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两首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外国诗两首》ppt

《外国诗两首》ppt

诗人、散文家、记者、小说家、剧作家、选 集编者、西班牙和法国文学翻译家、抒情诗 人和报纸专栏作家,在国际上享有盛名。休 斯是哈莱姆文艺复兴最有天赋的诗人之一, 是“哈莱姆(纽约黑人聚居区)的桂冠诗 人”,他从美国黑人的非洲传统中挖掘宝藏, 写作的题材大多是黑人的生活和种族问题, 为黑人文学开辟了现实主义道路。出版有诗 集《困倦的布鲁斯》《给犹太人的漂亮衣裳》 等。
主题:《祖国》,运用丰富的意象,
在流动、变幻中描写景物和民俗, 融会了诗人忧郁和欣喜,叹惋和赞 美等复杂的感情,仿佛对俄罗斯的 乡村大地,作了一次有趣的巡礼。 通过对俄罗斯河山风景和俄罗斯人 民生活的热情讴歌,抒发了对祖国 强烈执著的“爱情”。
黑人谈河流
兰斯顿〃休斯
兰斯顿〃休斯(1902-1967):美国黑人
生字
虔信(qián) 白桦(huà) 镶嵌(qiàn) 河畔(pàn)
深邃(suì) 沐浴(mù)
瞰望(kàn)
晨曦(xī) 潺潺(chán)
黝黑(yǒu)
多音字:
晃:huǎng(明晃晃) huàng(晃动) 宿:sù(宿舍) xiù(星宿) 露:lù(露水) lòu(露出) 更:gēng(夜半更深) gèng(更加) xiǔ(一宿) 颤:chàn(颤抖) zhàn(颤栗)
黑人是具有悠久历史的种族。在 现存的几类人种中,黑人是最早在地 球上留下自己的足迹的。但在近代史 上,黑人生存的土地受到殖民统治者 的侵略,许多黑人沦为奴隶,并被贩 卖到美洲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肉体 和精神都饱受欺凌。南北战争结束后, 美国废除奴隶制度,黑人获得自由 。
我了解河流: 我了解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 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 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晨曦中我在幼发拉底河沐浴。 在刚果河畔我盖了一间茅舍, 河水潺潺催我入眠。 我瞰望尼罗河,在河畔建造了金字塔。 当林肯去新奥尔良时, 我听到密西西比河的歌声, 我瞧见它那浑浊的胸膛在夕阳下闪耀金光。 我了解河流: 古老的黝黑的河流。 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外国诗二首 课件 (共42张PPT)

 外国诗二首 课件 (共42张PPT)
哲理诗
哲理诗的概念:哲理诗是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 哲理诗的特点: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蕴含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篇幅短小精悍,古代大都是四句的绝句,新诗则一至四句均有出现。 哲理诗的分类:一是有一定的诗意,但不够含蓄,往往是“概念大于形象”。二是具有生动意象,但十分含蓄,寓理于形象之中。
2.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首诗用劝慰的口吻,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的思想感情。同时告诉人们: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挫折,面对挫折时要镇静,要坚信未来是光明美好的。
面对挫折不要悲伤
永远向往美好未来
现实: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态度:不要悲伤心急须要:镇静对待
1.作者认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该怎么做?
不要:悲伤,心急须要:镇静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两个“不要”,一个“须要”,一个“相信”,语气坚定,态度明确,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找出诗人是如何对待现在、未来、过去的,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是个怎样的人?
现在: 未来:过去: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这首诗中就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朗读这首诗?
本诗是作者用劝说的口吻、和缓的语气鼓励人们相信生活,相信未来。所以应该用平等、娓娓而谈的语气,亲密和婉、热诚坦率的语调朗读。
作者以假想生活中遭遇的挫折为题,从劝慰的角度,告诉人们要正确对待挫折,坚信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以此为题,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外国诗二首》精品课件(共22张PPT)

《外国诗二首》精品课件(共22张PPT)

2
0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此 处
2
可 编
3


修 改

(2023-2024学年 完美订制版)
问题探究
1.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
2 0
必须要联系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来理解。这句话主


2 3

要指正义被沙皇专制所扼杀。它与违背生活规律,被生活
编 辑


所捉弄不是一个概念。
修 改
2.面对逆境,诗人就只有耐心等待,不予抗争吗?
作者表达了对人生之路的思考。
(2023-2024学年 完美订制版)
了解诗人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
2 0
加利福尼亚州。父亲在他11岁时去世。母亲把


