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黑臭水体成因与防治技术政策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550322d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1.png)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摘要】城市黑臭水体是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本文从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和治理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包括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污水处理不到位、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优化排水系统、加强监管等途径进行治理。
结合当前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治理对策和措施。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重要性在于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治理力度,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城市环境。
【关键词】城市黑臭水体、产生原因、治理对策、背景、重要性1. 引言1.1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背景城市黑臭水体是指在城市内部水域中出现难以忍受的异味和颜色异常的水体现象。
这种现象往往伴随着水质严重污染、生物种类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给城市环境带来不良影响。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背景主要与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水资源利用管理不当等因素密切相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人口增加、建设用地扩大和道路交通增加等都导致了城市内部水体受到严重的污染。
工业和生活污水直排河道、湖泊和海洋,不仅直接影响城市水体环境质量,还加重了水资源的浪费和排放问题。
由于水资源管理不当,一些地区出现了缺水和水质下降的情况,进一步加剧了城市黑臭水体问题的产生。
为了改善城市黑臭水体问题,必须从源头入手,减少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
还需要改善城市水环境设施,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提高城市水体环境质量。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治理城市黑臭水体问题,实现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城市黑臭水体是指城市内污水排放不当或者处理不完善导致水质恶化并产生刺鼻难闻的臭味的现象。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工业废水排放:城市内大量工业企业的废水直接排放到河流或湖泊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物,导致水体发黑发臭。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8f42745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db.png)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
城市黑臭水体污染已经成为当今城市环保领域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它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
城市生活污水一般是指居民生活及餐饮服务等领域中产生的各种废水,其中包括厨房废水、淋浴污水、洗衣污水、厕所污水等。
这些污水最终会被直接或间接地排入城市的水体中,引发黑臭现象。
2.农业污水的排放
城市周边区域多数为农村地区,大量农业生产废水的产生,如养殖、农田灌溉等,往往通过排放渠道,直接进入城市水体。
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和养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起腐烂和恶臭。
城市工业废水的排放是另一个常见的污染来源。
大量的工业废水含有重金属、有机物等有毒有害成分,与城市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混在一起,形成城市水体的复合污染。
为了解决城市黑臭水体的污染问题,各地政府和环保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加强污水处理
各地政府可以在城市的污水处理站建设新的处理设施,也可对现有的污水处理站进行升级。
通过这些工作,废水可以在进入自然水体之前接受化学处理和物理除臭处理。
2.建设湿地
湿地到水的过程中,往往会吸收和吞噬水中的有机物和富营养化物质,同时也能为周边区域提供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等功能。
3.加大农业环保力度
政府和农民应共同实施农业废水的整治和治理,加强对养殖污染和农药残余的检测和管理,从而避免农业产生的污染对城市水体的污染影响。
综上所述,城市黑臭水体的污染控制是一项长期而综合的治理工作。
通过加强污水处理、湿地建设和农业环保等工作,可以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中取得持久且积极的成效。
黑臭水体的成因及治理
![黑臭水体的成因及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6bce2102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42.png)
黑臭水体的成因及治理为了保护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改善人民生活环境,黑臭水体治理已经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从黑臭水体的概念、成因和危害入手,介绍黑臭水体治理的方法和技术,并探讨黑臭水体治理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黑臭水体的概念、成因和危害1.1 概念黑臭水体是指水体受到污染或营养物质过度输入后,发生富营养化,产生大量有机物质并被微生物分解,导致水体呈现黑色、发臭等现象,严重影响水体的生态环境和水质。
黑臭水体通常出现在城市河道、城市湖泊和城市水库等地方。
1.2 成因黑臭水体的形成有多种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废水排放不当:城市中的废水排放量大,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和营养物质,这些物质会进入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2)垃圾和污染物的乱倒:城市中的垃圾和污染物乱倒在河道和湖泊中,这些物质会被风吹雨淋,逐渐分解,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3)水体自身环境条件:如水体淤泥厚度、水流速度、水温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水体的生态环境和水质。
1.3 危害黑臭水体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很大,主要有以下几点:(1)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质恶化,对水生生物造成威胁,破坏水生态系统平衡。
(2)水体腐烂产生臭味,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健康。
(3)水中的污染物质会随着水流传播,污染周围的土壤和空气,给周围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二、黑臭水体治理方法和技术2.1 理化处理技术(1)曝气法:通过曝气装置将空气吹入水中,增加水中氧气含量,促进水中的生物呼吸和代谢作用,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
(2)化学沉淀法:利用化学反应原理将水中的污染物质转化成沉淀物,使其沉淀到水底,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3)生物法:通过加入特定的微生物,促进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和转化成无害物质,减少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含量,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2.2 植物修复技术(1)水生植物修复法:利用水生植物的吸收作用,将水中的营养物质吸收和转化成植物体内的生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be42ebc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17.png)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工业和交通等活动的增加也导致生活污水和污染物的排放量不断增加,进而导致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
