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矛盾成因和解决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社会因素
①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不深入,不彻底。许多医患矛盾的焦点在“钱”上,患者及其家属希望少花钱看好病,而医院为了生存、发展,想方设法增加医疗收入,谋求更多的经济效益,医务人员的收入与医疗服务收费挂钩,各种经济指标的考核压力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医疗行为②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特别是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尤其是在农村还缺乏有力的医疗保障,”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大病后巨额医疗费用与群众的实际承受能力存在着过大的差距
③药品配售型市场结构不完善,药价政策不到位
药价虚高是配售型市场结构所导致的,药品流通过程中出现的“红包”、“回扣”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药品价格.而现有药价政策以及药品流通与配售市场的不完善,间接地导致了医患矛盾的加深。
④媒体对医患矛盾进行不恰当的渲染,
部分媒体对医患矛盾过分渲染炒作,缺乏对医疗工作高风险和局限性的理解,片面地将医患关系理解成商业流通中的消费行为关系,媒体本着为患者声张正义的目的进行宣传,但这在另一方面却加深了医患之间的矛盾。一些负面报道的失实,严重伤害了大多数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积极性,也疏远了医患双方的关系。
(2)医方因素
①在我国大部分医院存在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或者执行不严,互相配合不到位,收费缺乏透明性
②法制观念淡薄,职业道德水平不高
部分医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病历书写及相关医疗文书的记录不重视,自身行为不规范,不尊重病人的人格尊严、价值以及应该享有的选择权、知情权,参与权等权力。职业道德感不强,医生的职业道德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疗服务中的欺诈行为、“红包”、“回扣”问题,使患者对医方的信任感大大降低.
③缺乏正确的沟通技巧
一个医生即使拥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技术,如果缺乏沟通技巧,医患关系和治疗效果也不会好。医生与患者有效的沟通与互动是战胜疾病关键的第一步。良好的沟通技巧可增强病人对医生的信任和依赖性,即使医疗过程中或结果不是很理想,病人也容易理解,这可以一定程度地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反之,就医过程中医生与病人没有进行充分和准确的沟通,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极易引发医患矛盾。
④全科医生、护士的缺乏
我们可以看出美国的那种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如果在我国使用的话,可以有效地解决一部分矛盾.因为有了全科医生的存在,患者一旦有了小病可以找全科医生医治,这样就会避免医院为了最大化自己的收益,而让患者做一些不必要的检查,从而导致患者不满,这同时还可以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达到资源有效配置.
⑤举证倒置、过分谨慎行医,由于医疗纠纷实行举证倒置,束缚了医生探索创新的胆识,本该有的“一线希望,百倍努力,勇破难关”的大无畏精神受到了制约,使多少可以与病魔、死神搏一搏的机会错过了。为了防范医疗纠纷,部分医生过分谨慎行医,如履薄冰,怕医疗纠纷,从而过分检查、过分用药、过分治疗,加重了病人的负担,最后有的还是出现差错,就更加谨慎、更加小心,如此不良循环,最终导致医患关系的紧张再紧张。
(3)患方因素
①患者的健康意识增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心自己的健康状况,对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和治疗效果抱有很高的期望。实际上,就医疗工作而言,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有一个过程。另外,每个患者的身心健康和个体差异,都会直接影响着病情的变化和治疗效果。再加上有些疾病是无法预测和治愈的,现代医疗技术还未能达到万无一失的境界。但是患者有时就不能理解,看好病是应该的,看不好就一定是医方的责任。但医疗市场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市场,并不是付出成本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从而是效用最大化.无视医疗工作是高技术、高风险和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一门科学。
②患者的法律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
随着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患者对整个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检查、诊断、治疗、用药及手术方案和收费情况要求医方及时告知,要求参与对病情诊治方案的选择和决定。当患者感到自己的尊严和权利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和保障时,医患冲突的火苗就被点燃了。稍有不慎,极易诱发患方非理性的维权行为。
③医疗费用过高与患者的期望值不相符
患方来就医时就怀着对医方很高的期望值,一旦治病效果不理想、医疗费用过高,就误以为医方没有尽心尽职,就要求医方承担责任。特别是病情恶化或死亡时,患方在精神上和经济上难以承受这巨大压力,患方会因“人财两空”而迁怒于医方,甚至引发暴力事件,使医方蒙受委屈和损失。也有个别的患者素质太差,总想着少花钱看好病,甚至想看完病后再从医院捞一笔,恶意敲诈医方,以获取不正当利益。
(3)解决方法
①社会大环境的转变,
我国大部分医院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医疗保障、保险制度,建立大病救助制度,加强对医疗服务市场和医药器械供销市场的监管和监督。利用正确的政策、法律法规进行引导和规范医疗服务秩序,创造依法办医、依法行医、依法就医的社会医疗服务环境。为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让医患双方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从而
共同努力,战胜疾病。只要是医疗卫生机构,就必须坚持社会公益事业的基本性质,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医患矛盾的决定性因素。
②医疗模式的转变,加强医德医风的教育,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医德修养。转变服务理念、转换服务模式,从以疾病诊疗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从缺乏感情色彩的“商业关系”转变为“朋友式”的积极互助关系。提高服务质量,刻苦钻研,增加治愈疾病的技能。以诚为本,增强群众对医生的信任感和满意度,促进医患矛盾缓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③事后治疗向事前预防转变,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政策,积极宣传健康卫生保健知识。让人们掌握正确的预防、保健、营养、锻炼等方面的健康知识,主动去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因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问题。维护身心健康的主要责任由个人承担,而医务人员只是扮演健康的指导者、教育者、帮助者。从而全面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从源头上遏制药品滥用、医药费上涨过快和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状况,减轻国家、集体、个人负担,共同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4.规范媒体工作,避免由于媒体的过度及扭曲事实的宣传而加强了
医患之间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