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对比与翻译分析解析

合集下载

英汉句子比较与翻译解析

英汉句子比较与翻译解析



英语句子中,名词与介词占优势 主谓机制:抓住了谓语动词就抓住了英语句子 的灵魂。 名词与名词之间的联系要借介词来串通


Carlisle Street runs westward, across a great black bridge, down a hill and up again, by little shops and meat-markets, past singlestoried homes, until suddenly it stops against a wide green lawn. (7个介词) 卡莱尔大街往西伸展,越过一座黑色大桥,爬 下山岗又爬上去,经过许多小铺和肉市,又经 过一些平房,然后突然朝着一大片绿色草地中 止了。


2 无被动助词 看似主动,但在主谓关系上却有被动含义,这 种语言现象在汉语中大量存在。 例句: 那里讲什么语言? What language is spoken there? 这个任务必须按时完成。 This task must be fulfilled in time.



英语:end-weight头轻脚重,属于主语显著 (subject-prominent)语言 It is….to…; there… 英语重视主语的位置及其统帅全局的作用。因 此在汉译英中,如何找准句子重心,确定主语 常常是翻译成败的关键因素。


汉语:头重脚轻,属于主题显著(topicprominent)语言 语言学家赵元任:在汉语中,主语与谓语之间 的语法关系与其说是施事和动作的关系,不如 说是话题和说明的关系,施事和动作可以看作 是话题和说明的一个特例。

汉语的被动态 1 有形式标记的被动态 2 无形式标记的被动态

英汉语篇对比与翻译

英汉语篇对比与翻译

英汉语篇对比与翻译一、本文概述《英汉语篇对比与翻译》是一篇旨在深入探讨英汉语篇结构、语义理解和翻译策略的学术论文。

本文将对英汉语篇的主要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两者在篇章组织、信息排布、逻辑关系等方面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期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英汉语篇的本质特征,提高英汉互译的质量和准确性。

文章将首先概述英汉语篇对比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然后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分析框架,最后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以期为英汉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二、英汉语篇的基本特征对比英语和汉语,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系统,在语篇构建上也展现出各自独特的特征。

这些特征不仅体现在语言的结构和表达方式上,还深深植根于两种文化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中。

英语语篇通常呈现出一种直线型思维模式,即开篇直接点明主题,然后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逐步深入,最终得出结论。

这种思维模式在英语学术论文、新闻报道等文体中尤为明显。

英语语篇往往重视逻辑性和形式化,通过丰富的连词和语法结构来体现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使整个篇章结构紧凑、层次分明。

相比之下,汉语语篇则更多地采用螺旋型思维模式。

在汉语表达中,作者往往先从外围入手,通过描绘背景、渲染气氛等方式逐渐引出主题。

这种思维模式在汉语文学作品、日常会话中尤为常见。

同时,汉语语篇更注重意合性,即通过语境和语义的关联来实现句子之间的衔接和连贯,而非依赖明显的连词或语法结构。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英汉两种文化的不同。

英语文化强调逻辑性和客观性,注重分析和推理,因此英语语篇也呈现出一种客观、直接的风格。

而汉语文化则更注重整体性和和谐性,强调综合和感悟,因此汉语语篇更倾向于采用一种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

了解英汉语篇的这些基本特征差异,对于提高英汉互译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充分考虑到两种语言在语篇构建上的不同特点,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和方法,以实现原文与译文在语义、风格和文化内涵上的对等。

从英汉语言对比看翻译

从英汉语言对比看翻译

从英汉语言对比看翻译从英汉语言对比看翻译摘要:从英汉语言对比的角度来进行英汉翻译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从词汇对比、句子结构对比、文章段落对比等方面对英汉语言进行了对比性分析。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我们要善于进行英汉语言的对比,以便于更好地进行翻译工作。

关键词:英汉语言对比翻译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研究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英汉比较是翻译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步骤,翻译的方法与技巧都建立在英汉两种语言的比较之间。