城市黑臭水体指的是城市水体中存在的臭味和色泽异常的现象,通常是由于生物污染和化学污染物的存在所导致的。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餐厨垃圾和生活垃圾的不合理处理。
许多城市中,垃圾分类和垃圾回收制度并不完善,致使很多垃圾直接被倾倒至污水沟中,进而导致水体的污染。
2. 工业污染物的排放。
城市工业污染物往往会通过排放口进入水体,其中大量的化学物质和重金属元素将对生物生长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威胁,进而使水体变成黑臭水体。
3. 人为行为的不规范。
投放废弃药品、油漆等化学物质或者投入大量石灰和消毒剂等物质都会对水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这些污染物在随后的暴雨、洪水、排污等过程中可能会被卷入污水管网,使所处地区的水体出现黑臭现象。
1. 强化城市垃圾分类和垃圾回收措施。
建立完善的分类垃圾系统,督促市民将垃圾分门别类投放,提高垃圾的再利用率,减少对水体的负面影响。
2. 强化工业污染治理。
落实工业污染物的减排标准,实行企业现场监测和日报告制度,加大对污染违法企业的惩治力度,使它们真正为水环境贡献力量。
3. 完善污水处理系统。
建设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和水质达标率,减少污水直接排放到水体中的情况。
4.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减少不规范的行为。
同时加强对城市环保工作的宣传,提高市民对环保治理工作的舆论支持度,减少污染源的产生。
总之,治理城市黑臭水体需要多方联合,综合治理。
政府、企业和市民都应该行动起来,推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顺利进展,让我们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城市环境。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eeae45c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ae.png)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城市黑臭水体问题日益突出,给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了诸多困扰。
黑臭水体是指在城市内出现的臭味扑鼻、水质变浑浊、水面上浮漂着大量有机颗粒物的水体。
它不仅对水质造成污染,影响水生态系统和环境质量,也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本文就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城市黑臭水体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不规范。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使得水质受到污染。
一些工厂和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将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泊中,导致水质下降,产生臭味。
2. 臭氧层破坏导致的紫外线增加。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破坏导致紫外线增加,促进水体中藻类的生长,从而增加了水体产臭的可能性。
3. 水体富营养化。
城市黑臭水体的形成,一方面和城市的发展很有关系,另一方面和水体自身富营养化有关。
城市周边建设的工业区、居民区和农田区的污染物都会通过降水、径流等方式流入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引发腐败、异味。
对于城市黑臭水体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治理对策:1. 加强排污管理。
对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政府应加强监管,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并对违法排放行为进行严厉处罚,促使企业和居民合法排放废水。
2. 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政府需要加强对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确保生活污水得到集中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3.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加强对居民和企业的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大众的环保意识,使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的环境责任。
4. 利用生物技术治理。
利用水草、微生物等生物技术来净化水体,改善水质,减少水体中有机物的积聚。
5. 治理富营养化。
通过合理的水资源配置,减少污染物的输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减少水体产生黑臭的可能性。
6. 积极开展水域整治工程。
通过对城市水域的整治,清理水底垃圾、净化水体、改善水质,减少水体黑臭现象的发生。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8d21a28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5.png)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城市黑臭水体是指由于废水排放、垃圾堆积和环境污染等原因,导致城市水体出现恶臭和黑色污染现象。
产生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废水排放: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滞后、管网老化等问题导致大量废水未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水体,使水体受到严重污染,产生臭味。
2. 垃圾堆积:城市垃圾处理不及时、垃圾填埋场过度运营等原因导致垃圾长时间堆积,垃圾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恶臭气体并污染附近的水体。
3. 工业污染:工业企业废水排放、尾气排放及固体废物堆放等导致大量化学物质进入水体,改变水体自身的生态环境,产生黑臭现象。
针对城市黑臭水体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治理对策:1. 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加大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提升处理能力和技术水平,确保废水经过合理处理后再排放入水体。
2. 推进垃圾分类和有效处理:引导市民垃圾分类投放,加强对垃圾处理场的管理和监督,推广生物处理、焚烧和填埋等多种垃圾处理方式,减少垃圾堆积对水体的污染。
3. 加强工业企业环境监管:加大对工业企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监管力度,建立定期检查和监测制度,对超标排放行为进行严厉处罚,促使企业加强环境保护措施。
4. 强化城市水体保护与修复:加大对城市水体的保护力度,建立水体保护专项资金,加强水环境监测和治理力度,对受污染的水体进行修复,恢复水体自净能力。
5. 提倡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方式: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非机动车出行,减少机动车废气排放对空气和水体的污染,提倡低碳生活方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6.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加强对市民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手段普及环保知识,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和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氛围。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主要包括废水排放、垃圾堆积和工业污染等。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污水处理、垃圾分类和工业企业环境监管,同时强化城市水体保护与修复,提倡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方式,并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治理的合力。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6b186a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b.png)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摘要】城市黑臭水体是指在城市水体中出现恶臭、黑色沉积物等现象的污染现象。
