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_感受现代科技 现代科技在身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_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_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科技创新的必要性,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培养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2.能力:培养学生搜集、加工、整理和应用各种信息的能力;观察、体验科技的迅猛发展。

3.知识:了解现代科技发展的基本概况,尤其是我国科技发展取得的成就,理解科教兴国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环节一:情境导入,自主感悟】通过刚才的图片,我们看到现在决定战争成败的因素不再是看你勇敢不勇敢,不再是人多少的问题,而是看你的高精尖武器,也就是看你们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

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科学技术发展可谓日新月异。

今天我们就来和同学们一起了解一下《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

【环节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第一站:走进信息技术馆活动一:信息技术大家谈1、教师课件展示:计算机的发展史介绍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天河二号”第四次成全球最快计算机在最新发布的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中,中国自主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以比第二名美国“泰坦”超级计算机快近2.5倍的速度,连续第四次成为全球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

“天河二号”在地质、气象、石油勘探等领域的研究中发挥关键作用,也是汽车、航空、化工、制药等行业的重要科研工具。

据专家介绍,“天河二号”运算1小时,相当于13亿人同时用计算器算1000年,其存储总容量相当于存储每册10万字的图书600亿册。

2、合作探究:(1)结合上述材料和图片,谈一谈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2)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总结。

知识小结:信息技术向数字化、高速化、网络化、集成化和智能化迅速发展。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其广泛应用,引导着众多高新技术领域的变革,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小组展示交流,初步了解当今蓬勃发展的信息技术。

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信息技术产品,引导学生感受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及影响。

现代科技在身边教学设计

现代科技在身边教学设计
(三)简答题:
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
教学活动4
四、课堂总结与课后作业
(一)、收获平台:学完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二)、课堂小结:(大屏幕)
(三)、课后练习:(含延伸拓展)(印刷品)
1选择题: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开始了中国人的又一次太空之旅。成功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体现了我国()
3、________________是人类文明的标志。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教学活动2
二、新课讲解
(一)情境导入:探究话题——现代科技在身边
(二)师生探讨:
探讨一: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新变化
1、走进生活:交流预习题一,初步感受现代科技就在大家的身边,并举例说明这些科技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新变化?
5、共同归纳:科技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大屏幕)
(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1)、每次社会的进步都伴随着科技的进步。
(2)、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科技的进步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4)、科技的发展推动着精神文明的进步。)
探究三:科技发展在丰富个人文化生活方面的表现
(四)收获平台:学完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引入名人名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
2、问题探究:你还能举例说明科技推动物质文明的发展吗?(大屏幕)
(从20世纪前20年的扬声器,飞机,速溶咖啡;30年代的易拉罐,家用电冰箱,40年代的尼龙袜,原子弹,微波炉,50年代的信用卡,60年代的电脑鼠标,70年代的袖珍计算器,手机,80年代的光盘,因特网,90年代的手机,以及进入21世纪后突破性的人类发明:人造肝脏,免清洁窗户等等。)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十四课《感受现代科技》教学设计 鲁教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十四课《感受现代科技》教学设计 鲁教版

第十四课《感受现代科技》教学设计授课教师:主备教师:备课时间: 2010 年 3 月 6 日 No. 1课题感受现代科技课型新授课环节教学内容教法学法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感受现代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新变化,认识科技与生活,科技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

2、能力目标:感悟现代科技的神奇与力量,理解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技重要性的认识。

认定目标自主学习出示学习目标:1、为什么我们现在的生活与科技息息相关?2、当今世界科技进步的表现?自主学习:1、我们现在的生活与科技________________。

丰足的衣食,舒适的住行,千百年来一直是人类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的强大推力,是________生产力。

______________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3、________________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新变化?答:(1)现代科技给人们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少年如何提高科技素养?要求学生阅读课本有关图片及文字,说出现代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学生自学课文,教学重点领略现代科技的神奇与力量教学难点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环节教学内容教法学法二次备课导入新课展现你的想象天份,想象你准备发明一样科技产品,使你的未来生活更美好。

引发学生讨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预习展示观察生活,请你说说我们身边有哪些科技产品?例举实例说说这些科技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新变化?以小组为单位,出一名代表发言(2)现代科技极大地提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现代科技改变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道德与法治_感受现代科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_感受现代科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感受现代科技》【学习目标】1、通过平衡车导入和赛前小热身,吸引学生对科技的关注与探究,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明白科技伴随人类社会发展始终,人类从古代到现代在不断创造科技。

2、通过观察所在的录播教室,全体学生能够能初步感受到科技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就徜徉在科技的海洋里。

3、通过第一场科技小竞赛:谈科技,说变化,多于三分之二的学生的科技意识被唤醒,增强了学生的真实体验,同时,约90%的学生能了解科技对人类生活产生的作用,全体学生能够结合课本理论知识从宏观上概括出现代科技给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