因为相同我们才知道,进行互译;因为不同,我们才清楚了再什么地方需要方法和技巧。

而翻译也实践证明,在相同的地方一般比较容易掌握,在不同的地方往往是困难所在。

因此只有通过不同方面的了解、比较英汉语言的不同,才能做好翻译。

(一)词汇对比(1)构成形态上看,汉语每个词只由一语素构成,是由几个代表不同意思的字构成的词,而英语则是由单纯的字母构成一个词,每个词还可以通过词形的变化来表示意义或语法功能的变化。

(2)词义上看,英语的词义比汉语更具灵活性,并对文章具有依赖性。

比如uncle一词就可以指伯伯、叔叔、舅舅、表叔、姑父、姨夫。

在翻译中就必须根据文章上下来进行选择。

Words do not have meanings; people have meanings for word.(词本无义,义随人生。

)(《英汉语言比较与翻译》杨丰宁)这正说明了英语词汇的特征。

(3)英语词汇的一词多义不仅有多个意思,还表现在词类。

一个词常常即能做动词又能做名词。

而汉语往往不行。

就像play做动词是玩、扮演,做名词是比赛,游戏;fire动词是射击、点燃,名词则是火、热情。

(二)句子结构对比(1)不同语言的基本句子结构具有不同的扩展形式。

句子的扩展指的是基本句子结构随着思维的发展而呈现的线性延伸。

英汉语言具有不同的扩展方向。

汉语扩展方向一般向左的,而英语的扩展方向是向右。

(2)叙述方式,汉语的叙事方式是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逻辑顺序以短句的形式依次交代,句子之间没有过多的形式连接,给人层次感。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一)分析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一)分析
1. 怒安. 傅雷谈翻译[M].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2
翻译中英汉语言对比的重要意义
刘宓庆:“西方各语种在SLT与TLT之间的 实现形式转换的可行性比汉外翻译大得 多。……即既实现意义对应,又实现形式对 应。这在汉语与西方语言之间的转换中是根 本办不到的。基本上,汉外互译必须放弃拘 守形式的努力而倾全力于意义。”1
例句
例2 山西省是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有 悠久的历史。
1. Shanxi is one of homes of ancient civilization in China. It has a long history or Shangxi is one of homes of ancient civilization in China and has a long history
连接词的使用与否不能保证译成的汉语就 是线性序列的,或者译成的英语就是空间 结构的。
重估英汉语言比喻对实践的价值
英语的空间结构,实际上是一种“修饰”结构,也就是 “主从”结构;
汉语的线性序列,实际上是一种“并列”结构,亦即每个 子句都是“主谓”结构(含隐性主谓结构)。
汉译英: Step 1:找出句子的重心,用主谓形式将它表示出来,作
“波浪形”结构:汉语的句子关系往往是并列、并行的,因 此是以时序或逻辑顺序排列的。子句与子句之间的关系须 透过上下文才能决定,所以句子是意合的;而且连词的使 用也不像英语中普遍,结构也较为简练明快。汉语的句式 称之为“流水句”,整个句子像由一个一个独立的子句, 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层层推进。因此,有人把汉语句子 结构比作“波浪形”结构,每个子句犹如波浪,前浪推后 浪,宛如“万顷碧波,层层推进”。
He also quotes from Edmond Cary: “Two languages can both be inflected and belong to the same family yet nevertheless differ considerably in the way they express ideas and convey meanings.” 1

英汉比较与翻译(主要差异)