这种现象不仅给城市环境带来严重破坏,还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本文旨在探讨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以期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污水处理不当、城市排水系统老化等因素所致。
针对这些问题,应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改善城市排水系统,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有效措施,才能实现城市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的研究应着重于技术创新和政策法规完善,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提供更多的有效手段。
通过共同努力,我们有望建设更清洁、更美丽的城市环境。
【关键词】城市黑臭水体、产生原因、治理对策、污水处理设施、城市排水系统、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可持续发展、研究展望、危害、重要性1. 引言1.1 城市黑臭水体的定义城市黑臭水体是指在城市河道、湖泊、水库等水体中因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富集、堆积和腐败分解,产生恶臭异味和黑色污染的水体现象。
这种黑臭水体不仅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还危害水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它通常是由于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排放过量或未经处理直排入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有机物积聚所形成的。
城市黑臭水体的定义并不仅仅是对水体本身的描述,更是对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一种警示,在处理这一问题上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1.2 城市黑臭水体的危害城市黑臭水体的危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黑臭水体会释放出难闻的臭气,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品质,甚至对居民的健康造成危害。
黑臭水体中存在大量的有害物质和细菌,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黑臭水体会引发藻类过度生长,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质恶化,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黑臭水体还可能成为蚊蝇滋生的温床,增加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城市黑臭水体的存在不仅影响了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还对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亟需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进行整治。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7cfdb4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75.png)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城市黑臭水体是指城市水体出现污浊、恶臭、有机负荷高等问题的现象。
它严重影响水环境质量,加剧城市污染,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生活污水排放不当:城市居民的生活污水如果没有经过规范的处理和排放,会直接或间接流入水体,造成水体污染。
尤其是一些无法接入市政污水管网的地区,如农村、城中村等,这些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不完善,往往成为黑臭水体的主要来源之一。
2. 工业废水排放不当: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有毒有害物质,如果这些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会严重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导致水体黑臭。
3. 农业面源污染:农田和养殖场的施肥、农药使用、畜禽养殖等活动,都会使大量的农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物进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助长藻类繁殖,引发蓝藻水华等问题,导致水体黑臭。
4. 自然因素:城市水体周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也是水体黑臭的影响因素。
夏季气温高、水体暴露于阳光下,会加速水体中有机物的分解,产生难闻的气味。
针对城市黑臭水体问题,应采取以下治理对策:1. 完善污水管网建设:加大污水管网建设力度,尽量覆盖城市每个角落,实现生活污水的集中收集、处理和排放,防止生活污水直接流入水体。
2. 加强工业废水治理:对于工业企业,要建立严格的废水排放管理制度,加强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对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后再排放到水体中。
3.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对农田和养殖场的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模式,减少农药和肥料的使用量,合理利用农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避免其直接进入水体。
4. 加大环境执法和监管力度:加强环境执法部门的力量和技术装备,加大对水体环境的监督检查力度,对于违法排污行为要严肃处理,形成对黑臭水体现象的强有力制约。
5. 提高市民环保意识: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增强市民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倡导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等生活方式,减少环境污染。
我国城市河道水体黑臭的成因与原位修复技术探讨
![我国城市河道水体黑臭的成因与原位修复技术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c121dcca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7c.png)
我国城市河道水体黑臭的成因与原位修复技术探讨我国城市河道水体黑臭问题是指城市河道的水体出现黑色和臭味的现象。
这种现象通常是由于水体中大量有机物的富集和腐败所致。
造成黑臭水体的主要成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是黑臭水体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增加,生活和产业活动大量产生的污水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直接排放到城市河道中,这些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
城市雨水排放也是导致黑臭水体的重要原因。
由于城市建设的不合理和污水管网的老化,雨水在城市道路、建筑物上流动时会将大量的污物和有机物带到河道中,进一步加剧了水体的污染。
城市垃圾的未处理和乱倒也是导致黑臭水体的原因之一。
由于城市垃圾处理设施的不足和居民乱倒垃圾的行为,大量有机垃圾被倒入河道中,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和腐败。
为了解决城市河道黑臭水体问题,可以采用原位修复技术。
原位修复技术是指在现场进行治理和修复的技术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原位修复技术:可以采用曝气技术。
通过在黑臭水体中添加氧气或曝气装置,增加水体中氧气的含量,促进水体中的有机物快速分解,从而降低水体的黑臭程度。
可以采用植物修复技术。
通过在水体中种植一些植物,如浮萍、苦草等,利用这些植物的吸收和生物降解能力,减少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改善水质。
政府也应加强对城市水环境的管理和监督,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加强对垃圾处理的监督和教育,提高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共同努力解决城市河道黑臭水体问题。