2
他带到祖籍新英格兰地区的马萨诸塞州。中学
可 编
3

年 版

毕业后,在哈佛大学学习两年。这前后曾做过

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并开始写诗。
可 编
3

年 版
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即使是痛苦的。
修 改
4.与一般诗歌相比,这首诗有什么.不同?
这首诗没有什么具体形象,只是以劝告的口吻明确地说
明道理。一般诗歌的艺术形象都比较生动鲜明,而将主题含蓄
地暗示给读者。
(2023-2024学年 完美订制版)
2 0
5.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许多人把它记在自己

修 改

普希金
创设情境 (2023-2024学年 完美订制版) 导入新课
2 0

第19课《外国诗二首》课件(共44张PPT)

第19课《外国诗二首》课件(共44张PPT)

4.比较两首诗歌写法上的异同。 第一首诗歌,诗人以劝告的口吻、和缓温暖的语气鼓励 人们相信生活,相信未来,没有具体的形象,只是以平 等的语气娓娓道来,亲密和婉,热诚坦率;第二人称增 加亲切感,清新流畅,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诗 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一览无遗,这是诗 人对人生体验的总结,也是生活的真谛。所以尽管诗歌 没什么形象可言,完全在说理,运用一般诗歌创作极力 避免的形式,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无数读者所喜爱, 成为无数读者生活的座右铭。
3.如何理解“路”。 路,古今中外许多诗人和作家,都对它有过精彩描写, 我们可以寻找一些。 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定 执着;晏殊的“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萧索悲凉; 鲁迅的“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 乐观热切。 现实中,人们也常常能从自然之路联系到人生之路,作 者也是如此,借助常见的形象“路”,让深厚的哲理自 然流于笔端,比较易于理解。
3.写作背景介绍。 写作本诗时,普希金被沙皇流放幽禁,处境艰难, 困苦忧闷。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 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 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 来、正义必胜。
4.自读,听读,熟读成诵。

(1)自读,标出你认为需要重读和停顿的部分,朗读
给大家听,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交流讨论。
3.这首诗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这首诗是写人生之路的。人生之路有许多,但人的一 生只能选择一条路。当踏上这条道路以后,可能会发现有诸 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于是就对未选择的路产生向往,也是对 美好人生的向往,这便是诗人所表达的意思。它告诉我们: 人生的选择很重要,人生的选择很无奈,既要敢于选择,又 要慎重对待,切莫“一着不慎,一生皆输”。

《外国诗二首》课件(共44张PPT)

《外国诗二首》课件(共44张PPT)

二、现身说法,示范提问
小结:“学会提问”指的是针对你在读诗过程中的 疑惑提出向题。这就要求我们带着思考去读诗。
下面,开始独立思考,每位同学针对你读本诗的疑 惑至少提出一个问题。
三、问题交流,思维碰撞
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问题进行交流。
三、问题交流,思维碰撞
(1)诗歌中的“路”仅仅指现实生活中的道路吗? “路”作为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既指现实生活中的 道路,也象征着人生道理。
字词积累
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范围。 伫(zhù)立:长时间地站着。 萋(qī)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幽寂:幽静寂寞。 延绵:绵延;延续不断。 人迹罕至:人很少到的地方。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关于座右铭,有这样一个故事:东汉崔瑗杀了仇 人,只身逃亡。后来,遇朝廷赦免,才回到家乡。崔瑗 知道自己犯了错,就作“铭”,放在座位的右边,用以自 戒。这就是原始的座右铭。后来人们用座右铭来指能激 励、警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历史上,许多中 外名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铭。
创读要求:结合你们对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 阅读心得,自选朗读形式,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朗读全诗 。
创读建议:可以采用新颖的朗读形式,如可以创设 情景,可以尝试用方言来读等。
四、创读座右铭
示范: 师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生合: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 会来临。 男合: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女合:现在却常是忧郁: 生合: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三、分享座右铭
(2)我找到的诗句是: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 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这句诗表达上的特点是:本句中,贯穿过去、现在、 未来的是心儿永远向往未来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并告诉 人们,当越过 艰难困苦之后再回首那段往事时,那过去 的一切便会变得美好起来。

外国诗两首 PPT课件(精选)PPT文档21页

外国诗两首 PPT课件(精选)PPT文档21页
外国诗两首 PPT课件(精选)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谢谢!
21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第20课《外国诗两首》课件(共47张PPT)