英汉比较与翻译(主要差异)
compact
男孩哭得心都快碎了,当我问及他时,他说饿极了,有两天没吃了。
diffusive
Features of English as a Compact Language
句子主次分明,层次清楚,前呼后拥,严密规范,句式呈“聚集型” (compactness)。
结构严谨,通常由名词性短语和动词性短语构成;主语不可或缺,谓语动词是句子的中心,两者协调一致提纲挈领,聚集各种关系网络。 英语句子先把主要信息以“主、谓、宾(表)”的语法主干形式突出地表达出来,尔后再运用动词不定式、分词短语、从句、独立结构或其他语法手段来表现次要信息或用连词、介词来衔接。
他一下子为她的出众长相所倾倒了:她一头乌发披肩,飘逸潇洒,一双黑眸炯炯有神 。 他们这群人,又想吃人,又是鬼鬼祟祟,想法子遮掩,不敢直接下手,真要令我笑死。
All these people wanting to eat human flesh and at the same time stealthily trying to keep up appearances, not daring to act promptly, really made me nearly die of laughter.
英汉语言差异性特征对比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Part 01.
1
Synthetic vs. Analytic
2
Hypotactic vs. Paratactic
3
Compact vs. Diffusive
6
Stative vs. Dynamic
5
Chronicle vs. Non-chronicle

英汉主语差异及翻译

英汉主语差异及翻译

德国相机的主要特点是工艺精湛,经久耐 用。
误译:The main features of German cameras are their fine workmanship and durability.
改译:The German cameras are chiefly characterized by their fine workmanship and durability.
语法上的一致:
She is a student.
They are students.
My family are all fond of playing table tennis.
Neither you, nor I, nor anyone else knows the answer.
The girl has seen her mother.
Labor created man. The news surprised me. 3.SVOC(主语+谓动+宾语+宾语补语) He painted door green. We elected him our monitor.
4.SVO1O2(主语+谓动+宾语1+宾语2) She sang us a song. I sent him a letter.
The government reduced the price on a large scale.
就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存在的语义关系来 说,英语主语可以有如下七种: (1)施动主语: The hunter killed the tiger. (2)受动主语: The tiger was killed by the tiger. (3)工具主语: The gun killed the tiger. (4)地点主语: The hall seats 500.

从英汉对比的角度赏析诗歌翻译

从英汉对比的角度赏析诗歌翻译

从英汉对比的角度赏析诗歌翻译诗歌堪称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唐代诗人李白以豪放不羁的文笔蜚声中外,其很多作品都是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其中《望庐山瀑布》更是被称作七言绝句之首。

有不少学者将这首诗翻译成英文介绍给西方读者。

本文从诗歌的可译性出发,着重从内容、形式和风格三个方面对《望庐山瀑布》的几个英译本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探讨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和中西文化的差异。

标签:《望庐山瀑布》诗歌可译性汉英语言差异中国古典诗歌文字隽永,意境深远,与其它文学作品如小说、散文等相比文字简练,内容含蓄,有人称赞其为“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

李白的诗歌更是如此,在中国甚至世界文学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基于此,各种语言版本的李白诗歌便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尤其是英译本引起了学者广泛关注。

但是,要从内容、形式和风格等方面把李白诗歌豪放不羁的意境英译出来,难度不容小觑。

笔者认为,在翻译诗歌时译者的任务就是进行“移植”,即用另一种语言把诗歌的神韵翻译出来,让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生根发芽。

本文以著名学者许渊冲、王守义&John Knoepfle(以下简称为王诺合译)的两个英译本为例,从英汉对比的角度进行研究,并从原诗和译诗的内容、形式和风格三个方面来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一、内容差异翻译就是一种语言忠实地再现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思想和感情。