城市河道黑臭水体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水环境的健康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采用原位修复技术以及加强管理和监督,可以有效地减轻和解决这一问题,为城市水环境的改善作出贡献。
黑臭水体治理技术政策
![黑臭水体治理技术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45be842c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9f.png)
黑臭水体治理是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相关的技术和政策的制定对于保护水环境、改善城市生活条件、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关于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和政策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黑臭水体治理技术: 1. 水质改善技术: - 生物修复技术:通过引入适宜的微生物菌群,加速水体中有害物质的降解和生物膜的形成,从而提高水质。
- 植物修复技术:通过选择适应性强、吸附能力强的植物种植在水体中,利用植物的根系、光合作用和吸附能力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 物理修复技术:利用物理方法对水体进行处理,如超声波等技术用于分解有机废物、破碎藻类团块等。
2.水体环境治理技术:–水体截污分流技术:通过建设截污结构,将污水、雨水分开排放,减轻水体的污染负荷。
–水生态修复技术:通过建设人工湿地、废水处理湿地等,通过湿地植物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水体流量调控技术:通过水体流量调控、排污口设置等手段,控制水体的流动速度和方向,减少淤积和污染。
3.污水处理技术:–生物滤池技术:利用生物滤料和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进行处理,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高级氧化技术:利用紫外线、臭氧、过氧化氢等进行氧化反应,降解有机物和色素等有害物质。
–膜分离技术:利用微孔膜、反渗透膜等进行分离处理,实现对污水中固体和溶解物的去除。
二、黑臭水体治理政策: 1. 加大投资力度:各级政府应加大对黑臭水体治理的投资力度,提供经费支持,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 确立责任主体:明确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责任,建立健全黑臭水体治理的责任制度。
3. 加强法律法规制定: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明确违法行为的处罚和责任。
4. 建立监管机制:建立黑臭水体治理的监管机制,加强对治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治理效果的实现。
5.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普及黑臭水体治理的知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6. 促进科技创新:鼓励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黑臭水体治理的效率和成本效益。
城市黑臭水体成因分析及治理技术
![城市黑臭水体成因分析及治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45707d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e0.png)
城市黑臭水体成因分析及治理技术城市黑臭水体成因分析及治理技术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许多城市面临着水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其中城市黑臭水体是一大难题。
城市黑臭水体不仅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也给城市形象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成因分析和治理技术两个方面探讨城市黑臭水体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城市黑臭水体成因分析1. 废水排放与雨污混接城市黑臭水体的主要成因之一是废水排放与雨污混接。
由于城市建设中雨水和污水管道未能分开,使得大量家庭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与雨水混合排放进入水体。
这些污水中富集了大量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盐,为藻类和细菌提供了繁殖的养分,从而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2. 乱排乱倒污染源城市黑臭水体的另一个成因是乱排乱倒污染源。
许多城市的废水处理设施严重滞后于城市的经济和人口增长,导致污水排放超标或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入水体。
此外,一些机关单位、工地和市场等区域也存在乱排污水和垃圾的情况,进一步加重了水体污染程度。
3. 水动力特征差异城市黑臭水体成因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不同水体之间的水动力特征差异。
由于城市中河道、湖泊、水库等水体之间的水流速度、水质差异较大,导致其中的水体交流和混合不畅,水体富营养化和有机物的积累加剧。
三、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为了解决城市黑臭水体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治理技术,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技术方法。
1. 分流与截污通过建设合理的雨污水分流系统,将雨水和污水管道分开,减少污水流入水体的机会,有利于改善水体质量。
同时,采取截污措施,如设置截污井和格栅,拦截固体废物和污水,防止其进入水体。
2. 前处理与深度处理前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物和悬浮物,采用物理化学方法进行沉淀和过滤。
深度处理主要通过生物降解的方式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盐,如生物滤池和人工湿地等。
3. 修复与生态系统建设针对已经受到严重污染的水体,需要进行修复和生态系统建设。
城市黑臭水体综合治理的技术与方法研究
![城市黑臭水体综合治理的技术与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b79a41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b8.png)
城市黑臭水体综合治理的技术与方法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黑臭水体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黑臭水体不仅污染了城市环境,影响居民健康,还对水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
因此,针对城市黑臭水体问题展开综合治理研究成为迫切需要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城市黑臭水体综合治理的技术与方法,并提出一种可行的综合治理方案。
一、城市黑臭水体问题的成因城市黑臭水体问题主要由污水排放、生活垃圾处理不当、工业废水排放、农村污水渗漏等原因导致。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污水、垃圾产生,而城市水体的自净能力有限,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缺氧,进而引发了水体黑臭问题。
二、城市黑臭水体综合治理的技术与方法1. 污水处理技术污水是城市黑臭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可有效减少污水排放对水体的污染。
常见的污水处理技术包括生物处理技术、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和生态修复技术等。
其中,生物处理技术如活性污泥法、MBR膜技术、湿地处理等具有高效、低成本的特点,可适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
2. 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生活垃圾处理不当也是导致城市黑臭水体问题的原因之一。
采用科学、高效的垃圾处理技术可减少垃圾渗漏对水体的污染。
城市可采用分类收集、焚烧、填埋和厌氧消化等垃圾处理技术,同时加强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与管理,确保垃圾不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3. 工业废水治理技术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直接排放会严重污染水体。
对于工业废水的治理,应采用合适的净化技术,如生物膜技术、吸附剂处理技术和化学氧化技术等。
此外,建立健全的工业废水排放标准,并执法严格,可促使企业合规排放,减少工业废水对水体的污染。