第20课《外国诗两首》课件(共47张PPT)
3.怎样理解“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 会来临”? 有人因忧郁而沉沦,有人因忧郁而绝望,有人因忧郁而疯 狂,可是诗人说“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因为“快乐的 日子将会来临”,对未来要有信心,暴风雨之后会有彩虹, 黑夜之后会有黎明,要学会镇静地等候,满怀信心地等候。 只有在你完全安静下来的时候,蝴蝶才有可能栖上你的肩头。
来读,鼓励人们相信生活 ,相信未来。
课文初读感知
层 次 结 节解(①):面对挫折要镇静,乐观振作,充满自信。 构
节解(②): 诗人告诉人们,要永远向往着美好的未来, 现在虽身处逆境,但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 亲切的回忆。
课文整体感知
简要概括课文主旨。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告诉我们面对苦难,要勇敢,要
导入
说到路,人们自然容易想到人生之路。古今中外许 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屈原有“路 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志向;辛弃疾有 “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感叹,鲁迅也有“其实地上 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样的想法。外 国谚语有“条条大路通罗马”。人们常常把人的一生比 作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做对路的选择。
课文细读品味
3.结尾一节有什么深刻含义?
多年以后,回顾自己当初的选择也许会“轻声叹息”, 为未走那条路而感到深深的遗憾,但绝不是后悔。“一片 树林里分出两条路”与开头呼应,诗人表面上写的是自然 界的道路,但实际上是人生之路。人生的道路有千万条, 但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条,其他的路只能放弃。
课文全篇探究
促人联想,启人心扉。一般篇幅短小精悍,内容含蓄隽永,
意境深远。
必考字词梳理


写 1. 瞬息( shùn xī ):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外国诗两首》ppt

《外国诗两首》ppt

常景物, 常景物,在日厮夜守中 唤起了诗人对祖国的 爱情” “爱情”。
品味: 品味:此段热情讴歌了俄罗斯河山风景和俄罗斯人民的生 但我爱…… 我爱…… 我爱……” ……, ……, ……”, 活。“但我爱……,我爱……,我爱……”,诗人反复强 抒写, 调,抒写,把自己炽热的爱国之情融化在俄罗斯生活的动 人画卷之中。冷漠沉静的草原,随风晃动的森林, 人画卷之中。冷漠沉静的草原,随风晃动的森林,奔腾的 激流,村间的小路,苍黄的田野,闪光的白桦, 激流,村间的小路,苍黄的田野,闪光的白桦,苍茫的夜 颤抖的灯光,一幅幅俄罗斯自然风景的画面, 色,颤抖的灯光,一幅幅俄罗斯自然风景的画面,像电影 镜头一样,或远或近、流动变幻地映现在人们眼前, 镜头一样,或远或近、流动变幻地映现在人们眼前,使人 感到美不胜收。 感到美不胜收。时代的阴影透过诗人灵敏的感觉与灵巧的 诗笔,折光反射在自然景物之上,使之着上迷蒙、 诗笔,折光反射在自然景物之上,使之着上迷蒙、阴郁的 色彩。俄罗斯的山河景物,是俄罗斯人民生活的环境, 色彩。俄罗斯的山河景物,是俄罗斯人民生活的环境,是 同他们的生活不可分割的。 同他们的生活不可分割的。诗人把它作为俄罗斯人民生活 的一个组成部分来加以讴歌, 的一个组成部分来加以讴歌,因此我们可以处处看到诗人 及其人民活动于其间, 及其人民活动于其间,看到诗人乘着马车奔走在村间小路 透过苍茫的夜色寻找着宿地, 上,透过苍茫的夜色寻找着宿地,看到大队的车马在草原 上过夜,周围燃起了野火,冒起了青烟…… ……, 上过夜,周围燃起了野火,冒起了青烟……,就是这些寻 常景物,在夜景中唤起了诗人对祖国的“爱情” 常景物,在夜景中唤起了诗人对祖国的“爱情”。
第一节:强调诗人自己对祖国的“爱情” 第一节:强调诗人自己对祖国的“爱情” 无法替代的,总领下文。 是 无法替代的,总领下文。 第二节: 第二节:铺叙俄罗斯河山风景和俄罗斯人 民的生活。 民的生活。 第三节: 第三节:诗人怀着人所不知的快乐详细描 写农家生活的场景

《外国诗二首》课件(共38张PPT)

《外国诗二首》课件(共38张PPT)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你要怎样做?
假如有一天/你被生活疏远/一定要有勇气自 己站起
假如有一天/你被痛苦抛进了漩涡/一定要用 智慧主宰自己
假如有一天/你一颗滴血的心已被揉破/一定 要选择坚强战胜自己
假如你欺骗了生活, 以为神鬼不知,心安理得 且慢,生活并没有到此为止 有一天,它会教你向它认错 大地的心是诚实的 孩子的眼睛是诚实的 人生只有一步一个脚印 才会有无憾的付出无愧的收获
活假 如 你 欺 骗 了 生
路未