而内容即指作品所叙述的事实、说明的事理、描写的景物以及文字的叙述,在说明和描写之中反映作者思想、观点、立场、所流露的感情等。

译诗应首先忠于原作,译出作品的内容应与原作的思想内容保持一致。

在翻译诗歌作品时,刘重德认为我们应做到:“信于内容,达如其分,切合风格(信达切)。

”[1]刘认为在这三者中,“信于内容”应排在第一位。

著名学者许渊冲也认为:“翻译唐诗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

……最重要的是‘意美’,其次是‘音美’,再次是‘形美’”[2]分别由许渊冲与王诺合译的《望庐山瀑布》的两个英译本都较好地展现了原诗的内容。

英汉对比与翻译分析解析

英汉对比与翻译分析解析
(Connectives)组成复句,形式上比较严谨,缺乏弹性; 汉语则重意合,即更多地依靠语序直接组合复句,由于其 句子成分用逻辑意义贯穿起来,结构灵活、简洁,不会引 起误解。掌握了上述差别,翻译工作者在构句上就有了基 础。
▪ 汉语句子之间的意思或句中的意思很多情况下并不需要关 联词来衔接,而意思仍然十分明确,因为汉语句子之间的 逻辑关系是暗含于句子结构之中或句子之间的,通过句子 的先后顺序一般就可以推断出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和句子意 思。所以,与英语句子相比,汉语句子有时就显得结构松 散,句子短小,句式连接也不够严谨。汉语句子特征可描 述为“流水句法”,如汩汩“流水”,其间少用或不用连 接词,也不会影响其流畅与句意的准确性。英语句子可比 拟为“竹节句法”。
例10
▪ 原文:That famous scientist is getting married again. The bride is only 24, while the scientist is already 70. That’s really another May-to-December marriage.
Conclusion:
▪ 8. 英语句子主语很少省略;汉语多用无主 语句。
▪ 主语在英语句子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除了祈使句、人物对话、说明书或某些特 殊实用文体中有时可省略主语,一般不使 用无主语句。
▪ 英译汉时许多英语句子的主语可以考虑省 略;汉译英时,则应力求主语到位。
例15
▪ 原句:As we lived near the road, we often had the traveler or stranger visit us to taste our gooseberry wine, for which we had reputation, and I confess, with the veracity of a historian, that I never knew one of them to find fault with it.

第2章 英汉对比与翻译

第2章 英汉对比与翻译

Conclusion:
8. 英语句子主语很少省略;汉语多用无主 语句。
主语在英语句子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除了祈使句、人物对话、说明书或某些特 殊实用文体中有时可省略主语,一般不使 用无主语句。
英译汉时许多英语句子的主语可以考虑省 略;汉译英时,则应力求主语到位。
例15
原句:As we lived near the road, we often had the traveler or stranger visit us to taste our gooseberry wine, for which we had reputation, and I confess, with the veracity of a historian, that I never knew one of them to find fault with it.
译文:It is funny that a beautiful girl like her should fall in love with such an ugly man.
Conclusion:
5. 英语前重心;汉语后重心
英语句子叙事往往是前重心,汉语则习惯 于后重心。
英语句子往往先说最近发生的事,再说先 前发生的事,基本按时间逆序展开;或者 先叙述事实,再说出其发生的时间、地点、 方式手段。汉语正好与此相反。此外,英 语句子往往先给出观点、结论、推断,再 加以论证;而汉语句子则习惯于先说事, 再总结,往往采用“前因后果”句式。
翻译时,为适应汉语行文习惯,英语的被动语态往往可 以考虑翻译成汉语的主动结构。另外,英译汉时,要尊 重汉语习惯,多使用动词或短语组句;多用流水句,少 用长句;多用人称主语,少用非人称主语;多使用主动 结构,少使用被动结构。

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剖析翻译

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剖析翻译
为了挣薪水,但他们大多数人却很少或没 有对需要进行道德判断的、人的问题进行 独立思考。
► 大部分教师可以教得很好,而且不仅仅是
► 英汉两种语言的语篇衔接手段在使用中各
有所重,英语使用第三人称代词的地方, 汉语常使用原词复现的衔接方式。在英译 汉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英汉两种语言在 衔接方式上的差异,在汉语中用重复原词 的方法处理英语中的第三人称代词。
► It
is not that the scales in the one case, and the balance in the other, differ in the principles of their construction or manner of working; but that the latter is much finer apparatus and of course much more accurate in its measurement than the former.
► 测试并不能弥补明显的社会不公,因此就
不能说明一个物质条件很差的年轻人,如 果在更加有利的条件下长大会有多么能干。
► (Freedom and
dignity illustrate the difficulty.) They are the possessions of the autonomous (self-governing) man of traditional theory, and they are essential to practices in which a person is held responsible for his conduct and given credit for his achievements.