4、通过畅想未来生活环节,约五分之四的学生能够唤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激发起热爱科学的情感,其中约三分之二的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有着无数的奇思妙想,大部分学生的思维得到极大的开阔。

5、通过第二场科技竞赛:科技名词知多少,班级约三分之二的学生能够理解科技发展的速度之快,全体学生基本能够感受到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

6、通过展示屠呦呦细节,全体学生能够明白科技不是凭空来的,三分之二的学生能够树立科学精神和激发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三分之一的学生能够明白求真务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行为习惯,尊重科学、崇尚科学。

通过景海鹏太空养蚕和种植生菜,学生能够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通过无人机的展示,学生既能知道我们的也有在世界消费级无人机领域排名第一的民族企业,我国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学生又能自觉增强科技意识,提高自身科学素质,在生活中不断地学科学、用科学。

7、通过展望未来,描绘科技发展前景的活动,全体学生能够自由发挥自己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形式表达出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未来科技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重难点】增强科技意识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学生理解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是本课时的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活动准备:学生搜集有关科技的新名词和我国科技发展取得的成就。

初中道德与法治_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_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学习目标:1.了解科教兴国的意义,感受科技创新的必要性。

2.体验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3.搜集现代技术成果,学生在思考、讨论、交流中提高。

4.感受科技创新的必要性,树立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

【学习重难点】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的表现【学习过程】(一)[预习]阅读文本,整体感知,梳理基础知识。

(粗读教材、圈划重点知识)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空间技术①以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当代科技革命在全球蓬勃兴起,标志着人类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历史性跨越。

信息技术包括_______技术、_________技术、_________技术、______技术、成像技术、_______技术等。

(内容)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心技术向迅速发展。

(发展方向)②生命科学技术成为21世纪高新科技的________。

它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原因是:③在20世纪来,空间技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二)合作探究,共同进步(合作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要努力哦!)1.阅读教材63页资料,组内交流以下问题(1)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2)列举生活中与现代科技有关系的新名词。

2.观看教材64页图片,探究并展示信息技术的(1)重要地位:(2)内容:(3)发展方向:(4)重要作用:3.说一说:你了解哪些生命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的地位是什么?它为什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4.辩一辩:克隆,原是英文clone的间译,意为生物体通过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简称为“无性繁殖”。

每当出现重大克隆进展时,各种警告和么对声便不绝于耳。

最近美国先进细胞技术公司宣布通过克隆制造出了人类胚胎之后,批评言论又是不断。

有人看好克隆人在生物学及医学上的价值,有人批评克隆人对人类社会伦理秩序造成的颠覆。

初中道德与法治_现代科技在身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_现代科技在身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现代科技在身边》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鲁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十四课第一框“现代科技在身边”。

二、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说一说并观看视频和图片让学生感受科技对生活的巨大影响;观察生活,列举实例,说出科技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2、通过引导学生亲手算一算,看一看,感受科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然后学生合作交流总结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步都伴随着科技的进步”。

三、教学重、难点科技——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既是本节课重点又是难点。

四、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采用自主体验、探究发现和案例情境等方法来完成教学目标。

五、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通过报刊、杂志、电视节目或上网查阅资料收集生活中的科技事例;有条件的学生参观科技博览馆,感受科技带来的变化。

2、教师准备:选取科技方面的图片、典型视频、资料,调查了解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掌握的科技知识和遇到的科技方面的困惑,制作课件。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课(播放视频――神奇厕所)引出课题:现代科技在身边(板书)(二)自主感悟,合作探究板块一:科技与生活品)师生互动: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教师引导点拨。

畅想未来:科技使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你能设想一下2050年的生活吗?以文字、图画等你所擅长的方式,完成“我的未来之家”的构想。

教师点拨过渡:同学们的设想真的很有创意,我们相信,新科技一定有足够的力量把这些不可能变成可能。

(播放视频——未来之家)新科技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那么它在社会发展中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让我们走进第二板块。

板块二:科技与社会发展教师: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说到农业,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袁隆平。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第三期超级杂交稻,平均亩产900公斤,今年我国要推广1亿亩.112000000000我国普通水稻平均亩产500公斤.据估计,如果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占到水稻总种植面积的50%,按杂交水稻每公顷2吨的平均产量,世界水稻总产量可以另外增加1亿5000万吨,每年可多养活4亿人。

初中道德与法治_现代科技在身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_现代科技在身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出示鸟巢图片和课题,引导学生说出鸟巢是科技与智慧的结晶,同样现代生活也离不开科技。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1、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新变化。