4. 农村污水治理技术农村地区存在大量的污水渗漏,污水直排或渗漏进入附近的河流和湖泊,导致水体黑臭。
为解决农村污水问题,可采用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方式。
集中处理采用生态农业园污水处理技术,分散处理则通过建设家庭污水处理设施和农田污水渗漏控制设施来实现。
5. 生态修复技术由于城市黑臭水体的污染程度较严重,仅仅依靠治理技术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生态修复。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2cbba23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7b.png)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
城市黑臭水体是指由于城市废弃物、污水等污染物质在水体中的积累和堆积,造成水
体出现黑色或恶臭等问题的情况。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废水排放不规范。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滞后、管网老化等都会导致废水
排放不规范,而污水污染又是产生黑臭水体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城市垃圾处理不当。
城市中大量卫生、生活垃圾和其他有机废弃物的堆积和处理
不当,会导致垃圾分解产生的有害气体溶解在水中,促进有机物分解,最终形成黑臭水
体。
三、城市河道和水面污染严重。
城市中的河道和水面通常受到各种污染的影响,如工业、养殖、渔业和农业等行业的排放,道路上的垃圾和污水以及过度捕捞等,都会导致河
道和水面污染严重,容易形成黑臭水体。
治理城市黑臭水体的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健全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对已有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扩大容量,以保
证城市污水排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目前大力推行的城市垃圾分类也是治理城市黑臭水体
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强化城市河涌治理,加强污水、废水和垃圾管理。
通过城市规划、垃圾分类、河
涌绿化等多种途径打造生态环保城市,能够有效治理城市黑臭水体。
三、加强公众教育和管理引导。
通过增强公众环保意识,鼓励公民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文明城市创建等活动,并强化城市管理机构的监管和治理,规范行业排放、防止违法操作等,共同治理城市黑臭水体。
城市黑臭水体成因分析及治理技术
![城市黑臭水体成因分析及治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487b962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49.png)
城市黑臭水体成因分析及治理技术城市黑臭水体成因分析及治理技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黑臭水体问题越来越突出,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和危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城市黑臭水体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探讨一些有效的治理技术。
城市黑臭水体是指由于污水直排、垃圾堆放、鱼虾养殖废水等原因,水体中出现大量有机物、无机盐等致臭物质的情况。
这些有机物通常是污水中的有机物、悬浮物、微生物等,无机盐则是来源于生活垃圾中的分解产物。
这些有机物在水中腐烂分解,产生大量的氨、硫化氢等致臭物质,给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和旅游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城市黑臭水体问题的主要成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污水直排,二是垃圾积蓄。
污水直排是城市黑臭水体问题的主要源头。
许多城市的污水处理厂由于技术设备老化、处理能力不足等原因,无法对污水进行彻底的处理,导致大量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等水体中,从而使水体中的有机物浓度增加,引发水体黑臭问题。
同时,生活污水中富含的营养物质也会促进藻类等水生植物的繁殖,进一步加剧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垃圾积蓄是另一个导致城市黑臭水体问题的重要原因。
城市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质在填埋场经过分解,会产生臭气等有害物质,其中的液体渗出物会通过渗滤到地下水中或流入附近的河流,污染水体。
此外,城市黑臭水体问题还与饲养业、农田灌溉等农村排放的废水有一定关联,这些都需要得到应有的关注和解决。
针对城市黑臭水体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治理技术和措施。
首先,应加强市政污水管网的建设和维护,提高污水处理能力,避免污水直排。
针对老旧设备和处理工艺不符合标准的污水处理厂,要进行改造和升级,确保每个市民的污水都能得到有效的处理。
其次,加强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工作,减少有机物质的填埋量。
通过加强环保意识教育,推动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减少可回收物和有机垃圾的填埋,转而进行再利用,有助于减少垃圾渗滤液对水体的污染。
此外,加强农田灌溉和农业废水处理工作也是治理城市黑臭水体的重要措施之一。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4d37a4c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7f.png)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城市黑臭水体是指城市中的河流、湖泊、运河等水体受到了污染,导致水体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后产生臭味和黑色腐败现象。
城市黑臭水体对于城市环境的影响非常严重,不仅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因此,对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应该得到广泛重视。
1. 污水排放:城市污水排放是城市黑臭水体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城市中,许多人居住和工作的地方,往往没有科学的污水处理设施,导致污水直接排放到水体中。
2. 工业废水:许多工厂都会将废水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因此工业废水也是城市黑臭水体的一个原因。
3. 农业污染:城市周围的农田也会产生农业污染。
许多农民在耕种过程中使用过量化肥和农药,导致这些化学物质流入水体中,从而产生臭味和腐败现象。
4. 垃圾堆放:城市垃圾处理也是城市黑臭水体的原因之一。
在城市中,垃圾通常在露天堆放或者被投入到垃圾填埋场中,导致污染物质渗入水中。
1. 加强管理和监督:治理城市黑臭水体的第一步是要加强管理和监督。
政府部门应该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强环保执法力度,确保企业和个人遵守环保要求,同时要加强对城市黑臭水体的监测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理。
2. 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建立科学的污水处理设施是治理城市黑臭水体的重要手段。
政府部门应该投资建设污水处理厂和管网,对城市污水进行集中处理,避免直接排放到水体中。
3. 强化工商企业管制: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政府应当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管制力度,通过政策和财政激励措施,引导企业改进生产方式,降低排放污染物,切实减少对城市水体的污染负荷。
4. 加强宣传教育: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需要公众积极参与。
政府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增加公众对环保问题的认识和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环保行为,形成人人参与、责任共担、生态共建的良好氛围。
总之,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是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解决的问题。
关于黑臭水体治理思路及技术措施的探讨
![关于黑臭水体治理思路及技术措施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e0cb5db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5c.png)
