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荃中国政治思想史 一导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的政治思想.ppt

中国的政治思想.ppt
中國的政治思想
一 民本思想與中國政治思想的特質
1 「民本」與「民貴」的本義
❖ 《尚書.五子之歌》:「民為邦本,本固邦寧。」。
❖ 《孟子.盡心章》:「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 兩者俱表示人民為國家的根本,最為重要。 ∴民本=民貴
2 民本思想的特質
a 以人民為最高的政治目的
❖ 中國政治思想雖亦講神、講國、講君,但它們都只是政 治中的虛位,而民才是實體。∴君主的地位雖高,但卻 不及人民。 →清儒黃宗羲亦說:「天下為主,君為客。」(《明夷 待訪錄.原君》)
\制度上─一般指目前歐美流行的兩黨制、多黨制等議 會制度或即代議制度,並行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
2 「民本」與「民主」的異同
a 民本思想的意義及其與民主思想的相近處
❖ 民本與民主相近之處:
1. 以人民為最高的政治目的 《禮記.大學》:「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 ≒美國總統林肯所說的「民享」(for the people)
\民主-其等思想。∴是法治思想,是人 依客觀制度的統治模式。
❖ 結論:中國傳統政治思想雖非如西方政治家維特浮哥(K. A. Wittfogel)是一「絕對的專制」,但卻只是有限度的 民主,與近、現代西方式的民主仍有頗大的距離。
牟宗三:只有治道,而無政道/只有吏治,而無政治。 i.e.只是治權的民主,而不是政權的民主。
金耀基:只是開明的專制(enlightened despotism)。
d 保民與養民
❖ ∵以民為本,∴保民與養民思想,便成為君主最大的職 務。
《論語.子路》:「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 哉!』冉有曰:『既庶矣,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孟子.梁惠王上》:「保民而王,莫之能禦也。」 「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 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

中国政治思想史22页PPT

中国政治思想史22页PPT
谢谢!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中国政治思想史
Hale Waihona Puke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葛荃中国政治思想史课件 一、导论

葛荃中国政治思想史课件 一、导论
先生的第一部专著。1996年编入三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第一 卷。)
第一章 商与西周神佑王权 政治思想
第一节 殷商时代政治思想的萌生
一、神祖崇拜与权力合法性
礼记·表记 表记》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礼记 表记》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马 克 斯 伯 : 韦 · 权 力 法 型 。 理 奇 里 斯 型 , 马 传 型 , 统 合 法 性 型 : 类
第一章 商与西周神佑王权 政治思想
第二节 周公的尊天敬德思想
一、敬天和尊王
“惟命不于常” 惟命不于常” 惟命不于常 天休于宁王, “天休于宁王,兴我小邦 周。”
二、敬德、保民、慎罚
1、“德”内容极广,主要有: 敬天、敬祖、尊王命、 、 内容极广,主要有: 敬天、敬祖、尊王命、 接受先哲之遗教、怜小民、慎行政、无逸、行教化、 接受先哲之遗教 、 怜小民 、 慎行政 、 无逸 、 行教化 、 做新民” 慎刑罚。 “做新民”、慎刑罚。 2、“保民”: “知稼穑之艰难”,“知小民之依”。 保民” 知稼穑之艰难” 知小民之依” 明德慎罚” 3、“明德慎罚”: A、用常典。 用常典。 用常典 B、注意犯罪者的态度。 “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 注意犯罪者的态度。 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 自作不典,式尔,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 自作不典,式尔,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 C、慎重判决。 “要囚,服念五六日,至于旬、时,丕 慎重判决。 要囚,服念五六日,至于旬、 蔽要囚。 蔽要囚。”
第一章 商与西周神佑王权 政治思想
第三节 西周后期的政治思想
一、邵公论弭谤
邵公曰: 邵公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 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 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 宣之使言。 宣之使言。” “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 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 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中国政治思想史》课件第一讲:中国神权政治思想