弗择
罗 斯


罗伯特·弗罗斯特,美国诗人。 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父亲在他11 岁时去世。他当过纺织工人、教 员、记者、经营过农场,办过私 立学校,并开始写诗。他徒步漫 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 格兰的农民诗人”。他的诗朴实 无华,却又细致含蓄,耐人寻味。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学习目标
有感情朗读诗歌,掌握诗歌内容。 品味诗歌,感悟诗歌的意蕴和哲理 对比两首诗歌写法的异同。
•瞬息(shùn) 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幽寂(jì) 幽静寂寞。 •延绵: 延续不断。 •荒草萋萋(qī) 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忧郁(yōu)愁闷。 •伫立(zhù)长时间地站着。 •涉足(shè) 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向往: 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 •尴尬(gān gà)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如何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 两句诗的含义?
这两句诗道出了人生体验中一种极为普遍 的感觉,人生的体验不管是美好还是忧伤的, 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在将来的日子里, 回首往事,都成为亲切的怀恋。
题目中的“你”指什么人?运用这一人称有什么好处?
“你”是指和作者一样遭遇困难、身处逆境的人,由 此可见,作者是写给“知己”的,能读懂他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 的体验。 勇于面对挫折、困难和失败的积极乐观 的人生态度
11
体验和反思: 成长的道路上,阳
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 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假 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 你将如何面对?
12
假如
拿起手中的笔,
试着写一写: ,
不要 ,不要 !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7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难困苦 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作者写这 首诗时正被流放,是自己真实生 活的写照。
8
既然“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为 什么“现在却常是忧郁”?
志》《波士顿以北》等。诗作名
篇有《白桦树》、《修墙》 。
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
替的一个时期,因此被称为“交
替性的诗人”,与艾略特同为美
国现代诗歌的两大中心。
15
弗罗斯特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需要 。
相信吧, 。 13
弗罗斯特【美】
14
罗伯特·弗罗斯特,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
尼亚州。父亲在他11岁时去世。他当过纺织工
人、教员、记者、经营过农场,办过私立学校,
并开始写诗。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
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他的诗朴实无华,
却又细致含蓄,耐人寻味。
他的著名诗集有《少年的意
17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意思。 谈谈自己的体验
伫立(思索) 决定(选择) 选择之后的怅惘 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18
整体把握:
诗中的“路”有两层含 义,你能说出来吗?
19
表面:自然界的道路

实际:暗示人生之路

象 明(表面)写甲事物,借写 征 甲事物暗示乙事物,统摄全
篇。
20
象征——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暗 示特定事理的方法。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 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 希泊娃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 耶夫娜·伏里夫纪念册上的。那里俄国革 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 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没有丧失希望 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 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6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19、外国诗两首
1
瞬息( shùn) 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幽寂( yōu )jì 幽静寂寞。 延绵( yán) 延续不断。 萋萋( qī ) 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忧郁( yōu) 愁闷 伫立( zhù) 长时间地站着 涉足( shè) 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向往(xiàn)g 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16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象征
比喻
是一种谋篇立意的写作手法
是一种修辞手法
一般要统摄全篇
只在个别语句、语段中起作用
比如:“黄河”象征“中华民族”
“松柏”象征“坚强勇敢”
21
整体把握:
为什么题目是“未选择的路” 呢?
22
诗人感叹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供 选择,但一个人只能走一条路,诗 人不写已选择的道路,而重在对未 选择的道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 者的心灵,让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 的选择问题。
对待生活我们应该抱有积极 乐观的态度,但是生活中常常有 挫折与失意、痛苦与悲伤,这是 不可避免的。
9
如何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 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
诗人是要强调一种积极向上的 人生态度, 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 多样、积极乐观的,各种体验都是 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都有助于把 握人生。
10
23
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悟出了什 么道理?
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 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 路,所以必须慎重;人生道路的 选择,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 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 择。
24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 都有过精彩的描写。请根据你的积累, 写出两条关于“路”的名言警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连,因此要注意诗的节奏,分出轻重
缓急、抑扬顿挫。
3
普希金
4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 1837),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 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 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其著名诗作有《自由颂》 《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 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 涅金》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俄 国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另外, 还有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 事》、短篇小说《黑桃皇后》、 长篇叙事诗《青铜骑士》、历 史题材小说《上尉的女儿》等5。
——屈原《离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25
而希望得到或达到。
尴尬(gān g)à 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我们应该怎样阅读诗歌呢?
• 阅读诗歌的“四步”阅读法:一读, 二品,三诵,四背。
• 1.一读,指读题目,读作者,读创作背
景。这一环节主要弄清每句诗的大体 意思。
• 2.二品,品味,揣摩诗中作者表达的情 感,蕴涵的道理和表现手法。
• 3.三诵,四背,这两个环节常常紧密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