关于黑臭水体治理思路及技术措施的探讨黑臭水体是指由于城市排水系统的不完善和污水处理不到位造成的水质恶化、水体异味和周边环境污染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业化发展,城市黑臭水体问题成为了环境保护的重点之一。
如何有效治理黑臭水体成为了当下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
本文将着重探讨关于黑臭水体治理的思路及技术措施。
一、黑臭水体的成因及特点1. 成因黑臭水体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城市排水系统不畅、污水处理设施不到位以及污水直排等原因造成的。
城市污水系统由于年久失修或者设计不合理,使得污水管网渗漏、污水积压等问题频发,致使部分地区水体污染日益加重。
一些工业废水、农村生活污水等也是造成黑臭水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2. 特点黑臭水体的主要特点是水质污染严重、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异味明显等。
这些特点使得黑臭水体成为了环境问题的焦点,并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二、黑臭水体治理的思路1. 加强污水管网建设和修复针对城市污水系统的状况,必须加强污水管网的建设和修复工作。
对于年久失修的管网,应当进行全面检修和更换,确保管网的畅通以及污水不外泄。
还需要对排水系统进行更新改造,提高排水处理效率,减少污水积压情况的发生。
2. 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建设和提升污水处理设施是治理黑臭水体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建设大型的污水处理厂及配套设施,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和水质净化效果,从根本上解决污水排放问题。
3. 实施水体修复工程对于已经形成的黑臭水体,需要实施水体修复工程,通过注入氧气、生物修复和植物养护等手段,改善水体中富营养化及异味问题,恢复水体生态环境的平衡。
1. 生物滤池技术生物滤池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废物的生物技术。
通过建设生物滤池,通过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降解,提高水质净化效果。
2. 快速过滤技术快速过滤技术是一种以多媒体为过滤材料,通过对水体进行多次的物理过滤和化学处理,达到去除水体异味和改善水质的效果。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a226281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42.png)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黑臭水体已经成为城市环境污染的一大难题。
城市黑臭水体指的是由于城市水体受到污染、富营养化、缺氧等原因,产生出难闻的恶臭气味和黑色废水的现象。
城市黑臭水体不仅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还对居民生活和健康构成威胁。
通过探讨城市黑臭水体产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可以有效的提高城市水体环境的质量,保障居民的生活质量。
一、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1.污水排放不当:城市污水排放是城市黑臭水体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许多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不健全,承载能力不足,导致污水排放不及时、不充分、不安全,造成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
2.废水直排问题: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也是城市黑臭水体产生的重要原因。
许多企业和居民为了方便和省事,将废水直接排放到城市水体中,导致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
3.城市内河流富营养化:城市内河流的富营养化是城市黑臭水体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城市的工业排放和生活污水排放导致河流富营养化,进而导致水体产生难闻的恶臭气味和黑色废水。
4.气候变化影响:气候变化也会对城市水体产生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水体温度升高,水质恶化,进而导致水体产生恶臭气味和黑色废水的现象。
1.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是治理城市黑臭水体的重要途径。
通过加强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将城市污水排放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净化,减少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
2.推行循环利用废水:推行循环利用废水是治理城市黑臭水体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循环利用废水,可以减少废水直排问题,避免直接对水体的污染,保护城市水体环境。
3.加强环境监管:加强环境监管是治理城市黑臭水体的关键。
应加强对工业排放和生活污水排放的监管,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促进城市环境的改善。
4.开展水体生态修复:开展水体生态修复是治理城市黑臭水体的有效途径。
通过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净化水体,促进水体生态的平衡,减少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ea552ba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7c.png)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城市黑臭水体是指城市中出现的臭味难闻、颜色混浊的水体现象。
其主要产生原因有三个方面:污水排放、雨污水混合以及流域综合治理不到位。
城市黑臭水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污水排放不当。
大量的污水通过排水管道进入河流、湖泊等水体,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营养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导致水体水质恶化,产生臭味和黑臭现象。
城市黑臭水体的形成还与雨污水混合有关。
在城市排水系统中,雨水和污水管道往往是相连的,当下雨时,雨水中的污染物会与污水相混合,进一步恶化水质,产生黑臭现象。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还与流域综合治理不到位有关。
流域综合治理是指对流域内的污染源进行统一管理,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等。
如果流域综合治理不到位,就会出现污染源分散、管理不当等问题,进一步造成水体黑臭。
对于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首先需要加强污水处理。
政府应该加大对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营的投入力度,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处理质量。
要加强对污水排放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排污行为,倡导居民合理使用和处理污水。
要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将雨水排水系统与污水排水系统分开,避免雨水和污水混合引发黑臭问题。
可以采用雨水花园、雨水收集等措施,将雨水用于绿化和冲洗等非直接排放的用途。
流域综合治理也是解决城市黑臭水体问题的关键。
政府应该加强对流域污染源的监管,推动各污染源进行整治,并加强流域间的协调合作,形成整体治理的力量。
加强宣传教育和社会参与,提高公众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认识和参与度。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举办论坛等方式,增强公众环保意识,推动大家共同参与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形成社会共治的局面。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是污水排放不当、雨污水混合和流域综合治理不到位。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加强污水处理,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推动流域综合治理,并加强宣传教育与社会参与。