《中国政治思想史》课件第一讲:中国神权政治思想
(一)夏与商的神权政治思想
❖ 《尚书·召诰》:“有夏服天命” 。 ❖ 《论语·泰伯》说夏禹“致孝乎鬼神”。 ❖ 《尚书·夏书·甘誓》:“天用剿绝其命,今予
惟恭行天之罚” 。 ❖ 《礼记·表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
神”。
❖ 《尚书·盘庚》:“古我先王,暨乃祖乃父, 胥及逸勤,予敢动用非罚?世选尔劳,予不 掩尔善。兹予大享于先王,尔祖其从与享 之”。
(三)君权神授与三纲五常
❖ 《春秋繁露·天地阴阳》说:“圣人何其贵者, 起于天”。
❖ 《春秋繁露·王道通三》说:“古之造文者,三 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 连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 参通之。非王者孰能当是”。
❖ 《春秋繁露·奉本》说:“下至公侯伯子男,海 内之心悬于天子”。
(四)三统说
❖ 《白虎通》引《尚书大传》说:“夏以孟春月为 正,殷以季冬月为正,周以仲冬月为正。夏以十 三月为正,色尚黑,以平旦为朔色 尚赤,以夜半为朔。不以二月后为正者,万物不 齐,莫适所统,故必以三微之月也”。
❖ 《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 世可知也”。
❖ 《春秋繁露·基义》又说“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 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 夫为阳,妻为阴;阴阳无所独行,其始也不得专起, 其终也不得分功,有所兼之义。是故臣兼功于君, 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阴兼功于阳,地兼功于 天……此见天之亲阳而疏阴,任德而不任刑也”
❖ 《春秋繁露·仁义法》说:“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 人”。
❖ “古我先后,既劳乃祖乃父,汝共作我畜民。 汝有戕则在乃心,我先后绥乃祖乃父。乃祖 乃父乃断弃汝,不救乃死。兹予有乱政同位, 具乃贝玉。乃祖乃父丕乃告我高后曰:‘作 丕刑于朕孙!’迪高后,丕乃崇降弗祥” 。

葛荃中国政治思想史 一导论PPT课件

葛荃中国政治思想史 一导论PPT课件
明代泰州学派的平等社会……
4
3、治国方略与政策
德治教化,法治刑杀,尚同兼爱,无为之 治…… 思想的分歧往往不是 政治原则的对立,而是 政策或手段的不同。聪 明的统治者总是兼而用 之。
5
4、政治道德
忠孝之道
为君之道
孔子:“《书》云: ‘孝乎为孝,友于兄 弟,施于有政。’是
为臣之道 为官之道
亦为政,奚其为为 政?”(《论语·为
……
政》)
6
5、政治权术
驭臣之术 弄君之术
刑名之术 阴谋之术
……
7
导言
二、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大势
8
1、思想的历史过程
夏、商、(西)周(上古三代)-2100— -771 春秋战国(先秦) -770— -221 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 -221— 581 隋、唐、宋、元、明、清 581—1840
9
2、主要学术思潮
先秦诸子学 汉唐经学 魏晋玄学 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清代考据学(汉学、朴学、小学)
10
导言:参考文献
1.刘泽华、葛荃主编:《中国古代政治 思想史(修订本)》,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
版。(61万字;本书是国家“七五”项目,初版于1992年。2000 年,这部著作被国家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推荐为全国研究生 教学用书,于2001年6月修订再版。修订本与92年初版相较,内 容更新达50% )。