英汉句法对比和翻译

英汉句法对比和翻译

GAO DENG JIAO YU/高等教育英汉句法对比和翻译于洪江一、引言英汉是世界上两种非常重要的语言,为更好的学习英语,我们通常要对英语与汉语进行对比与分析,二者分别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它们的句法结构有非常大的差异,英语特别重视形式、句法呈现树的形状、主语明显、被动语法较多;而汉语特别注重意境、句法结构呈现竹子的形状、主题显著、主动语法较多,这是它们的区别与特点,在学习的过程中非常重要。

但可以在充分分析二者的区别,利用学习模式、知识体系及学习技巧来强化学习的成效。

通过对比英语、汉语的差异性特点,它们的差异特别大,在部分情况下它们的句法使用规则是不能通用的,假如直接套用翻译出的语句可能就会特别生硬、死板、甚者是错误,在翻译时需要有区别的对待英语、汉语翻译句法的使用,可以将它应用到英语翻译过程中,更好的将东西方文化差异、思维方式呈现出来,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充分化解,提升英语、汉语翻译的效果。

因此,需要分析英汉语句法结构上的差异,促进英汉翻译时的成效。

二、英汉句法结构对比(一)词序语法通过对英语、汉语进行对比分析,从总体上来说它们的语句成分是差不多的,在组成上主要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只是前三个是大致相同的,而后两个具有较大的不同,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在我们汉语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定语一般在名词前面作为修饰,而英语在应用定语时要将其后置,这是英汉用法的不同,需要我们留意。

(二)主动与被动在语言的实际应用中,有主动与被动。

英语经常利用被动语法,时常将物当做主语,而汉语经常利用主动语法,时常将人、物作为主语。

被动语法在英语的使用中,其典型的句式是be-ved-by,整体上来说句式比较单一,可以举个典型句子:Three books were given to Tom as presentby Mary. His book will be published nextmonth.针对英语而言,汉语在此类语法的表达上比较多样,可以举几个典型句子:他是好人;他人很好;他特别好。

浅谈英汉对比与翻译

浅谈英汉对比与翻译

浅谈英汉对比与翻译众所周知,要想学好外语,对其特点的了解是必须的,而要了解其特点,最好的方法就是与母语加以比较。

语言对比分析对学好翻译尤其重要,本文主要从词义对比、语境、定语位置等方面谈谈个人学习过程中的体会。

标签:词义对比;语境;定语如果对英语基础知识的储备很少,基本的语法结构也说不清楚,仅凭着对英语的热爱是绝对走不远的。

我平时遇到的很大的问题就是英汉词语一一对应的“怪圈”,翻译时定语的位置很模糊,害怕长句。

1.英汉词义对比与翻译中的选词要完全跳出一个英文单词对应一个中文意思的怪圈,不同的语境下词汇的意思会差很多。

语境决定词的涵义。

英语单词play的搭配很广,但是在翻译成汉语时,要考虑搭配习惯。

比如play basketball要译成“打篮球”,而play football要译成“踢足球”,play a joke要译成“开玩笑”等。

因母语为汉语,所以在英译汉时大脑的惯性思维会使我较轻松地搭配好动宾关系,而汉译英时总会遇到选词不当的情况。

比如“送货上门”应译成deliver the good to the door,“送你去机场”要译成drive you to the airport。

例子:(1)新来的老师还嫩了点。

(2)这黄瓜很嫩。

第一个句子,本身的意思来看,“嫩”除了表示“年轻”外,还隐含“经验不足”。

故书中给出的参考译文是:The new teacher is young and inexperience.第二个句子,应该是“新鲜、幼嫩”,译文:The cucumber is quite fresh and tender.语境决定词义的广狭。