第一步:设置活动生活场景让学生举出由通信工具变化来感受科技的发展。

第二步:师生合作探究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新变化?先由学生举例,然后教师出示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图片,结合课本P59的知识,学生非常轻松的可以感受到了现代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具体表现:(1)提供了丰富的衣食和舒适的住行(2)提高了生活的质量和科技含(3)改变了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第三步:展开想像:想象和推测一下,随着科技的发展,公元3000年时人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教师展示几幅图片。

得出结论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一切皆有可能。

2、科技——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这是本课的重难点,为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我充分运用案例和学生讨论的方式来组织教学。

首先引导学生思考:科技与社会发展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得出结论: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它推动了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1)科技与物质文明。

投影出示,原始农耕和现代农耕对比图第一组材料:走近科学家——袁隆平一粒种子改变世界发达国家的科技贡献率由形象到抽象,得出结论:科学推动了物质文明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二组材料:人类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及影响。

学生分析得出结论:人类社会的每一进步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第三组材料:走近科学家——袁隆平走近物联网,;视频播放了解物联网。

得出结论,高新科技及其产业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得出结论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人类社会的每一进步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2科技与精神文明多媒体展示片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材料首先引导学生讨论:现代科技还通过哪些方式来丰富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现场调查:做为一名学生,过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听老师讲课,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学生学习的方式很多很多……请问你还有哪些好的学习方式?有什么作用?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得出结论二: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第十四课:感受现代科技--现代科技在身边

第十四课:感受现代科技--现代科技在身边

教学设计课题现代科技在身边执教沈惠丽(银川市第二十四中学)做课时间 2006年银川市初中思想政治优质课比赛做课地点银川市第十中学第十四课:感受现代科技--现代科技在身边(山东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列举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2)了解科技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巨大推动作用。

2、能力目标:(1)分析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如此大变化的原因。

(2)探究科技是如何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学习、重视科学、反对迷信的人生态度。

(2)感受科技魅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现代化建设做贡献。

二、教学重点:1、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新变化2、科技—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三、教学难点:科学技术推动精神文明的发展四、教学方法:探究学习法材料分析法五、教学过程:课前欣赏:播放动画演示“神六飞行”全程。

(师)“神五”“神六”发射成功,我们的“千年飞天梦”圆了,这个梦想怎样实现的?(生)科技的发展。

(师)通过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

导入新课:(师)让我们一同走进现代科技世界,去聆听现代科技前进的脚步声,去领略科技的神奇和力量。

多媒体展示:课题:第十四课感受现代科技一、现代科技在身边(师)首先让我们走进百姓生活,看一下科技与百姓生活的关系。

多媒体展示:《小崔会客厅》以科技为主题,以昨天、今天、明天为线索谈谈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欣赏小品:《昨天、今天、明天》(学生自编自导)(师)非常感谢同学们的表演!小品中今天与昨天的生活有何变化?(生)生活水平提高了。

(师)为什么会变化?(生)科技的发展,生活中的科技产品越来越多。

(师)用你的切身体会,举例说明现代科技给你的生活带来哪些新变化?(生)多媒体教学让我们学习生活更丰富多彩了,极大的增强了我们的学习兴趣,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学习不再是枯燥无味了。

(生)因特网、手机、电话的普及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办事效率,节省了时间、人力、物力、财力,拉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地球不是被称作“地球村”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第十四课感受现代科技现代科技在身边
授课人:
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现代科技发展的基本状况,初步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加工和应用各种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精神,培养他们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情怀.
二. 教学重难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三.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创设情景法、小组合作法、归纳分析教学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学生观看视频《我国首次绕月探测工程》
教师导入新课:嫦娥系列的发射成功,离不开科技的发展。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现代科技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改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科技世界,聆听科技前进的脚步声、领略现代科技的神奇与力量吧!
(二)、新授课;
板块一:寻找科技--------现代科技在身边
1、教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用,现代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新变化呢?我们进入第一板块的学习。

多媒体出示图片。

师生共同分析,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感受到了现代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探讨总结:现代科技与生活的关系人们现在的生活与科技息息相关。

2、展开想像的翅膀
想像和推测一下,随着科技的发展, 50年后人们的生活可能是怎样的?(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
多媒体出示50年后可能出现的生活。

(flash动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50年后,人们的物资生活更加丰富,精神生活更加文明。

要使未来的生活变为现实,就需要依靠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引出下一部分的学习。

板块二:感受科技:科技——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
1、多媒体出示:材料一:农业生产的对比图
说明:科技成就对社会发展起到了有力地推动作用。

同学们再来看几组数据。

2、材料二:据统计,我国手工业人均年产值大约2000元,传统工业人均年产值大约20000元,而高新技术产业人均年产值则超过20万元甚至上百万元.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总值正以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实现着大跨越,由10年前的3000亿元变成了现在的1.8万亿元。