只有全面治理,才能改善城市水体环境,打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d545493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f0.png)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1. 引言1.1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背景城市黑臭水体是指在城市水体中存在难闻恶臭、黑色异味的现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城市黑臭水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城市污水处理不完善、排水系统老化、水体生态系统破坏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城市居民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体,使水体受到严重污染,产生黑臭现象。
这不仅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对水生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危害。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背景与城市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污水处理设施滞后,导致大量有机污染物无法有效处理,直接排放至水体中。
同时,城市排水系统老化,漏水严重,雨污分流不畅,使得雨水和污水混合排放,进一步加剧了水体污染程度。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背景凸显了城市环境管理的薄弱环节,迫切需要加强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
1.2 城市黑臭水体的危害性1. 对环境的污染:城市黑臭水体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和微生物,这些物质如果排放到环境中会导致水质恶化,影响周围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水生物死亡或迁移。
2. 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城市黑臭水体中可能存在各种致病微生物和有毒物质,如果人类直接接触或间接摄入这些污染物会导致呼吸道、消化系统等健康问题的发生,威胁人们的健康。
3. 社会影响:城市黑臭水体的存在会影响城市的形象和环境品质,加剧城市的恶臭、蚊蝇等问题,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黑臭水体的危害性不容忽视,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和防范,以保障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安全。
2. 正文2.1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1. 污水排放不当:城市居民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污水经过排放,如果没有经过有效处理,就会直接排放到河流和湖泊中,导致水质恶化。
2. 垃圾堆放和乱丢:城市中存在大量的垃圾和污泥,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清理和处理,容易造成水体污染,加剧黑臭现象的产生。
《2024年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及措施分析》范文
![《2024年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及措施分析》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e4e419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8a.png)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及措施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黑臭水体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影响了城市环境质量,也威胁到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健康。
黑臭水体的治理已经成为当前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
本文将深入分析城市黑臭水体的成因、治理技术及实施措施,以期为相关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二、城市黑臭水体的成因城市黑臭水体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等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有机物积累、底泥污染等问题。
同时,由于水体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长期累积下来的污染物质无法得到有效分解和清除,使得水体呈现出发黑、发臭的现象。
三、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1. 物理修复技术:通过物理方法如清淤疏浚、引水冲刷等,清除水体中的污染底泥,减少有机物负荷。
同时,利用吸附、过滤等手段,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有害物质。
2. 生物修复技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常用的生物修复技术包括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等。
3. 生态修复技术:通过构建人工湿地、植被恢复等手段,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
同时,利用水生植物、贝类等生物的净化作用,降低水中的污染物浓度。
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措施1. 源头控制:加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处理和排放管理,确保污水经过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再排放。
同时,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
2. 过程管理: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对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和再利用。
加强水体的流动性,通过引水冲刷、雨水冲刷等方式,促进水体的自净能力。
3. 末端治理:对已经形成黑臭的水体进行治理,采用上述的物理修复、生物修复和生态修复等技术手段,逐步改善水体的质量。
五、实施建议1. 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开展。
同时,加强对污水排放的监管力度,确保各项治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2. 增加资金投入:黑臭水体治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治理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城市黑臭水体成因与防治技术政策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熊跃辉(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到2020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
这是国务院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对黑臭水体治理提出的明确要求。
城镇区域黑臭水体不仅给群众带来了极差的感官体验,也是直接影响群众生活的突出水环境问题。
当务之急,就是要认清其成因并采取有效治理措施,消除黑臭。
黑臭水体是感官性污染常见现象20世纪中期,英国的泰晤士河是世界上最早发生黑臭问题的河流之一。
上世纪70年代,德国的莱茵河由于流经重工业区,工业污水排入莱茵河,其污染也达到了顶峰。
同时期美国的芝加哥河、特拉华河等,也因为遭到严重污染导致水体常年黑臭。
在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由于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滞后,或者能力有限与水平低下,一些城市水体尤其是中小城市水体,直接成为工业、农业及生活废水的主要排放通道和场所,导致城市水体大面积受污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形成黑臭水体。
所谓“黑臭”,主要属于环境景观、物理指标范畴。
是指在视觉上河流水体呈现因污染而产生的明显异常颜色(通常是黑色或泛黑色),同时产生在嗅觉上引起人们感觉不适甚至厌恶的气味,是水体感官性污染最常见的一种现象。
我国河流黑臭现象最早出现在上海苏州河,随后南京的秦淮河、苏州的外城河、武汉的黄孝河和宁波的内河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黑臭现象。
近几十年来,黑臭水体的范围和程度不断加剧,在全国大部分城市河段中,流经繁华区域的水体绝大部分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尤其是各大流域的二级与三级支流的黑臭问题更加突出,且劣化程度逐年提高。