如“农业”,广义和狭义的分别为agriculture和farming;“语言”,分别为language和dialect;“人”,分别为man和men。

语境还决定词的感情色彩。

如nazi leadership译为:纳粹头子。

文化语境的差异对词的选择也有很大影响。

英汉翻译评析(附参考译文)

英汉翻译评析(附参考译文)

英汉翻译讲解(1)I.英汉之间的差别:“对于中国学生最有用的帮助是让他认识英语和汉语的差别。

”------吕叔湘国内学者的共识是:汉语是综合性的,描写性的,而英语是分析性的,逻辑性的。

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形合和意合的对比(contrast between hypotaxis and parataxis),英语重形合(形式上的融合),汉语重意合(意思或意境的融合)。

在句法方面,有学者形象地把英汉比喻为以下几种:1.雄孔雀/雄狮-----即英语习惯于把最着重的事物放在句首先说出来,开门见山,一语破的,然后再把各种标志一条条补述,一步步交代,慢条斯理,从容不迫,形成一条头短尾长地线性链,象头小尾大地雄孔雀。

而汉语则相反,其线性序列的展开好比画龙点睛,先把外围的环境与衬托一一交代周到,最后点出话语的信息中心,水到渠成,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形成雄狮型头大尾小地局式。

例如:I was all the more delighted when, as a result of the initiative of your Government it proved possible to reinstate the visit so quickly.译文:由于贵国政府的提议,才得以这样快地重新实现访问。

这使我感到特别高兴。

又如:The assertion that it was difficult, if not impossible, for a people to enjoy its basic rights unless it was able to determine freely its political status and to ensure freely its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was now scarcely (不足地,不充分地;一定不,绝不)contested (斗争;比赛).译文:如果一个民族不能自由地决定其政治地位,不能自由地保证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要享受其基本权利,即使不是不可能,也是不容易的。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 讲义(一)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 讲义(一)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讲义(一)一、西方圣经翻译纵观西方翻译史,有几件大事尤其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第一是罗马人征服希腊以后,发现希腊灿烂的文明远远高出罗马,于是翻译之风大盛,代表人物有西塞罗(Cicero,106-43B.C.)、贺拉斯( Horatius,65-8B.C.)、昆体良(Quintilianus,35?-95?),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活译,以原文为基础的创造性翻译,翻译和创作之间没有根本的界限。

我们今天发现罗马神话很多不过是希腊神话的翻版,原因盖出于此。

第二件大事:7、8世纪,阿拉伯人向外扩张,征服了希腊世界,雅典成了翻译中心。

大批叙利亚学者来到雅典,把希腊作品译成古叙别亚语,带回巴格达;巴格达的翻译活动也非常活跃,翻译成古叙别亚语的译品和一些希腊原作被译成阿拉伯语。

但在10、11世纪,阿拉伯学术研究开始走下坡路,阿拉伯语作品于是大量涌向西班牙,托莱多取代了巴格达,成为欧洲的“翻译院”,书写于阿拉伯语的大量希腊作品又被译成拉丁语。

还有就是贯穿西方翻译史的《圣经》的翻译。

《圣经》的《旧约》(Old Testament)成书于公元前,原是犹太教的经典,原文为希伯来语(Hebrew)。

《新约》(New Testament)成2世纪下半叶,原文为希腊语。

公元前3世纪,耶路撒冷的主教应埃及国王的请求,派人去亚历山大城承担《旧约》的翻译工作。

于是,在285~249 B.C.年间,有72名高贵的犹太学者云集亚历山大城,从事这项翻译工作。

据传,这72名学者来自12个不同的以色列部落,每个部落6名。

他们来到亚历山大图书馆,两人一组,分在36个地方进行翻译,译出36篇彼此极为相似的译文。

最后,72人结合在一起,对36篇译稿进行对比,在措辞上取得一致意见,这个译本被称之为《七十子文本》或《七十贤士译本》,或《七十子希腊文本》(Septuagint)。