在国民经济构成中,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例也由10年前的1%一跃而为现在的15%。

说一说:这些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议一议:科技如何推动物质文明的进步?学生思考后,派代表回答。

3、探讨总结: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火车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过渡: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物资文明的进步,但是,科学发展的影响还有很多,特别是互联网、手机、平板电脑的推出,互联网与手机的紧密结合,人类更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社会化媒体时代,(出示家庭聚餐的图片)手机作为人与人之间重要的沟通工具,请同学们说一说;它的使用有什么利和弊呢?
学生七嘴八舌的回答。

教师总结:利,沟通,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获取信息,查阅资料,拍下有价值的东西。

弊,对手机的迷恋,淡薄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对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利。

4、小组交流,做为一名学生,过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听老师讲课,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学生学习的方式很多很多……你认为还有哪些好的学习方式?有什么作用?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师生共同总结:科技是人类文明的标志;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资财富和精神财富。

过渡: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这对我们以后的发展有什么启示呢?我们进入第三板块的学习
板块三:畅想未来学习榜样落实行动
多媒体出示材料《酒后禁驾器及其原理》
思考:看到这样的小发明,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思考回答,多媒体出示答案。

过渡:作为新世纪的我们要关注现代科技的发展,努力学习,增长才干,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贡献力量。

现在让我们一起回顾本节课的知识。

(三)课堂总结:知识网络
(四)教师寄语:我们生活在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里,感受科技给我们带来的乐趣和文明,感受世界的发展,让我们携手奋进,努力学习现代科技知识,为祖国的腾飞,为世界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第十四课感受现代科技现代科技在身边
授课人: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与七年级相比,在各方面也相对成熟,认识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相对较强,这有利于本课的教学。

但从整体上看,青少年的科技意识普遍比较淡薄,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也存在着明显不足。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不仅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而且它也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成败。

因此本课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增强创新精神。

采用课件以更直观的方式展示本课要讲的内容。

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第十四课感受现代科技现代科技在身边
授课人:
效果分析
《现代科技在身边》这一课,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各种资源,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

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是学生在学习
过程中敢于表达、展示自己的能力。

同时通过师生互动,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经验和知识,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相长。

同时,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来提高各种技能,从而有效地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第十四课感受现代科技现代科技在身边
授课人:
教材分析
本课时所要集中解决的问题是联系学生生活积累,感受现代科技给生活和社会带来的新变化。

生活中,学生都能接触生活中的部分科技产品,享受科技文明给我们带来的便捷和快乐,这是本课时展开的生活基础和动力。

支撑本课时问题解决的主要是科技知识教育和青少年为科技做贡献的品德教育的相关知识,是科技知识教育的开端。

学生生活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里,虽能体会到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但对科技在社会发展中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尚存在认识上的不足。

对学生科技知识的教育,要善于从实际生活中加以引导,帮助他们从感性认识入手,同时也引导他们进一步深化,感受科技对社会的影响。

为此本课时在逻辑结构上设计了紧密相联的两目:一、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新变化;二、科技──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

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第十四课感受现代科技现代科技在身边
授课人:
评测练习
(一)基础知识:
1、近年来,手机、纯平彩电、变频空调、掌上电脑、数码相机、纳米洗衣机等新科技产品不断问世。

这些产品的问世(A)
①提高了人们生活的科技含量②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④说明我们现在的生活与科技息息相关
A.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①②③
2、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成就展上,亩产800公斤的超级杂交水稻、200多公斤的大南瓜、色泽鲜艳的太空椒、富含营养的食用海水蔬菜……这些采用新技术培育出来的成果正变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这表明( A )
A.现代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新的变化
B.我国人民的生活已很富裕
C.国际竞争实质是科技的较量
3、“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开始了中国人的又一次太空之旅。

成功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体现我国(A)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②综合国力的增强③义务教育的普及④人民生活的改善
A. 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二)分析题:
材料:今天,我们的日常生活几乎每时都离不开电子信息服务,如网络、手机、电话等,气象卫星使人类能够预先知道自然灾害,提高了人类生活的安全性;通信卫星把全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业水平,带动经济的发展,为社会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标志,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普及能够更新人们的观念,提高人们的认识,为人类创造丰富的精神财富。

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第十四课感受现代科技现代科技在身边
授课人:
课后反思
一、教学中注重了学习方式的变化。

在教学设计中,改变了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同时,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既敢于表达、展示自己的能力,关注个人,还会尊重他人,倾听不同声音,在关注个人,尊重他人的过程中,提高个人的能力。

二、教学中强调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在教学设计中,通过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第十四课感受现代科技现代科技在身边
授课人:
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4.4 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结合这一标准,现代科技在身边着重引领学生感受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尤其是现代科技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从而自觉养成热爱科学的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