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导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8
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基本思想
教育技术分析和解决教学问题的基本 思想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与教的理论 为指导,依靠资源,运用系统方法分析和 确定所要解决的教学的需求,然后针对问 题设计、开发教/学过程的模型,寻找解决 问题的策略、手段和方法,最后通过评价 其效果再推广应用,从而获得有效(或优 化)的教学效果。
.
6
戴尔与1946年提出 了“经验之塔”理论成 为当时以及后来的视听 教育的主要理论依据。
.
7
经验之塔理论的要点
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越抽象;
教学活动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进入 抽象经验;
使用各种媒体,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具体, 也能为抽象概括创造条件;
位于塔中间部位的那些视听教材和视听 经验,比上层的语言和视觉符号具体、形象, 又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弥补下层各种 直接经验的不足。
1894-1994
第一章 什么是教育技术学
教育技术学是现代教育科学 发展的重要成果,教育技术参与 教育过程,改变了整个教育过程 的模式,改变了教育过程的组织 序列,改变了分析和处理教育、 教学问题的思路。
.
4
视觉教育
17-18世纪,夸美纽斯和裴 斯泰洛奇等人倡导的直观教学主 要采用图片、实物、模型的直观 教具来辅助教学。
.
11
教育技术
由于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理论观念的 拓新,国际教育界深感原有视听季奥域 的名称不能代表该领域的时间和研究范 畴,因此,在当时美国视听教育协会主 席芬恩的建议下,由伊利领导成立了 “定义和术语委员会”,致力于领域范 畴、名称和定义的界定。
.
12
1970年6月25日,美国视听教育 协会经过大会表决,根据多数代表的 意见,决定改名为教育传播和技术协 会,简称AECT。
教育技术学导论
主讲:王心怡
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Email: wangxinyi@cnzx.info 2004.12
美国自然博物馆内设有一个“未来 教室”,这个由70万美元装备起来 的超级教室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教 学设备,然而,在它的正墙上,却 端端正正地贴着两张反映传统教室 的大幅黑白照片,旁白上写着:
1972年,该协会将其实践和研究 的领域正式定名为教育技术。
.
13
AECT 94 ’ 教育技术定义
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简称AECT)对教育技术 作了全新的定义: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 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 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 的理论和实践。
.
19
教育技术解决教学问题的实践操作流程
操作过程可分为六个步骤,即鉴定、 设计、选择、评价和修改与推广。亦可 概括为两个基本环节,鉴定问题和解决 问题,即首先确定要解决的是什么性质 的问题或需求,然后再根据问题的性质 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
20
系统科学的“三论”的引入对教育技术学的意 义
信息论引入教育技术领域主要是其基本观点 与方法,它启发我们以信息方法来分析教育教学 系统。根据信息论的观点,教育活动中信息的传 递应该是双向的,即有教师向学生传输的信息, 也有从学生那里获得的反馈信息,并给予学生反 馈评价,只有这们,师生配合默契,才能获得较 好的教学效果。 由上述分析可知,如何对教学信 息进行分析与处理、如何分析教育教学系统中的 信息传播特点与规律,这都是教育技术关注的问 题。信息论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与 方法。
.
8
从总体上看,视听教育的概念 和视觉教育没有很大的差异,没有 质的飞跃,主要是把原先的视觉辅 助扩充成了视听辅助工具。
到20世纪50年代初,传播理论 和早期的系统观念开始渗入视听教 育领域,逐渐引发了教育技术领域 的一次质的飞跃。
.
9
视听教学论对教育技术发展的贡献
a、把学习经验分为具体与抽象,提出学习 应从生动的直观向抽象的思维发展,符合人类的 认ຫໍສະໝຸດ Baidu规律,提出了教学中应用视听教材的理论依 据。
b、提出了视听教材分类的理论依据,即应 以其所能提供的学习经验的确具体或抽象程度作 为分类依据,这对后来进行的教学媒体的分类及 教学媒体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c、视听教材必须与课程相结合。这一基本 思想在教育技术理论研究中得致函发展与深化。
.
10
视听传播
20世纪50年代后,西方学校中视听 设备和资料剧增,教育电视由实验阶段进 入实用阶段,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风靡一 时,计算机辅助教育开始了实验研究。这 些新的媒体手段的开发和推广使用给视听 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同时,由拉斯韦尔 等人创立的传播学开始向相关领域渗透, 有人将教学过程作为信息传播的过程加以 研究。
.
21
控制论在教育领域中应用所形成的理论,称为教育控制 论,它是研究教育系统中,运用信息反馈来控制和调节教师 的行为,从而达到既定目标的理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传递 教育信息,其出发点和归宿在于教育最优化。而优化的关键 就在于“信息反馈”:有了反馈,才能进行有效的调节,使 教学设计有的放矢,不断完善,更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一 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通过计算机获得的 反馈及时对教育信息进行调整和控制。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 标,实现学习过程的最优化。
.
16
电化教育
1985年出版的《电化教育学》 (南国农)对电化教育定义表述为:
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 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 实现教育最优化就是电化教育。
.
17
电化教育
这个定义说明了电化教育的研 究对象是现代教育媒体在教育、教 学过程的应用,并强调与传统教育 媒体恰当结合,目标是实现教育过 程最优化。
它们可以向学生提供生动的 视觉形象,于是产生了所谓经验 的视觉教育的概念。
.
5
视听教育
20世纪30年代后半叶,无线 电广播、有声电影、录音机先后 在教育中获得运用,人们感到视 觉教育名称已经概括不了已有的 实践,并开始在文章中使用视听 教育的术语。1947年,美国教育 协会的视觉教育分会改名为视听 教育分会。
.
14
研究任务
研究形态
理论 实践
设计 开发 利用 管理 评价
研究对象
学习资源
媒
体 学习过程
.
15
电化教育的由来
电化教育是我国特有的名词,它 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1936年,我国教 育界人士在讨论为当时推行的电影、播 音教育的定名问题时,提出并确定了 “电化教育”这个名词。同年,南京教 育部委托金陵大学举办“电化教育人员 训练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这个名词。 以后,“电化教育”这个名词便逐渐被 引用开来,一直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