新 问 题 。我 农 32 建 设 新 农村 , 导班 子 是 关 键 . 领 国农 村 人 口占多 数 ,城 乡 之 间发 展 不协 调 不 仅 制 约着 农 村 生 产 力 的 建 设社 会 主 义新 农村 , 乡 、 领 导 班 子 的能 力 、 平和 作 风 提 对 村 水 发 展 和 农 民生 活 质 量 的 提高 , 而且 也 明 显 制 约着 国 内市 场 的扩 大 , 进 出了新的更 高的要求。 了更好地适应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 的要求 , 为 而 影 响 到整 个 国 民经济 的发 展 。 所 以 ,全 面推 进社 会 主 义 新 农村 建 必 须 抓好 乡 、 领 导 班 子 建 设 , 化 结构 , 高素 质 。 村 优 提 要把 班 子 建设 作 设 , 力实 现城 乡协 调 发 展 , 努 已经 成 为我 国现 阶 段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 客 为建设新农村的龙头 , 乡、 把 村两级班 子培养成 “ 思想正 、 业务精 、 作 观 要 求 和迫 切 任 务 。 风硬” 富有凝聚 力、 , 战斗力、 创造 力的领 导集体 ,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 2 明 确 建设 社 会 主 义新 农 村 提 出 的 目标 要 求 强 有 力 的组 织 保 障 。 党 中央 对 新 农 村 的描 述 是 “ 产 发 展 、 活 宽裕 、 生 生 乡风 文 明 、 村容 为此, 要纯洁农村干部队伍 , 决好农村干部素质不高 , 风 一 解 作 整洁、 管理 民主 ” 。这 五 个 方面 2 O个 字 , 对 新 农 村 的 全 景 式 描 绘 , 不 正 , 响 不 良的现 象 。 在 农村 开 展 的 先 进 性教 育 活 动 的过 程 中 , 是 影 要 是我们建设新农村的具体 目标和要求。新农村的生产发展指的是农 紧 紧 围绕 建 设 社 会 主 义新 农村 这 个 主题 ,着 眼 于促 进 农 村 经 济社 会 村 物质 生 产 发 展 , 是农 民通 过 劳 动 与 自然 资 源 交换 物 质 、 它 能量 和 信 发展 和 农 民增 收 , 实 加 强基 层 领 导班 子建 设 , 切 不断 增 强 建设 新 农 村 息, 从而获得物质成 果的活动 , 它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的物质基础。 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水平。 二要创造条件 农村生产发展泛指农村的第一、 三产业 , 二、 包括农业、 农村 工业 、 农 充 分调 动 村 级 领 导班 子 建 设 新 农 村 的积 极 性 。村 级 领 导 班 子是 党 在 村 服务 业 。 农村 的 生 活 宽裕 指 的 是 农村 物质 文 化 生 活 宽裕 , 括 农 农村 全 部 工 作和 战斗 力 的 基 础 ,也 是 建 设 新 农村 的具体 组织 者 和 实 新 包 民的收入逐步提高, 衣食住行条件不断改善 , 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 施者。稳定农村班子成为 当前建设新 农村的当务 之急, 要关心好、 维 显上升。 新农村 的乡风文明指 的是农村文化风气的内涵状态。 要指 护好村 干部的切身利益 , 主 要研究办法解决好村干部的补贴问题 , 确保 农 民群 众 的思 想 、 化 、 德 水平 不断 提 高 , 尚文 明和 科 学 , 会 风 建 设新 农 村 的 各项 任 务 得 到 贯彻 落 实。 文 道 崇 社 气健康、 向上 , 教育 、 文化、 卫生 、 育等事业发展逐步适应农 民的需 体 33 建 设 新农 村 , 制 建 设 是 保 证 . 机 求。 新农村的村容整洁指 的是农村视觉形象的外在状态, 现为农村 表 331舆 论机 制 。建 设社 会 主 义 新 农村 是 一 项 功 在 当代 、 在 千 .. 利 总体布局、 功能分区、 基础设施合理 , 自然环 境、 卫生状 况良好 , 生态 秋 、 人 心 、 人 心 、 人 心 的社 会 系统 工程 , 得 暖 稳 不仅 需 要 党 政领 导 高 度 环境、 人居 环 境 明显 改 善 。 农村 的管 理 民主指 的是 农 村 管理 的主 体 重视 , 新 而且 需要全社会的理解 、 关注 、 与和支持。为此, 参 要做好宣传 及 其行 为模 式 , 现 为农 村 管 理 的 决 策 、 行 、 表 执 监督 的 民主 机 制 。 以 发动 , 织 有 声 势 、 深 度 的 宣 传 报 道 , 泛 宣传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重 大 可 组 有 广 说, 建设新农村既要求发展 农村 生产 力 , 又要求提高农 民生活水平 ; 意 义 、 美好 前 景 和 具 体 要 ��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2023-10-3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目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结论与展望0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述背景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为了加快农村地区的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意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之一,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村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福利和幸福感。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和意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农村地区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和全面发展。