权斯
·
法 理 型
奇 里 斯
传 统 型
力 合 法 性
韦 伯 :
。马,类
型 ,
型 :
国 之 大 事 , 在 祀 与 戎

13
二、王权专制观念
1、余一人

中国政治思想史_教学课件

中国政治思想史_教学课件

2009年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中国政治思想史
(一)中国政治思想与现代化
• 日本范例: • 士魂商才: “士魂商才”的真正意义,就是要 具有卓立人世间所必备的武士精神,便仅有武 士精神而无商才的话,在经济上又会招来灭亡 之运。故有士魂尚须有商才。 • 义利合一:第一,《论语》是义利并举的 ;第 二,肯定要从事工商谋利活利活动的正当性、 合理性。如果一个人或企业追逐利润,增殖资 本,如果对增加国家实力有益,就是光荣的, 符合大义的;其三,“义”、“利”结合,以 “义”求“利”,以公益为“利”,则“利” 即是“义”。
萧公权
2009年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中国政治思想史
• 3、参考书目 • (1)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三卷本),辽宁教 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 • (2)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浙江人民出版社。 • (3)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 • (4)杨阳:《王权的图腾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处 第1版。 • (5)林存光:《历史上的孔子形象》,齐鲁出版社2004 年版。 • (6)林存光:《儒教的历史文化功能》,齐鲁书社2003 年版。 • (7)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2009年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中国政治思想史
二、学习《中国政治思想史》应 当具备的素质
• (一)以历史材料作为依据。 • (二)要把古人放在历史脉络中去考察, 还古人的本来面貌。 • (三)以学心读、以平心取、以公心述。 • (四)不以古非今。
2009年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中国政治思想史
• 三、现实意义
中国政治思想史
2009年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中国政治思想史
第一讲 导论
2009年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中国政治思想史

中国政治思想史第一讲:导论

中国政治思想史第一讲:导论

三、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科价值
三是平天下的思想。中国传统政治思想讲
“平天下”,把它作为人类的最高理想,是 指实现天下为公、世界大同,最终目标是实 现天人和谐。
三、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科价值
关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局限,萧公权先生
认为:“一言以蔽之曰:缺乏近代国家之观 念而已。”
三、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科价值
一、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各种不同政治思想流派之间的斗争、演变和
更替的具体历史过程;各种不同政治思想对 现实社会政治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一、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又说:“政治思想最主要的就是各个阶级对
待国家政权的态度和主张,即关于国家的产 生、性质和作用,以及如何维持国家政权的 理论观点和政治主张。”(徐大同等编著: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中充满了利害之争和尔虞我诈。这种关于权 术的种种论述,就是官场争斗的理论表现。
二、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科发展
中国政治思想史这一学科,是在20世纪产生
和发展起来的,历经近百年时间。在这期间, 比较有代表性的两个阶段,一是开拓学科新 领域阶段,二是开创研究新局面阶段。
二、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科发展
1、开拓学科新领域阶段。 这一阶段基本上是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
一是以梁启超、萧公权为代表,二是以吕振 羽为代表。
二、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科发展
梁启超(1873-1929年)在20世纪初致力于研
究中国政治思想,1922年春在北京政法专门 学校讲先秦政治思想,后编为讲义,初名为 《中国政治思想史》,其中“后论”是“自 汉迄今”,因病而停,后改名为《先秦政治 思想史》。本书是开拓这一学科新领域的代 表作,对政治思想与其他思想的联系进行了 初步的分析。

《中国政治思想史》绪论-第一章 商代西周时期的政治思想

《中国政治思想史》绪论-第一章  商代西周时期的政治思想

第六章
◆第一节
隋唐时期的政治思想
隋唐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 社会经济状况 二、 政治状况 三、 文化状 况 ◆第二节 王通 “三教可一” 的政治思想 一、 “三教可一” 论 二、 王道政治与仁政主张 ◆第三节 唐太宗贞观统治集团的政治思想 一、 唐太宗贞观统治集团对隋亡教训的总结 二、 仁政思想 三、 法治思想 四、 谏议思想与政策主张
第一章商代西周时期的政治思想第一节商代西周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一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道路及特点?二西周时期重要的政治经济制度?三商代西周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一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道路及特点商西周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
中国政治思想史
《中国政治思想史》编写组
《中国政治思想史》教材编写课题组
首席专家:曹德本 宝成关 孙晓春 葛荃 游洛屏

宋元时期的政治思想
第一节 宋元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 社会经济状况 二、 政治状况 三、 文 化状况 ◆第二节 李觏富国强兵的政治思想 一、 天道观 二、 义利统一观与王霸并用论 三、 通变救弊之策 四、 均田安民、 地尽国 用的思想 五、 “强兵” 之策 ◆第三节 王安石的变法思想 一、 五行说 二、 “变祖宗之法” 的政治主 张 三、 “众建贤才” 的思想 四、 均平思想
第十三章
◆第一节
辛亥革命时期的政治思想
一、 二、 三、 四、 ◆第二节 一、 ◆第三节 一、 ◆小 结
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 清政府沦为 “洋人的朝廷” 满清贵族与汉族的矛盾加剧 新的社会力量成长 各种思潮的勃兴、 碰撞及辩论 孙中山的政治思想 三民主义思想 二、 五权宪法和建国方略 章太炎和宋教仁的政治思想 章太炎的政治思想 二、 宋教仁的政治思想
◆第六节