如淮河,2014年国家环境质量状况公报数据表明,干流水质全年都在Ⅳ类水以上,但主要支流的劣Ⅴ类水体超过23%;在各大水系中海河的劣Ⅴ类水质程度最高,国控断面监测数据表明,干流劣Ⅴ类达37%、支流劣Ⅴ类达44%。
缺氧与富营养为水体黑臭主因水体黑臭主要是水体缺氧造成的,同时也与水体富营养化和底泥沉积有关。
国家重大水专项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当溶解氧降低到2.0 mg/L时,水体将处于缺氧状态。
当溶解氧为3mg/L~5mg/L时,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和氨氮含量一般也会超过地表水Ⅴ类标准,呈现有色有味状态,但有水生生物存在;当溶解氧大于6 mg/L 时,水体处于有氧状态,有机物降解和氨氧化速率显著增加,水体开始具有自净能力。
在以污水处理厂为主要水源的地区,比如海河流域,来水中部分生物为难以降解的有机物,BOD接近零,COD和氨氮即使通过自净,也难以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的要求。
具体来说,水体发生黑臭的主因有如下几方面:一是外源有机物和氨氮消耗水中氧气。
城市水体一旦超量受纳外源性有机物以及一些动植物的腐殖质,如居民生活污水、畜禽粪便、农产品加工污染物等,水中的溶解氧就会被快速消耗。
当溶解氧下降到一个过低水平时,大量有机物在厌氧菌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产生硫化氢、胺、氨和其他带异味易挥发的小分子化合物,从而散发出臭味。
同时,厌氧条件下,沉积物中产生的甲烷、氮气、硫化氢等难溶于水的气体,在上升过程中携带污泥进入水相,使水体发黑。
二是内源底泥中释放污染。
当水体被污染后,部分污染物日积月累,通过沉降作用或随颗粒物吸附作用进入到水体底泥中。
在酸性、还原条件下,污染物和氨氮从底泥中释放,厌氧发酵产生的甲烷及氮气导致底泥上浮也是水体黑臭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研究指出,在一些污染水体中,底泥中污染物的释放量与外源污染的总量相当。
此外,由于城市河道中有大量营养物质,导致河道中藻类过量繁殖。
这些藻类在生长初期给水体补充氧气,在死亡后分解矿化形成耗氧有机物和氨氮,导致季节性水体黑臭现象并产生极其强烈的腥臭味道。
三是不流动和水温升高的影响。
丧失生态功能的水体,往往流动性降低或完全消失,直接导致水体复氧能力衰退,局部水域或水层亏氧问题严重,形成适宜蓝绿藻快速繁殖的水动力条件,增加水华暴发风险,引发水体水质恶化。
此外,水温的升高将加快水体中的微生物和藻类残体分解有机物及氨氮速度,加速溶解氧消耗,加剧水体黑臭。
黑臭水体治理的技术路线城市河道的黑臭治理遵循“外源减排、内源清淤、水质净化、清水补给、生态恢复”的技术路线。
其中外源减排和内源清淤是基础与前提,水质净化是阶段性手段,水动力改善技术和生态恢复是长效保障措施。
一是外源阻断技术。
外源阻断包括城市截污纳管和面源控制两种情况。
针对缺乏完善污水收集系统的水体,通过建设和改造水体沿岸的污水管道,将污水截流纳入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从源头上削减污染物的直接排放。
针对目前尚无条件进行截污纳管的污水,可在原位采用高效一级强化污水处理技术或工艺,快速高效去除水中的污染物,避免污水直排对水体的污染。
城市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雨水径流中含有的污染物,其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各种城市低影响开发(如海绵城市)技术、初期雨水控制技术和生态护岸技术等。
城市水体周边的垃圾等是面源污染物的重要来源,因此水体周边垃圾的清理是面源污染控制的重要措施。
二是内源控制技术。
清淤疏浚技术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抽干湖/河水后清淤;另一种是用挖泥船直接从水中清除淤泥。
后者的应用范围较广,江河湖库都可用之。
清淤疏浚能相对快速地改善水质,但清淤过程因扰动易导致污染物大量进入水体,影响到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因而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性,不能作为一种污染水体的长效治理措施。
三是水质净化技术。
城市黑臭水体的水质净化技术主要包括:人工曝气充氧(通入空气、纯氧或臭氧等),可以提高水体溶解氧浓度和氧化还原电位,缓解水体黑臭状况。
德国萨尔河、英国泰晤士河、澳大利亚天鹅河、中国的苏州河等治理中都采用了曝气增氧的方法。
絮凝沉淀技术是指向城市污染河流的水体中投加铁盐、钙盐、铝盐等药剂,使之与水体中溶解态磷酸盐形成不溶性固体沉淀至河床底泥中。
但需要注意的是,化学絮凝法的费用较高,并且产生较多沉积物,某些化学药剂具有一定毒性,在环境条件改变时会形成二次污染。
人工湿地技术是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生态系统对营养盐进行去除的技术,多采用表面流湿地或潜流湿地,湿地植物可选择沉水植物或挺水植物。
生态浮岛是一种经过人工设计建造、漂浮于水面上供动植物和微生物生长、繁衍、栖息的生物生态设施,通过构建水域生态系统对水体中的污染物摄食、消化、降解等,实现水质净化。
稳定塘是一种人工强化措施与自然净化功能相结合的水质净化技术,如多水塘技术和水生植物塘技术等。
可利用水体沿岸多个天然水塘或人工水塘对污染水体进行净化。
四是水动力改善技术。
调水不仅可借助大量清洁水源稀释黑臭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而且可加强污染物的扩散、净化和输出,对于纳污负荷高、水动力不足、环境容量低的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效果明显。
但调用清洁水来改善河水水质是对水资源的浪费,应尽量采用非常规水源,如再生水和雨洪利用。
同时在调水的过程中要防止引入新的污染源。
五是生态恢复技术。
水体黑臭现象往往是由于水中氮磷浓度较高引起藻类暴发等次生问题,造成水质恶化、藻毒素问题和其他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继而导致黑臭复发。
城市河道富营养化控制的关键是磷的控制,目前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中磷的指标限值远高于地表水标准限值。
因此,在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区域限磷或提高污水总磷排放标准是十分有效的措施。
进入水体的磷大多以磷酸盐形式沉淀在底泥中,因此保持水—泥界面弱碱性、有氧状态是河道富营养化控制的主要举措。
藻类生长人工控制技术包括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
物理控制技术包括藻类直接收集和紫外线杀藻等,化学控制技术包括投加无机或有机抑(杀)藻剂,生物控制技术包括种植抑藻水生植物或投放食藻鱼类等。
这些措施一般在应急时采用。
水生态修复包括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如鱼类、底栖动物等)食物链的修复与水文生态系统构建。
利用生态学原理构建的食物链,可以持续去除城市水体中污染物和营养物,改善水体生境。
治理黑臭水体的管理对策一是建立以溶解氧为核心指标的评价体系。
黑臭水体治理的关键是改善水体的溶解氧状态,使水体由低氧/厌氧恢复到正常的好氧状态。
国家重大水专项相关研究成果,建议以溶解氧为核心,建立包括臭阈值、透明度、色度等4项指标黑臭水体评价体系。
其阈值为:溶解氧1mg/L、臭阈值100、透明度25cm、色度20,当其中任意一个指标值超过阈值时,则可判定其为黑臭水体。
按照《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任务分解,评价体系将由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编制。
二是先截污后修复,综合手段治理黑臭水体。
河流黑臭问题的本质是污染物输入超过河流水环境容量。
在流域尺度上采取污染源工程治理等截污措施,能够大幅度削减入河污染负荷,是消除黑臭问题的首要举措。
同时将河岸带修复、人工充氧等河道内工程措施作为污染负荷削减的重要补充手段,进一步降低污染水平。
在河流水质得到有效改善的基础上,通过水生生物(如水生植物、鱼类、鸟类)等的恢复,逐步实现河流生态修复,达到消除黑臭的目的。
三是改善生态条件,让水流动起来。
我国大多数城镇河流水深为1m~3m,在一般条件下,大气氧可以穿透上覆水体到达河流沉积物表层。
然而,由于排污加剧,大量COD和氨氮等耗氧污染物在水—沉积物界面累积,导致溶氧大量消耗而形成缺氧跃变层。
增加河流水生态条件,可以改变城市水体水土界面亏氧状况。
一般情况下,维持河流水体流速0.4m3/s~1.0m3/s,就可以打破溶氧跃变层形成的理化条件,使得水土界面层的溶氧维持在3mg/L以上,可以有效控制水体底质污染。
流水不腐,是缓减甚至基本消除河流黑臭的关键因素。
四是构建岸边绿化带,增强水体自净能力。
治理黑臭水体的首要目的是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因此必须彻底清除沿河垃圾,严格控制有色有味污染源直排,对岸边带进行绿化改造,恢复其自然状态,建立河道保洁的长效运行管理机制。
同时,采用岸边植物、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搭配构筑的景观修复途径,有效改变水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流动方式,形成具有自净功能的水体。
消除黑臭水体只是建设娱乐水体的第一步。
娱乐水体水质要适合游泳、赛船、垂钓等水上运动,其评价指标包括病原微生物、水下植物种群结构、叶绿素含量、水流速度、岸边植被覆盖度、有毒有害物质和人文文化等,尚需要持久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