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和多元化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特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特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农民为本,因地制宜,注重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和全面发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美丽乡村,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目标0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概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得到重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农村环境治理存在短板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村公共服务投入不足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不力农村文化建设缺乏引导和支持0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水平建设良好的农村基础设施是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必要条件。

包括道路、桥梁、水利、电力、通讯等设施的完善,将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思考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一、农村建设部署非常及时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

但是,与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相比,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不快,村镇规划建设零乱无序,农民素质参差不齐,村镇脏乱差现象严重。

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必须创新思路,更新观念,积极探索解决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

所以说中央现在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非常及时的,也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抓到了点子上。

二、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
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很广,笔者认为主要目标任务应包括以下内容:培育新农民、发展新产业、规划建设新村镇、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农村新风貌。

实现农村工业园区化、农村产业化、农田标准化、农民知识化、城乡一体化。

发展特色村镇、培育中心村镇、减少贫困及自然村。

狠抓规划龙头、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以及旧村改造、村庄整理和环境整治,村民自治。

最根本的一条是真正使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根本改善和提高。

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1、工业反补农业。

应当在确保工业发展的同时,妥善处理工业用地和村庄建设、农民建房用地的矛盾,地方政府应克服财政困难的矛盾,千方百计通过各种筹资渠道和形式来筹措新农村建设的启动和建设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

实行工业反补农业,形成工业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良性互动。

2、政策支持。

新农村建设的起步工作虽然艰难,但只要政策指导到位、激励有效,一定能充分调动各部门和农民的积极性,顺利推动这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3、强化管理。

新农村建设一要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规划来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有序、规范开展;二是应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验收机制,对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定性和定量考核,强化管理。

4、资金支持。

新农村建设规划起点可高一些,要求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要求住宅设计户型适宜、结构合理、立面完美。

而要做到这一切,除了要求村级经济实力雄厚农民富裕作为实施基础外,作为政府,还需要通过政策的推动落实一定的启动资金,财政应安排适当补助资金,以帮助、吸引农民进新农村建房,保障新农村建设逐步推开。

5、从实际出发。

一是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调动群众积极性,以农民自愿、村民自治为主,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大包大揽。

千万不可学我们在书本上看到过的“大跃进”的搞法。

二是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从实际出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时,既要按照新农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又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强行摊派,不搞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

三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要深入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因乡镇制宜,因村制宜。

在村镇规划上,要根据当地客观条件,科学编制规划;在新农村建设模式上,力求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格调新颖,形式多样;在方式方法上,先易后难,分步实施,不搞齐步走、一刀切。

四是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广大农村点多面广,一方面要按照统一部署,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另一方面,又要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集中力量,整合资源,着力规划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标准和较强示范作用的新农村示范点。

五是循序渐进,务求实效。

要尊重客观规律,因势利导,抓好典型引路,抓好示范带动,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扎实推进,务求实效;不急功近利,不搞形式主义,切忌违背群众意愿和客观条件强行硬推。

四、新农村建设工作措施
1 、科学规划。

政府部门要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到位”的原则,搞好村镇规划,严格规划管理,严格执行新村镇“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制度,确保村镇规划的落实。

建立科学、高效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体系。

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条件编制不同的规划建设标准,条件好的应高起点规划建设,条件差一些的地方的规划也要
适度超前。

规划建设模式力求形式多样,既可生态庄园式,也可农村社区式;既可分散村落式,也可城郊集中式。

要提高房屋设计水平,务求新颖别致,美观大方,经济实用。

2、齐抓共管。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各相关部门要相互配合,搞好服务,形成合力。

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履行好各自的工作职责。

规划建设部门要抓好村镇规划建设,及时做好村镇规划编制任务,并提供尽量多的村镇规划、房屋设计图纸供各地参考,并负责对从事规划工作的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国土部门应严格按照规划要求把好土地审批关;交通部门应抓好村镇公路勘察设计,协助搞好中心村主干道的规划设计;卫生、城建、农业部门应抓好环境整治、改水改厕所和沼气池建设;供电、电信、广播电视部门要协调配合,做好中心村及自然村落的通电、通信、通广播电视工作;金融部门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简化贷款手续,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

3、村民自治。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需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要强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把阶段性集中整治与日常性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建立健全门前“三包”责任制以及全体村民共同保护环境、爱护卫生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

同时,通过村级自治组织经常性地开展有的地方已开展的“卫生庭院”、“星级文明户”、“文明村庄”、“信用村”、“信用户”等群众性评比活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新农村建设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4、广泛宣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涉及面广、内容多、任务重,需要民众的参与。

要通过深入宣传、发动,使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目标要求以及具体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引导和动员广大民众自觉地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

同时还要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5、加强领导。

要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把新农村建设摆上当地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专家论证,颁布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在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按规划办事。

当地政府应成立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机构,负责本地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具体指导协调和督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