这个文本成了“第二原本”,有时甚至取代希伯来语文本而成为第一原本。

英汉对比翻译分析

英汉对比翻译分析

第一讲汉语语法有关特点汉语词汇上的特点:一,在古代汉语里,单音节词占优势;在现代汉语里,双音节词占优势。

在双音节词中,从构词上来看,合成词占优势。

合成词构成主要有三种:1.重叠:词根的重叠,如“爸爸,星星,刚刚,试试,轻轻,慢慢”。

2.派生:在词缀前后加词缀派生,如“老虎,老弟,桌子,椅子,舌头,石头,馒头”。

3.复合:词根与词根组合,如“学习,白糖,深造,合理,扶手,扩大,地震,冬至,车辆,借用”。

二,有丰富的成语,大多是四音节的。

三,汉语有量词和语气词。

三本书:three books; 三只狗:three dogs一支粉笔:a piece of chalk; 一杯茶:a cup of tea汉语里有系统的语气词,如“啊,吧,呢,呗,吗,嘛,了”等,这些词通常在句末表示一定的语气。

用不用语气词,句子的意思就不一样。

他不愿意啊!他不愿意吗?他不愿意吧?他不愿意呢?他不愿意呗。

他不愿意了。

英语里没有语气词,英语的语气靠语调表示。

语法上的特点:一,缺乏形态变化和形态标志。

这主要表现在:1,词类无形态标志。

在汉语里,我们不能从形态上看出哪个是名词,哪个是动词,哪个是形容词。

2,名词,动词,形容词进入句子无形态变化。

汉语里的动词可以做谓语、带宾语、带补语、作主语、作宾语、作定语,也可以受定语修饰,在形式上完全一样。

以动词“研究”为例:他研究(作谓语)研究语法(带宾语)研究清楚(带补语)打算研究(作宾语)语法研究(名词作定语)研究课题(作定语)在汉语句子中,有时只有一连串的名词,而没有一个动词。

“今天下午全校大会”,可分别理解为:今天下午有全校大会。

今天下午是全校大会。

今天下午开全校大会。

今天下午举行全校大会。

在英语中,词类和句法成分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汉语中,词类和句法成分是一对多的对应关系。

在汉语里,相同的词类序列,可以代表不同的语法构造:动词+名词广播新闻(动宾关系)广播事业(修饰关系)动词+动词研究讨论(并列关系)打算回家(动宾关系)挖掘出来(动补关系)研究结束(主谓关系)养殖研究(定语—中心语修饰语关系)二,同一语法关系可以隐含较大的语义容量和复杂的语义关系而无形态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ssociated with the shape of its body and
wings.
▪ 译文:从某种程度上说,飞机的速度与机身和机翼的形

状有关。
Conclusion: 1. 英语重形态,汉语轻形态
▪ 英语词汇(主要是实词)有词形变化,而汉语词 汇一般来说并无词形变化。
▪ 如英语名词有人称、数、格的变化;动词有人称、 时态、情态、语气和非谓语动词变化;形容词和 副词有级的变化;代词则有人称和格的变化;许 多实词还可通过词缀引起词义和词性的变化等等。
▪ 译文:侵略有多种形式:单方面废除条约与国际义务,干涉 别国内政,对弱小邻国进行威胁,强迫实行不平等关系,赤 裸裸地武装进攻别国领土和肢解别国,征服殖民地民族,否 认自决权和基本人权等。
Conclusion:
▪ 2. 英语静态(Static)语言;汉语动态 (Dynamic)语言 英语的名词、介词、形容词、副词表达能力 强,是英语组句的骨干词汇,它们由谓语动 词统领,造成了英语的“静态语势”。汉语 组句主要依靠动词词组和短句,造成了其ation about risks.
▪ 译文:从核安全到食品添加剂等自相矛盾又令人困惑