《中国政治思想史》PPT课件

《中国政治思想史》PPT课件

2021/6/20
10
“研究法有三种:第一,问题的研究法。先将所欲研究之事项划出范围,拟
定若干题目,每个题目,皆上下古今以观其变迁。其总问题,例如‘国家起
源’‘政府组织’……等等。其分问题例如‘土地宜公有抑私有’‘封建为
利为弊’‘刑罚宜取惩报主义抑取感化主义’……等等。研究某时代对于本
问题之趋势何如,某学者对于本问题之态度何如,以类相次,一题毕乃及他
2021/6/20
9
二、研究方法
(一)梁启超的三种研究方法研究方法详述(下一页)
第一,问题的研究法 第二,时代的研究法 第三,宗派的研究法
(二)刘泽华先生主张的研究方法
“从多方面、多角度开展研究”或“从多方面着眼,用多头并进 的方
式开展研究”的方法 首先,按思想家或代表作进行列传式的研究 其次,进行流派研究 再次,要开展社会思潮和一个时代重大课题的研究 其他,政治思想中的重要概念、范畴的研究,对各种政治思想进行 比较研究,把政治思想与政治实践的关系作为一个专门问题 进行研究等
中国政治思想史
2021学专业必修课
开课院部 研究所/教研室
主讲教师 课程号
政管学院 政治学研究所
林存光 305010024
课程学时
72
课程学分
4
2021/6/20
2
导论
2021/6/20
3
导论部分教学目的
使学生能够对中国政治思想史 这门课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 学科状况,历史分期,学科特点 及学习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有一 个清楚地了解。
据着正统的地位。(马基雅弗利)
6 政治实施理论与政治权术理论:
➢政治实施理论-有关进行政治决策以及如何把政策、政治规定和各

序中国政治思想史PPT1

序中国政治思想史PPT1

中国政治思想史
主讲教师:吴喜双
绪论 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及发展历程
一、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 (一)一两个基本概念的理解 1、政治 2、政治思想 3、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 象 哲学基础—天人合一、 理论学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下 二、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方 法 三、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发展历 程
• 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发展历
• 先秦期的政治思想——思想形 程



• •
成期 秦汉隋唐时期的政治思想—— 思想发展期 宋明时期的政治思想——思想 完善期 明末清初时期的政治思想—— 思想反思期 中国近代社会的政治思想—— 思想转型期 辛亥革命时期的政治思想—— 思想变革期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政治思想



第一节 殷商、西周时代政治思想 的发轫与初步发展 一、殷商帝王的王权专制政治观念 王权专制观念的来源: 第一,上帝崇拜 第二,祖先崇拜。 二、周公重在调节的政治思想 1、对传统天命观的修正 第一,他提出了“惟命不于常” 第二,他提出天根据德行“求民主” 第三,他主张以民情见天命 2、施政的指导思想 第一,关于保民 第二,关于慎罚

中国政治思想史 (1)共31页

中国政治思想史 (1)共31页
认识既不同于原始神秘主义的神灵崇拜,更不同于 自然天道,而是融自然规律,伦理原则和神秘主义权 威为一体.成为一种理性与神秘主义的混合物,从而 使儒学具有一种宗教的约束力.
君权至上与天谴说
• 一统与圣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他在一字上做大文章。“《春秋》变一谓之元,元犹原也,其义以随 天地终始也。”何以如此?“元者,始也,言本正也。”在现实世界 中,“唯圣人能属万物于一而系之元也。”
因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就需要王教之化之.为此,他提出性三 品说.教化的措施是”立大学以教于国,设痒序以化于邑.”而施行仁政的 主要目的是限民名田,薄赋敛,省徭役等. • 在他看来,暖暑居百,而清寒居一.德较之与刑罚,犹此也.他强调君主专 断权力.所谓:国之所以为国者,德也;君之所以为君者,威也.故德不可共, 威不可分.德共则失恩,威分则失权.
阴阳合分论与德治主张
• 天道之常,一阴一阳。进而提出三纲,表明了汉代统治者的基本价值, 从一个帝国建立之初时的谦逊到羽翼丰满的定国之策。
• 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 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
• 天道之大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 • 德治:行教化与施仁政。他说,圣人之道,不能独以威势成政,必有教化.
• 策论: • 对公羊学的神秘主义改造 • 君主专制意识形态的奠基者:汉代政治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注重从宏观上
把握政治中的根本问题。武帝“欲闻大道之要,至论之极。”如何长治久安?
天人合一论
• 何谓本?曰天、地、人,万物之本也。 • 天道之常,一阴一阳。 • 天人相副 • 天者,百神之大君也。 王者之所大尊也 •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论将天神秘主义地人格化,这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权斯
·
法 理 型
奇 里 斯
传 统 型
力 合 法 性
韦 伯 :
。马,类
型 ,
型 :
国 之 大 事 , 在 祀 与 戎