的危险信息纷至沓来。
例5
▪ 原文:本地区严禁砍伐松林。
▪ 译文:No one is allowed to clear-cut the pine forest
in this region. /Pine tree felling is prohibited here!
Conclusion:
▪ 3. 英语多被动(Passive);汉语多主动(Active)
▪ 英语多使用被动语态,汉语则较少使用。英语使用被动 语态主要是为了强调句子的动作承受者;不知道或没必 要说出动作的执行者;为了行文准确客观。英语的论说 文体特别是科技文章,使用被动结构的概率有时可多达 75%以上,因为西方人在陈述道理时推崇“客观性”, 而十分忌讳主观推论。

can he get a tiger’s cub?
例7
▪ 原文:Never put off till tomorrow what can be

done today.
▪ 译文:今日事,今日毕。
Conclusion:
4. 英语重形合(Hypotaxis);汉语重意合
▪ 英语重形合,句中(各P意a群ra、t成ax分is之)间都用适当连接词
Unit 2 英汉对比与翻译(一)
例1
▪ 原文:We’d appreciate it if you could airmail us the
relative literatures as soon as possible.
▪ 译文:贵方如能尽快将相关资料航空邮寄给我方,将

不胜感激。
例2
▪ 原文:The speed of an aeroplane is, to some degree,
(Connectives)组成复句,形式上比较严谨,缺乏弹性; 汉语则重意合,即更多地依靠语序直接组合复句,由于其 句子成分用逻辑意义贯穿起来,结构灵活、简洁,不会引 起误解。掌握了上述差别,翻译工作者在构句上就有了基 础。
▪ 汉语句子之间的意思或句中的意思很多情况下并不需要关 联词来衔接,而意思仍然十分明确,因为汉语句子之间的 逻辑关系是暗含于句子结构之中或句子之间的,通过句子 的先后顺序一般就可以推断出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和句子意 思。所以,与英语句子相比,汉语句子有时就显得结构松 散,句子短小,句式连接也不够严谨。汉语句子特征可描 述为“流水句法”,如汩汩“流水”,其间少用或不用连 接词,也不会影响其流畅与句意的准确性。英语句子可比 拟为“竹节句法”。
▪ 翻译时,为适应汉语行文习惯,英语的被动语态往往可 以考虑翻译成汉语的主动结构。另外,英译汉时,要尊 重汉语习惯,多使用动词或短语组句;多用流水句,少 用长句;多用人称主语,少用非人称主语;多使用主动 结构,少使用被动结构。
例6
▪ 原文: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译文:If one does not enter the tiger’s den, how
▪ 英语的句子主干上可能会出现各种附加成分, 状如一簇簇葡萄,被形象地喻为“葡萄”形 语言;而汉语则善于使用结构简练的短句, 动词使用频繁,句式往往短小精悍,动词甚 至可以连用。
例4
▪ 原文:From nuclear safety to food additives, we are

bombarded with often contradictory and
例8 ▪ 原文:The metal was cooled in the air,
▪ 作为拼音文字,英语还很容易造出新词或生词, 所以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新词出现。汉语词汇基 本没有词形变化,主要是依靠词语词序及暗含的 逻辑关系来确立句子想要表达的语言意义。
▪ 翻译时译者要注意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形态差异, 尤其是词汇普遍具有多义性的特点。
例3
▪ 原句:Aggression took many forms: the unilateral denunciation of treaties and international commitments, interference in the internal affairs of other states, the use of threats against weaker neighbors, the imposition of unequal relationships, outright armed attack against the territories of other states and their dismemberment, the subjugation of colonial people and the denial of the right of selfdetermination and fundamental human right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