13
二、王权专制观念
1、余一人
《礼记·玉藻》说:“凡自称,天子曰余一人”。 《曲礼下》:“君天下曰天子。朝诸侯、分职、
授政、任功,曰予一人。”
2、余一人的地位
“予迓续乃命于天,予岂汝威,用奉畜汝众”。 “勉出乃力,听予一人之作猷。” “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
……
政》)
6
5、政治权术
驭臣之术 弄君之术
刑名之术 阴谋之术
……
7
导言
二、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大势
8
1、思想的历史过程
夏、商、(西)周(上古三代)-2100— -771 春秋战国(先秦) -770— -221 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 -221— 581 隋、唐、宋、元、明、清 581—1840
9
2、主要学术思潮
先秦诸子学 汉唐经学 魏晋玄学 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清代考据学(汉学、朴学、小学)
10
பைடு நூலகம்
导言:参考文献
1.刘泽华、葛荃主编:《中国古代政治 思想史(修订本)》,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
版。(61万字;本书是国家“七五”项目,初版于1992年。2000 年,这部著作被国家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推荐为全国研究生 教学用书,于2001年6月修订再版。修订本与92年初版相较,内 容更新达50% )。
明代泰州学派的平等社会……
4
3、治国方略与政策
德治教化,法治刑杀,尚同兼爱,无为之 治…… 思想的分歧往往不是 政治原则的对立,而是 政策或手段的不同。聪 明的统治者总是兼而用 之。
5
4、政治道德
忠孝之道
为君之道
孔子:“《书》云: ‘孝乎为孝,友于兄 弟,施于有政。’是
为臣之道 为官之道
亦为政,奚其为为 政?”(《论语·为
14
第一章 商与西周神佑王权 政治思想
第二节 周公的尊天敬德思想
15
一、敬天和尊王
“惟命不于常” “天休于宁王,兴我小邦 周。”
16
二、敬德、保民、慎罚
1、“德”内容极广,主要有: 敬天、敬祖、尊王命、 接受先哲之遗教、怜小民、慎行政、无逸、行教化、 “做新民”、慎刑罚。
2、“保民”: “知稼穑之艰难”,“知小民之依”。 3、“明德慎罚”:
中国政治思想史
1
导言
一、关于中国政治思想史的 研究对象
2
1、政治哲学
天人关系;人性论;中庸;历史观;圣 人观……
天天
圣 人 之
中 庸 之 道
历 史 循 环
历 史 进 化
人 性 有 善 有 恶
人 性 恶
人 性 善
道 神 圣
道 自 然

……
3
2、社会模式即理想国
孔子的“有道”之世, 老子的“小国寡民”, 庄子的“至德之世”、“无何有之乡”, 孟子的王道世界, 荀子的“王制”社会, 杨朱童子牧羊式的田园生活,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8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9
2.刘泽华著:《先秦政治思想史》“前 言”部分,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全书46万字;是
刘泽华先生的第一部专著。1996年编入三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 第一卷。)
11
第一章 商与西周神佑王权 政治思想
第一节 殷商时代政治思想的萌生
12
一、神祖崇拜与权力合法性
《礼记·表记》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A、用常典。 B、注意犯罪者的态度。 “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
自作不典,式尔,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
C、慎重判决。 “要囚,服念五六日,至于旬、时,丕
蔽要囚。”
17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